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6656A -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6656A
CN116546656A CN202310087940.8A CN202310087940A CN116546656A CN 116546656 A CN116546656 A CN 116546656A CN 202310087940 A CN202310087940 A CN 202310087940A CN 116546656 A CN116546656 A CN 116546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station
master
tag
manage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79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克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46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主站以及多个子站相互关联的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在通信系统中,第一子站发送用于确定与该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多个主站的各个主站在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该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管理服务器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并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有通信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个主站(也称为控制器、主机等。)占有一个信道,对分配给该主站的多个子站(也称为从属站点。)以时间分割方式依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对各子站,将接收到来自主站的通信(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定时间作为能够与主机通信的时间分配。
另外,在工厂、仓库等中,作业者对保管于保管架的物品进行挑选的挑选作业。以往,导入有使所述挑选作业高效化的挑选系统。在所述挑选系统中,在作业区域配置有多个保管架、设置于各保管架的子站(具有通信功能的标签)、以及控制多个标签的主站(控制器)。控制器向保管有挑选对象的物品的保管架的标签发送命令(有时包含点亮命令),使搭载于该标签的灯(LED)点亮。作业者从点亮的灯按钮的保管架挑选目标物品。
在上述挑选系统中,在构建多个由主站以及多个子站构成的星型拓扑的网络的情况下,需要将多个子站分别与通信稳定的特定的主站相关联。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子站需要执行较多的步骤等,不容易将主站以及多个子站相互相关联。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主站以及多个子站相互关联的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有通信程序的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是包括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以及多个子站的通信系统。第一子站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所述多个主站的各个主站在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主站是与管理服务器及多个子站进行通信的主站,在接收到从第一子站发送的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子站是与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主站进行通信的子站,在接收到搜索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接收从主站发送的信标的信道不同的信道,向所述多个主站发送用于确定与子站对应的主站的搜索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和多个子站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在所述通信方法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方法,在第一子站中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步骤;在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中,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并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以及多个子站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程序。所述通信程序用于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在第一子站中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步骤;在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中,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并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主站和多个子站相互关联的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有通信程序的存储介质。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公开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要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保管架的外观图。
图3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保管架上设置的标签的构成的图。
图3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标签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存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存储部的标签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存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存储部的关联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器与标签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器被分配的时间区间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具体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具体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和通信区域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多个控制器分别分配给信道以及时间区间的情况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关联处理的具体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多个控制器以及对象标签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
图16是用于说明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对象标签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器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公开具体化的一个示例,不具有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的性格。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通信系统10包括管理服务器1、控制器2以及标签Tg。通信系统10例如从保管物品的保管架3(参照图2)导入到作业者挑选目标物品的作业现场(工厂、仓库等)。所述物品没有特别限定,包括部件、零售商品、药剂、书籍、文件、杂货类等各种领域的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物品的一个示例,列举规定的产品(车辆、电气化产品等)的组装作业中使用的部件为例。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10从保管部件的保管架3导入到作业者挑选目标部件的设施F1(工厂等)。
