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3418A -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3418A
CN116533418A CN202310268151.4A CN202310268151A CN116533418A CN 116533418 A CN116533418 A CN 116533418A CN 202310268151 A CN202310268151 A CN 202310268151A CN 116533418 A CN116533418 A CN 116533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wheel tread
clamping groove
liner
femal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81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2681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3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3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3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oulding surface, e.g. ribs or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2Solid tyres ; Moul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4Resilient fillings for rubber tyres; Filling tyres therewi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0/006Solid ty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包括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和型芯,第一凹模具有第一成型槽,第二凹模具有第二成型槽,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合模后,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配合形成容纳腔;型芯设置在容纳腔内,型芯填充部分容纳腔并形成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型芯包括内胆组件和扩张件,内胆设置在容纳腔的中部,扩张件连接在内胆上,并环绕在内胆的外周侧,扩张件与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上开设有与扩张腔连通的流体通道。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可以在扩张件的作用下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中,非充气轮胎主要由非充气车轮轮面面结构、弹性支撑体和轮毂等结构组成,各部件之间通过粘接或机械连接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其中,胎面通常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而弹性支撑体主要以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材料,导致胎面硫化成型的温度会高于弹性支撑体材料的失效温度。但是,非充气轮胎中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批量加工过程中,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难以保持稳定,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预成型材料)向模具中的填充和完美成型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其具有可以在扩张件的作用下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的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所述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包括第一凹模,具有第一成型槽;第二凹模,具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配合形成容纳腔;型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型芯填充部分所述容纳腔并形成非充气车轮轮内圈表面型腔;其中,所述型芯包括内胆组件和扩张件,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中部,所述扩张件连接在所述内胆上,并环绕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侧,所述扩张件与所述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所述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上开设有与所述扩张腔连通的流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件包括扩张部和两个连接部,扩张部为环状结构,所述扩张部上嵌设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够约束所述扩张部扩张变形后的形状;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所述扩张结构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部、所述扩张部以及所述内胆组件围合成所述扩张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张部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扩张部的外周面为圆周面,所述扩张部在所述约束结构的约束下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维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约束结构为玻纤布、钢丝、棉帘线、尼龙、人造丝、聚酯纤维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内胆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内胆分体,所述内胆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接件,设置在所述内胆主体的第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第二卡接件,设置在所述内胆主体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四卡槽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均为环形卡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适配的环形凸棱,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合模后,所述环形凸棱与对应的环形卡槽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胆主体为圆柱结构,所述内胆主体具有两个内胆分体,分别为第一内胆子体和第二内胆子体,所述第二内胆子体和所述第二内胆子体均为半圆形柱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模上的第一通道以及开设在所述型芯上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扩张腔连通;
或者,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凹模上的第三通道以及开设在所述型芯上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扩张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凹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适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车轮包括轮面结构和弹性体轮辐,所述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包括:
第一步,由如上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将预设填充物硫化制成所述轮面结构;
