CN116547083A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7083A
CN116547083A CN202180078824.9A CN202180078824A CN116547083A CN 116547083 A CN116547083 A CN 116547083A CN 202180078824 A CN202180078824 A CN 202180078824A CN 116547083 A CN116547083 A CN 116547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ovable body
magnet
magnetic member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8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Instrume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Instruments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Instrumen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4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7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6Supporting or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02K7/061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在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振动的致动器中,抑制由可动体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致动器1通过磁驱动机构6使可动体3振动。可动体3具备在外周面固定磁体61的支轴30、固定于磁体61的轴线方向的端面的杯状的第一磁性部件33、从与磁体61相反侧固定于第一磁性部件33的端板部331的第二磁性部件34。由于设置在第二磁性部件34上的重量调整部38是贯通孔,所以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形不会变小,第一磁性部件33的弯曲部332与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重叠。另外,在比磁体61的外周面靠内周侧设有重量调整部38,避开磁通密度高的部位并设有磁性部件的缺损部位。因此,磁路难以变窄,能够抑制磁效率的降低。

Description

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相对移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致动器,提出了具备了与可动体及支承体连接的连接体、和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移动的磁驱动机构的结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了凝胶状部件作为连接体的致动器。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中,可动体具备磁体和固定磁体的磁轭。支承体包括与磁体对置的线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具备磁驱动机构的致动器中,可动体的振动特性由推力(磁驱动力)、可动体的重量、作为连接体的凝胶状部件的弹簧常数规定,该推力(磁驱动力)从由线圈及磁体、磁轭构成的磁路产生。
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将可动体收纳在筒状的壳体的内侧,使可动体在轴线方向上振动。可动体具备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支轴、固定于支轴的磁体及磁轭。可动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经由包围支轴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凝胶状部件与壳体连接。磁轭具备杯状的第一磁性部件,该第一磁性部件具备固定于磁体的端面的圆形的端板部及包围磁体的外周侧的圆筒部。另外,为了使磁轭具有可动体的重量调整功能,从与磁体相反的一侧将圆板状的第二磁性部件固定于第一磁性部件。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为了进行重量调整而改变第二磁性部件的形状的情况下,存在第二磁性部件无法配置于磁通密度高的位置而磁效率降低的问题。例如,杯状的第一磁性部件中的与磁体抵接的端板部的外周端部被弯曲加工,磁通密度高。如果为了使可动体轻量化而减小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形,则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部不能到达磁通密度高的部位(弯曲部),因此磁路变窄,磁阻增大。其结果是,存在施加于可动体的推力(磁驱动力)变小,不能输出强振动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振动的致动器中,抑制由可动体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及可动体;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连接的连接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所述可动体具备在外周面固定所述磁体的支轴、和固定于所述磁体的轴线方向的端面的磁轭,所述磁轭具备:第一磁性部件,其具备固定于所述端面的端板部、设置于所述端板部的外缘的弯曲部及从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磁体侧延伸的圆筒部;和第二磁性部件,其从与所述磁体相反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端板部,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具备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重量调整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重量调整部设置于比所述磁体的外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可动体具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第二磁性部件具备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重量调整部。