管理服务器1以及控制器2经由网络N1相互连接。网络N1是诸如因特网、LAN、WAN或公共电话线路的通信网络。控制器2及标签Tg通过使用了电波的本通信方法连接。标签Tg设置于保管架3的各收纳架31(参照图2)。如图3A所示,标签Tg具备:显示部(LCD),其显示部件名等;灯按钮B1,以多种颜色点亮、闪烁以及熄灭;以及通信部(未图示),其与控制器2进行通信。此外,灯按钮B1具有作为用户界面的按钮功能。标签Tg能按照来自控制器2的命令(发送数据),使规定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或使灯按钮B1点亮、熄灭。作业者挑选例如设置有灯按钮B1点亮的标签Tg的收纳架31的部件。标签Tg通过本通信方式向控制器2通知按下了灯按钮B1,控制器2将其通知给管理服务器1。如果标签Tg对应于正确的部件,则管理服务器1通过本通信方式,经由控制器2向与接下来要取出的部件对应的标签Tg通知使灯按钮B1以规定的周期闪烁动作的信号。在图3A中,表示标签1点亮的状态。管理服务器1一并控制各控制器2,基于挑选对象的信息,向规定的控制器2输出发送数据(标签Tg的点亮命令等)的发送指示。
在设施F1内排列有多个保管架3。在设施F1内分散设置有多个控制器2,多个控制器2与配置在设施F1内的多个保管架3的标签Tg进行通信。这样,通信系统10通过多个控制器2控制配置在设施F1内的多个标签Tg,从而构建设施F1的挑选系统。具体而言,通信系统10是以规定的周期进行多个控制器2与多个标签Tg的电波通信的方式进行管理的系统。
管理服务器1作为管理、控制控制器2的调停局发挥功能,控制器2作为主机设备发挥功能,标签Tg作为从属设备发挥功能。控制器2是本公开的主站的一个示例,标签Tg是本公开的子站的一个示例。
[管理服务器1]
如图1所示,管理服务器1具备控制部11、存储部12、操作显示部13及通信部14等。管理服务器1也可以是例如个人计算机那样的信息处理装置。此外,管理服务器1也可以由云服务器构成。
通信部14通过有线或无线将管理服务器1连接于网络N1,经由网络N1在与控制器2之间执行遵照规定的通信协议的数据通信。
操作显示部13是具备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那样的显示部、和接受操作的触摸面板、鼠标或键盘等操作部的用户界面。
存储部12是存储各种信息的HDD(Hard Disk Drive)、SSD(Solid State Drive)、或闪存等非易失性的存储部。在存储部12中存储标签信息D1、关联信息D2等数据。
图4是表示标签信息D1的一个示例的图。标签信息D1中登记有与配置于设施F1的所有标签Tg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标签信息D1中包含标签ID、位置信息、部件名等信息。所述标签ID是标签Tg的识别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是设置有标签Tg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是保管架3的位置、保管架3(收纳架31)的架编号、设施F1的地图上的坐标等信息。上述部件名是由设置有标签Tg的收纳架31保管的部件的名称。
标签信息D1例如由设施F1的管理者登记。此外,标签信息D1也可以存储在与管理服务器1不同的服务器中。
图5是表示关联信息D2的一个示例的图。关联信息D2是识别与多个控制器2各自关联的标签Tg的信息。具体而言,关联信息D2包括控制器ID、标签ID等信息。上述控制器ID是控制器2的识别信息,上述标签ID是标签Tg的识别信息。此外,实际上,由于通信最稳定的标签Tg与各控制器2相关联,因此标签Tg的ID没有规则性而成为随机。
如图6所示,多个标签Tg与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各控制器2能够与多个标签Tg进行通信,各标签Tg能够与一个控制器2进行通信。例如,控制器A能够与通信区AR1内的标签Tg进行通信,控制器B能够与通信区AR2内的标签Tg进行通信。另外,由于实际上为了充分考虑的通信稳定度,因此如图11所示那样,一个标签Tg多进入多个控制器2的通信区域AR内。各个标签Tg与上述多个控制器2中通信最稳定的控制器2相关联,但如图11那样,成为多个控制器2的电波干扰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5台控制器2(控制器A~E),能够网罗设施F1的全部作业区域,构成为与设施F1内的所有标签Tg进行通信。关联信息D2通过控制部11的处理(后述)进行登记。
此外,在存储部12中也可以存储包括取出部件的顺序等的挑选信息。所述挑库信息按照挑库对象的每个部件,与标签ID、位置信息、挑库状况等信息相关联地进行登记。管理服务器1基于挑选指示,将挑选对象的信息登记于所述挑选信息。另外,管理服务器1可以从管理产品的制造工序的服务器取得所述挑选指示,也可以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2的该制造工序生成所述挑选信息。
此外,在存储部12中存储有用于使控制部11执行后述的通信处理(参照图10)的通信程序等控制程序。例如,所述通信程序被非暂时性地存储在CD或DVD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通过与管理服务器1电连接的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读取装置(未图示)读取而存储在存储部12中。
控制部11具有CPU等控制设备。所述CPU是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处理器。然后,控制部11通过上述CPU执行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各种控制程序,从而控制管理服务器1。
具体而言,控制部11包括关联处理部111、分配处理部112、通信处理部113等各种处理部。另外,控制部11通过由所述CPU执行按照所述通信程序的各种处理,作为所述各种处理部而发挥功能。此外,控制部11所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处理部也可以由电子电路构成。另外,所述通信程序也可以是用于使多个处理器作为所述各种处理部发挥功能的程序。
关联处理部111将多个标签Tg分别与多个控制器2中的任意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
例如,如图5所示,关联处理部111将到配置在通信区域AR1中的标签ID“tg0001~tg0100”的多个标签Tg与配置在通信区域AR1中的控制器ID“c0001”的控制器A相关联。此外,关联处理部111将配置在通信区域AR2中的标签ID“tg0101~tg0200”为止的多个标签Tg与配置在通信区域AR2中的控制器ID“c0002”的控制器B相关联。此外,关联处理部111将配置在通信区域AR3中的标签ID“tg0201~tg0300”为止的多个标签Tg与配置在通信区域AR3中的控制器ID“c0003”的控制器C相关联。此外,关联处理部111将配置在通信区域AR4中的标签ID“tg0301~tg0400”为止的多个标签Tg与配置在通信区域AR4中的控制器ID“c0004”的控制器D相关联。此外,关联处理部111将配置在通信区域AR5中的标签ID“tg0401~tg0500”为止的多个标签Tg与配置在通信区域AR5中的控制器ID“c0005”的控制器E相关联。
另外,上述关联是与对于各个标签Tg来说通信最稳定的控制器2关联之后,适当分配编号的结果。在本公开中,多个子站分别可以预先与多个主站中的任意一个主站相关联。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将多个子站中的各个子站与多个主站中的任意一个主站相关联的其他方法(关联处理)。
关联处理部111将彼此关联的控制器2与标签Tg的信息登记在关联信息D2(参照图5)中。
分配处理部112将多个控制器2分别分配给在规定的信道中对规定的周期进行时间分割的多个时间区间(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间区间。例如如图7所示,在将周期设为“C1”的情况下,将周期C1分割为多个时间区间。这里,将周期C1分割为5个时间区间t1~t5。另外,这里,假设利用规定的一个信道CH1。对信道CH1分配能够以规定的周期与多个标签Tg进行通信的数量的控制器2。例如,分配处理部112将控制器A分配给第一时间区间t1,将控制器B分配给第二时间区间t2,将控制器C分配给第三时间区间t3,将控制器D分配给第四时间区间t4,将控制器E分配给第五时间区间t5。
分配处理部112按每个周期C1将控制器A~E依次分配给时间区间t1~t5。
通信处理部113在多个时间区间的各个时间区间中,使控制器2和通过关联处理部111与该控制器2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在上述时间区间内进行通信。参照图8说明通信方法的具体例。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信道CH1中,将周期C1设为“200ms”,将时间区间t1~t5的各自的时间宽度设为“40ms”。通信处理部113在周期C1的第一时间区间t1中,向控制器A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所述发送数据例如是信标。
