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3434A -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3434A
CN116493434A CN202211499389.XA CN202211499389A CN116493434A CN 116493434 A CN116493434 A CN 116493434A CN 202211499389 A CN202211499389 A CN 202211499389A CN 116493434 A CN116493434 A CN 116493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ch roll
spring
frame
upper pinc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9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玉涛
李国臣
范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FHI Dal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FHI Dal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FHI Dal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93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3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3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3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34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2Winding-up or coi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涉及卷取机设备技术领域。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提升梁、上夹送辊总成和第一重力平衡结构,液压缸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提升梁驱动连接,以驱动提升梁在机架的高度方向上移动,提升梁与上夹送辊总成连接,第一重力平衡结构包括第一弹簧和连接轴,第一弹簧位于机架的上方并与机架连接,且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提升梁的移动方向一致,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背离机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弹簧和机架并与提升梁连接。这样,第一弹簧的压缩对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抵消,实现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平衡,以便于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进而提高辊缝调节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取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在卷取机入口侧的前方设置卷取机夹送辊装置,以实现对带钢移动的导向从而便于卷取机卷曲带钢。
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提升梁、上夹送辊总成和下夹送辊总成,液压缸的液压缸体安装在机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提升梁连接,提升梁与上夹送辊总成连接,下夹送辊总成位于上夹送辊总成的下方并装配在机架上。夹送带钢时,液压缸驱动上夹送辊总成在下夹送辊总成的上方移动,以调节上夹送辊总成与下夹送辊总成之间的辊缝距离,以使得带钢在上夹送辊总成和下夹送辊总成之间进入卷取机以被卷取机卷取。但是,由于液压缸与提升梁直接连接,使得在辊缝调节的过程中液压缸需要始终克服上夹送辊总成与提升梁自重,导致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无法精确控制,从而导致辊缝调节精度差,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卷取机夹送辊装置的辊缝调节精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提升梁、上夹送辊总成和第一重力平衡结构,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提升梁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提升梁在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上移动,所述提升梁与所述上夹送辊总成连接,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包括第一弹簧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背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提升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多个导向杆,所述第一底座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容置腔,多个所述导向杆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多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机架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底座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轴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提升梁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弹簧抵接,多个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连接块并均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上方,所述限位块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与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