因此,由于能够在不改变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形的情况下改变第二磁性部件的重量,所以在第一磁性部件的弯曲部的位置形成的磁路难以变窄。另外,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磁性部件与磁体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磁通密度高,重量调整部使比磁通密度高的部分靠内周侧的磁性部件缺损来调整重量,因此磁路不易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因形成重量调整部而导致的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因可动体的重量调整而导致的磁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重量调整部是贯通孔或半冲载部。这样,能够相对于板状的第二磁性部件容易地形成重量调整部。另外,由于能够容易地变更重量调整部的数量、尺寸,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第二磁性部件的重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重量调整部以所述可动体的重心为中心在周向上均等配置。这样,能够防止因设置重量调整部而引起的可动体的重心偏移。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部延伸至与所述弯曲部重叠的位置。由于弯曲部的磁通密度高,所以只要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部到达弯曲部,磁路就难以变窄。因此,能够抑制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由可动体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面位于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靠外周侧的位置。这样,弯曲部的整个范围与第二磁性部件在轴线方向上重叠。因此,由于磁路不变窄,所以能够抑制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由可动体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动体具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第二磁性部件具备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重量调整部。因此,由于能够在不改变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形的情况下改变第二磁性部件的重量,所以在第一磁性部件的弯曲部的位置形成的磁路难以变窄。另外,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磁性部件与磁体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磁通密度高,重量调整部使比磁通密度高的部分靠内周侧的磁性部件缺损来调整重量,因此磁路不易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因形成重量调整部而导致的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因可动体的重量调整而导致的磁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剖视图(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剖视图(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可动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致动器中构成磁路的部分的截面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一磁性部件的磁饱和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3、图4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剖视图。图3是在图1的A-A位置切断的剖视图。图4是在图1的B-B位置切断的剖视图,是在与图3正交的方向切断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可动体3的中心轴线L延伸的方向设为轴线方向,将轴线方向的一侧设为L1,将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设为L2。
如图1~图4所示,致动器1具备支承体2、可动体3、与支承体2及可动体3连接的连接体10、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连接体10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磁驱动机构6具备配置于可动体3的磁体61和配置于支承体2的线圈62,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如图3、图4所示,可动体3在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及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各位置,经由连接体10与支承体2连接。
(支承体)
如图2~图4所示,支承体2具有筒状的壳体20、封闭壳体2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开口的第一盖部件21、封闭壳体2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开口的第二盖部件22、在壳体20的内周侧配置在第一盖部件21与第二盖部件22之间的线圈支架4。在本方式中,壳体20、第一盖部件21、第二盖部件22及线圈支架4为树脂制。另外,支承体2具有嵌入线圈支架4的内周侧的第一外框部件51、和在相对于第一外框部件51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离开的位置嵌入壳体20的内周侧的第二外框部件52。