在此,如图9所示,所述发送数据包含使标签Tg执行规定处理的命令的信息(命令信息)和识别使该命令执行的标签Tg的识别信息(目的地信息)。具体而言,所述发送数据包含规定数量的标签Tg各自的目的地信息、和使规定数量的标签Tg各自执行规定的命令的命令信息。例如,在图9中表示了控制器A发送的发送数据的一个示例。通信处理部113在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参照图5)中,确定与挑选对象的5个部件相关联的5个标签Tg(参照图4),将目的地包含所确定的5个标签1~5的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输出至控制器A。
即,通信处理部113从控制器A对与该控制器A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中的规定数量的标签Tg发送发送数据。此外,控制器A在时间区间内对能够与控制器A通信的规定数量的标签Tg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控制器A从管理服务器1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后,在第一时间区间t1(参照图8)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参照图9)发送至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1在接收到包含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1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A。同样,标签2~5各自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A。控制器A分别从标签1~5接收响应(参照图9)。此时,标签1~5根据发送数据内的第几个输入了发给自身的命令,在彼此不冲突的定时适当地进行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命令输入的顺序,发送各个标签Tg相同尺寸的确认应答,空出考虑了与各个确认应答发送有关的时间和规定的余量的时间,使得各个确认应答信号不发生冲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在时间区间内发送了全部的5台确认应答后,标签数据接收期间R1(图9)剩余,按下了灯所具有的按钮功能的标签Tg在之后的标签数据接收期间R1通过CSMA/CA方式进行发送。图9所示的标签数据接收期间R1是从基于CSMA/CA方式的标签Tg到控制器2的上行链路期间。
另外,所述确认应答不限于按钮按下信息,只要具备其他用户界面,也可以是其操作内容。另外,如果标签Tg具有传感器功能,则也可以在测定值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发送标签Tg。
控制器A在周期C1(200ms)的第一时间区间t1(40ms)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向标签1~5发送,当标签1~5的命令的执行完成时,通信处理部113在周期C1(200ms)的下一个第二时间区间t2中,向控制器B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参照图8)。所述发送数据中包含标签6~10的目的地和命令。
与控制器B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6在接收到包含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6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B。同样,标签7~10各自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并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B。控制器B从标签6~10中的每一个标签接收响应。
控制器B在周期C1(200ms)的第二时间区间t2(40ms)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向标签6~10发送,当标签6~10的命令的执行完成时,通信处理部113在周期C1(200ms)的下一个第三时间区间t3中,向控制器C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所述发送数据中包含标签11~15的目的地和命令(参照图8)。
与控制器C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11在接收到包含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11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C。同样,标签12~15各自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C。控制器C从标签11~15的每一个标签接收响应(参照图8)。
控制器C在周期C1(200ms)的第三时间区间t3(40ms)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向标签11~15发送,当标签11~15的命令的执行完成时,通信处理部113在周期C1(200ms)的下一个第四时间区间t4,向控制器D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所述发送数据中包含标签16~20的目的地和命令。
与控制器D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16在接收到包含点亮灯按钮B1(参照图3A)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16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D。同样,标签17~20分别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D。控制器D从标签16~20的每一个标签接收响应(参照图8)。
控制器D在周期C1(200ms)的第四时间区间t4(40ms)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向标签16~20发送,当标签16~20的命令的执行完成时,通信处理部113在周期C1(200ms)的下一个第五时间区间t5中,向控制器E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所述发送数据包含标签21~25的目的地和命令。
与控制器E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21在接收到包含点亮灯按钮B1(参照图3A)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21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E。同样,标签22~25分别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E。控制器E从标签21~25中的每一个标签接收响应(参照图8)。
控制器E在周期C1(200ms)的第五时间区间t5(40ms)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向标签21~25发送,当标签21~25的命令的执行完成时,通信处理部113在下一周期C1(200ms)的最初的第一时间区间t1中,再次向控制器A输出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所述发送数据中包含标签1~5的目的地和命令。
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各标签Tg,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确认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目的地,在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标签1在接收到包含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的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此外,标签1在执行了命令的情况下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A。同样,标签2~5各自在接收到所述发送数据时,包含发给自身的命令,因此,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将响应(确认应答)发送至控制器A。控制器分别从标签1~5接收响应(参照图8)。
如上所述,通信处理部113在多个时间区间的各个时间区间内,使控制器2和与该控制器2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在时间区间内进行通信。此外,通信处理部113按时间区间的顺序向多个控制器2分别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由此,例如控制器A~E分别按照时间区间t1~t5的顺序,与各控制器控制的标签Tg进行通信。
