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9781A -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9781A
CN116489781A CN202210042615.5A CN202210042615A CN116489781A CN 116489781 A CN116489781 A CN 116489781A CN 202210042615 A CN202210042615 A CN 202210042615A CN 116489781 A CN116489781 A CN 116489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erminal
service
data
busy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26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26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97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1696 priority patent/WO20231346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9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9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或称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具体的,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plink,UL),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ownlink,DL)。随着通信领域的发展,为了降低网络设备的负荷,满足高速率数据业务和邻近服务的通信需求,引入了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概念。在D2D通信的应用场景中,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可以不通过网络设备,直接进行相互通信。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
在侧行链路上,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现阶段,用户设备将信道忙率(channel busy ratio,CBR)作为选择通信所使用的载波的指标。示例性的,用户设备测量得到多个载波的CBR,将CBR低于CBR门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在存在多个候选载波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按照CBR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个或多个候选载波来进行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之间的业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业务对载波有着不同的需求,可能导致通过信道忙率选择出的载波并不满足需要执行的业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业务的执行,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待选载波,所述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待选载波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通过该方法,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阈值信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阈值信息选取出不同的待选载波,以便匹配不同类型的业务的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包括:若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若所述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所述第一类取值与所述第二类取值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所述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其中,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待选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载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或者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芯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所述芯片,还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组设备,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芯片模组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组设备,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芯片模组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或指令,当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由于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那么针对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HARQ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通过该PSFCH进行传输,该第一载波可以满足该第一业务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及上述附图中的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本申请的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通常包括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各个设备数量以及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图1中示意出了一个网络设备,以及两个用户设备(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
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具体的,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plink,UL),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ownlink,DL)。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用户设备1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示例性的,用户设备1通过Uu接口接入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2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存在通信链路,也可以不存在通信链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具体的,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该侧行链路还可以称为直通链路,边缘链路,等等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链路的名称不作限制。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的侧行链路。示例性的,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通过PC5接口进行连接。本申请中,用户设备之间通过侧行链路进行相互通信的方式可以称为侧行链路通信(或者简称为侧行通信)。在侧行链路通信中,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可以称为发送用户设备(或者称为发送终端设备),接收数据的用户设备可以称为接收用户设备(或者称为接收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系统(internet of things,IoT)、第三代移动通信(3rd-generation,3G)系统、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第六代移动通信(6th-generation,6G)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网络,还可以应用于车联网(Vehicle-to-X,V2X)网络,还可以应用于非陆域(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增强物联网(LTE enhanced MTO,eMTC),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网络等。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适用于其他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车辆到任何物体(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架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架构、Adhoc网络中的点对点(Peer to Peer,P2P)通信架构、物联网中的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架构,等等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内容中,以用户设备这个名称为例进行介绍,该用户设备还可以称之为终端、终端设备、UE,等等,这些术语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本申请对用户设备的名称并不限制。
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新空口(new radio,NR)等。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车载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移动陆地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其中,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是一种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也可称之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或接入网网元等。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NR等。示例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网络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为具有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的,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进行通信,例如因特网(internet),私有的IP网,或其他数据网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1.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
为了降低网络设备的负荷,满足高速率数据业务和邻近服务的通信需求,引入了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概念。在D2D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就无需网络设备(或者称为核心设备或中间设备)的干预,这样可以降低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压力,提升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扩大了网络容量。
在D2D通信的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可选的,该侧行链路还可以称为直通链路,边缘链路,等等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链路的名称不作限制。在侧行链路上,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2.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机制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率,满足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在侧行链路上引入了CA机制。CA机制的原理是:将多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分量载波(或称为载波单元)聚合在一起传输数据,获取更大的传输带宽,从而获取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在CA机制中,将2个或更多的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每个载波单元的带宽可以为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2个或更多的载波单元聚合后形成的载波称为载波集合,或者载波组合。