(连接体)
连接体10具备与第一外框部件51的内周面接合的环状的第一连接体11和与第二外框部件52的内周面接合的环状的第二连接体12。在本方式中,如后所述,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是将凝胶材料成形的凝胶状部件,通过凝胶状部件自身的粘着性,与第一外框部件51及第二外框部件52接合。
(线圈支架)
如图2所示,线圈支架4具备环状的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和从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突出的主体部42,在主体部42的周围配置线圈62。从线圈62引出的线圈线63的端部缠绕在从线圈支架4的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两根端子销64上。如图1所示,端子销64向壳体20的外部突出,与布线基板7连接。
如图4所示,线圈支架4具备将第一外框部件51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的第一台阶部44。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包围第一外框部件51的外周侧。在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的内周面设有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凹陷的第一凹部43,第一外框部件51被压入第一凹部43。第一台阶部44设置在第一凹部43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在本方式中,形成于第一外框部件51的外周面的环状台阶部511在轴线方向上抵接于第一台阶部44。
(壳体)
壳体20具备圆筒状的壳体主体24和配置于壳体主体24的内周侧的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5。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5配置在相对于线圈支架4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离开的位置。如图2、图4所示,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5从壳体主体24的内周面向内周侧突出,与壳体主体24一体成形。
壳体20具备将第二外框部件52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的第二台阶部45。如图3、图4所示,在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5的内周面设有向轴线方向的一侧L1凹陷的第二凹部46,第二外框部件52被压入第二凹部46。第二台阶部45设置在第二凹部46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在本方式中,形成于第二外框部件52的外周面的环状台阶部521在轴线方向上抵接于第二台阶部45。
另外,壳体20具备将线圈支架4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的第三台阶部47。如图4所示,第三台阶部47形成于壳体主体24的内周面。如图1、图4所示,在嵌入线圈支架4的壳体主体24的内周面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29,在各槽部29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形成有第三台阶部47。如图2所示,线圈支架4具备从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的外周面突出的多个凸部49。在组装支承体2时,线圈支架4的各凸部49从轴线方向的一侧L1嵌入壳体主体24的各槽部29,在轴线方向上抵接于第三台阶部47。由此,线圈支架4被压入固定于壳体主体24,并且线圈支架4在轴线方向上被定位。
(盖部件)
如图3、图4所示,第一盖部件21从设置于线圈支架4的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固定于壳体主体24。另外,第二盖部件22从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固定于壳体主体24。如图2所示,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盖部件21及第二盖部件22分别具备圆形的盖部26和在盖部26的外周缘沿周向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卡止部27。在本方式中,第一盖部件21及第二盖部件22分别具备三处卡止部27。卡止部27是从盖部26向向外周侧扩展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爪部。
卡止部27在径向上弹性变形而与盖部26一起被压入壳体主体24的内周侧。壳体20具备限制部28,该限制部28限制卡止部27从壳体20的内侧脱离。限制部28是从壳体主体24的端部向内周侧突出的凸部。如图1、图2所示,限制部28在壳体主体24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及另一侧L2的端部分别等间隔地配置有三处。限制部28在轴线方向上抵接于卡止部27的前端。第一盖部件21和第二盖部件22并用基于卡止部27和限制部28的卡止结构和基于粘接剂的固定而固定于壳体20。
如图2所示,线圈支架4的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具备槽部48,该槽部48将在轴线方向上与设置在壳体主体24上的三处限制部28重叠的部分向内周侧切口而成。因此,在将线圈支架4插入壳体主体24的内部时,能够避免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与限制部28干扰的情况。
(布线引出部)
如图1、图3所示,支承体2具备用于将端子销64引出到外部的布线引出部60,该端子销64缠绕有从磁驱动机构6的线圈62引出的线圈线63。布线引出部60是设置在缺口部65(参照图2)与罩66之间的间隙,该缺口部65是将壳体2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边缘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切口而成,该罩66从第一盖部件21的外周缘的周向的一部分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延伸。