例如,控制器A在第一时间区间t1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中的5个标签1~5后,控制器B在接着第一时间区间t1的第二时间区间t2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B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中的5个标签6~10。
此外,控制器A在第一时间区间t1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标签1~5,控制器A在从标签1~5接收到响应后,控制器B在第二时间区间t2中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标签6~10。
在此,控制部11执行使管理服务器1与各控制器同步(时刻同步)的处理。此外,各控制器2执行使与对应的各标签Tg同步(时刻同步)的处理。由此,各控制器2以规定的周期(例如200ms)向标签Tg发送发送数据,各标签Tg以规定的周期(例如200ms)接收所述发送数据。例如各标签Tg配合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时刻而开始启动,在该接收时刻开始接收所述发送数据。此外,各标签Tg在控制器2的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完成时刻完成接收处理,在接收处理结束后进行时刻同步。各标签Tg设置定时器并待机(省电),直到下一个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时刻。
另外,各控制器2间的时刻同步例如也可以通过IEEE 1588Precision TimeProtocol在控制器2间自主地进行。此外,通信处理部113也可以向各个控制器2通知周期C1和时间区间t1~t5,以各个控制器2在图7所示的定时进行通信的方式进行控制。
[通信处理]
以下,参照图10,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另外,本公开能够作为执行所述通信处理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的通信方法的公开而理解,在此说明的该通信处理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也可以适当省略。另外,所述通信处理中的各步骤在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执行顺序也可以不同。进而,在此以通过管理服务器1以及控制器2执行所述通信处理中的各步骤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多个处理器分散执行所述通信处理中的各步骤的通信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实施方式考虑。
在此,以上述的图8及图9所示的通信方法为例进行说明。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利用规定的信道CH1,对分配给将规定的周期(200ms)时间分割的5个时间区间t1~t5(各40ms)的各个时间区间的控制器A~E分别输出发送数据(参照图8)的发送指示。
首先,当第一周期(N=1)开始时(S1),在步骤S2中,控制部11判定第一时间区间t1是否开始。若第一时间区间t1开始(S2:是),则在步骤S3中,控制部11对控制器A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若控制器A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则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1~5)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接着,在步骤S4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接收到标签Tg的响应(确认应答)。例如,若标签1~5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执行命令(点亮命令),并将响要发送至控制器A,则控制器A将接收到的响要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由此,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接收所述响应。若控制部11接收到所述响应(S4:是),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开始了第二时间区间t2。当第二时间区间t2开始时(S5:是),在步骤S6中,控制部11向控制器B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当控制器B取得所述发送指示时,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6~10)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B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接着,在步骤S7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接收到标签Tg的响应。例如,若标签6~10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执行命令(点亮命令),将响要发送至控制器B,则控制器B将接收到的响要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由此,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接收所述响应。若控制部11接收到所述响应(S7:是),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控制部11判定第三时间区间t3是否开始。当第三时间区间t3开始时(S8:是),在步骤S9中,控制部11向控制器C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若控制器C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则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11~15)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C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接着,在步骤S10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接收到标签Tg的响应。例如,当标签11~15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执行命令(点亮命令),将响要发送至控制器C时,控制器C将接收到的响要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由此,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接收所述响应。若控制部11接收到所述响应(S10:是),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1判定第四时间区间t4是否开始。当第四时间区间t4开始(S11:是)时,在步骤S12中,控制部11向控制器D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若控制器D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则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16~20)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D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接着,在步骤S13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接收到标签Tg的响应。例如,若标签16~20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执行命令(点亮命令),将响要发送至控制器D,则控制器D将接收到的响要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由此,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接收所述响应。若控制部11接收到所述响应(S13:是),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11判定第五时间区间t5是否开始。当第五时间区间t5开始(S14:是)时,在步骤S15中,控制部11向控制器E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若控制器E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则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21~25)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E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
