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6907B - 咖啡机 - Google Patents

咖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6907B
CN116546907B CN202280007716.7A CN202280007716A CN116546907B CN 116546907 B CN116546907 B CN 116546907B CN 202280007716 A CN202280007716 A CN 202280007716A CN 116546907 B CN116546907 B CN 116546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er
unit
beans
coffee
coffee b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77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6907A (zh
Inventor
土田淳也
若林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865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78134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46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6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2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incorporated grinding or roasting means for coff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5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based on monitoring of specific process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1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discs
    • A47J42/18Adjust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47J42/46Driving mechanisms; Coupling to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47J42/52Coffee mills combined with roas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的咖啡机,且提供一种设计成使分离谷壳等杂质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风量的咖啡机。具备:第一研磨机(5AM),其研磨咖啡豆;风扇(60A1),其通过旋转来产生从被第一研磨机(5AM)研磨后的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风压;风扇马达(60A2),其使风扇(60A1)旋转;以及控制部(11a),其按照设定值(PWM值)来控制风扇马达(60A2)的旋转,其中,控制部(11a)获取与实际正在旋转的风扇马达(60A2)的旋转速度有关的信息(旋转脉冲数),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校正设定值(PWM值),并按照校正后的设定值来控制风扇马达(60A2)的旋转。

Description

咖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的咖啡机。
背景技术
业界提出一种使用咖啡豆进行调制的咖啡机(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咖啡机搭载有咖啡豆研磨机构(研磨机)及咖啡饮料提取机构。另外,还已知仅搭载有研磨机的咖啡机。
另外,研磨机研磨的研磨豆中会混入谷壳等杂质。该杂质成为导致通过提取获得的咖啡饮料的口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利用风压从研磨豆中分离出谷壳等杂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30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现有的咖啡机而言,有时难以使将谷壳等杂质分离的风量成为目标风量。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成使分离谷壳等杂质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风量的咖啡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咖啡机具备:第一研磨机[例如,顶部研磨机5AM],其研磨咖啡豆;风扇[例如,谷壳风扇60A1],其通过旋转来产生从被所述第一研磨机研磨后的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风压;风扇马达[例如,谷壳风扇马达60A2],其使所述风扇旋转;以及控制部[例如,处理部11a],其按照设定值[例如,PWM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其中,所述控制部获取与实际正在旋转的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速度有关的信息[例如,旋转脉冲数],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校正所述设定值,并按照校正后的设定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根据该咖啡机,能够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的风量。
此外,在所述风扇马达是脉冲马达、所述控制部进行PWM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设定值是表示占空比的值,所述信息是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脉冲数(脉冲速度)。预先存储针对占空比的旋转脉冲数的容许范围来作为数据,所述控制部监视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脉冲数,在该旋转脉冲数偏离该容许范围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获取与实际的旋转脉冲数对应的占空比,使用所设定的设定占空比与从所述数据获取到的占空比之差来对该设定占空比进行校正。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咖啡机: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以规定周期[例如,每隔6秒]获取所述信息,且能够在每次获取到该信息时校正所述设定值。
通过这样,能够在风扇的旋转过程中持续地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地接近目标的风量。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咖啡机:特征在于,还具备对所述控制部设定所述设定值的设定部[例如,风量拨盘60D],所述设定部将从多个设定值[例如,将从“设定1”~“设定5”中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设定为所述设定值,所述控制部按照针对所述多个设定值分别准备的校正必要条件[例如,图62所示的校正必要条件]中的通过所述设定部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的校正必要条件,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该设定值进行校正。
根据该咖啡机,设定值的设定变得容易,能够针对多个设定分别判定是否需要校正,能够进行精细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是以下方式:具备针对所述多个设定值分别存储校正必要条件的存储部。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咖啡机: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虽然按照不同的所述校正必要条件判定是否需要对所述设定值进行校正,但就该设定值的校正方法而言,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校正[例如,使用共同的校正式进行校正]。
通过这样,控制程序的容量变小,处理负荷也减轻。
另外,也可以是以下咖啡机: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过程中按照校正后的设定值的校正必要条件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该设定值进一步进行校正。
通过这样,能够持续地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的风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设计成使分离谷壳等杂质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风量的咖啡机。
附图说明
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外观图。
图2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功能的概要图。
图4是分离装置6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5是驱动单元8及提取容器9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提取容器9的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上部单元8A及下部单元8C的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纵剖视图。
图9是中部单元8B的示意图。
图10是控制装置11的框图。
图11的(A)是一次咖啡饮料制造动作所涉及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1的(B)是S3的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粉碎装置5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粉碎装置5的纵剖视图。
图14是分离装置6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5是形成单元6B的纵剖视图。
图16是形成单元6B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形成单元6B的俯视图,且是截面面积的比较说明图。
图18是咖啡豆研磨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咖啡豆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0的(a)是表示代替图18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而安装有料斗单元402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图,图20的(b)是表示安装有漏斗单元403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图。
图21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计量单元404的状态的图,图21的(b)是表示电动螺旋输送机ESC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配置在输送通路4042的下游端开口4042o的覆盖构件460的几个方式的图。
图23是表示覆盖构件460的又一方式的概要图。
图24的(a)是表示将咖啡豆研磨机GM的设置在中心壳体GM10的豆取出口GM20开闭的盖单元GM21处于关闭状态的图,图24的(b)表示该盖单元GM21处于打开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朝向正面的姿势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内置的粉碎装置5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第一研磨机5A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由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执行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的流程图。
图28的(a)是表示分离装置6的图,图28的(b)是表示拆除回收容器60B的上部61的外周壁61a后的情形的图。
图29的(a)是从斜下方观察卸除外侧壳体60Bo后的分离装置6所得的立体图,图29的(b)是通过透视外侧壳体60Bo而示出外侧壳体60Bo与内侧壳体60Bi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0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9所示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的流动等现象的图,图30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的流动等现象的图。
图31是卸除图25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且可看到整个连结管道661的图。
图3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研磨机5B的结构的图。
图33是表示初始动作中执行的校准工序的流程图。
图34是阶段性地示出校准的情形的图。
图35是表示研磨处理中的第二研磨机5B的图。
图36的(a)是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微调整用旋钮696与第二马达503a一并示出的图,图36的(b)是表示卸除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第二马达503a并示出连结拨盘697、微调整用旋钮696的旋转轴6961的图。
图37是表示研磨处理中的处理部11a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按照订单信息来执行研磨处理时的处理部11a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服务器16中存储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40是表示订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1是表示已输入订单信息的状态的输入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2是表示订单信息输入时的情形的图。
图43是表示订单信息变更时的情形的图。
图44是表示第二研磨机5B针对订单的控制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45是表示研磨处理执行中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46的(a)是表示制造浓缩咖啡饮料时使用的波塔过滤器(Portafilter)的一例的图,图46的(b)是表示把持手柄PFh来将受保持部PFr保持的网篮PFb紧靠咖啡豆研磨机的滑槽GM31的情形的图,图46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利用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法研磨的研磨豆装入网篮PFb并实施整平(leveling)和压紧(tamping)的情形的图。
图47的(a)是单独示出构成第一研磨机5A的旋转刀58a的立体图,图47的(b)是表示图25等所示的粉碎装置5的变形例的图。
图48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锤击机构及滑槽的图。
图49是阶段性地示出锤H10的击打动作的图。
图50是阶段性地示出利用锤H10的保持部H121和固定保持构件GM33保持杯子CP的保持动作的图。
图5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的立体图。
图52的(A)是将从图5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卸除前罩盖GM40后的情形放大地表示的图,图52的(B)是锤击机构H1的分解立体图。
图53的(A)是锤H10的侧视图,图53的(B)是从下方示出锤H10和滑槽GM31的立体图。
图54的(A)是表示旋转刀58b、及位于初始位置且处于与该旋转刀58b相隔最远的状态的固定刀57b的立体图,图54的(B)是从图54的(A)所示的状态除去固定刀57b而仅示出旋转刀58b的立体图,图54的(C)是表示旋转底座59的图。
图55的(A)是表示旋转刀58b的俯视图的图,图55的(B)是以能观察到第一平滑部584~第三平坦部586的方式切出截面时的图,图55的(C)是以能观察到第三平滑部586及第四平坦部587的方式切出截面时的图。
图56的(A)是将图51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未图示的连结管道卸除而可观察到的机械开关单元600的立体图,图56的(B)是图56的(A)所示的部位的俯视图。
图57的(A)是将图56的(B)中的单点划线的框内放大地表示的图,图57的(B)是表示图57的(A)所示的机械开关单元600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58的(A)是表示锁定杆640和齿轮锁定部641的图,图58的(B)是表示从机械开关单元600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一例和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图。
图59是表示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与主研磨机间隔的关系的一部分的表。
图60是表示处理部11a进行的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PWM控制下的基准表的第0~105个脉冲的表。
图61是表示基准表的第106~255个脉冲的表。
图62是表示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与PWM控制下的占空比的关系的表。
图6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动作状态的变迁图。
图64是表示接通电源后咖啡豆研磨机GM启动时的处理部11a的启动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5的(A)是表示通常待机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通常待机状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5的(B)是表示在通常待机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通常待机状态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6是表示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变动例的时序图。
图67是表示G计数器减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8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1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8的(B)是表示G计数器加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9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2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9的(B)是表示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0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0的(B)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1的(A)是表示豆堵塞状态解除的例的图,图71的(B)是表示即便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隔开时间间隔地输出3次、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也没有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时的例的图。
图72的(A)是表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2的(B)是表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3是表示咖啡豆的路径、谷壳等杂质的路径及后清洗的路径的图。
图74是表示在顶部研磨机5AM的旋转中吸引谷壳等杂质、且即便顶部研磨机5AM停止也不结束吸引而以更强力的吸引进行后清洗的例的图。
图75的(A)是表示待机状态(清洗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清洗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5的(B)是表示待机状态(清洗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6是表示条件不足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7的(A)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7的(B)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8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9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0是表示终端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81是表示通过在在线模式下触按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的现状图标1807而执行的咖啡机系统GMS中的各种信息的更换的图。
图82的(A)是表示通过触按图80的(C)所示的动作状态显示1821的详情显示而显示有异常状态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图82的(B)是表示通过触按图80的(C)所示的研磨次数显示1822的下一页显示图标1822a而显示有动作信息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图82的(C)是表示显示有日志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图83是表示离线模式下的显示有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图84的(A)是表示显示有选择“研磨历程”后的日志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图84的(B)是表示显示有研磨历程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图85的(A)是针对每次通知将通知时机和通知内容汇总的表,图85的(B)是表示显示有通知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图86的(A)是表示终端18的结构的图,图86的(B)是表示图86的(A)所示的存储部186中安装的咖啡机系统GMS专用的应用程序(专用应用)的概要的示意图,图86的(C)是表示由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状态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7的(A)是表示由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7的(B)是表示由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饮料制造装置的概要>
图1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外观图。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是利用烘焙咖啡豆和液体(在此为水)来自动制造咖啡饮料的装置,每进行一次制造动作,能够制造一杯量的咖啡饮料。作为原料的烘焙咖啡豆能够收容于罐子40。在饮料制造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杯的载置部110,制造出的咖啡饮料从注入部10c被注入到杯中。
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形成饮料制造装置1的外装并包围内部机构的外壳100。外壳100大致分成主体部101和罩部102,该罩部102覆盖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的一部分和侧面的一部分。在罩部102设置有信息显示装置12。图1所示的信息显示装置12是触摸面板式的显示器,除了显示各种信息以外,还能够受理装置的管理者或饮料的需求者的输入。信息显示装置12借助移动机构12a安装于罩部102,能够通过移动机构12a来沿上下方向在恒定的范围内移动。
在罩部102还设置有豆投入口103以及用于开闭豆投入口103的开闭门103a。能够打开开闭门103a来向豆投入口103投入与罐子40中收容的烘焙咖啡豆不同的烘焙咖啡豆。由此,能够向饮料的需求者提供特殊的一杯。
图1所示的罩部102由亚克力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罩。因此,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被罩部102覆盖的罩部102内侧的机构。在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能够透过罩部102视觉辨认制造咖啡饮料的制造部的一部分。图1所示的主体部101其整体形成为非透过部,难以从主体部101的外部视觉辨认其内部。
图2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局部主视图,是表示制造部的在饮料制造装置1的主视下用户能够视觉辨认的一部分的图。用虚拟线图示罩部102、信息显示装置12。
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部的外壳100为主体部101与其外侧(前方侧)的罩部102的双层构造。在前后方向上在主体部101与罩部102之间配置有制造部的一部分机构,用户能够隔着罩部102对其进行视觉辨认。
用户能够隔着罩部102视觉辨认的制造部的一部分机构是集合输送部42、第一研磨机5A、第二研磨机5B、分离装置6、提取容器9等。在主体部101的正面部形成有向里侧凹陷的矩形形状的凹部101a,提取容器9等位于该凹部101a内的里侧。
通过能够隔着罩部102从外部视觉辨认这些机构,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检查和动作确认变得容易。另外,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有时能够享受咖啡饮料的制造过程。
此外,罩部102在其右端部借助铰链102a以横开的方式开闭自如地支承于主体部101。在罩部102的左端部设置有将主体部101与罩部102维持为关闭状态的卡合部102b。卡合部102b例如是磁体与铁的组合。管理者能够通过打开罩部102,来对罩部102内侧的上述制造部的一部分进行检查等。
此外,图1所示的罩部102为横开式,但是也可以为纵开式(上下开式),还可以为滑动式。另外,也可以是不能开闭罩部102的结构。
图3是饮料制造装置1的功能的概要图。饮料制造装置1包括豆处理装置2和提取装置3作为咖啡饮料的制造部。
豆处理装置2利用烘焙咖啡豆生成研磨豆。提取装置3从自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提取咖啡液。提取装置3包括流体供给单元7、后述的驱动单元8(参照图5)、提取容器9以及切换单元10。从豆处理装置2供给的研磨豆被投入到提取容器9。流体供给单元7向提取容器9投入热水。在提取容器9内从研磨豆提取咖啡液。将包含所提取出的咖啡液的热水经由切换单元10作为咖啡饮料送出到杯C。
<2.流体供给单元和切换单元>
参照图3来说明流体供给单元7和切换单元10的结构。首先,说明流体供给单元7。流体供给单元7进行向提取容器9的热水供给、对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的控制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用数字例示气压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绝对压力,表压是指将大气压设为0气压时的气压。大气压是指提取容器9的周围的气压或者饮料制造装置1的气压,例如在将饮料制造装置1设置在海拔0m的地点的情况下,形成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CAO〕)于1976年制定的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的海拔0m处的基准气压(1013.25hPa)。
流体供给单元7包括配管L1~L3。配管L1是供空气流通的配管,配管L2是供水流通的配管。配管L3是能够供空气与水这两者流通的配管。
流体供给单元7包括压缩机70作为加压源。压缩机70将大气压缩后送出。例如以马达(未图示)为驱动源来驱动压缩机70。从压缩机70送出的压缩空气经由止回阀71a被供给到储气罐(储气筒)71。储气罐71内的气压由压力传感器71b监视,驱动压缩机70以便维持规定的气压(例如为7气压(若是表压则为6气压))。在储气罐71设置有排水用的排水管71c,能够排出因空气的压缩而产生的水。
在水罐72中蓄积有构成咖啡饮料的热水(水)。在水罐72设置有对水罐72内的水进行加温的加热器72a以及测量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2b。加热器72a基于温度传感器72b的检测结果,将蓄积的热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例如为摄氏120度)。加热器72a例如在热水的温度为摄氏118度时开启(ON),在热水的温度为摄氏120度时关闭(OFF)。
在水罐72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72c。水位传感器72c检测水罐72内的热水的水位。当通过水位传感器72c检测出水位下降得比规定的水位低时,向水罐72供给水。经由未图示的净水器向图3所示的水罐72供给自来水。在来自净水器的配管L2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72d,当通过水位传感器72c检测出水位的下降时,打开电磁阀72d来供给水,当到达规定的水位时关闭电磁阀72d来将水的供给切断。这样,水罐72内的热水维持在恒定的水位。此外,向水罐72的供水也可以在每排出制造一次咖啡饮料所使用的热水时进行。
在水罐72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2g。压力传感器72g检测水罐72内的气压。经由调压阀72e和电磁阀72f向水罐72供给储气罐71内的气压。调压阀72e将从储气罐71供给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减压至3气压(若是表压则为2气压)。电磁阀72f对由调压阀72e调压后的气压向水罐72的供给与切断进行切换。电磁阀72f被以如下方式进行开闭控制:除了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以外,将水罐72内的气压维持为3气压。在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为了利用自来水的水压向水罐72顺畅地补给自来水,利用电磁阀72h将水罐72内的气压减压至比自来水的水压低的压力(例如不足2.5气压)。电磁阀72h对是否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进行切换,在减压时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另外,电磁阀72h在向水罐72供给自来水时以外、在水罐72内的气压超过3气压的情况下也将水罐72内向大气释放,从而将水罐72内维持为3气压。
水罐72内的热水经由止回阀72j、电磁阀72i以及配管L3供给到提取容器9。通过打开电磁阀72i来向提取容器9供给热水,通过关闭电磁阀72i来将热水的供给切断。向提取容器9供给热水的供给量能够通过电磁阀72i的打开时间来管理。但是,也可以测量供给量来控制电磁阀72i的开闭。在配管L3设置有测量热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3e,来监视向提取容器9供给的热水温度。
储气罐71的气压还经由调压阀73a、电磁阀73b供给到提取容器9。调压阀73a将从储气罐71供给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减压至5气压(若是表压则为4气压)。电磁阀73b对由调压阀73a调压后的气压向提取容器9的供给与切断进行切换。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由压力传感器73d检测。在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时,基于压力传感器73d的检测结果来打开电磁阀73b,将提取容器9内加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最大为5气压(若是表压则为4气压))。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能够由电磁阀73c减压。电磁阀73c对是否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进行切换,在压力异常时(例如提取容器9内超过5气压的情况下)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
当一次咖啡饮料的制造结束时,利用自来水清洗提取容器9内。电磁阀73f在清洗时被打开,向提取容器9供给自来水。
接着,说明切换单元10。切换单元10是将从提取容器9送出的液体的送出目的地切换为注入部10c与废弃罐T中的任一者的单元。切换单元10包括切换阀10a和驱动切换阀10a的马达10b。在要送出提取容器9内的咖啡饮料的情况下,切换阀10a将流路切换到注入部10c。将咖啡饮料从注入部10c注入杯C。在要排出清洗时的废液(自来水)和残渣(研磨豆)的情况下,将流路切换到废弃罐T。图3所示的切换阀10a是三端口的球阀。由于在清洗时残渣会通过切换阀10a,因此切换阀10a优选为球阀,马达10b使其旋转轴旋转,由此切换流路。
<3.豆处理装置>
参照图1、图2来说明豆处理装置2。豆处理装置2包括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
<3-1.存积装置>
存积装置4包括收容烘焙后的咖啡豆的多个罐子40。设有三个图1所示的罐子40。罐子40包括收容烘焙咖啡豆的筒状的主体40a以及设置于主体40a的把手40b,罐子40构成为相对于饮料制造装置1装卸自如。
也可以是,各罐子40收容互不相同的种类的烘焙咖啡豆,能够通过对信息显示装置12的操作输入来选择咖啡饮料的制造所使用的烘焙咖啡豆的种类。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例如是指咖啡豆的品种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也可以是指虽然是相同品种的咖啡豆但是烘焙度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也可以是指品种和烘焙度均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另外,也可以在三个罐子40的至少任一个中收容通过混合多个种类的品种的烘焙咖啡豆而得到的烘焙咖啡豆。在该情况下,各品种的烘焙咖啡豆的烘焙度也可以是相同程度。
此外,在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设置有多个罐子40,但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有一个罐子40。另外,在设置有多个罐子4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全部或多个罐子40中收容相同种类的烘焙咖啡豆。
各罐子4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装配于作为计量输送装置的输送机41。输送机41例如是电动螺旋输送机,自动计量罐子40中收容的规定量的烘焙咖啡豆后送出到下游侧。
各输送机41将烘焙咖啡豆排出到下游侧的集合输送部42。集合输送部42由中空的构件构成,形成从各输送机41向粉碎装置5(特别是第一研磨机5A)输送烘焙咖啡豆的输送通路。从各输送机41排出的烘焙咖啡豆利用自重在集合输送部42的内部移动,流落到粉碎装置5。
在集合输送部42中,在与豆投入口10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引导部42a。引导部42a形成将从豆投入口103投入的烘焙咖啡豆引导至粉碎装置5(特别是第一研磨机5A)的通路。由此,还能够制造除了以罐子40中收容的烘焙咖啡豆为原料以外、还以从豆投入口103投入的烘焙咖啡豆为原料的咖啡饮料。
<3-2.粉碎装置>
参照图2和图4来说明粉碎装置5。图4是分离装置6的局部剖视立体图。粉碎装置5包括第一研磨机5A、第二研磨机5B以及分离装置6。第一研磨机5A及第二研磨机5B是对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机构。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在被第一研磨机5A研磨之后,再被第二研磨机5B研磨而成为粉状后,从排出管5C被投入到提取容器9。
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咖啡豆的粒度不同。第一研磨机5A是粗研磨用的研磨机,第二研磨机5B是细研磨用的研磨机。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分别是电动研磨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以及通过马达而被驱动的旋转刀等。能够通过改变旋转刀的转速来改变所粉碎的烘焙咖啡豆的大小(粒度)。
分离装置6是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机构。分离装置6包括配置于第一研磨机5A与第二研磨机5B之间的通路部63a。通路部63a是形成供从第一研磨机5A自由落下的研磨豆通过的分离室的中空体。在通路部63a连接有沿与研磨豆的通过方向(例如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左右方向。)延伸的通路部63b,在该通路部63b连接有吸引单元60。吸引单元60吸引通路部63a内的空气,由此吸引谷壳、微粉之类的轻型的物体。由此,能够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
吸引单元60是离心分离方式的机构。吸引单元60包括谷壳风扇单元60A和回收容器60B。图4所示的谷壳风扇单元60A具备谷壳风扇马达以及被该谷壳风扇马达驱动为旋转的谷壳风扇,向上方排出回收容器60B内的空气。
回收容器60B包括能够分离地卡合的上部61与下部62。下部62呈上方开放的有底的筒型,形成蓄积杂质的空间。上部61构成向下部62的开口装配的盖部。上部61包括圆筒形状的外周壁61a以及与该外周壁61a形成在同轴上的排气筒61b。谷壳风扇单元60A在排气筒61b的上方固定于上部61以便吸引排气筒61b内的空气。在上部61连接有通路部63b。通路部63b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
通过谷壳风扇单元60A的驱动,产生在图4中用箭头d1~d3示出的气流。通过该气流,将包含杂质的空气从通路部63a穿过通路部63b吸引到回收容器60B内。由于通路部63b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因此包含杂质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空气中的杂质D因其重量而落下,集中于回收容器60B的一部分(堆积在下部62的底面上)。空气穿过排气筒61b的内部向上方排出。
在排气筒61b的周面一体形成有多个翅片61d。多个翅片61d沿排气筒61b的周向排列。各个翅片61d相对于排气筒61b的轴向斜向地倾斜。通过设置这样的翅片61,促进包含杂质D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
图4所示的下部62由亚克力、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其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容器。另外,下部62是被罩部102覆盖的部分(图2)。管理者、饮料的需求者能够透过罩部102、下部62的周壁来视觉辨认蓄积在下部62内的杂质D。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易于确认下部62的清扫时机,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能够通过视觉辨认到杂质D正在被去除而提高对制造中的咖啡饮料的品质的期待感。
这样,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首先由第一研磨机5A进行粗研磨,在该粗研磨豆通过通路部63a时,利用分离装置6分离杂质。杂质被分离后的粗研磨豆由第二研磨机5B进行细研磨。由分离装置6分离的杂质以谷壳、微粉为代表。这些杂质有时会使咖啡饮料的味道变差,通过从研磨豆去除谷壳等,能够提高咖啡饮料的品质。
烘焙咖啡豆的粉碎也可以由一台研磨机进行(一个阶段的粉碎)。但是,通过设为利用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进行的两个阶段的粉碎,易于使研磨豆的粒度一致,能够使咖啡液的提取程度恒定。在粉碎豆时,由于刀具与豆的摩擦,有时产生热量。通过设为两个阶段的粉碎,还能够抑制粉碎时的摩擦所引起的发热,防止研磨豆的劣化(例如风味下降)。
另外,通过经由粗研磨→杂质的分离→细研磨这样的阶段,在分离谷壳等杂质时,能够使杂质与研磨豆(需要部分)的质量差大。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杂质的分离效率,并且能够防止将研磨豆(需要部分)作为杂质进行分离。另外,在粗研磨与细研磨之间夹有利用了空气吸引的杂质分离处理,由此能够利用空冷来抑制研磨豆的发热。由此,也能够防止研磨豆的劣化(例如风味下降)。
<4.驱动单元和提取容器>
<4-1.概要>
参照图5来说明提取装置3的驱动单元8和提取容器9。图5是驱动单元8和提取容器9的立体图。驱动单元8的大部分被主体部101包围。
驱动单元8被框架F支承。框架F包括上下的梁部F1、F2以及支承梁部F1、F2的柱部F3。驱动单元8大致分成上部单元8A、中部单元8B以及下部单元8C这三个单元。上部单元8A被梁部F1支承。中部单元8B在梁部F1与梁部F2之间被梁部F1和柱部F3支承。下部单元8C被梁部F2支承。
提取容器9是包括容器主体90和盖单元91的腔室。有时将提取容器9称作腔室。中部单元8B具备将容器主体90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臂构件820。臂构件820包括保持构件820a以及左右分离的一对轴构件820b。保持构件820a是形成为C字型的夹子状的树脂等弹性构件,通过其弹性力来保持容器主体90。保持构件820a保持容器主体90的左右的侧部,使容器主体90的前方侧露出。由此,在主视下容易对容器主体90的内部进行视觉辨认。
容器主体90相对于保持构件820a的装卸是通过手动操作来进行的,通过在保持构件820a中向前后方向的后方按压容器主体90,来将容器主体90装配于保持构件820a。另外,通过将容器主体90从保持构件820a中向前后方向的前侧拔出,能够使容器主体90从保持构件820a分离。
一对轴构件820b分别是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杆,且是支承保持构件820a的构件。此外,将轴构件820b的数量设为两根,但也可以是一根,还可以是三根以上。保持构件820a固定于一对轴构件820b的前侧的端部。通过后述的机构,使一对轴构件820b沿前后方向进退,由此能够使保持构件820a沿前后进退,进行使容器主体90沿前后方向平行移动的移动动作。另外,如后述那样,中部单元8B还能够进行使提取容器9的上下反转的转动动作。
<4-2.提取容器>
参照图6来说明提取容器9。图6是表示提取容器9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的图。如上所述,通过中部单元8B使提取容器9上下反转。图6的提取容器9示出了盖单元91位于上侧的基本姿势。在以下的说明中描述上下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基本姿势下的上下的位置关系。
容器主体90是有底的容器,具备具有颈部90b、肩部90d、躯体部90e以及底部90f的瓶形状。在颈部90b的端部(容器主体90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90c,该凸缘部90c划定与容器主体9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90a。
颈部90b和躯体部90e均具有圆筒形状。肩部90d是颈部90b与躯体部90e之间的部分,以其内部空间的截面积随着从躯体部90e侧去向颈部90b侧而逐渐变小的方式具有锥形状。
盖单元91是对开口90a进行开闭的单元。盖单元91的开闭动作(升降动作)由上部单元8A进行。
容器主体90包括主体构件900和底构件901。主体构件900是形成颈部90b、肩部90d、躯体部90e的上下开放的筒构件。底构件901是形成底部90f的构件,插入并固定于主体构件900的下部。在主体构件900与底构件901之间夹有密封构件902,提高容器主体90内的气密性。
图6所示的主体构件900由亚克力、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构成了其整体形成为透过部的透明容器。管理者、饮料的需求者能够透过罩部102、容器主体90的主体构件900来视觉辨认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的提取状况。对管理者来说,有时易于确认提取动作,对饮料的需求者来说,有时能够享受提取状况。
在底构件901的中心部设置有凸部901c,在该凸部901c设置有使容器主体90内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开闭该连通孔的阀(图8的阀903)。连通孔用于排出对容器主体90内进行清洗时的废液和残渣。在凸部901c设置有密封构件908,密封构件908是用于将上部单元8A或下部单元8C与底构件901之间维持为气密的构件。
盖单元91具备帽子状的基座构件911。基座构件911具有凸部911d以及在关闭时与凸缘部90c重叠的帽檐部911c。凸部911d被设为与容器主体90中的凸部901c相同的构造,在凸部911d设置有使容器主体90内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开闭该连通孔的阀(图8的阀913)。凸部911d的连通孔主要用于向容器主体90内注入热水和送出咖啡饮料。在凸部911d设置有密封构件918a。密封构件918a是用于将上部单元8A或者下部单元8C与基座构件911之间维持为气密的构件。在盖单元91还设置有密封构件919。密封构件919在盖单元91关闭时提高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的气密性。在盖单元91保持过滤用的过滤器。
<4-3.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
参照图7、图8来说明上部单元8A和下部单元8C。图7是表示上部单元8A和下部单元8C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纵剖视图。
上部单元8A包括操作单元81A。操作单元81A进行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的开闭操作(升降)以及凸部901c及911d的阀的开闭操作。操作单元81A包括支承构件800、保持构件801、升降轴802以及探针803。
支承构件800被设置成以相对于框架F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固定,支承构件800收容保持构件801。支承构件800还具备使配管L3与支承构件800内连通的连通部800a。从配管L3供给的热水、自来水以及气压经由连通部800a被导入到支承构件800内。
保持构件801是能够将盖单元91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构件。保持构件801具有供盖单元91的凸部911d或底构件901的凸部901c插入的圆筒状的空间,并且具备将它们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机构。该机构例如是卡环机构,通过一定的按压力而卡合,通过一定的分离力而卡合被解除。从配管L3供给的热水、自来水以及气压能够经由连通部800a和保持构件801的连通孔801a被供给到提取容器9内。
保持构件801还是被设置成在支承构件800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可动构件。升降轴802被设置成其轴向为上下方向。升降轴802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支承构件800的顶部,并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00沿上下升降自如。
在升降轴802的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构件801的顶部。通过升降轴802的升降使保持构件801沿上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进行保持构件801相对于凸部911d、凸部901c的装配与分离。另外,能够进行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的开闭。
在升降轴802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02a。在该螺纹802a上螺接有螺母804b。上部单元8A具备马达804a,螺母804b通过马达804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04b的旋转使升降轴802升降。
升降轴802是在中心轴具有贯通孔的管状的轴,探针803沿上下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到该贯通孔。探针803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保持构件801的顶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00和保持构件801沿上下升降自如。
探针803是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探针803的下降来使阀913、903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通过探针803的上升来使阀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基于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
在探针803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03a。在该螺纹803a上螺接有螺母805b。上部单元8A具备马达805a,螺母805b被设置成通过马达805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05b的旋转使探针803升降。
下部单元8C包括操作单元81C。操作单元81C是将操作单元81A上下反转而成的结构,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操作。操作单元81C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开闭盖单元91,但没有将操作单元81C应用于盖单元91的开闭。
下面,与操作单元81A的说明大致相同地说明操作单元81C。操作单元81C包括支承构件810、保持构件811、升降轴812以及探针813。
支承构件810被设置成以相对于框架F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固定,支承构件810收容保持构件811。支承构件810还具备使切换单元10的切换阀10a与支承构件810内连通的连通部810a。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自来水、研磨豆的残渣经由连通部810a被导入到切换阀10a。
保持构件811具有供盖单元91的凸部911d或底构件901的凸部901c插入的圆筒状的空间,并且具备将它们装卸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机构。该机构例如是卡环机构,通过一定的按压力而卡合,通过一定的分离力而卡合被解除。容器主体90内的咖啡饮料、自来水、研磨豆的残渣经由连通部810a和保持构件811的连通孔811a被导入到切换阀10a。
保持构件811还是被设置成在支承构件810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可动构件。升降轴812被设置成其轴向为上下方向。升降轴812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支承构件800的底部,且并被设定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10沿上下升降自如。
在升降轴812的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构件811的底部。通过升降轴812的升降使保持构件811沿上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进行保持构件811相对于凸部901c、凸部911d的装配与分离。
在升降轴812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12a。在该螺纹812a上螺接有螺母814b。下部单元8C具备马达814a,螺母814b通过马达814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14b的旋转使升降轴812升降。
升降轴812是在中心轴具有贯通孔的管状的轴,探针813沿上下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到该贯通孔。探针813沿上下方向气密地贯通保持构件811的底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支承构件810和保持构件811沿上下升降自如。
探针813是对设置于凸部911d、901c的内部的阀913、903进行开闭的操作件,能够通过探针813的上升来使阀913、903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通过探针813的下降来使阀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基于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作用)。
在探针813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丝杠机构的螺纹813a。在该螺纹813a上螺接有螺母815b。下部单元8C具备马达815a,螺母815b被设置成通过马达815a的驱动力就地(不沿上下移动)旋转。通过螺母815b的旋转使探针813升降。
<4-4.中部单元>
参照图5和图9来说明中部单元8B。图9是中部单元8B的示意图。中部单元8B包括支承提取容器9的支承单元81B。支承单元81B除了包括上述的臂构件820以外,还包括支承锁定机构821的单元主体81B’。
锁定机构821是将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维持为关闭状态的机构。锁定机构821包括沿上下夹持盖单元91的帽檐部911c与容器主体90的凸缘部90c的一对把持构件821a。一对把持构件821a具有夹住帽檐部911c与凸缘部90c且供其嵌合的C字型的截面,通过马达822的驱动力沿左右方向开闭。在一对把持构件821a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如在图9的圆圈图中由实线表示的那样,各把持构件821a沿上下夹住帽檐部911c与凸缘部90c而与它们嵌合,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被气密地锁定。在该锁定状态下,即使想要通过升降轴802使保持构件801上升而打开盖单元91,盖单元91也不会移动(锁定未被解除)。也就是说,由锁定机构821进行的锁定的力被设定得比使用保持构件801来打开盖单元91的力强。由此,能够防止在异常时盖单元91相对于容器主体90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在一对把持构件821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如在图9的圆圈图中由虚线所示的那样,成为各把持构件821a从帽檐部911c和凸缘部90c分离的状态,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的锁定被解除。
在保持构件801处于保持着盖单元91的状态、且保持构件801从下降位置向上升位置上升的情况下,当一对把持构件821a为打开状态时,盖单元91从容器主体90分离。反之当一对把持构件821a为关闭状态时,保持构件801相对于盖单元91的卡和被解除,仅保持构件801上升。
中部单元8B还包括以马达823为驱动源来使臂构件820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机构。由此,能够使被臂构件820支承的容器主体90在后侧的提取位置(状态ST1)与前侧的豆投入位置(状态ST2)之间移动。豆投入位置是向容器主体90投入研磨豆的位置,在分离了盖单元91的容器主体90的开口90a处,从图2所示的排出管5C投入由第二研磨机5B研磨后的研磨豆。换言之,排出管5C的位置为处于豆投入位置的容器主体90的上方。
