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2435A -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 Google Patents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2435A
CN116472435A CN202180078436.0A CN202180078436A CN116472435A CN 116472435 A CN116472435 A CN 116472435A CN 202180078436 A CN202180078436 A CN 202180078436A CN 116472435 A CN116472435 A CN 11647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heat transfer
plane
gasket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4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布洛姆格伦
J·尼尔松
M·奥尔松
E·蒂登
P·瓦纳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Original Assignee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filed Critical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Publication of CN11647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2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28F3/083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28F3/10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the marg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提供垫片布置(3,97)、热传递板(2,96)、套件和组件(1,95)。垫片布置(3,97)包括用于在板式热交换器的两个热传递板(2,96)之间密封的密封部分(9,115),这些热传递板(2,96)各自包括数量>1的端口孔(5‑8,99‑110)。垫片布置还包括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其布置成将垫片布置(3,97)附接到热传递板(2,96)中的一个。密封部分(9,115)包括环形外密封部分(14,119)和环形内密封部分(15,120),环形外密封部分布置成沿热传递板(2,96)的相应外边缘(17,121)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包围热传递板(2,96)的所述端口孔(5‑8,99‑110),环形内密封部分由外密封部分(14,119)包围且布置成包围热传递板(2,96)中的每个的端口孔(5‑8,99‑110)中的至少一个。垫片布置(3,97)的特征在于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由外密封部分(14,119)包围且布置在内密封部分(15,120)的外侧上,且在于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包括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其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4,98)。

Description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两个热传递板之间密封的垫片布置,以及布置成与垫片布置协作的热传递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此类垫片布置的套件以及一种包括此类垫片布置和此类热传递板的组件。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PHE)通常由两个端板构成,多个热传递板以对准方式(即成堆叠)布置在两个端板之间。在一类型的众所周知的PHE(即所谓的带垫片的PHE)中,垫片在热传递板之间通常布置在沿热传递板的边缘延伸的垫片凹槽中。端板并且因此热传递板朝彼此压制,由此垫片在热传递板之间密封。垫片限定热传递板之间的平行流动通道,初始不同温度的两个流体可通过这些通道交替地流动以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为了使通道不泄漏,将垫片适当定位在板之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当板式热交换器关闭时,垫片在板之间挤压,且从而牢固地保持到位。然而,当垫片未在板之间挤压时,诸如当板式热交换器组装或打开进行维护时,期望某一类型的器件来用于将垫片正确固定到板。已知在热传递板的垫片凹槽中施加粘合剂以将垫片附接在垫片凹槽中。然而,粘合剂可能会对垫片及其密封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粘合剂还可能使得在需要时更换垫片变得麻烦,因为此类更换通常需要从垫片凹槽中完全去除旧粘合剂以使得能够在垫片凹槽中适当应用新垫片。还已知使用横跨垫片和垫片凹槽施加的粘合带条以将垫片固定到热传递板。然而,粘合带条可能对垫片的密封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不可靠,因为它们可能松动并且最终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的流动通道中。另外的机械垫片固定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申请人拥有的编号为4,635,715的美国专利之前已知。该文献公开一种垫片,该垫片设有从垫片的外侧突出的固定器件,该固定器件布置成围绕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定位以将垫片固定到热传递板。固定器件能够有效地将沿且靠近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布置的垫片部分固定到热传递板。然而,对于将未布置成沿且靠近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垫片部分固定到热传递板,根据编号为4,635,715的美国专利的固定器件不太有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垫片布置,其沿未布置成沿且靠近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垫片布置部分提供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的可靠紧固,此紧固不会对垫片或其密封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或使垫片更换变得困难。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提供在未布置成沿且靠近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垫片布置部分处具有非密封附接部分的垫片布置,该附接部分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热传递板,以将垫片布置固定到热传递板。本发明的其它目标是提供一种布置成与垫片布置协作的热传递板、包括垫片布置的套件以及包括垫片布置和热传递板的组件。
用于实现上文目标的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且在下面论述。
根据本发明的垫片布置包括用于在板式热交换器的两个热传递板之间密封的密封部分,热传递板各自包括数量>1的端口孔。垫片布置还包括附接部分,该附接部分布置成将垫片布置附接到热传递板中的一个。平行的下垫片平面和上垫片平面限定或限制垫片布置在垫片布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延伸,且平行于下垫片平面和上垫片平面的下附接平面和上附接平面限定或限制垫片布置的附接部分在垫片布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延伸。下垫片平面和下附接平面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而上垫片平面和上附接平面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另一个。密封部分包括环形外密封部分。外密封部分布置成沿热传递板的相应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包围热传递板的所述端口孔。密封部分还包括环形内密封部分。内密封部分由外密封部分包围且布置成包围热传递板中的每个的端口孔中的至少一个。该垫片布置的特征在于,附接部分由外密封部分包围且布置在内密封部分的外侧上。此外,附接部分包括紧固附接部分,该紧固附接部分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平行于下垫片平面和上垫片平面的下紧固附接平面和上紧固附接平面限定或限制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在垫片布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延伸。下紧固附接平面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而上紧固附接平面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所述另一个。
在下文中,当仅提及“热传递板”时,指的是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
因为粘合器件施加到附接部分上而不是施加到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上,故垫片布置的密封能力没有削弱。此外,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不受粘合剂的影响,且如果需要可毫无困难地更换垫片布置,因为完全去除旧粘合剂并不是那么重要。
因为附接部分布置在密封部分的外密封部分内和内密封部分外侧,故它未布置成与热传递板的外边缘接合。替代地,它可布置在未布置成沿且靠近热传递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垫片布置部分处,以便提供将该部分适当紧固到热传递板。附接部分仅与热传递板的第一侧接合,而不与第二侧接合。
紧固附接部分可具有任何合适的设计。例如,它可为伸长的,且具有的纵向延伸基本上平行于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的纵向延伸。