可选地,所述卷取机夹送辊装置还包括第二重力平衡结构,所述上夹送辊总成包括上夹送辊和上夹送辊轴承箱,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与所述提升梁连接并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上,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连接,且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上并支撑所述上夹送辊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包括第二弹簧、连接座、连接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连接,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并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从所述连接座伸出设置且与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上夹送辊总成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座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设置为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为碟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通过第一弹簧沿机架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使得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移动方向一致,而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背离机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弹簧和机架并与提升梁连接,使得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可通过连接轴传递至第一弹簧的上端,以使得第一弹簧压缩,进而由第一弹簧支撑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以实现第一弹簧抵消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再通过液压缸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提升梁驱动连接,以驱动提升梁在机架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实现辊缝的调节,这样,第一弹簧的压缩对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抵消,实现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抵偿,以降低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对液压缸驱动的影响,从而减少液压缸活塞杆承受来自提升梁及上夹送辊总成的重力载荷,以便于精确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进而提高辊缝调节精度,另外,第一弹簧及连接轴实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简化,以便于第一重力平衡结构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导向杆及限位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卷取机夹送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重力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20-液压缸;30-提升梁;40-上夹送辊总成;41-上夹送辊;42-上夹送辊轴承箱;1-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1-第一弹簧;12-第二底座;121-导向轴;13-连接轴;131-连接块;14-导向杆;15-限位块;16-容置腔;17-第一底座;2-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1-第二弹簧;22-连接座;221-凹槽;23-连接杆;24-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例性地”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这样,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左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右侧;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后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前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包括机架100、液压缸20、提升梁30、上夹送辊总成40和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液压缸20设置在机架100上并与提升梁30驱动连接,以驱动提升梁30在机架100的高度方向上移动,提升梁30与上夹送辊总成40连接,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包括第一弹簧11和连接轴13,第一弹簧11位于机架100的上方且第一弹簧11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00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一弹簧11靠近机架100的一端与机架100连接,连接轴1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11背离机架10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弹簧11和机架100并与提升梁30连接。
具体地,液压缸20通过安装座与机架100的顶端连接,提升梁30位于液压缸20的下方,上夹送辊总成40位于提升梁30的下方并通过销轴与提升梁30连接,液压缸20可驱动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在机架100的高度方向上作直线移动,第一弹簧11沿提升梁30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机架100的顶端,连接轴13的长度方向与提升梁30的移动方向一致,且连接轴13朝向Z轴正向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者后文描述的连接块131与第一弹簧11的上端连接,机架100对应第一弹簧11的轴线处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尺寸与连接轴13的外景向匹配,连接轴13朝向Z轴负向的一端(连接轴13的下端)沿Z轴负向依次穿过第一弹簧11和机架100上的缺口,并通过销连接的形式与提升梁30的上端连接。在连接轴13的下端与提升梁30连接后,连接轴13在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重力作用下朝向Z轴负向移动,即连接轴13在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重力影响下向下移动,并在连接轴1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接轴13的上端对第一弹簧11压缩,以使得第一弹簧11具有弹性势能,该弹性势能与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势能一致时,第一弹簧11支撑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从而避免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对液压缸20的活塞杆施加载荷,从而在辊缝调节的过程中,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始终由第一弹簧11进行抵消,从而减少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对液压缸20的活塞杆施加的重力载荷,保证液压缸20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精确控制。