提取位置是容器主体90能够进行基于操作单元81A和操作单元81C的操作的位置,且是与探针803、813位于同轴上的位置,且是进行咖啡液的提取的位置。提取位置是比豆投入位置靠里侧的位置。图5、图7及图8均示出了容器主体90位于提取位置的情况。通过像这样使研磨豆的投入时的容器主体90的位置与咖啡液的提取和水的供给时的容器主体90的位置不同,能够防止在咖啡液提取时产生的热气附着于作为研磨豆的供给部的排出管5C。
中部单元8B还包括以马达824为驱动源来使支承单元81B绕前后方向的轴825旋转的机构。由此,能够使容器主体90(提取容器9)的姿势从颈部90b位于上侧的正立姿势(状态ST1)变化为颈部90b位于下侧的倒立姿势(状态ST3)。在提取容器9的转动中,利用锁定机构821维持将盖单元91锁定于容器主体90的状态。在正立姿势下和倒立姿势下,提取容器9上下反转。在倒立姿势下,凸部911d位于正立姿势下的凸部901c的位置。另外,在倒立姿势下,凸部901c位于正立姿势下的凸部911d的位置。因此,在倒立姿势下,能够由操作单元81A进行针对阀903的开闭操作,另外,能够由操作单元81C进行针对阀913的开闭操作。
<5.控制装置>
参照图10来说明饮料制造装置1的控制装置11。图10是控制装置11的框图。
控制装置11对饮料制造装置1整体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1包括处理部11a、存储部11b以及I/F(接口)部11c。处理部11a例如是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是RAM、ROM。I/F部11c包括进行外部设备与处理部11a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I/F部11c还包括能够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服务器16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接口。服务器16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5来与智能电话等便携终端17进行通信,例如,能够接收饮料的需求者从便携终端17进行的饮料制造的预约、感想等信息。
处理部11a执行存储部11b中存储的程序,基于来自信息显示装置12的指示或传感器组13的检测结果或者来自服务器16的指示来控制致动器组14。传感器组13是设置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传感器(例如热水的温度传感器、机构的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致动器组14是设置于饮料制造装置1的各种致动器(例如马达、电磁阀、加热器等)。
<6.动作控制例>
参照图11A的(A)和(B)来说明处理部11a执行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控制处理例。图11的(A)示出了与一次咖啡饮料制造动作有关的控制例。将制造指示前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状态称作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下的各机构的状态如下。
提取装置3处于图5的状态。提取容器9呈正立姿势,并且位于提取位置。锁定机构821处于关闭状态,盖单元91关闭容器主体90的开口90a。保持构件801位于下降位置,并装配于凸部911d。保持构件811位于上升位置,并装配于凸部901c。阀903及913处于关闭状态。切换阀10a使操作单元81C的连通部810a与废弃罐T连通。
在待机状态下,当存在咖啡饮料的制造指示时,执行图11的(A)的处理。在步骤S1中执行预热处理。该处理是向容器主体90内注入热水来事先对容器主体90进行加温的处理。首先,使阀903及913为打开状态。由此,配管L3、提取容器9、废弃罐T成为连通状态。
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500m秒)之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接下来将电磁阀73b打开规定时间(例如500m秒)之后关闭。由此,提取容器9内的空气被加压,促进热水向废弃罐T排出。通过以上的处理,提取容器9的内部和配管L2被预热,能够在后续的咖啡饮料的制造中减轻热水变凉的程度。
在步骤S2中进行研磨处理。在此,粉碎烘焙咖啡豆,并将该研磨豆投入到容器主体90。首先,将锁定机构821设为打开状态,保持构件801上升至上升位置。盖单元91被保持构件801保持,与保持构件801一起上升。其结果是,盖单元91从容器主体90分离。保持构件811下降至下降位置。将容器主体90移动到豆投入位置。接下来,使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工作。由此,从存积装置4向第一研磨机5A供给一杯量的烘焙咖啡豆。利用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分两个阶段来研磨烘焙咖啡豆,并且利用分离装置6分离出杂质。将研磨豆投入到容器主体90。
使容器主体90返回到提取位置。保持构件801下降至下降位置,向容器主体90装配盖单元91。使锁定机构821为关闭状态,盖单元91与容器主体90气密地锁定。保持构件811上升至上升位置。使阀903、913中的阀903为关闭状态,使阀913为打开状态。
在步骤S3中进行提取处理。在此,从容器主体90内的研磨豆提取咖啡液。图11的(B)是S3的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为了在S41中蒸煮提取容器9内的研磨豆,将少于一杯量的热水注入到提取容器9。在此,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500m秒)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之后,待机规定时间(例如5000m秒)后结束S41的处理。能够通过该处理来蒸煮研磨豆。通过蒸煮研磨豆,能够使研磨豆所包含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提高之后的提取效果。
在S42中,向提取容器9注入剩余量的热水,以使提取容器9中收容一杯量的热水。在此,将电磁阀72i打开规定时间(例如7000m秒)后关闭。由此,从水罐72向提取容器9内注入热水。
能够通过S42的处理使提取容器9内成为在1气压下超过摄氏100度的温度(例如摄氏110度左右)的状态。接下来,通过S43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在此,将电磁阀73b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m秒)后关闭,将提取容器9内加压至热水不沸腾的气压(例如4气压左右(若是表压则为3气压左右))。之后,将阀913设为关闭状态。
接下来,将该状态维持规定时间(例如7000m秒)来进行浸渍式的咖啡液提取(S44)。由此,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浸渍式的咖啡液的提取。在高温高压下的浸渍式的提取中,可预想到以下的效果。第一,通过设为高压,易于使热水浸透到研磨豆的内部,能够促进咖啡液的提取。第二,通过设为高温,促进咖啡液的提取。第三,通过设为高温,研磨豆所包含的油的粘性下降,促进油的提取。由此,能够制造香味浓的咖啡饮料。
热水(高温水)的温度只要超过摄氏100度即可,但更高温的情况对于咖啡液的提取而言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热水的温度,通常导致成本上升。因而,热水的温度例如可以为摄氏105度以上、摄氏110度以上或者摄氏115度以上并且例如为摄氏130度以下或者摄氏120度以下。气压只要是不使热水沸腾的气压即可。
在步骤S45中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减压。在此,将提取容器9内的气压切换为使热水沸腾的气压。具体地说,将阀913设为打开状态,将电磁阀73c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m秒)后关闭。将提取容器9内向大气释放。之后,将阀913再次设为关闭状态。
提取容器9内被急剧减压至比沸点压力低的气压,提取容器9内的热水一下子沸腾。提取容器9内的热水、研磨豆在提取容器9内爆发性飞散。由此,能够使热水均匀地沸腾。另外,能够促进研磨豆的细胞壁的破坏,能够进一步促进之后的咖啡液的提取。另外,由于通过该沸腾还能够搅拌研磨豆与热水,因此能够促进咖啡液的提取。这样,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
在S46中使提取容器9从正立姿势反转为倒立姿势。在此,将保持构件801移动到上升位置,将保持构件811移动到下降位置。然后,使支承单元81B旋转。之后,使保持构件801返回到下降位置,使保持构件811返回到上升位置。倒立姿势的提取容器9的颈部90b、盖单元91位于下侧。
在S47中进行透过式的咖啡液提取,向杯C送出咖啡饮料。在此,对切换阀10a进行切换来使注入部10c与操作单元81C的通路部810a连通。另外,将阀903、913均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将电磁阀73b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000m秒),使提取容器9内成为规定气压(例如1.7气压(若是表压则为0.7气压))。在提取容器9内,咖啡液融入热水而得到的咖啡饮料透过设置于盖单元91的过滤器后被送出到杯C。过滤器限制研磨豆的残渣漏出。通过以上,提取处理结束。
通过同时采用S44中的浸渍式的提取与S47中的透过式的提取,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研磨豆从躯体部90e遍布到底部90f地进行堆积。另一方面,在提取容器9处于倒立姿势的状态下,研磨豆从肩部90d遍布到颈部90b地进行堆积。躯体部90e的截面积比颈部90b的截面积大,倒立姿势下的研磨豆的堆积厚度比正立姿势下的堆积厚度厚。也就是说,研磨豆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相对较薄、较宽地堆积,在倒立姿势的状态下相对较厚、较窄地堆积。
S44的浸渍式提取在提取容器9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能够使热水与研磨豆大范围地接触,能够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但是,该情况下,存在热水与研磨豆局部地接触的趋势。另一方面,S47的透过式提取在提取容器9处于倒立姿势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热水一边与更多的研磨豆接触一边通过堆积的研磨豆。热水进一步无遗漏地与研磨豆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咖啡液的提取效率。
返回到图11的(A),在S3的提取处理之后,进行S4的排出处理。在此,进行与提取容器9内的清扫相关的处理。通过使提取容器9从倒立姿势恢复为正立姿势、并向提取容器9供给自来水(净水)来进行提取容器9的清扫。然后,对提取容器9内进行加压,将提取容器9内的水与研磨豆的残渣一起排出到废弃罐T。
通过以上,一次咖啡饮料制造处理结束。此后,针对每个制造指示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一次咖啡饮料的制造所需的时间例如为60秒~90秒左右。
<7.关于装置结构的小结>
如上所述,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豆处理装置2和提取装置3作为制造部,更详细地说,豆处理装置2包括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提取装置3包括流体供给单元7、驱动单元8、提取容器9、以及切换单元10(参照图2、图3等)。粉碎装置5从存积装置4接受一杯量的烘焙咖啡豆,通过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进行两个阶段的豆研磨。此时,通过分离装置6从研磨豆中分离出谷壳等杂质。在将该研磨豆投入到提取容器9之后,穿过通过流体供给单元7向提取容器9进行的热水注入、通过驱动单元8进行的提取容器9的姿势的反转、通过切换单元10从提取容器9向杯C进行的液体的送出等,来提供一杯量的饮料。
上述制造部的一部分被构成为整体为透过部的透明罩的罩部102覆盖,用户(例如饮料制造装置1的管理者、饮料的需求者等)能够从饮料制造装置1外部进行视觉辨认。在上述制造部中,设为作为存积装置4的一部分的多个罐子40露出,其它要素实质上收容于外壳100内,但也可以是制造部全部收容于外壳100内。换言之,罩部102设置为覆盖制造部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通过利用罩部102以能够从饮料制造装置1外部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覆盖制造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用户为饮料制造装置1的管理者的情况下,有时该管理者还能够在进行饮料的制造准备的同时进行装置的动作检查。在用户是饮料的购买者的情况下,有时该购买者能够一边提高对饮料的期待感一边等待该饮料的制造完成。例如,能够经由罩部102从饮料制造装置1外部对提取装置3的提取容器9进行视觉辨认,能够观察到制造饮料的几个工艺中的、对于用户而言关心度比较高的提取工序。驱动单元8作为使提取容器9的姿势变化的姿势变化单元发挥作用,如前所述,提取容器9成为制造部中的能够上下反转的可动部分。因而,该提取容器9的反转动作比较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通过使得用户能够观察到该反转动作,有时能够使用户感到开心。
接着,对粉碎装置5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名称与至此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至此为止所使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来进行说明。在此要说明的粉碎装置5与图2所示的粉碎装置相比,外观不同,但功能上相同。
图12是粉碎装置5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粉碎装置5的纵剖视图。
图12所示的粉碎装置5也与图2所示的粉碎装置同样地包括第一研磨机5A、第二研磨机5B以及分离装置6。第一研磨机5A及第二研磨机5B是对从图2所示的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机构。第一研磨机5A是用于使咖啡豆碎成某种程度(例如1/4左右)的大小以便容易将附着于咖啡豆的杂质分离出的研磨机。另外,第二研磨机5B是用于使被第一研磨机5A弄碎后的状态的咖啡豆成为期望的粒度的咖啡研磨豆的研磨机。因此,这些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的对豆进行研磨的粒度不同,第二研磨机5B为粒度比第一研磨机5A的粒度细的研磨机。此外,第二研磨机5B中的研磨豆的粒度有时会产生误差(±5μm左右),但能够通过调整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之间的间隔来进行调整。
第一研磨机5A包括马达52a(参照图12)和主体部53a。马达52a是第一研磨机5A的驱动源。主体部53a是收容刀具的单元,如图13所示,主体部53a内置有旋转轴54a。在旋转轴54a设置有齿轮55a,马达52a的驱动力经由齿轮55a传递至旋转轴54a。
如图13所示,在旋转轴54a设置有作为刀具的旋转刀58a。另外,在旋转刀58a的周围设置有作为刀具的固定刀57a。主体部53a的内部与投入口50a(参照图12)及排出口51a(参照图13)连通。从图2所示的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从形成于主体部53a的上部的投入口50a进入主体部53a,夹在图13所示的旋转刀58a与固定刀57a之间并被粉碎。另外,如图13所示,在旋转轴54a的比旋转刀58a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抑制板56a,抑制板56a抑制烘焙咖啡豆向上侧逃脱。在第一研磨机5A中,烘焙咖啡豆被粉碎为例如1/4左右。粉碎后的研磨豆从排出口51a向分离装置6排出。
此外,供给到投入口50a的烘焙咖啡豆也可以不从旋转刀58a的上方进行供给,而是供给到会与侧面接触那样的高度。在该情况下,通过旋转刀58a抑制烘焙咖啡豆向上侧逃脱,因此也可以不设置抑制板56a。
第一研磨机5A可以通过改变旋转刀58a的转速来改变在被粉碎后排出的烘焙咖啡豆的大小。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动地调整旋转刀58a与固定刀57a之间的距离来改变该烘焙咖啡豆的大小。
图12所示的分离装置6是与使用图4所说明的分离装置6相同的结构,其配置于第一研磨机5A与第二研磨机5B之间,是通过空气的吸引力从研磨豆分离出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机构。从存积装置4供给的烘焙咖啡豆首先由第一研磨机5A进行粗研磨,利用分离装置6从该粗研磨豆分离杂质。杂质被分离后的粗研磨豆由第二研磨机5B进行细研磨。
第二研磨机5B包括马达52b(参照图12)和主体部53b。马达52b是第二研磨机5B的驱动源。主体部53b是收容刀具的单元,如图13所示,主体部53b内置有旋转轴54b。在旋转轴54b设置有带轮55b,马达52b的驱动力经由带59b和带轮55b传递到旋转轴54b。
如图13所示,在旋转轴54b还设置有旋转刀58b,在旋转刀58b的上侧设置有固定刀57b。主体部53b的内部与图12所示的投入口50b及该图12所示的排出口51b连通。从分离装置6落下的研磨豆从投入口50b进入主体部53b,被夹在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之间并被进一步粉碎。被粉碎为粉状的研磨豆从排出口51b排出。此外,第二研磨机5B中的研磨豆的粒度能够通过调整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之间的间隔来进行调整。
接着,分离装置6虽然也存在与至此为止的说明重复的部分,但再次进行说明。图14是分离装置6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分离装置6包括吸引单元6A和形成单元6B。形成单元6B是形成分离室SC(参照图13)的中空体,从第一研磨机5A自由落下的研磨豆通过该分离室SC。吸引单元6A是在与研磨豆的通过方向(在本例中为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例中为左右方向)上与分离室SC连通并吸引分离室SC内的空气的单元。通过吸引分离室SC内的空气,能够吸引谷壳、微粉之类的轻型的物体。由此,能够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
吸引单元6A是离心分离方式的机构。吸引单元6A包括谷壳风扇单元60A和回收容器60B。谷壳风扇单元60A具备谷壳风扇马达以及被该谷壳风扇马达驱动为旋转的谷壳风扇,向上方排出回收容器60B内的空气。
回收容器60B包括能够分离地卡合的上部61与下部62。下部62呈上方开放的有底的筒型,形成蓄积杂质的空间。上部61构成向下部62的开口装配的盖部。如图14所示,上部61包括圆筒形状的外周壁61a以及与该外周壁61a形成在同轴上的排气筒61b。谷壳风扇单元60A在排气筒61b的上方固定于上部61以便吸引排气筒61b内的空气。上部61还包括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筒状的连接部61c。连接部61c与形成单元6B连接,使分离室SC与回收容器60B连通。连接部61c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
通过谷壳风扇单元60A的驱动,产生在图14中用箭头d1~d3示出的气流。通过该气流,将包含杂质的空气从分离室SC穿过连接部61c吸引到回收容器60B内。由于连接部61c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因此包含杂质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空气中的杂质D因其重量而落下,集中于回收容器60B的一部分(堆积在下部62的底面上)。空气穿过排气筒61b的内部向上方排出。
在排气筒61b的周面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翅片61d。多个翅片61d沿排气筒61b的周向排列。各个翅片61d相对于排气筒61b的轴向斜向地倾斜。通过设置这样的翅片61,促进包含杂质D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的回旋。另外,通过翅片61促进杂质D的分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吸引单元6A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由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研磨的研磨豆的落下路径上配置有形成单元6B,在落下路径的侧方配置有离心分离方式的吸引单元6A。离心分离方式的机构容易在上下方向上长,但通过将吸引单元6A以与落下路径错开的方式配置在侧方,能够将吸引单元6A相对于第一研磨机5A及第二研磨机5B在横向上并联配置。这有助于抑制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特别是,在通过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进行两个阶段的粉碎的情况下,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存在变长的倾向,因此吸引单元6A的这样的配置对于装置的小型化是有效的。
参照图12~图17来说明形成单元6B。图15是形成单元6B的纵剖视图。图16是形成单元6B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图17为形成单元6B的俯视图,且为截面积的比较说明图。
图15所示的形成单元6B是通过将上下对半分割的两个构件结合而形成的。形成单元6B包括管部63和分离室形成部64,在俯视时具有勺形状。管部63是形成与吸引单元6A之间的连通路63a的筒体,沿横向(与后述的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分离室形成部64与管部63连接,是形成分离室SC的、中央在上下方向上开口的圆环形状的中空体。
在图14所示的分离装置6中,在从研磨豆分离杂质时,采用对从第一研磨机5A落下的研磨豆作用横向的风压来吸引杂质的方式。这与离心分离方式相比在能够缩短铅垂方向上的长度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图15所示的分离室形成部64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筒状部65。筒状部65从其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起到下部为止向分离室SC内突出。筒状部65在其上侧的一端具有开口部65a,开口部65a形成与分离室SC连通的、研磨豆的投入口。开口部65a位于分离室SC外,并与第一研磨机5A的排出口51a(参照图13)连接。由此,从排出口51a落下的研磨豆被无遗漏地导入到分离室形成部64。筒状部65在其下侧的另一端具有开口部65b。开口部65b位于分离室SC内。由于开口部65b面向分离室SC,因此从排出口51a落下的研磨豆被无遗漏地导入到分离室SC。
筒状部65具有圆筒形状,开口部65a和开口部65b具有位于中心线CL上的同心的圆形状。由此,从排出口51a落下的研磨豆容易通过筒状部65。筒状部65具有内部空间的截面积随着从开口部65a侧去向开口部65b侧而逐渐变小的锥形状。由于筒状部65的内壁为研钵形状,因此落下的研磨豆容易与内壁碰撞。从第一研磨机5A落下的研磨豆有时豆粒紧贴在一起成块地落下。当研磨豆为块的状态时,有时杂质的分离效率下降。在图15所示的筒状部65中,成块的研磨豆与筒状部65的内壁碰撞,由此能够将块破坏,使杂质容易分离。
此外,在破坏研磨豆的块这一点上,筒状部65的内壁不限于研钵形状。只要在筒状部65的中途部位存在内部空间的截面积比开口部65a小的部位、由此存在相对于中心线CL倾斜(非水平)的内壁,就能够促进与块之间的碰撞,并使研磨豆顺畅地落下。另外,筒状部65也可以无需向分离室SC内突出,仅具有从分离室形成部64的外表面向上侧突出的部分。但是,通过使筒状部65向分离室SC内突出,能够提高筒状部65的周围的风速。因此,能够提高离管部63相对远的区域R1中利用风压带来的杂质的分离效果。
分离室形成部64具有用于将分离杂质后的研磨豆排出的、与分离室SC连通的排出口66。图15所示的排出口66位于开口部65b的下方,穿过筒状部65后的研磨豆通过分离室SC并从排出口66自由落下。排出口66是位于中心线CL上的圆形的开口,是与开口部65a及开口部65b为同心圆的开口。因此,研磨豆容易通过自由落下而穿过分离室形成部64,能够防止研磨豆堆积在分离室形成部64内。
如图17所示,排出口66的截面积SC2比开口部65b的截面积SC1大。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开口部65b与排出口66相互重叠。因而,当相对于排出口66在上下方向上投影开口部65b时,开口部65b收敛于排出口66的内侧。换言之,开口部65b收敛于将排出口66沿上下方向延长后的区域内。还能够采用开口部65b与排出口66不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但重叠的结构、或者至少一方不是圆形但重叠的结构。
截面积SC1相对于截面积SC2的比率例如为95%以下或85%以下,另外,例如为60%以上或70%以上。由于开口部65b、排出口66为同心圆,因此当在中心线CL方向上观察时相互重叠。因此,从开口部65b自由落下的研磨豆容易从排出口66排出。另外,能够防止落下的研磨豆与排出口66的边缘碰撞而向管部63侧弹跳,还能够抑制所需的研磨豆被吸引单元6A吸引。例示为一端开口部(例如65a)的开口面积比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小,但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与一端开口部(例如65a)的开口面积也可以相同,还可以是一端开口部(例如65a)的开口面积比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大。例示为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的开口面积比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小,但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与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的开口面积可以相同,还可以是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的开口面积比排出口(例如66)的开口面积大。例示出了通过吸引单元(例如6A)从排出口66及投入口(例如65a、65a’)吸引空气的情况,但也可以使从排出口66吸引的空气的量比从投入口(例如65a、65a’)吸引的空气的量多。这可以通过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突出到分离室内、排出口66的截面积的大小比一端开口部(例如65a)的开口面积的大小大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排出口66的截面积的大小比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的开口面积的大小大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从排出口66到分离室的距离比从一端开口部(例如65a)到分离室的距离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从排出口66到排气筒61b的距离比从一端开口部(例如65a)到排气筒61b的距离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从排出口66到谷壳风扇单元60A的距离比从一端开口部(例如65a)到谷壳风扇单元60A的距离近来实现。关于构成形成单元6B、分离室SC的构件(63~65)的内壁部中的任一方、筒状部65、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可以构成为与研磨机(5A和5B中的至少一方)直接或经由其它构件间接地接触,来传递由该研磨机的旋转产生的振动,从而进行振动。例如,在实施例中的咖啡豆研磨机1的情况下,由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因此在研磨机的动作中,构成形成单元6B、分离室SC的构件(63~65)的内壁部中的任一方、筒状部65、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振动,利用由于振动在该分离室SC内产生的紊乱的空气来对从另一端开口部(例如65b)进入分离室SC的轻的杂质施加制动,使得容易通过吸引单元(例如6A)吸引该杂质。特别是,如实施例中的咖啡豆研磨机1那样,形成单元6B与第一研磨机5A及第二研磨机5B中的第一研磨机5A直接接触,通过像这样与一个研磨机直接接触来对形成单元6B施加适度的振动,使得容易吸引轻的杂质。
由吸引单元6A吸引的空气主要从排出口66被吸引。因此,如图13所示,在排出口66与第二研磨机5B的投入口50b之间设置有间隙,促进空气的吸引。图15所示的箭头d4示意性地表示由吸引单元6A吸引的空气的气流的方向。通过从排出口66吸引空气,杂质不易从排出口66排出,能够提高研磨豆与杂质的分离性能。此外,由吸引单元6A吸引的空气也从开口部65a被吸引。
在划定排出口66的周围壁形成有紊流促进部67。紊流促进部67使从排出口66向分离室SC吸引的空气产生紊流。通过形成紊流促进部67,特别是在开口部65b与排出口66之间的区域R2容易产生紊流。另外,在图15所示的形成单元6B中,在筒状部65的周围风速提高,因此能够相辅相成地促进区域R2处的紊流的产生。
投入到投入口65a的研磨豆在通过区域R2时受到紊流的影响而被搅拌。特别是,由于如上述那样排出口66的截面积SC2比开口部65b的截面积SC1大,因此研磨豆必然穿过区域R2。由于紊流,容易从研磨豆中分离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因而,即使分离室SC为小的空间,也能够提高杂质的分离效率,尤其有助于减小分离室SC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对通过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进行两个阶段的粉碎的情况下的装置的小型化是有利的。
如图15和图16所示,紊流促进部67包括多个紊流促进要素67a。紊流促进要素67a是在上下方向上朝下突出的突起。紊流促进要素67a的突出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在使分离室SC内更容易产生紊流这一点上,优选从下方向到径向内侧方向的范围内的方向。如果突出方向是下方向,则落下来的研磨豆不会卡住,是更优选的。
紊流促进要素67a的截面形状为如下形状:将梯形形状的四棱柱以截面的上底朝向中心线CL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如图16所示那样在前端部的内侧实施了倒角67b。紊流促进要素67a的形状不限于该形状,优选使排出口66的形状为三维上复杂的形状。
如图16所示,紊流促进要素67a在排出口66的周围方向d5上重复地形成。由此,从多个方向朝向区域R2吹入空气,促进紊流的产生。相邻的紊流促进要素67a的间距为等间距,但也可以为不同的间距。另外,紊流促进要素67a形成有12个,但紊流促进要素67a的数量是任意的。
以上使用图12~图17说明的粉碎装置5组装于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但也可以利用粉碎装置5单体作为咖啡豆研磨机来使用。在该情况下,追加用于收容烘焙后的咖啡豆并向投入口50a供给该咖啡豆的存积装置、进行粉碎装置5的控制的控制装置、信息显示装置。
图18是咖啡豆研磨机的外观立体图,图19是咖啡豆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2~图17所说明的粉碎装置5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下面,对名称与至此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至此为止所使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以与使用图12~图17所说明的粉碎装置5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有存积装置4和粉碎装置5、以及控制它们的图19所示的控制装置11。另外,咖啡豆研磨机GM还具有与控制装置11无线连接的信息显示装置12(参照图19)。信息显示装置12是用于进行咖啡豆研磨机GM的各种控制的指示、设定值等的输入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器,除了显示各种信息之外,还能够接受管理者、使用者的输入。另外,在信息显示装置12设置有扬声器、摄像机。
控制装置11对咖啡豆研磨机GM整体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1包括处理部11a、存储部11b以及I/F(接口)部11c。处理部11a例如是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是RAM、ROM。在该存储部11b中存储有制程。制程包括用于研磨咖啡豆的各种条件的信息、豆信息、制程制作者信息、制程制作者的注释等。I/F部11c包括用于进行外部设备与处理部11a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I/F部11c还包括能够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接口。服务器16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5来与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17进行通信,例如能够从需求者的便携终端17接收咖啡的研磨豆制造的预约、感想等信息。以包括咖啡豆研磨机1、服务器16以及便携终端17的方式构成用于研磨咖啡豆的咖啡豆研磨系统GS。
处理部11a执行存储部11b中存储的程序,根据制程来控制存积装置4、粉碎装置5。更详细地说,处理部11a根据制程来控制致动器组14,或者基于来自信息显示装置12的指示、传感器组13的检测结果或来自服务器16的指示来控制该致动器组14。传感器组13是设置于存积装置4、粉碎装置5的各种传感器(例如,机构的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等)。致动器组14是设置于存积装置4、粉碎装置5的各种致动器(例如马达等)。
图18所示的存积装置4具有圆筒状的罐收纳单元401、以及与该罐收纳单元401的上端部螺接且覆盖罐收纳单元401的上表面的装卸自如的帽401c。在罐收纳单元401的内侧设置有未图示的罐收纳室。罐收纳室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在罐收纳单元401的内侧收纳多个罐子。在此,未图示的罐子与图1、图2所示的罐子相比,除了未设置把手40b这一点以外结构相同。在存积装置4中,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所收纳的多个罐子。因而,既能够选择品种不同的烘焙咖啡豆或烘焙度不同的烘焙咖啡豆来进行研磨处理,也能够将品种或烘焙度不同的多种类的烘焙咖啡豆混合来进行研磨处理。
另外,罐收纳单元401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该可选安装部GM11设置于咖啡豆研磨机GM的中心壳体GM10的上部。在该可选安装部GM11上,除了罐收纳单元401之外,还能够安装多种单元。中心壳体GM10的上部覆盖被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单元的下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能够与咖啡豆研磨机GM进行通信的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显示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单元的种类。
图20的(a)是表示安装有料斗单元402来代替图18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图,图20的(b)是表示安装有漏斗单元403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图。
图18是从左前方斜着观察咖啡豆研磨机GM所得到的立体图,图20是从右前方斜着观察咖啡豆研磨机GM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18所示的可选安装部GM11设置于中心壳体GM10的内周面。各单元相对于该可选安装部GM11的安装方式可以是螺接方式,也可以是设置于各单元的卡定爪与可选安装部GM11卡定的方式,还可以是设置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卡定爪与各单元卡定的方式。
图20的(a)所示的料斗单元402是透明的容器,在其内部收容烘焙咖啡豆,其上表面被装卸自如的帽402c覆盖。该料斗单元402相当于较大的单体的罐子。
另一方面,图20的(b)所示的漏斗单元403是内侧随着去向可选安装部GM11而前端变细的漏斗状,该漏斗单元403的上端开口。在该漏斗单元403中也收容烘焙咖啡豆。在漏斗单元403中,与罐子、料斗单元402相比,烘焙咖啡豆向下游侧的供给更顺畅。无论是罐收纳单元401、料斗单元402还是漏斗单元403,均为能够存积烘焙咖啡豆的存积单元。在这些存积单元(401~403)设置有用于向下游侧供给烘焙咖啡豆的供给口。
另外,在可选安装部GM11还能够安装计量单元。
图21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计量单元404的状态的图。
图21的(a)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在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计量单元404还安装有图20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能够存积烘焙咖啡豆的存积单元(401~403)能够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计量单元404。存积单元相对于计量单元404的安装方式与各单元相对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安装方式相同,可以是螺接方式,也可以是设置于各单元的卡定爪与计量单元404卡定的方式,还可以是设置于计量单元404的卡定爪与存积单元卡定的方式。在图21的(a)所示的例子中,设置于计量单元404的卡定爪404k与可选安装部GM11的突起部GM11t卡定。另外,设置于罐收纳单元401的卡定爪401k与设置于计量单元404的内周壁上部的突起部404t卡定。
计量单元404具有接收口4040、引导通路4041、输送通路4042以及送出口4043。当存积单元(401~403)安装于计量单元404时,存积单元的供给口USP与计量单元404的接收口4040连接,存积单元中存积的烘焙咖啡豆被供给到接收口4040。接收口4040与输送通路4042的上游侧通过引导通路4041连接。在图21的(a)所示的输送通路4042中,右侧为上游侧,左侧为下游侧。在输送通路4042内配置有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在输送通路4042内输送烘焙咖啡豆,烘焙咖啡豆被从送出口4043朝向粉碎装置5送出。即,被供给到接收口4040的烘焙咖啡豆穿过引导通路4041被引导到输送通路4042,并从图21的(a)所示的输送通路4042的右侧朝向左侧输送。图21的(a)所示的输送路径4042水平地设置,但输送路径4042的下游端开口4042o形成为朝向斜上方开口。此外,输送路径4042也可以以下游侧比上游侧高的方式倾斜。
图21的(b)是表示电动螺旋输送机ESC的立体图。
在图21的(b)所示的电动螺旋输送机ESC中,右里侧为上游侧,左前侧为下游侧。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具有螺旋轴ESC1和螺旋状地设置于该螺旋轴ESC1的外周面的螺旋叶片ESC2。另外,在电动螺旋输送机ESC的上游端部内置有对螺旋轴ESC1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ESC3。被引导到输送通路4042的烘焙咖啡豆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在输送通路4042内被输送。控制装置11控制马达ESC3的旋转,并根据螺旋轴ESC1的旋转量来自动计量烘焙咖啡豆的量。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对存积单元(401~403)中收容的烘焙咖啡豆进行自动计量并朝向下游侧输送。
如图21的(a)所示,在输送通路4042的下游端开口4042o设置有覆盖构件460。如上所述,下游端开口4042o形成为朝向斜上方,覆盖构件460也倾斜地配置。覆盖构件460具有覆盖板461和带状构件451。
图22是表示配置于输送通路4042的下游端开口4042o的覆盖构件460的几个方式的图。
图22的(a)所示的下游端开口4042o的上半部分被覆盖板461覆盖。覆盖板461是树脂制的刚体。
另外,在输送通路4042的下游端设置有出口部45。在该出口部45,具有挠性的带状构件451隔开间隔W1地沿横向排列。带状构件451相比于覆盖板461具有挠性。带状构件451的间隔W1比通常的烘焙咖啡豆B的大小窄。另外,带状构件451的上端固定于覆盖板461的下缘部,但带状构件451的下端为自由端。另外,带状构件451的下端位于从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向内侧离开比烘焙咖啡豆B的大小短的长度的位置。带状构件451缩小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但由于具有挠性而容许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通过。即,原本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被覆盖板461缩小到一半左右,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停止的时间点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从下游端开口4042o落下。而且,通过带状构件451使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进一步缩小,烘焙咖啡豆B更不易从下游端开口4042o落下。因而,抑制了烘焙咖啡豆B不经意地进入下游侧。另一方面,由于带状构件451具有挠性且下端为自由端,因此受到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相当于输送力)而向外侧翻。其结果是,带状构件451的间隔W1、带状构件451的下端与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之间的间隙扩大,从扩大的间隔、间隙送出烘焙咖啡豆B。
另外,在朝向斜上方配置的覆盖构件460中,带状构件451也倾斜,出口部45也朝向斜上方。图22的(a)~图22的(f)所示的出口部45朝向斜上方。通过像这样使出口部45朝向斜上方,烘焙咖啡豆B也不易从出口部45落下。但是,图22的(a)~图22的(f)所示的出口部45也可以朝向正侧面。
图22的(a)所示的下游端开口4042o的上半部分被覆盖板461覆盖。覆盖板461是树脂制的刚体。
图22的(b)及图22的(c)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除了带状构件451更长以外,其它相同。图22的(b)所示的带状构件451超过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地向下方延伸,该带状构件451的下端位于比边缘4042e靠外侧的位置。图22的(c)所示的带状构件451正好向下方延伸到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该带状构件451的下端与边缘4042e重叠。因而,在图22的(b)及图22的(c)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均能够进一步缩小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烘焙咖啡豆B的通过容许性变低。然而,无论是图22的(b)所示的带状构件451,还是图22的(c)所示的带状构件451,均具有挠性,且下端为自由端,因此带状构件451受到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而向外侧翻。由此,从图22的(b)所示的出口部45和图22的(c)所示的出口部45均能够通过推出力送出烘焙咖啡豆B。
图22的(d)及图22的(e)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除了覆盖板461的大小不同以外,其它相同。在图22的(d)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中,通过覆盖板461覆盖与下游端开口4042o的1/3的大小相当的上方部分。在图22的(e)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中,通过覆盖板461覆盖与下游端开口4042o的2/3的大小相当的、从上方到中间的部分。因而,图22的(d)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未缩小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烘焙咖啡豆B的通过容许性变高。但是,如果加上带状构件451,则将下游侧开口41h的面积缩小了一半以上,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停止的时间点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从出口部45落下。另外,在图22的(e)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中,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进一步缩小了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烘焙咖啡豆B的通过容许性相当低。因此,优选使用相比于图22的(a)所示的带状构件451挠性更优异的带状构件。
图22的(f)所示的覆盖构件460没有覆盖板461,仅通过由带状构件451构成的出口部45构成。带状构件451的两端固定于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在图22的(f)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中,通过带状构件451缩小了下游端开口4042o的面积。另外,带状构件451的两端是固定的,因此一侧的端部不会向外侧翻。但是,受到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带状构件451的间隔W2扩大。图22的(f)所示的带状构件451比图22的(a)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细。另外,图22的(f)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的间隔W2比通常的烘焙咖啡豆B的大小窄,但比图22的(a)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的间隔W1宽。因此,图22的(f)所示的带状构件451与图22的(a)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相比,容易受到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而使间隔W2扩大,另外,扩大后的间隔也大。因而,烘焙咖啡豆B通过推出力也会从图22的(f)所示的出口部45送出。
图23是表示覆盖构件460的另一方式的概要图。
图23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2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除了出口部45的结构不同以外,其它相同。即,通过覆盖板461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上半部分,在下半部分设置有出口部45。图23的(a)所示的出口部45由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452和以该转动轴452为转动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的盖构件453构成。盖构件453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整个下半部分,盖构件453的外形为矩形。图23的(a)所示的盖构件453为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整个下半部分的状态,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停止的时间点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从出口部45落下。而且,图23所示的各出口部45也朝向斜上方。因此,盖构件453也朝向斜上方,不易向上方转动。然而,盖构件453受到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向上方转动,烘焙咖啡豆B也会从图23的(a)所示的出口部45送出。
图23的(b)所示的覆盖构件460与图23的(a)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相比,除了盖构件453的大小及形状不同以外,其它相同。图23的(b)所示的盖构件453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下半部分中的一部分,该盖构件453的外形为半圆。因而,在划定下游端开口4042o的边缘4042e与盖构件453之间产生间隙W3,但该间隙W3比通常的烘焙咖啡豆B的大小窄。在图23的(b)所示的覆盖构件460的情况下,也是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停止的时间点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落下。另一方面,盖构件453受到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向上方转动,烘焙咖啡豆B也从图23的(b)所示的出口部45送出。特别是,在图23的(b)所示的出口部45中,由于存在间隙W3,因此烘焙咖啡豆B的通过容许性比图23的(a)所示的出口部45高。
图23的(c)所示的覆盖构件460没有覆盖板461,仅由两个转动轴452L、452R以及具有左右一对盖构件453L、453R的出口部45构成。两个转动轴452L、452R在下游端开口4042o朝向斜上方的关系下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左侧的盖构件453L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整个左半部分,该左侧的盖构件453L的外形为半圆。右侧的盖构件453L覆盖下游端开口4042o的整个左半部分,该右侧的盖构件453L的外形为半圆。在图23的(c)所示的出口部45的情况下也是,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停止的时间点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落下。另一方面,受到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左侧的盖构件453L向左侧转动,右侧的盖构件453R向右侧转动,烘焙咖啡豆B也从图23的(c)所示的出口部45送出。
此外,图23所示的各出口部45也朝向斜上方,但也可以朝向正侧面。
在以上的记载中,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例如,饮料制造装置1、咖啡豆研磨机GM],使用咖啡豆来进行调制,所述咖啡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机构[例如,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其朝向开口[例如,下游端开口4042o]输送咖啡豆;以及
出口部[例如,出口部45],其缩小所述开口的面积,并且容许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所述咖啡豆通过。”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输送机构配置在筒体之中,所述筒体的上游侧为存积所述咖啡豆的存积侧,在所述筒体的下游侧具有所述开口。
在此,也可以是,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存积部,其存积咖啡豆;输送机构,其朝向开口输送来自所述存积部的所述咖啡豆;以及出口部,其缩小所述开口的面积,并且容许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所述咖啡豆通过。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口部,具有挠性的带状构件[例如,带状构件451]隔开间隔[例如,间隔W1、W2]地沿一个方向[例如,横向]排列。”
此外,所述一个方向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还可以是斜向。
另外,所述出口部可以是梳齿状。
另外,所述带状构件可以为两端被固定的带状构件[例如,图22的(f)所示的带状构件451]。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例如,图22的(a)~图22的(e)所示的带状构件451]。”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端位于比划定所述开口的边缘靠内侧的位置[例如,图22的(a)、图22的(d)以及图22的(e)所示的带状构件451]。”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另一端从划定所述开口的边缘[例如,边缘4042e]向内侧离开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比咖啡豆的大小短的长度。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的成为所述另一端的一侧[例如,自由端侧]的一部分与划定所述开口的边缘[例如,边缘4042e]重叠[例如,图22的(b)及图22的(c)所示的带状构件451]。
即,所述另一端可以是位于比所述边缘靠外侧的位置的部位[例如,图22的(b)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的前端],也可以是位于所述边缘的部位[例如,图22的(c)所示的带状构件451的前端]。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例如,间隔W1、W2]比所述咖啡豆的大小窄。”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出口部相分别的、覆盖了所述开口的一部分的覆盖部[例如,覆盖板461]。”
此外,所述覆盖部可以沿所述开口的外周固定地配置。另外,所述覆盖部可以为板状。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部是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对咖啡豆的输送力[例如,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ESC2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的推出力]打开的盖构件[例如,图23所示的盖构件453、左侧的盖构件453L及右侧的盖构件453R]。”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部朝向斜上方[例如,参照图21的(a)所示的下游端开口4042o]。”
接着,对豆取出口进行说明。
图24的(a)是表示对设置于咖啡豆研磨机GM的中心壳体GM10的豆取出口GM20进行开闭的盖单元GM21关闭的状态的图,图24的(b)是表示该盖单元GM21打开的状态的图。
如上所述,咖啡豆研磨机GM的中心壳体GM10的上部设置有可选安装部GM11。另外,在该中心壳体GM10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开始按钮GM15,通过按下该开始按钮GM15来指示研磨处理的开始。并且,中心壳体GM10的下部覆盖第一研磨机5A。图24的(b)所示的豆取出口GM20设置于比可选安装部GM11靠下游且比第一研磨机5A靠上游的位置。即,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计量单元404的情况下,豆取出口GM20的位置是比计量单元404的送出口4043(参照图21的(a))靠下游侧的位置,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存积单元(401~403)的情况下,豆取出口GM20的位置是比存积单元的供给口USP(参照图21的(a))靠下游侧的位置。从豆取出口GM20排出存积单元(401~403)中存积的烘焙咖啡豆。另外,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计量单元404的情况下,有时从豆取出口GM20排出通过计量后的多余的豆。为了使从豆取出口GM20排出的烘焙咖啡豆不会飞散,在中心壳体GM10安装有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如图24的(b)所示,从豆取出口GM20排出的烘焙咖啡豆B被该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引导而向斜下方滑落。如果将回收容器贴靠于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的前端附近,则能够容易地将排出的烘焙咖啡豆回收到回收容器。
如图24的(b)所示,盖单元GM21具有内盖GM211和外盖212。在图24的(a)所示的关闭的状态下,内盖GM211是构成设置于中心壳体GM10的内侧的未图示的豆输送路的周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图24的(a)所示的关闭的状态下,是外盖GM212构成中心壳体GM10的一部分的构件。设置于中心壳体GM10的豆取出口GM20通过该外盖GM212被封闭。
盖单元GM21例如在计量单元404的计量结束、且将计量出的烘焙咖啡豆送入到第一研磨机5A后,通过控制装置11的控制而从关闭状态自动地变为打开状态。当盖单元GM21成为打开状态时,螺旋叶片ESC2再次开始旋转,输送多余的烘焙咖啡豆,该多余的烘焙咖啡豆在到达第一研磨机5A之前被从豆取出口GM20排出。如果在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内残留有烘焙咖啡豆,则在下一次对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处理时会混合有种类不同的烘焙咖啡豆。因此,需要将多余的烘焙咖啡豆从电动螺旋输送机ESC内取出到外部。另外,即使在未装配计量单元404且研磨相同种类的烘焙咖啡豆的情况下,豆取出口GM20也有效地发挥功能。通常,在第一研磨机5A的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达到恒速之前,不向第一研磨机5A供给烘焙咖啡豆,但位于第一研磨机5A的近前的残留的豆会被第一研磨机5A研磨而只能丢弃。然而,如果具有豆取出口GM20,则能够从豆取出口GM20回收位于第一研磨机5A的近前的残留的豆,不会产生豆的浪费。当第一研磨机5A的驱动停止时,盖单元GM21通过控制装置11的控制而从关闭状态自动地变为打开状态。此外,在自动地变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预先通知会变为打开状态这个情况。另外,不限于多余的烘焙咖啡豆的情况,即使在中途中止研磨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打开盖单元GM21来将烘焙咖啡豆从咖啡豆研磨机GM内部取出到外部。并且,盖单元GM21也可以设为能够手动地成为打开状态。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第一研磨机5A处于驱动中的情况下,对盖单元GM21施加自动锁定而无法打开,但在第一研磨机5A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解除该自动锁定,能够随时手动地打开。或者,也可以设为也能够通过来自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的指示来打开盖单元GM21。