壳体20具备形成于缺口部65的另一侧L2的基板固定部69。布线基板7并用基于设置在基板固定部69的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的爪部691及设置在基板固定部69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卡止槽692的卡止构造和基于粘接剂的固定而固定于基板固定部69。在布线基板7上连接有用于对线圈62供电的引线8。在基板固定部69上,在周向上相邻于布线基板7的位置设置有保持引线8的引线保持部80。
在缺口部65的内周侧配置线圈支架4的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在从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1向外周侧延伸的两根端子销64的根部,缠绕有从线圈62引出的线圈线63。端子销64穿过设置在固定于基板固定部69的布线基板7上的两处孔71(参照图2),与设置在孔71的边缘的焊盘电连接。
(可动体)
如图2~图4所示,可动体3在支承体2的径向的中心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支轴30。在支轴30上通过筒状的第一内框部件36及筒状的第二内框部件37固定有磁体61及磁轭35。支轴30是金属制的圆棒。第一内框部件36及第二内框部件37是金属制的圆筒体,设有圆形的贯通孔。
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内框部件36的内周面,在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突部361。因此,在将第一内框部件36压入支轴30时,支轴30被压入环状突部361。另外,在第二内框部件37的内周面,在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突部371。因此,在将第二内框部件37压入支轴30时,支轴30被压入环状突部371。
图5是可动体3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图5所示,磁体61设置有支轴30贯通的轴孔610,固定在支轴30的轴线方向的大致中央。磁轭35具备在轴线方向的一侧L1与磁体61重叠的第一磁轭31和在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与磁体61重叠的第二磁轭32。
在第一磁轭31的中央设置有供支轴30贯通的轴孔310。在本方式中,第一磁轭32是外径尺寸比磁体61的外进尺寸稍大的磁性板,第一磁轭32的外周面比磁体6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第一磁轭32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在磁体61的一侧L1的面上。
第二磁轭32由杯状的第一磁性部件33和圆板状的第二磁性部件34这两个部件构成。第一磁性部件33具有:圆形的端板部331,其设置有供支轴30贯通的轴孔330;弯曲部332,其从端板部331的外缘向轴线方向的一侧L1弯曲;以及圆筒部333,其从弯曲部332向轴线方向的一侧L1延伸。在本方式中,第一磁性部件33的端板部331固定于磁体61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面。第二磁性部件34具备供支轴30贯通的轴孔340,从与磁体61相反侧固定于第一磁性部件33的端板部331。
可动体3在使支轴30贯通构成磁体61及磁轭35的各部件的轴孔310、610、330、340的状态下,在磁体61及磁轭35的轴线方向的两侧将第一内框部件36及第二内框部件37固定在支轴30上。其结果是,第一内框部件36从轴线方向的一侧L1支承磁体61及磁轭35,第二内框部件37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支承磁体61及磁轭35,其结果是,磁体61及磁轭35被固定在支轴30上。
第二磁轭32中的第一磁性部件33的圆筒部333的内径比磁体61及第一磁轭31的外径大。因此,当将磁体61和第一磁轭31重叠在圆筒部333的底部即圆形的端板部331上时,圆筒部333在从磁体61的外周面和第一磁轭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与磁体61的外周面和第一磁轭31的外周面对置。线圈支架4具备包围磁体61及第一磁轭31的外周侧的圆筒形的主体部42,在主体部42上卷绕有线圈62。因此,线圈62的一部分配置在圆筒部333与磁体61的外周面之间。另外,在圆筒部333与第一磁轭31的外周面之间配置线圈62的一部分。
(磁轭的磁通密度分布)
在本方式中,第二磁轭32由两片磁性部件构成,将第一磁性部件33和第二磁性部件34重叠并固定于磁体61的端面。由此,能够仅使第二磁轭32中磁通密度高且容易引起磁饱和的部分变厚,能够使包围磁体61的外周侧的圆筒部333的板厚不会变厚到必要以上。因此,能够提高磁效率,并且能够抑制可动体3的外径大型化,能够抑制致动器1的大型化。
图6是致动器1中的构成磁路的部分的剖面立体图。磁路具备固定在磁体61的一侧L1的端面上的第一磁轭31和固定在磁体61的另一侧L2的端面上并且包围线圈62的外周侧的第二磁轭32,在第一磁轭31与第二磁轭32的径向的间隙中配置有线圈62。
图7是表示第一磁性部件33中的磁饱和的部分的说明图。在第一磁性部件33中,图7中以阴影表示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磁饱和。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部分P1是与磁体61的外周缘重叠的环状部分,从轴线方向观察,是以与磁体61的外周缘重叠的中心圆P0为中心的环状区域。第二部分P2是弯曲部332和圆筒部333的另一侧L2的端部。在本方式中,第一磁性部件33通过拉深加工制造,连接端板部331和圆筒部333的弯曲部332的磁通密度高。另外,从轴线方向观察,与磁体61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磁通密度高。第一磁性部件33的磁通量密度随着从中心圆P0朝向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减小。另外,在弯曲部332的附近,磁通密度随着朝向弯曲部332而增大。
如图6所示,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缘延伸至与弯曲部332重叠的位置。在本方式中,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径与圆筒部333的外径是同一尺寸,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面与圆筒部333的外周面位于同一面上。因此,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二磁性部件34与第二部分P2的整体重叠,磁饱和的部分的整体与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重叠。因此,第二磁轭32通过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确保磁通密度高的部分的厚度,通过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在磁通密度高的部分形成磁路。