粘合器件可为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胶水或粘合剂,例如,诸如硅胶或双面粘合带。
垫片布置可设计成使得外密封部分与内密封部分分离。备选地,外密封部分和内密封部分可部分地形成一体(integrally)或合并。这些不同的选项使垫片布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
附接部分可连接到外密封部分并且可能与外密封部分形成一体,以便从其内侧突出。备选地/另外,附接部分可连接到内密封部分并且可能与内密封部分形成一体,以便从其外侧突出。由此,附接部分可布置成用于将内密封部分适当固定到热传递板。
垫片布置可设计成使得密封部分还包括在内密封部分的内侧上从外密封部分的第一部分延伸到外密封部分的第二部分的对角密封部分。由此,内密封部分由对角密封部分和外密封部分的在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延伸的区段包围。附接部分可连接或可不连接到对角密封部分并且布置在对角密封部分与内密封部分之间。这种设计可使得对角密封部分能够适当固定到热传递板。
垫片布置还可包括桥接部,其连接内密封部分和对角密封部分。此外,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和桥接部可连接或可不连接。垫片布置还可包括分离的且各自连接内密封部分和对角密封部分的至少两个桥接部。此外,紧固附接部分可连接至少两个桥接部。这种设计可使得内密封部分以及对角密封部分能够适当固定到热传递板。
垫片布置可布置成限定在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的端口孔中的第一端口孔与第二端口孔之间横跨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的流径。此外,垫片布置的附接部分可布置在该流径中,且从而暴露于在两个热传递板之间流动的介质。
附接部分的不同可能位置使得垫片布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
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可直接地连接到密封部分,即设计为从密封部分的突出部或唇缘。此类设计可实现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的优化固定。
备选地,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可布置在离密封部分的距离>0处,即分离。此类设计可实现密封部分的优化密封能力。
垫片布置的设计可使得上附接平面布置在上垫片平面与下附接平面之间,即使得附接部分在上垫片平面下方延伸。此类设计可最小化附接部分与上热传递板(即热传递板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的接触,该接触可影响垫片布置的密封能力。
垫片布置的附接部分还可包括第一连接附接部分,其连接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和密封部分。平行于下垫片平面和上垫片平面的下连接附接平面和上连接附接平面可限定或限制附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在垫片布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延伸。下连接附接平面可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且上连接附接平面可布置成面向热传递板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一连接附接部分和紧固附接部分可部分地包围空间,例如形成钩,该空间布置成接收热传递板的突出部以增加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之间的接合。
附接部分还可包括第二连接附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附接部分与第一连接附接部分分离并且还连接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和密封部分以形成环。环可布置成接收和包围热传递板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由此,可增加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之间的接合,且可优化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的固定。下连接附接平面和上连接附接平面可限定(或限制)或者可不限定(或限制)第二连接附接部分的延伸。
垫片布置的设计可使得下紧固附接平面布置在下连接附接平面与上垫片平面之间,即使得第一连接附接部分并且可能还有第二连接附接部分在下紧固附接平面下方延伸。此类设计可使得增加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之间的接合。
下连接附接平面可与下垫片平面和下附接平面中的至少一个重合。此类设计可实现垫片布置与热传递板的优化紧固。
上连接附接平面可与上紧固附接平面和上附接平面中的至少一个重合。此类设计可实现垫片布置的相对简单的机械构造。
紧固附接部分可包括纵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可在中间紧固附接平面中延伸,该中间紧固附接平面在下紧固附接平面与上紧固附接平面之间延伸。凹槽可允许流体输送经过附接部分,这可实现流体泄漏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热传递板包括数量>1的端口孔以及垫片凹槽。垫片凹槽布置成容纳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布置成在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传递板与另一个热传递板之间密封。热传递板是波纹状的以便在平行的下板延伸平面与上板延伸平面之中和之间延伸。此外,热传递板包括布置成与垫片布置的附接部分协作的结构。附接部分布置成将垫片布置附接到热传递板。平行于下板延伸平面和上板延伸平面的结构延伸平面限定所述结构的下极限延伸。垫片凹槽包括环形外凹槽部分,该环形外凹槽部分沿热传递板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包围热传递板的端口孔。此外,垫片凹槽包括环形内凹槽部分,该内凹槽部分由外凹槽部分包围且包围热传递板的端口孔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板的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由外凹槽部分包围且布置在内凹槽部分的外侧上。此外,所述结构在热传递板的第一侧上包括紧固结构部分,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该紧固结构部分。平行于下板延伸平面和上板延伸平面的紧固结构平面限定所述紧固结构部分的上极限延伸。
下板延伸平面和上板延伸平面可(但不必)为热传递板的极限延伸平面。因此,热传递板可延伸超过或可不延伸超过下板延伸平面和上板延伸平面。
在本文中,“极限延伸”意指某物(或更特别为某物的中心)不延伸超过的延伸。
外凹槽部分可与内凹槽部分分离。备选地,外凹槽部分和内凹槽部分可部分地形成一体或合并。
该结构可布置成连接到外凹槽部分。备选地/另外,该结构可布置成连接到内凹槽部分。
垫片凹槽还可包括在内凹槽部分的内侧上从外凹槽部分的第一部分延伸到外凹槽部分的第二部分的对角凹槽部分。该结构可布置或可不布置成连接到对角凹槽部分且布置在对角凹槽部分与内凹槽部分之间。
热传递板可在端口孔中的第一端口孔与第二端口孔之间还包括横跨热传递板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的流径,且所述结构可布置在流径中。
热传递板可使得所述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直接邻近垫片凹槽布置。备选地,所述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可布置在离垫片凹槽的距离>0处。
热传递板的设计可使得紧固结构平面布置在下板延伸平面与上板延伸平面之间,使得紧固结构平面在上板延伸平面下方延伸。此类设计可防止布置在热传递板的紧固结构部分上的垫片布置紧固附接部分与上热传递板之间的接触,该接触可影响垫片布置的密封能力。
该结构还可包括在紧固结构部分与垫片凹槽之间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平行于下板延伸平面和上板延伸平面的连接结构平面可限定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的下极限延伸。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可布置成容纳附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
该结构还可包括与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分离且在紧固结构部分与垫片凹槽之间延伸的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可布置成容纳附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附接部分。连接结构平面可限定或可不限定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的还有下极限延伸。
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紧固结构部分和可能的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可包围热传递板的突出部。突出部可包括在顶平面中延伸的顶部,该顶平面平行于紧固结构平面且在紧固结构平面上方延伸。顶平面可与或可不与上板延伸平面重合。
热传递板的设计可使得连接结构平面与下板延伸平面和结构延伸平面中的至少一个重合。热传递板的设计可使得紧固结构平面布置在连接结构平面与上板延伸平面之间。此类设计可实现热传递板与垫片布置之间的优化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套件包括根据上文的垫片布置和施加在垫片布置的紧固附接部分上的粘合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包括根据上文的垫片布置、根据上文的热传递板以及施加在垫片布置的紧固附接部分与热传递板的紧固结构部分之间的粘合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垫片布置的不同实施例的上面论述的优点自然可转移到根据本发明的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的对应不同实施例。话虽如此,应强调的是,当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形成板式热交换器的一部分时,这些优点中的一些(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变得明显。