在以上所说明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研磨方法中,首先,在设置于第一研磨机5A的上游的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能够存积咖啡豆的存积单元(401~403)(安装步骤)。接着,将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存积单元中存积的咖啡豆供给到第一研磨机5A(供给步骤)。然后,通过第一研磨机5A对供给来的咖啡豆进行研磨(研磨步骤)。最后,将残留于存积单元(401~403)与第一研磨机5A之间的咖啡豆从豆取出口GM20取出到外部(取出步骤)。
此外,豆取出口GM20和对该豆取出口GM20进行开闭的外盖212也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豆取出口GM20也可以变更信息显示装置12的安装位置,将其设置于比粉碎装置5靠上游的、豆投入口103的下方的位置。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研磨机的上游具备可选安装部[例如,可选安装部GM11],
能够在所述可选安装部安装能够存积咖啡豆的存积单元[例如,图18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图20的(a)所示的料斗单元402]。”
根据该咖啡豆研磨机,能够在所述可选安装部安装各种可选单元,发展性优异。作为可选单元的一例,能够举出能够存积向所述研磨机供给的烘焙咖啡豆的存积单元。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在所述可选安装部安装用于导入咖啡豆的漏斗单元[例如,图20的(b)所示的漏斗单元403]。”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在所述可选安装部安装用于计量咖啡豆并朝向下游侧输送该咖啡豆的计量单元[例如,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研磨机的上游且所述可选安装部的下游设置有能够将咖啡豆取出到外部的取出口[例如,豆取出口GN20]。”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盖[例如外盖212],所述盖对所述取出口进行开闭。”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是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中的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所述咖啡豆的研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步骤,在设置于所述研磨机的上游的可选安装部[例如,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能够存积咖啡豆的存积单元[例如,图18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图20的(a)所示的料斗单元402、图20的(b)所示的漏斗单元403];以及
研磨步骤,通过所述研磨机对安装于所述可选安装部的存积单元中存积的咖啡豆进行研磨。”
根据以上的记载,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研磨机的上游具备能够将咖啡豆取出到外部的取出口[例如,豆取出口GM20]。”
根据该咖啡豆研磨机,能够将无需供给到所述研磨机的咖啡豆从所述取出口取出到外部。其结果是,能够回收无需进行研磨处理的咖啡豆。
另外,还进行了以下说明: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取出口进行开闭的盖[例如,外盖212]。”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研磨机的上游具备能够存积咖啡豆的存积部[例如,存积装置4],其中,能够从所述取出口取出所述存积部中存积的咖啡豆。”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覆盖所述研磨机的至少一部分的罩体[例如,中心壳体GM10],
在所述盖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罩体的一部分也为打开状态,能够取出咖啡豆。”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覆盖所述存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罩体[例如,中心壳体GM10],
在所述盖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罩体的一部分也为打开状态,能够取出咖啡豆。”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引导从所述取出口取出的咖啡豆的引导路径[例如,由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形成的引导路径]。”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是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中的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所述咖啡豆的研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供给步骤,向所述研磨机供给咖啡豆;
研磨步骤,通过所述研磨机对在所述供给步骤中供给来的咖啡豆进行研磨;以及
取出步骤,将咖啡豆从设置于所述研磨机的上游的取出口取出到外部。”
接着,对咖啡豆研磨机GM的粉碎装置5进行说明。该粉碎装置5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2~图17所说明的粉碎装置5的基本结构相同,具有第一研磨机5A、第二研磨机5B以及分离装置6。下面,以与使用图12~图17说明的粉碎装置5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且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22朝向正面的姿势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内置的粉碎装置5的主要结构的图。
在该图25中,从上游侧起配置有第一研磨机5A、形成单元6B以及第二研磨机5B。即,形成单元6B设置于第一研磨机5A的下游且第二研磨机5B的上游。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是对从罐收纳单元401、料斗单元402或者漏斗单元403之类的存积单元供给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机构。另外,在安装有图21的(a)所示的计量单元404的情况下,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成为对由电动螺旋输送机ESC输送来的烘焙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机构。第一研磨机5A与形成单元6B之间的连接构造与使用图13所说明的连接构造相同,即,在形成单元6B设置有在此处未图示的筒状部65(参照图13),在该筒状部65的上端的开口部65a(参照图13)连接有第一研磨机5A的排出口51a(参照图13或图26)。
在形成单元6B的排出口66连接有连结管道661的上端。在图25中,该连结管道661的下侧部分由于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而无法看到。连结管道68和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仅设置于咖啡豆研磨机GM,在后文中叙述详情。
另外,在图25中示出构成第二研磨机5B的、配置于上侧的固定刀57b和配置于下侧的旋转刀58b。
另外,固定刀57b相对于旋转刀58b能够升降,通过调整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之间的间隔能够调整研磨豆的粒度。在图25中还示出作为固定刀57b的升降机构的一部分的蜗轮691以及与蜗轮691啮合的蜗杆692。固定刀57b的升降机构的详情也在后文中叙述。
首先,对第一研磨机5A进行说明。
图26是表示第一研磨机5A的立体图。
图26所示的第一研磨机5A是用于将咖啡豆碎成某种程度(例如1/4左右)的大小以便容易分离附着于咖啡豆的杂质的研磨机。在图26中省略了图示的旋转轴从上方起进行延伸,在该旋转轴设置有作为刀具的旋转刀58a。另外,在旋转刀58a的周围设置有作为刀具的固定刀57a。图26所示的固定刀57a设置于主体部53a的内周面。旋转轴通过未图示的第一马达(参照图12所示的马达52a)旋转,从而旋转刀58a旋转。
被导入到设置于中心壳体GM10的内侧的豆输送路径的烘焙咖啡豆通过被图24的(b)所示的内盖GM211封闭的部分,并到达第一研磨机5A。
图27是表示由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执行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所示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响应于图24所示的开始按钮GM15的按下而开始。另外,如果在可选安装部GM11安装有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则可以响应于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开始而开始。另一方面,当从电动螺旋输送机ESC输送完设定量的烘焙咖啡豆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满足结束条件,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结束。此外,也可以预先设置用于探测通过第一研磨机5A的投入口的烘焙咖啡豆的传感器,根据该传感器的探测结果来开始或结束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
首先,处理部11a使第一马达的正转开始(步骤S11),旋转刀58a开始正转。接着,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结束条件来判定是否使第一马达的正转继续(步骤S12),如果满足结束条件,则判定结果为“否”,使第一马达的正转停止(步骤S17),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未满足结束条件,则判定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13,使第一马达的正转继续。
旋转刀58a的上表面58a1朝向正转方向下游侧地向下方倾斜。至少是旋转刀58a的上表面58a1的最高位置成为比固定刀57a靠上的位置。到达第一研磨机5A的烘焙咖啡豆被引导到旋转的旋转刀58a的上表面58a1并且通过离心力而去向固定刀57a,或者尽管未被引导到旋转刀58a的上表面58a1也去向固定刀57a,夹在固定刀57a与旋转的旋转刀58a之间并被粉碎。粉碎后的研磨豆从排出口51a(参照图26的(a))向形成单元6B排出。
虽然罕见,但还是有时会在到达第一研磨机5A的烘焙咖啡豆B中混入石头、钉子之类的比烘焙咖啡豆B硬的异物。这样的异物无法在固定刀57a与旋转刀58a之间进行研磨,而是一直夹在它们之间使得旋转刀58a无法正常地旋转。
在图26的(a)中,在固定刀57a与旋转刀58a之间夹有石头St,旋转刀58a无法正常地正转。即,旋转停止、或者旋转速度大幅地变慢。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监视流过第一马达的电流值。当旋转刀58a无法正常地正转时,电流值成为异常值(超过基准值的值)。在图27所示的步骤S13中,处理部11a进行该电流值是否为异常值的判定,如果电流值正常值则返回步骤S1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电流值异常值的情况下,使第一马达反转(步骤S14),旋转刀58a开始反转。
在图26的(b)中,第一马达开始反转,夹在固定刀57a与旋转刀58a之间的石头St落下。此外,除了电流值以外,处理部11a还可以监视转矩,进行转矩的值是否为异常值的判定。或者,处理部11a也可以不监视第一马达,监视旋转刀58a的转速、旋转速度,并进行这些值是否为异常值的判定。
在继图27所示的步骤S14之后的步骤S15中,指示输出与检测到异常值有关的通知。此处的通知是在信息显示装置12的显示画面中显示的错误显示(例如,“在第一研磨机5A中发生了豆堵塞错误”这样的文字显示),但也可以从设置于信息显示装置12的扬声器输出错误通知音。另外,处理部11a在存储部11b中记录表示检测到异常值的日志(步骤S16)。此外,关于异常通知和异常日志记录,先执行哪一方均可,也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也可以仅执行任一方,也可以双方均不执行。
当步骤S16的执行完成时,返回步骤S11,处理部11a输出第一马达的正转开始的指示。
在图26的(c)中示出了第一马达的旋转恢复为正转、烘焙咖啡豆B被正常地粉碎的情形。图26的(b)所示的第一马达的反转是一瞬间的,立即进行向正转的恢复。此外,也可以使第一马达的反转持续某种程度的时间。例如,可以在进行异常通知的期间持续地进行第一马达的反转,当恢复为正转时输出“豆堵塞错误已解除”这样的错误解除通知。
此外,在图26的(b)中落下的石头St到达第二研磨机5B。第二研磨机5B是细研磨用的研磨机,因此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隙窄,石头St进入该间隙的可能性低,而是会一直载置于固定刀57b之上。通过步骤S15中的错误通知、步骤S16的异常日志的存储,之后进行粉碎装置5的维护并在此时去除石头St。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处理部11a执行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中进行第一马达的反转,但也可以是能够从图19所示的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输出第一马达的反转开始的指示。或者,也可以是能够从外部终端输出第一马达的旋转停止的指示。并且,也可以是能够从外部终端输出咖啡豆研磨机GM整体的动作停止的指示。处理部11a根据这样的来自外部终端的指示来进行致动器组14的控制。
另外,使用图26进行的说明是在固定刀57a与旋转刀58a之间夹有石头的情况的例子,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有时夹有非常硬的变质了的烘焙咖啡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步骤S14的反转控制来继续进行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另外,不会损伤第一马达、固定刀57a、旋转刀58a。
此外,可以预先设置有使第一马达反转的反转开关,如果检测到异常值,不进行步骤S14的反转控制,进行步骤S15的异常通知的指示,通过该咖啡豆研磨机GM的使用者操作反转开关来进行第一马达的反转。
另外,如果使用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则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烘焙咖啡豆的计量,但即使不使用该计量单元404,如果以每单位时间向第一研磨机5A持续地供给规定量的烘焙咖啡豆为前提,则也能够通过第一研磨机5A进行计量。即,能够通过测量从第一研磨机5A的第一马达的电流值由于开始研磨豆而变高起的时间来计算第一研磨机5A研磨豆的量。
以上使用图26和图27说明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也能够应用为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并且,使用图26和图27说明的第一研磨机5A的研磨处理也能够应用于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处理。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例如,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所述咖啡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机包括能够进行规定的旋转动作的研磨部[例如,旋转刀58a],
所述咖啡机具备判定所述研磨部是否处于能够进行正常的旋转动作的正常状态的判定装置[例如,执行图27所示的步骤S13的处理部11a]。”
根据该咖啡机,能够根据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探测到所述研磨部无法进行正常的旋转动作这样的异常状态。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所述研磨机的控制装置[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
在所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所述研磨部不为所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能够使所述研磨部进行与规定的旋转动作相反方向的旋转动作[例如,图27所示的步骤S14]。”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所述研磨部的驱动部[例如,图12所示的马达52a、第一马达],
所述判定装置根据流过所述驱动部的电流是否超过规定值来判定所述研磨部是否为所述正常状态[例如,图27所示的步骤S13]。”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知装置[例如,信息显示装置12],在所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所述研磨部不为所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通知装置通知[例如,通过错误显示、错误通知音的输出]处于异常状态的意思。”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装置[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在所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所述研磨部不为所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存储装置能够存储处于异常状态的意思[例如,异常日志]。”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步骤[例如,图27所示的步骤S11],开始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部的旋转动作;以及
判定步骤[例如,图27所示的步骤S13],判定所述研磨部是否处于能够进行正常的旋转动作的正常状态。”
接着,对在图25中未图示的吸引单元6A进行说明。
图28的(a)是表示分离装置6的图。在该图28的(a)中示出构成分离装置6的吸引单元6A和形成单元6B。
图28的(a)所示的形成单元6B的结构与使用图13~图17说明的形成单元6B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28的(a)所示的吸引单元6A是在与研磨豆的通过方向BP(在本例中为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例中为左右方向)上与分离室SC(也参照图13和图15)连通并吸引分离室SC内的空气的单元。通过吸引分离室SC内的空气,吸引出谷壳、微粉之类的轻型的物体。由此,能够从研磨豆中分离杂质。
吸引单元6A是离心分离方式的机构。吸引单元6A具有谷壳风扇单元60A和回收容器60B。谷壳风扇单元60A具有谷壳风扇60A1和谷壳风扇马达60A2(参照图30),通过利用谷壳风扇马达60A2将谷壳风扇60A1驱动为旋转,来吸引分离室SC内的空气,以将谷壳、微粉之类的轻型的物体集中到回收容器60B内。该谷壳风扇单元60A被图18所示的壳体60C覆盖,在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观立体图中看不到谷壳风扇单元60A。在壳体60C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排气狭缝,由谷壳风扇单元60A吸引来的空气从该排气狭缝向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部排出。在谷壳风扇单元60A的上方设置有风量拨盘60D(参照图18)。通过操作该风量拨盘60D,能够改变谷壳风扇单元60A的风扇马达的吸入量。
图28的(a)所示的回收容器60B与使用图13及图14所说明的回收容器60B相同,由上部61和下部62构成。
图28的(b)是表示将回收容器60B的上部61的外周壁61a(参照图28的(a))拆除后的情形的图。
在图28的(b)中示出安装于被拆除的外周壁61a的谷壳风扇单元60A。另外,还示出上部61的排气筒61b。图28的(b)所示的排气筒61b也与图14所示的排气筒61b相同,在周面形成有多个翅片61d。多个翅片61d沿排气筒61b的周向排列。各个翅片61d相对于排气筒61b的轴向斜向地倾斜。通过设置这样的翅片61d,促进包含杂质的空气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
另外,在图28的(b)中能够看到回收容器60B的下部62的内部构造。图28的(b)所示的下部62与图14所示的下部62不同,是由外侧壳体60Bo和内侧壳体60Bi构成的双层结构。在图28的(b)中,能够看到配置于外侧壳体60Bo的内侧的内侧壳体60Bi的一部分。内侧壳体60Bi具有朝向上方开口的上端开口6uo,排气筒61b位于该上端开口6uo的内侧上方。
图29的(a)是从斜下方观察卸下了外侧壳体60Bo后的分离装置6所得到的立体图。
在该图29的(a)中示出内侧壳体60Bi。在内侧壳体60Bi的周壁6iw的下部分,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该例中为4个)开口6io。划定各开口6io的边缘中的下缘6ioe成为内侧壳体60Bi的底面6ibs的外周缘的一部分。
图29的(b)是通过透视外侧壳体60Bo来示出外侧壳体60Bo与内侧壳体60Bi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29的(b)所示,内侧壳体60Bi的底面6ibs位于外侧壳体60Bo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附近。另外,在外侧壳体60Bo的内周面6ois与内侧壳体60Bi的外周面6ios之间设置有某种程度的间隙。
图30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9所示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的流动等现象的图。在图30的(a)和后述的图30的(b)中,用实线或者虚线的箭头表示包含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空气的流动,用单点划线的箭头表示杂质的运动,用双点划线的箭头表示被分离出杂质后的空气的流动。
通过谷壳风扇马达60A2对谷壳风扇60A1的驱动,包含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空气从图29的(a)所示的形成单元6B内的分离室SC穿过连接部61c且到达回收容器60B的上部61的内部。连接部61c向排气筒61b的侧方开口,包含杂质的空气如图30的(a)中的实线及虚线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不久就从内侧壳体60Bi的上端开口6uo进入内侧壳体60Bi内。在内侧壳体60Bi内的上方部分,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因其重量而落下(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并从设置于内侧壳体60Bi的底面6ibs附近的多个开口6io进一步落下到外侧壳体60Bo内(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堆积于外侧壳体60Bo的底面6obs。在内侧壳体60Bi内通过杂质落下而被分离出杂质的空气如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从内侧壳体60Bi内成为上升气流并沿排气筒61b的中心轴上升,从设置于图18所示的壳体60C的背面侧的未图示的排气狭缝向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部排出。其结果是,堆积有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壳体(外侧壳体60Bo)与产生上升气流的壳体(内侧壳体60Bi)为不同的壳体,不易产生杂质的扬起,减少杂质逆流。
此外,外侧壳体60Bo和内侧壳体60Bi整体都是透明的,能够从外部确认内部的情形。因而,能够从外部确认到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堆积状况、气流的流动。此外,也可以是,并非整体透明而是部分透明,另外,也可以为半透明以取代透明。
图30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的流动等现象的图。
在该变形例中,内侧壳体60Bi的上端不开口,被环状的顶板6ub封闭。在排气筒61b的周围回旋的包含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空气持续地沿内侧壳体60Bi的外周面6ios回旋,并去向内侧壳体60Bi的底面6ibs(参照实线及虚线的箭头)。不久就从设置于内侧壳体60Bi的底面6ibs附近的多个开口6io进入内侧壳体60Bi。此时,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因其重量而落下(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堆积于外侧壳体60Bo的底面6obs。通过杂质落下而被分离出杂质的空气如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在内侧壳体60内成为上升气流并沿内侧壳体60的中心轴上升,通过排气筒61b的内侧并去向上方,从而从设置于图18所示的壳体60C的背面侧的未图示的排气狭缝向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部排出。在该变形例中也是,堆积有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壳体(外侧壳体60Bo)与产生上升气流的壳体(内侧壳体60Bi)为不同的壳体,不易产生杂质的扬起,减少杂质逆流。
以上使用图28~图30说明的分离装置6也能够应用为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分离装置。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机[例如,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其特征在于,具备:
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其对咖啡豆进行研磨;
分离部[例如,分离室SC],其从咖啡豆中分离杂质[例如,谷壳、微粉];以及
存积部[例如,回收容器60B的下部62],其存积在所述分离部中从咖啡豆中分离出的所述杂质,
其中,所述存积部具有外侧壳体[例如,图28、图29的(b)所示的外侧壳体60Bo]和在该外侧壳体的内部的内侧壳体[例如,图29所示的内侧壳体60Bi],
所述内侧壳体在周壁[例如,图29的(a)所示的周壁6iw]设置有与所述外侧壳体的内部相连的开口[例如,开口6io]。”
所述开口有时可以供所述杂质通过,有时可以供气流通过。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存积部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吸引部[例如,谷壳风扇单元60A],
在所述内侧壳体中,包含所述杂质的气流进入比所述周壁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在该内侧所述杂质因自重而落下[例如,图30的(a)所示的单点划线],另一方面,产生被所述吸引部吸引而上升的气流[例如,图30的(a)所示的双点划线],
所述外侧壳体存积通过所述开口后的所述杂质[例如,图30的(a)所示的单点划线]。”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内侧壳体中,包含所述杂质的气流沿所述周壁回旋,在所述开口附近,所述杂质因自重而落下[例如,图30中的(b)所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另一方面,产生被所述吸引部吸引而上升的气流[例如,图30的(b)所示的双点划线的箭头],所述外侧壳体存积从所述开口附近落下来的所述杂质[例如,图30的(b)所示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壳体设置有透明部[例如,整体透明]。”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壳体设置有透明部[例如,整体透明]。”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存积部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该存积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部[例如,设置于壳体60C的背面侧的排气狭缝]。”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机具有第一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
所述分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研磨机的下游且所述第二研磨机的上游。”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杂质的回收方法,是在对咖啡豆进行研磨处理时从该咖啡豆产生的杂质的回收方法,所述杂质的回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离步骤,从咖啡豆中分离出杂质;
第一步骤,使包含所述杂质的气流去向配置于外侧壳体的内部且在周壁设置有与该外侧壳体的内部相连的开口的内侧壳体的、比周壁靠内侧的位置;以及
第二步骤,通过从上方对比所述周壁靠内侧的位置进行吸引来在该内侧产生上升气流。”
根据该杂质的回收方法,存在如下情况: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杂质因自重而落下到所述内侧壳体的底壁,并进一步从所述开口落下到所述外侧壳体的底壁。
接着,对连结管道661进行说明。
图31是卸下图25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而使连结管道661的整体可见的图。
在图31中示出构成第二研磨机5B的旋转刀58b、能够相对于该旋转刀58b升降的固定刀57b、以及作为固定刀57b的升降机构的一部分的蜗轮691及与蜗轮691啮合的蜗杆692。蜗轮691具有齿轮部691g、连接部691c以及连结口691j(参照图32)。另外,在图31中示出设置在固定刀57b与蜗轮691之间的保持架部693。固定刀57b经由保持架部693而螺纹固定于蜗轮691的连接部691c。因而,当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旋转时,固定刀57b也与保持架部693一起旋转。在保持架部693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槽693s。
另外,蜗轮691的连结口691j与连结管道661的下端连接。由此,形成了形成单元6B的排出口66→连结管道661→蜗轮691→保持架部693→固定刀57b→旋转刀58b这样的烘焙咖啡豆的通过路径。此外,如图31所示,在连结管道661的下部设置有空气吸入口661a。该空气吸入口661a具有与图13所示的排出口66与第二研磨机5B的投入口50b之间的间隙相同的功能,通过从空气吸入口661a吸引空气,研磨豆和杂质的分离性能提高。
图3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研磨机5B的结构的图。
第二研磨机5B具有第二马达52b、马达基座502、基座部505a以及粒度调整机构503。
第二马达52b是第二研磨机5B的驱动源,被支承于马达基座502的上方。另外,在马达基座502之上配置有固定于第二马达52b的输出轴的小齿轮52b’以及与该小齿轮啮合的齿轮502a。
在基座部505a之上配置有与齿轮502a啮合的齿轮55b’。在齿轮55b’固定有旋转轴54b,旋转轴54b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基座部505a。经由齿轮502a传递到齿轮55b’的第二马达52b的驱动力使旋转轴54b旋转。在旋转轴54b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刀58b,在旋转刀58b的上侧设置有固定刀57b。即,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相向地配置。
粒度调整机构503具有作为其驱动源的马达503a和通过马达503a的驱动力旋转的蜗杆692。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与蜗杆692啮合。
另外,在该图32中示出框架构件694。框架构件694固定地配置于未图示的壳体,在框架构件694的内周面设置有螺纹槽。设置于保持架部693的外周面的螺纹槽693s与该框架构件694的螺纹槽啮合。如上所述,固定刀57b经由保持架部693而螺纹固定于蜗轮691的连接部。因此,当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旋转时,固定刀57b在其轴向上升降。此外,蜗轮691的连结口691j与连结管道661的下端以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使蜗轮691下降也能够维持与连结管道661的下端之间的连接。图32所示的固定刀57b位于初始位置,处于最远离旋转刀58b的状态。
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控制马达503a的旋转量,来调节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之间的间隙。通过调节该间隙,能够调节第二研磨机5B中的研磨豆的粒度。
升降的固定刀57b的从旋转刀58b离开规定长度(例如,0.7mm)的位置为检测位置。检测位置是比固定刀57b的初始位置接近旋转刀58b的位置。在第二研磨机5B设置有用于检测固定刀57b处于检测位置的传感器57c。
当对咖啡豆研磨机GM接通电源时,以上所说明的第二研磨机5B进行初始动作。在第二研磨机5B的初始动作中执行校准。
图33是表示在初始操作中执行的校准的工序的流程图。另外,图34是分阶段地示出校准的情形的图。
在第二研磨机5B中,当烘焙咖啡豆的粉碎结束时,固定刀57b返回到初始位置。
在初始动作开始的时间点,固定刀57b位于初始位置,作为校准的最初工序,执行图33所示的接触工序(步骤S51)。在接触工序中,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驱动图32所示的马达503a。通过马达503a的驱动,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旋转,处于初始位置的固定刀57b下降,直到与旋转刀58b接触。图34的(a)是表示执行第一次接触工序的情形的图。在该图34的(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位于初始位置的固定刀57b。在第二研磨机5B的组装中,即使打算按照设计安装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有时也会产生微小的安装误差,使得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的安装姿势产生歪斜。另外,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等,有时也会使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的安装姿势产生歪斜。并且,还有时框架构件694、旋转轴54b倾斜地进行了安装。在图34中,夸张地示出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的安装姿势产生了歪斜的情况。如果按照设计,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均始终保持水平姿势,但图34的(a)所示的旋转刀58b为朝向右上方倾斜的姿势,固定刀57b为朝向右下方倾斜的姿势。当执行接触工序时,固定刀57b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下降,如图34的(a)中的实线所示,固定刀57b的通过倾斜而位于最下方的部分与旋转刀58b中的通过倾斜而位于最上方的部分接触。当固定刀57b的某一部分与旋转刀58b的某一部分接触时,马达503a的转矩、电流值上升。处理部11a在探测到转矩的上升或电流值的上升时,使马达503a停止,接触工序结束。
接着,执行移动工序(步骤S52)。在移动工序中,处理部11a使旋转马达503a向与接触工序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固定刀57b上升到检测位置。图34的(b)是表示执行第一次移动工序的情形的图。当执行移动工序时,固定刀57b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上升,固定刀57持续上升,直到固定刀57b被图32所示的传感器57c检测到。处理部11a当获取到来自传感器57c的检测信号时,使马达503a的旋转停止。马达503a是步进马达,处理部11a在移动工序中对从马达503a开始旋转起到停止旋转为止的步数进行计数,并且将计数得到的步数存储于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在图34的(b)的移动工序中为20150步。
接着,执行旋转工序(步骤S53)。在旋转工序中,处理部11a使图32所示的第二马达52b以规定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在此处所说的规定的旋转角度是360度以外的角度即可,在此为了容易理解而设为90度,但实际上例如是35度左右的规定的角度。其结果是,图34的(c)所示的旋转刀58b的状态变化为随着去向纸面里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姿势。此外,也可以使第二马达52b旋转规定时间(例如,0.1秒)。
接着,执行步骤S54,判定从开始校准起旋转刀58b是否旋转了一周。在该例中,由于步骤S53的旋转工序中的规定的旋转角度小于360度,因此在步骤S54中判定旋转刀58b是否旋转了一周,但步骤S54是用于判定是否能够多次获取到步数的计数值的步骤。另外,为了提高精度,步骤S54也可以是用于判定是否能够以规定次数获取到步数的计数值的步骤。规定次数越多,校准的精度越提高,但到结束校准为止花费的时间越多。作为规定次数的一例,能够举出10次左右。
在步骤S54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由接触工序(步骤S51)、移动工序(步骤S52)以及旋转工序(步骤S53)这三个工序构成的数据获取处理。在图34的(d)中,执行第二次接触工序,固定刀57b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下降。通过执行旋转工序,旋转刀58b中的位于最上方的部分在周向上的位置与第一次接触工序时不同。因此,图34的(d)所示的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中的与第一次接触工序时不同的部分相互接触。在图34的(e)中,执行第二次移动工序。在该第二次移动工序中为20170步。在图34的(f)中,执行第二次旋转工序,旋转刀58b旋转了90度。其结果是,图34的(f)所示的旋转刀58b的状态变化为朝向左上方地倾斜的姿势。
在结束图34的(f)中的旋转工序的时间点,旋转刀58b为从开始校准起旋转了180度的状态,执行第三次数据获取处理。在图34的(g)中,执行第三次接触工序,固定刀57b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下降。通过执行第二次旋转工序,图34的(g)所示的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中的与至此为止的接触工序时不同的部分相互接触。在图34的(h)中,执行第三次移动工序。在该第三次移动工序中为20160步。在图34的(i)中,执行第三次旋转工序,旋转刀58b旋转了90度。其结果是,图34的(i)所示的旋转刀58b的状态变化为随着去向纸面近前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姿势。
在结束图34的(i)中的旋转工序的时间点,旋转刀58b处于从开始校准起旋转了270度的状态,执行第四次数据获取处理。在图34中,虽然省略了第四次数据获取处理的情形的图示,但是为与图34的(d)~图34的(f)相似的情形。在第四次移动工序中为20168步。另外,当执行第四次旋转工序时,旋转刀58b处于从开始校准起旋转了360度的状态,在图33所示的步骤S54的判定中成为“是”,进入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执行校正值的计算工序。在存储部11b中存储有在四次数据获取处理中分别获取到的、马达503a的步数的计数值。处理部11a根据这四次的计数值来计算校正值。校正值可以是四次计数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是四次计数值的中间值(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加后的值的1/2)。如果是图34所示的例子,则平均值为20162步,中间值为20160步。计算出的校正值存储于存储部11b。每当对咖啡豆研磨机GM接通电源并进行初始动作时,更新校正值。当步骤S55的执行完成时,校准结束。
图35是表示研磨处理中的第二研磨机5B的图。
图35的(a)是表示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均如设计那样始终保持水平姿势的理想状态下的例子的图。
图35的(a)的左侧所示的图是表示固定刀57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按照存储部11b中存储的、用于研磨烘焙咖啡豆的各种制造条件(制程),使用图32所示的粒度调整机构503来调节第二研磨机5B中的研磨豆的粒度。在上述制程中规定了理想状态下的制造条件,在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豆的粒度调整中,使马达503a旋转20160步,使固定刀57b从初始位置下降。图35的(a)的右侧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正在进行烘焙咖啡豆B的粉碎的情形的图。该右侧的图中的固定刀57b处于通过使马达503a旋转20160步而从初始位置下降后的、如制程所规定的那样的位置。
图35的(b)是表示图34所示的、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的安装姿势发生了歪斜的状态下的例子的图。
图35的(b)的左侧所示的图也是表示固定刀57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图35的(b)所示的固定刀57b为朝向右下方地倾斜的姿势。另一方面,图35的(b)所示的旋转刀58b为朝向右上方倾斜的姿势。在此,也使用与图35的(a)所示的例子相同的制程。因此,应使马达503a旋转20160步,但使用通过图33所示的步骤S55求出的校正值来校正马达503a的旋转量。在图35的(a)所示的理想情况下,使固定刀57b从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接触的状态起上升到检测位置所需的马达503a的步数作为基准值预先存储于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在马达503a的旋转量的校正中,根据通过图33所示的步骤S55求出的校正值与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1b的基准值的比率来计算校正后的旋转量。在该例中,校正后的旋转量为20140步。图35的(b)的右侧所示的图也是示意性地表示进行烘焙咖啡豆B的粉碎的情形的图。该右侧的图中的固定刀57b处于通过使马达503a旋转20140步而从初始位置下降后的、校正后的位置。但是,图35的(b)所示的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的平均间隔同图35的(a)所示的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因此,即使在图35的(b)的右侧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烘焙咖啡豆B的粉碎,也能够得到与在图35的(a)的右侧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烘焙咖啡豆B的粉碎的情况相同的粒度的研磨豆。
在以上的说明中,使用使固定刀57b上升到检测位置时的马达503a的步数来求出校正值,但也能够使用使固定刀57b从检测位置下降直到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接触为止的步数来求出校正值。
另外,构成为在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中仅固定刀57b进行升降,但也可以构成为旋转刀58b也进行升降,在该情况下,使用两个刀的步数来求出校正值即可。并且,刀的移动不限于升降,例如也可以是沿左右方向移动。另外,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的位置可以相反,可以是固定刀57b配置于下方,旋转刀58b配置于上方。
另外,在粉碎烘焙咖啡豆B时,固定刀57b不旋转,但即使在固定刀57b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图33所示的校准的方法。另外,图33所示的校准的方法是关于第二研磨机5B的方法,但第一研磨机5A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图33所示的校准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是,不在校准的阶段执行图33所示的步骤S55的校正值计算工序,仅将多次的计数值存储于存储部11b,且在决定了要使用的制程的阶段计算校正值,也可以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多次的计数值直接地校正旋转量。此外,也可以由信息显示装置12的控制部替代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进行校正值的计算、旋转量的校正。
在以上的记载中,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例如,第二研磨机5B],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
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刀57b];
旋转机构[例如,第二马达52b、小齿轮52b’、齿轮502a、齿轮55b’、旋转轴54b],其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旋转;
移动机构[例如,粒度调整机构503],其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该第二粉碎部移动[例如,升降],来调整该第一粉碎部与所述第二粉碎部之间的间隔;
传感器[例如,传感器57c],其检测位于从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例如,0.7mm]的位置(例如,检测位置)的第二粉碎部;以及
控制部[例如,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其中,将提取对象[例如,存积装置4中存积的烘焙咖啡豆、或者被第一研磨机5A研磨后的烘焙咖啡豆B(研磨豆)]在所述第一粉碎部与所述第二粉碎部之间进行粉碎,
通过利用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旋转来改变粉碎部的状态[例如,旋转刀58b的朝向],来将使所述第二粉碎部从该第二粉碎部与所述第一粉碎部接触的状态[例如,图34的(a)、图34的(d)、图34的(g)所示的状态]起移动直到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该第二粉碎部为止的动作[例如,图34的(b)、图34的(e)、图34的(h)中的箭头所示的动作]进行多次,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多次的所述动作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例如,马达503a的步数的计数值],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例如,求出校正值,使马达503a以使用该校正值校正后的旋转量进行旋转]。”
此外,所述旋转机构可以使所述第一粉碎部旋转,也可以使所述第二粉碎部旋转,还可以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这两方的刀旋转。
另外,所述移动机构可以仅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该第二粉碎部移动,也可以使该第一粉碎部也移动。
另外,所述动作可以是仅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该第二粉碎部移动的动作,也可以是使该第一粉碎部和该第二粉碎部这两方的刀移动的动作。
另外,所述动作中的粉碎部的状态变更可以是所述第一粉碎部的状态变更,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状态变更,还可以是该第一粉碎部和该第二粉碎部这两方的粉碎部的状态变更。另外,在此处所说的状态变更可以是朝向变更,也可以是姿势变更。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例如,第二研磨机5B],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和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刀57b];
旋转机构[例如,第二马达52b、小齿轮52b’、齿轮502a、齿轮55b’、旋转轴54b],其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旋转;
移动机构[例如,粒度调整机构503],其使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该第二粉碎部移动[例如,升降],来调整该第一粉碎部与所述第二粉碎部之间的间隔;
传感器[例如,传感器57c],其检测位于从所述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例如,0.7mm]的位置[例如,检测位置]的第二粉碎部;以及
控制部[例如,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其中,将提取对象在所述第一粉碎部与所述第二粉碎部之间进行粉碎,
通过利用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旋转[例如,图34的(c)、图34的(f)、图34的(i)中的箭头所示的旋转]来改变粉碎部的状态[例如,旋转刀58b的朝向],来将使所述第二粉碎部自该第二粉碎部从所述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的状态[例如,图34的(b)、图34的(e)、图34的(h)所示的状态]起移动直到与该第一粉碎部接触为止的动作进行多次[例如,图34的(a)、图34的(d)、图34的(g)中的箭头所示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多次的所述动作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例如,马达503a的步数的计数值],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例如,求出校正值,使马达503a以使用该校正值校正后的旋转量进行旋转]。”
另外,还可以是,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粉碎部;第二粉碎部,其与所述第一粉碎部相向地安装;旋转机构,其使所述第一粉碎部旋转;移动机构,其使所述第二粉碎部向相对于所述一个刀接触或离开的方向移动;传感器,其检测处于从所述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的位置的所述第二粉碎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其中,将所述提取对象在所述第一粉碎部与所述第二粉碎部之间进行粉碎,通过利用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旋转来改变该第一粉碎部的朝向,以将使所述第二粉碎部从该第二粉碎部与所述第一粉碎部接触的状态起移动直到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该第二粉碎部为止的动作进行多次,所述控制部基于与多次的所述动作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多次的所述动作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的平均值或中间值[例如,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加后的值的1/2]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在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动作中进行。”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提取对象的粉碎后的期望的粒度[例如,研磨豆的粒度]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使该移动机构调整所述间隔。”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将驱动源设为马达[例如,第二马达52b],
与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是与所述马达的旋转量有关的值[例如,马达503a的步数的计数值]。”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粉碎部为第一刀[例如,旋转刀58b],
所述第二粉碎部为第二刀[例如,固定刀57b],
所述第二粉碎部与所述第一粉碎部相向地安装。”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提取对象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旋转来改变粉碎部的朝向,来将使所述第二粉碎部从该第二粉碎部与所述第一粉碎部接触的状态起移动直到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该第二粉碎部为止的动作进行多次[例如,图34所示的例子]。”
在以上的记载中,还说明了:
“一种校准方法[例如,图33所示的校准的方法],是当在提取对象粉碎装置[例如,第二研磨机5B]中接通电源时执行的校准方法,所述校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移动工序[例如,步骤S52的移动工序,图34的(b)、图34的(e)以及图34的(h)],使所述第二粉碎部从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与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刀57b]接触的状态起移动直到成为该第二粉碎部从该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例如,0.7mm]的状态为止;
状态变更工序[例如,步骤S53的旋转工序,图34的(c)、图34的(f)以及图34的(i)],在实施所述移动工序之后,变更所述第一粉碎部和所述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粉碎部[例如,旋转刀58b]的状态;
接触工序[例如,步骤S51、图34的(a)、图34的(d)以及图34的(g)],在通过所述状态变更工序变更了所述粉碎部的状态的状态下,使从所述第一粉碎部离开规定长度的所述第二粉碎部与该第一粉碎部接触;以及
通过重复执行所述移动工序、所述状态变更工序以及所述接触工序[例如,图33所示的数据获取处理],从而变更所述粉碎部的状态[例如,旋转刀58b的朝向]来多次获取与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例如,马达503a的步数的计数值]。”
此外,所述状态变更工序是在实施所述移动工序之后使该第一粉碎部和该第二粉碎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粉碎部旋转来改变该粉碎部的朝向的旋转工序,也可以是通过重复执行所述移动工序、所述旋转工序以及所述接触工序来改变所述粉碎部的朝向来多次获取与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的方式。
另外,与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有关的值可以是与所述移动工序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例如,上升量]有关的值,也可以是与所述接触工序中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例如,下降量]有关的值。或者,也可以两者并用。
另外,也可以包括基于多次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来计算校正值的校正值计算处理[例如,步骤S55的校正值计算工序]。所述校正值可以是多次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粉碎部的移动量的平均值,也可以是中间值。
在以上的说明中,固定刀57b通过第二马达52b的驱动进行了升降,但也能够手动地使固定刀57b升降来设定研磨豆的粒度。该手动进行的研磨豆的粒度设定能够使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和微调整用旋钮来进行。