(重量调整部)
第二磁轭32具备调整可动体3的重量的重量调整部38。如上所述,第二磁轭32由两片磁性部件构成,两片磁性部件中的一片(第二磁性部件34)作为重量调整部件发挥作用。在本方式中,重量调整部38是设置在第二磁性部件34上的圆形的贯通孔。重量调整部38的数量和尺寸被设定为不改变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形而使第二磁性部件34的重量与设计值一致。
在通过连接体10(凝胶状部件)连接可动体3和支承体2的致动器1中,如以下的式(1)所示,可动体3的共振频率f0由包含可动体3的质量m和连接体10的弹簧常数k的式子规定。另外,用户从致动器1的振动感觉到的力觉(振动的强度)当可动体3的质量m增大时变大,当可动体3的质量m减少时变小。致动器1以产生所要求的振动的方式决定可动体3的质量m。
谐振频率f0=(1/2π)×√(k/m)···(1)
K:连接体(凝胶状部件)的弹簧常数,m:可动体3的质量
第二磁性部件34具备多个重量调整部38。在本方式中,如图5所示,四处重量调整部38以90度的角度间隔在周向上排列。四个部位的重量调整部38以可动体3的中心轴线L为中心在周向上均等配置。即,四个部位的重量调整部38配置在以中心轴线L为中心的同心圆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在本方式中,可动体3的重心位于中心轴线L上。因此,由于重量调整部38以可动体3的重心为中心在周向上均等配置,所以不会因设置重量调整部38而发生可动体3的重心偏移。
如图6、图7所示,从轴线方向观察,重量调整部38配置在比磁体61的外周缘靠内周侧的位置。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磁性部件33的磁通密度在与磁体61的外周缘重叠的中心圆P0的位置最大。因此,重量调整部38在端板部331中配置在比磁通密度最大的位置靠内周侧的位置。由于重量调整部38是磁性部件缺损的部位,所以通过使重量调整部38从磁通密度大的位置偏移,不会在磁通密度高的位置设置磁性部件的缺损部位。因此,在磁通密度高的部分形成磁路。
(连接体的制造方法)
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由粘弹性体构成。例如,作为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可以使用由硅酮凝胶等构成的凝胶状部件、天然橡胶、二烯系橡胶(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非二烯系橡胶(例如,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酮橡胶、氟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种橡胶材料及它们的改性材料。另外,能够用作连接体10的粘弹性体也可以是将凝胶状部件、橡胶或其改性材料与弹簧等弹性体组合而成的复合部件。
在本方式中,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由针入度为90度至110度的硅胶构成。第一连接体11和第二连接体12通过将凝胶材料填充到模具中并使其固化的方法(浇铸)来制造。在成形第一连接体11时,利用夹具将第一外框部件51及第一内框部件36同轴定位,在第一外框部件51与第一内框部件36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凝胶材料并使其热固化。由此,通过凝胶状部件自身的粘着性,第一连接体11与第一外框部件51的内周面及第一内框部件36的外周面接合。
另外,在填充凝胶材料之前,通过在第一外框部件51的内周面及第一内框部件36的外周面涂敷底涂料等接合促进剂,能够提高接合强度。第二连接体12也同样,在第二外框部件52与第二内框部件37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凝胶材料并使其热固化而成形。因此,在组装致动器1时不进行粘接凝胶状部件的工序,就能够连接支承体2和可动体3。
(致动器的动作)
致动器1通过对线圈62通电,使磁驱动机构6产生在轴线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当切断对线圈62的通电时,可动体3通过连接体10的恢复力而返回到原点位置。因此,通过断续地对线圈62进行通电,可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振动。另外,通过调整对线圈62施加的交流波形,能够使可动体3向轴线方向的一侧L1移动的加速度与可动体3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因此,持有将致动器1作为触觉设备安装的设备的人能够体验到在轴线方向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另外,也可以利用致动器1构成扬声器。
在本方式中,连接体10配置在支承体2和可动体3在第一方向(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可动体3在与第一方向(径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轴线方向)上振动。当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在第二方向(轴线方向)上振动时,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追随可动体3的振动而在剪切方向上变形。硅胶等凝胶状部件根据其伸缩方向而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的伸缩特性。凝胶状部件在剪切方向上变形时,具有线性分量比非线性分量大的变形特性。因此,当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在轴线方向上振动时,第一连接体11和第二连接体12在线性高的范围内变形,因此能够得到直线性良好的振动特性。
