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0987A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70987A CN116470987A CN202210476457.4A CN202210476457A CN116470987A CN 116470987 A CN116470987 A CN 116470987A CN 202210476457 A CN202210476457 A CN 202210476457A CN 116470987 A CN116470987 A CN 116470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ation component
- mcs index
- mcs
- component encoder
- code 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5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69170 Boreogadus sa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64238 I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369 Prim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中MCS表格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基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或者解码处理,从而提供了一种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或者解码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极化码(polar codes)编码是可以达到香农容量极限的编码方式。极化码编码通过引入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在极化码编码的方案中,如何通过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解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表格中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提供了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或者解码的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包括: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其中,M为正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MCS表格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基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从而提供了一种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处理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
可选地,第一MCS索引为MCS索引中的一个MCS索引。
可选地,MCS表格中的一行包括一个MCS索引以及与该一个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极化分量编码器可以替换为调制子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发送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上述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
可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
可选地,上述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
可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是侧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PSSCH)。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RRC信令包括指示信息。可选地,RRC信令可以指示所述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指示第一MCS索引的指示信息和指示物理共享信道的信息可以是一个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信息,本申请不予限制。
可选地,发指示信息的设备保存有MCS表格,接收指示信息的设备也保存有MCS表格。
可选地,所述MCS表格可以是已经通过其他信令半静态配置完成的,也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一个码块(code block,CB)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可选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调制阶数或总频谱效率中的至少一项以及第一MCS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可选地,总频谱效率包括第一频谱效率和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第一频谱效率为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
在上述方案中,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这样有利于确定计划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例如,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具体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等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具体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根据MCS表格中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可选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可以是半静态配置的,例如RRC信令配置的,或者是预配置的。
可选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第一码块CB进行处理。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对应一个或多个CB,可以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分别对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一个或多个CB的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完成对物理共享信道的处理。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对应一个或多个CB,一个或多个CB包括第一CB。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中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是根据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与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一一对应;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确定的。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根据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调制子信道的可靠性,因此,根据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有利于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确定的,具体为: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是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为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对应的星座点的概率的分布,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总频谱效率中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具体为:
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满足下述公式(1)。
其中,为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中的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m∈[1,…,M]。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1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的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概率。是根据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和为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为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的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具体为: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是根据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是根据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的,具体为:
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满足下述公式(2);
其中,所述ε为所述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所述ε为预设值,所述εm为所述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m∈[1,…,M]。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中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是根据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的,具体为:
所述MCS表格中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是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的,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是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在信息比特总和确定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信息比特总和是根据目标码率、调制子信道数量M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得到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包括: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M为正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MCS表格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基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提供了一种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处理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进行解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具体地,第二方面的描述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包括: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M为正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MCS表格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基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从而提供了一种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处理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
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具体地,第三方面的描述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包括: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M为正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MCS表格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基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提供了一种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方案处理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具体地,第四方面的描述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频谱效率;根据所述第一频谱效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与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一一对应,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为N;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其中,N和M为正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根据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调制子信道的可靠性,因此,可以根据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确定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从而可以提高适用性,避免采用数值搜索法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的复杂度高的问题。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谱效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为所述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对应的星座点的概率的分布,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根据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使得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满足下述公式(1)。
其中,为M个调制子信道中的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m∈[1,…,M]。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1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的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概率,为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和为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为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的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包括:
根据所述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
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使得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满足以下公式(2)。
其中,所述ε为所述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所述ε为预设值,所述εm为所述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m∈[1,…,M]。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信息比特总和确定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信息比特总和为根据所述目标码率、调制子信道的数量M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得到的;
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所占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为N,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为所述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对应的星座点的概率的分布,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码率的方法,包括:根据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为N,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为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对应的星座点的概率的分布,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根据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并根据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也就是说通过概率成形方案可以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避免采用数值搜索法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数量的复杂度,也能提高适用性。
可选地,可以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包括: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各方面及上述各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中各个设备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确定模块或单元、收发模块或单元等。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上述各方面及上述各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例如,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各方面及上述各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的,该装置包括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可选的,该装置包括的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的,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收发器。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面或者各方面的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或者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触摸显示屏和/或摄像头,其中,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或者各方面的任一项可能的方法,或者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面或者各方面的任一项可能的方法,或者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置,包含用于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确定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确定成形比特的所占的码率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设备采用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编码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等或者未来的其他的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10和网络设备120。
终端设备110,也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通信装置等。
