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3901B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3901B
CN116543901B CN202310450750.8A CN202310450750A CN116543901B CN 116543901 B CN116543901 B CN 116543901B CN 202310450750 A CN202310450750 A CN 202310450750A CN 116543901 B CN116543901 B CN 116543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target person
target
abnormal
consul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0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3901A (zh
Inventor
张进
李树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07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3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3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体健康在线咨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沟通窗口显示模块和健康咨询库。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若其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连接心理咨询师对其健康心理进行疏导,不仅避免了因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而导致对自身的不自信,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对目标人员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社会人群的身材焦虑,有效提升了目标人员对应健康知识的储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健康在线咨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人群对身体健康的要求随之提升。由于人民对健康知识了解层面的匮乏,导致许多人采用了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因此,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应运而生,帮助大多数人群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加健康知识,从而维护集体健康。
现有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通常是对疾病等医学领域知识进行咨询和解答,而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群在意自身形体的美观,缺乏专业人员解答其疑惑,容易导致人体健康状态下降,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有的健身咨询通常通过人员自行找寻相关博主和网上帖子进行疑惑解答,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不高,容易引发错误的生活方式,进而导致身体状态欠佳。
大部分人为了形体美观而错误饮食和错误运动,一方面错误的饮食极容易造成暴食、厌食等生理疾病,不仅无法达到自身满意效果,同时还容易产生免疫力低下、焦躁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错误的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负荷加重,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小部分人群可能因生活压力和舆论压力而对自身的形体产生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地引导和疏导,现有的健身咨询咨询的目的通常在于盈利,对人员的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社会人群的身材焦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沟通窗口显示模块和健康咨询库。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分别与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连接,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分别与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和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分别与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连接,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分别与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和健康咨询库连接,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分别与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健康咨询库连接,沟通窗口显示模块分别与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连接。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进行获取,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
人机询问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运动量和倾向健康类型进行获取,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运动量和倾向健康类型以及行为健康评估指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为:
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内提取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内各种类食物的摄入量Gk,k表示为各种类食物的编号,k=k1、k2、k3、k4,k1、k2、k3、k4分别表示为碳水类、蛋白质类、脂肪类、膳食纤维类,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运动量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日均步数B、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Ti,i表示为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i=1,2,...,n。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身高、年龄、体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取其数值,分别记为SG、NL、TZ,利用公式JS=SG*a1+NL*a2+TZ*a3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JS,a1、a2、a3均为预设的身高、年龄、体重对应的权重因子。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并获取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由此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从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各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Gk′、参考日均步数B′、各健身类型的参考健身时长Ti′。
依据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ΔGk表示为设定的第k个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a4、a5、a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摄入量、日均步数、健身时长对应的影响因子。
健康状态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进行构建,并对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执行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反之,则执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为:
3-1: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从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腰围YW;
3-2:通过计算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λ,其具体计算过程为:
3-201:通过体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ξ1
3-202:通过BMI计算法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ξ2
3-203:依据公式计算目标人员对应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a7、a8分别表示为预设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3-3:将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与设定的各性别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λ′。
3-4: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σ,Δλ表示为设定的允许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差,b1、b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3-4: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大于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异常状态。
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对其对应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异常健康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并执行咨询领域分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基于目标人员的性别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集合,并基于目标人员的身高和年龄从其对应参照身体模型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按照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按照相同的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
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表面积和围度,分别记为Sj和Lj,j表示为各身体部位的编号,j=1,2,...,m,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参照表面积和参照围度,分别记为Sj′和Lj′。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与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身体模型的重合体积,记为V,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照身体模型的体积V′。
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参照模型的匹配度φ,b3、b4、b5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表面积、围度、体积对应的匹配因子。