另外,在可动体3沿径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体11及第二连接体12向压扁的方向变形。在此,凝胶状部件向压扁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是凝胶状部件向剪切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的3倍左右。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向与振动方向(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可动体3与支承体2之间的碰撞。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方式的致动器具有支承体2及可动体3、与支承体2及可动体3连接的连接体10、具备磁体61及线圈62,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可动体3具备在外周面固定磁体61的支轴30和固定于磁体61的轴线方向的端面的第二磁轭32。第二磁轭32具备:第一磁性部件33,其具备固定于磁体61的另一侧L2的端面的端板部331、设置于端板部331的外缘的弯曲部332、以及从弯曲部332向磁体61侧延伸的圆筒部333;以及第二磁性部件34,其从与磁体61相反的一侧固定于端板部331。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二磁性部件34具备设置于比磁体61的外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的重量调整部38,重量调整部38是贯通孔。
在本方式中,第二磁轭32由两个磁性部件构成,第二磁性部件34具备贯通孔作为重量调整部38。因此,由于能够在不改变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形的情况下改变第二磁性部件34的重量,所以在第一磁性部件33的弯曲部332的位置形成的磁路难以变窄。另外,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磁性部件33与磁体61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磁通密度高,重量调整部38是使比磁通密度高的部分靠内周侧的磁性部件缺损来调整重量的形状,因此磁路不易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因形成重量调整部38而引起的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因可动体3的重量调整而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
在本方式中,由于重量调整部38是贯通孔,因此能够在第二磁性部件34上容易形成重量调整部38。另外,容易在板状的第二磁性部件34上形成贯通孔或半冲裁部,其数量或尺寸的变更也容易。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第二磁性部件34的重量,能够容易地调整可动体3的重量。如上所述,在本方式中,在四个部位设置有重量调整部38,但重量调整部38的数量不限于四个,也可以是三个部位或两个部位、或者五个部位以上。另外,如果是一处,则会产生可动体3的重心偏移,因此优选为两处以上。另外,重量调整部38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长孔形状。
另外,重量调整部38也可以不是贯通孔,也可以是半冲裁部。即,重量调整部38只要是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部分即可,因此,可以不是厚度方向的全部缺损的贯通孔,也可以是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缺损的半冲裁部。作为重量调整部38通过设置贯通孔或半冲裁部,能够不改变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形而使第二磁性部件34的重量降低。
在本方式中,重量调整部38以可动体3的重心为中心在周向上均等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因设置重量调整部38而引起的可动体3的重心偏移。
在本方式中,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延伸至与第一磁性部件33的弯曲部332重叠的位置。由于第一磁性部件33的弯曲部332的磁通密度高,所以只要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部到达弯曲部332,就能够避免磁路变窄。因此,能够抑制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由可动体3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
在本方式中,从轴线方向观察,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面延伸至与圆筒部333的外周面相同的位置。因此,从轴线方向观察,弯曲部332的整个范围与第二磁性部件34重叠,因此能够确保磁路。因此,能够抑制磁阻的增大,能够抑制由可动体3的重量调整引起的磁效率的降低。另外,也可以采用第二磁性部件34的外周端面位于比圆筒部333的外周面靠外周侧的位置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致动器;2…支承体;3…可动体;4…线圈支架;6…磁驱动机构;7…布线基板;8…引线;10…连接体;11…第一连接体;12…第二连接体;20…壳体;21…第一盖部件;22…第二盖部件;24…壳体主体;25…第二外框部件固定部;26…盖部;27…卡止部;28…限制部;29…槽部;30…支轴;31…第一磁轭;32…第二磁轭;33…第一磁性部件;34…第二磁性部件;35…磁轭;36…第一内框部件;37…第二内框部件;38…重量调整部;41…第一外框部件固定部;42…主体部;43…第一凹部;44…第一台阶部;45…第二台阶部;46…第二凹部;47…第三台阶部;48…槽部;49…凸部;51…第一外框部件;52…第二外框部件;60…布线引出部;61…磁体;62…线圈;63…线圈线;64…端子销;65…缺口部;66…罩;69…基板固定部;71…孔;80…引线保持部;310、330、340、610…孔;331…端板部;332…弯曲部;333…圆筒部;361…环状突部;371…环状突部;511…环形台阶部;521…环形台阶部;691…爪部;692…卡止槽;L…中心轴线;L1…轴线方向的一侧;L2…轴线方向的另一侧;P0…中心线;P1…第一部分;P2…第二部分。

Claims (5)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体及可动体;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连接;以及
磁驱动机构,所述磁驱动机构具备磁体及线圈,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