图36的(a)是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微调整用旋钮696与第二马达503a一起示出的图,图36的(b)是卸下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第二马达503a后示出连结拨盘697和微调整用旋钮696的旋转轴6961的图。此外,在图36中示出连结管道661、形成单元6B的一部分。另外,在图36的(b)中还示出在后文中详细叙述的锤构件GM32。
在图36中还示出杆构件698。如图36的(a)所示,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啮合的蜗杆692的旋转轴6921被该杆构件698轴支承。另外,杆构件698被图36的(b)所示的微调整用旋钮696的旋转轴6961轴支承。图36所示的杆构件698的姿势为初始姿势。在杆构件698处于初始姿势的状态下,呈蜗杆692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啮合的状态,通过蜗杆692旋转,蜗轮691旋转,固定刀57b升降。杆构件698能够以微调整用旋钮696的旋转轴6961为转动中心向图36的(b)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杆构件698通过向箭头方向转动而抬起,变化为解除姿势,并能够维持该解除姿势。当杆构件698抬起而变化为解除姿势时,被杆构件698轴支承的蜗杆692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离开,与该齿轮部691g之间的啮合被解除。此外,杆构件698能够在初始姿势与解除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化,被设置于旋转轴6961的弹簧构件6981向恢复初始姿势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当杆构件698处于解除姿势时,蜗轮691处于转动自如的状态,固定刀57b也处于旋转自如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进行研磨处理时,随着旋转刀58b的旋转,固定刀57b也旋转,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变宽。因此,在研磨处理中需要事先使杆构件698恢复为初始姿势。
在图36的(a)中示出安装于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轴的小齿轮503b,在拆除了该第二马达503a的图36的(b)中也示出小齿轮503b。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驱动力从该小齿轮503b经由后述的二级齿轮及传动齿轮6962从蜗杆692传递到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
图36的(b)所示的连结拨盘697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与蜗杆692连结。在图36的(b)中示出与蜗轮691连结的连结拨盘697,两者一起旋转。在连结拨盘697的上表面设置有连结齿轮697g。在图36的(a)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设置有与该连结齿轮697g啮合的未图示的齿轮,当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载置于连结拨盘697之上时,未图示的齿轮与连结齿轮697g啮合。
在杆构件698为初始姿势的状态下,蜗杆692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啮合,因此无法对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进行旋转操作。另一方面,在杆构件698为解除姿势的状态下,蜗杆692未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啮合,因此能够对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进行旋转操作。当对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进行旋转操作时,蜗杆692经由连结齿轮部697g旋转,能够使固定刀57b升降。
能够通过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旋转操作进行调整的最小单位为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的一个齿的量。即,如果不使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旋转一个齿的量,则蜗杆692不能与齿轮部691g啮合,杆构件698无法从解除姿势恢复为初始姿势。因而,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中不能进行小于该一个齿的量的调整。
另一方面,在第二马达503a旋转而蜗杆692旋转的情况下,由于该蜗杆692的减速比,进行大的调整(一个齿的量以上的调整)需要时间。因此,为了进行大的调整,通过操作能够直接对蜗轮691进行旋转操作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能够进行快速的调整。在使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进行的调整中,将使固定刀57b逐渐下降而与旋转刀58b抵接的瞬间的固定刀57b的位置设为基准点(零点)。该抵接的瞬间通过刀抵接的声音来获知。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上沿周向标注有包括0的刻度,但省略图示。另外,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在图18等所示的中心壳体GM10的下方旋转,在中心壳体GM10的下端部标记有基准线GM10k。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进行旋转操作来使固定刀57b逐渐下降,当该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抵接时,在该时间点停止旋转操作。在抬起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来使0刻度对准标记于中心壳体GM10的基准线GM10k之后,将抬起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向正下方放下。通过这样,能够记录基准点(零点)。在研磨豆的粒度设定中,以通过这样记录的基准点(零点)为基准来使固定刀57b升降,来调整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
另外,在微调整用旋钮696的旋转轴6961的终端设置有传动齿轮6962。该传动齿轮6962与二级齿轮的第二齿轮503c2(参照图36的(b))啮合,并且还与蜗杆692啮合。该二级齿轮的第一齿轮503c1与小齿轮503b啮合。因而,当第二马达503a进行旋转驱动时,微调整用旋钮696也旋转,蜗轮691也旋转。另外,在第二马达503a停止的状态下,能够对微调整用旋钮696进行旋转操作,通过对微调整用旋钮696进行旋转操作也使蜗轮691进行旋转。当使微调整用旋钮696旋转一周时,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旋转与一个齿相当的量。因而,在对微调整用旋钮696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情况下,与第二马达503a旋转驱动而蜗轮691旋转的情况相同,能够进行小于蜗杆692的一个齿的量的调整。在通过手动进行的研磨豆的粒度设定中,先通过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来进行大致的粒度的设定,再通过微调整用旋钮696来进行设定粒度的微调整。通过这样,能够进行迅速且精细的粒度设定。
此外,通过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和微调整用旋钮696进行的手动设定也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第二研磨机5B。
接着,说明对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研磨机5A,将烘焙咖啡豆碎成某种程度(例如1/4左右)的大小。下面,为了与研磨豆(特别是粗研磨豆)进行区别,有时将被第一研磨机5A弄碎成某种程度的大小后的豆称为碎豆。第二研磨机5B使被第一研磨机5A弄碎后的碎豆成为所期望的粒度的研磨豆。在此,当超过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处理的适当的容许量地从第一研磨机5A送来大量的碎豆时,碎豆过量地进入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导致研磨豆滞留于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滞留的研磨豆从旋转的旋转刀58b接受摩擦热而变热。特别是,在被研磨得细的状态下,容易受到热的影响,容易在研磨豆的表面产生超过需要的油分。从这样研磨后的研磨豆提取出的咖啡饮料容易产生苦涩的味道。
在以处理能力的上限驱动第一研磨机5A的情况下,如果使第一研磨机5A用的第一马达的转速下降,则从第一研磨机5A送出的碎豆的每单位时间的量减少。
图37是表示研磨处理中的处理部11a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7所示的控制处理响应于图24所示的开始按钮GM15的按下而开始。另外,在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安装于可选安装部GM11的情况下,可以响应于图21的(b)所示的螺旋叶片ESC2的旋转开始而开始。
首先,处理部11a使第一研磨机5A用的第一马达和第二研磨机5B用的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开始(步骤S21)。在该步骤S21中,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503a均分别以预先设定的设定旋转速度开始旋转。其结果是,在第一研磨机5A中,旋转刀58a开始旋转,在第二研磨机5B中,旋转刀58b开始旋转。此外,第一马达的旋转和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也可以不同时开始,可以是在开始第一马达的旋转之后开始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例如,如果通过第一研磨机5A开始研磨处理,则第一马达的转矩、电流值上升。也可以是,处理部11a当探测到第一马达的旋转扭矩的上升或电流值的上升时,使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开始。通过第一研磨机5A用的第一马达开始旋转,向第二研磨机5B送出碎豆。
在接下来的步骤S22中,判定是否使第一马达的旋转继续。例如,当从电动螺旋输送机ESC结束输送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或者从第一马达的转矩下降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或者从第一马达的电流值下降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判定结果为“否”,使第一马达的旋转停止(步骤S27)。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
在第二研磨机5B的投入口附近设置探测碎豆的通过的传感器,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监视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的碎豆的每单位时间的投入量。在步骤S23中,判定该每单位时间的投入量是否超过基准值。基准值是根据咖啡豆的种类、研磨豆的粒度、对第二电动机503a设定的旋转速度等而变化的变量,多种基准值存储于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例如,咖啡豆越硬,则基准值为越小的值。在制程中指定了咖啡豆的种类、研磨豆的粒度等,处理部11a根据制程来选择基准值并执行步骤S23的判定处理、或者根据各种设定值来选择基准值并执行步骤S23的判定处理。在每单位时间的投入量超过了基准值的情况下,使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步骤S24),返回步骤S22。使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的比例可以是预先决定的比例,也可以是与上述投入量超过基准值的程度相应的比例。当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变慢时,从第一研磨机5A送出的、每单位时间的碎豆的量减少。其结果是,上述投入量也能够减少,从而抑制研磨豆滞留在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研磨豆不易受到热的影响。从这样研磨后的研磨豆提取出的咖啡饮料不会受到油分的不良影响,容易形成清亮的味道。
在根据步骤S23中的判定、上述投入量为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处于使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了的状态,如果不处于减速了的状态,则返回步骤S22,如果处于减速了的状态,则在恢复为上述设定旋转速度(步骤S26)之后返回步骤S22。
在继使第一马达的旋转停止的步骤S27之后的步骤S28中,判定本次是否使第二马达503a的旋转停止。例如,当从第二马达503a的转矩下降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或者从第二马达503a的电流值下降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判定结果为“是”,使第二马达的旋转停止(步骤S29),该控制处理结束。
在以上所说明的控制处理中,通过控制第一研磨机5A用的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但也能够通过控制使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的螺旋叶片ESC2旋转的马达ESC3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另外,也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和马达ESC3的旋转速度这两方来控制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
此外,图37所示的控制处理也能够由图10所示的处理部11a执行,通过控制图12所示的第一研磨机5A用的马达52a的旋转速度、或者控制图2所示的输送机41的输送速度,能够控制向图2所示的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
另外,有时第一研磨机5A的旋转刀58a的旋转速度根据烘焙咖啡豆的硬度等发生变化。第一研磨机5A的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不超过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处理的容许量,但也可以监视第一研磨机5A的旋转刀58a或第一马达的每单位时间的转速(旋转速度),并在该每单位时间的转速超过了基准值的情况下使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
以上使用图37说明的研磨处理中的控制处理也能够应用为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粉碎装置的研磨处理中的控制处理。另外,也可以是能够从图19所示的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输出使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或者恢复的指示。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例如,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第二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所述咖啡机的特征在于,
控制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例如,图37所示的步骤S24]。”
根据该咖啡机,考虑研磨机中的研磨咖啡豆的状态地进行所述投入量的控制。
此外,在此处所说的咖啡豆可以是被磨碎后的豆,也可以是被研磨后的豆,还可以是未被磨碎或未被研磨的豆。
控制所述投入量是为了不使研磨豆滞留于所述第二研磨机的时间非必要地过长。在所述第二研磨机中,当投入的咖啡豆的量比送出研磨豆的量多时,研磨豆在所述第二研磨机滞留的时间变长,研磨豆容易受到热引起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上述咖啡机中,控制投入量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因而,考虑研磨机中的研磨咖啡豆的状态地进行机器的控制。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根据咖啡豆的种类来控制所述投入量。”
此外,所述咖啡豆的种类可以是咖啡豆的品种、或者咖啡豆的烘焙度、或者品种与烘焙度的组合。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第二研磨机靠上游的位置具备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第一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研磨机研磨咖啡豆的速度[例如,第一马达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第二研磨机靠上游的位置具备向下游供给咖啡豆的供给装置[例如,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图2所示的输送机41],
通过控制所述供给装置供给咖啡豆的供给速度,来控制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其配置于比所述第二研磨机靠上游的位置,该第一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以及
供给装置[例如,图21所示的计量单元404、图2所示的输送机41],其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研磨机靠上游的位置,该供给装置向下游供给咖啡豆,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所述供给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来使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减少。”
例如,也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所述供给装置这两方来使向所述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减少。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向第二研磨机投入咖啡豆的步骤(图37所示的步骤S21);以及
控制向第二研磨机投入的咖啡豆的投入量的步骤(图37所示的步骤S24)。”
由第二研磨机5B研磨后的研磨豆从图18所示的滑槽GM31排出。
图18所示的滑槽GM31将沿大致水平方向送出的研磨豆向下引导。在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设置有敲打滑槽GM31的锤构件GM32。该锤构件GM3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GM321为中心转动。沿大致水平方向送出的研磨豆有时会碰到滑槽GM31的内壁并附着于该内壁。使用者使锤构件GM32转动来敲打滑槽GM31,对该附着的研磨豆施加冲击来使其落下。
接着,对根据来自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部(例如,图19所示的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的订单信息来执行研磨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38是表示根据订单信息来执行研磨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部11a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判定是否接受到订单信息。在未接受到订单信息的情况下,重复执行该步骤S31。而且,在接受到订单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此外,在后文中叙述订单信息的具体内容。
在步骤S32中,在图19所示的信息显示装置12中显示接收到的订单信息,进入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判定是否接受到了咖啡豆的研磨开始操作。此处的研磨开始操作是信息显示装置12的操作,在后文中叙述详情。在未接受到研磨开始操作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在接受到研磨开始操作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4中,判定是否接受到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此处的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也是信息显示装置12的操作,在后文中叙述详情。在接受到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在未接受到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3。
在步骤S35中,按照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来更新已接受到的订单信息,并返回步骤S33。
在从接受到订单信息起到接受到研磨开始操作为止的期间,能够通过步骤S34、步骤S35来变更已接受到的订单信息。研磨开始操作、订单信息的变更操作不限于信息显示装置12的操作,也可以设为接受来自从便携终端17的操作,另外,该操作的信息只要被发送到咖啡豆研磨机GM即可,其发送路径可以是任意的路径。
在步骤S36中,执行咖啡豆的研磨处理。首先,将由订单信息所指定的分量的烘焙咖啡豆从存积装置4供给到第一研磨机5B。在第一研磨机5B中被弄碎后的碎豆通过分离装置6被分离出杂质,之后被供给到第二研磨机5B。在该第二研磨机5B中,按照订单信息一边以规定间隔(例如,50μm刻度)变更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一边研磨咖啡豆,并将咖啡的研磨豆从图18所示的滑槽GM31排出。当该研磨处理结束时,咖啡的研磨豆的制造处理结束。
在上述的例子中,对按照来自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外部的订单信息来执行研磨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使用信息显示装置12直接向咖啡豆研磨机GM输入订单信息。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删除图38所示的步骤S32、步骤S34以及步骤S35后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能够在从接受到订单信息起到接受到研磨开始操作为止的期间变更订单信息,但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变更机会,而在接受到订单信息后直接开始研磨处理。
在此,详细地叙述制程。关于制程,存在仅包括用于研磨咖啡豆的研磨信息的研磨制程、以及除了研磨信息之外还包括咖啡饮料的提取条件等用于制造咖啡饮料的各种制造条件的信息的饮料制造制程。在咖啡豆研磨机GM中,只要有研磨制程就能够执行研磨处理,但如果在信息显示装置12中显示饮料制造制程,则有时能够鉴于在研磨处理之后要执行的咖啡饮料的提取处理的条件来修正研磨条件,有时能够得到更优质的咖啡饮料。
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可以持续地存储制程,也可以在开始研磨处理之前从服务器16获取制程,仅在执行研磨处理的期间进行存储,在结束研磨处理之后从存储部11b删除制程。或者,也可以是在存储部11b中仅存储制程中的一部分信息(例如,豆信息、制程制作者信息),在开始研磨处理之前从服务器16获取制程的其余的信息(例如,用于研磨咖啡豆的各种条件的信息),在结束研磨处理之后从存储部11b删除其余的信息。此外,将存储部11b中存储的制程进行加密。
另外,制程在服务器16中以数据库化的形式管理。
图39的(A)~图39的(C)是表示服务器16中存储的数据的一例的图。图39的(A)是饮料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1500。数据1500包括制程ID 1501、表示制程的设计者的设计者信息1502、表示用户在过去选择饮料信息来进行制造的次数的制造次数信息1503、原材料信息、制造方法、类型1512、1513。原材料信息包括表示豆的种类的豆信息1504、表示豆的产地的产地信息1505、表示豆的烘焙度的烘焙度信息1506。另外,制造方法包括在一次提取中使用的豆的量1507、豆的研磨粒度1508、蒸煮热水量1509、蒸煮时间1510、提取热水量1511。在这些信息中,在研磨处理中最需要的信息是豆的研磨粒度1508,但在研究豆的研磨粒度1508时,有时也需要其它信息。类型1(1512)是表示饮料是热饮还是冰饮的类型信息,类型2(1513)是表示饮料的风味的类型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制造次数信息1503是由多个饮料制造装置制造出与制造次数信息1503对应的饮料的次数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针对每个饮料制造装置保存制造次数信息1503。
图39的(B)是用户信息数据库的例示性的数据1520。用户是店铺或者该店铺的店员、顾客。数据1520包括表示用户识别符的ID信息1521、表示用户的姓名的姓名信息1522、表示用户的年龄的年龄信息1523、表示用户的性别的性别信息1524。在一例中,数据1520还可以包括与用户的住址对应的信息、或者用户的昵称信息、用户的照片数据。
图39的(C)是研磨历史记录数据库的例示性的数据1530。数据1530包括与指示了研磨的用户有关的用户信息1531、与研磨日期时间有关的日期时间信息1532、在研磨处理中使用的制程ID 1533、与进行了研磨处理的咖啡豆研磨机GM对应的机器ID 1534、与设置有该咖啡豆研磨机GM的店铺对应的店铺ID 1535。在一例中,数据1530还可以包括与研磨后的咖啡的研磨豆的价格对应的价格信息等。另外,还可以与研磨历史记录数据库相似地存储咖啡饮料的制造历史记录数据库。
以上所说明的数据1500、1510、1530也可以存储于咖啡豆研磨机GM中的控制装置11的存储部11b中。
接着,参照使用图38所说明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并使用图40~图45来说明针对订单信息的动作的例子。图40~图42是表示订单信息的输入时的情形的图。图43是表示订单信息的变更时的情形的图。图44是表示第二研磨机5B的针对订单的控制参数的一例的图。图45是表示研磨处理的执行中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在该例中,设为在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17安装有用于发送关于咖啡的研磨豆的订单信息的应用程序。在图40中示出使用了该应用程序的订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例。在该输入画面中,显示有订单的标题输入栏170、所希望的咖啡豆的种类1711、咖啡豆的量1712、用于指定针对研磨咖啡豆时的粒度的比例的输入表172、指示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细→粗研磨按钮173a和指示从粗研磨状态变为细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粗→细研磨按钮173b、用于通过图表来显示被输入到输入表172的内容的图表区域174、用于发送订单信息的发送按钮175、以及用于将订单信息登记为研磨制程的制程登记按钮176。关于所希望的咖啡豆的种类,通过从该便携终端17进行通信的咖啡豆研磨机GM发送可选择的咖啡豆的种类并点击右端的下拉按钮,来显示发送来的可选择的咖啡豆的全部种类。例如,显示当前在收纳于图18所示的罐收纳单元401中的罐中存积的豆的全部种类。或者,也可以显示在设置有该咖啡豆研磨机GM的店铺中准备的豆的全部种类。咖啡豆的种类除了通过咖啡豆的品种来区别以外,还通过栽培的庄园名来区别。另外,还能够通过烘焙度(极浅焙、浅焙、中浅焙、中焙、中深焙、深焙、极深焙、极深焙)来区别。关于咖啡豆的量1712,也能够通过下拉菜单以5g刻度来指定咖啡豆的量。此外,也可以设为能够直接输入。关于咖啡豆的研磨方法,在后文中叙述详情。
在图41中示出被输入了订单信息的状态的输入画面的一例。在该输入画面中,在标题输入栏170中输入有“瑰夏适合法式压力机”这样的文字。另外,在咖啡豆的种类1711中,选择了在Copey(日语:コペイ)庄园中栽培出的品种名为瑰夏、且为极深焙地烘焙出的咖啡豆,咖啡豆的量选择为60g。在输入表172中示出被输入了表示粒度200μm的比例的“40”和表示粒度800μm的比例的“60”,并且其合计比例为“100”%。另外,示出被输入了与粒度200μm、粒度800μm、合计分别对应的注释。另外,选择了细→粗研磨按钮173a。在图表区域174中,以图表的形式显示被输入到输入表172的内容。在该图表中示出两个峰,其中,左侧的峰表示200μm的粒度为40%的比例的情况,右侧的峰表示800μm的粒度为60%的比例的情况。
在图表区域174中,通过拖动图表的一部分,能够间接地变更被输入到输入表172的内容。在图42中示出使图41所示的图表区域174的两个峰中的右侧的峰向左移动了的例子。而且示出,通过该操作,被输入到输入表172的表示粒度800μm的比例的“60”变为“0”,表示粒度600μm的比例的“0”变更为“60”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拖动图表进行的输入方法不限于变更粒度,也可以是变更比例。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上下地拖动图表的一部分而能够使对应的粒度的比例增减。
另外,在图42所示的例子中,在向输入表172输入值之后,通过拖动图表的一部分来变更被输入到输入表172的值。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从向输入表172输入值之前的状态(初始状态)起就在图表区域174中显示初始状态的图表(平坦的直线,在图39中用粗线表示),能够通过拖动该图表来设定输入表172的值。
通过使用了上述那样的图表的输入方法,用户能够更直观地设定粒度的比例。
另外,也可以是,以当针对某个峰增加其大小时另一个峰的大小相对地减少这样的方式针对一个峰使其大小增减,由此使另一个峰的大小相对地增减。在图表区域174的大小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图表区域174。
在设定了标题、咖啡豆的种类和量、粒度的比例和研磨方式(细→粗、粗→细)后,通过点击发送按钮175,经由图19所示的通信网络15向咖啡豆研磨机GM的控制装置11发送订单信息。此外,也可以在暂时发送到服务器16后经由服务器16及通信网络15发送到咖啡豆研磨机GM。
另外,在此进行了标题、咖啡豆的种类和量、粒度的比例和研磨方式(细→粗、粗→细)之类的订单信息的设定,但也能够保存这些订单信息并作为研磨制程来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点击制程登记按钮176,经由通信网络15向服务器16发送订单信息。在服务器16中,关于研磨制程也以数据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此对发送来的订单信息赋予研磨制程ID并进行存储。也可以是,在向服务器16发送时,能够设定制程的限制。例如,可以在便携终端17显示用于选择禁止制造(研磨)、禁止显示、禁止下载、禁止复制、禁止改变之类的各种限制的画面。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画面中还能够设定这些限制的解除方法(收费、经过期间、基于收费的固定次数以上的使用等)。另外,将所输入的制作者的注释也作为研磨制程的一部分进行存储,在显示制程时也能够显示注释。
并且,也可以是,作为订单信息和研磨制程,能够设定谷壳去除强度(谷壳的去除率)(%)。
当接收到订单信息时,在信息显示装置12显示接收到的订单信息的内容(在图38的步骤S31中为“是”、步骤S32)。在图43的(A)中示出控制装置11接收到以图42所示的内容发送来的订单信息并在信息显示装置12显示该内容的例子。具体地说,在接收表121中显示了被输入到图42的标题输入栏170的标题、以及输入表172中的除了比例为0且注释栏为空栏的粒度的行(在图42中为粒度400μm、1000μm的行)以外的部分的内容。并且,在研磨方式指示栏122中示出通过在图42中选择细→粗研磨按钮173a而指示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另外,在豆种类栏1231中示出接收到的豆的种类,在豆量栏123中示出接收到的豆的量。此外,也可以是,豆的量能够由店方侧另外地进行设定。
当在该状态下点击研磨开始按钮124时,执行咖啡豆的研磨处理(在后文中叙述详情),但在点击研磨开始按钮124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变更订单信息(在图38的步骤S33中为“否”,在步骤S34中为“是”,步骤S35)。在变更了订单信息的情况下,按照该信息执行咖啡豆的研磨处理。咖啡的研磨豆的粒度有时会根据研磨时的气温、湿度而变细(或者粗),但能够在店方侧变更订单信息来进行调整。
例如,设为如下状况:虽然接收到图43的(A)的订单信息,但由于湿度低,因此咖啡的研磨豆的粒度变细。此时,例如如图43的(B)所示,在接收表121中将表示粒度200μm的比例的“40”变更为“45”,还将表示粒度600μm的比例的“60”变更为“55”,由此,能够使咖啡的研磨豆的粒度变粗来调整为期望的粒度。此外,在该图43的(B)的例子中,在注释栏中追加了“低湿度→比例增加”的记载,通过存在这样的注释,有时能够传递例如修正理由这样的信息。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根据咖啡豆研磨机GM的设置环境来调整订单信息(在此为研磨豆的粒度)。
另外,在信息显示装置12的显示画面中还准备了制程登记按钮125,也能够从信息显示装置12(咖啡豆研磨机GM)将订单信息作为研磨制程登记于服务器16。能够将包括根据咖啡豆研磨机GM的设置环境进行了修正后的参数的研磨制程带注释地保于服务器16。另外,研磨制程中还可以包括制作订单信息(制程)时的环境信息(温度、湿度、气压等)。也可以在咖啡豆研磨机GM预先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当点击制程登记按钮125时,将由这些传感器获取到的环境信息自动地追加到研磨制程中。并且,也可以是,在从咖啡豆研磨机GM向服务器16进行发送时也能够在信息显示装置12的显示画面中显示选择画面,并能够设定制程的限制。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选择画面中还能够设定这些限制的解除方法。
此外,也可以是能够将订单信息作为研磨制程进行加密并存储于咖啡豆研磨机GM中的控制装置11的存储部11b。另外,也可以是,还能够从便携终端17处加密为研磨制程并存储于该存储部11b。
另外,通过这样登记的研磨制程也能够在搭载有咖啡豆研磨机GM和咖啡提取装置的咖啡饮料制造装置中使用。
接着,以在图43的(B)所示的状态下点击了研磨开始按钮124的情况为例来说明点击研磨开始按钮124之后的动作。当点击研磨开始按钮124时,按照订单信息来执行咖啡豆的研磨处理(在图38的步骤S33中为“是”,步骤S36)。此外,在指定了存积装置4中存积的咖啡豆以外的咖啡豆的情况下,在将所指定的咖啡豆放置于存积装置4之后开始研磨处理。
另外,也可以在进行了使用图33说明的、在初始动作中执行的校准之后开始研磨处理。该校准的执行与否与订单信息一起从便携终端17进行发送。即,能够通过便携终端17来指定在开始基于订单信息的研磨处理之前执行校准。
在图44的(A)中示出在图43的(B)中指定的粒度及其比例。在该研磨处理中,通过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执行以下控制:一边以规定间隔(例如,50μm刻度)变更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一边研磨咖啡豆,以使制造出的咖啡研磨豆的粒度分布相对于订单信息所指定的咖啡研磨豆的粒度扩大到某种程度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0~150μm的范围)。例如,在图44的(B)中示出针对在图44的(A)中被指定的粒度200μm的指定设定有用于一边使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在50~350μm的范围内变更一边进行动作的动作时间。另外,在图44的(B)中示出针对在图44的(A)中被指定的粒度600μm的指定设定有用于一边使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在450~700μm的范围内变更一边进行动作的动作时间。并且,在图44的(D)中,用图表示出图44的(B)所示的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每个间隔的动作时间的长度。此外,在此设定的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及其动作时间是处理部11a基于订单信息计算出的,是与要制造的咖啡研磨豆的粒度分布对应的,因此也可以说是设定了粒度分布。另外,在通过研磨处理开始前的初始动作执行了校准的情况下,处理部11a进行如下控制:使用在图33所示的步骤S55中求出的校正值来校正马达503a的旋转量,并且变更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
在上述的例子中,假定了用于制造订单信息所指定的60g的分量的咖啡研磨豆总共花费了30秒的情况。而且,将该动作时间中的45%(13.5秒)分配给针对粒度200μm的动作。在上述的例子中,针对粒度200μm的指定,一边在50~350μm的范围内变更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一边进行动作,因此将13.5秒的动作时间分配给该范围内的研磨机动作。此外,在图44的(B)中,间隔50~350μm的范围内的研磨机的动作时间合计为13.5秒。另外,将合计为30秒的动作时间中的55%(16.5秒)分配给针对粒度600μm的动作。在上述的例子中,针对粒度600μm的指定,一边在450~700μm的范围内变更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一边进行动作,因此将16.5秒的动作时间分配给该范围内的研磨机动作。此外,在图44的(B)中,间隔450~700μm的范围内的研磨机的动作时间合计为16.5秒。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图44的(B)所示的动作时间是根据制造咖啡研磨豆所需的时间导出的。此外,在图44的(B)中说明了针对两种粒度的指定的、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的范围不重叠的例子,但在这些范围重叠的情况下,将该部分的动作时间相加。
如在图44的(B)的例子中说明的那样,通过一边变更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一边制造咖啡研磨豆,能够使咖啡研磨豆的粒度分散。从使粒度分散的咖啡研磨豆提取出的咖啡与从未使粒度分散的咖啡研磨豆提取出的咖啡相比,能够包含各种味道。此外,也可以设置对不喜欢这样的味道的人设定例如图44的(C)所示那样的动作时间的情况。在该图44的(C)中,仅针对与订单信息所指定的粒度为相同值的刀的间隔下的动作设定第二研磨机5B的动作时间,该动作时间与抑制了粒度的分散的粒度分布对应。这些结构是一例,也可以是能够在指定粒度时指定粒度分布的范围。
另外,在图44的(B)的例子中,与订单信息所指定的粒度为相同值的刀的间隔下的动作时间最长,随着所指定的粒度与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之差变大,动作时间变短,但例如也可以是针对相对于所指定的粒度为±50μm的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下的动作,将动作时间设定为相同的值,也可以是设置多个粒度分布的模式并能够从中进行选择。
另外,也可以是,能够在制作订单信息时输入如图44的(B)那样的动作时间的信息,在订单信息中包括动作时间的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该信息执行研磨处理。
并且,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动作时间的信息(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的变更模式)也可以作为研磨制程的一部分保存于服务器16、存储部11b。即,可以将各种信息与研磨豆的粒度相关联地保存于服务器16、存储部11b。此外,也可以是,存储部11b中保存的这些信息、研磨制程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5输出到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
此外,在图44的(A)中设定有两种粒度的值,但关于被指定值的粒度的种类数量,也可以不是多种而是一种。例如,在设定有一种粒度的值的情况下,基于该值来设定动作时间。
另外,使用图40~图45说明的、来自外部终端(便携终端17)的订单信息的输入和基于该订单信息的第二研磨机5B的控制参数的计算也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图18所示的咖啡豆磨机GM],具备:
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以所设定的条件[例如,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与订单信息所指定的粒度相应的刀的间隔及动作时间]对咖啡豆进行研磨;
接受部[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I/F部11c],其接受用户的指定[例如,来自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17的订单信息];以及
设定部[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其能够设定所述条件,
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能够根据由所述接受部接受到的所述指定来设定所述条件[例如,处理部11a基于订单信息来计算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控制数据,并基于该控制数据来控制第二研磨机5B],
所述接受部能够从外部输入包括所述指定的信号[例如,图10、图19]。”
根据该咖啡豆研磨机,能够简单地进行用户的指定。
此外,所述指定是研磨豆的粒度的指定,或者是在所述研磨机的初始动作中执行校准的指定。另外,所述指定也可以是研磨制程中的各种指定(例如,所使用的咖啡豆的种类、量的指定、研磨方式的指定)。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能够根据由所述接受部接受到的所述指定[例如,在第二研磨机5B的初始动作中进行与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有关的校准的指定],来获取设定所述条件时的校正值[例如,在图33所示的步骤S55中计算出的校正值]。”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由所述接受部接受到的指定[例如,研磨制程、饮料制造制程]的存储装置[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部至少接受研磨豆的粒度的指定[例如,图41所示的输入表172中的粒度的指定]来作为所述指定,
所述存储装置能够与所述研磨豆的粒度相关联地存储各种信息[例如,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控制数据]。”
此外,所述粒度可以是粒度分布中的峰所表示的粒度。另外,所述各种信息也可以是为了利用所述研磨机将咖啡豆研磨为所述粒度而对该研磨机设定的条件。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将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输出到外部[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所述外部装置进行用户的指定操作。”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是以所设定的条件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中的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所述咖啡豆的研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步骤[例如,作为图38所示的步骤S31的前提的处理],接受用户的指定[例如,来自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17的订单信息];以及
条件设定步骤[例如,在图38所示的步骤S32与步骤S33之间进行的处理、或者在步骤S34与步骤S33之间进行的处理],根据通过所述接受步骤接受到的所述指定来设定所述条件。”
另外,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
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其以所设定的条件[例如,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与订单信息所指定的粒度相应的刀的间隔及动作时间]对咖啡豆进行研磨;
设定部[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其能够设定所述条件;以及
操作部[例如,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微调整用旋钮696],用户能够操作该操作部,
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能够基于输入信息来设定所述条件[例如,处理部11a基于订单信息来计算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控制数据,基于该控制数据来控制第二研磨机5B],
所述操作部能够根据操作来变更所述条件中的、与研磨豆的粒度有关的条件[例如,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之间的间隔]。”
根据该咖啡豆研磨机,在基于输入信息来设定所述条件的基础上,也能够手动地调整与研磨豆的粒度有关的条件。
此外,所述粒度可以是粒度分布中的峰所表示的粒度。另外,所述输入信息是研磨豆的粒度的信息、或者是在所述研磨机的初始动作中指示校准的执行的信息。另外,所述输入信息也可以是研磨制程中的各种信息(例如,所使用的咖啡豆的种类、量的信息、研磨方式的信息)。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能够获取设定所述条件时的校正值[例如,通过图33所示的步骤S55计算出的校正值]。”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所述输入信息[例如,研磨制程、饮料制造制程]的存储装置[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能够基于所述输入信息[例如,图41所示的输入表172中的粒度的指定]来设定与研磨豆的粒度有关的条件[例如,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与订单信息指定的粒度相应的刀的间隔及动作时间],
所述存储装置能够与所述研磨豆的粒度相关联地存储各种信息[例如,图44的(B)、图44的(C)所示的控制数据]。”
此外,所述各种信息也可以是为了利用所述研磨机将咖啡豆研磨成所述粒度而对该研磨机设定的条件。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将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信息输出到外部[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所述外部装置进行用于指定所述条件的用户的操作。”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是以设定的条件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中的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所述咖啡豆的研磨方法的特征在于,能够执行以下步骤:
自动设定步骤,基于输入信息自动地设定所述条件;以及
手动变更步骤,根据操作来变更所述条件中的、与研磨豆的粒度有关的条件。”
此外,也可以是,关于所述自动设定步骤和所述手动变更步骤,先执行哪个步骤均可,有时仅执行任一个步骤。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研磨机5B的研磨方式具有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和从粗研磨状态变为细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这两种,使用图40中说明的细→粗研磨按钮173a和粗→细研磨按钮173b来指定某个研磨方式。在指定了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情况下,将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从50μm扩大到1000μm,并且使第二研磨机5B以针对各间隔设定的动作时间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在指定了从粗研磨状态变为细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情况下,将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从1000μm缩小到50μm,并且使第二研磨机5B以针对各间隔设定的动作时间进行动作。制造出的咖啡研磨豆的粒度分布有时会根据该研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差异,从而味道有可能产生差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能够设定这些研磨方式的结构。
在图43的(B)中,由于指定了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因此将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从50μm扩大到1000μm,并且使第二研磨机5B以针对各间隔设定的动作时间进行动作。此时,在信息显示装置12中显示图44的(D)所示的图表,图表内的区域的颜色根据该动作的进展而变化。在图45的(A)中示出从研磨开始起经过了12.4秒时的情形。此时,成为第二研磨机5B的刀的间隔设定为250μm的状态,在图45的(A)中,用阴影表示以该250μm为界的左侧区域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该阴影是表示该区域的研磨处理结束了的一例。另外,在图45的(B)中示出从研磨开始起经过了30秒而研磨处理结束时的情形。在该图45的(B)中,所有的区域标注有阴影是表示所有的研磨处理完成了的一例。如图45的(A)、(B)的例子那样,通过显示研磨处理的进展情况,能够使顾客的等待时间不无聊、或者能够进行店员在此期间进行其它作业这样的高效的作业。
图46的(a)是表示在制造浓缩咖啡饮料时使用的波塔过滤器(日语:ポーターフィルタ)的一例的图。图46的(a)所示的波塔过滤器PF是裸露型的过滤器,在底面为过滤器构造的金属制的网篮PFb(参照图46的(c))中填充研磨豆,利用圆筒状的保持部PFr保持该网篮PFb。在保持部PFh设置有手柄PFh。
图46的(b)是表示把持手柄PFh来将保持于保持部PFr的网篮PFb贴靠于咖啡豆研磨机的滑槽GM31的情形的图。从滑槽GM31排出研磨豆,研磨豆被装填于网篮PFb中。该作业称为定量。此外,为了节省操作者把持手柄PFh进行贴靠的工夫,也可以是能够将网篮PFb固定于滑槽GM31的排出口。接着,进行弄平的作业(整平),以将研磨豆均匀地装填于网篮PFb中。最后,进行将均匀地装填的研磨豆压实的压紧作业。
图46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将以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被研磨后的研磨豆装填到网篮PFb中并实施了整平和压紧的情形的图。
在图46的(c)中示出保持于保持部PFr的网篮PFb。该网篮PFb的底面PFf为过滤器结构,在图46的(c)中示意性地示出过滤器的网眼Fi,但实际上是更细的网眼。在该底面PFf侧的区域中填充有在粒度分布中以200μm的粒度为峰值的极细研磨豆Bvt。在图46的(c)中,用网眼较细的交叉影线表示填充有极细研磨豆Bvt的情形。另外,在该区域之上的区域填充有在粒度分布中以600μm的粒度为峰的中细研磨豆Bmt。在图46的(c)中,用网眼较粗的交叉影线表示填充有中细研磨豆Bmt的情形。即,在接近过滤器的区域收容有相对较细的研磨豆,在远离过滤器的区域收容有相对较粗的研磨豆。
如果使用通过这样准备的波塔过滤器PF来进行提取作业,则在粒度大的区域中热水的排出良好,作为味道的指标的提取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在粒度小的区域中热水的排出变差,提取效率上升。从上方(与过滤器相反的一侧)注入的热水最先通过提取效率低的区域,最后通过提取效率高的粒度。在此,当考虑反过来的情况时能够预想到:所注入的热水在最初的区域中成为浓咖啡饮料,在最后的区域中难以从粒度大的研磨豆中提取咖啡成分,位于最后的区域的研磨豆容易浪费。该预想是基于如下倾向而得到的:热水容易提取咖啡成分,但咖啡饮料变得难以提取咖啡成分。注入的热水最先穿过提取效率低的区域,由此从该区域的研磨豆中充分地提取咖啡饮料。但是,是淡咖啡饮料。然而,正因为是淡咖啡饮料,所以咖啡饮料的浓度有富余量,即使通过提取效率高的区域也能够充分地提取咖啡饮料。像这样,为了有效地利用波塔过滤器PF内的全部的研磨豆,认为优选越接近滤器的区域则研磨豆越细。特别是在提取浓缩咖啡那样的浓咖啡饮料时是有效的。
另外,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的第二研磨机5B中也同样能够进行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从粗研磨状态变为细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在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中,研磨豆被收容在提取容器9中。该提取容器9是能够反转的,在研磨豆的收容时间点(提取容器9反转前),在下方的区域收容相对粗的研磨豆,在上方的区域收容相对细的研磨豆,通过使提取容器9反转,相对细的研磨豆位于下方的区域,相对粗的研磨豆位于上方的区域。但是,如果以图6等所示的设置于盖单元91的过滤器为基准,则与网篮PFb同样地,在接近过滤器的区域收容有相对较细的研磨豆,在远离过滤器的区域收容有相对粗的研磨豆。
此外,也可以是,以通过一次研磨开始操作对多次的量的提取用的研磨豆进行研磨的方式多组研磨处理。通过这样,预先准备多个网篮PFb,针对每一组将新的网篮PFb贴靠于滑槽GM31即可。
另外,在图45的(A)、(B)的例子中,说明了在指定了从细研磨状态变为粗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情况下阴影线从图表的左侧朝向右侧逐渐扩展的显示例,但在指定了从粗研磨状态变为细研磨状态的研磨方式的情况下,与图45的(A)、(B)的例子不同地显示为阴影线从图表的右侧朝向左侧逐渐扩展。
并且,在上述的例子中,说明了在信息显示装置12中显示研磨处理的进展情况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发送了订单信息的便携终端17中显示研磨处理的进展情况的结构。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
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其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以及
容器[例如网篮PFb、提取容器9],其收容被所述研磨机研磨后的研磨豆,
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能够响应于用户的开始操作[例如,研磨开始按钮124的点击、开始按钮GM15的按下、或者咖啡饮料的制造指示]来执行一组研磨动作,
所述一组研磨动作是以在所述容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相对接近过滤器的区域或下方的区域]收容第一粒度[例如,相对较细或较粗的粒度]的研磨豆、在该容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相对远离过滤器的区域或上方的区域]收容第二粒度[例如,相对较粗或较细的粒度]的研磨豆的方式将咖啡豆研磨为不同的粒度的动作。”
具有如下倾向:研磨豆的粒度越细,则热水的排出越差,提取效率越高。根据该咖啡机,能够利用该倾向来设置收容有不同粒度的研磨豆的区域,使提取效率根据区域而不同来提高咖啡饮料的味道。
此外,通过所述一组研磨动作研磨的咖啡豆的量可以是提取一杯量的咖啡饮料所需的量,也可以是进行一次提取所需的量。另外,所述第一粒度可以是比所述第二粒度粗的粒度。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粒度是比所述第二粒度细的粒度。”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有过滤器[例如,图46的(c)所示的设置于底面PFf的过滤器的网眼Fi、或者图6等所示的设置于盖单元91的过滤器],
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容器中的比所述第二区域接近所述过滤器的区域。”
此外,所述第一区域也可以是所述容器中的比所述第二区域靠下的区域。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将所述一组研磨动作存储为制程的存储装置[例如,图10、图19所示的存储部11b]。”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响应于用户的开始操作来将所述一组研磨动作执行多次[例如,能够对多次的量的提取用的研磨豆进行研磨]。”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在容器[例如,网篮PFb、提取容器9]的第一区域[例如,相对接近过滤器的区域或下方的区域]收容第一粒度[例如,相对较细的粒度或较粗的粒度]的研磨豆;以及
在所述容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相对远离过滤器的区域或上方的区域]收容第二粒度[例如,相对较粗或较细的粒度]的研磨豆。”