第二步,将所述轮面结构放入塑胶模具的预设位置,向所述塑胶模具填充塑胶弹性体,并形成所述弹性体轮辐,以使所述弹性体轮辐和所述轮面结构形成一体,其中,所述塑胶模具的填充方式包括浇注工艺或者注塑工艺或者挤出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轮面结构在放入塑胶模具之前,所述轮面结构的内表面进行打磨喷砂并涂抹橡塑粘合剂。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和型芯的配合下,可以形成对非充气车轮轮面进行塑形加工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可以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进行塑形加工。具体地,第一凹模具有可以塑形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槽,第二凹模具有可以塑形另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配合形成能够容纳型芯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容纳腔,所述型芯填充部分所述容纳腔后,剩余的空间就是容纳并塑形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所述型芯包括内胆组件和扩张件,内胆组件能够连接并密封扩张件的内侧边缘,所述扩张件与所述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通过流体通道可以对扩张腔进行填充,使扩张腔产生一定的扩张力,能够使扩张件在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塑形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预紧(压)力,通过这一预紧力可以使扩张件的外周面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进行塑形,最终可以在扩张件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之间的挤压下,形成最终需要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上述的扩张件可以在流体通道内流体的作用下保持对应的扩张形状,进而不会出现因传统塑型中芯外周面变形而造成凹凸不平等缺陷,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的平滑,并且在扩张件没有进入扩张状态时,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更容易填充至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内,使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有效地降低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扩张件可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为下一步轮幅成型工艺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内胆组件中内胆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内胆组件中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内胆组件中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扩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非充气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图1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凹模;110、第一成型槽;120、第一胎纹;130、第一定位件;140、第一抓持件;200、第二凹模;210、第二成型槽;220、第二胎纹;230、装配孔;240、第二定位件;250、第二抓持件;300、型芯;310、内胆组件;311、内胆主体;3111、第一内胆子体;3112、第二内胆子体;3113、第一卡槽;3114、第二卡槽;312、第一卡接件;3121、第三卡槽;313、第二卡接件;3131、第四卡槽;320、扩张件;321、扩张部;322、连接部;323、环形凸棱;324、扩张腔;400、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500、流体通道;510、第一通道;520、第二通道;530、第三通道;540、第四通道;600、非充气车轮;610、非充气车轮轮面;620、弹性体轮辐、630、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照图1-图12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具有可以在扩张件320的作用下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包括第一凹模100、第二凹模200和型芯300,第一凹模100具有第一成型槽110,第二凹模200具有第二成型槽210,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合模后,第一成型槽110和第二成型槽210配合形成容纳腔;型芯300设置在容纳腔内,型芯300填充部分容纳腔并形成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
其中,型芯300包括内胆组件310和扩张件320,内胆设置在容纳腔的中部,扩张件320连接在内胆上,并环绕在内胆的外周侧,扩张件320与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324,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上开设有与扩张腔324连通的流体通道500。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一凹模100、第二凹模200和型芯300的配合下,可以形成对非充气车轮轮面进行塑形加工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可以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进行塑形加工。具体地,第一凹模100具有可以塑形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槽110,第二凹模200具有可以塑形另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槽210,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合模后,第一成型槽110和第二成型槽210配合形成能够容纳型芯300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容纳腔,型芯300填充部分容纳腔后,剩余的空间就是容纳并塑形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型芯300包括内胆组件310和扩张件320,内胆组件310能够连接并密封扩张件320的内侧边缘,扩张件320与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324,通过流体通道500可以对扩张腔324进行填充,使扩张腔324产生一定的扩张力,能够使扩张件320在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塑形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预紧力,通过这一预紧力可以使扩张件320的外周面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进行塑形,最终可以在扩张件320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之间的挤压下,形成最终需要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上述的扩张件320可以在流体通道500内流体的作用下保持对应的扩张形状,进而不会出现因传统塑型中芯外周面变形而造成凹凸不平等缺陷,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的平滑,并且在扩张件320没有进入扩张状态时,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更容易填充至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内,使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可以在扩张件320的作用下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的有益效果。扩张件320可以为胶囊,扩张件320的内部含有织物,织物为环形,环形织物埋设在扩张件320的内部,通过控制扩张件320的伸张实现这一预紧力,同时,通过织物的束缚,以实现非充气轮胎轮面内表面的塑性,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的平滑且为圆筒状,而不是类似充气轮胎内表面的弧形轮廓,以便于后续工序的聚氨酯粘接平滑面,如图1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流体通道500可以使气体通道,也可以使液体通道,或者可以为固体颗粒的活动通道,具体可以根据参与流动的流体来决定。其中,气体通道中填充的气体可以为空气,也可以为者氮气等惰性气体;液体通道中填充的液体可以为水、胶体、液压油或者其他液体;活动通道内填充的固体颗粒可以为砂砾、灰尘、金刚石粉末、金属粉末等。