依据公式ζ=λ×b5+φ×b6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ζ,b5、b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匹配度对应的预估因子。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设定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小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大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小值进行作差,记为偏瘦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瘦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瘦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大值进行作差,记为偏胖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胖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胖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咨询领域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并执行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各异常健康类型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并将其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类型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从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推荐咨询领域,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倾向健康类型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目标咨询领域,以此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
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对其对应的健康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对其对应的健康咨询师进行分配,其具体分配方式为: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与健康咨询库中存储的各咨询领域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中各健康咨询师对应的咨询状态,从中随机选取咨询状态为未咨询的健康咨询师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沟通窗口显示模块,用于通过咨询平台对目标人员与其指定咨询师进行连接,并显示其沟通窗口。
健康咨询库,用于存储各性别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集合,存储各异常健康类型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并存储各咨询领域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行为数据进行获取,并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进行相应的分析,不仅为后续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实现了对目标人员指定咨询师分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若其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连接心理咨询师对其健康心理进行疏导,不仅避免了因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而导致对自身的不自信,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对目标人员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社会人群的身材焦虑,有效提升了目标人员对应健康知识的储备。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并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不仅避免了目标人员因错误饮食和错误运动而产生的暴食、厌食等现象,同时还针对性的对目标人员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后续咨询师分配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本发明通过智能分析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进行分析,实现了现有健身咨询中没有专业人员解答疑问的现状,大幅度提升了健身咨询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从根本上避免了目标人员错误生活方式的延续,有利于维护集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沟通窗口显示模块和健康咨询库。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分别与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连接,人机询问分析模块分别与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和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健康状态分析模块分别与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连接,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分别与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和健康咨询库连接,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分别与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健康咨询库连接,沟通窗口显示模块分别与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和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连接。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进行获取,其中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为:身高、年龄、体重、性别、各方位的身体图片,目标人员对应的身高、年龄、体重、性别具体获取方式为:通过设置身体数据弹窗,在目标人员进行健康咨询前,自动弹出身体数据填报窗口,其具体可为:“请填报您的身高、年龄、体重、性别”。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图片具体获取方式为:提示目标人员穿着紧身衣,对其整个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拍照。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
人机询问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机器人客服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进行询问,其具体询问方式为:“请填写您在设定周期内各次饮食的食物及份量”其中设定周期为泛指,可以为三日、五日等。份量可为“碗、盘”等计量单位,值得注意的是碗和盘需要备注尺寸。
通过机器人客服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运动量进行询问,其具体询问方式为:“请问您在设定周期内日均步数大概是多少”“请问您在设定周期内会有多久的跑步健身类活动”,由此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平均步数、健身类型及时长。健身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跑步、快走、游泳。
同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倾向健康类型进行弹窗询问,具体为“请选择你的倾向健康类型”,选项可为“饮食健康”“运动健康”“两者结合”,其中饮食健康为: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进行人体健康调整,运动锻炼为辅助,但是占比不多;运动健康为:主要通过运动锻炼对人体健康进行调整,调整饮食为辅;两者结合为:调整饮食和运动锻炼均可。
人机询问分析模块,还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为:
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内各种类食物的摄入量进行获取,具体获取方式为: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按照各种类食物进行分类,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内各种类食物的饮食,并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各种类食物的重量,由此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内各种类食物的摄入量Gk,其中各种类食物具体为碳水类、蛋白质类、脂肪类、膳食纤维类。k表示为各种类食物的编号,k=k1、k2、k3、k4,k1、k2、k3、k4分别表示为碳水类、蛋白质类、脂肪类、膳食纤维类,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运动量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日均步数B、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Ti,i表示为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i=1,2,...,n。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身高、年龄、体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取其数值,分别记为SG、NL、TZ,利用公式JS=SG*a1+NL*a2+TZ*a3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JS,a1、a2、a3均为预设的身高、年龄、体重对应的权重因子。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并获取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其中参照参数为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对应各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参考日均步数、各健身类型的参考健身时长。由此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从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各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Gk′、参考日均步数B′、各健身类型的参考健身时长Ti′。
依据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ΔGk表示为设定的第k个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a4、a5、a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摄入量、日均步数、健身时长对应的影响因子。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行为数据进行获取,并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进行相应的分析,不仅为后续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实现了对目标人员指定咨询师分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健康状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其对应的身体图片进行三维立体模型构建,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并对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为:
3-1: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从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腰围YW。
3-2:通过计算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λ。
3-201:将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与存储的各性别对应的第一影响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一影响值Z1。
3-202: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ξ1
3-203:将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与存储的各性别对应的第二影响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二影响值Z2。
3-204: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ξ2
3-205:依据公式计算目标人员对应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a7、a8分别表示为预设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3-3:将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与设定的各性别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λ′。
3-4: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σ,Δλ表示为设定的允许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差,b1、b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3-4: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大于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异常状态。