本发明的还有其它目标、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以及从图中显现。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所附示意图来更详细描述本发明,在所附示意图中:
图1a是包括热传递板、垫片布置和粘合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的平面视图,
图1b是图1a中热传递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c是图1b中板部分的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1d是图1b中板部分的另一个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1e是图1a中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f是图1e中组件的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1g-1j是图1f中组件子部分沿线g-j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k是图1e中组件的另一个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1l-1o是图1k中组件子部分沿线l-o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的热传递板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的垫片布置的一部分的从后侧看的平面视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2d-2g是图2c中组件部分沿线d-g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件的热传递板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件的垫片布置的一部分的从后侧看的平面视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件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3d-3e是图3c中组件部分沿线d-e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是包括热传递板、垫片布置和粘合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组件的平面视图,
图4b是图4a中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以及
图4c-4d是图4b中组件部分沿线c-d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和1e-o,示出包括热传递板2、垫片布置3和双面粘合带形式的粘合器件(不可见)的组件1。热传递板2(其第一侧4在图中可见)是设有多个端口孔5,6,7和8的基本上矩形不锈钢板。热传递板2在热传递板2的不同区域内压制有特定图案,以便在下板延伸平面p1与上板延伸平面p2之中和之间延伸(图1g-1j和1l-1o)。垫片布置由橡胶制成,且在厚度方向T上具有由平行的下垫片平面G1和上垫片平面G2限定(图1g-1j和1l-1o)的延伸。组件1布置成包括在板式热交换器(未示出)中。垫片布置3将布置在板式热交换器中,且垫片布置3的密封部分9将在热传递板2与另一类似的热传递板2(未示出)之间密封。
热传递板2包括容纳垫片布置3的密封部分9的垫片凹槽10。更特别地,现在参照组件1的上半部分(类似的论述适用于组件1的下半部分),且尤其是参照图1a、1b和1e,垫片凹槽10包括分别容纳密封部分9的环形外密封部分14、环形内密封部分15和对角密封部分16的环形外凹槽部分11、环形内凹槽部分12和对角凹槽部分13。外凹槽部分11沿外边缘17的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2的端口孔5,6,7和8延伸,而内凹槽部分12由外凹槽部分11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6。对角凹槽部分13在内凹槽部分12的内侧上从外凹槽部分11的第一部分18延伸到第二部分19。因此,外密封部分14沿外边缘17的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2的端口孔5,6,7和8延伸,而内密封部分15由外密封部分14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6。对角密封部分16在内密封部分15的内侧上从外密封部分14的第一部分20延伸到第二部分21。外凹槽部分11和内凹槽部分12在端口孔6的外侧合并或形成一体。在端口孔6的外侧上的外凹槽部分11与内凹槽部分12之间的边界在图1b中用虚线b示出。类似地,外密封部分14和内密封部分15沿布置成在端口孔6的外侧上延伸的密封部分9的部分合并或形成一体。在端口孔6的外侧上的外凹槽部分14与内凹槽部分15之间的边界在图1e中用虚线B示出。
特别地参照图1b-1d和图1e、1f和1k,垫片布置3还包括第一附接部分22和第二附接部分23,它们分别与热传递板2的第一结构24和第二结构25接合,以将垫片布置3紧固到热传递板2的第一侧4。第一结构24和第二结构25布置在内凹槽部分12与对角凹槽部分13之间,且布置成与对角凹槽部分13连接。此外,第二结构25布置成还连接到内凹槽部分12。因此,第一附接部分22和第二附接部分23布置在内密封部分15与对角密封部分16之间并且与对角密封部分16形成一体。此外,第二附接部分23也与内密封部分15形成一体。
特别地参照图1c-1d和1f-1o,第一结构24和第二结构25在与下板延伸平面p1重合的结构延伸平面s中和结构延伸平面s上方延伸。更特别地,第一结构24和第二结构25分别包括平面表面形式的相应紧固结构部分26和27,它们在紧固结构平面f中延伸,该紧固结构平面平行于下板延伸平面p1和上板延伸平面p2并且布置在下板延伸平面p1与上板延伸平面p2之间。紧固结构部分26和27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垫片凹槽10的对角凹槽部分13在离其的距离>0处延伸。此外,第一结构24包括在对角凹槽部分13与紧固结构部分26之间延伸的分离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0。第二结构25包括在对角凹槽部分13与紧固结构部分27之间和在内凹槽部分12与紧固结构部分27之间延伸的分离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3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32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3。因此,第一连接结构部分3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32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3包括分别在紧固结构部分27的相对侧上延伸的两个子部分。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32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0,33在与结构延伸平面s重合的连接结构平面c中和连接结构平面c上方延伸。
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0以及第一结构24的紧固结构部分26与对角凹槽部分13一起包围热传递板2的多个(这里总共四个)突出部34。突出部34中的每个包括在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顶平面t中延伸的顶部35。类似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3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32、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3以及第二结构25的紧固结构部分27与对角凹槽部分13和内凹槽部分12一起包围热传递板2的多个(这里总共八个)突出部36。突出部36中的每个包括在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顶平面t中延伸的顶部37。
第一附接部分22和第二附接部分23在平行的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延伸。下附接平面A1与下垫片平面G1重合,且上附接平面A2布置在上垫片平面G2下方。更特别地,第一附接部分22和第二附接部分23分别包括在平行的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的相应紧固附接部分38和39。上紧固附接平面F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而下附接平面F1布置在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紧固附接部分38和39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密封部分9的对角密封部分16在离其的距离>0处延伸。此外,第一附接部分22包括分离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2,其连接密封部分9的对角密封部分16和紧固附接部分38。第二附接部分23包括分离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3、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4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5,其连接密封部分9的对角密封部分16和紧固附接部分39以及内密封部分15和紧固附接部分39。因此,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3、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4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5各自包括在紧固附接部分39的相对侧上延伸的两个子部分。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44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2,45在平行的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上连接附接平面C2之间延伸。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下附接平面A1重合,而上连接附接平面C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