需要说明的是,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花纹,上述的第一成型槽1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胎纹120,第二成型槽21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胎纹220,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相适配,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可以拼接成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中外周面上的花纹,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可以使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凹陷结构,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的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设置,可以使连续的胎纹,也可以是断断续续的多个胎纹。
需要说明的是,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在填充至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内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分层结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可以具有两部分及以上组成,以两部分为例,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包括胎面主体和填充层,胎面主体在填充时是被软化的,以便于后续的挤压塑形,填充层在挤压过程中会嵌设在胎面主体的内壁上,或者填充在胎面主体内侧。以三部分为例,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可以包括胎面、帘布层和过渡层,胎面处于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最外围,最终会同时与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接触并塑形,帘布层为中层结构,会随着胎面的变形而进行一定的变形,过渡层处于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侧,会贴合在扩张件320的外表面,保持与扩张件320外周面形状相一致。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主要结构可以由橡胶、聚氨酯制成,也可以为其他材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扩张件320包括扩张部321和两个连接部322,扩张部321为环状结构,扩张部321上嵌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能够约束扩张部321扩张变形后的形状;两个连接部322分别设置扩张结构的两侧,两个连接部322、扩张部321以及内胆组件310围合成扩张腔324。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上述结构中扩张部321是起扩张作用的主要部分,扩张部321可以在流体的作用下,保持扩张状态,可以在约束结构的配合下使扩张部321使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始终维持不变,即便受到外力,也可以在流体的作用下相抵消,进而可以使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内侧的形状和扩张部321外周面的形状相一致。两个连接部322可以将扩张部321与内胆组件310连接,并配合形成对应的扩张腔324,扩张腔324可以与流体通道500相连通,可以通过流体通道500中流体的注入来维持扩张腔324的扩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扩张件320具有常规状态和扩张状态,在常规状态下,扩张件320的外周面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具体可以为部分收缩或者折叠;在扩张状态下,扩张件320在流体的填充下,可以保持充盈,使扩张件320的外周面保持平滑,并可以抵抗一定为外力,保持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维持不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扩张部321为圆环形结构,扩张部321的外周面为圆周面,扩张部321在约束结构的约束下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维持不变。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扩张部321为圆环形结构后,这样可以使扩张件320的外表面可以对应为圆柱体的外表面,扩张部321在约束结构的约束下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维持不变,也就是对应圆柱体的外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扩张件320的外表面不限于对应上述圆柱体的外表面,也可以为圆台的外表面,或者可以为球体的部分表面。也就是说扩张件320外表面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为弧形,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约束结构为玻纤布、钢丝、棉帘线、尼龙、人造丝、聚酯纤维中的至少一者。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约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限于上述的四种材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质制成。约束结构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材质制成,且材质弹性较低,具有一定刚度,不会因为过大的扩张力产生变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胆组件310包括内胆主体311、第一卡接件312和第二卡接件313,内胆主体311包括至少一个内胆分体,内胆主体3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3113和第二卡槽3114;第一卡接件312设置在内胆主体311的第一侧,具有与第一卡槽3113相适配的第三卡槽3121,第一卡槽3113和第三卡槽3121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连接部322中的一者;第二卡接件313设置在内胆主体311的第二侧,具有与第二卡槽3114相适配的第四卡槽3131,第二卡槽3114和第四卡槽3131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连接部322中的另一者。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内胆组件310可以对扩张件320进行支撑,保证扩张件320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扩张件320偏移的风险,其中,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上设置与内胆组件310相适配的卡接槽、卡接孔或卡接凸起,进而可以使内胆组件310稳定地连接在容纳腔内,不容易出现晃动的可能。内胆主体311是内胆组件310的核心部件,内胆主体311可以由多个内胆分体拼接形成,以方便内胆主体311的拆装。第一卡接件312用于将两个连接部322中的一者进行卡接并密封,内胆主体311上的第一卡槽3113与第一卡接件312上的第三卡槽3121相适配,第一卡槽3113和第三卡槽3121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连接部322中的一者,第一卡接件312用于将两个连接部322中的另一者进行卡接并密封,内胆主体311上的第二卡槽3114与第二卡接件313上的第四卡槽3131相适配,第二卡槽3114和第四卡槽3131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连接部322中的另一者,经过上述结构的卡接和密封后,两个连接部322、扩张部321以及内胆组件310围合成扩张腔32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槽3113、第二卡槽3114、第三卡槽3121和第三卡槽3121均为环形卡槽,连接部322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相适配的环形凸棱323,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合模后,环形凸棱323与对应的环形卡槽过盈配合。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上述结构可以使扩张件320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也可以是扩张件320与内胆组件310之间的密封性更稳定。