故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簧11沿机架100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机架100上,使得第一弹簧11的伸缩方向与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移动方向一致,而连接轴1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11背离机架10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弹簧11和机架100并与提升梁30连接,使得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可通过连接轴13传递至第一弹簧11的上端,以使得第一弹簧11压缩,进而由第一弹簧11支撑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以实现第一弹簧11抵消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再通过液压缸20设置在机架100上并与提升梁30驱动连接,以驱动提升梁30在机架100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实现辊缝的调节,这样,第一弹簧11的压缩对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抵消,实现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抵偿,以降低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对液压缸20驱动的影响,从而减少液压缸20活塞杆承受来自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的重力载荷,以便于精确控制液压缸20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进而提高辊缝调节精度,另外,第一弹簧11及连接轴13实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的结构简化,以便于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的加工。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还包括第一底座17、第二底座12和多个导向杆14,第一底座17设置在机架10上,第一底座17设置有容置腔16,多个导向杆14均位于容置腔16内,且多个导向杆14的一端与第一底座17连接,另一端朝向机架10延伸并与第二底座12连接,第二底座12位于机架10的上方,连接轴13与第二底座12滑动连接,且连接轴13的滑动方向与提升梁3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弹簧11靠近机架100的一端与第二底座12连接。
具体地,第一底座17的下端(第二底座12朝向Z轴负向的一端)与机架100的上端焊接,容置腔16设置在第一底座17的中部位置处,以多个导向杆14为四个为例,四个导向杆14均位于容置腔16内,且四个导向杆14的上端均通过连接板或者支架或者焊接的形式与第一底座17连接,四个导向杆14的下端朝向机架100延伸,第二底座12位于机架100的上方,并对应四个导向杆14的位置均设置有安装通孔,四个导向杆14的下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四个导向杆14的下端穿过对应的安装通孔后均通过螺母与第二底座12连接,连接轴13和第一弹簧11同样位于容置腔16内,连接轴13与第二底座12滑动连接,且连接轴13的滑动方向与提升梁3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底座12和连接轴13连接。连接轴13朝向机架100滑动时,第一弹簧11被压缩,第一弹簧11支撑提升梁30及上夹送辊总成40。
如此,通过第一底座17设置在机架100上,在容置腔16内的且多个导向杆14的一端与第一底座17连接,另一端朝向机架10延伸使得多个导向杆14可在第一底座17的支撑下悬在机架100的上方,而多个导向杆14朝向机架100延伸的一端均与位于机架10上方的第二底座12,使得第二底座12可在多个导向杆14支撑下保持稳定,进而实现第二底座12可支撑第一弹簧11,再通过连接轴13与第二底座12滑动连接,且连接轴13的滑动方向与提升梁3的移动方向一致,从而实现第一弹簧11的伸缩方向与提升梁30的移动方向一致,这样,在连接轴13朝向机架100滑动以压缩第一弹簧11时,实现对第一弹簧11的伸缩导向,以避免连接轴13压缩第一弹簧11的过程中第一弹簧11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连接轴13压缩第一弹簧11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连接轴13上设置有连接块131,连接块131位于第一弹簧11的上方并与第一弹簧11抵接,多个导向杆14贯穿连接块131并均与连接块131滑动连接。
具体地,连接块131对应四个导向杆14处分别设置有通孔,连接块131通过该通孔分别与四个导向杆14滑动连接,并沿四个导向杆14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块131的下端与第一弹簧11的上端抵接。
如此,通过连接轴13上的连接块131与第一弹簧11的上端抵接,且连接块131分别与多个连接轴13滑动连接,实现对连接轴13上端的移动导向,这样,连接块131与第二第二底座12分别实现对连接轴13的上部和下部均提供滑动导向,以进一步提高连接轴13在第二第二底座12上的滑动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还包括限位块15,限位块15位于连接块131的上方,限位块15分别与多个导向杆14连接。
具体地,限位块15位于连接块131的上方,即限位块15位于连接块131朝向Z轴正向的一端,限位块15对应多个导向杆14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孔,多个导向杆14的上端(导向杆14朝向Z轴正向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多个导向杆14分别与限位块15上对应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如此,通过在连接块131的上方设置有分别与多个导向杆14连接的限位块15,这样,在第一弹簧11回弹时,限位块15可避免连接块131从多个导向杆14上滑离,进而提高连接块131的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5所示,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导向轴121,导向轴121套设在连接轴13上并与连接轴13滑动连接,第一弹簧11套设在导向轴121上。
具体地,导向轴121位空心轴体,导向轴121的下端与第二底座12的上端一体成型,连接轴13穿过导向轴121并与导向轴121滑动连接,第一弹簧11的下端套在导向轴121上,这里,为了避免连接块131与导向轴121的上端发生碰撞,可将导向轴121的长度小于连接块131压缩第一弹簧11后第一弹簧11的长度。
如此,通过第二底座12上设置导向轴121,使得导向轴121从第二底座12处获得支撑力,以实现导向轴121的稳定,从而在导向轴121与连接轴13滑动连接后,导向轴121实现对连接轴13的运动导向,同时,第一弹簧11套在导向轴121上,导向轴121实现第一弹簧11伸缩运动的导向,这样,在提高连接轴13运动稳定性的同时,还可提高第一弹簧11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卷取机夹送辊装置还包括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上夹送辊总成40包括上夹送辊41和上夹送辊轴承箱42,上夹送辊轴承箱42与提升梁30连接并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上夹送辊41上,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且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套设在上夹送辊41上并支撑上夹送辊41设置。