终端设备110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包括: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120,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网络设备120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120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还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还可以是NR系统中的gNB,上述网络设备120还可以是城市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120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是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或者是包括控制面CU节点(CU-CP节点)和用户面CU节点(CU-UP节点)以及DU节点的设备。
应理解,图1中仅为便于理解,示意性地示出了终端设备110和网络设备120,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可以更多数量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终端设备110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
可选地,图1中的网络设备120还可以替换成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侧行链路一般用于车辆对其他设备(vehicleto everything,V2X),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等可以在设备间进行直联通信的场景。V2X通信可以看成是D2D通信的一种特殊情形。可选地,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针对V2X业务特性及新的业务需求,可以支持更低延迟、更高可靠性的V2X通信。V2X是实现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V2X可以包括车到互联网(vehicle to network,V2N)、车到车(vehicle to-vehicle,V2V)、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到行人(vehicle topedestrian,V2P)等。
下面为了描述方面,省去了设备的编号,例如“终端设备110”可以简化为“终端设备”,“网络设备120”可以简化为“网络设备”。
极化码编码是目前唯一理论证明能够达到香农容量极限的信道编码方式。极化码编码通过引入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由于引入了冗余信息因此可能会降低传输速率。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在带宽有限的信道中,可以采用高维调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极化编码调制的设计方案,极化编码调制是一种极化码与调制联合优化的设计方案,并可以理论证明达到对称信道的容量。但是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noise,AWGN)信道中,采用均匀等概率分布星座调制无法达到对称的信道容量。因此,可以采用极化码编码调制概率成形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极化码编码调制概率成形方案中,极化码的构造均为经验式的,不能适应任意的编码调制系统,适用范围受限,例如,在多级码极化编码调制(multi-level polar-coded modulation,MLC-PCM)方案中,可以采用数值搜索的方式实现极化码的构造,数值搜索的方式为通过尝试构造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如果尝试构造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不准确,则会再次尝试构造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直到搜索到准确的计划分量编码器的码率,这样导致计算复杂度高,无法应用在任意的通信系统中。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极化码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通信系统,计算复杂度比较低,避免采用数值搜索的方式构造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方法200,方法200适用于第一设备,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
S201,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频谱效率。
可选地,方法200中的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或者是不同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其他的设备,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可以是其他的不同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设备。
可替换的,S201可以替换为:第一设备可以获取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确定第一频谱效率。例如,调制阶数乘以目标码率等于第一频谱效率。
可选地,若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频谱效率。
可选地,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调制阶数。
可选地,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目标码率,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和目标码率确定调制阶数。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频谱效率除以目标码率得到调制阶数。
可选地,S201,包括:第一设备获取总频谱效率,第一设备根据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确定第一频谱效率,第一频谱效率为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总频谱效率可以是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与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之和,第一设备获取到总频谱效率之后,可以确定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然后将总频谱效率减去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得到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
S2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频谱效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与M个调制子信道一一对应。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为N。
可选地,一个极化编码器可以对应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M可以是预设值,不同应用场景下M的取值可以不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对应一个调制子信道。
可选地,N为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的长度N为根据信息比特总和以及第一频谱效率确定的。例如,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的长度N可以为信息比特的总和除以第一频谱效率。
可选地,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的长度N为2的幂次方,即N=2n。
可选地,信息比特总和等于码字序列的长度N乘以第一频谱效率。例如,信息比特总和为K,第一频谱效率为RT,则K=2n·RT。
可选地,S202,包括操作A和操作B。其中,操作A: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布编码器对应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操作B: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频谱效率等效出一个等效信道使得等效信道的信道容量等于第一频谱效率,第一频谱效率可以用RT表示,也即
可选地,操作A,包括: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布编码器对应的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使得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满足下述公式(3)。
其中,为星座点集合。为星座点集合中的星座点输入等效信道后。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的集合。p(x)为星座点集合中x的概率。p(x')也为星座点集合中x'的概率。为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也为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其中,x'为遍历完中的星座点。也就是说,公式(3)中RT、p(x)和p(x')为已知量,和为与等效信道的方差σ2相关的量,也就是说等效信道的噪声的方差σ2为未知量,根据公式(3)确定等效信道的噪声的方差σ2之后,可以确定和的取值,其中等效信道的噪声的均值可以为0。
可选地,第一设备获取到调制阶数之后,可以根据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集合中包括的星座点的数量,例如,调制阶数为Qm,则星座点集合中包括的星座点的数量为即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确定星座点集合中x的概率p(x)。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可以是预设值。例如,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的p(x)满足下述公式(4)。
其中,ν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星座点集合,和x为星座点集合中的星座点。
下面分两种情况描述上述的操作B: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情况一,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使得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满足下述公式(5)。
其中,为M个调制子信道中的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m∈[1,…,M]。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1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的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概率,为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和为所述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为所述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的集合,公式(5)可以与前述的公式(1)相同。
其中,根据公式(3)可得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由于在映射的过程中,给定M维比特向量表示M维比特向量由0和1组成,中的M表示比特向量的长度,调制符号的映射规则为表示集分割(Set Partition,SP)映射,因此,