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2以及第一附接部分22的紧固附接部分38形成从对角密封部分16突出的多个(这里总共两个)部分地整体结合的环46。类似地,第一附接结构部分43、第二附接结构部分44和第三附接结构部分45以及第二附接部分23的紧固附接部分39形成从对角密封部分16和内密封部分15突出的多个(这里总共四个)部分地整体结合的环47。
第一结构24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0分别容纳第一附接部分22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2。此外,第一结构24的紧固结构部分26容纳第一附接部分22的紧固附接部分38。由此,垫片布置环46中的每个包围板突出部34中的两个。双面粘合带条布置在紧固结构部分26与紧固附接部分38之间。类似地,第一结构25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3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32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33分别容纳第二附接部分23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3、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4和第三连接附接部分45。此外,第二结构25的紧固结构部分27容纳第二附接部分23的紧固附接部分39。由此,垫片布置环47中的每个包围板突出部36中的两个。双面粘合带条布置在紧固结构部分27与紧固附接部分39之间。由此,垫片布置3固定到热传递板2。
由于第一附接部分22和第二附接部分23布置在对角密封部分16与内密封部分15之间,故在板式热交换器的正常和适当操作期间它们不暴露于流过板式热交换器的流体中的任何。然而,如果垫片布置3的密封部分9不能适当工作并且流体在对角密封部分16与内密封部分15之间泄漏,则泄漏的流体不应截留,因为这可能妨碍泄漏检测。取决于垫片布置3填充该区域内的垫片凹槽10的程度和紧固结构部分26,27,任何泄漏的流体可能在内密封部分15、对角密封部分16和紧固附接部分38和39的侧部上流动。此外,第一附接部分22与内密封部分15分离,且任何泄漏的流体可通过第一附接部分22与内密封部分15之间的间隙。然而,第二附接部分23不是这种情况。因此,第二附接部分23的紧固附接部分39设有沿紧固附接部分39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凹槽48。凹槽48的底部49在中间紧固附接平面F3中延伸,该中间紧固附接平面F3在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任何泄漏的流体都可通过凹槽48穿过第二附接部分23。
参照图2a-2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组件1(仅部分地示出)。组件1包括:其一部分在图2a中示出(具有未切割的端口孔5)的热传递板2、其一部分在图2b中示出的垫片组件3,以及在双面粘合带的形式的粘合器件(不可见)。图2a-2f中所示的组件1与图1a-1k中所示的组件1具有相似性,且上文的描述也部分地适用于图2a-2f中所示的组件1。因此,在下文中将聚焦于两个组件之间的差异,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此外,图1a-1k中所示组件和图3a-3e中所示组件的对应细节在适当时已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垫片组件3的密封部分9的外凹槽部分11沿外边缘(未示出)的一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2的端口孔(仅示出端口孔5)延伸,而内凹槽部分12由外凹槽部分11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5。对角凹槽部分13在内凹槽部分12的内侧上从外凹槽部分11的第一部分(未示出)延伸到第二部分19。因此,外密封部分14沿外边缘的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2的端口孔延伸,而内密封部分15由外密封部分14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5。对角密封部分16在内密封部分15的内侧上从外密封部分14的第一部分(未示出)延伸到第二部分21。外凹槽部分11和内凹槽部分12在端口孔5的外侧上合并或形成一体。类似地,外密封部分14和内密封部分15沿布置成在端口孔5的外侧上延伸的密封部分9的部分合并或形成一体。
特别地参照图2a-2c,垫片布置3包括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它们与热传递板2的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接合,以将垫片布置3紧固到热传递板2的第一侧4。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布置在内凹槽部分12与对角凹槽部分13之间,且布置成与对角凹槽部分13连接。因此,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布置在内密封部分15与对角密封部分16之间并且与对角密封部分16形成一体。
特别地参照图2a和2d-2g,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在与下板延伸平面p1重合的结构延伸平面s中和结构延伸平面s上方延伸。更特别地,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包括波纹表面形式的相应紧固结构部分56,57和58,其在下板延伸平面p1和布置在下板延伸平面p1与上板延伸平面p2之间的紧固结构平面f之中和之间延伸。此外,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各自包括在对角凹槽部分13与相应的紧固结构部分56,57和58之间延伸的连接结构部分59,60和61。连接结构部分59,60和61在与结构延伸平面s重合的连接结构平面c中和连接结构平面c上方延伸。
热传递板2还包括四个分离的桥接部接收部分62,其各自在内凹槽部分12与对角凹槽部分13之间延伸,使得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中的每个布置在桥接部接收部分62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接收部分之间。
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的每个的连接结构部分59,60和61以及紧固结构部分56,57和58与桥接部接收部分62和对角凹槽部分13一起包围热传递板2的多个(这里总共四个)突出部63。突出部63中的每个包括在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顶平面t中延伸的顶部64。
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在平行的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延伸。下附接平面A1与下垫片平面G1重合,且上附接平面A2布置在上垫片平面G2下方。更特别地,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分别包括在平行的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的相应紧固附接部分65,66和67。上紧固附接平面F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而下附接平面F1布置在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此外,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包括相应连接附接部分68,69和70,其连接密封部分9的对角密封部分16和对应紧固附接部分65,66和67。连接附接部分68,69和70在平行的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上连接附接平面C2之间延伸。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下附接平面A1重合,而上连接附接平面C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
垫片布置3还包括四个分离的桥接部71,其各自在内密封部分15与对角密封部分16之间延伸,使得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中的每个布置在桥接部71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之间。更特别地,紧固附接部分65,66和67中的每个在桥接部71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之间延伸并且与两个邻近桥接部形成一体。
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中的每个的连接附接部分68,69和70以及紧固附接部分65,66和67与桥接部71和对角密封部分16一起形成从对角密封部分16突出的多个(这里总共两个)部分地整体结合的环72。
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的连接结构部分59,60和61分别容纳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的连接附接部分68,69和70。此外,第一结构53、第二结构54和第三结构55的紧固结构部分56,57和58容纳第一附接部分50、第二附接部分51和第三附接部分52的紧固附接部分65,66和67。由此,垫片布置环72中的每个包围板突出部63中的两个。双面粘合带条布置在紧固结构部56,57,58与紧固附接部分65,66,67之间。由此,垫片布置3固定到热传递板2。