具体地,上夹送辊轴承箱42通过液压缸或者连接工装等分别安装在提升梁30的两端,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部设置有轴承,上夹送辊41的两端分别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对应的轴承过盈配合,上夹送辊41的两端从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伸出,以保证上夹送辊41可通过对应的驱动结构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上夹送辊41带动带钢朝向卷取机移动;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可以通过轴承套套设在上夹送辊41的从上夹送辊轴承箱42伸出的一端,并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紧固件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这样,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可以对上夹送辊41的自重进行抵偿,以减少上夹送辊41的自重对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轴承的抵压,进而减小上夹送辊41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轴承之间的转动摩擦力,方便于上夹送辊41相对于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轴承转动。
如此,通过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并套设在上夹送辊41上,且支撑上夹送辊41设置,使得上夹送辊41自重可由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进行抵消,这样,可消除上夹送辊41对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轴承的下压,进而在上夹送辊总成40处实现平衡上夹送辊41自重,以降低上夹送辊41自重对上夹送辊41转动的影响,从而便于上夹送辊41的转动。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包括第二弹簧21、连接座22、连接杆23和支撑座24,支撑座24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连接座22位于支撑座24的下方并套设在上夹送辊41上,连接杆23的一端与支撑座24连接,另一端从连接座22伸出设置且与连接座22滑动连接,且连接杆23的滑动方向与上夹送辊总成4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二弹簧21位于连接座22的下方并套设在连接杆23上,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3和连接座22抵接。
具体地,支撑座24可设置为板状结构,支撑座24通过焊接的形式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远离机架100的一端连接,连接座22位于支撑座24的下方,连接座22的内部可设置有连接轴承,连接座22通过该连接轴承套设至在上夹送辊41的辊端处,连接杆23与连接座22滑动连接,且连接杆23的滑动方向与上夹送辊总成40的移动方向一致(也可理解为连接杆23的滑动方向与上夹送辊41的移动方向一致),连接杆23的上端(连接杆23朝向Z轴正向的一端)与支撑座24连接,连接杆23的下端(连接杆23朝向Z轴负向的一端)贯穿连接座22并从连接座22伸出,第二弹簧21位于连接座22的下方并套设在连接杆23上,第二弹簧21的两端可通过焊机的形式分别与连接杆23和连接座22连接。安装上夹送辊41时,连接座22套在上夹送辊41的辊端,支撑座24支撑连接杆23,此时,在上夹送辊41自重的作用下,连接座22在连接杆23的导向下向下滑动,第二弹簧21被压缩,以抵消上夹送辊41的自重,从而减少上夹送辊轴承箱42内轴承所受到上夹送辊41自重的影响,进而在上夹送辊总成40处实现平衡上夹送辊41自重。
如此,通过支撑座24与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使得支撑座24保持稳定,从而使得连接杆23可在支撑座24的支撑下保持稳定,而连接座22在支撑座24的下方并套设在上夹送辊41上,连接杆23的一端与支撑座24连接,另一端从连接座22伸出设置且与连接座22滑动连接,且连接杆23的滑动方向与上夹送辊总成40的移动方向一致,使得连接座22可在连接杆23的导向下在上夹送辊41的径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二弹簧21位于连接座22的下方并套设在连接杆23从连接座22伸出的一端上,且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3和连接座22抵接,使得连接杆23可在第二弹簧21的下端提供支撑以保持第二弹簧21的稳定,而第二弹簧21的上端可在连接座22的下压下沿连接杆23进行伸缩运动,这样,不仅实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的简化,还可在连接杆23实现平衡上夹送辊41自重的同时,提高连接杆23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连接座22的下方设置有凹槽221,第二弹簧21设置在凹槽221内。
具体地,凹槽221可设在连接座22朝向Z轴负向的一端,即凹槽221开设在连接座22的下端,第二弹簧21位于凹槽221内,当连接座22套在上夹送辊41后,第二弹簧21在凹槽221内滑动以作伸缩运动。
如此,通过连接座22的下方设置有凹槽221,第二弹簧21设置在凹槽221内,使得凹槽221可对第二弹簧21的伸缩进行导向,这样,凹槽221与连接杆23相结合,使得第二弹簧21仅在其长度方向上作伸缩运动,从而提高第二弹簧21的伸缩稳定性,同时,凹槽221避免连接杆23在连接座22的下方伸出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第二弹簧21对连接座22下方空间的需求。
可选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连接杆23设置为螺栓,螺栓通过螺母与支撑座24连接,第二弹簧21套设在螺栓上。
具体地,螺栓的螺杆从支撑座24的下方贯穿支撑座24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位于前文描述的凹槽221的下方,第二弹簧21套设在螺栓上,且第二弹簧21的下端与螺栓的头部向抵接。
如此,通过将连接杆23设置螺栓并通过螺母与支撑座24连接,且第二弹簧21套设在螺栓上,这样,在第二弹簧21承受上夹送辊41自重而被压缩时,螺栓与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可避免在上夹送辊41自重的影响下导致连接杆23与支撑座24分离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连接杆23与支撑座24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7所示,第二弹簧21设置为碟簧。
具体地,碟形弹簧在较小的空间内承受极大的载荷。与其他类型的弹簧比较,碟形弹簧单位体积的变形能较大,具有良好的缓冲吸震能力。
如此,通过将第二弹簧21设置为碟簧,在实现平衡上夹送辊41自重的同时,使得第二弹簧21还可吸收在上夹送辊41夹持带钢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提高了第二弹簧21的结构强度。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液压缸(20)、提升梁(30)、上夹送辊总成(40)和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所述液压缸(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并与所述提升梁(3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提升梁(30)在所述机架(10)的高度方向上移动,所述提升梁(30)与所述上夹送辊总成(40)连接,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包括第一弹簧(11)和连接轴(13),所述第一弹簧(11)位于所述机架(1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弹簧(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10)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弹簧(11)靠近所述机架(10)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