接下来,对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的组合进行说明。
如图25等所示,如果从咖啡豆的输送方向观察,则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处于分别设置于上游和下游的串联关系。第一研磨机5A相比于第二研磨机5B能够高精度地研磨粗粒度的咖啡豆,第二研磨机5B相比于第一研磨机5A能够高精度地研磨细粒度的咖啡豆。更具体地说,第一研磨机5A将烘焙咖啡豆碎成某种程度(例如1/4左右)的大小来制成碎豆。第二研磨机5B将被第一研磨机5A弄碎后的碎豆制成期望的粒度的研磨豆。例如,第二研磨机5B能够进行粗研磨、中研磨、中细研磨、细研磨、极细研磨,第一研磨机5A无法研磨得像粗研磨那样细。但是,为了容易分离出附着于咖啡豆的杂质,优选预先利用第一研磨机5A碎成某种程度的大小。
然而,如果忽略由分离装置6进行的谷壳、微粉之类的杂质的分离的容易度,则也能够不驱动第一研磨机5A、仅通过第二研磨机5B来进行咖啡豆的研磨处理。
图47的(a)是以单体的形式表示构成第一研磨机5A的旋转刀58a的立体图。
在旋转刀58a设置有从4个刀58a1~58a4分别绕旋转轴58as向斜下方延伸的引导路径58ag。如图47的(a)所示,在旋转刀58a不旋转的情况下,从存积装置4送来的烘焙咖啡豆B穿过该引导路径58ag在维持着形状及大小的情况下被送入第二研磨机5B。然后,通过第二研磨机5B被研磨成所期望的粒度。在该情况下,不是通过第一研磨机5A及第二研磨机5B进行的两个阶段的粉碎,而是仅通过第二研磨机5B进行的一个阶段的粉碎。
此外,也可以是设置与第二研磨机5B相同的研磨机来代替第一研磨机5A,并且在上游侧的研磨机中也能够进行粗研磨、中研磨、中细研磨、细研磨、极细研磨。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在利用上游侧的研磨机进行粗研磨并利用分离装置6进行杂质的分离之后,利用第二研磨机5B进行中研磨以下的较细的研磨方式。或者,也可以是,在利用上游侧的研磨机进行中细研磨并利用分离装置6进行杂质的分离之后,在第二研磨机5B中不进行研磨处理,从滑槽GM31排出中细地研磨后的研磨豆。
图47的(b)是表示图25等所示的粉碎装置5的变形例的图。
图25等所示的粉碎装置5串联地配置有两个研磨机,但在该变形例的粉碎装置5’中,三个研磨机中的下游侧的两个研磨机并联配置。在图47的(b)所示的存积装置4的下游侧配置有第一研磨机5A。在图25等所示的粉碎装置5中,在第一研磨机5A的下游设置有形成单元6B,但在该变形例中,省略形成单元6B,设置有筒状的引导通路6C。在引导通路6C的下游侧配置有分别与连结管道661连接的两个第二研磨机5B。引导通路6C是向这两个第二研磨机5B中的任一方分配被第一研磨机5A进行研磨处理后的碎豆的通路。此外,第二研磨机5B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通过图19所示的处理部11a来执行引导通路6C的通路切换。另外,也可以是还能够手动进行引导通路6C的通路切换。或者,也可以是根据来自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的指示来进行通路切换。在该变形例中,在具备一台第一研磨机5A和两台第二研磨机5B这样的总共三台研磨机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执行从这三台研磨机中选择用于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的选择步骤、向所选择的研磨机供给咖啡豆的供给步骤、以及利用研磨机对在供给步骤中供给来的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步骤。在供给步骤中,在选择了两台第二研磨机5B中的任一方的第二研磨机5B的情况下,通过引导通路6C向所选择的该第二研磨机5B供给咖啡豆。此外,在选择步骤中,可以是一台第一研磨机5A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必定在两台第二研磨机5B的选择中选择任一方的第二研磨机5B。或者,也可以是,在未选择两台第二研磨机5B的情况下,直接从引导通路6C排出咖啡豆。
根据该变形例,通过设置有多个第二研磨机5B,能够并行地通过第二研磨机5B进行研磨处理。例如,在使用图37说明的、向第二研磨机5B投入研磨豆的投入量的控制中,在需要减少向第一个第二研磨机5B投入的投入量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引导通路6C的通路切换来开始向第二个第二研磨机5B投入,则无需减少投入量,能够避免研磨处理的效率下降。
此外,在图47的(b)所示的变形例中,省略了形成单元6B,但也可以预先在引导通路6C的上游端设置形成单元6B,在通路切换完成后进行杂质的分离。另外,也可以是以下方式:设置固定通路来代替能够切换的引导通路6C,通过准备了多个的第二研磨机5B向该固定通路的下游端移动来进行研磨机的切换。并且,也可以不是并联设置多台相同功能的研磨机,而是并联设置多台不同功能的研磨机。例如,也可以是预先并联设置粗研磨专用的研磨机、中研磨专用的研磨机、中细研磨专用的研磨机、细研磨专用的研磨机、极细研磨专用的研磨机,并且能够进行选择。另外,也可以省略上游侧的第一研磨机5A。或者,也可以在比第二研磨机5B靠下游的位置还设置研磨机。设置于比第二研磨机5B靠下游的位置的研磨机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多台。在多台的情况下,可以串联配置,也可以并联配置。
以上使用图47说明的粉碎装置5的方式也能够应用为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的粉碎装置。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例如,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图1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多个研磨机[例如,为串联关系的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或者为并联关系的多个第二研磨机5B],所述咖啡豆研磨机的特征在于,
能够从所述多个研磨机中选择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例如,选择为串联关系的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这两方,仅选择第二研磨机5B,或者一台一台地选择为并联关系的多个第二研磨机5B]。”
根据该咖啡豆研磨机,由于能够从多个研磨机中选择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因此,与以往的咖啡豆研磨机相比,容易应对更多的研磨处理的要求。
此外,选择的研磨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研磨机包括第一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
能够选择是否通过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所述第二研磨机中的一方[例如,仅通过第二研磨机5B]或者两方[例如,通过第一研磨机5A和第二研磨机5B]对咖啡豆进行研磨。”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研磨机与所述第二研磨机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对咖啡豆进行较粗研磨[例如,将烘焙咖啡豆碎成某种程度(例如1/4左右)的大小],
所述第二研磨机与所述第一研磨机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对咖啡豆进行较细研磨[例如,能够进行粗研磨、中研磨、中细研磨、细研磨、极细研磨]。”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所述第一研磨机[例如,第一研磨机5A]和所述第二研磨机[例如,第二研磨机5B]这两方的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情况下,利用该第二研磨机[例如,下游侧的第二研磨机5B]对被该第一研磨机[例如,上游侧的第一研磨机5A]研磨后的咖啡豆更细地进行研磨。”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研磨机[例如,图47的(b)所示的左侧的第二研磨机5B]和所述第二研磨机[例如,图47的(b)所示的右侧的第二研磨机5B]中的一方的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情况下,将咖啡豆引导到该一方的研磨机中[例如,通过引导通路6C进行引导]。”
即,也可以是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所述第二研磨机中的任一方的研磨机中具备用于引导咖啡豆的引导通路[例如,图47的(b)所示的引导通路6C]。也可以是,通过所述引导通路相对于所述一方的研磨机移动来向该一方的研磨机引导咖啡豆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所述一方的研磨机相对于所述引导通路移动来向该一方的研磨机引导咖啡豆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所述引导通路移动并且所述一方的研磨机也移动来向该一方的研磨机引导咖啡豆的方式。
并且,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研磨系统(例如,图10、图19),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所述咖啡豆研磨机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
另外,还说明了:
“一种咖啡豆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步骤,在具备多个研磨机的咖啡豆研磨机中,从该多个研磨机中选择对咖啡豆进行研磨的研磨机;
供给步骤,向所选择的研磨机供给咖啡豆;以及
研磨步骤,通过所述研磨机对在所述供给步骤中供给来的咖啡豆进行研磨。”
此外,选择的研磨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接着,对图18所示的锤构件GM3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目前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名称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来加以说明。
图48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锤击机构及滑槽的图。该图48是主视图,纸面近前侧为正面侧,右侧为咖啡豆研磨机的左侧。
锤击机构H1相对于滑槽GM31,配置在咖啡豆研磨机的左侧、即操作者的右手侧。因此,配置在与图18所示的锤构件GM32相反的一侧。图48所示的锤击机构H1具备锤H10、轴H20、及扭力螺旋弹簧H30。轴H20固定于未图示的前罩盖。锤H10从初始位置通过手动而转动,轴H20贯通锤H10的转动中心。该轴H20上装有扭力螺旋弹簧H30,从初始位置通过手动而转动的锤H10通过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初始位置。关于锤H10的转动动作的详情将在下文进行叙述。锤H10是通过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型而获得的。该锤H10具有:轴贯通部H11;保持臂H12,其从轴贯通部H11朝下方延伸;击打臂H13,其从轴贯通部H11朝滑槽GM31侧延伸;以及操作臂H14,其从轴贯通部H11朝与滑槽GM31侧相反的一侧延伸。
图48中示出固定保持构件GM33,并且在其下方也示出杯子CP,该杯子CP收容从滑槽GM31排出的研磨豆。该杯子CP并非构成咖啡豆研磨机的要素,为操作者手持的状态。
图48中,虽然仅示出1个固定保持构件GM33,但固定保持构件GM33在咖啡豆研磨机的深度方向上并排设置有2个,图48中在该图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深侧配置有另一个固定保持构件。固定保持构件GM33位于锤H10的保持臂H12与滑槽GM31之间。固定保持构件GM33具有固定于未图示的前罩盖的轴GM331、及安装在轴GM331的下端的橡胶盖GM332。
在锤H10的保持臂H12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固定保持构件GM33侧突出的保持部H121,图48所示的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另外,在图48所示的锤H10的击打臂H13的前端部,设置有击打部H131,图48所示的击打部H131抵接于滑槽GM31的左侧壁部分。并且,图48所示的锤H10的操作臂H14朝操作者的右手侧延伸。图48所示的锤H10处于初始状态。即,通过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将锤H10朝顺时针的箭头方向施力,使击打部H131抵接于滑槽GM31,并且使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由此使箭头方向的转动停止。
图49是阶段性地示出锤H10的击打动作的图。该图49中未示出图48所示的杯子CP。另外,省略了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图示。
图49的(A)是表示与图48所示的锤H10同样地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图。即,处于以下状态:击打部H131抵接于滑槽GM31的左侧壁部分,并且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该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操作臂H14朝操作者的右手侧延伸,操作者用手指触碰操作臂H14前端的手指放置部H141的背侧,并抬起手指放置部H141。锤H10对抗图48所示的扭力螺旋弹簧H30的施力而朝逆时针的箭头方向转动,锤H10成为击打准备状态。
图49的(B)是表示处于击打准备状态的锤H10的图。处于击打准备状态的锤H10为击打部H131与滑槽GM31相隔足够远的状态。此外,图49的(B)中,击打臂H13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阻碍锤H10的进一步的朝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但,也可使击打臂H13能通过在深度方向上并排的2个固定保持构件GM33之间,并且使锤H10能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图49的(B)中,手指放置部H141仍被操作者抬起。
图49的(C)中示出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手指放置部H141后的状态。锤H10通过图48所示的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朝顺时针的箭头方向猛烈地转动,击打部H131敲击滑槽GM31的左侧壁部分,对滑槽GM31赋予冲击。通过该冲击,附着于滑槽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Bdp剥落,从滑槽GM31的排出口GM311排出。敲击过滑槽GM31的左侧壁部分的锤H10恢复为图49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
图50是阶段性地示出利用锤H10的保持部H121和固定保持构件GM33保持杯子CP的保持动作的图。该图50中也省略了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图示。
图50的(A)是表示与图48所示的锤H10同样地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图。因此,保持部H121为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的状态。与击打动作时同样,抬起该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手指放置部H141。但此处,无需抬起得如击打动作那样高,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只要形成可供杯子CP的周壁CP1放入的程度的间隙即可。该图50的(A)中,在锤H10的下方准备有杯子CP。
如图50的(B)所示,若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形成此种间隙,则拿起杯子CP,将杯子CP的周壁CP1插入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插入完成后,在把持杯子CP的状态下,从手指放置部H141松开手指。
图50的(C)中示出操作者从手指放置部H141松开手指后的状态。锤H10通过图48所示的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朝顺时针的方向返回,保持部H121靠近橡胶盖GM332,如图50的(C)所示,是橡胶盖GM332与保持部H121之间夹入有杯子CP的周壁CP1的状态。即,此处虽仅示出1个、但沿咖啡豆研磨机的深度方向并排设置有2个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从杯子CP的周壁CP1的内侧在2个部位与该周壁CP1接触,锤H10的保持部H121从该周壁CP1的外侧在1个部位与该周壁CP1接触。将图50的(C)所示的锤H10的状态称为保持状态。就该保持状态的锤H10而言,即便手离开杯子CP,也可通过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保持杯子CP。并且,设置在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作为杯子CP的防滑部发挥功能,从而可更稳定地保持杯子CP。此外,保持部H121是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制,未附加有防滑材料,但也可如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那样,在保持部H121也附加防滑材料。
如以上所说明,通过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而从初始状态转变为保持状态,但也可不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而以拿起杯子CP的力量使该周壁CP1进入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尤其是,若杯子CP为金属制等而碎裂的可能性较低,则如下所述,无需使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强达必要以上,因此能以拿起杯子CP的力容易地从初始状态转变为保持状态。
图50的(C)所示的杯子CP的杯口CP2位于比滑槽GM31的排出口GM311更靠上方,从该排出口GM311排出的研磨豆被可靠地收容至杯子CP内。
图50的(D)是表示从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卸除杯子CP的情形的图。
当来自滑槽GM31的研磨豆的排出结束时,卸除杯子CP。首先,左手拿杯子CP,用右手的手指将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手指放置部H141与图50的(A)时同样地稍稍抬起。这样一来,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形成间隙,将杯子CP朝下方拉下便可卸除杯子CP。此后,实施使用图49加以说明的锤H10的击打动作,将附着于滑槽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击落即可。
就先前的咖啡豆研磨机而言,在研磨处理中,必须始终把持杯子CP,难以进行其它作业。然而,在该变形例中,通过咖啡豆研磨机而保持杯子CP,因此在研磨处理中,容易进行其它作业。并且,由于将锤H10兼用于杯子CP的保持和滑槽GM31的击打之类的两种用途,因此与为了实现这两种用途而设置不同的构件相比,构件的设置空间更为小型化且成本也更为低廉。另外,通过手动击打滑槽GM31,与电动击打的情况相比,设置空间更为小型化且成本也更为低廉。并且,手动击打滑槽GM31时,使用扭力螺旋弹簧H30,由此,可利用该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保持杯子CP。这样,当滑槽GM31的击打与杯子CP的保持利用共同的扭力螺旋弹簧H30时,由于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击打和保持,因此想到利用锤G10的共同的部位进行击打和保持。例如,想到将杯子CP夹在滑槽GM31与击打部H13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滑槽GM31和击打部H13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橡胶盖GM332等防滑构件。然而,橡胶盖GM332等防滑构件通常也有削弱冲击的功能,在击打滑槽GM31时,削弱了该击打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增强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有操作臂H14的操作变复杂的担忧。对此,在上述变形例中,通过使击打部H131与保持部H121为不同部位,无需使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强达必要以上,操作臂H14的操作变得容易。
接着,对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作为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的情况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也对与目前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名称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来加以说明。另外,对与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的粉碎装置5相同的粉碎装置5,但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第一研磨机5A称为顶部研磨机5AM,将第二研磨机5B称为主研磨机5BM。另外,将使顶部研磨机5AM旋转的马达称为顶部研磨机马达(相当于第一马达),将使主研磨机5BM旋转的马达称为主研磨机马达(相当于图32所示的第二马达52b)。
图5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的立体图。图51的(A)是从机械的左斜前侧、即就操作者而言从右斜前侧观察保持有杯子CP的状态的咖啡豆研磨机GM时的立体图,图51的(B)是从机械的右斜前侧、即就操作者而言从左斜前侧观察将杯子CP卸除后的咖啡豆研磨机GM时的立体图。
图5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与使用图48~图50加以说明的锤击机构H1类似的机构,图51中示出锤H10的操作臂H14。另外,图51的(A)中示出在各自的下端安装有橡胶盖GM332的2个固定保持构件GM33。并且,图51的(B)中示出锤H10的保持部H121。图51的(A)所示的锤H10成为保持状态,图51的(B)所示的锤H10成为初始状态。
在图18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锤构件GM32设置在机械的右侧,操作者必须用左手操作该锤构件GM32,在图5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操作臂H14朝机械的左侧延伸,操作者可用右手操作操作臂H14。另外,滑槽GM31的左半部分的大部分被前罩盖GM40覆盖,锤H10的击打部H131也被前罩盖GM40遮挡。此外,排出口GM311未被前罩盖GM40覆盖。
接着,对图5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锤击机构H1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与使用图48~图50加以说明的锤击机构H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52的(A)是将从图5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卸除前罩盖GM40后的情形放大地表示的图,图52的(B)是锤击机构H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2的(B)所示,锤击机构H1具备锤H10及轴H20。轴H20固定于已卸除的前罩盖GM40。另外,图52中也示出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轴GM331。该轴GM331的上端部分也固定于已卸除的前罩盖GM40。
锤H10是通过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型而获得的,具有轴贯通部H11、保持臂H12、击打臂H13及操作臂H14。另外,锤击机构H1也具备扭力螺旋弹簧H。扭力螺旋弹簧H具有呈螺旋状卷绕的螺旋部分、及从螺旋部分朝两方向延伸的臂部。该扭力螺旋弹簧H被嵌入轴贯通部H11的内部,轴H20贯通上述螺旋部分。图52中可看见从上述螺旋部分朝两方向延伸的其中一臂部H31。另外,图52的(B)中也示出安装在轴H20的前端的防脱构件H21。
在保持臂H12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固定保持构件GM33侧突出的保持部H121,图52的(A)中,该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
图52的(A)中示出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就搭载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锤击机构H1而言,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的施力方向与图48所示的锤击机构H1为相反方向。即,图52的(A)所示的锤H10被朝逆时针方向施力,通过击打部H131抵接于滑槽GM31并且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盖GM332,而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停止。图52的(A)中看不见滑槽GM31的供击打部H131抵接的部位,但图52的(B)中可看见该部位。在滑槽GM31的供击打部H131抵接的部位设置有L字状的承受部GM312。滑槽GM31也与锤H10同样,是通过利用射出成型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型而获得的。该承受部GM312也与筒部GM313等一同一体成型。承受部GM312壁厚较厚,以提高强度。在该承受部GM312设置有狭缝,狭缝成为空心部,以防止制造上的脱出。
此处,使用图52的(B),进一步说明滑槽GM31的构造。该图52的(B)中,示出作为与图36所图示的框架构件694相同的构件的框架构件694。滑槽GM31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GM314为转动中心横向开闭。当滑槽GM31横向打开时,可进入经主研磨机5BM进行了研磨处理的研磨豆的排出口,容易进行该排出口周围的清理等维护。图52的(B)所示的滑槽GM31通过磁力而在上部接合部GM315的部位与框架构件694侧接合,能防止滑槽GM31意外打开。在滑槽GM31的筒部GM313中,上部接合部GM315的平侧面附近的位置成为入口3130(参照图53的(B))。经主研磨机5BM进行了研磨处理的研磨豆的排出口设置在框架构件694,入口3130连接于该排出口,研磨豆从该排出口猛烈地排出。研磨豆在该入口3130与承受部GM312之间的高度位置会撞击筒部313的内周壁,若放任不管,则研磨豆会堆积在撞击位置,有时会阻碍来自滑槽GM31的研磨豆的排出。因此,实施锤H10的击打动作。
在图52所示的锤H10的击打动作中,将手指放置在作为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操作臂H14的前端部分的手指放置部H141,并朝下方向压入(参照图52的(A)所示的箭头)。锤H10以使击打部H131抬起的方式转动,成为击打准备状态。若在该状态下从手指放置部H141松开手指,则锤H10会因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朝逆时针方向猛烈地转动。即,击打部H131从10点钟侧的位置朝向设置在9点钟侧的位置的承受部GM312猛烈地转动,且击打部H131敲击承受部GM312,由此对滑槽GM31赋予冲击。通过该冲击,附着于筒部GM313的内周壁的研磨豆掉落,并从滑槽GM31的排出口GM311排出。承受部GM312具有:倾斜面3121,其以越靠下方则越朝锤H10侧突出的方式倾斜;以及突出面3122,其从倾斜面3121的下端朝锤H10侧突出。
图53的(A)是锤H10的侧视图,图53的(B)是从下方示出锤H10和滑槽GM31的立体图。该图53的(B)中,滑槽GM31的排出口GM311朝向纸面近前侧开口。另外,图53的(B)中,图下方成为主研磨机5BM侧,也示出滑槽GM31的与主研磨机5BM的排出口连接的入口3130。
图53的(A)中示出击打部H131的与承受部GM312的倾斜面3121抵接的第一击打面1311。在锤H10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该第一击打面1311抵接于整个倾斜面3121。另外,图53的(A)中也示出击打部H131的抵接于承受部GM312的突出面3122的第二击打面1312。并且,如图53的(B)所示,在锤H10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击打面1312也抵接于整个突出面3122。另外,图53的(B)中,各部的横宽的长度是箭头Wt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图53的(B)所示的第二击打面1312的横宽大于突出面3122的横宽,第一击打面1311的横宽大于倾斜面3121的横宽。即,成为击打部H131的横宽大于承受部GM312的横宽而击打部H131可靠地抵接于承受部GM312的构造。
关于转动过来的击打部H131,首先,其第一击打面1311碰撞倾斜面3121,同时进一步持续转动,最后,第二击打面1312碰撞突出面3122而停止。其结果,滑槽GM31被斜向敲击。即,对滑槽GM31,施加下方向的冲击和横向的冲击,产生多个方向的振动,附着于内周壁的研磨豆更易剥落。此外,即便是图52所示的锤击机构H1,其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也未强达必要以上,因此通过将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手指放置部H141朝下方略强地拨动,可轻松地执行击打动作。若反复地连续进行该拨动操作,则对滑槽GM31的击打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接着,使用图51等来说明杯子CP的保持动作。
将右手手指放置在图51的(B)所示的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手指放置部H141并轻微地按压,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形成可供杯子CP的周壁CP1进入的程度的间隙。左手拿起杯子CP,将杯子CP的周壁CP1插入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插入完成后,保持手拿杯子CP的状态,从手指放置部H141松开手指。锤H10通过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而朝逆时针方向返回,成为杯子CP的周壁CP1夹在橡胶盖GM332与保持部H121之间的图51的(A)所示的状态(保持状态)。即,2个并排设置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从杯子CP的周壁CP1的外侧在2个部位与该周壁CP1相接,锤H10的保持部H121从该周壁CP1的内侧在1个部位与该周壁CP1相接。该状态下即便从杯子CP松开手,也能通过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来保持杯子CP。并且,橡胶盖GM332作为杯子CP的防滑部发挥功能,可更稳定地保持杯子CP。
在咖啡豆研磨机GM中执行研磨处理,且从滑槽GM31排出研磨豆,将研磨豆收容在咖啡豆研磨机GM所保持的杯子CP中。来自滑槽GM31的研磨豆的排出结束后,左手拿住杯子CP,将右手手指放置在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手指放置部H141并轻微按压。这样一来,保持部H121与橡胶盖GM332之间形成间隙,只要将杯子CP朝下方拉拽,便可卸除杯子CP。此后,只要实施锤H10的击打动作,将附着于滑槽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击落即可。
此外,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锤击机构H1也无须使扭力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强达必要以上,因此从初始状态向保持状态的转变、或从保持状态向初始状态的转变仅以操作杯子CP的力便可实现,无须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
根据以上记载,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例如,饮料制造装置1、咖啡豆研磨机GM],其特征在于,具备:
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其研磨咖啡豆;以及
滑槽[例如,滑槽GM31],其排出所述研磨机研磨的研磨豆,
该咖啡机具备:
可转动的锤[例如,锤H10];以及
第一保持构件[例如,固定保持构件GM33],
其中,所述锤具有:击打构件[例如,击打部H131],其在初始状态[例如,图48、图49的(A)、图50的(A)、图51的(B)、图52的(A)]下通过弹性力而抵接于所述滑槽;以及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保持部H121],其通过该弹性力而将收容从该滑槽排出的研磨豆的杯子[例如,杯子CP]夹在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之间并保持;通过从该初始状态转动而使该击打构件成为暂时离开该滑槽的击打准备状态[例如,图49的(B)],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在所述初始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间隔比所述杯子的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厚度小的位置,
所述击打构件在所述锤通过所述弹性力从所述击打准备状态恢复为所述初始状态时,对所述滑槽赋予冲击[例如,图49的(C)]。”。
根据该咖啡机,其结构为利用弹性力对所述滑槽赋予冲击,因此可精巧且价格低廉地搭载抑制研磨豆堆积在该滑槽的内周壁的机构。并且,所述锤也作为保持所述杯子的构件发挥功能,因此不仅可使操作性变得良好,也可比分开设置击打构件和保持构件更为小型化且得以抑制成本。
此外,咖啡机只要是使用咖啡豆进行调制的机器,便可广泛应用,可为咖啡饮料制造装置,也可以是咖啡豆研磨机。
另外,也可以是具有赋予所述弹性力的弹性力赋予构件(例如,弹簧构件)的方式。
所述锤也可以当在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之间放入该杯子时成为保持状态。所述保持状态也可以是在所述击打构件与所述滑槽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也可以在所述初始状态下配置在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相接的位置。
所述锤在不同部位具有所述击打构件及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所述击打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也可设置在分支的部位。即,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第一臂部[例如,击打臂H13]及与该第一臂部不同的第二臂部[例如,保持臂H12],所述第一臂部设置有所述击打构件[例如,击打部H131],所述第二臂部设置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保持部H121]。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第一臂部,其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滑槽;以及第二臂部,其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子的所述周壁;所述第一臂部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滑槽的部位设置有所述击打构件,所述第二臂部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子的所述周壁的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防滑部[例如,橡胶盖GM332]。”。
通过具备所述防滑部,可更稳定地保持所述杯子。另外,所述击打构件是与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不同的构件,因此即便设置有所述防滑部,也不会影响到该击打构件对所述滑槽的击打。
此外,也可以是两者均具有防滑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一方的保持构件[例如,图51所示的保持部H121]从所述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内侧在1个部位与该周壁相接,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与所述一方的保持构件相对的另一方的保持构件[例如,图51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从所述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外侧在2个部位与该周壁相接。”。
通过在3个部位保持所述周壁,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所述杯子。
并且,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被固定配置,相当于所述另一方的保持构件[例如,图51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相当于所述一方的保持构件[例如,图51所示的保持部H121]。”。
根据本方式,由于可转动的锤所具有的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在1个部位与所述周壁相接,因此可使该锤轻量化,有该锤的操作变得容易的优点。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具有从所述初始状态转变为所述击打准备状态时被操作的操作部[例如,手指放置部H141],
所述操作部位于操作者的右手侧。”。
对用右手的操作者而言所述操作部易于操作。
此外,所述操作部不论从所述初始状态转变为所述保持状态时,还是从该保持状态恢复为所述初始状态时均可操作。
接着,对搭载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主研磨机5BM所具备的固定刀57b及旋转刀58b进行详细叙述。固定刀57b虽不旋转,但相对于旋转刀58b升降。旋转刀58b虽旋转,但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
图54的(A)是表示旋转刀58b、及位于初始位置且处于与该旋转刀58b相隔最远的状态的固定刀57b的立体图,图54的(B)是从图54的(A)所示的状态除去固定刀57b而仅示出旋转刀58b的立体图。
在图54的(A)所示的固定刀57b的中心部分设置有贯通孔571。另外,也沿圆周方向以120度间隔设置有安装孔579。
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彼此相向的面(以下,称为刀面)两者均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例举旋转刀58b为例进行说明。
刀面在最外周的缘部一周连续地设置有用于将咖啡豆磨碎成设定的粒度的研碎部582,该研碎部582在外侧与内侧深度不变。另一方面,刀面中比研碎部582更靠内侧的部分成为倾斜面583,该倾斜面583形成为越是趋向中心则越深的碟状。
图55的(A)是表示旋转刀58b的俯视图的图。
图55的(A)所示的旋转刀58b的旋转方向是图中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在该旋转刀58b的中心部分也设置有贯通孔581,旋转刀58b在俯视下为圆环状。另外,也沿圆周方向以120度间隔设置有安装孔589。利用这些安装孔589,旋转刀58b固定于旋转底座上而无法旋转。
图54的(C)是表示旋转底座59的图。
在图54的(C)所示的旋转底座59,沿圆周方向以120度间隔设置有螺栓承受孔591,旋转刀58b的安装孔589中插通的未图示的螺栓螺合于这些螺栓承受孔591。另外,在旋转底座59的中心部分,也设置有供图32所示的旋转轴54b嵌合的嵌合孔592。当旋转轴54b旋转时,旋转底座59朝箭头方向旋转,从而使安装在旋转底座59的旋转刀58b旋转。并且,在旋转底座59的外周部分,沿圆周方向空开间隔而竖立设置有6个叶片593。这6个叶片593位于旋转刀54b与图52的(B)所示的框架构件694的内周壁之间的排出空间,与旋转刀58b一起旋转,由此沿圆周方向在上述排出空间内移动。在旋转刀54b的刀面与固定刀57b的刀面之间被研磨后的研磨豆被排出至上述排出空间,通过这6个叶片593而沿圆周方向移动。通过叶片593而移动的研磨豆到达设置在框架构件694的排出口后,研磨豆从该排出口朝滑槽GM内猛烈地排出。
图54的(C)中,近前侧示出的2个叶片593的形状尤为容易理解,推挤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研磨豆的第一面5931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下游侧凹下的曲面)。另一方面,从第一面5931连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第二面5932倾斜地配置为波形形状(以下游侧朝向外侧凸出且上游侧朝向内侧凹下的方式起伏的形状),以使越过第一面5931的研磨豆容易朝上游侧移动。
图55的(A)中,在比贯通孔581靠内侧的位置以单点划线示出假想圆。该假想圆的中心与旋转刀58b的中心(贯通孔581的中心)一致。在刀面整体设置有大量的刀580。这些刀580朝该假想圆的虚线所示的切线方向延伸,严格而言,以朝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的方式略微弯曲。另外,各刀580除设置有安装孔589的部位以外,延伸至最外周的研碎部582。
倾斜面583具有未设置有刀580的多个平滑部584~587。该多个平滑部584~587以从贯通孔581朝向外周侧(研碎部582侧)且朝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的方式设置,越是趋向外周则前端越细。以下,将面积最大的平滑部称为第一平滑部584,将面积第二大的平滑部称为第二平坦部585,将面积第三大的平滑部称为第三平坦部586,将面积最窄的平滑部称为第四平滑部587。倾斜面583具有2组第一平滑部584~第四平滑部587组。即,各平滑部584~587沿圆周方向以180度间隔设置,平滑部共存在8个。此外,有时也将各平滑部584~587称为内刀,将比各平滑部584~587靠外侧的部分称为外刀。
第一平滑部584~第三平滑部586沿圆周方向连续地设置,仅第四平滑部587沿圆周方向空开间隔而设置。另外,平滑部面积越大则朝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的倾斜角度越小。因此,第一平滑部584以最小的倾斜角度横卧。另一方面,第四平滑部587以最大的倾斜角度立起。此外,各平滑部(内刀)584~587的外侧的缘、即外刀的内侧的缘从各刀580来看,为锯齿形状。
并且,平滑部面积越大则越朝外周侧延伸。因此,第一平滑部584延伸至最靠外周侧,图55的(A)所示的第一平滑部584的前端到达研碎部582。此外,也可以是即便是第一平滑部584也未到达研碎部582。
另外,图55的(B)是以可看见第一平滑部584~第三平坦部586的方式切出截面时的图,图55的(C)是以可看见第三平滑部586及第四平坦部587的方式切出截面时的图。
第一平滑部584~第四平滑部587的任一平滑部都是越趋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则越深,如图55的(A)的俯视图所示,各平滑部的旋转方向上游端部成为朝向外周呈直线状延伸的槽5841~5861。有时也将该槽5841~5861称为破碎刀。
另外,在刀面的最内侧的位置(贯通孔581的缘的位置),第一平滑部584下降至最深的位置,以下,若按照由深及浅的顺序记载,则为第二平滑部585、第三平滑部586、第四平滑部587。贯通孔581的缘中的未设置有各平滑部584~587的区域比设置有各平滑部584~587的区域窄。该未设置有各平滑部584~587的区域成为贯通孔581的缘中的沿旋转方向观察时相邻的第一平滑部584与第四平滑部587之间的第一区域α、及同样相邻的第四平滑部587与第三平滑部586之间的第二区域β。第一区域α及第二区域β中,从贯通孔581的缘起存在刀580。
在固定刀57b,也同样设置有第一平滑部574、第二平滑部575、第三平滑部576及第四平滑部577。图54的(A)中示出固定刀57b的一部分,可看见第一平滑部574、第二平滑部575及第三平滑部576各自的缘。图54的(A)所示的旋转刀58b相对于固定刀57b在圆周方向上稍许偏移。
对主研磨机5BM,从顶部研磨机5AM向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的中心侧供给粉碎豆。供给的粉碎豆在固定刀57b的刀面与旋转刀58b的刀面之间被研磨。固定刀57b的刀面与旋转刀58b的刀面之间的豆的移动复杂,难以笼统地说明,以下说明旋转刀58b的刀面处的豆的移动的一例。供给至固定刀57b的刀面与旋转刀58b的刀面之间的豆中的进入任一平滑部584~587的豆通过离心力而趋往平滑部584~587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且趋往外侧。就平滑部584~587而言,随着趋向旋转方向下游侧,平滑部584~587的面积逐渐变窄。因此,进入平滑部584~587的豆随着趋往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容易从平滑部584~587移动至外侧的刀580(外刀)。移动至外侧的刀580(外刀)的豆被外刀研磨,最终,通过研碎部582而精研磨为利用图32所示的粒度调整机构503调整后的粒度、或者使用图36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或微调整用旋钮696设定的粒度(以下,将这些粒度统称为所需粒度),从上述滑槽GM31排出。另一方面,落至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相邻的平滑部的槽(破碎刀)5851、5861中的豆既有被引导至该槽(破碎刀)5851、5861后趋往外周的豆,也有因离心力而从该槽(破碎刀)5851、5861脱出后趋往旋转方向下游侧且外侧并反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移动的豆。另外,被引导至槽(破碎刀)5851、5861且到达与研碎部582之间的外刀的豆被该外刀研磨,最终由研碎部582精研磨为所需粒度,从滑槽GM31排出。另外,移动至比第三平滑部586更靠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豆经第二区域β的刀580研磨后,有时会落至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相邻的第四平滑部587(破碎刀)5871。在该情况下,被引导至槽(破碎刀)5871且到达与研碎部582之间的外刀的豆被该外刀研磨,最终由研碎部582精研磨为所需粒度,从滑槽GM31排出。移动至比第四平滑部587更靠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豆被第一区域α的刀580研磨后,到达研碎部582,由该研碎部582精研磨为所需粒度,从滑槽GM31排出。或者有时会落至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相邻的第一平滑部584的槽(破碎刀)5841。落至该槽(破碎刀)5841中的豆直接被引导至研碎部582,由研碎部582精研磨为所需粒度,从滑槽GM31排出。
接着,对主研磨机5BM中的手动进行的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的间隔调整进行详细叙述。以下说明中,将旋转刀58b与固定刀57b的间隔称为主研磨机间隔。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也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连结管道661相同的连结管道(未图示)。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未设置的机械开关单元600。
图56的(A)是卸除图51所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及未图示的连结管道以便可看见机械开关单元600的立体图,图56的(B)是图56的(A)所示的部位的俯视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通过图36所示的第二马达503a旋转驱动,可实现比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手动调整更为精细的微调整。另外,也设置有微调整用旋钮696,即便手动操作也可实现微调整。另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未设置有第二马达503a或微调整用旋钮696,仅可通过使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手动操作来实现主研磨机间隔的调整。即,无法进行利用马达驱动的调整、或比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更为精细的微调整。其目的在于降低装置的成本,在相较成本更重视性能的情况下,也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同样,设置第二马达503a或微调整用旋钮696。
图56中除示出滑槽GM31以外,也示出蜗轮691、及将未图示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与蜗轮691连结的连结拨盘697。在图56所示的连结拨盘697的上表面也设置有连结齿轮697g,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载置在连结拨盘697之上时,连结齿轮697g与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齿轮啮合。
另外,也示出设置在蜗轮691的外周的齿轮部691g。机械开关单元600探测构成齿轮部691g的齿的移动。因此,机械开关单元600以与齿轮部691g相向的方式固定配置。图56的(B)所示的机械开关单元600朝2点钟方向固定配置,被单点划线的框包围。
图57的(A)是将图56的(B)中的单点划线的框内放大表示的图,图57的(B)是表示图57的(A)所示的机械开关单元600的内部构造的图。
如图57的(B)所示,机械开关单元600具有第一机械开关610及第二机械开关620。第一机械开关610具备铁制的探测球611、吸引该探测球611的磁铁构件612、及具有弹性的探测片613。第二机械开关620也为相同结构,具备铁制的探测球621、吸引该探测球621的磁铁构件622、及具有弹性的探测片623。位于初始位置的探测球611、621在齿轮部691g的齿通过时被齿压住,磁铁构件612、622朝向外侧挤出,将探测片613、623压下。探测片613、623被压下后成为通电状态而输出检测信号。另一方面,齿通过结束后,通过探测片613、623的弹性使通电状态结束,磁铁构件612、622后退,探测球611、621返回至初始位置。即,探测球611、621与磁铁构件612、622结合所得者相当于追随于齿轮部691g的齿顶和齿底的凹凸而进退的移动体。此外,探测球611、621由具有磁性的材料形成以使其不会偏离磁铁构件612、622的位置,且不限于铁制。
齿轮部691g包含60个齿。即,每当蜗轮691旋转6°时,便从第一机械开关610输出检测信号,也从第二机械开关620输出检测信号。第一机械开关610的探测球611及第二机械开关620的探测球621均配置在从蜗轮691的中心轴沿放射方向延伸的直线(参照图57的(A)中的双点划线)上。即,探测球611及磁铁构件612整体以面向蜗轮691的中心的方式配置,探测球621及磁铁构件622整体也以面向蜗轮691的中心的方式配置。机械开关单元600为了探测蜗轮691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而错开地配置2个探测球611、621的相位,以使反应时机不一致。此处,以错开1.5°的方式,以6°×2+1.5°=13.5°间隔配置第一机械开关610的探测球611和第二机械开关620的探测球621。
图58的(A)是表示锁定杆640和齿轮锁定部641的图。
图58的(A)所示的锁定杆640处于锁定位置,齿轮锁定部641与蜗轮691的齿轮部691g的一部分的齿啮合。在锁定杆640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蜗轮691无法旋转。锁定杆640以未图示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自如。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同样,当旋转操作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参照图51)时,蜗轮691经由连结拨盘697而直接旋转,从而可使图54的(a)所示的固定刀57b升降。为了旋转操作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使锁定杆640以如图中箭头所示那样抬起的方式转动。这样一来,齿轮锁定部641的与齿轮部691g的啮合解除,蜗轮691变得可旋转,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变得既可正向旋转也可反向旋转。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也具备图19所示的控制装置11。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1也控制咖啡豆研磨机GM的整体。如图19所示,该控制装置11具有处理部11a、存储部11b及I/F部11c。处理部11a例如为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为RAM或ROM。此外,咖啡豆研磨机GM中不具备图19所示的信息显示装置12,如下所述,可使用终端来掌握机器的状态或历程。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通过省略信息显示装置12,可实现机器的成本降低。
在控制装置11,设置有粒度调整计数器,处理部11a根据从机械开关单元600输出的检测信号,而增减该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
图58的(B)是表示从机械开关单元600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一例、及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图。
第一机械开关610和第二机械开关620分别探测齿轮部691g的齿,控制装置11中,计算以手动方式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的方向和距离并存储该方向和距离。从第一机械开关610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模式为四种,从第二机械开关620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模式也为四种。即,为“1”→“1”、“1”→“0”、“0”→“1”、“0”→“0”这四种模式。
例如,在来自第一机械开关610的检测信号所代表的值为“1”→“1”、来自第二机械开关620的检测信号所代表的值为“1”→“0”的情况下,通过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右旋转而对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递增计数。在来自第一机械开关610的检测信号所表示的值为“1”→“0”、来自第二机械开关620的检测信号所表示的值为“1”→“1”的情况下,通过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左旋转而对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递减计数。
图58的(B)所示的例中,第一机械开关610在t1~t3期间检测到“齿1”,并将检测信号(接通电平的信号)从第一机械开关610输出。另外,当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继续朝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右旋转)时,第一机械开关610继“齿1”之后检测到“齿2”。第一机械开关610在t5~t8期间检测到该“齿2”,并将检测信号(接通电平的信号)从第一机械开关610输出。另一方面,第二机械开关620在t1~t2期间检测到“齿A”,并将检测信号(接通电平的信号)从第二机械开关620输出。另外,当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继续朝上述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右旋转)时,第二机械开关620继“齿A”之后检测到“齿B”。第二机械开关620在t4~t6期间检测到该“齿B”,并将检测信号(接通电平的信号)从第二机械开关620输出。第二机械开关于t7之后也开始检测到“齿B”,并将检测信号(接通电平的信号)从第二机械开关620输出。
在控制装置11中,将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逐一进行递增计数直至t7为止,在t7之后进行递减计数。即,在图58的(B)所示的例中,是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旋转方向以t7的时机为分界变得相反的例。
此外,在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动作中,在切断电源的状态下,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直至出现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碰撞的声音为止,出现碰撞声音后,停止旋转操作,将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抬起,将刻度0对准中心壳体GM10上标记出的基准线GM10k(参照图51)后,使抬起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下降至正下方。接着,通过按下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而打开电源开关GM51,可将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为0。