接着,在步骤S16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接收到标签Tg的响应。例如,若标签21~25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执行命令(点亮命令),将响要发送至控制器E,则控制器E将接收到的响要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由此,管理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接收所述响应。若控制部11接收到所述响应(S16:是),则处理返回步骤S1。
若返回步骤S1,则第二周期(N=2)开始,在步骤S2中,控制部11判定第一时间区间t1是否开始,若第一时间区间t1开始(S2:是),则在步骤S3中,控制部11向控制器A输出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指示。若控制器A取得所述发送指示,则将目的地包含执行命令的标签Tg(例如标签1~5)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所有标签Tg(参照图5)。以后与上述的处理相同。如上所述,通信系统10执行所述通信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是多个控制器2(主站)和多个标签Tg(子站)以规定的周期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此外,通信系统10将多个标签Tg分别与多个控制器2中的任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此外,通信系统10将多个控制器2各自在规定的信道中对将所述规定的周期进行时间分割的多个时间区间(时隙)分别分配。此外,通信系统10在多个时间区间的每一个时间区间中,使控制器2和与该控制器2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在所述时间区间内进行通信。
在上述构成中,各控制器2仅在所述周期(例如200ms)中所述时间区间(40ms)之间使用电波。此外,通过在控制器2之间分配(调整),以使相互的电波使用时间不重复,从而能够在最大5台为止的多个控制器2中共享一个信道(CH1)。由此,即使如图11那样相互的通信区域AR重叠的状态下,也能够设置多个控制器2。例如,若频率信道数为20,则即使在彼此电波干扰的区域内,也可以设置信道数的5倍的100台控制器2。
另外,也可以考虑根据工厂布局、各流水线的种类,在意识到能够共享各控制器2所使用的信道的最大数的同时进行分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提供如图12那样,能够将各控制器的编号(在此作为一个示例是“1”~“64”)映射到在纵横地设定了时隙(时隙编号)和信道(频率信道)的轴的表来设定的显示画面(UI)。即,控制部11也可以使分别分配有多个控制器2(主站)的规定信道以及规定时间区间各自以能够视觉识别的方式显示。
此外,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多个标签Tg的目的地信息。根据上述构成,使用一个信道,在各周期中,各控制器2能够在分配给多个控制器2的各时间区间与多个标签Tg进行通信。因此,能够在大范围内设置多个标签Tg。另外,在通信系统10中,能够增大通信量。因此,能够在确保控制器2及标签Tg的通信的高速响应性的同时设置多个标签Tg。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多个控制器2(主站)相互进行时刻的同步,在由分配处理部112分配的时间区间内进行通信。另外,多个控制器2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相互连接。
此外,若在标签Tg(子站)中产生要发送的数据,则通信处理部113在分配给关联了该标签Tg的控制器2的时间区间内,使该控制器2发送该数据。
此外,在标签Tg中要发送的数据是在该标签Tg中观测到的数据。此外,在标签Tg观测到的数据是与该标签Tg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内容相应的数据。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通信系统10也可以包含多个信道。在该情况下,分配处理部112针对每个信道,将多个控制器2各自分配给多个时间区间的各个时间区间。由此,例如5台控制器A~E共享信道CH1,5台控制器F~J共享信道CH2,5台控制器K~O共享信道CH3,5台控制器P~T共享信道CH4,5台控制器U~Y共享信道CH5。各控制器2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在将规定的周期进行时间分割的多个时间区间的各个时间区间中与多个标签Tg进行通信。根据该构成,能够根据能够使用的信道数而使控制器2的设置数增大,因此能够设置更多的标签Tg。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200ms的周期分割为5个40ms的时隙的例子,但这只是一个示例。周期、分割数、时隙时间只要考虑各个用途所要求的时间响应性、电力消耗、子站的个数、可利用的频率信道数、通信速度等而适当设定即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管理服务器1(调停局)控制多个控制器2的构成,但作为其它实施方式,多个控制器2中的特定的控制器2也可以兼备管理服务器1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特定的控制器2作为主控制器发挥功能,其他控制器2作为从属控制器发挥功能。所述主控制器执行:分配处理,在规定的信道中,将多个从属控制器中的每一个从属控制器分配给多个时间区间的每一个时间区间;以及通信处理,在多个时间区间的每一个时间区间中,使所述从属控制器和多个标签Tg进行通信。所述主控制器将所述发送数据按照所述时间区间的顺序发送至各从属控制器。另外,作为所述主控制器发挥功能的控制器2也可以根据通信系统10整体的通信状况等而适当变更。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进行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相同的构成以及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是在构建多个由控制器2及多个标签Tg构成的星型拓扑的网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使多个标签Tg分别与通信稳定的特定的控制器2相互关联的系统。各标签Tg与任意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另外,将标签Tg和控制器2相关联的“相关联”也称为“关联”、“绑定(Binding)”。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在图13所示的构成中,表示多个标签Tg的每一个标签Tg与任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前的状态。另外,图1所示的构成表示了多个标签Tg的每一标签Tg与任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后的状态。
通信系统10包括管理服务器1、多个控制器2以及多个标签Tg。另外,多个控制器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备管理服务器1的功能。即,管理服务器1也可以是控制器2。
例如,为了确定与标签Tg1对应的控制器2(本公开的第一主站的一个示例),多个标签Tg中的标签Tg1(本公开的第一子站的一个示例)发送包含标签Tg1的识别信息(标签ID)的搜索信号。当多个控制器2的每一个控制器2接收到从标签Tg1发送的搜索信号时,向管理服务器1发送包含自身的识别信息(控制器ID)、标签Tg1的识别信息(标签ID)以及与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例如搜索信号的接收强度)的解析报告。管理服务器1基于从多个控制器2接收的多个解析报告,从多个控制器2中决定与标签Tg1对应的控制器2(例如控制器A),将标签Tg1和控制器A相互关联。通信系统10对每个标签Tg执行上述处理,将各标签Tg与任一个控制器2相关联。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具体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200ms的周期分割为12.5ms的16个时隙。即,能够由最大16台控制器共享一个频率信道。
图14表示与任一控制器2关联的对象的标签Tg(对象标签Tg)的关联处理的具体例。此外,图15表示了管理服务器1、多个控制器2、以及对象标签Tg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另外,在图14中标注与图15的处理步骤对应的步骤编号(s1、s5、s6、s9、s10)。
在图14中,例如控制器A在设定了“12.5ms”的时隙的动作信道(Operation信道)中,向已经与控制器A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中的规定数(最大5个)的标签Tg发送发送数据(命令)。控制器A将除了“200ms”中的“12.5ms”以外的“187.5ms”切换到搜索信道。控制器A在搜索信道中能够接收从对象标签Tg发送的搜索信号(接收待机状态)。控制器B以及其他控制器也具有与控制器A相同的构成。