参照图3a-3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组件1(仅部分地示出)。组件1包括:其一部分在图3a中示出(具有未切割的端口孔6)的热传递板2、其一部分在图3b中示出的垫片组件3,以及在双面粘合带的形式的粘合器件(不可见)。图3a-3e中所示的组件1与图1a-1k中所示的组件1具有相似性,且与图1a-1k相关的描述也部分地适用于图3a-3e中所示的组件1。因此,在下文中将聚焦于两个组件之间的差异,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此外,图1a-1k中所示组件和图3a-3e中所示组件的对应细节在适当时已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特别地参照图3a-3c,垫片布置3包括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它们与热传递板2的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接合,以将垫片布置3紧固到热传递板2的第一侧4。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布置在内凹槽部分12与对角凹槽部分13之间,且布置成与对角凹槽部分13连接。因此,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布置在内密封部分15与对角密封部分16之间并且与对角密封部分16形成一体。
特别地参照图3a和3d-3e,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在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结构延伸平面s中和结构延伸平面s上方延伸。更特别地,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包括波纹表面形式的相应紧固结构部分83-87,其在下板延伸平面p1和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紧固结构平面f之中和之间延伸。紧固结构部分83-87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对角凹槽部分13延伸并且与其直接邻近。
热传递板2还包括六个分离的桥接部接收部分88(其中仅示出四个),其各自在内凹槽部分12与对角凹槽部分13之间延伸,使得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中的每个布置在桥接部接收部分88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接收部分之间。
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在平行的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延伸,平行的下附接平面A1和上附接平面A2在下垫片平面G1与上垫片平面G2之间延伸。更特别地,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分别包括唇缘的形式的相应紧固附接部分89-93,其在平行的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下紧固附接平面F1和上紧固附接平面F2分别与下附接平面A1和上附接平面A2重合。紧固附接部分89-93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密封部分9的对角密封部分16延伸并且与对角密封部分16形成一体。
垫片布置3还包括六个分离的桥接部94(仅示出其中四个),其各自在内密封部分15与对角密封部分16之间延伸,使得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中的每个布置在桥接部94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之间。更特别地,紧固附接部分89-93中的每个在桥接部94中的两个邻近桥接部之间延伸并且与其形成一体。
第一至第五结构78-82的紧固结构部分83-87容纳第一至第五附接部分73-77的紧固附接部分89-93。双面粘合带条布置在紧固结构部分83-87与紧固附接部分89-93之间。由此,垫片布置3固定到热传递板2。
参照图4a-4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组件95。组件95包括热传递板96、垫片布置97和双面粘合带形式的粘合器件(不可见)。其第一侧98在图中可见的热传递板96是设有多个端口孔99-110的基本上矩形的不锈钢板。热传递板96在热传递板96的不同区域内压制有特定图案,以便在不同平面之中和之间延伸。例如,在分别由虚线113和114界定的两个端部部分111和112内,热传递板96受压制以在下板延伸平面p1和上板延伸平面p2之中和之间延伸(图4c和4d)。垫片布置97由橡胶制成,且在厚度方向T上具有由平行的下垫片平面G1和上垫片平面G2限定(图4c和4d)的延伸。与本发明无关的垫片布置97的一些部分未在图4a中示出。组件95布置成包括在板式热交换器(未示出)中。垫片布置97将布置在板式热交换器中,且垫片布置97的密封部分115将在热传递板96与另一类似的热传递板96(未示出)之间密封。
热传递板96包括容纳垫片布置97的密封部分115的垫片凹槽116。更特别地,垫片凹槽116包括分别容纳密封部分115的环形外密封部分119和环形内密封部分120的环形外凹槽部分117和环形内凹槽部分118。外凹槽部分117尤其沿外边缘121的一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96的端口孔99-110延伸,而内凹槽部分118由外凹槽部分117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107和108。因此,外密封部分119尤其沿外边缘121的一部分并且围绕热传递板96的端口孔99-110延伸,而内密封部分120由外密封部分119环绕并且继而又环绕端口孔107和108。就像外密封部分119和内密封部分120那样,外凹槽部分117和内凹槽部分118彼此分离。
特别地参照图4b,垫片布置97还包括附接部分122,其与热传递板96的结构123接合,以将垫片布置97紧固到热传递板96的第一侧98。结构123布置成与内凹槽部分118连接,且附接部分122与内密封部分120形成一体。
特别地参照图4b-4d,结构123在与下板延伸平面p1重合的结构延伸平面s中和结构延伸平面s上方延伸。更特别地,结构123包括平面表面形式的紧固结构部分124,其在紧固结构平面f中延伸,该紧固结构平面f平行于下板延伸平面p1和上板延伸平面p2并且布置在下板延伸平面p1与上板延伸平面p2之间。紧固结构部分124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垫片凹槽116的内凹槽部分118在离其的距离>0处延伸。此外,结构123包括在内凹槽部分118与紧固结构部分124之间延伸的分离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25和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26。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25和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26在与结构延伸平面s重合的连接结构平面c中和连接结构平面c上方延伸。
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25和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26以及结构123的紧固结构部分124与内凹槽部分118一起包围热传递板96的突出部127。突出部127包括在与上板延伸平面p2重合的顶平面t中延伸的顶部128。
附接部分122在平行的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延伸。下附接平面A1与下垫片平面G1重合,且上附接平面A2布置在上垫片平面G2下方。更特别地,附接部分122包括在平行的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的紧固附接部分129。上紧固附接平面F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而下附接平面F1布置在下附接平面A1与上附接平面A2之间。紧固附接部分129是伸长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密封部分115的内密封部分120在离其的距离>0处延伸。此外,附接部分122包括分离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130和第二连接附接部分131,其连接密封部分115的内密封部分120和紧固附接部分129。第一连接附接部分130和第二连接附接部分131在平行的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上连接附接平面C2之间延伸。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下附接平面A1重合,而上连接附接平面C2与上附接平面A2重合。
附接部分122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130和第二连接附接部分131以及紧固附接部分129形成从内密封部分120突出的环132。
结构123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25和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26分别容纳附接部分122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130和第二连接附接部分131。此外,结构123的紧固结构部分124容纳附接部分122的紧固附接部分129。由此,垫片布置环132包围板突出部127。双面粘合带条布置在紧固结构部分124与紧固附接部分129之间。由此,垫片布置97固定到热传递板96。
当组件95在操作中布置在板式热交换器中时,流体沿第一端口孔103与第二和第三端口孔105,106之间的流径流动横跨热传递板96的第一侧98以及其次端口孔99-110。由于附接部分122布置在该流径中,故它将暴露于流体。附接部分122设计和定位成以便尽可能少地影响流体流动。
因此,上文描述的垫片布置包括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剂紧固到热传递板的第一侧的附接部分。如图中的一些中所指示的,垫片布置还可设有用于将垫片布置紧固到热传递板的附加固定器件,诸如布置成与热传递板的外边缘接合的机械固定器件。在该上下文中,这些机械固定器件不被认为是垫片布置的部分,而是被认为是仍与垫片布置形成一体的独立部分。
本发明的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应仅看作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所论述的实施例可以多个方式变化和组合,而不脱离发明构思。
例如,在上文和图中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热传递板并且尤其是其垫片紧固结构的不同平面不需要如所论述和图示的那样相对于彼此延伸,而是可具有不同的延伸。类似地,上面和图中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垫片组件并且尤其是其板附接部分的不同平面不需要如所论述和图示的那样相对于彼此延伸,而是可具有不同的延伸。例如参照图3d,对于具有不同截面的对角密封部分,上附接平面A2和上紧固附接平面F2可限定上垫片平面G2。
此外,不单是如图1k-1o中所示的附接部分可设有用于允许流体通过的凹槽。例如,像图2c-2f中示出的附接部分那样的附接部分可能也可受益于此类凹槽。