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载波聚合支持不同载波单元之间的聚合。示例性的,可以包括如下载波单元:a)相同或不同带宽的载波单元。b)同一频带内,邻接或非邻接的载波单元。c)不同频带内的载波单元。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行链路支持广播,用户设备将信道忙率(channelbusy ratio,CBR)作为选择通信所使用的载波的指标。示例性的,用户设备测量得到多个载波的CBR,将CBR低于CBR门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在存在多个候选载波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按照CBR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个或多个候选载波来进行数据传输。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行链路支持单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发送用户设备和接收用户设备的能力选择载波集合。示例性的,发送用户设备可以预先通过能力交互信息获得接收用户设备所支持的侧行链路载波集合,然后从双方均支持的载波集合中选出通信所使用的载波集合。
由于用户设备之间的业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业务对载波有着不同的需求,可能导致通过信道忙率或者用户设备支持能力选择出的载波并不满足需要执行的业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业务的执行,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鉴于此,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示例性的,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或者,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
其中,该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进行传输,且该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的业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为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可以理解为:接收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接收端(即第二终端),需要向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发送端(即第一终端)反馈数据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该第一业务的数据正确与否。示例性的,该确认信息可以包括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和否认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echaracter,NACK),其中,ACK表示接收端接收到了正确的数据,NACK表示接收端接收到了错误的数据,需要发送端重传该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按块(block)为单位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一终端使用块中的数据计算出一个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并随着该块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数据计算出一个CRC,并与接收到的CRC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相等,接收端就认为成功地收到了正确的数据,并向发送端回复一个“ACK”;如果二者不相等,接收端就认为收到了错误的数据,并向发送端回复一个“NACK”,以要求发送端重传该块。如果在某个特定的周期内,发送端没有收到接收端的回复,则发送端假定之前发送的块没有到达接收端,发送端自动重传该块。在这种方式中,第一业务可以称为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
在侧行链路上,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载波上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资源池,示例性的,一个载波上最多可以8个资源池。一个资源池上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信道,示例性的,信道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物理侧行链路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PSBCH)、物理侧行链路发现信道(physical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PSDCH)、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等等。
其中,该PSFCH可以用于传输HARQ反馈中的确认信息(示例性的,ACK和NACK)。具体的,该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PSFCH作为传输HARQ反馈中的确认信息的一种示例信道,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传输HARQ反馈中的确认信息的信道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由于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那么针对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HARQ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通过该PSFCH进行传输,该第一载波可以满足该第一业务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获取配置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载波。其中,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在这种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配置信息知晓哪些载波上存在资源池配置有PSFCH。该第一载波可以是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为: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从配置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载波3上配置有资源池3-1、资源池3-2,其中资源池3-1配置了PSFCH,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上的资源池都没有配置PSFCH。那么,第一载波可以是载波1和/或载波3。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还可以测量得到的自身支持的载波的信道忙率,根据该信道忙率和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载波。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将CBR低于CBR门限且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该第一载波可以是候选载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为: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其分别对应的信道忙率为:20%、40%、60%、30%、10%,CBR门限为35%。从配置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载波3上配置有资源池3-1、资源池3-2,其中资源池3-1配置了PSFCH,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上的资源池都没有配置PSFCH。那么,第一载波可以是载波1。
S102、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载波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由于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那么针对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HARQ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通过该PSFCH进行传输,该第一载波可以满足该第一业务的需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方式中,若第二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可以选择自身支持的任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传输第二业务的待发送数据。该第二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进行传输,且该第二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可以理解为:接收该第二业务的数据的接收端(即第二终端),不需要向该第二业务的数据的发送端(即第一终端)反馈数据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该第二业务的数据正确与否。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自身支持的载波的CBR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传输第二业务的待发送数据。示例性的,第一终端测量得到自身支持的载波的CBR,将CBR低于CBR门限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从候选载波中选取一个或多个载波来传输第二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可以选择自身支持且除去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外的,任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传输第二业务的待发送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资源预留给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可以满足后续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的需求。另外,在这种方式中,还可以结合载波的CBR对第一终端自身支持且除去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外的载波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图2所示的方法,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由于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那么针对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HARQ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通过该PSFCH进行传输,该第一载波可以满足该第一业务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载波的确定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示例性的,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或者,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终端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可以存储有该配置信息,第一终端可以从自身设备的存储介质中读取该配置信息。可选的,第一终端可以从其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获取该配置信息,该其他设备为该第一终端分配载波资源,或者存储有该第一终端的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该配置信息可以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的标识,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标识,各个资源池上配置的信道的信息,等等信息。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终端通过数据表的形式记录该配置信息,参见表1,表1中表示了一种可能的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表1中仅示例性示出了部分载波的配置信息,该第一终端可以支持更多的载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为示例,第一终端记录该配置信息的方式还可以存在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PSBCH、PSDCH、PSCCH、PSSCH,资源池1-2配置了PSBCH、PSDCH、PSSCH,资源池1-3配置了PSDCH、PSCCH、PSSCH。
S202、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