所述可动体具备支轴和磁轭,所述支轴在其外周面固定所述磁体,所述磁轭固定于所述磁体的轴线方向的端面,
所述磁轭具备:
第一磁性部件,其具备固定于所述端面的端板部、设置于所述端板部的外缘的弯曲部、以及从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磁体侧延伸的圆筒部;和
第二磁性部件,其从与所述磁体相反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端板部,
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具备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重量调整部,
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重量调整部设置于比所述磁体的外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调整部是贯通孔或半冲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调整部以所述可动体的重心为中心在周向上均等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部延伸至与所述弯曲部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端面位于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靠外周侧的位置。
CN202180078824.9A 2020-11-25 2021-11-16 致动器 Pending CN116547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4855 2020-11-25
JP2020194855A JP2022083510A (ja) 2020-11-25 2020-11-25 アクチュエータ
PCT/JP2021/042039 WO2022113819A1 (ja) 2020-11-25 2021-11-16 アクチュエ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7083A true CN116547083A (zh) 2023-08-04

Family

ID=8175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824.9A Pending CN116547083A (zh) 2020-11-25 2021-11-16 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6108A1 (zh)
EP (1) EP4252924A1 (zh)
JP (1) JP2022083510A (zh)
CN (1) CN116547083A (zh)
WO (1) WO20221138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33110A (ja) 2022-08-30 2024-03-13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0363A (ja) * 2002-01-29 2003-08-0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軸方向駆動の振動体
JP5815264B2 (ja) * 2011-03-31 2015-11-1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944287B2 (ja) 2017-06-30 2021-10-0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397271B2 (ja) * 2018-06-04 2023-12-13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加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3510A (ja) 2022-06-06
WO2022113819A1 (ja) 2022-06-02
EP4252924A1 (en) 2023-10-04
US20240006108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5156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US20170149320A1 (en) Vibration motor, silent notif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ibration motor
CN116547083A (zh) 致动器
KR20060089454A (ko) 진동 엑츄에이터
JP5082401B2 (ja) 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製造用治具
CN113572333B (zh) 致动器
WO2022209908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EP1229761A2 (en) Electromagnetic sound generator
CN117639338A (zh) 致动器
CN115995933A (zh) 致动器
CN114389423B (zh) 致动器
JP7410747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3572332A (zh) 致动器
CN113472171A (zh) 致动器及减振单元
JP3186524U (ja) ホーン
JP2022083509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220123644A1 (en) Actuator
JP741144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5313793A (zh) 致动器
JP2021136782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1136784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6600906A (zh) 致动器
JP7376333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EP1185140A2 (en) Electroacustic transducer
JP2022065841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