在上文描述和在图中示出的附接部分连接到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的内密封部分和/或对角密封部分,且与它们形成一体。根据本发明的备选实施例,附接部分可替代地/另外连接到外密封部分,且可能与外密封部分形成一体,以便从其内侧突出。例如,参照图1e,附接部分可从在对角密封部分与内密封部分之间延伸的外密封部分的区段中的一个突出。显然,与附接部分协作的热传递板的结构可相应设计。
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附接部分、结构、桥接部、桥接部接收部分等的数量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变化。
本发明可结合除了上文描述的类型以外的其它类型的热传递板使用。此类其它板类型可由不锈钢以外的其它材料制成,设有备选设计的垫片凹槽,设有另一图案或另一端口孔设计。对应的推理适用于垫片布置。
最后,本发明可结合除了纯垫片类型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例如,包括持久连结的热传递板的盒(cassette)的板式热交换器)使用。
应强调的是,属性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仅用于区分相同类型的种类,且不表示种类之间的任何类型的相互顺序。
应强调的是,与本发明无关的细节的描述已省略,且图仅为示意性的,且未根据比例绘制。还应说的是,图中的一些比其它更简化。因此,一些构件在一个图中示出,但在另一个图中漏掉。
参考标号列表
1.组件
2.热传递板
3.垫片布置
4.热传递板的第一侧
5.端口孔
6.端口孔
7.端口孔
8.端口孔
9.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
10.垫片凹槽
11.外凹槽部分
12.内凹槽部分
13.对角凹槽部分
14.密封部分的外密封部分
15.密封部分的内密封部分
16.密封部分的对角密封部分
17.热传递板的外边缘
18.外凹槽部分的第一部分
19.外凹槽部分的第二部分
20.外密封部分的第一部分
21.外密封部分的第二部分
22.垫片布置的第一附接部分
23.垫片布置的第二附接部分
24.热传递板的第一结构
25.热传递板的第二结构
26.第一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27.第二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28.第一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
29.第一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部分
30.第一结构的第三连接结构部分
31.第二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
32.第二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部分
33.第二结构的第三连接结构部分
34.热传递板的突出部
35.突出部的顶部
36.热传递板的突出部
37.突出部的顶部
38.第一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39.第二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40.第一附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
41.第一附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附接部分
42.第一附接部分的第三连接附接部分
43.第二附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
44.第二附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附接部分
45.第二附接部分的第三连接附接部分
46.第一附接部分的环
47.第二附接部分的环
48.第二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的凹槽
49.凹槽的底部
50.垫片布置的第一附接部分
51.垫片布置的第二附接部分
52.垫片布置的第三附接部分
53.热传递板的第一结构
54.热传递板的第二结构
55.热传递板的第三结构
56.第一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57.第二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58.第三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59.第一结构的连接结构部分
60.第二结构的连接结构部分
61.第三结构的连接结构部分
62.热传递板的桥接部接收部分
63.热传递板的突出部
64.突出部的顶部
65.第一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66.第二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67.第三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68.第一附接部分的连接附接部分
69.第二附接部分的连接附接部分
70.第三附接部分的连接附接部分
71.垫片布置的桥接部
72.第一附接部分、第二附接部分或第三附接部分的环
73.垫片布置的第一附接部分
74.垫片布置的第二附接部分
75.垫片布置的第三附接部分
76.垫片布置的第四附接部分
77.垫片布置的第五附接部分
78.热传递板的第一结构
79.热传递板的第二结构
80.热传递板的第三结构
81.热传递板的第四结构
82.热传递板的第五结构
83.第一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84.第二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85.第三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86.第四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87.第五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88.热传递板的桥接部接收部分
89.第一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90.第二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91.第三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92.第四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93.第五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94.垫片布置的桥接部
95.组件
96.热传递板
97.垫片布置
98.热传递板的第一侧
99.端口孔
100.端口孔
101.端口孔
102.端口孔
103.端口孔
104.端口孔
105.端口孔
106.端口孔
107.端口孔
108.端口孔
109.端口孔
110.端口孔
111.热传递板的端部部分
112.热传递板的端部部分
113.限定端部部分的虚线
114.限定端部部分的虚线
115.垫片布置的密封部分
116.垫片凹槽
117.外凹槽部分
118.内凹槽部分
119.密封部分的外密封部分
120.密封部分的内密封部分
121.热传递板的外边缘
122.垫片布置的附接部分
123.热传递板的结构
124.结构的紧固结构部分
125.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部分
126.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部分
127.热传递板的突出部
128.突出部的顶部
129.附接部分的紧固附接部分
130.附接部分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
131.附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附接部分
132.附接部分的环
p1.下板延伸平面
p2.上板延伸平面
b.外凹槽部分与内凹槽部分之间的边界
s.结构延伸平面
c.连接结构平面
t.顶平面
f.紧固结构平面
G1.下垫片平面
G2.上垫片平面
B.外密封部分与内密封部分之间的边界
A1.下附接平面
A2.上附接平面
F1.下紧固附接平面
F2.上紧固附接平面
C1.下连接附接平面
C2.上连接附接平面
T.垫片布置的厚度方向

Claims (32)

1.一种垫片布置(3,97),其包括用于在板式热交换器的两个热传递板(2,96)之间密封的密封部分(9,115),所述热传递板(2,96)各自包括数量>1的端口孔(5-8,99-110)以及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布置成将所述垫片布置(3,97)附接到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一个,平行的下垫片平面(G1)和上垫片平面(G2)限定所述垫片布置(3)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厚度方向(T)上的延伸,且平行于所述下垫片平面(G1)和所述上垫片平面(G2)的下附接平面(A1)和上附接平面(A2)限定所述垫片布置(3,97)的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厚度方向(T)上的延伸,其中,所述下垫片平面(G1)和所述下附接平面(A1)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一个,且所述上垫片平面(G2)和所述上附接平面(A2)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另一个,所述密封部分(9,115)包括环形外密封部分(14,119)和环形内密封部分(15,120),所述环形外密封部分(14,119)布置成沿所述热传递板(2,96)的相应外边缘(17,121)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包围所述热传递板(2,96)的所述端口孔(5-8,99-110),所述环形内密封部分(15,120)由所述外密封部分(14,119)包围且布置成包围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每个的端口孔(5-8,99-110)中的至少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由所述外密封部分(14,119)包围且布置在所述内密封部分(15,120)的外侧上,且在于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包括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所述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4,98),其中,平行于所述下垫片平面(G1)和所述上垫片平面(G2)的下紧固附接平面(F1)和上紧固附接平面(F2)限定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的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厚度方向(T)上的延伸,其中,所述下紧固附接平面(F1)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一个且所述上紧固附接平面(F2)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布置(97),其中,所述外密封部分(119)与所述内密封部分(120)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布置(3),其中,所述外密封部分(14)和所述内密封部分(15)部分地形成一体。