其中,该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该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该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有关于PSFCH的介绍可以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的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获取自身的能力信息,第一终端根据自身的能力信息和该配置信息确定该待选载波集合。其中,该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该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数据。在一个示例中,该能力信息可以包含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载波标识。例如,该能力信息包含[1,4]、[1,5]、[3,4,5],可以表示为:第一终端可以支持在载波1和载波4上,或者载波1和载波5上,或者载波3、载波4和载波5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需要获取自身的能力信息。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存储有该能力信息,第一终端可以从自身设备的存储介质中读取该能力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从其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获取该能力信息,该其他设备为该第一终端分配载波资源,或者存储有该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支持的载波集合为[1,2]、[3,4]、[2,4]、[1,5],从第一终端的配置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载波3上配置有资源池3-1、资源池3-2,其中资源池3-1配置了PSFCH,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上的资源池都没有配置PSFCH。可以看出,由于仅有载波1和载波3存在配置有PSFCH的资源池,那么该待选载波集合为[1,2]、[3,4]和[1,5]。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
其中,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数据。该第二终端获取自身的能力信息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一终端获取自身的能力信息的方式,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该能力信息可以包含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所对应的载波标识。例如,该能力信息包含[1,2,4]、[1,3,5]、[2,3,4,5],可以表示为: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在载波1、载波2和载波4上,或者载波1、载波3和载波5上,或者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的方式还可以为: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和该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该待选载波集合。
可选的,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和该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的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自身的能力信息和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共同支持的载波集合。第一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从该共同支持的载波集合中确定该待选载波集合。该共同支持的载波集合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发送数据,且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接收数据,或者,第一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接收数据,且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在这些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所包含的载波上同时发送数据。也即是说,该共同支持的载波集合为该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和该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的交集。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支持的载波集合为[1,2]、[3,4]、[2,4]、[1,5],第二终端支持的载波集合为[1,2]、[3,4]、[2,4]。从配置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载波3上配置有资源池3-1、资源池3-2,其中资源池3-1配置了PSFCH,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上的资源池都没有配置PSFCH。可以看出,该共同支持的载波集合为[1,2]、[3,4]、[2,4],又由于仅有载波1和载波3存在配置有PSFCH的资源池,那么该待选载波集合为[1,2]和[3,4]。
S203、第一终端从该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该第一载波集合。
可选的,该第一终端从该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出一个载波集合作为该第一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可以从该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出任意一个载波集合作为该第一载波集合。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测量待选载波集合中包含的载波的CBR,根据各个载波的CBR计算每个待选载波集合的平均CBR,选取平均CBR最小的待选载波集合作为第一载波集合。示例性的,该待选载波集合为[1,2]和[3,4],第一终端测量出的载波1、载波2、载波3和载波4分别对应的信道忙率为:20%、40%、60%、10%。计算得到载波集合[1,2]的平均CBR为30%,载波集合[3,4]的平均CBR为35%,那么确定出的第一载波集合为载波集合[1,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虑载波集合中的各个载波的CBR情况。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测量待选载波集合中包含的载波的CBR,选取包含CBR最小的载波的待选载波集合作为第一载波集合。示例性的,该待选载波集合为[1,2]和[3,4],第一终端测量出的载波1、载波2、载波3和载波4分别对应的信道忙率为:20%、40%、60%、10%。CBR最小的载波为载波4,那么确定出的第一载波集合为载波集合[3,4]。由于多个载波所构成的载波集合的整体性能很可能是由传输性能最好(等效为CBR最小)的载波决定的,这种方式可以考虑到载波集合的整体性能。
第一终端还可能存在其他从该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出第一载波集合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204、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载波集合。
相应的,第二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指示信息,后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在第一载波集合上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存在第一业务后,第一终端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第一载波集合。其中,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进行传输,且第一业务为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该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的介绍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201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信所使用的第一载波集合中包含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该第一载波集合可以满足第一业务的需求。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了侧行链路之后,第一终端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第一载波集合。在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存在第一业务后,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集合,以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第一载波集合上进行通信。在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不存在第一业务后,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集合,以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第二载波集合上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载波集合与该第二载波集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载波集合中不要求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该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第二载波集合可以存在其他的选取方式(或称为规则、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业务存在期间,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信所使用的第一载波集合中包含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该第一载波集合可以满足第一业务的需求。在第一业务不存在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使用第二载波集合进行通信,该第二载波集合的选取放宽了对载波集合中的载波的信道配置的要求,使得第二载波集合的可选情况更多,整体的传输性能可能更优质。这种方式中,可以考虑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选取不同场景中适宜的载波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第一载波集合上进行通信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5、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
其中,该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也即是说,该第一载波属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待选载波。
S206、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一载波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5和步骤S206实施方式还可以参照上述图2所介绍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示例性的,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或者,下述内容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2,第二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
其中,该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进行传输。具体的,该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该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该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该PSFCH的介绍可以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阈值信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阈值信息选取出不同的待选载波,以便匹配不同类型的业务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的方式可以为:若该第一业务为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该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若该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该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该第一类取值与该第二类取值不同。其中,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和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的介绍,可以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第一类取值包含该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该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由于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那么依据信道忙率阈值和载波的信道忙率选取待选载波的过程中,第一类载波被选取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样就有利于筛选出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的载波,匹配第一业务的需求。