在合模时的压力作用下,可以保证两个连接部322和内胆组件310之间的密封始终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22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组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连接部322内嵌设有对应的约束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胆主体311为圆柱结构,内胆主体311具有两个内胆分体,分别为第一内胆子体3111和第二内胆子体3112,第二内胆子体3112和第二内胆子体3112均为半圆形柱状结构。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内胆主体311为圆柱结构并不是说内胆主体311为规整的圆柱结构,内胆结构的两端设置由于对应的卡接槽、卡接孔或卡接凸起,以使内胆主体311可以分别与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4和图5,第一凹模100的中部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卡接件312卡入至第一卡接槽内,第一卡接件312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接槽,内胆主体311朝向第一卡接件31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卡接槽相适配的第一卡接凸起,内胆主体311背离第一卡接件312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卡接槽,第二卡接件313朝向内胆主体31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卡接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接凸起,第二凹模200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卡接件313相适配的装配孔230。在合模挤压的过程中,多余的材质可以从装配孔230和第二卡接件313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也可以有部分多余材质从其他缝隙流出,比如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之间的缝隙等),最后在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塑形完成后,可以将因为缝隙产生的毛边进行切除。
参照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500包括开设在第一凹模100上的第一通道510以及开设在型芯300上的第二通道520,第一通道510和第二通道520连通,第二通道520与扩张腔324连通;上述的流体通道500是贯通第一凹模100以及部分型芯300。或者,
参照图11,流体通道500包括开设在第二凹模200上的第三通道530以及开设在型芯300上的第四通道540,第三通道530和第四通道540连通,第四通道540与扩张腔324连通。上述的流体通道500是贯通第二凹模200以及部分型芯300。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上述结构说明了流体通道500的两种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限于上述的两种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设置第一通道510、第二通道520、第三通道530以及第四通道54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模10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130,第二凹模20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240,第一定位件130与第二定位件240相适配。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一定位件130和第二定位件240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在合模后,第一胎纹120和第二胎纹220可以合并在一起,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在成型后外表面花纹的连续性,不会出现花纹错位断层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模100外周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抓持件140,第二凹模200外周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抓持件250,第一抓持件140可以方便对第一凹模100的移动,第二抓持件250可以方便对第一凹模100的移动,参照图5和图6,第一凹模100外周侧环设有四个第一抓持件140,第二凹模200外周侧环设有四个第二抓持件250。第一抓持件140并不是限于通过人手去抓持,还可以是机械手、机械卡接结构等来抓持,可以方便定位和抓取转移对应的凹模。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由如上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制成。
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通过上述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制成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具有稳定性更好,加工成本更低的有益效果。第一凹模100、第二凹模200和型芯300的配合下,可以形成对非充气车轮轮面进行塑形加工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可以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进行塑形加工。具体地,第一凹模100具有可以塑形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槽110,第二凹模200具有可以塑形另一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槽210,第一凹模100和第二凹模200合模后,第一成型槽110和第二成型槽210配合形成能够容纳型芯300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容纳腔,型芯300填充部分容纳腔后,剩余的空间就是容纳并塑形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型芯300包括内胆组件310和扩张件320,内胆组件310能够连接并密封扩张件320的内侧边缘,扩张件320与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324,通过流体通道500可以对扩张腔324进行填充,使扩张腔324产生一定的扩张力,能够使扩张件320在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塑形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预紧力,通过这一预紧力可以使扩张件320的外周面对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进行塑形,最终可以在扩张件320以及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之间的挤压下,形成最终需要的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上述的扩张件320可以在流体通道500内流体的作用下保持对应的扩张形状,进而不会出现因传统塑型中芯外周面变形而造成凹凸不平等缺陷,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的平滑,并且在扩张件320没有进入扩张状态时,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更容易填充至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400内,使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可以在扩张件320的作用下保证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的内圈表面形状,并且非充气车轮轮面结构填充难度降低的有益效果。
如图12和图13所示,非充气车轮600包括轮面结构610和弹性体轮辐620以及金属轮毂630;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包括:
第一步,使用上述实施例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将预设填充物硫化制成轮面结构,其中,预设填充物可以为预先配好的橡胶和线体材料制成胚胎,可以将胚胎放入轮面加工模具硫化制成轮面结构;
第二步,将硫化熟的轮面结构610和轮毂630放入塑胶模具的预设位置,向塑胶模具填充塑胶弹性体,并形成弹性体轮辐。
具体地,塑胶模具包含放置轮面结构的预设位置以及用于辐条成型的填充位置,填充位置可以为多个长条状,多个长条状环形地设置,将塑胶弹性体采用浇注工艺或者注塑工艺或者挤出工艺注满塑胶模具的填充位置,并形成弹性体轮辐,以使弹性体轮辐和轮面结构形成一体,浇注工艺使用浇注机浇注弹性体形成辐条,注塑工艺使用注塑机注塑形成辐条,挤出工艺使用挤出机挤入形成辐条。