在所述关联处理中,首先,对象标签Tg发送搜索信号(图15的步骤s1)。具体而言,对象标签Tg在受理了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发送搜索信号。例如在用户按下了对象标签Tg的底按钮E1(参照图3B)的情况下,对象标签Tg受理用户的按下操作并发送搜索信号。对象标签Tg通过搜索信道发送搜索信号。此外,对象标签Tg以比分配给各控制器2的时分通信中的时隙时间(这里为“12.5ms”)更长的时间间隔(例如“15ms”间隔)多次发送搜索信号。这里,对象标签Tg在搜索信道中以“15ms”间隔发送4次搜索信号。这样,控制器2与标签Tg进行时分通信,标签Tg以比所述时分通信中的时隙时间更长的时间间隔多次发送所述搜索信号。通过使所述搜索信号的发送间隔比所述时隙时间更长,所有的控制器2至少能够多次接收所述搜索信号。
多个控制器2分别在搜索信道的接收待机状态下,接收从对象标签Tg发送的搜索信号。例如,在设置于设施F1的所有控制器2中,设置于来自对象标签Tg的信号到达场所的多个控制器2接收所述搜索信号。
多个控制器2分别在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将包含控制器2的识别信息(控制器ID)、标签Tg的识别信息(标签ID)、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例如接收强度)的解析报告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图15的步骤s2)。此外,所述解析报告中包含接收了所述搜索信号的时刻、所述搜索信号的编号(在发送次数为4次的情况下,表示4次中的第几个的信息)。基于此,管理服务器1能够得到标签Tg在广播信道(Announce信道)中开始接收的接收开始时刻。另外,由于希望对象标签Tg与通信充分稳定的控制器2相关联,因此控制器2也可以是不发送与所述接收强度为规定值以下的所述搜索信号对应的解析报告的构成。
管理服务器1在从各控制器2接收到所述解析报告时,决定与对象标签Tg相关联的控制器2(图15的步骤s3)。具体而言,管理服务器1的关联处理部111基于所述搜索信号的稳定度,决定与对象标签Tg相关联的控制器2。例如,关联处理部111对与对象标签Tg对应的所述解析报告进行合计,在接收从第一个到最终一个(在此为第四个)的全部的所述搜索信号中的例如三个以上的情况下,决定所述搜索信号最稳定的控制器2。关联处理部111基于所述搜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计算所述搜索信号的稳定度。此外,关联处理部111也可以基于所述搜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最低强度、信号强度的分散等来计算所述搜索信号的稳定度。
关联处理部111在决定控制器2时,将用于关联对象标签Tg的关联预定(Bind预定)发送至该控制器2(图15的步骤s4)。在此,关联处理部111将控制器B决定为将对象标签Tg相关联的控制器2,并将所述关联预定发送至控制器B。在所述关联预定中至少包括控制器B的地址、和对象标签Tg在广播信道(Announce信道)开始接收的接收开始时刻(从发送最后的搜索信号的时刻起1秒后的时刻)。另外,若所述预定关联的发送处理在紧接着所述时隙时间之后的规定时间以内进行,则降低与以15ms间隔发送的搜索信号多次碰撞的可能性,因此优选。
当成为包含于所述相关联预定的所述接收开始时刻时,从管理服务器1接收到所述相关联预定的控制器B通过广播信道向该对象标签Tg发送关联指示(Bind指示)(图15的步骤s5)。所述关联指示至少包括对象标签的地址和相关联的控制器B的地址,在存在多个动作信道的情况下等,包括分配给控制器B的动作信道的信息。
当成为所述接收开始时刻时,则对象标签Tg通过广播信道接收所述关联指示。若对象标签Tg接收到以自身的地址为目的地的所述关联指示,则切换为所确定的动作信道,定期地接收控制器B输出的信标(有时包含点亮命令的命令)。对象标签Tg切换为动作信道后,若接收到发给自身的命令则执行该命令,并向控制器B回复确认信号(Acknowledge)(图15的步骤s6)。
当控制器B从对象标签Tg接收到所述确认信号时,向管理服务器1发送确认通知(图15的步骤s7)。管理服务器1在从控制器B接收到所述确认通知时,将完成指示返回至控制器B(图15的步骤s8)。控制器B从管理服务器1接收到所述完成指示后,向对象标签Tg发送完成显示指示(图15的步骤s9)。
对象标签Tg从控制器B接收所述完成显示指示后,向控制器B回复确认信号(Acknowledge)(图15的步骤s10),进行完成显示(图15的步骤s11)。例如,对象标签Tg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
最后,管理服务器1将对象标签Tg与控制器B的关联信息登记到关联信息D2(参照图5)(图15的步骤s12)。另外,也可以在所述管理服务器1接收到确认通知(图15的步骤s7)的时点进行向管理服务器1的登记。
通信系统10对每个标签Tg执行上述的处理,并将一个控制器2与各标签Tg相关联。这样,管理服务器1至少将控制器B的标识符或通信信道通知给对象标签Tg,对象标签Tg至少基于控制器B的标识符或通信信道与控制器B进行通信。此外,在通信系统10中,在对象标签Tg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的信道与在对象标签Tg与控制器B相关联之后与控制器B通信的信道不同。
[关联处理]
以下,将参考图16~图1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在通信系统10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示例。图16表示在对象标签Tg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图17表示在控制器2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图18表示在管理服务器1中执行的关联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
[对象标签Tg的关联处理]
对象标签Tg最初为大致休止状态,在图16所示的步骤S21中,判定底按钮E1是否被按下。在底按钮E1被按下的情况下(S21:是),对象标签Tg成为动作状态而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2。对象标签Tg在停止状态下待机,直到底按钮E1被按下(S21:否)。
在步骤S22中,对象标签Tg切换为搜索信道。在接下来的步骤S23中,对象标签Tg以规定间隔多次发送所述搜索信号(图15的步骤s1)。例如,对象标签Tg在搜索信道中以“15ms”间隔发送4次搜索信号。当发送最后(第4次)的搜索信号时,对象标签Tg待机所述搜索信号直到经过规定时间(1秒)(S24)。
接着,在步骤S25中,对象标签Tg从搜索信道切换为广播信道。接着,在步骤S26中,对象标签Tg从控制器2(由管理服务器1决定的控制器B)尝试在500ms的期间内接收所述关联指示。若对象标签Tg接收到所述关联指示(S26:是)(图15的步骤s5),则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7。另一方面,对象标签Tg在所述500ms期间没有接收到所述关联指示的情况下(S26:否),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1。
在步骤S27中,对象标签Tg从广播信道切换为由所述关联指示确定的动作信道,并基于由所述关联指示得到的控制器B的地址,同步并接收来自控制器B的信标。
接着,在步骤S28中,对象标签Tg判定是否从控制器B接收到发给自身的命令。若对象标签Tg从控制器B接收到发给自身的命令(S29:是),则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0。另一方面,对象标签Tg在未从控制器B接收到发给自身的命令的情况下(S29:否),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1。
接着,在步骤S30中,对象标签Tg向控制器B发送所述确认信号(图15的步骤s6)。之后,对象标签Tg从控制器B接收到所述完成显示指示时,向控制器B返回所述确认信号,使灯按钮B1(参照图3A)点亮(S30)(图15的步骤s9、s10)。
[控制器2中的关联处理]
在图17所示的步骤S31中,控制器2(在此例举控制器B)设定为分配给自身的动作信道。接着,在步骤S32中,控制器B执行由管理服务器1指示的动作处理。例如,控制器B对已经相关联的多个标签Tg中的规定数量的标签Tg发送发送数据(命令)。
接着,在规定的动作时间(时隙时间“12.5ms”)结束时(S33:是),控制器B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控制器B判定对象标签Tg是否为通过广播信道开始接收的接收开始时刻(从对象标签Tg发送最后的搜索信号的时刻起1秒后的时刻)。当成为所述接收开始时刻时(S34:是),控制器B从动作信道切换到广播信道(S35),将所述关联指示发送至对象标签Tg(S36)(图15的步骤s5)。当未成为所述接收开始时刻时(S34:否),控制器B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控制器B从广播信道切换为搜索信道。接着,在步骤S38中,控制器B判定是否从对象标签Tg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当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时(S38:是),控制器B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9。当未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时(S38:否),控制器B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0。