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执行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反之,则执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若其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连接心理咨询师对其健康心理进行疏导,不仅避免了因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而导致对自身的不自信,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对目标人员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社会人群的身材焦虑,有效提升了目标人员对应健康知识的储备。
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对其对应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其具体分配方式为:
获取各心理咨询师对应的咨询状态,咨询状态为未咨询和咨询中。从中随机选取咨询状态为未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异常健康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基于目标人员的性别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集合,并基于目标人员的身高和年龄从其对应参照身体模型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按照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其中身体部位包括但不限于手臂、肩部、腹部、大腿部、臀部。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按照相同的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
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表面积和围度,分别记为Sj和Lj,j表示为各身体部位的编号,j=1,2,...,m,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参照表面积和参照围度,分别记为Sj′和Lj′。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与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身体模型的重合体积,记为V,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照身体模型的体积V′。
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参照模型的匹配度φ,b3、b4、b5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表面积、围度、体积对应的匹配因子。
依据公式ζ=λ×b5+φ×b6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ζ,b5、b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匹配度对应的预估因子。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设定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小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大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小值进行作差,记为偏瘦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瘦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瘦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大值进行作差,记为偏胖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胖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胖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并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不仅避免了目标人员因错误饮食和错误运动而产生的暴食、厌食等现象,同时还针对性的对目标人员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后续咨询师分配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咨询领域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各异常健康类型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并将其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类型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其中预估咨询领域包括各异常等级对应的推荐咨询领域,推荐咨询领域包括各倾向健康类型对应的目标咨询领域。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从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推荐咨询领域,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倾向健康类型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目标咨询领域,以此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并执行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
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对其对应的健康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其具体分配方式为: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与健康咨询库中存储的各咨询领域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中各健康咨询师对应的咨询状态,咨询状态为未咨询和咨询中。从中随机选取咨询状态为未咨询的健康咨询师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智能分析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由此对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进行分析,实现了现有健身咨询中没有专业人员解答疑问的现状,大幅度提升了健身咨询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从根本上避免了目标人员错误生活方式的延续,有利于维护集体健康。
沟通窗口显示模块,用于通过咨询平台对目标人员与其指定咨询师进行连接,并显示其沟通窗口。
健康咨询库,用于存储各性别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集合,存储各异常健康类型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并存储各咨询领域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进行获取,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
人机询问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运动量和倾向健康类型进行获取,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运动量和倾向健康类型以及行为健康评估指数;
健康状态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进行构建,并对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执行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反之,则执行异常健康分析模块;其中对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3-1: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从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腰围YW;
3-2:通过计算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
3-3:将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与设定的各性别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
3-4: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表示为设定的允许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差,/>分别表示为预设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3-5: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系数大于健康状态评估系数阈值,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正常状态,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状态为异常状态;
心理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的健康状态对其对应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异常健康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并执行咨询领域分析模块;其中对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和异常等级进行分析的具体分析方式为:
基于目标人员的性别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集合,并基于目标人员的身高和年龄从其对应参照身体模型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按照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按照相同的身体部位进行划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
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表面积和围度,分别记为和/>,j表示为各身体部位的编号,j=1,2,...,m,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各身体部位的参照部位模型中提取各身体部位对应的参照表面积和参照围度,分别记为/>和/>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模型与其对应的参照身体模型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身体模型的重合体积,记为V,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照身体模型的体积
利用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参照模型的匹配度/>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表面积、围度、体积对应的匹配因子;
依据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匹配度对应的预估因子;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设定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小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若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大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则判定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瘦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小值进行作差,记为偏瘦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瘦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瘦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若目标人员的异常健康类型为偏胖类型,则将其对应的异常健康预估指数与异常健康预估指数区间的最大值进行作差,记为偏胖预估差,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偏胖预估差与设定的各异常等级对应的偏胖预估差阈值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
咨询领域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并执行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
健康咨询师分配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对其对应的健康咨询师进行分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具体分配方式为:
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与健康咨询库中存储的各咨询领域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的健康咨询师集合中各健康咨询师对应的咨询状态,从中随机选取咨询状态为未咨询的健康咨询师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指定咨询师;
沟通窗口显示模块,用于通过咨询平台对目标人员与其指定咨询师进行连接,并显示其沟通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为:
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饮食内提取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内各种类食物的摄入量,k表示为各种类食物的编号,/>,/>分别表示为碳水类、蛋白质类、脂肪类、膳食纤维类,从目标人员对应设定周期的运动量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日均步数B、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i表示为各健身类型的健身时长,/>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身高、年龄、体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取其数值,分别记为SG、NL、TZ,利用公式JS=SG*a1+NL*a2+TZ*a3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JS,a1、a2、a3均为预设的身高、年龄、体重对应的权重因子;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性别,并获取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由此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基本数据评估指数从目标人员对应性别的参照参数集合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各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参考日均步数/>、各健身类型的参考健身时长/>
依据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行为健康评估指数,/>表示为设定的第k个种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摄入量、日均步数、健身时长对应的影响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3-201:通过体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
3-202:通过BMI计算法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的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
3-203:依据公式计算目标人员对应身体脂肪含量评估系数,/>分别表示为预设的第一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第二身体脂肪含量评估指数对应的系数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从健康咨询库中提取各异常健康类型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并将其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健康类型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异常等级从目标人员对应的预估咨询领域中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推荐咨询领域,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的倾向健康类型提取目标人员对应的目标咨询领域,以此作为目标人员对应的咨询领域。
CN202310450750.8A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Active CN116543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0750.8A CN116543901B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0750.8A CN116543901B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3901A CN116543901A (zh) 2023-08-04
CN116543901B true CN116543901B (zh) 2023-11-21

Family

ID=87449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0750.8A Active CN116543901B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3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6367B (zh) * 2023-11-27 2024-03-19 山东中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的智能化诊断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924A (zh) * 2016-11-09 2017-05-24 上海知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咨询系统和方法
CN109903833A (zh) * 2019-03-08 2019-06-18 上海一健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高血压生活方式管理系统
CN111430033A (zh) * 2020-03-24 2020-07-17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33797A (zh) * 2020-10-21 2021-01-15 何泽仪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33064A (zh) * 2022-02-28 2022-05-27 深圳市悠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失眠者的线上心理咨询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4898844A (zh) * 2022-05-06 2022-08-12 复杂心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智慧测评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评估匹配系统
CN114913996A (zh) * 2022-06-01 2022-08-16 南通梵刻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咨询系统
CN115376684A (zh) * 2021-11-29 2022-11-22 广东人联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实时管理app的健康管理平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924A (zh) * 2016-11-09 2017-05-24 上海知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咨询系统和方法
CN109903833A (zh) * 2019-03-08 2019-06-18 上海一健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高血压生活方式管理系统
CN111430033A (zh) * 2020-03-24 2020-07-17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33797A (zh) * 2020-10-21 2021-01-15 何泽仪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6684A (zh) * 2021-11-29 2022-11-22 广东人联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实时管理app的健康管理平台
CN114533064A (zh) * 2022-02-28 2022-05-27 深圳市悠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失眠者的线上心理咨询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4898844A (zh) * 2022-05-06 2022-08-12 复杂心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智慧测评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评估匹配系统
CN114913996A (zh) * 2022-06-01 2022-08-16 南通梵刻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咨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3901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dmaja et al.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stress detection using a wireless physical activity tracker
CN116543901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体健康在线咨询系统
CN112890816A (zh) 一种个人用户的健康指数评分方法和装置
CN105976288A (zh) 学生运动指导系统及指导方法
JPWO2008120677A1 (ja) 活動量計測システム
CN108970089B (zh) 基于心率检测的人体训练和智能健身系统
US20220249910A1 (en) Exercise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Dontsov et al. Biological age as a method for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ontogenetic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an organism
CN110477920A (zh) 基于跑步机坡度和速度的次极量心肺耐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4068042A (zh) 一种基于佩戴式智能终端的健康管理平台及管理方法
Barry et al. Factorial analysis of physique and performance in prepubescent boys
CN117116490A (zh) 心血管病评估模型构建方法、膳食食疗及健康管理系统
CN108877943A (zh)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ii型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
CN112309575A (zh) 身形变化预测系统
CN113744878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慢性病风险指数评估及干预系统
CN113871014A (zh) 一种自主健康的辅助方法和装置
CN115089938A (zh) 一种运动模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运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1012A (zh) 一种基于群体画像的社区健身活动推荐方法
Silva et al. Anthropometric profile of gymnasts participating in the european games 2015 in baku, azerbaijan
CN112420159A (zh) 一种能量需求计算处理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SmartCare: energy-efficient long-term physical activity tracking using smartphones
CN109358749A (zh) 一种体适能分析方法
CN109243610A (zh) 评估用户生理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26758A1 (zh) 健康安全支援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7271607B (zh) 一种生成运动处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1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A, Building 3301A, Sunsh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hase I, Nanshan Community,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324 Building 9, north of Chuangye Avenue, Gaogang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ark,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Pudite (Taizhou) Bio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