其中,公式(1)的 表示一个M维的比特向量,由和级联得到, 其中,为比特向量对应的星座点的转移概率; 为比特向量对应的星座点的取值概率,即为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等于的星座点的概率之和。
情况二,操作B,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确定M个调制子信道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使得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满足下述公式(6)。
其中,所述ε为所述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所述ε为预设值,所述εm为所述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m∈[1,…,M],也就是说在给定等效信道的差错概率的前提下,可以确定出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且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可以相同,其中,公式(6)可以与上述的公式(2)相同。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和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星座点的概率分布和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确定每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和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确定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其中,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可以是根据情况一得到的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例如,可以利用公式(5)得到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说,在情况一中计算得到的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可以直接用于S203中计算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或者在情况二中可以对情况一得到的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进行校准,从而得到校准后的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S203中利用校准后的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计算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等效信道的转移概率、星座点的概率分布和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确定每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使得每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Vm满足下述公式(7)。
其中,Vm为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条件下,等效信道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1个比特为的条件下,所述等效信道的输出的符号为y的概率,为输入所述等效信道的调制符号对应的M维比特向量的前m个比特为的概率,为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的。为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可以根据公式(5)得到。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和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使得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满足下述公式(8)。
其中,为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为每个调制子信道的原始的信道容量,可以根据公式(1)得到,Vm为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散度,εm为所述第m个调制子信道的差错概率,Q(·)为互补高斯累积分布函数。
S203,第一设备根据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S203,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以及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信息比特总和确定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信息比特总和为根据目标码率、调制子信道的数量M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得到的;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所占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码率,或者,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和调制阶数得到目标码率。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设备可以按照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的比重按比例确定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和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换句话说,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越高表示调制子信道的可靠性越高,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越低表示调制子信道的可靠性越低,第一设备为可靠性高的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多,为可靠性低的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少。例如,调制子信道1的信道容量小于调制子信道2的信道容量,调制子信道1与极化分量编码器1对应,调制子信道2与极化分量编码器2对应,则第一设备为极化分量编码器1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少于为极化分量编码器2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
下面分两种情况描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中所占的比重在信息比特总和中确定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和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所占的码率。
情况一,针对上述S202的情况一,第一设备将发送调制后的符号的信道拆分成M个调制子信道Wm,m∈[1,…,M]。可选地,调制后的符号的信道可以为AWGN信道。例如,AWGN信道可以为W,I(X;Y)为信道W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互信息,从互信息的角度可知,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为信道W的信道容量,因此,存在公式(9)。
其中,I(Wm)为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I(W)为AWGN信道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说,由于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之和为信道W的信道容量,因此,可以按照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容量之和中的比重为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换句话说,公式(9)表征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与信道W的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在为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公式(9)所表征的这种关系。
需要理解的是,信道W为实际的物理传输信道,信道W与传输环境有关,而前述的为根据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所等效出来的信道W的等效信道,为等效信道的信道容量,结合实际的物理传输信道W的信道容量与信道W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Wm的信道容量的关系为公式(9)中的关系,因此,等效信道与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关系也可以为公式(10)所表征的关系。
由于等效信道与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关系也可以为公式(10)所表征的关系,因此可以按照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容量之和中的比重为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例如,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的的信道容量排序满足下述公式(11)。
其中,公式(11)中的的下标m1,m2,mt和mM为按照信道容量排序后的调制子信道的下标。第mt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的信息位的数量满足下述公式(12)。
其中,公式(12)中为上取整运算,K为信息比特总和,其中K=N·M·R,R为目标码率,若第一设备获取到第一频谱效率RT和调制阶数Qm,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或者第一设备可以直接获取K,第一设备可以根据K,N和M确定R。计算出之后,可以计算出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
下面针对公式(10)和公式(11)进行举例描述。如, M=4。则根据公式(7)排序后m1=4,m2=3,m3=2,m4=1,t=1,…,4,若K=320,则 若对应极化分量编码器1,对应极化分量编码器2,对应极化分量编码器3,对应极化分量编码器4,则第一设备为极化分量编码器1分别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20,为极化分量编码器2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60,为极化分量编码器3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100,为极化分量编码器4分配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140。若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长度为256,则极化分量编码器1的码率为20/256,极化分量编码器2的码率为60/256,极化分量编码器3的码率为100/256,极化分量编码器4的码率为140/256。