在步骤S39中,控制器B将所述解析报告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图15的步骤s2)。例如,控制器B将四次量的所述解析报告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
接着,在步骤S40中,控制器B判定是否已成为动作开始时刻。控制器B在成为动作开始时刻时(S40:是),返回步骤S31,切换到动作信道。控制器B重复步骤S38、S39的处理,直到动作开始时刻为止(S40:否)。各控制器2反复执行上述的处理。
[管理服务器1中的关联处理]
在图18所示的步骤S41中,管理服务器1判定是否从多个控制器2接收到所述解析报告。例如,管理服务器1从控制器B接收多个(搜索信号3次至4次量)所述解析报告。
管理服务器1在从多个控制器2接收到多个所述解析报告时(S41:是),统计多个所述解析报告(S42),并决定与对象标签Tg关联的控制器2(S43)(图15的步骤s3)。例如,管理服务器1针对每个控制器2确定多个所述搜索信号的最低接收强度,判定最低接收强度最高的控制器2。然后,管理服务器1将最低接收强度最高的控制器2决定为与对象标签Tg相关联的控制器2。
若管理服务器1决定一个控制器2(这里是控制器B)(S43),则在步骤S44中,将用于关联对象标签Tg的关联预定(Bind预定)发送至控制器B(图15的步骤s4)。
当接收到所述关联预定时,控制器B向对象标签Tg发送关联指示(Bind指示)而进行与对象标签Tg的关联。另外,该处理相当于图17的步骤S36的通信处理。
管理服务器1在对象标签Tg与控制器B的关联的确认完成时,将对象标签Tg与控制器B的关联信息登记到关联信息D2(参照图5)(S45)(图15的步骤s12)。管理服务器1在每次从控制器2接收到所述解析报告时重复执行上述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是包括管理服务器1、多个控制器2(主站)和多个标签Tg(子站)的通信系统。此外,第一标签Tg发送用于确定与该第一标签Tg对应的第一控制器2的搜索信号。多个控制器2分别在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将包含该控制器2的识别信息、第一标签Tg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解析报告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管理服务器1基于从多个控制器2分别接收的多个解析报告,从多个控制器2中决定与第一标签Tg对应的第一控制器2,将第一标签Tg和第一控制器2相互相关联。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合计来自控制器2的解析报告,能够通过标签Tg的按钮按下等简单的操作进行多个标签Tg的关联,其中,该控制器2能够接收通过规定事件(例如用户操作)从标签Tg发送的搜索信号。即,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将控制器2以及多个标签Tg彼此相关联。此外,标签Tg在多次发送搜索信号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内仅接收关联指示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标签Tg的通信负荷、电池的消耗。而且,通过使通信时以外适当进入休眠(休止模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消耗。
作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标签Tg也可以在接收到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例如,标签Tg在从管理服务器1接收到搜索信号的发送指示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
此外,标签Tg也可以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例如,标签Tg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由此,标签Tg定期地执行所述关联处理,能够与最佳的控制器2相关联。
此外,标签Tg也可以在通信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例如,标签Tg在上述信标的接收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即接收信号电平低于规定的状态时、或信标接收的失败为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由此,标签Tg即使在因场所的移动等而状况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与最佳的控制器2相关联,能够避免无法动作的事态。
此外,标签Tg也可以在发送所述搜索信号时,进行载波侦听并在空闲的情况下发送,在不空闲的情况下重试。由此,能够将多个标签(Tg)在同时期高效地相关联。
而且,还优选在上述重试时摆动随机数来进行随机补偿。
这样,标签Tg在受理了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到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来自与标签Tg建立对应的控制器2的信号的稳定度成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所述搜索信号。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通信系统既可以由包括管理服务器1、控制器2以及标签Tg在内的通信系统10(参照图1)整体构成,也可以由管理服务器1和控制器2构成,也可以由管理服务器1单体或者控制器2单体构成。
此外,本公开的信道(频率信道)也可以应用于跳频方式、直接扩频方式等通信方式。
此外,在本公开中,用于通过信标向标签Tg(子站)发送命令来进行控制的信道(动作信道)与发送搜索信号的信道(搜索信道)不同。这样,通过分开使用信道,能够避免对普通动作的影响。
另外,在本公开中,还具有信道(广播信道),其发送指示将标签Tg与控制器2相互关联的关联的信号,所述广播信道与所述动作信道以及所述搜索信道不同。这样,通过分开使用信道,能够避免对普通动作的影响。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与与所述第一子站关联起来的所述第一主站的通信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标签Tg发送所述搜索信号并再次进行关联起来。由此,能够与设置场所的移动等环境的变化对应地重新关联到更好的控制器2。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以及多个子站,其特征在于,
第一子站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
所述多个主站的各个主站在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
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搜索信号的稳定度,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搜索信号的稳定度基于所述搜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值及信号强度的平均值中的任一个来算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服务器至少将所述第一主站的标识符或信道通知给所述第一子站,
所述第一子站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主站的识别符或信道与所述第一主站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站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的信道与在所述第一子站与所述第一主站相关联后与所述第一主站进行通信的信道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到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来自所述第一子站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的信号的稳定度成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站发送所述搜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站与所述子站进行时分通信,