上述的设置便于液态的弹性体在填充位置更好地流动成型,在第二步中,硫化熟的轮面结构610和轮毂630在放入塑胶模具之前,轮面结构的内表面和轮毂结构外表面进行打磨喷砂处理后,涂抹橡-塑及金属-高分子粘合剂。通过涂抹粘合剂,在使用注塑工艺或者挤出工艺时,填充位置的液态弹性体压力增高,液态的弹性体与橡胶的轮面结构610和轮毂630更好地粘结在一起,提高了非充气车轮600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包括:
第一凹模,具有第一成型槽;
第二凹模,具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配合形成容纳腔;
型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型芯填充部分所述容纳腔并形成非充气车轮轮面型腔;
其中,所述型芯包括内胆组件和扩张件,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中部,所述扩张件连接在所述内胆上,并环绕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侧,所述扩张件与所述内胆密封连接并形成扩张腔,所述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上开设有与所述扩张腔连通的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件包括:
扩张部,为环状结构,所述扩张部上嵌设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能够约束所述扩张部扩张变形后的形状;
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所述扩张结构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部、所述扩张部以及所述内胆组件围合成所述扩张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部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扩张部的外周面为圆周面,所述扩张部在所述约束结构的约束下扩张后的外周面形状维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结构为玻纤布、钢丝、棉帘线、尼龙、人造丝、聚酯纤维中的至少一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组件包括:
内胆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内胆分体,所述内胆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第一卡接件,设置在所述内胆主体的第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
第二卡接件,设置在所述内胆主体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四卡槽能够卡接并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均为环形卡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适配的环形凸棱,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合模后,所述环形凸棱与对应的环形卡槽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主体为圆柱结构,所述内胆主体具有两个内胆分体,分别为第一内胆子体和第二内胆子体,所述第二内胆子体和所述第二内胆子体均为半圆形柱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模上的第一通道以及开设在所述型芯上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扩张腔连通;
或者,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凹模上的第三通道以及开设在所述型芯上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扩张腔连通;所述第一凹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凹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适配。
9.一种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车轮包括轮面结构和弹性体轮辐,所述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包括:
第一步,由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将预设填充物硫化制成所述轮面结构;
第二步,将所述轮面结构和轮毂放入塑胶模具的预设位置,向所述塑胶模具填充塑胶弹性体,并形成所述弹性体轮辐,以使所述弹性体轮辐和所述轮面结构及轮毂形成一体,其中,所述塑胶模具的填充方式包括浇注工艺或者注塑工艺或者挤出工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轮面结构在放入塑胶模具之前,所述轮面结构的内表面进行打磨喷砂并涂抹橡塑粘合剂。
CN202310268151.4A 2023-03-20 2023-03-20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6533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151.4A CN116533418A (zh) 2023-03-20 2023-03-20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151.4A CN116533418A (zh) 2023-03-20 2023-03-20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3418A true CN116533418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8151.4A Pending CN116533418A (zh) 2023-03-20 2023-03-20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34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9290A (en) Precured tire tread for a truck tire and the method of assembly
US3983193A (en) Method of retreading pneumatic tires
US4053265A (en) Mold for retreading pneumatic tires
JPH07314573A (ja) タイヤの組み立ておよび加硫
KR20010005698A (ko) 탄성중합체 내부 라이너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튜브리스 공기 타이어의 제조 방법 및 타이어의 재생 방법
JPH0314830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571845B1 (en) Low-section tire and mould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tire air tube
US6287101B1 (en) Semi-pneumatic mine service tire
US6264779B1 (en) Precurred tire tread for a truck tire and the method of assembly
JPS6044132B2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
US3849220A (en) Method for making cordless tires
CN116533418A (zh) 非充气车轮轮面加工模具及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JPH06137426A (ja) ダイアフラム部材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EP0919405A1 (en) A tyre air tube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01312822B (zh) 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JP50195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KR20040074893A (ko) 자동차 타이어 제조방법
JP2016185637A (ja) タイヤ加硫用内型
JP2005053271A (ja) 空気入り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用の支持体の製造方法
JP5688272B2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製造用治具
WO2024084861A1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H031230Y2 (zh)
CA1063760A (en) Method of and mold for retreading pneumatic tires
EP0332288A2 (en) Tyre construction
JP3999338B2 (ja) シール剤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