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圈时,主研磨机间隔发生1000μm的变化。如上所述,齿轮部691g包含60个齿,根据1000μm/60齿可知,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个齿的量时,主研磨机间隔发生16.6μm的变化。在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仅在0μm以上且830μm以下之间标记有刻度,830μm~1000μm之间未标记有刻度。即,在0μm以上切830μm以下之间标记有11个刻度作为大刻度,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个大刻度的量时,主研磨机间隔发生83μm的变化。并且,根据1个齿的量的16.6μm,在1个大刻度中标记有将1个大刻度划分为5个的4个小刻度。计算上,当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个小刻度的量时,主研磨机间隔会发生1个齿的量(16.6μm)的变化。
图59是表示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与主研磨机间隔的关系的一部分的表。
粒度调整计数器是针对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圈而具有240次计数的分辨率的计数器。如上所述,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圈时,主研磨机间隔发生1000μm的变化,因此对于1次计数,主研磨机间隔成为4.166…μm。在图59所示的表中,4.166…μm/计数代表“计算上的主研磨机间隔(μm)”。另一方面,在操作机器方面,计算上的值过于精细,因此针对1次计数将主研磨机间隔视为4μm。在该情况下,当成为4μm×240次计数、使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旋转1圈时,主研磨机间隔发生960μm的变化。图59所示的表中,4μm/计数代表“机器操作上的主研磨机间隔(μm)”。
此处,即便严格处理主研磨机间隔,旋转刀58b、固定刀57b最终也会有所磨耗,因此实际上容易产生偏移。另外,就操作数据而言,取整的值更容易进行操作。根据这些理由,在将主研磨机间隔以日志形式保存在数据中的情况下,优选以10μm为单位来处理。在图59所示的表中,以10μm为单位处理主研磨机间隔所得到的即为“数据操作上的主研磨机间隔(μm)”。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刀[例如,旋转刀58b];
第二刀[例如,固定刀57b],其将咖啡豆在其与所述第一刀之间粉碎,且可变更与该第一刀的间隔;
动作部[例如,蜗轮691],其根据所述间隔的长度而动作;以及
探测部[例如,机械开关单元600],其探测所述动作部的动作。”。
根据该咖啡机,使用所述探测部的探测结果,容易掌握所述间隔。另外,倾向于将所述间隔的变更转变为数据。
此外,咖啡机只要为使用咖啡豆进行调制的装置即可,可为咖啡豆研磨机,也可以是搭载该咖啡豆研磨机而制造咖啡饮料的饮料制造装置(以下也相同)。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部包含齿轮,且根据所述间隔的长度而进行旋转动作,
所述探测部探测所述齿轮的齿[例如,构成齿轮部691g的齿]的移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部通过与所述齿轮的齿相接而探测该齿的移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部具有追随于所述齿轮的齿顶和齿底的凹凸而进退的移动体[例如,探测球611、621与磁铁构件612、622结合所得者]、及探测该移动体的进出的探测片[例如,探测片613、623]。”。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探测片当探测到所述移动体的进出时成为通电状态,输出检测信号。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部通过与所述齿轮中的2个齿相接而探测该齿的移动[例如,第一机械开关610和第二机械开关620]。”。
根据本方式,可将所述齿轮的正向旋转与反向旋转加以区分。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所述探测部的探测结果而增减计数值的计数器[例如,粒度调整计数器],
在所述计数器中,在所述齿轮朝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计数值增加,在该齿轮朝与该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该计数值减少。”。
根据该咖啡机,可根据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而记录所述间隔的长度,从而可容易地进行该间隔的长度的数据管理。
接着,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也具备图30所示的谷壳风扇60A1及谷壳风扇马达60A2。如使用图30所说明的那样,已分离出杂质的空气如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通过谷壳风扇60A1后被排出。本来,杂质会因自重而落下,不会通过谷壳风扇60A1,但在存在非常轻的杂质(豆粉等)或谷壳风扇60A1的吸引力较强的情况等时,有时上升的空气中会残留有杂质,有时残留的杂质会附着于谷壳风扇60A1。另外,还有时附着于谷壳风扇60A1的杂质会掉落。在这些情况下谷壳风扇60A1的旋转速度发生增减。或者,有时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劣化也会导致谷壳风扇60A1的旋转速度下降。因此,为了使谷壳风扇60A1的旋转速度尽可能接近设定速度从而将风量保持为目标的风量,控制装置11中的处理部11a(参照图19)进行谷壳风扇60A1的风量监视控制。谷壳风扇马达60A2是脉冲马达,处理部11a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
图60是表示处理部11a进行的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PWM控制下的基准表的第0~105个脉冲的表,图61是表示基准表的第106~255个脉冲的表。
该基准表中的“脉冲数”为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每单位时间(500ms)的旋转脉冲数,“PWM值”为与旋转脉冲数对应的占空比(Duty比)的值(%)。图60及图61所示的基准表被存储在控制装置11的存储部11b(参照图19)中。
图62是表示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与PWM控制下的占空比的关系的表。
作为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准备有设定1~设定5这五个等级。对这些设定的选择能够通过操作图51所示的风量拨盘60D来进行。在设定1中,不使谷壳风扇马达60A2旋转。另一方面,在使谷壳风扇60A1最强力地旋转的设定5中,PWM值(占空比)为60%。谷壳有时会成为咖啡饮料的苦味、杂味成分,通过去除谷壳,能够期待给咖啡饮料的口感带来清新感。但是,也有人觉得苦味、杂味好喝。因此,将谷壳一律全部去除并非优选。目前为止的说明中虽将谷壳表达为杂质,但以何种程度去除谷壳属于喜好问题,谷壳严格而言并非单纯的杂质。因此,作为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准备有五个等级。
处理部11a获取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实际的每单位时间(500ms)的旋转脉冲数,在满足针对设定2~设定5分别设置的校正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进行PWM值的校正。在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旋转开始后,每隔6秒获取旋转脉冲数。处理部11a在每次获取到旋转脉冲数时判定是否需要校正。校正必要条件为如果获取到的旋转脉冲数(获取值)偏离容许范围则成立的条件。容许范围是针对每个设定值而准备的。
例如,在选择了设定2的情况下,“当前的PWM值”为5(%)。另外,“与设定值对应的PWM值”也为5(%)。此处,在获取到的旋转脉冲数(获取值1)为79的情况下,低于容许范围从而满足校正必要条件。根据图60的基准表,与获取值1对应的PWM值为3(%)。处理部11a根据校正式来求出“校正PWM值”。在该情况下,“校正PWM值”为5+(5-3)=7(%)。另一方面,在获取到的旋转脉冲数(获取值2)为98的情况下,高于容许范围,在该情况下也满足校正必要条件。根据图60的基准表,与获取值2对应的PWM值为8(%)。处理部11a根据校正式来求出“校正PWM值”。该情况下的“校正PWM值”为5+(5-8)=2(%)。
处理部11a按照根据校正式计算出的校正PWM值来控制谷壳风扇马达60A2。校正PWM值被存储在存储部11b中,在每次校正必要条件被满足时,校正PWM值被更新。在设定值被变更后再次恢复为该设定值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设定值即将变更时的校正PWM值。另外,即使机器的电源被切断,校正PWM值也会被保存,在下次电源接通时,继续使用电源切断时的校正PWM值。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研磨机[例如,顶部研磨机5AM],其研磨咖啡豆;
风扇[例如,谷壳风扇60A1],其通过旋转来产生从被所述第一研磨机研磨后的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风压;
风扇马达[例如,谷壳风扇马达60A2],其使所述风扇旋转;以及
控制部[例如,处理部11a],其按照设定值[例如,PWM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其中,所述控制部获取与实际正在旋转的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速度有关的信息[例如,旋转脉冲数],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校正所述设定值,并按照校正后的设定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根据该咖啡机,能够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地接近目标的风量。
此外,在所述风扇马达是脉冲马达、所述控制部进行PWM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设定值是表示占空比的值,所述信息是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脉冲数(脉冲速度)。预先存储针对占空比的旋转脉冲数的容许范围来作为数据,所述控制部监视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脉冲数,在该旋转脉冲数偏离该容许范围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获取与实际的旋转脉冲数对应的占空比,使用所设定的设定占空比与从所述数据获取到的占空比之差来对该设定占空比进行校正。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规定周期[例如,每隔6秒]获取所述信息,且能够在每次获取到该信息时校正所述设定值。”。
通过这样,能够在风扇的旋转过程中持续地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地接近目标的风量。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所述控制部设定所述设定值的设定部[例如,风量拨盘60D],
所述设定部将从多个设定值[例如,“设定1”~“设定5”]中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设定为所述设定值,
所述控制部按照针对所述多个设定值分别准备的校正必要条件[例如,图62所示的校正必要条件]中的通过所述设定部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的校正必要条件,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该设定值进行校正。”。
根据该咖啡机,设定值的设定变得容易,能够针对多个设定分别判定是否需要校正,能够进行精细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是以下方式:具备针对所述多个设定值分别存储校正必要条件的存储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虽然按照不同的所述校正必要条件判定是否需要对所述设定值进行校正,但是就该设定值的校正方法而言,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校正[例如,使用共同的校正式进行校正]。”。
通过这样,控制程序的容量变小,处理负担也减轻。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过程中按照校正后的设定值的校正必要条件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该设定值进一步进行校正。”。
通过这样,能够持续地使风扇的风量尽可能接近目标的风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多个动作状态进行说明,对各动作状态下的控制处理进行详细叙述。
图6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动作状态的变迁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有初始化处理中状态、通常待机状态、研磨状态、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待机状态(清洗中)、条件不足状态、豆堵塞状态以及异常状态等多个动作状态。此外,所谓通常待机状态是指可动作的状态,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基本状态。在咖啡豆研磨机GM中,改变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相当于图24所示的开始按钮GM15)中内置的按钮LED 151的发光色,来通知各动作状态。初始化处理中状态点亮为黄色,通常待机状态、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5AM停止中)及待机状态(清洗中)点亮为白色,研磨状态点亮为蓝色,条件不足状态点亮为桔色,豆堵塞状态点亮为紫色,异常状态点亮为红色。此外,点亮为白色限于下述通常模式的情况。
图64是表示接通电源后咖啡豆研磨机GM启动时的处理部11a的启动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打开图51所示的电源开关GM51而接通电源时,处理部11a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黄色(步骤Sg100),执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g101)。在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对处理部11a即CPU的堆栈指针的堆栈初始值的设定(暂时设定),中断屏蔽的设定、I/F部11c的初始设定、及存储在作为存储部11b之一的RAM中的各种变量的初始设定等。
初始化处理结束后,处理部11a从RAM读出上次断电时的状态(步骤Sg102),首先,判定是否为未产生RAM异常的状态(步骤Sg103)。若上次断电时的状态为产生了RAM异常的状态,则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红色,将机器的动作状态设定为异常状态(步骤Sg105),图64所示的启动处理结束。若未产生RAM异常,则判定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是否被操作,若未被操作,进入步骤Sg107。另一方面,若反向旋转按钮GM52被操作,则将上述粒度调整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为“0”(步骤Sg106),进入步骤Sg107。
在步骤Sg107中,设定为上次断电时的状态。若上次断电时的状态为RAM异常以外的异常状态,则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红色,将机器的动作状态设定为异常状态。另外,若下述G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0”,则启动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未图示),使按钮LED151点亮为桔色,将机器的动作状态设定为条件不足状态。若上次断电时的状态为豆堵塞状态,则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紫色,将机器的动作状态设定为豆堵塞状态。另外,若上次断电时的状态为通常模式的通常待机状态,则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白色,将机器的动作状态设定为通常待机状态。
步骤Sg107执行完成后,图64所示的启动处理结束。
图65的(A)是表示通常待机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通常待机状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判定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是否被操作(步骤Sg200),若未被操作,则判定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是否被操作(步骤Sg201),若反向旋转按钮GM52也未被操作,则返回至步骤Sg200。
另一方面,在研磨按钮150被操作的情况下,使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开始(步骤Sg202)。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用于进行直至主研磨机马达的启动时机为止的计数(例如,30ms的计数)。接着,启动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未图示)(步骤Sg203),最后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蓝色(步骤Sg204),通常待机状态处理结束。在研磨按钮150被操作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研磨状态,处理部11a下次将执行研磨中断处理1。
在反向旋转按钮GM52被操作的情况下,判定杯测模式标志是否设定为开(步骤Sg205)。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有通常模式及杯测模式作为动作模式。杯测模式是不使图30所示的谷壳风扇60A1旋转而不进行谷壳分离的模式,通常模式是可使谷壳风扇60A1旋转而进行谷壳分离的模式。杯测是对咖啡豆本身进行评价,因此不可取出谷壳,因此,准备有杯测模式。此处,反向旋转按钮GM52作为切换通常模式与杯测模式的触发开关发挥功能,若杯测模式标志为开,则将杯测模式标志设定为关(步骤Sg206),转变为通常模式,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白色(步骤Sg207),通常待机状态处理结束。若杯测模式标志为关,则将杯测模式标志设定为开(步骤Sg208),转变为杯测模式,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绿色(步骤Sg209),通常待机状态处理结束。在研磨按钮150未被操作的情况下,通常待机状态持续,在杯测模式时的通常待机状态下,按钮LED 151点亮为绿色。
图65的(B)是表示通常待机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通常待机状态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按规定周期(例如,约1ms产生1次)产生的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各种中断处理(待机状态中断处理、研磨中断处理、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
在步骤Sg10中,执行G计数器减法处理。关于G计数器减法处理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叙述。接着,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例如,在检测出RAM异常、非驱动时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电流值异常、同样的非驱动时的主研磨机马达电流值异常的情况下,使按钮LED151点亮为红色,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异常状态。另外,在因未安装图51所示的料斗单元402而未探测到料斗单元402、或因使用图52的(B)加以说明的滑槽GM31打开而未探测到滑槽GM31的情况下,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
在后续的步骤Sg212中,判定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是否发生异常,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通常待机状态中断处理结束。相反,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结束对空冷风扇的驱动马达的电力供给而使空冷风扇停止(步骤Sg213),通常待机状态中断处理结束。
通过主研磨机5BM进行一定时间的研磨处理后,主研磨机马达温度上升,主研磨机马达自身产生故障,或主研磨机马达周围的部件产生故障。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设置有监视主研磨机5BM的可研磨时间的G计数器。该G计数器在主研磨机马达的旋转中每隔规定时间(该例中为1ms)进行递增计数,在主研磨机马达的旋转中以外,在达到下限阈值(该例中为“0”)之前每隔规定时间(该例中为1ms)进行递减计数。G计数器达到上限阈值后,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后,在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该例中为“0”)之前,条件不足状态持续,而不恢复为通常待机状态。即,主研磨机马达无法旋转,而无法进行研磨处理。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在G计数器的计数值为下限阈值以下时停止,当该计数值超过下限阈值时启动。另外,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从监视空冷风扇的驱动的传感器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在上述步骤Sg213中,处理部11a基于是否输出该风扇锁定信号,若输出了风扇锁定信号则判定为发生异常。
图66是表示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变动例的时序图。该时序图中,时间从图左侧朝向右侧流逝。另外,在表示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增减的曲线之下,示出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的驱动信号、及表示空冷风扇的故障的风扇锁定信号的输出例。
在最左端的通常待机状态下,G计数器的计数值为下限阈值(以下,称为具体数值“0”)。空冷风扇停止,未从监视空冷风扇的驱动的传感器输出风扇锁定信号。
操作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主研磨机马达开始旋转(下述步骤Sg316)。主研磨机马达开始旋转后,在每隔1ms开始的中断处理中,进行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加法处理(下述步骤Sg310、步骤Sg330、步骤Sg350)(参照图68的(B))。由于未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因此对计数值反复加上规定的正常值(m(m为自然数,例如“10”))。该时序图中,空冷风扇的驱动接通信号的输出时机表现为与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增加开始时机一致,但严格而言,为主研磨机马达开始旋转前的图65的(A)所示的步骤Sg203的执行时机。
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旋转后,在每隔1ms开始的中断处理中,进行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减法处理(上文说明的步骤Sg210、下述步骤Sg230、步骤Sg260、步骤Sg400、步骤Sg510、步骤Sg520、步骤Sg540)(参照图67)。该时序图中,在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之前恢复为通常待机状态,不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因此从计数值减去规定的正常值(2n(n为自然数,例如为“10”))。
G计数器的计数值通过反复执行减法处理而在通常待机状态中达到“0”。G计数器的计数值成为“0”后,主研磨机马达被充分地冷却,空冷风扇停止(下述步骤Sg210g)。
再次操作研磨按钮150,主研磨机马达开始旋转,对恢复为“0”的G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此处也未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因此对计数值反复加上规定的正常值。另外,空冷风扇也开始驱动。间隔短暂的通常待机状态,转变为第3次的研磨状态。在该短暂的通常待机状态下,G计数器的计数值不恢复至“0”值,开始基于第3次的研磨状态的加法运算。在第3次的研磨状态下,也不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因此对计数值继续反复加上规定的正常值,最终,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后,为了避免主研磨机马达及周边部件发生故障的风险,而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即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也继续驱动空冷风扇,不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因此从计数值反复减去规定的正常值。其结果,计数值达到“0”,恢复为通常待机状态。另外,空冷风扇停止。
在转变为第4次的研磨状态时,空冷风扇发生故障,从监视空冷风扇的驱动的传感器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在下述空冷风扇监视处理(参照图69的(B))中,根据是否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判定空冷风扇是否发生异常(下述步骤Sg338a)。在输出风扇锁定信号的情况下,对G计数器的计数值反复加上规定的异常值(5m(例如“50”))。加上的规定的异常值是加上的规定的正常值的5倍的值,与加上正常值的情况相比,计数值以5倍的速度达到上限阈值。因旋转而发热的主研磨机马达的冷却在无法利用空冷风扇进行主研磨机马达的强制空气冷却的状态下,必须依赖在自然空气冷却,自然空气冷却与强制空气冷却相比冷却能力更低,因此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增加比率较正常的情况大,计数值会在短时间内达到上限阈值。
因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因此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风扇锁定信号的输出持续,从计数值反复减去规定的异常值(n(例如“5”))。减去的规定的异常值为减去的规定的正常值的1/2倍的值,与减去正常值的情况相比,计数值以1/2倍的速度达到“0”。如上所述,在无法利用空冷风扇进行主研磨机马达的强制空气冷却的状态下,必须依赖于冷却能力较低的自然空气冷却,因此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G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减少比率较正常的情况小,到达到“0”为止要花费时间。计数值达到“0”后,恢复为通常待机状态。
处理部11a可算出到计数值成为“0”为止所需的时间。在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中,将圆形按钮LED 151沿圆周方向分割成4个部分,根据到计数值成为“0”为止的剩余时间,将橙色的点亮区域置换为白色的点亮区域,显示到计数值成为“0”为止所需的时间信息。例如,在到计数值成为“0”为止要花费60秒的情况下,在减法运算开始时分割的4个部分全部点亮为桔色,每经过15秒便朝顺时针方向逐一分割部分地置换为白色的点亮,从减法运算开始时经过60秒后,分割的4个部分全部点亮为白色。此外,也可设置7段式LED,用数字显示剩余时间。
以上所说明的图66所示的例中,不论是在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后开始对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的情况(第3次的研磨结束后的情况),还是在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之前开始对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的情况(第2次的研磨结束后的情况),减法值相同。即,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减法值为2n(“10”),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减法值为n(“5”)。与此相对,也可使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后开始对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的情况下的减法值(以下,称为“第一减法值”)小于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之前开始对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的情况下的减法值(以下,称为“第二减法值”)。例如,也可以是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一减法值设为“8”,将第二减法值设为“10”,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一减法值设为“3”,将第二减法值设为“5”。
另外,图66所示的例中,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加法值(m=10)与减法值(2n=10)相同,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加法值(5m=50)大于减法值(n=5),但即便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使加法值大于减法值。即,也可使主研磨机马达旋转中的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大于主研磨机马达停止中的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
图67是表示G计数器减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G计数器减法处理中,首先,判定G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未达到下限阈值,即是否大于“0”(步骤Sg210a),若达到下限阈值(若为“0”以下),则该G计数器减法处理结束。若未达到下限阈值(若大于“0”),则判定空冷风扇异常标志是否设定为开(步骤Sg210b)。空冷风扇异常标志是如下标志,即,根据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若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发生异常则设定为开,若空冷风扇正常则设定为关。若将该空冷风扇异常标志设定为开,则从G计数器的计数值减去规定的异常值(例如,n(n为自然数))(步骤Sg210c),进入步骤Sg210e,若设定为关,则从G计数器的计数值减去规定的正常值(例如,2n)(步骤Sg210d),进入步骤Sg210e。异常值的绝对值是比正常值的绝对值小的值。
步骤Sg210e中,判定G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达到下限阈值(“0”以下),若未达到下限阈值,则G计数器减法处理结束。另一方面,若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G计数器的计数值有时也会低于下限阈值,因此将该计数值复位为“0”(步骤Sg210f),由于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因此认为主研磨机马达被充分地冷却,空冷风扇停止(步骤Sg210g),G计数器减法处理结束。
图68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1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研磨中断处理1。首先,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11)。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11)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在下述G计数器加法处理中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情况下被设定为开的标志。若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停止步骤Sg202中开始的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步骤Sg313),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314),研磨中断处理1结束。因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因此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
另一方面,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判定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315)。若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计满,则执行G计数器加法处理(步骤Sg310)。关于G计数器加法处理的详情将在下文叙述。接着,启动主研磨机马达(步骤Sg316),判定杯测模式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关(步骤Sg317a)。若杯测模式标志为关、即为通常模式,则使谷壳风扇马达60A2旋转而启动谷壳风扇60A1(步骤Sg317b),进入步骤Sg318。处理部11a在1ms中断的传感器任务中,始终监视利用风量拨盘60D选择的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设定1~设定5)。在执行规定次(例如,500次)传感器任务的期间或者规定时间(500ms)的期间设定值无变更的情况下,将该设定值设为确定值。步骤Sg317b中,以该确定值使谷壳风扇马达60A2旋转而启动谷壳风扇60A1。此外,主研磨机马达的启动时机与谷壳风扇60A1的启动时机中的哪一方在先均可,也可以是同时。另一方面,若杯测模式标志为开、即为杯测模式,则不启动谷壳风扇马达60A2而进入步骤Sg318。
步骤Sg318中,开始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进行到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启动时机为止的计数(例如,150ms的计数)。在研磨状态下,先启动主研磨机5BM,之后再启动顶部研磨机5AM。接着,基于上述风扇锁定信号的有无而判定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是否发生异常(步骤Sg319),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研磨中断处理1结束。相反,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结束对空冷风扇的驱动马达的电力供给而使空冷风扇停止(步骤Sg320),研磨中断处理1结束。在如此开始主研磨机5BM的驱动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执行研磨中断处理2。
若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未计满,则与步骤Sg319同样,判定空冷风扇是否发生异常(步骤Sg321),在空冷风扇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研磨中断处理1结束,在空冷风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此处也使空冷风扇停止(步骤Sg322),研磨中断处理1结束。在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未计满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研磨中断处理1。
图68的(B)是表示G计数器加法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G计数器加法处理中,首先,判定空冷风扇异常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关(步骤Sg310a),在被设定为开的情况下,对G计数器的计数值加上规定的异常值(例如,5m(m为自然数))(步骤Sg310b),进入步骤Sg310d,若被设定为关,则对G计数器的计数值加上规定的正常值(例如,m)(步骤Sg310c),进入步骤Sg310d。异常值的绝对值是比正常值的绝对值大的值。
步骤Sg310d中,判定G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达到上限阈值,若未达到上限阈值,则G计数器加法处理结束。另一方面,若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上限阈值,则将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设定为开(步骤Sg310e),G计数器加法处理结束。
图69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2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研磨中断处理2。首先,在步骤Sg33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31)。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31)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执行谷壳风扇设定值确认处理(步骤Sg317c)。在该谷壳风扇设定值确认处理中,若上述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的确定值有变更,则设为以变更后的确定值使谷壳风扇马达60A2旋转的设定。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332)。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使步骤Sg316中启动的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33),并使步骤Sg318中开始的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停止(步骤Sg334),使按钮LED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335),研磨中断处理2结束。因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因此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
另一方面,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判定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336)。若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计满,则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步骤Sg337),执行空冷风扇监视处理(步骤Sg338)。关于该空冷风扇监视处理(步骤Sg338)将在下文进行叙述。处理部11a执行空冷风扇监视处理时,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蓝色(步骤Sg339),研磨中断处理2结束。在如此开始顶部研磨机5AM的驱动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执行研磨中断处理3。
若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未计满,则与步骤Sg338同样,执行空冷风扇监视处理(步骤Sg340),研磨中断处理2结束。在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未计满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研磨中断处理2。
图69的(B)是表示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空冷风扇监视处理中,首先,判定将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空冷风扇是否发生异常(步骤Sg338a)。具体而言,如使用图66的说明中所记载,若从监视空冷风扇的驱动的传感器输出风扇锁定信号,则处理部11a判定为发生异常。若发生异常,则将空冷风扇异常标志设定为开(步骤Sg338b),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结束。另一方面,若正常,则将空冷风扇异常标志设定为关(步骤Sg338c),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结束。
图70的(A)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
该研磨处理3并非中断处理,处理部11a反复判定研磨按钮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被操作为止(步骤Sg340)。此处的研磨按钮150的操作是研磨中止请求的操作,当研磨按钮150被操作时,顶部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41)。接着,开始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步骤Sg342),该研磨处理3结束,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直至主研磨机马达的停止时机为止进行计数(例如,500ms的计数)。在研磨状态下,先使顶部研磨机5AM停止,其后使主研磨机5BM停止。
图70的(B)是表示研磨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研磨中断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研磨中断处理3。首先,在步骤Sg35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51)。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351)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并且,执行与图69的(A)中的步骤Sg317c相同的谷壳风扇设定值确认处理(步骤Sg317d)。
接着,判定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是否为异常值(步骤Sg352)。如使用图26及图27所说明的那样,在顶部研磨机5AM中,固定刀57a与旋转刀58a之间有时会夹杂石头等异物、或非常硬且变质的焙煎咖啡豆。在此情况下,使旋转刀58a旋转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变为异常值。
图71的(A)是表示豆堵塞状态解除的例的图。
当在豆堵塞状态下操作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时,输出朝与图69的(A)所示的步骤Sg337中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时相反的方向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驱动信号。反向旋转按钮GM52在图64所示的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处理后不久,在步骤Sg106中作为粒度调整计数器的复位按钮发挥功能,在图65的(A)所示的通常待机状态处理中,在步骤Sg206及步骤Sg208中作为通常模式与杯测模式的切换按钮发挥功能,但仅在豆堵塞状态下,作为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本来的按钮发挥功能。通过这样,即便在豆堵塞状态以外的状态下误操作了反向旋转按钮GM52时,顶部研磨机马达也安全,不会反向旋转。
此外,顶部研磨机马达也为脉冲马达,进行PWM控制。
在图71的(A)的下方,示出表示监视顶部研磨机马达中流通的电流值并输出与该电流值相应的强度的信号的电流监视输入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曲线。待机中(停止中)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为0A,电流监视输入信号的信号强度也为0。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未粉碎焙煎咖啡豆的空转时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为0.1A左右,正常粉碎焙煎咖啡豆时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为0.6A左右。
步骤Sg352中,将3A以上视为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的异常值。
关于图71的(A)的下方所示的电流监视输入信号,当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反向旋转开始时,输出与3A以上的电流值对应的非常高的信号强度的波形,但信号强度即刻变低。该信号强度的降低是通过反向旋转解除豆堵塞从而成为空转状态的结果。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根据正常粉碎焙煎咖啡豆时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将视作豆堵塞解除的电流值(以下,称为“堵塞解除电流值”)设为0.6A。关于图71的(A)的下方所示的电流监视输入信号,输出与信号强度瞬间变低而降低为0.6A以下的电流值对应的信号强度的波形。这样一来,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断开,并且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
图71的(B)是表示即便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隔开时间间隔地输出3次、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也没有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时的例的图。
当在豆堵塞状态下操作反向旋转按钮GM52时,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未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的情况下,1秒内持续输出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因此,顶部研磨机马达持续反向旋转1秒。该1秒由下述反向旋转计时器管理。然后,间隔1秒的停歇,再次输出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此处,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未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的情况下,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也持续输出1秒。并且,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未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的情况下,间隔1秒的停歇而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第三次的驱动信号持续输出1秒。1秒的停歇由下述停歇计时器管理。另外,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的3次输出由下述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管理。在即便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反向旋转的第三次的驱动信号持续输出1秒、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也没有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的情况下,转变为异常状态,不输出第四次以后的反向旋转的驱动信号。
之后,返回至使用图70的(B)的研磨中断处理3的说明。在该研磨中断处理3中,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为异常值的情况下,分别使谷壳风扇马达停止(步骤Sg353),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54),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56)。此外,这些马达的停止顺序不限于该顺序,也可以是顶部研磨机马达最先停止,或者同时停止。各马达停止后,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紫色(步骤Sg356),研磨中断处理3结束。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成为异常值的情况下,不论通常模式还是杯测模式,机器的动作状态均转变为豆堵塞状态。即,无关于机器的动作模式而转变为豆堵塞状态。
另一方面,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并非异常值的情况下,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357)。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分别使谷壳风扇马达停止(步骤Sg358),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59),使顶部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360)。此外,此处,这些马达的停止顺序也不限于该顺序。各马达停止后,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361),研磨中断处理3结束。因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因此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相反,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362),研磨中断处理3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研磨中断处理3。
图72的(A)是表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该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处理并非中断处理,与使用图70的(A)所说明的研磨处理3同样,处理部11a反复判定研磨按钮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被操作为止(步骤Sg220)。此处的研磨按钮150的操作是研磨重新执行请求的操作,当研磨按钮150被操作时,重新开始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步骤Sg221)。接着,使步骤Sg342中开始的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停止(步骤Sg222),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23),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蓝色(步骤Sg224),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结束。在存在研磨的重新开始请求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执行研磨中断处理2。
图72的(B)是表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首先,在步骤Sg23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31)。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31)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232)。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谷壳风扇马达停止(步骤Sg233)且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234),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235),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结束。因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因此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此外,谷壳风扇马达停止(步骤Sg233)与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234)的顺序也可以颠倒,还可以是同时。
另一方面,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判定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236)。若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未计满,则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37),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若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计满,则使主研磨机马达停止(步骤Sg238),此处也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39)。接着,判定杯测模式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关。即,判定是否设定为使谷壳风扇60A1旋转而实施谷壳分离的通常模式。在杯测模式标志被设定为开的情况下,即为不实施谷壳分离的杯测模式的情况下,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结束,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
在杯测模式标志被设定为关的情况下,即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后清洗。在通常模式下,在顶部研磨机5AM的旋转中使谷壳风扇60A1旋转而吸引谷壳等杂质。如上所述,通过操作风量拨盘60D而可选择的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是设定1~设定5这五个等级,即便为使谷壳风扇60A1最强力地旋转的设定5,PWM值(占空比)也为60%。
另一方面,在后清洗中,将PWM值(占空比)设为100%而对管部63及分离室形成部64的内周壁进行清洁。步骤Sg241中,将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PWM值(占空比)设定为100%。谷壳风扇60A1以利用风量拨盘60D选择的设定值持续旋转,直至执行步骤Sg241为止,执行步骤Sg241时,不停止而提高吸引力继续旋转。
图73是表示咖啡豆的路径、谷壳等杂质的路径及后清洗的路径的图。
图73中示出顶部研磨机5AM、从顶部研磨机5AM的上部将上侧覆盖的顶部研磨机上部壳体501、分离室形成部64、连结管道661、连结拨盘697、蜗轮691、覆盖主研磨机5BM的框架构件694、滑槽GM31、管部63、配置在回收容器60B的上部61、回收容器60B的下部62的内侧壳体60Bi及风扇单元60A。此外,省略配置在回收容器60B的下部62的外侧壳体60Bo的图示。
另外,图73中,以单点划线示出咖啡豆的路径。即,焙煎咖啡豆通过顶部研磨机5AM而成为粉碎豆,粉碎豆经过分离室形成部64后通过连结管道661,经过主研磨机5BM而成为研磨豆,研磨豆从滑槽GM31排出。