可以理解的是,公式(11)和公式(12)还可以替换为即可以无需对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进行排序,直接按照每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容量总和中的比重为第m个调制子信道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Km。
情况二,针对上述S202的情况二,与上述公式(9)相同,公式(9)表征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与信道W的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在为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公式(9)所表征的这种关系。
需要理解的是,信道W为实际的物理传输信道,信道W与传输环境有关,为有限码长下根据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所等效出来的信道W的等效信道,为等效信道的在有限码长N下的信道容量,结合公式(9),因此,等效信道与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关系满足下述公式(13)。
由于等效信道与等效信道对应的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关系也可以为公式(13)所表征的关系,因此可以按照各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在M个调制子信道的容量之和中的比重为各个调制子信道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信息比特的数量,例如,M个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的的信道容量排序满足下述公式(14)。
其中,公式(14)中的的下标m1,m2和mM为按照信道容量排序后的调制子信道的下标。第mt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分配的信息位的数量满足下述公式(15)。
其中,公式(15)中为上取整运算,K为信息比特总和,其中K=N·M·R,R为目标码率,若第一设备获取到第一频谱效率RT和调制阶数Qm,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或者第一设备可以直接获取K,第一设备可以根据K,N和M确定R。计算出Kmt之后,可以计算出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S201-S203中描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所占的码率。在极化码编码的方案中,通过验证表明需要在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添加成形比特,才可以使得映射后的调制符号服从麦克斯韦玻尔兹曼(Maxwell-Boltzmann),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添加的成形比特的数量也是根据数值搜索法确定的,这样会导致确定成形比特的复杂度较高。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成形比特的所占的码率的方法300,可以降低确定成形比特的复杂度。
S301,第一设备根据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所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为N,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为所述调制阶数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对应的星座点的概率的分布,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星座点的概率分布可以参见上述公式(4)的描述。
可选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满足下述公式(16)。
其中,表示M维比特向量在前M-1维已知的前提下,第M维比特向量取0的概率,表示M维比特向量在前M-1维已知的前提下,第M维比特向量取1的概率,和可以根据公式(4)中的星座点的概率分布得到。
S302,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可选地,S302,包括: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条件熵和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
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公式(17)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成形比特的数量KS。
其中,公式(17)中H(WM)为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为下取整运算。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将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除以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得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例如,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满足下述公式(18)。
RS=KS/N (18)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MCS表格,MCS表格可以包括至少一行,MCS表格中每行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或者,MCS表格包括的每行包括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中每行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可以根据方法200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中每行所包括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可以根据方法300确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的每行还可以包括MCS索引、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或总频谱效率中的至少一项。总频谱效率可以包括第一频谱效率和第二频谱效率。
可选地,MCS表格中不同调制阶数对应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可以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包括: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MCS表格中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根据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的,包括: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MCS索引所对应的调制阶数相等。
下面结合表1、表2和表3举例描述MCS表格。表1-表3中调制阶数为2时对应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为0,调制阶数为4时对应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为0.171,调制阶数为6时对应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为0.041。表2中调制阶数为8时对应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为0.01。其中,表1和表3中取值为0-28的MCS索引用于初传,取值为29-31的MCS索引用于重传;表2中取值为0-27的MCS索引用于初传,取值为28-31的MCS索引用于重传。其中,表1至表3频谱效率可以为前述的总频谱效率,总频谱效率包括第一频谱效率和第二频谱效率。例如表1至表3中的频谱效率为其中为第一频谱效率RT,2RS为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
表1
表2
表3
表1至表3中,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为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第一列表示MCS索引,第二列表示调制阶数,第三列表示频谱效率,频谱效率也称为总频谱效率,总频谱效率为其中,为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RT,2RS为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R1为第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2为第二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3为第三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4为第四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S为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如对于调制阶数等于2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1,RS都为0,即成形比特的码率都为零,对于调制阶数等于4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2,RS为第二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对于调制阶数等于6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3,RS为第三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例如,调制阶数为2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1,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1个;调制阶数为4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2,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2个;调制阶数为6的情况下,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为3,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3个。
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3只是举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MCS表格没有任何限制,对于给定的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总频谱效率的值以及MCS的索引,都可以得到MCS表格的任意一行。
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3中的Qm中的m与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的m不同,或者表1-表3中的Qm中的m与第m个调制子信道中的m不同。