0)连接,所述连接轴(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11)背离所述机架(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弹簧(11)和所述机架(10)并与所述提升梁(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还包括第一底座(17)、第二底座(12)和多个导向杆(14),所述第一底座(17)位于所述机架(10)的上方并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底座(17)设置有容置腔(16),多个所述导向杆(14)均位于所述容置腔(16)内,且多个所述导向杆(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17)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机架(10)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底座(12)连接,所述第二底座(12)位于所述机架(10)的上方,所述连接轴(13)与所述第二底座(12)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轴(1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提升梁(30)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弹簧(11)靠近所述机架(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上设置有连接块(131),所述连接块(131)位于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弹簧(11)抵接,多个所述导向杆(14)贯穿所述连接块(131)并均与所述连接块(13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平衡结构(1)还包括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位于所述连接块(131)的上方,所述限位块(15)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杆(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导向轴(121),所述导向轴(121)套设在所述连接轴(13)上并与所述连接轴(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1)套设在所述导向轴(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所述上夹送辊总成(40)包括上夹送辊(41)和上夹送辊轴承箱(42),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42)与所述提升梁(30)连接并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41)上,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且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41)上并支撑所述上夹送辊(4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力平衡结构(2)包括第二弹簧(21)、连接座(22)、连接杆(23)和支撑座(24),所述支撑座(24)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箱(42)连接,所述连接座(22)位于所述支撑座(24)的下方并套设在所述上夹送辊(41)上,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24)连接,另一端从所述连接座(22)伸出设置且与所述连接座(22)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2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上夹送辊总成(40)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21)位于所述连接座(22)的下方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3)上,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23)和所述连接座(2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2)的下方设置有凹槽(221),所述第二弹簧(21)设置在所述凹槽(2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3)设置为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支撑座(2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21)设置为碟簧。
CN202211499389.X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Pending CN116493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9389.XA CN116493434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9389.XA CN116493434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3434A true CN116493434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9389.XA Pending CN116493434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34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4221A (en) Counterbalanced coordinate-measuring instrument
US4732365A (en) Bench mounted spring compressor
CN110132760B (zh) 拉压剪切复合实验设备
CN109940659A (zh) 一种用于机械臂重力矩补偿的柔索驱动弹性机构
CN112081429B (zh) 一种停车库载车板智能加工装置
US6848333B2 (en) Industrial robot with a balancing device
CN109877163B (zh) 一种轧机轧辊试验中心调整装置
CN106563947A (zh) 包括冲压装置和激光加工装置的机床
CN109900547B (zh) 一种卧式压力机
CN116493434A (zh)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装置
CN111390546A (zh) 三自由度紧固装置
CN210269841U (zh) 基于反演分析的边坡破坏模型倾斜加载装置
CN107305154B (zh) 空气弹簧扭转与剪切复合加载试验装置
CN116773352A (zh) 一种压力测试设备及压力测试方法
CN217776227U (zh) 一种可有效降低加工震动的加工设备
CN214602746U (zh) 一种用于焊接h形钢的导轨系统
CN110217279A (zh) 一种纤维加工用运输装置
CN109108720A (zh) 一种机床滑枕平衡装置
CN211386901U (zh) 一种大型3d打印设备成型缸
CN115165531A (zh) 一种机械设备横梁弯曲检测装置
CN207205632U (zh) 一种平衡缸点焊装置
CN207903441U (zh) 一种直线导轨式送料装置
CN112517970B (zh) 板簧自动对中双头吊耳镗孔设备
CN219468973U (zh) 一种用于夹取轨距挡板的装置
CN116973138B (zh) 一种用于悬架的多元智能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