所述第一子站以比所述时分通信中的时隙时间更长的时间间隔多次发送所述搜索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服务器是所述多个主站中的任一个主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于由信标向所述第一子站发送命令并进行控制的信道与所述第一子站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的信道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送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子站与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的关联的信号的信道,所述信道与用于通过信标向所述第一子站发送命令并进行控制的信道和所述第一子站发送所述搜索信号的信道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一子站相关联的所述第一主站的通信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站发送所述搜索信号并再次进行关联。
12.一种主站,其是与管理服务器及多个子站进行通信的主站,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从第一子站发送的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
13.一种子站,其是与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主站进行通信的子站,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搜索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接收从主站发送的信标的信道不同的信道,向所述多个主站发送用于确定与子站对应的主站的搜索信号。
14.一种通信方法,其是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和多个子站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在第一子站中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中,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并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的步骤。
15.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管理服务器、多个主站以及多个子站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通信程序,所述通信程序用于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在第一子站中发送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第一主站的搜索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中,接收到所述搜索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主站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子站的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搜索信号有关的信号信息的报告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基于从所述多个主站中的各个主站接收的多个所述报告,从所述多个主站中决定与所述第一子站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站,并将所述第一子站和所述第一主站相互关联的步骤。
CN202310087940.8A 2022-02-03 2023-01-20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466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5593A JP2023113318A (ja) 2022-02-03 2022-02-03 通信システム、親局、子局、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22-015593 2022-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6656A true CN116546656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7940.8A Pending CN116546656A (zh) 2022-02-03 2023-01-20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7534A1 (zh)
JP (1) JP2023113318A (zh)
CN (1) CN1165466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1578B (zh) * 2023-11-03 2024-02-06 成都方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智慧台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47534A1 (en) 2023-08-03
JP2023113318A (ja)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8745B2 (en) Smart home system using portable device
CN102165411B (zh) 显示系统
JP5405846B2 (ja) 電子棚札端末、電子棚札システム
CN116546656A (zh) 通信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WO201008469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端末、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端末プログラム
US9447960B2 (en) Lighting fixture and positi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GB2482040A (en)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with low battery level alert
US20110087566A1 (en) Electronic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plenishment of filling of plant stores in hospitals
JP508677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分電盤内通信システム
CN111869135A (zh) 用于具有多个协调器的无线网络的干扰处理
US11751138B2 (en) Electronic shelf tag system with standardized radio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N116546625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记录有通信程序的记录介质
JP51813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端末、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端末プログラム
JP2009218861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862300B (zh) 电子标签装置、任务信息分配方法和任务处理系统
JP2023159585A (ja) 通信システム、親局、子局、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5966664B2 (ja) 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無線端末制御方法及び管理サーバ
JP2024064056A (ja) 通信システム、親局、子局、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24049713A (ja) 通信システム、子局、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KR20140014540A (ko) 전자 가격 표시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전자 가격 표시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설정 방법
JP3170566U (ja) 電子タグの時分割制御システム
JP5749562B2 (ja) 電子表示システム
AU2020477040A1 (en) Method for radio channel assignment in an electronic display system
JP2011171993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無線端末
JP201718406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