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附接部分(23,122)连接到所述内密封部分(15,12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其中,所述密封部分(9)还包括对角密封部分(16),所述对角密封部分(16)在所述内密封部分(15)的内侧上从所述外密封部分(14)的第一部分(20)延伸到所述外密封部分(14)的第二部分(21),其中,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连接到所述对角密封部分(16)且布置在所述对角密封部分(16)与所述内密封部分(1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垫片布置(3),还包括桥接部(71,94),所述桥接部(71,94)连接所述内密封部分(15)和所述对角密封部分(16),其中,所述附接部分(50-52,73-77)的紧固附接部分(65-67,89-93)和所述桥接部(71,9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97),所述垫片布置(97)布置成限定在所述热传递板(96)中的所述一个的端口孔(99-110)中的第一端口孔(103)与第二端口孔(105)之间横跨所述热传递板(96)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98)的流径,其中,所述垫片布置(97)的附接部分(122)布置在所述流径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其中,所述附接部分(73-77)的紧固附接部分(89-93)直接地连接到所述密封部分(9)。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122)的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129)布置在离所述密封部分(9,115)的距离>0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上附接平面(A2)布置在所述上垫片平面(G2)与所述下附接平面(A1)之间。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122)还包括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68-70,130),所述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68-70,130)连接所述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129)和所述密封部分(9,115),其中,平行于所述下垫片平面(G1)和所述上垫片平面(G2)的下连接附接平面(C1)和上连接附接平面(C2)限定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122)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68-70,130)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厚度方向(T)上的延伸,其中,所述下连接附接平面(C1)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一个且所述上连接附接平面(C2)布置成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96)中的所述另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附接部分(22,23,122)还包括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44,131),所述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44,131)与所述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130)分离,所述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130)连接所述紧固附接部分(38,39,129)和所述密封部分(9,115)以形成环(46,47,132)。
13.根据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下紧固附接平面(F1)布置在所述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所述上垫片平面(G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下连接附接平面(C1)与所述下垫片平面(G1)和所述下附接平面(A1)中的至少一个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其中,所述上连接附接平面(C2)与所述上紧固附接平面(F2)和所述上附接平面(A2)中的至少一个重合。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其中,所述紧固附接部分(38)包括纵向延伸的凹槽(48),所述凹槽(48)的底部(49)在中间紧固附接平面(F3)中延伸,所述中间紧固附接平面(F3)在所述下紧固附接平面(F1)与所述上紧固附接平面(F2)之间延伸。
17.一种热传递板(2,96),其包括数量>1的端口孔(5-8,99-110)以及垫片凹槽(10,116),所述垫片凹槽(10,116)布置成容纳垫片布置(3,97)的密封部分(9,115),所述密封部分(9,115)布置成在板式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传递板(2,96)与另一个热传递板(2,96)之间密封,所述热传递板(2,96)是波纹状的以便在平行的下板延伸平面(p1)和上板延伸平面(p2)之中和之间延伸,所述热传递板(2,96)还包括布置成与所述垫片布置(3,97)的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协作的结构(24,25,53-55,78-82,123),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布置成将所述垫片布置(3,97)附接到所述热传递板(2,96),平行于所述下板延伸平面(p1)和所述上板延伸平面(p2)的结构延伸平面(s)限定所述结构(24,25,53-55,78-82,123)的下极限延伸,其中,所述垫片凹槽(10,116)包括环形外凹槽部分(11,117)和环形内凹槽部分(12,118),所述环形外凹槽部分(11,117)沿所述热传递板(2,96)的外边缘(17,121)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包围所述热传递板(2,96)的端口孔(5-8,99-110),所述环形内凹槽部分(12,118)由所述外凹槽部分(11)包围且包围所述热传递板(2)的端口孔(5-8,99-110)中的至少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24,25,53-55,78-82,123)由所述外凹槽部分(11,117)包围且布置在所述内凹槽部分(12,118)的外侧上,且在于所述结构(24,25,53-55,78-82,123)在所述热传递板(2,96)的第一侧(4,98)上包括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83-87,124),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73-77,122)的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布置成借助于粘合器件紧固到所述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83-87,124),平行于所述下板延伸平面(p1)和所述上板延伸平面(p2)的紧固结构平面(f)限定所述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83-87,124)的上极限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传递板(96),其中,所述外凹槽部分(117)与所述内凹槽部分(118)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中,所述外凹槽部分(11)和所述内凹槽部分(12)部分地形成一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结构(25,123)布置成连接到所述内凹槽部分(12,118)。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中,所述垫片凹槽(10)还包括对角凹槽部分(13),所述对角凹槽部分(13)在所述内凹槽部分(12)的内侧上从所述外凹槽部分(11)的第一部分(18)延伸到所述外凹槽部分(11)的第二部分(19),其中,所述结构(24,25,53-55,78-82)布置成连接到所述对角凹槽部分(13)且布置在所述对角凹槽部分(13)与所述内凹槽部分(12)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96),还包括在所述端口孔(99-110)中的第一端口孔(103)与第二端口孔(105)之间横跨所述热传递板(96)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侧(98)的流径,其中,所述结构(123)布置在所述流径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中,所述结构(78-82)的紧固结构部分(83-87)直接邻近所述垫片凹槽(10)布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中,所述结构(24,25,53-55,123)的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124)布置在离所述垫片凹槽(10,116)的距离>0处。