可选的,该第二类取值包含该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该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等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则依据信道忙率阈值和载波的信道忙率选取待选载波的过程中,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被选取到的可能性均等。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则依据信道忙率阈值和载波的信道忙率选取待选载波的过程中,第二类载波被选取到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就有利于筛选出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的载波,可以将第一类载波的资源预留给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可以满足后续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的需求。
S302、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该目标载波用于传输该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的方式为:该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该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该第一终端从该待选集合中确定该目标载波。其中,若该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该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或者为: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该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该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或者为: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可选的,该第一终端可以从该待选集合中任选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作为该目标载波。第一终端从该待选集合中选取目标载波还可以存在其他的选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为:载波1、载波2、载波3、载波4和载波5,其分别对应的信道忙率为:20%、35%、30%、25%、40%。从配置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如下信息:载波1上配置有资源池1-1、资源池1-2、资源池1-3,其中资源池1-1配置了PSFCH,载波3上配置有资源池3-1、资源池3-2,其中资源池3-1配置了PSFCH,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上的资源池都没有配置PSFCH。那么,载波1和载波3为第一类载波,载波2、载波4和载波5为第二类载波。
若该第一业务为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该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示例性的,该第一类取值中的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为40%,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为20%。那么,待选集合中的包括的待选载波为载波1和载波3。可以看出,待选集合中包括第一类载波的可能性更大,第一类载波在待选集合中的数目更多。
若该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该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示例性的,该第二类取值中的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为25%,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为40%。那么,待选集合中的包括的待选载波为载波1,载波2和载波4。可以看出,待选集合中包括第二类载波的可能性更大,第二类载波在待选集合中的数目更多。
通过图4所示的方法,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阈值信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阈值信息选取出不同的待选载波,以便匹配不同类型的业务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用户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用户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5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501和发送单元502。其中:
确定单元501,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确定单元5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的介绍,或者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的介绍。
发送单元50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501具体用于: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待选载波,所述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01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从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确定单元5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待选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50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由于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那么针对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HARQ反馈的确认信息可以通过该PSFCH进行传输,该第一载波可以满足该第一业务的需求。通过这种通信装置,可以使得侧行通信中选择出的载波满足业务的需求。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用户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601和第二确定单元602。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601,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第一确定单元6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的介绍。
第二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第二确定单元6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的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601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若所述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所述第一类取值与所述第二类取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所述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其中,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从所述待选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载波。
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阈值信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阈值信息选取出不同的待选载波,以便匹配不同类型的业务的需求。
上述通信装置例如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模组。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或者各个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也可以是硬件模块,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部分是硬件模块。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用户设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用户设备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用户设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70,用于实现上述图2-图4中第一终端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或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可以为用户设备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设备的数据处理功能。通信装置7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1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设备的收发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710用于通信装置7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720利用通信接口7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图2-图4所述的方法。
通信装置7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730和处理器7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20可能和存储器730协同操作。处理器720可能执行存储器7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当通信装置70开机后,处理器720可以读取存储器730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72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图未示意),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70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720,处理器720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720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710、处理器720以及存储器7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30、处理器720以及通信接口710之间通过总线740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装置70具体是用于用户设备时,例如通信装置7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通信装置70具体是用户设备时,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操作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操作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相关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通信装置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8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80包括处理器801和通信接口802。其中,处理器8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8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用于执行如下操作: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待选载波,所述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从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待选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用于执行如下操作: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若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若所述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所述第一类取值与所述第二类取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8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所述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其中,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从所述待选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载波。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801,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模组设备9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相关步骤,该模组设备90包括:通信模组901、电源模组902、存储模组903以及芯片模组904。