并且,图73中,以二点划线示出谷壳等杂质的路径。即,与粉碎豆一起进入分离室形成部64的谷壳等杂质因风扇单元60A的谷壳风扇的旋转而被吸引,从分离室形成部64通过管部63到达回收容器60B。回收容器60B中,如使用图30所说明的那样,谷壳等杂质因自重而堆积在回收容器60B的下部62的底(未图示的外侧壳体60Bo的底面)。此外,已分离出杂质的空气从内侧壳体60Bi内成为上升气流后通过风扇单元60A,朝咖啡豆研磨机GM外排气。这样,即便在顶部研磨机5AM的旋转中通过风扇单元60A吸引谷壳等杂质,在设定值较低的情况(吸引力较弱的情况)下,管部63及分离室形成部64的内部区域也可能会残留有谷壳等杂质。另外,即便在设定值较高的情况下,管部63及分离室形成部64的内周壁也可能附着有谷壳等杂质而无法完全除去。因此,在研磨处理结束后,以更强的吸引力对管部63及分离室形成部64的内部区域(图73中以粗实线包围的部分的内部区域)进行吸引,从而将残留在内部区域的谷壳等杂质回收,或将附着于内周壁的谷壳等杂质剥离。残留在内部区域或附着于内周壁的谷壳等杂质如粗实线箭头所示到达回收容器60B,并因自重而落下。另外,通过在每次研磨处理结束时进行后清洗,可防止谷壳等杂质堆积在内周壁。
图74是表示在顶部研磨机5AM的旋转中吸引谷壳等杂质且即便顶部研磨机5AM停止也不结束吸引而以更强力的吸引进行后清洗的例的图。
在该图74最上方,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动作状态,接着示出表示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的开/关的时序图。另外,其下示出表示顶部研磨机马达的驱动信号的开/关的时序图、表示主研磨机马达的驱动信号的开/关的时序图、表示谷壳风扇马达的驱动信号的开/关的时序图。并且,在最下方示出控制谷壳风扇马达的旋转的PWM值。
当在通常待机状态下操作研磨按钮150时,转变为研磨状态。在图68的(A)所示的步骤Sg316中对主研磨机马达输出驱动接通信号,主研磨机马达开始正向旋转。另外,在后续的步骤Sg317中对谷壳风扇马达输出驱动接通信号,谷壳风扇马达也开始正向旋转。此时,根据与利用图51所示的风量拨盘60D选择的设定值(拨盘设定值)相应的PWM值而控制谷壳风扇马达的旋转。最终,顶部研磨机启动计时器计满,在图69的(A)所示的步骤Sg337中对顶部研磨机马达输出驱动接通信号,顶部研磨机马达开始正向旋转。
当在研磨状态下操作研磨按钮150时,在图70的(A)所示的步骤Sg341中结束对主研磨机马达的驱动接通信号的输出,转变为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最终,在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下主研磨机停止计时器计满,在图72的(B)所示的步骤Sg238中结束对主研磨机马达的驱动接通信号的输出。然后,如上所述,若为通常模式,则在步骤Sg241中,将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PWM值(占空比)设定为100%,谷壳风扇提高吸引力继续旋转,而不停止。
如图72的(B)所示,步骤Sg241的处理完成后,处理部11a开始清洗计时器(步骤Sg242),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中断处理结束。在如此开始后清洗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待机状态(清洗中)。清洗计时器直至后清洗的结束时机(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停止时机)为止进行计数(例如,5000ms的计数)。
图75的(A)是表示待机状态(清洗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清洗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该待机状态(清洗中)处理也并非中断处理,与先前的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处理同样,处理部11a反复判定研磨按钮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图51所示的研磨按钮150被操作为止(步骤Sg250)。当研磨按钮150被操作时,主研磨机启动计时器重新开始(步骤Sg251)。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52),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蓝色(步骤Sg253),待机状态(清洗中)结束。处理部11a下次执行研磨中断处理1。
图75的(B)是表示待机状态(清洗中)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首先,在步骤Sg26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61)。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61)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262)。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使谷壳风扇停止(步骤Sg263),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64),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265),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结束。因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因此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
另一方面,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判定步骤Sg242中开始的清洗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266)。若清洗计时器未计满,则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67),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也执行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若清洗计时器计满,则使谷壳风扇停止(步骤Sg268),后清洗结束。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269),待机状态(清洗中)中断处理结束。如此一来,在后清洗结束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
图76是表示条件不足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首先,在步骤Sg40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401),并且,也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402)。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402)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403)。除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的情况以外,在各种异常检测处理中未探测到料斗单元402或未探测到滑槽GM31的情况下也会转变为条件不足状态,因此进行步骤Sg403的判定。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结束,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下次判定G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未达到下限阈值,即是否大于“0”(步骤Sg404)。若未达到下限阈值(大于“0”),则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桔色(步骤Sg265),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另一方面,若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若为“0”以下),则将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设置为关(步骤Sg406),条件不足状态中断处理结束。在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
图77的(A)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该豆堵塞状态处理并非中断处理,处理部11a反复判定反向旋转按钮GM52是否被操作,直至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被操作为止(步骤Sg500)。豆堵塞状态下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的操作是顶部研磨机5AM的反向旋转请求的操作,当反向旋转按钮GM52被操作时,以反向旋转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步骤Sg501)。即,不论通常模式还是杯测模式,均朝与图69的(A)所示的步骤Sg337中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时相反的方向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换言之,无关于机器的动作模式,而使顶部研磨机马达进行反向旋转。接着,开始反向旋转计时器(步骤Sg502)。反向旋转计时器直至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反向旋转的结束时机为止进行计数。即,是对使用图71的(B)加以说明的1秒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器。当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反向旋转开始时,使按钮LED 151呈紫色闪烁(步骤Sg503),豆堵塞状态处理结束。处理部11a下次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
图77的(B)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首先,在步骤Sg51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511),并且,也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12)。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12)也与所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上限阈值达到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步骤Sg513),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关,则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结束。若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被设定为开,则下次判定G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未达到下限阈值,即是否大于“0”(步骤Sg514)。若未达到下限阈值(若大于“0”),则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结束。另一方面,若G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下限阈值(若为“0”以下),则将上限阈值达到标志设置为关(步骤Sg515),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结束。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结束后,在任何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1。
图78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首先,在步骤Sg52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521),并且,也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22)。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22)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与图70的(B)所示的步骤Sg352的判定处理同样,判定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是否没有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0.6A)(步骤Sg523)。若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0.6A),则豆堵塞解除,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白色(步骤Sg524),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结束。如此一来,在判定为豆堵塞解除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此外,机器的动作模式未变更,维持发生豆堵塞之前的动作模式(通常模式或杯测模式)。若转变为通常待机状态,则可在图65的(A)所示的步骤Sg205~步骤Sg209中进行动作模式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未下降至堵塞解除电流值的情况下,判定步骤Sg502中开始的反向旋转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525)。若反向旋转计时器未计满,则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若反向旋转计时器计满,则使反向旋转计时器复位(步骤Sg526),使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反向旋转停止(步骤Sg527)。接着,对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加上1(步骤Sg528)后,判定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的值是否为规定值(步骤Sg529)。如使用图71的(B)所说明的那样,规定值为“3”,但也可以是除“3”以外的2以上的自然数。在为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红色(步骤Sg530),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结束。在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的值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机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异常状态。相反,在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的值并非规定值的情况下,开始停歇计时器(步骤Sg531)。停歇计时器直至顶部研磨机马达的下次反向旋转开始时机为止进行计数。即,是对使用图71的(B)加以说明的1秒时间进行计测的计时器。接着,使按钮LED 151点亮为紫色(步骤Sg532),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结束。在开始停歇计时器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
图79是表示豆堵塞状态下由处理部11a执行的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的流程的流程图。
处理部11a以计时器中断信号为契机开始该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首先,在步骤Sg540中,执行与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相同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接着,执行与图69的(B)所示的空冷风扇监视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Sg541),并且,也执行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42)。此处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542)也与上述异常检测处理(步骤Sg211)相同。接着,判定之前的步骤Sg531中开始的停歇计时器是否计满(是否进行递增计数)(步骤Sg543)。若停歇计时器未计满,则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结束。处理部11a下次仍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若停歇计时器计满,则以反向旋转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步骤Sg544),开始反向旋转计时器(步骤Sg545),使按钮LED 151呈紫色闪烁(步骤Sg546),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3结束。在以反向旋转启动顶部研磨机马达的情况下,处理部11a下次执行豆堵塞状态中断处理2。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研磨机[例如,主研磨机5BM],其具有马达[例如,主研磨机马达],通过该马达旋转而研磨咖啡豆;以及
计数器[例如,G计数器],其反复执行计数值的更新,
其中,关于所述计数器,在所述马达旋转中通过对计数值进行加法运算而更新该计数值[例如,图68的(B)所示的G计数器加法处理],在该马达停止中通过对该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而更新该计数值[例如,图67所示的G计数器减法处理],且设置有通过对该计数值进行加法运算而达到的第一阈值[例如,上限阈值]、及通过对该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而达到的第二阈值[例如,下限阈值(“0”)],
所述马达在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之前可旋转,且当该计数值达到该第一阈值时停止旋转[例如,图69所示的步骤Sg333],在该计数值达到该第一阈值之后且该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之前一直停止旋转[例如,经过图76所示的步骤Sg406恢复为通常待机状态]。”。
根据该咖啡机,可根据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而管理所述马达的旋转时间、停止时间,从而可抑制该马达的温度上升,减少该马达自身或该马达周围的部件发生故障的情况。
此外,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在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为正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阈值成为上限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成为下限阈值。另一方面,在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为负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阈值成为下限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成为上限阈值。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马达[例如,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冷却风扇[例如,空冷风扇],
相比于所述冷却风扇处于正常驱动中[例如,m(“10”)]时,该冷却风扇处于故障中[例如,5m(“50”)]时所述马达的旋转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例如,加法值]更大。”。
可将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也考虑在内来管理所述马达的旋转时间,可更准确地抑制该马达的温度上升。
此外,所述马达的旋转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另外,也可以是,相比于所述冷却风扇处于正常驱动中时,该冷却风扇处于故障中时所述马达的停止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更小。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马达[例如,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冷却风扇[例如,空冷风扇],
相比于所述冷却风扇处于正常驱动中[例如,2n(“10”)]时,该冷却风扇处于故障中[例如,n(“5”)]时所述马达的停止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例如,减法值]更小。”。
可将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也考虑在内来管理所述马达的停止时间,可更准确地管理该马达的温度降低。
此外,所述马达的停止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其中,在所述马达的停止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为正数的情况下,该马达的旋转中的该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也为正数,在该马达的停止中的该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为负数的情况下,该马达的旋转中的该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也为负数。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即,具备将所述马达[例如,主研磨机马达]冷却的冷却风扇[例如,空冷风扇],相比于所述冷却风扇处于正常驱动中[例如,m(“10”)]时,该冷却风扇处于故障中[例如,5m(“50”)]时所述马达的旋转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例如,加法值]更大,相比于所述冷却风扇处于正常驱动中[例如,2n(“10”)]时,该冷却风扇处于故障中[例如,n(“5”)]时所述马达的停止中的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例如,减法值]更小。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关于通过对所述计数值进行减法运算而更新的情况下的该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相比于该计数值达到该第一阈值之前开始该计数值的减法运算的情况,通过该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而开始该计数值的减法运算的情况下的绝对值更小。”。
即,在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为正数的情况下,相比于该计数值达到该第一阈值之前开始减少的情况,通过该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而使该计数值开始减少的情况下的所述计数值的减少比率更小。
通过这样,在达到所述第一阈值后可花费时间将所述马达冷却。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马达处于停止中[例如,减法值]时,该马达处于旋转中[例如,加法值]时所述计数值的一次更新量的绝对值更大。”。
通过这样,即便为由旋转引起的发热较大的马达,也可抑制该马达的温度上升,可减少该马达自身或该马达周围的部件发生故障的情况。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设备[例如,使用圆形的按钮LED 151而分割点亮],该显示设备显示从所述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至该计数值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所需的时间信息。”。
根据本方式,可掌握所述马达能重新开始旋转之前的剩余时间。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研磨机[例如,顶部研磨机5AM],其在正常状态下通过规定的旋转动作而研磨咖啡豆;以及
操作部[例如,图51所示的反向旋转按钮GM52],
其中,所述研磨机在成为无法进行所述规定的旋转动作的异常状态[例如,豆堵塞状态]的情况下,一旦所述操作部被操作,便执行与该规定的旋转动作相反方向的反向旋转动作[例如,图77所示的步骤Sg501],但在所述正常状态下,即便该操作部被操作,也不执行该反向旋转动作[例如,图64所示的步骤Sg106、图65所示的步骤Sg206及步骤Sg208]。”。
根据该咖啡机,即便在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操作部被误操作的情况下,也不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不会对所述研磨机的研磨处理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所述异常状态下,根据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有时可解除该异常状态。
此外,在所述研磨机成为无法进行所述规定的旋转动作的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使所述研磨机进行与该规定的旋转动作相反方向的反向旋转动作。
也可以是,所述咖啡机具备探测所述研磨机处于所述异常状态的探测部,所述操作部仅在所述探测部探测到所述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被操作而使所述研磨机进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
所述探测部也可以根据使所述研磨机进行所述规定的旋转动作的驱动部中流通的电流值而探测所述异常状态,更具体而言,也可以在所述电流值为规定值[例如,3A]以上的情况下探测到所述异常状态。
所述研磨机也可以当恢复成所述正常状态时,即便所述操作部被操作也不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例如,图64所示的步骤Sg106、图65所示的步骤Sg206及步骤Sg208]。即,所述操作部也可以当所述研磨机恢复成所述正常状态时,即便被操作也不会使所述研磨机进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机器的模式转变的模式转变控制部[例如,执行图65的(A)所示的步骤Sg205~步骤Sg209的处理部11a],
所述模式转变控制部从多种模式[例如,通常模式和杯测模式]中转变为一种模式,
所述研磨机不论为所述多种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在成为所述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均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例如,图77所示的步骤Sg501]。”。
并非因所述多种模式而产生或未产生所述异常状态,该多种模式与该异常状态的产生无关,因此,所述研磨机不论为所述多种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在成为所述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均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
此外,所述多种模式也可以是机器的动作模式,作为该多种模式,例如可例举从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第一模式(通常模式)、及不从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第二模式(杯测模式)。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模式包含可从所述研磨机研磨的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例如,谷壳等]的通常模式、及不从该研磨机研磨的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杯测模式。”。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研磨机从所述异常状态[例如,豆堵塞状态]恢复为所述正常状态[例如,通常待机状态]时,所述模式转变控制部维持该研磨机成为该异常状态之前的模式。”。
同样,并非因所述多种模式而产生或未产生所述异常状态,该多种模式与该异常状态的产生无关,因此,当所述研磨机从所述异常状态恢复为所述正常状态时,所述模式转变控制部维持该研磨机成为该异常状态之前的模式。
所述模式转变控制部也可以当所述研磨机从所述异常状态恢复为所述正常状态时,可进行模式转变[例如,图65的(A)所示的步骤Sg205~步骤Sg209]。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机在虽在所述异常状态下反复进行规定次[例如,3次]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但仍未恢复为所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旋转动作[例如,在图78所示的步骤Sg527中停止反向旋转,经过步骤Sg530转变为异常状态]。”。
在虽进行所述规定次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但仍未解除所述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放弃利用该反向旋转动作的该异常状态的解除,可抑制对所述研磨机带来进一步的负担。
此外,所述研磨机存在如下情况:在所述异常状态下,当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执行所述反向旋转动作;以及即便该操作部被操作也不执行该反向旋转动作。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研磨机[例如,顶部研磨机5AM],其通过驱动而研磨咖啡豆;以及
分离区域[例如,分离室形成部64的内部区域],其从所述第一研磨机研磨的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
其中,所述分离区域是在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的状态下利用风压而清洁的区域。”。
根据该咖啡机,可将残留在所述分离区域的谷壳等杂质回收,或将附着于该分离区域的内周壁的谷壳等杂质剥离,从而可从该分离区域去除谷壳等杂质。
所述分离区域可为利用吸气的风压而清洁的部位,也可以是利用送风的风压而清洁的区域。
该咖啡机可仅具备所述第一研磨机作为研磨机,也可以是除该第一研磨机外还具备其它研磨机。
也可以是,该咖啡机具备与所述分离区域连接的供所述杂质通过的通过区域[例如,管部63的内部区域],所述通过区域是与所述分离区域一起在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的状态下利用风压而清洁的区域。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研磨机[例如,主研磨机5BM],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研磨机更靠下游侧的位置;以及
吸气部[例如,具有谷壳风扇60A1的风扇单元60A],其对所述分离区域的空气进行吸气,
其中,所述分离区域是位于所述第一研磨机与所述第二研磨机之间的、通过所述吸气部的吸气而从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区域,
所述吸气部是通过在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分离区域进行吸气而清洁所述分离区域。”。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部以比从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吸气[例如,设定1~设定5的吸气]更强的吸气[例如,占空比100%的吸气]来清洁所述分离区域。”。
通过这样,可去除分离时残留的杂质、或在分离时无法完全除去的杂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部即便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也不结束吸气,而执行清洁所述分离区域的吸气[例如,谷壳风扇60A1不停止而提高吸引力继续旋转]。”。
根据该咖啡机,可缩短从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至清洁完成为止的时间,并且通过不暂时停止吸气而可实现节能的驱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研磨机在所述第一研磨机停止之后停止,
所述吸气部执行从研磨豆中分离出杂质的吸气直至所述第二研磨机停止为止,在所述第二研磨机停止之后执行清洁所述分离区域的吸气[例如,图74]。”。
根据该咖啡机,可缩短从研磨处理结束至清洁完成为止的时间。
以上所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结构既可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也可应用于图1等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
接着,对包含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机GM、智能型手机或平板型计算机等具有显示画面的终端、及云服务器的咖啡机系统进行说明。该咖啡机系统中,咖啡机GM与终端可通过数字设备用近场无线通信(例如,蓝牙(注册商标))进行通信,终端与云服务器可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此外,为了实现成本降低,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机GM为无法经由通信网络来与云服务器直接连接的规格。
图80是表示终端的显示画面的图。
该图80的(C)中示出咖啡机系统GMS。即,在图80的(C)的右上方示出与图5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机GM相同的机器类型(以下,称为“A类型”)的咖啡机GM,在右下方示出与图1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机GM相同的机器类型(以下,称为“B类型”)的咖啡机GM。另外,在左侧,放大示出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是触控面板。并且,也示出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该终端18连接的云服务器19。此外,终端18与咖啡机GM的通过近场无线通信的连接以中空的闪电形图形(附有圆圈包围的数字1、及圆圈包围的数字3的图形)表示。在该近场无线通信中,可与进行了配对的咖啡机相互连接。
在图80所示的终端18,预安装有咖啡机系统GMS专用的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专用应用”),在显示画面181中显示有该专用应用的画面。此外,关于专用应用,使用图86的(B)在下文进行叙述。
在图80的(A)所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有专用应用初次启动时的页面。该页面是近场无线通信的在线模式的页面。专用应用的画面中,在上部栏180a显示有与每种通信方式的通信状况相关的图标。最左侧的电波形图标1801是表示经由Wi-Fi(注册商标)向因特网的接入状况的图标。此外,除经由Wi-Fi以外,也可经由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连接于因特网,该情况下显示有其它图标。图80的(A)所示的电波形图标1801未附加斜线,表示正经由Wi-Fi连接于因特网的状态。左起第二个闪电形图标1802是表示近场无线通信的通信状况的图标,图80的(A)所示的闪电形图标1802也未附加斜线,表示正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状态。左起第三个图标是模式图标1803,在正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显示为“在线模式”,在未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显示为“离线模式”。另外,在上部栏180a的右端,显示有形似铃铛的通知图标1804。图80的(A)所示的通知图标1804未显示有表示收到通知的标记1804a(参照图85的(B))。
在上部栏180a之下,显示有登记机器列表1811、及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显示有专用应用上已登记的咖啡机GM的信息。即,显示有终端18的存储部(ROM等)中存储的已配对的咖啡机GM的信息。具体而言,显示有机器类型(例如,A类型)、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介质接入控制地址)地址(例如,11.22.33.44.55)、及机器的序列号(例如,M0001)。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中显示有位于可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范围内但尚未进行配对的咖啡机GM的信息(咖啡机GM的机器类型和MAC地址)。
当触按未附加斜线的闪电形图标1802时,切换为离线模式。
图80的(B)是表示已切换为离线模式的显示画面181的图。模式图标1803显示为“离线模式”,闪电形图标1802附加有斜线。另一方面,电波形图标1801未附加有斜线。在线模式下,虽为未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状态,但处于连接于因特网的状态。离线模式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有登记机器列表1811,但未显示有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
当触按附加有斜线的闪电形图标1802时,下次切换为在线模式。
另外,专用应用的画面中,在下部栏180b显示有4个图标。最左侧的连接图标1806是在建立与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中显示的咖啡机GM的近场无线通信的配对或解除与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显示的咖啡机GM的配对的情况下被操作的图标。通过触按登记机器列表1811或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中的咖啡机GM的显示而选择目标咖啡机,并触按连接图标1806。显示画面181切换为未图示的连接页面,在选择了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显示的咖啡机GM的情况下,连接页面中会显示该咖啡机GM的信息,并且显示连接解除图标。当触按该连接解除图标时,与该终端18的配对解除,返回至图80的(A)所示的初次启动时的页面。如此解除了配对的咖啡机之后被从登记机器列表1811删除。另一方面,在选择了可通信机器列表1812中显示的咖啡机GM的情况下,建立与该终端18的配对,在连接页面显示作为配对目标的咖啡机GM的信息。如此建立了配对的咖啡机之后被添加至登记机器列表1811。
左起第二个现状图标1807是执行状态信息的获取的图标。从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显示的咖啡机GM中选择所期望的咖啡机GM,触按该咖啡机GM(以下,称为“第一选择机器”)的显示。接着,当在在线模式下触按现状图标1807时,显示画面181中会显示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
图80的(C)所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有状态页。另外,如上所述,图80的(C)中示出咖啡机系统GMS所包含的A类型的咖啡机GM、B类型的咖啡机GM及云服务器19。
图81是表示通过在在线模式下触按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的现状图标1807而执行的咖啡机系统GMS中的各种信息的更换的图。
该图81中也示出咖啡机系统GMS所包含的咖啡机GM、终端18及云服务器19。
作为咖啡机系统GMS所处理的信息,有咖啡机GM的“状态信息”、“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及“异常历程”。
咖啡机GM的“状态信息”包含:图63所示的咖啡机GM的动作状态(初始化处理中状态、通常待机状态、研磨状态、待机状态(顶部研磨机停止中),待机状态(清洗中),条件不足状态、豆堵塞状态及异常状态)的信息;或咖啡机GM的设定值信息(例如,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主研磨机间隔(豆粒度设定值)等信息);动作模式信息(通常模式、杯测模式);传感器信息(例如,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谷壳风扇马达60A2的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脉冲数等);操作部的状态信息(研磨按钮150的状态信息、反向旋转按钮GM52的状态信息);各种计数器的计数值信息(例如,G计数器的计数值等的信息);各种标志的状态信息(例如,上限阈值达到标志的状态信息、空冷风扇异常标志的状态信息等);机器设置环境信息(例如,周围温度、周围湿度等);以及警报信息等。咖啡机GM可根据来自终端18的请求,将这些“状态信息”输出至终端18。
另外,咖啡机GM中管理着各种运转累积值。作为咖啡机GM的“运转累积值”,可例举累积通电时间、顶部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主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顶部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主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顶部研磨机马达磨豆量、主研磨机马达磨豆量、研磨机动作次数、谷壳风扇分离驱动时间、空冷风扇驱动时间、电源接通次数、主研磨机刀磨耗度等。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预先存储有“运转累积值”,与“状态信息”同样,咖啡机GM可根据来自终端18的请求,将“运转累积值”输出至终端18。
咖啡机GM的“动作历程”是咖啡机GM中研磨处理每次结束时,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中记录的日志信息。即,基于通过图70所示的步骤Sg340中的判定处理而判定的进行了研磨按钮150的操作的情况,来记录动作历程。在动作历程的记录时,与年月日及时刻相对应地附上索引(0~规定数)这样的管理编号,按索引予以记录。年月日和时刻可以是研磨处理的开始时机,也可以是结束时机。索引的编号越大则为越新的动作历程。当记录至规定数时,返回至0而被覆写。作为“动作历程”的具体例,例如可例举顶部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主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谷壳风扇驱动时间、空冷风扇驱动时间、顶部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主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顶部研磨机马达磨豆量、主研磨机马达磨豆量、主研磨机间隔(研磨豆的粒度),谷壳风扇的设定值、谷壳风扇强度(PWM值)、周围温度、周围湿度、主研磨机刀的原点调整的有无及主研磨机刀磨耗度等。
咖啡机GM的“异常历程”是咖啡机GM的处理部11a每次探测到异常状态时,与所探测到的年月日及时刻相对应地记录于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的日志信息。对“异常历程”也附上与“动作历程”不同的索引而记录。作为异常状态,可例举步骤Sg211等的各种异常检测处理中检测出的异常状态(例如,RAM异常或非驱动时的马达电流值异常等)、步骤Sg352中判定的驱动中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电流值异常的状态(豆堵塞异常状态)、或步骤Sg338a中判定的空冷风扇异常的状态等。
此外,与咖啡机GM的状态或状况相关的状态信息包含“状态信息”及“运转累积值”,历程信息包含“动作历程”及“异常历程”。另外,每个咖啡机GM的个别机器信息包含状态信息及历程信息。
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当指定第一选择机器并触按现状图标1807时,如图81所示,终端18通过近场无线通信而与第一选择机器(此处为图80的(C)的右上方所示的类型A的咖啡机GM)连接,从第一选择机器获取“状态信息”、“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及“异常历程”。首先,终端18对第一选择机器发送状态更新请求指令,接受该指令后,第一选择机器将当前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终端18。终端基于从第一选择机器发送来的“状态信息”而更新显示画面181的状态页的显示内容。接着,终端18对第一选择机器发送运转累积值请求指令,接受该指令后,第一选择机器将当前为止的“运转累积值”发送至终端18。终端18将从第一选择机器发送来的“运转累积值”保存在存储部186(参照图86的(A))。
图80的(C)所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闪电形图标1802未附加有斜线,模式图标1803显示为“在线模式”。该显示画面181中显示有表示第一选择机器的当前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显示1821。该动作状态显示1821基于“状态信息”中包含的动作状态的信息而显示。在动作状态显示1821之下,显示有研磨次数显示1822。该研磨次数显示1822基于“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研磨机动作次数的信息而显示。在研磨次数显示1822之下,显示有各种参数显示1823。温度、湿度基于“状态信息”中包含的机器设置环境信息而显示,粒度基于“状态信息”中包含的设定值信息中的主研磨机间隔而显示,谷壳风扇设定值同样基于设定值信息中的谷壳风扇60A1的设定值而显示。各种参数显示1823可在上下方向上滚动,通过滚动而显示其它参数。
图82的(A)是表示通过触按图80的(C)所示的动作状态显示1821的详情显示而显示有异常状态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根据该异常状态详情页,可确认陷入异常状态的原因。该例中可知原因在于产生了RAM异常、驱动中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电流值的异常。
图82的(B)是表示通过触按图80的(C)所示的研磨次数显示1822的下一页显示图标1822a而显示有动作信息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根据该动作信息详情页,可确认该日目前为止的研磨次数、顶部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主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谷壳风扇马达驱动时间。这些信息也基于“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信息而显示,均为该日的累积值。
返回至图81继续说明。接收到“运转累积值”的终端18下次对第一选择机器发送动作历程请求指令,接受该指令后,第一选择机器将“动作历程”与动作历程用索引一起发送至终端18。终端18将发送来的“动作历程”按机器保存在存储部186。此时,附上与第一选择机器相同的动作历程用索引,并按索引予以保存。动作历程请求指令为请求比当前保存的最新的动作历程用索引更新的索引的“动作历程”的指令,在第一选择机器中,仅将符合的索引的“动作历程”发送至终端18。例如,动作历程请求指令是请求比索引123更新的索引的“动作历程”的指令,在第一选择机器的存储部11b仅存储有索引123之前的“动作历程”的情况下,将无符合的索引的“动作历程”的意思发送至终端18。另一方面,在第一选择机器的存储部11b存储有索引130之前的“动作历程”的情况下,将索引124~索引130的“动作历程”发送至终端18。其结果,终端18仅将第一选择机器中保存的最新的“动作历程”与目前为止保存在存储部186的“动作历程”的“动作历程”的差量保存在存储部186。
接收到“动作历程”的终端18下次对第一选择机器发送异常历程请求指令,接受该指令后,第一选择机器将“异常历程”与异常历程用的索引一起发送至终端18。终端18将发送来的“异常历程”按机器保存在存储部186。此时,附上与第一选择机器相同的异常历程用的索引,并按索引予以保存。异常历程请求指令为请求比当前保存的最新的异常历程用的索引更新的索引的“异常历程”的指令,第一选择机器仅将符合的索引的“异常历程”发送至终端18。其结果,终端18仅将第一选择机器中保存的最新的“异常历程”与目前为止保存在存储部186的“异常历程”的“异常历程”的差量保存在存储部186。
当异常历程的获取结束后,终端18切断与第一选择机器的近场无线通信。
此外,终端18按“状态信息”、“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异常历程”的顺序从第一选择机器获取信息,但不限于该顺序。
接着,终端18经由因特网来与云服务器19连接,对云服务器19上传之前与第一选择机器的近场无线通信中获取且保存在存储部186的信息。即,终端18在未与咖啡机GM进行通信的状态下对云服务器19上传“运转累积值”,接着,仅上传“动作历程”的差量,最后仅上传“异常历程”的差量。上传的“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的差量及“异常历程”的差量按照咖啡机GM而区分,保存在云服务器19的存储部。
本实施方式的咖啡机系统GMS中可包含多个终端,该多个终端可分别与咖啡机GM个别地进行近场无线通信。即,多个终端可分别在互不相同的时机与咖啡机GM进行近场无线通信。其结果,有时会产生已从其它终端18对云服务器19上传了“动作历程”或“异常历程”之类的状况。终端18与云服务器19由于均使用共同的索引进行管理,因此可掌握此种状况,在此情况下,已上传的“动作历程”或“异常历程”不上传,而仅上传尚未上传的所谓的差量的信息。例如,自身的终端18从第一选择机器获取最近的“动作历程”的信息即第二信息、及其前一个“动作历程”的信息即第一信息这两者,在已从其它终端18对云服务器19上传了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自身的终端18仅对云服务器19上传第二信息。
另外,也可利用他人的终端18下载从自身的终端上传至云服务器19的“动作历程”等,下载的“动作历程”等可在他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上进行参照。
当向存储部的保存完成时,云服务器19切断与终端18因特网连接。
此外,终端18按“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的差量、“异常历程”的差量的顺序对云服务器19进行上传,但不限于该顺序。
图80的(C)中,以圆圈包围的数字1表示终端18与作为第一选择机器的右上方所示的类型A的咖啡机GM的使用近场无线通信的连接,以圆圈包围的数字2表示经由因特网的终端18与云服务器19的连接。
终端18将图81所示的从咖啡机GM获取各种信息、将获取的信息的一部分上传至云服务器19之类的一系列的信息的交接设为一组动作,在存在已建立多个近场无线通信的配对的咖啡机GM的情况下,针对这些咖啡机GM的每一个反复执行该组动作。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显示有状态页的期间,持续反复进行该组动作。即,只要未移动至其它页面,则反复进行所述一组动作。即便获取第一选择机器以外的咖啡机GM的“状态信息”或“运转累积值”,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也始终显示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终端18从已建立配对的所有咖啡机GM获取信息后,再次从第一选择机器获取信息,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按照新获取的“状态信息”或“运转累积值”而更新。
图80的(C)所示的终端18继第一选择机器之后,开始从与该第一选择机器不同的右下方所示的类型B的咖啡机GM获取各种信息。图80的(C)中,以圆圈包围的数字3表示终端18与类型B的咖啡机GM的使用近场无线通信的连接,图80的(C)所示的咖啡机系统GMS中,依照圆圈包围的数字顺序而连接。
咖啡机GM仅可与终端18进行一对一的通信。因此,专用应用启动中,终端18对咖啡机GM反复发出连接请求,连接并获取必要的信息后,立即切断与咖啡机GM的连接。通过立即切断,咖啡机GM可响应来自其它终端的连接请求。此外,也可以是在与某终端18进行一次连接后切断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例如,10秒内)无法进行与该某终端18的重新连接。
另外,当未从终端18发送来指令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时,咖啡机GM强制切断与该终端18的近场无线通信。有时当某一台终端18发生故障时,将不再从该某终端18发送指令。另外,该某终端18也不会切断与咖啡机GM的连接。如此一来,其它终端只能等待某终端18与咖啡机GM的连接结束。若可在咖啡机GM侧强制地切断与该某终端18的近场无线通信,则可防止成为始终无法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的状态于未然。
本实施方式的咖啡机系统GMS中,多个人(例如,同一店铺内的工作人员彼此)连接于一台咖啡机GM,将各自的终端上的专用应用内的记录信息更新为最新的信息。通过这样,多个人可共享一台咖啡机GM的当前的状态或历程信息。
返回至图80的(A)所示的页面,如果从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显示的咖啡机GM中选择与第一选择机器不同的咖啡机GM,并触按该咖啡机GM(以下,称为“第二选择机器”)的显示,在此基础上触按现状图标1807,则在显示画面181中显示第二选择机器的状态页。
此外,也可在显示画面181同时显示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的显示内容、及第二选择机器的状态页的显示内容。通过这样,可将2台咖啡机GM的当前的状态加以比较。另外,也可以是在登记机器列表1811中可选择3台以上的多个咖啡机GM而不限于2台,显示画面181上可同时显示3台以上的咖啡机GM的当前的状态。
另外,即便为离线模式,当触按现状图标1807时,显示画面181上仍会显示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
图83是表示离线模式下的显示有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在图83所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闪电形图标1802附加有斜线,模式图标1803显示为“离线模式”。离线模式下,无法与咖啡机GM进行近场无线通信,因此终端18无法获取第一选择机器的“状态信息”及“运转累积值”。因此,动作状态显示1821以双划线显示圆形的框显示1821a,其中无任何显示。另外,研磨次数显示1822显示条形标记而非次数,各种参数显示1823也显示条形标记来代替数值。
另外,图83中,对表示利用近场无线通信实现连接的中空的闪电形图形附上叉记号,表示为未连接的状态。另一方面,终端18可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实现与云服务器19的连接。
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的下部栏180b中的最右侧的历程图标1809是在该显示画面181上基于终端18的存储部186(参照图86的(A))中保存的“动作历程”及“异常历程”而显示历程信息的图标。当触按该历程图标1809时,显示画面181上显示出专用应用上已登记的咖啡机GM的日志页。
图82的(C)所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显示有日志页。另外,图82的(C)中示出咖啡机系统GMS所包含的A类型的咖啡机GM及云服务器19。云服务器19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终端18连接。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显示有日志页期间,与咖啡机GM的近场无线通信断开(未连接)。图82的(C)中,对表示利用近场无线通信实现连接的中空的闪电形图形附上叉记号,表示未连接的状态。另一方面,终端18可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15来与云服务器19连接。
日志页中,最上方显示有登记机器选择栏1831,该登记机器选择栏1831之下显示有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并且,该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之下显示有检索期间输入栏1833。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存储有建立过配对的咖啡机GM的信息。登记机器选择栏1831是下拉选单,该下拉选单中显示有终端18的存储部186中存储的咖啡机GM的序列号的一览。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也为下拉选单,可选择“异常历程”和“研磨历程”中的任一者。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中可选择的“异常历程”是记录在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中的所述“异常历程”,如使用图81所说明的那样,也记录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中。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中可选择的“研磨历程”是对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中记录的所述“动作历程”追加有主研磨机刀(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的商品号(表示刀的种类及形状的编号)、下述评价及批注而得到的,记录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和云服务器19的存储部中。检索期间输入栏1833是供输入想要在日志页的下方所准备的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中显示的历程期间的栏。