也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3中的“X”表示不存在,即码率不存在。
在一些可能得实现方式中,在MCS表格中每行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情况下,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可以根据方法300确定,此时确定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可以不包括在MCS表格中。例如,此时表1-表3中可以不包括RS这一列。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总频谱效率的值、码字序列的长度N、MCS的索引确定MCS表格中的M个极化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总频谱效率的值以及MCS的索引确定MCS表格中的M个极化编码器的码率,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根据MCS索引确定与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G,第一设备根据调制阶数和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如公式(4))。第一设备根据方法300确定成形比特的数量KS,并确定成形比特的所占的码率RS(如公式(18)),也就是说,第一设备确定了MCS表格中的RS的取值。第一设备根据J·RS的值计算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其中,J为MCS表对应的星座调制的维数,例如MCS表对应的调制方式为二维星座调制,则J的取值为2,通常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调制方式中的一个星座点可以理解为由2个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构成,当调制阶数为4时,对应的调制星座图为16QAM,16QAM可以由2个4ASK构成,因此,J取值可以理解为构成星座调制图ASK的数量;若MCS表对应的调制方式为一维星座调制,则J的取值为1。利用给定的总频谱效率减去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得到信息比特所占的总的第一频谱效率。然后第一设备利用方法200确定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从而得到MCS表格中的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信息比特总和、码字序列的长度N、MCS的索引确定MCS表格中的M个极化编码器的码率。
可选地,第一设备根据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的取值、信息比特总和、码字序列的长度N、MCS的索引确定MCS表格中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码字序列的长度N和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M的乘积确定总的码字长度,利用信息比特和除以总的码字长度得到目标码率。第一设备根据目标码率与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乘积确定第一频谱效率,然后根据方法200得到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例如方法300得到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给定总频谱效率,第一设备可以将总频谱效率减去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得到信息比特的第一频谱效率,进而根据方法200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或者,可以给定信息比特总和,并根据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数量M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长N确定总的码长,然后根据信息比特总和与总的码长的比值确定目标码率,根据调制阶数与目标码率的乘积得到第一频谱效率。
下面结合MCS表格描述用于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如图4所示,方法400包括:
S401,第二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第三设备接收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举例来说,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一个MCS索引,MCS表格如前述描述。
可选地,S401,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第三设备接收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可选地,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实时指示第一MCS索引。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指示半静态调度的第一MCS索引。
可选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物理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调度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物理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激活半静态调度的物理共享信道。
示例性地,控制信息可以为DCI,物理共享信道为该DCI所调度的至少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该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该DCI在C-RNTI加扰后动态调度的,也可以是该DCI在CS-RNTI加扰后激活的配置授权调度的。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为编码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解码设备。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为一个终端设备,第三设备可以为另一个终端设备。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shared channel,PSSCH)。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
可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的信息,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可以通过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字段指示第一MCS索引,通过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和Time domainresourcea ssignment字段指示物理共享信道的时频域资源。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
可选地,S401,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第三设备接收RRC信令,RRC信令包括指示信息。RRC信令用于配置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可选地,RRC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
可选地,RRC信令中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ConfiguredGrantConfig或者SL-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地,在上行传输中,第二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的ConfiguredGrantConfig information element中的mcsAndTBS信令指示第一MCS索引,并通过timeDomainAllocation和timeDomainAllocation信令指示PUSCH的时频域资源。
可选地,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的信息可以是不同的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设备可以是一个终端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情况下,RRC信令可以是PC5 RRC信令。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与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同一个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与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同一个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包括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
S402,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得第一MCS索引,并通过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可选地,S402,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得第一MCS索引,并通过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可选地,S402,包括: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第三设备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进行编码。
可选地,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包括:第三设备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
可选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S402,包括:第三设备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一个CB进行编码。一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可以为K。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一个或多个CB,针对一个CB,第三设备可以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一个CB进行编码。
可选地,一个CB的信息比特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以及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换句话说,一个CB的信息比特不仅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的比特也包括校验比特。可选地,来自高层的数据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应用的数据和来自高层的包头的数据。