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紧固结构平面(f)布置在所述下板延伸平面(p1)与所述上板延伸平面(p2)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17-2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结构(24,25,53-55,123)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59-61,125),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59-61,125)在所述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124)与所述垫片凹槽(10,116)之间延伸,其中,平行于所述下板延伸平面(p1)和所述上板延伸平面(p2)的连接结构平面(c)限定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59-61,125)的下极限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59-61,125)布置成容纳所述附接部分(22,23,50-52,122)的第一连接附接部分(40,43,68-70,13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结构(24,25,123)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32,126),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32,126)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125)分离,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32,126)在所述紧固结构部分(26,27,124)与所述垫片凹槽(10,116)之间延伸且布置成容纳所述附接部分(22,23,122)的第二连接附接部分(41,44,131)。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28,31,125)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29,32,126)以及所述紧固结构部分(26,27,124)包围所述热传递板(2)的突出部(34,36),所述突出部(34,36,127)包括在顶平面(t)中延伸的顶部(35,37,128),所述顶平面(t)平行于所述紧固结构平面(f)且在所述紧固结构平面(f)上方延伸。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平面(c)与所述下板延伸平面(p1)和所述结构延伸平面(s)中的至少一个重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其中,所述紧固结构平面(f)布置在所述连接结构平面(c)与所述上板延伸平面(p2)之间。
31.一种套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和施加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上的粘合器件。
32.一种组件(1,95),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垫片布置(3,97)、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96)以及施加在所述垫片布置(3,97)的紧固附接部分(38,39,65-67,89-93,129)与所述热传递板(2,96)的紧固结构部分(26,27,56-58,83-87,124)之间的粘合器件。
CN202180078436.0A 2020-11-23 2021-10-28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Pending CN1164724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09214.4 2020-11-23
EP20209214.4A EP4001816A1 (en) 2020-11-23 2020-11-23 Gasket arrangement, heat transfer plate, kit and assembly
PCT/EP2021/079950 WO2022106173A1 (en) 2020-11-23 2021-10-28 Gasket arrangement, heat transfer plate, kit and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2435A true CN116472435A (zh) 2023-07-21

Family

ID=7354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436.0A Pending CN116472435A (zh) 2020-11-23 2021-10-28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1723A1 (zh)
EP (1) EP4001816A1 (zh)
JP (1) JP2023550498A (zh)
KR (1) KR20230110565A (zh)
CN (1) CN116472435A (zh)
WO (1) WO20221061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09026A1 (en) 2021-06-24 2022-12-28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Gasket arrangement, heat transfer plate, kit,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303449L (sv) 1983-06-16 1984-12-17 Alfa Laval Thermal Packningsarrangemang for plattvermevexlare
EP3001131A1 (en) * 2014-09-26 2016-03-30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 porthole gasket for a plate heat exchanger, a plate package and a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such a porthole gasket
EP3587984B1 (en) * 2018-06-28 2020-11-11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gasket
DK180140B1 (en) * 2018-10-15 2020-06-23 Danfoss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Gasket click-on extending over projection
KR102143827B1 (ko) * 2020-01-22 2020-08-12 케이티씨 주식회사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의 가스켓 구조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50498A (ja) 2023-12-01
US20240011723A1 (en) 2024-01-11
KR20230110565A (ko) 2023-07-24
WO2022106173A1 (en) 2022-05-27
EP4001816A1 (en)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03051B2 (en) Overlapping interference seal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eal
JP4322600B2 (ja) シール装置
US7883094B2 (en) Offset stacked sealing system
US20020121744A1 (en) Low leakage flexible cloth seals for turbine combustors
JP2006506569A (ja) 偏倚型耐摩耗性タービンシール組立体
CN116472435A (zh) 垫片布置、热传递板、套件和组件
JP2012082851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ガスケット
KR20200047776A (ko) 열교환기용 포트홀 개스킷 및 조립체
AU633197B2 (en)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JP4283786B2 (ja) 溶接型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用リングガスケット
JP5640646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ガスケット
CN101268270A (zh) 垫圈组件
JP5254774B2 (ja) 熱機関の流体シール構造
US20140131020A1 (en) Module of heat transfer plates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such module
KR20220136377A (ko) 판형 열 교환기
US7690657B2 (en) Flat gasket
JP2000230640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ガスケット
JPH05203383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3347799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用の伝熱プレート
CN219284065U (zh) 换热管和换热器
GB2174187A (e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12710171A (zh) 热交换器衬里
KR20240013189A (ko) 부착 수단 및 열 전달 판
CN115451731A (zh) 双板式热交换器
KR100673939B1 (ko) 실링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링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