在检索期间输入栏1833与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之间,显示有更新图标1836。当在登记机器选择栏1831及日志类别选择栏1832中的选择结束且向检索期间输入栏1833的输入完成的状态下触按更新图标1836时,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中已存储有满足这3个栏中指定的条件的历程信息的情况下,从终端18的存储部186中读出该历程信息,以1件1行的方式显示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另一方面,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未存储有满足这3个栏中指定的条件的历程信息的情况下,经由因特网来与云服务器19连接,从该云服务器19的存储部获取满足这3个栏中指定的条件的历程信息,将所获取的历程信息保存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并且以1件1行的方式显示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
图82的(C)所示的终端18为在线模式,但即便为离线模式,仍会显示日志页,当触按更新图标1836时,以与在线模式相同的方式从终端18的存储部186读出历程信息,并显示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或在未存储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的情况下,经由因特网来与云服务器19连接,从该云服务器19的存储部获取历程信息,将所获取的历程信息保存在终端18的存储部186并且显示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
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之下,显示有前进图标1836a和返回图标1836b。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中,越早的历程信息显示在越上方。当触按一次前进图标1836a时,最上方一行的历程信息消失,新的历程信息继目前为止显示在最下方一行的历程信息之后新显示在最下方一行。另外,当触按一次返回图标1836b时,最下方一行的历程信息消失,较目前为止显示在最上方一行的历程信息早一步的历程信息新显示在最上方一行。
在图82的(C)的日志页中选择“异常历程”,在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逐行显示有发生异常的年月日、时刻及异常类别,作为“异常历程”的历程信息。通过触按显示在各行的右端的下一页显示图标1835a,而显示出未图示的异常历程详情页,从而可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图84的(A)是表示显示有选择“研磨历程”后的日志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在图84的(A)中的日志页的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逐行显示有进行研磨的年月日和时刻、谷壳风扇的设定值、主研磨机间隔(研磨豆的粒度)、及主研磨机的固定刀及旋转刀的商品号,作为“研磨历程”的历程信息。另外,在其右侧设置有评价栏1835b。就图84的(A)中的日志页的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的最下方一行的研磨历程而言,主研磨机的固定刀及旋转刀的商品号显示为条形标记而非编号,为未输入的状态。另外,评价栏1835b为空栏,尚未进行评价。
通过触按显示在各行的右端的下一页显示图标1835a,而显示研磨历程详情页。
图84的(B)是表示显示有研磨历程详情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图84的(B)所示的研磨历程详情页是通过触按图84的(A)所示的日志页的历程一览显示部1835的最下方一行的下一页显示图标1835a而显示的页面。
在研磨历程详情页,除显示有已进行研磨的年月日和时刻、谷壳风扇的设定值、主研磨机间隔及主研磨机的固定刀及旋转刀的商品号(主研磨机刀)以外,也显示有周围温度、周围湿度、主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另外,与评价一起还显示有批注。
在该研磨历程详情页中,可输入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评价及批注。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的输入栏1837为下拉选单。在专用应用上预先登记有多种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
评价的输入栏1838也为下拉选单。
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评价或批注的输入需要权限。在咖啡机GM的存储部11b记录有“动作历程”时,权限应当赋予进行该“动作历程”中包含的进行研磨的人。例如,也可赋予密码作为权限。密码也可以是索引的编号。在使用图81加以说明的通过终端18获取“动作历程”时,终端18的操作者可掌握密码。在该研磨历程详情页上进行输入的人被要求密码。进行输入的人回答出在动作历程获取时掌握的密码后,进行输入。仅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下拉选单中的下拉有效。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的输入是通过从下拉选单选择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而进行的。评价的输入是通过从下拉选单选择圆圈记号或叉记号的任一者而进行的。此处的评价是与研磨相关的评价(例如,关于研磨豆的评价或关于咖啡机GM(粉碎装置5)的评价)。在图84的(B)所示的研磨历程详情页中选择圆圈记号。批注的输入是通过在批注输入栏1839输入与研磨相关的批注而进行的。仅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认可对批注输入栏1839的输入。该例中,输入针对从研磨的研磨豆中提取的咖啡饮料的口感的感想,但有时也输入关于咖啡机GM的粉碎装置5的操作性的批注等。
就仅包含A类型的咖啡机GM作为咖啡机GM的咖啡机系统GMS而言,在A类型的咖啡机GM中为了降低成本而未搭载输入器件,研磨历程详情页中输入的事项仅可在研磨历程详情页中输入。在研磨历程详情页中输入的信息是通过触按该页面的右下方所准备的上传图标1830而经由因特网上传至云服务器19的。在云服务器19中,将上传的信息追加并保存在对应的“动作历程”的索引的保存区域。其结果,也可利用他人的终端18下载从自身的终端上传至云服务器19的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评价或批注等信息,下载的这些信息可在他人的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上进行参照。
此外,下拉选单的输入栏可以是直接输入的输入栏,相反,直接输入的输入栏也可以是下拉选单的输入栏。
本实施方式的咖啡机系统GMS中,例如即便位于远离设置有咖啡机GM的店铺的场所的情况下,终端18的持有者也可经由因特网来与云服务器19连接,并参照云服务器19中保存的研磨历程。
接着,对从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中显示的下部栏180b的右起第二个设定图标1808进行说明。
专用应用具备通知功能。设定图标1808是在对该通知功能进行设定时使用的图标。当触按设定图标1808时,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显示有未图示的通知设定页面。在通知设定页面中,可选择是否允许各通知。
图85的(A)是针对每个通知将通知时机和通知内容汇总的表。
各通知是基于从咖啡机GM获取的“状态信息”、“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及“异常历程”的判定处理的结果通知,或者根据该判定处理的结果进行引导或唤起注意。
“主体清扫”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参照图86的(A))对所获取的“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研磨机动作次数进行判定所得的结果。每当研磨机动作次数达到规定次数(例如,每10次),便在专用应用上发出“请清扫主体”等通知。此外,也可以是能在未图示的通知设定页面设定所述规定次数。
“登录”通知是在存在如使用图81加以说明的从终端18向咖啡机GM的通过近场无线通信的连接的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A连接了○○○○○”等通知。○○○○○是各咖啡机GM所附有的序列号。
“异常”通知是基于所获取的“异常历程”中包含的咖啡机GM的异常状态的通知。该“异常”通知是在专用应用上发出“发生了○○异常”等通知。
“豆堵塞”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异常历程”中包含的作为传感器信息之一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判定为异常值的情况下的通知。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发生了豆堵塞”等通知。
“主研磨机间隔”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最近的“动作历程”中包含的主研磨机间隔的值、及其前一个“动作历程”中包含的主研磨机间隔的值判定为主研磨机间隔变更的情况下的通知。例如,在专用应用上发出“主研磨机间隔的设定发生了变更2-2→3-4”等通知。“2-2”是变更前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刻度的记载,“3-4”是变更后的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的刻度的记载。例如,“3-4”的显示意指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5对准第三个大刻度与第四个大刻度之间的第四个小刻度。
“谷壳风扇设定值”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最近的“动作历程”中包含的谷壳风扇的设定值、及其前一个“动作历程”中包含的谷壳风扇的设定值判定为谷壳风扇的设定值已变更的情况下的通知。例如,在专用应用上发出“谷壳风扇的设定值发生了变更1→3”等通知。“1→3”的显示意指设定值从1变更为3。
此外,在“主研磨机间隔”通知或“谷壳风扇的设定值”通知等通知中,可存在将“状态信息”中包含的当前的信息与“动作历程”中包含的过去的信息加以比较而进行判定的情况。
“刀更换”通知是当在图84的(B)所示的研磨历程详情页中输入有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时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动作历程”中包含的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判定主研磨机刀(固定刀57b与旋转刀58b)已变更的情况下的通知。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更换了刀请进行原点调整”等通知。
“原点调整”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动作历程”中包含的主研磨机刀的原点调整的有无的历程判定已进行原点调整的情况下的通知。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进行了原点调整”等通知。
“刀更新”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主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判定主研磨机刀(固定刀57b和旋转刀58b)需要更换的情况下的通知。例如,在主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情况下,判定刀需要更换。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到更换刀的时间了麻烦您联系维护支持”等通知。此外,主研磨机马达磨豆时间是由咖啡机GM的处理部11a根据包含空转时的时间和磨豆时的时间的主研磨机马达驱动时间、基于空转时的主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与磨豆时的主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的差异算出的值。
“检修(Overhaul)”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累积通电时间判定需要机器整体的保养的情况下的通知。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需要保养麻烦您联系维护支持”等通知。例如,在累积通电时间超过36000小时的情况下,判定需要机器整体的保养。
“谷壳风扇马达更换”通知是终端18的处理部185基于所获取的“运转累积值”中包含的谷壳风扇分离驱动时间判定谷壳风扇马达需要更换的情况下的通知。在此情况下,在专用应用上发出“到更换谷壳风扇马达的时间了麻烦您联系维护支持”等通知。此外,也可将使用图62加以说明的谷壳风扇马达的PWM值的校正值预先保存为“动作历程”,在终端18的处理部185根据该校正值判定为校正已执行至极限的情况下,发出通知。
当发出以上所说明的各种通知时,在显示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所显示的上部栏180a的右端且形似铃铛的通知图标1804上,显示有表示收到通知的标记1804a。当触按显示有该标记1804a的通知图标1804时,在终端18的显示画面181显示出通知页。
图85的(B)是表示显示有通知页的显示画面181的图。
在图85的(B)所示的通知页,显示有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在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的左端显示有类别图标。在最上方一行,显示有警告图标1841a,且与检测出发生异常的年月日及时刻一起显示有“发生了豆堵塞异常”的通知作为“异常”通知。此外,所谓豆堵塞异常的状态,是指转变为在图78所示的步骤Sg529中检测出反向旋转重试计数器成为规定值的情况的异常状态。
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的上起第二行显示有注意图标1841b,“豆堵塞”通知与检测出豆堵塞的年月日及时刻一起显示。此外,豆堵塞如上所述可能会通过顶部研磨机马达的反向旋转而解除,在未解除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的豆堵塞异常的状态。
在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的上起第三行也显示有注意图标1841b,且显示有“谷壳风扇设定值”通知。
在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的下两行显示有引导图标1841c,均显示有“登录”通知。
另外,在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的右上方,显示有可将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中显示的通知一并删除的一并删除图标1842。此外,也可将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中显示的通知个别地删除。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咖啡机系统GMS],其特征在于,包含:
咖啡机[例如,咖啡机GM],其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以及
终端[例如,终端18],其具有显示部[例如,显示画面181]且可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咖啡机预先存储有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例如,包含“状态信息”和“运转累积值”的信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第一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该第一状态信息的第一显示[例如,图80的(C)所示的状态页],
所述终端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所述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当获取该第二状态信息时,将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从所述第一显示更新为基于该第二状态信息的第二显示。”。
根据该咖啡机系统,可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掌握所述第一时机和所述第二时机等不同时机的所述咖啡机的状态。
图86的(A)是表示终端18的结构的图。
该图86的(A)所示的处理部185例如包含CPU,统一地控制终端18。本实施方式的终端18的动作是例如通过处理部185将存储部186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187并执行而实现的。存储器187也被用作处理部185的CPU的工作存储器。存储部186存储用于使终端18动作的基本的控制程序即操作系统(OS)186a、包含专用应用的各种应用程序186b、数据或参数等。另外,存储部186中构建有各种数据库186c。例如可例举:附上索引而记录的“动作历程”的数据库、或附上与动作历程的索引不同的索引而记录的“异常历程”的数据库等。
通信接口(I/F)188是根据近场无线通信或因特网等通信网络的介质而构成的。触控面板的显示画面181包含显示部181a及操作部181b。
图86的(A)所示的各部185~188经由总线189而相互连接。
图86的(B)是表示图86的(A)所示的存储部186中安装的咖啡机系统GMS专用的应用程序(专用应用)的概要的示意图。
该专用应用1861包含获取部1861a、判定部1861b、显示控制部1861c、上传部1861d及下载部1861e。
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安装有该图86的(B)所示的
“一种咖啡机系统用程序,是可与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进行通信且安装于具有显示部181的终端18的咖啡机系统用程序(图86的(B)所示的专用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构建:
获取部1861a,其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第一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1861c,其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的第一显示,
其中,所述获取部1861a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所述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
当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时,所述显示控制部1861c将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从所述第一显示更新为基于该第二状态信息的第二显示。”。
图86的(C)是表示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状态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执行该图86的(C)所示的
“一种状态信息显示方法,使显示部显示基于状态信息的状态信息显示,该状态信息表示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中的该研磨机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步骤St10,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第一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
显示步骤St11,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第一获取步骤中获取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的第一显示;
第二获取步骤St12,从所述咖啡机获取表示所述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咖啡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及
更新步骤St13,将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显示更新为基于所述第二获取步骤中获取的所述第二状态信息的第二显示。”。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多个所述咖啡机,
所述终端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例如,第一选择机器和第二选择机器]的每一者的所述状态信息的显示。”。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可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中的一个咖啡机[例如,图80的(C)的右上方所示的类型A的咖啡机GM]的所述状态信息的显示的状态下,从多个该咖啡机中的另一咖啡机[例如,图80的(C)的右下方所示的类型B的咖啡机GM]获取该另一咖啡机的状态信息。”。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中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咖啡机[例如,第一选择机器和第二选择机器]的状态信息的显示。”。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显示控制部1861c可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的每一者的所述状态信息的显示。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获取部1861a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有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中的一个咖啡机的所述状态信息的显示的状态下,从多个该咖啡机中的另一咖啡机获取该另一咖啡机的状态信息。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显示控制部1861c可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中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咖啡机的状态信息的显示。
另外,图86的(C)所示的所述显示步骤St11也可以是如下步骤,即,可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的每一者的所述状态信息的显示。
另外,图86的(C)所示的所述显示步骤St11也可以是如下步骤,即,可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多个所述咖啡机中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咖啡机的状态信息的显示。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咖啡机系统GMS],其特征在于,包含:
咖啡机[例如,咖啡机GM],其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以及
终端[例如,终端18],其具有显示部[例如,显示画面181]且可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咖啡机预先存储有与该咖啡机相关的个别机器信息,
所述个别机器信息是如下信息,即,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例如,包含“状态信息”和“运转累积值”的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例如,包含“动作历程”和“异常历程”的信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所述个别机器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该个别机器信息而进行判定处理[例如,用于“主体清扫”通知的研磨次数的判定处理;用于“异常”通知的“状态信息”中的咖啡机GM的动作状态是否包含异常状态的判定处理;用于“豆堵塞”通知的顶部研磨机马达的电流值是否为异常值的判定处理;用于“主研磨机间隔”通知的主研磨机间隔是否变更的判定处理;用于“谷壳风扇设定值”通知的谷壳风扇的设定值是否变更的判定处理;用于“刀更换”通知的主研磨机刀是否变更的判定处理;用于“检修”通知的累积通电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的判定处理;用于“谷壳风扇马达的更换”通知的谷壳风扇分离驱动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的判定处理等],
所述终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判定处理的结果[例如,图85的(B)所示的通知页中的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
根据该咖啡机系统,所述终端进行所述判定处理,且在所述显示部显示该判定处理的结果,因此可有效利用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个别机器信息。
作为所述判定处理,例如可以是所述咖啡机是否需要维护的判定处理,也可以是该咖啡机是否陷入异常状态(产生故障或产生错误的状态)的判定处理,还可以是所述咖啡机的设定是否变更的判定处理。
另外,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安装有图86的(B)所示的
“一种咖啡机系统用程序,是可与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进行通信且安装于具有显示部181的终端18的咖啡机系统用程序(图86的(B)所示的专用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构建:
获取部1861a,其从所述咖啡机获取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的个别机器信息;
判定部1861b,其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而进行判定处理;以及
显示控制部1861c,其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判定处理的结果。”。
图87的(A)是表示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执行该图87的(A)所示的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于与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相关的个别机器信息而执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别机器信息是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的信息,且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St20,从所述咖啡机获取所述个别机器信息;
判定步骤St21,基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而进行判定处理;以及
显示步骤St22,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判定处理的结果。”。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有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而进行多种判定处理,所述显示部可显示该多种判定处理的结果[例如,图85的(B)所示的通知页中的通知一览显示部1841]。”。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可获取第一时机[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前一个“动作历程”的时机]的所述研磨机的第一历程信息[例如,前一个“动作历程”],且可获取该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时机]的该研磨机的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基于该第一历程信息和该第二历程信息而进行判定处理[例如,用于“主研磨机间隔”通知的判定处理、用于“谷壳风扇的设定值”通知的判定处理]。”。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可从所述终端接入的云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19],
所述终端可将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例如,“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的差量、“异常历程”的差量]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预先存储有从所述终端上传的信息。”。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可从所述终端接入的云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19],
所述终端可将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例如,“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的差量、“异常历程”的差量]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预先存储有从所述终端上传的信息,
即便已获取所述第一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前一个“动作历程”]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例如,通过其它终端而上传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也会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所谓的差量的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当不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时,将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例如,参照图81]。”。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判定部1861b有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而进行多种判定处理,
图86的(B)所示的所述显示控制部1861c可使所述显示部显示该多种判定处理的结果。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获取部1861a能获取第一时机的所述研磨机的第一历程信息,且能获取该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研磨机的第二历程信息,
图86的(B)所示的所述判定部1861b基于所述第一历程信息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而进行判定处理。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咖啡机系统用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构建上传部,该上传部可将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另外,所述上传部也可以是,即便所述获取部已获取所述第一历程信息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另外,所述上传部也可以是,当不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时,将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传步骤,在该上传步骤中,将图87的(A)所示的所述获取步骤St20中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另外,所述上传步骤可以是在所述判定步骤St21之前执行的步骤,也可以是在该判定步骤St21之后执行的步骤,也可以是在所述显示步骤St22之前执行的步骤,还可以使在该显示步骤St22之后执行的步骤。
另外,所述上传步骤也可以是,即便已获取所述第一历程信息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另外,所述上传步骤也可以是如下步骤,当不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时,将所述获取步骤St20中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以上记载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例如,咖啡机系统GMS],其特征在于,包含:
咖啡机[例如,咖啡机GM],其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以及
多个终端[例如,终端18],所述多个终端分别具有显示部[例如,显示画面181]且可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以及
云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19],其可从所述多个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与该咖啡机相关的个别机器信息,并将所获取的该个别机器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所述个别机器信息是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例如,包含“状态信息”和“运转累积值”的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例如,包含“动作历程”和“异常历程”的信息]的信息,
所述一个终端可将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预先存储有从所述一个终端上传的信息[例如,“运转累积值”、“动作历程”的差量、“异常历程”的差量],
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与所述一个终端[例如,自身的终端]不同的另一终端[例如,他人的终端]可下载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从该一个终端上传的信息,使从该云服务器下载的信息显示在该另一终端的所述显示部[例如,图84的(B)所示的研磨历程详情页]。”。
根据该咖啡机系统,所述一个终端与所述另一终端可经由所述云服务器而共享相同的信息,因此可在多个终端分别有效利用与咖啡机相关的信息。
另外,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安装有图86的(B)所示的
“一种咖啡机系统用程序,是可与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进行通信且安装于具有显示部181的终端18的咖啡机系统用程序(图86的(B)所示的专用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构建:
获取部1861a,其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的个别机器信息;
上传部1861d,其将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下载部1861e,其下载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从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1861c,其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下载部下载的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
此外,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该终端先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该另一终端暂时下载后重新上传至该云服务器的信息。
另外,也可以构建输入部,该输入部对所述下载部下载的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下载信息输入附加信息,
所述上传部将对所述下载信息附加所述附加信息而得到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图87的(B)是表示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执行的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86的(A)所示的终端18中,执行该图87的(B)所示的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使显示部显示与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粉碎装置5)的咖啡机GM相关的个别机器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别机器信息是包含表示所述研磨机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及该研磨机的历程信息的信息,且所述信息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St30,从所述咖啡机获取所述个别机器信息;
上传步骤St31,将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下载步骤St32,下载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从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以及
显示步骤St33,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下载部下载的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
此外,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该终端先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该另一终端暂时下载并重新上传至该云服务器的信息。
另外,所述信息显示方法也可以包括:输入步骤St34,对所述下载步骤中下载的从所述另一终端上传的与所述咖啡机相关的下载信息输入附加信息;以及
第二上传步骤St35,将对所述下载信息附加所述附加信息而得到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终端可分别与所述咖啡机个别地进行通信,可从该咖啡机获取第一时机[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前一个“动作历程”的时机]的所述研磨机的第一历程信息[例如,前一个“动作历程”],且可获取该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时机]的该研磨机的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终端分别在互不相同的时机与所述咖啡机进行通信。”。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终端的各终端即便已获取所述第一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的前一个”动作历程“]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最近的“动作历程”]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例如,通过其它终端而上传的情况]下,也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例如,所谓的差量的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预先存储有已上传的所述第二历程信息,
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与将所述第二历程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的终端不同的终端可下载该云服务器中存储的该第二历程信息。”。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咖啡机在与所述一个终端的连接中[例如,通过近场无线通信的连接中],在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内无来自该一个终端的通信的情况下,切断与该一个终端的连接。”。
通过这样,可防止成为因所述一个终端的故障而导致始终无法与所述另一终端进行通信的状态于未然。
另外,也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即,
“一种咖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终端可将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的所述个别机器信息中的至少包含所述历程信息的研磨相关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研磨相关信息是包含从所述一个终端输入的附加信息[例如,在图84的(B)所示的研磨历程详情页输入的主研磨机刀的商品号、评价或批注]的信息[例如,包含“动作历程”、“异常历程”及研磨历程详情页中的输入信息的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预先存储有从所述一个终端上传的所述研磨相关信息,
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与所述一个终端不同的另一终端可下载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从该一个终端上传的所述研磨相关信息,使从该云服务器下载的该研磨相关信息显示在该另一终端的所述显示部。”。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获取部1861a可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第一时机的所述研磨机的第一历程信息,且可获取该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研磨机的第二历程信息。
另外,也可以是,图86的(B)所示的所述上传部1861d即便当所述获取部1861a已获取所述第一历程信息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下,也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另外,图87的(B)所示的所述获取步骤St30也可以是如下步骤,即,从所述咖啡机获取第一时机的所述研磨机的第一历程信息,并获取该第一时机之后的第二时机的该研磨机的第二历程信息。
另外,图87的(B)所示的所述上传步骤St31也可以是如下步骤:即便已在所述获取步骤St30中获取了所述第一历程信息和所述第二历程信息这两者时,在所述云服务器已存储有该第一历程信息的情况下,也对该云服务器上传该第二历程信息,而不上传该第一历程信息。
以上所说明的咖啡机系统GMS除包含第二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以外,还可包含第一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还可包含图1等所示的饮料制造装置1。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示的几个方式及示例,这些内容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另外,也可根据目的等而局部变更。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各术语不过是在说明本发明的目的下使用的,毋庸赘述,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术语的严格含义,也可包含其等同物。例如“装置”、“部”等表达有时可改称为“单元”、“模块”等。
附图标记说明
1:饮料制造装置;2:豆处理装置;3:提取装置;4:存积装置;401:罐收纳单元;402:料斗单元;403:漏斗单元;404:计量单元;5:粉碎装置;5A:第一研磨机;5AM:顶部研磨机;57a:固定刀;58a:旋转刀;5B:第二研磨机;5BM:主研磨机;57b:固定刀;58b:旋转刀;6:分离装置;6A:吸引单元;6B:形成单元;6C:引导通路;60:吸引单元;60A:谷壳风扇单元;60A1:谷壳风扇;60A2:谷壳风扇马达;60B:回收容器;60Bo:外侧壳体;60Bi:内侧壳体;6io:开口;691:蜗轮;640:锁定杆;641:齿轮锁定部;691g:齿轮部;695:手动设定用圆盘拨盘;696:微调整用旋钮;698:杆构件;7:流体供给单元;9:提取容器;11:控制装置;11a:处理部;12:信息显示装置;17:便携终端;GM:咖啡豆研磨机;GM10:中心壳体;GM11:可选安装部;GM20:豆取出口;GM21:盖单元;GM22:引导路径形成构件;GM51:电源开关;GM52:反向旋转按钮;PF:波塔过滤器;PFb:网篮;H1:锤击机构;H10:锤;H12:保持臂;H121:保持部;H13:击打臂;H131:击打部;H14:操作臂;H141:手指放置部;GM31:滑槽;GM33:固定保持构件;GM332:橡胶盖;150:研磨按钮;151:按钮LED;60D:风量拨盘;600:机械开关单元;610:第一机械开关;620:第二机械开关;611、621:探测球;612、622:磁铁构件;613、623:探测片;GMS:咖啡机系统;18:终端;181:显示画面;185:处理部;186:存储部;1861:咖啡机系统专用应用程序;19:云服务器。

Claims (3)

1.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研磨机,其研磨咖啡豆;
风扇,其通过旋转来产生从被所述第一研磨机研磨后的研磨豆中分离杂质的风压;
风扇马达,其使所述风扇旋转;
设定部,其选择设定值;以及
控制部,其按照与由所述设定部选择出的设定值对应的脉宽调制值来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按照与由所述设定部选择出的设定值对应的脉宽调制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的情况下,获取与实际正在旋转的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速度有关的信息,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校正所述脉宽调制值,并按照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所述咖啡机还具备存储部,在每次进行校正时,所述存储部更新并存储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
所述存储部是即使电源被切断也能够保存所更新并存储的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的存储部,
在下次电源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着的电源切断时的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电源接通后以规定周期获取所述信息,且能够在每次获取到该信息时校正所述脉宽调制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将从多种设定值中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设定为所述设定值,
所述控制部按照与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一个设定值对应的脉宽调制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所述控制部按照针对所述多种设定值分别准备的校正必要条件来校正所述脉宽调制值,
所述存储部按所述多种设定值分别更新并存储所述多种设定值各自的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
在下次电源接通时,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着的电源切断时的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中的、与在所述设定部中选择出的一个设定值对应的所述校正后的脉宽调制值,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的旋转。
CN202280007716.7A 2021-11-16 2022-03-23 咖啡机 Active CN116546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6504A JP7178134B1 (ja) 2021-11-16 2021-11-16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2021-186504 2021-11-16
PCT/JP2022/013458 WO2023089842A1 (ja) 2021-11-16 2022-03-23 コーヒーマ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6907A CN116546907A (zh) 2023-08-04
CN116546907B true CN116546907B (zh) 2024-04-30

Family

ID=8633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7716.7A Active CN116546907B (zh) 2021-11-16 2022-03-23 咖啡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9944B2 (zh)
EP (1) EP4209153A4 (zh)
KR (1) KR102637246B1 (zh)
CN (1) CN116546907B (zh)
CA (1) CA319429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081A (ja) * 1994-08-15 1996-02-27 Shoei:Kk コーヒー粉の分離装置
US5845561A (en) * 1996-04-17 1998-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coffee beverage
JP2002165477A (ja) * 2000-11-21 200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送風装置
KR20140107850A (ko) * 2013-02-28 2014-09-05 주식회사 스트롱홀드테크놀로지 온도 프로파일에 따른 커피 로스터 제어방법
CN206062062U (zh) * 2016-07-01 2017-04-05 镇康县隆昌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咖啡豆去果皮设备
CN111050606A (zh) * 2017-08-07 2020-04-21 株式会社穗菲尔德 饮料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21129C (en) * 2000-08-30 2009-04-14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Method of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urrent in a direct current machine for a fan
US8179064B2 (en) * 2007-10-16 2012-05-15 Arcfl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 motor protection system
CN105007785B (zh) * 2013-05-16 2019-08-0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操作研磨机的方法
US10309405B2 (en) * 2015-12-10 2019-06-04 Emerson Electric Co. Adaptive control for motor fan with multiple speed taps
US10307855B2 (en) * 2016-03-29 2019-06-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mpending thermal shutdown alert system and thermal shutdown process
DK3536158T3 (da) * 2017-08-07 2023-06-06 Daito Giken Inc Ekstraktionsfremgangsmåde og ekstraktionsindretning
KR101981334B1 (ko) 2017-09-14 2019-05-22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분산형 데이터 패킷 처리가 적용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081A (ja) * 1994-08-15 1996-02-27 Shoei:Kk コーヒー粉の分離装置
US5845561A (en) * 1996-04-17 1998-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coffee beverage
JP2002165477A (ja) * 2000-11-21 200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送風装置
KR20140107850A (ko) * 2013-02-28 2014-09-05 주식회사 스트롱홀드테크놀로지 온도 프로파일에 따른 커피 로스터 제어방법
CN206062062U (zh) * 2016-07-01 2017-04-05 镇康县隆昌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咖啡豆去果皮设备
CN111050606A (zh) * 2017-08-07 2020-04-21 株式会社穗菲尔德 饮料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98131A (ko) 2023-07-03
EP4209153A4 (en) 2024-03-06
US20230270280A1 (en) 2023-08-31
US11889944B2 (en) 2024-02-06
KR102637246B1 (ko) 2024-02-15
CN116546907A (zh) 2023-08-04
EP4209153A1 (en) 2023-07-12
CA3194290A1 (en)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56611B (zh) 咖啡机
CN116075249B (zh) 咖啡机
CN116546907B (zh) 咖啡机
JP7385967B2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JP7092418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TWI829226B (zh) 咖啡機
TWI829429B (zh) 咖啡機
JP7166699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144098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271033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257065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JP7166674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185355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257064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JP7080525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