其中,所述电源模组902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组903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所述通信模组901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模组904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具体用于: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待选载波,所述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具体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从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待选载波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模组904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若所述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所述第一类取值与所述第二类取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904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所述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其中,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从所述待选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载波。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得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或指令,当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操作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待选载波,所述待选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PSFC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从第一载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载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载波上的资源池的信道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载波集合中的每个载波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待选载波;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待选载波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载波集合;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待选载波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待选载波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集合。
6.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一类取值;
若所述第一业务为非使能HARQ反馈的业务,则确定所述阈值信息指示第二类取值;所述第一类取值与所述第二类取值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取值包含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和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待选集合,所述待选集合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待选载波;其中,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一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若所述待选载波为第二类待选载波,则所述待选载波的信道忙率小于所述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待选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载波。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
所述芯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1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用于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
所述芯片,还用于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16.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
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芯片模组用于:
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业务为使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业务;所述第一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
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17.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
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芯片模组用于:
当第一业务存在待发送数据时,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阈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SL进行传输,所述阈值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信道忙率阈值,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存在至少一个资源池配置有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SFCH,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资源池均未配置PSFCH;
根据确定出的阈值信息和测量得到的载波的信道忙率,确定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待发送数据。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42615.5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489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615.5A CN116489781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3/071696 WO2023134689A1 (zh) 2022-01-14 2023-01-10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615.5A CN116489781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9781A true CN116489781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2615.5A Pending CN116489781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9781A (zh)
WO (1) WO20231346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77456B1 (en) * 2018-04-05 2024-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c-phy model for sidelink carrier (re)selection
CN113711663A (zh) * 2019-02-15 2021-1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资源配置和选择
US11832217B2 (en) * 2019-09-30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resource pool
CN112822778B (zh) * 2019-11-15 2023-12-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230083274A1 (en) * 2020-04-09 2023-03-16 Lg Electronics Inc. Sidelink harq feedback and resource pool selection
KR20230021100A (ko) * 2020-06-09 2023-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harq 프로세스를 위한 자원 선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4689A1 (zh)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8208B2 (ja) 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86357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86712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06029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receiving-end device, and sending-end device
US20220264641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9519951A (ja) 装置間通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200138814A (ko)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CN113114430A (zh) 一种数据帧的接收状态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511037B (zh) 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74055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0036729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220116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JP2023520706A (ja) サイドリンクの送信及び受信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37770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20368505A1 (en)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755082A1 (en)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0037488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02759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489781A (zh)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085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7963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6530202A (zh) 用于双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97187A (zh) 信道质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51391A1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205368A1 (zh) Sps pdsch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