下面结合CB分情况讨论描述第三设备编码的过程。
情况一
操作1,第三设备根据总码长和CB的码长确定CB的数量。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第二设备为第三设备分配的物理资源等参数确定总码长,总码长可以理解为多个CB编码后的码长总和,总码长也可以理解为第三设备可传输的总共比特序列的长度,由时隙内的资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的总数量,调制阶数Qm以及空间层数v获得,其中S401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指示RE的总数量或者RRC信令可以指示RE的总数量,空间层数v可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示例性地,总码长可参照根据Ntotal=NRE·Qm·v得到,其中Ntotal为第三设备可传输的总共比特序列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总码长,NRE为控制信息调度的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或者RRC信令指示的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Qm为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与表1至表3中的Qm含义相同。或者,总码长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CB的码长可以是预设值,即CB的码长为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的已知参数,或者CB的码长可以是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或者CB的码长是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半静态配置的。
可选地,每个CB的码长可以相等,或最后一个CB的实际码长可以不同于其他CB的实际码长,其中CB的码长可以理解为编码后CB的比特序列的长度或比特的数量。
示例性地,第三设备确定的总码长为Ntotal,CB的码长为Ncb,则CB的数量C可以是即一共存在C个CB,其中前C-1个CB中每个CB的码长为Ncb,最后一个CB的码长为Ntotal-(C-1)·Ncb,其中为向上取整。例如,Ncb可以为M·N,即一个CB编码后的码长可以为该CB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编码后的码长之和M·N。
操作2,第三设备根据CB的码长Ncb和目标码率确定每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
应理解,一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或者一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还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以及CRC比特。换句话说,一个CB的信息比特Kcb不仅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的比特也包括校验比特。可选地,来自高层的数据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应用的数据和来自高层的包头的数据。
可选地,目标码率可以是第一MCS对应的第一频谱效率对应的码率。例如,RT为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第一频谱效率,Qm为第一MCS对应的调制阶数,则目标码率R=RT/Qm。
结合操作1的举例,前C-1个CB中每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Kcb=Ncb·R=M·N·R,R为第一MCS索引对应目标码率,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目标码率R=RT/Qm。
对于第C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可以有两种确定方式。第一种方式,确定小于或等于Ntotal-(C-1)·Ncb的最大的2的整数次幂的数值为Ncb1,第C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在这种方式下,第C个CB多余的比特位可以采用填补(padding)的方式进行填充,如填充多个比特‘0’或比特‘1’。例如,Ntotal-(C-1)·Ncb的值为300,小于300的最大的2的整数次幂为256,则Ncb1为256,剩余的44比特可以全部填充为‘0’或‘1’。第二种方式,确定大于Ntotal-(C-1)·Ncb的最小的2的整数次幂的数值为Ncb2,第C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因为Ncb2大于Ntotal-(C-1)·Ncb,因此需要对第C个CB的编码后的比特进行打孔或者截断。例如,Ntotal-(C-1)·Ncb的值为500,则大于500的最小的2的整数次幂为Ncb2=512,则将编码后的512比特打孔或截断至500比特,可以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目标码率和门限码率的大小关系确定选择打孔还是截断,具体地,若第一MCS对应的目标码率小于或等于门限码率,则采用打孔的方式将编码后的512比特减少为500比特;若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目标码率大于门限码率,则采用截断的方式将512比特减少为500比特,其中,门限码率为高层信令指示的或者预配置的,例如,当R≤Rth时,采用打孔的方式将编码后的512比特减少为500比特,当R>Rth选择截断的方式,Rth为门限码率。
操作3,第三设备根据MCS表格中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每个CB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处理。
其中,每个CB对应相同的第一MCS索引,这样,每个CB对应的码率和频谱效率相同。
可选地,第三设备根据第一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以及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第三设备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第一CB为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一个或多个CB中的一个CB。依次类推,第三设备可以对C-1个CB进行编码处理。其中,第C个CB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的长度可以不等于Ncb,可以小于Ncb,第三设备可以对第C个CB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进行编码,从而可以完成对物理共享信道的编码过程。
情况二
操作1,第三设备根据每个CB的信息比特的长度和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确定CB的数量。
可选地,每个CB的信息比特长度的Kcb可以为预配置的,或者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半静态配置的,或者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半静态配置的。
可选地,每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或者一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cb还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以及CRC比特。换句话说,一个CB的信息比特Kcb不仅包括高层的数据的比特也包括校验比特。可选地,来自高层的数据包括来自高层的应用数据和高层的包头的数据。
可选地,总的信息比特包括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以及CRC比特。因此,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为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的长度与CRC比特的长度的之和。可选地,来自高层的数据可以包括来自高层的应用的数据和来自高层的包头的数据。
例如,来自高层的数据对应的比特长度为A,添加的CRC校验比特长度为L,则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为B=A+L,每个CB的信息比特的长度为Kcb,则根据B与Kcb确定CB的数量,如CB的数量为为上取整。
其中,当C>1时,前C-1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为Kcb,第C个CB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Kcb,可以通过获得。当C=1时,即只有一个CB时,CB的实际大小为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即此时不再为该CB额外添加CRC校验比特。
可选地,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所对应的参数、空间层数以及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确定总的信息比特长度B,其中空间层数可以是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S401控制信息可以指示RE的总数量或者RRC信令可以指示RE的总数量。可选地,第一MCS索引所对应的参数包括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码率,第三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码率、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以及空间层数等参数确定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示例性地,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可以根据B=NRE·Qm·v·R,其中B为编码前的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编码前的总码长,NRE为控制信息调度的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或者RRC信令指示的时隙内的RE的总数量,Qm为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与表1至表3中的Qm含义相同,R为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目标码率。或者,总的信息比特的长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操作2,第三设备根据每个CB的信息比特以及与MCS表格中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每个CB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处理。
其中,每个CB对应相同的第一MCS索引,这样,每个CB对应的码率和频谱效率相同。
可选地,第三设备根据第一CB的信息比特Kcb,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以及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第三设备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进行编码,第一CB为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一个或多个CB中的一个CB。依次类推,第三设备可以对每个CB进行编码处理,从而可以完成对物理共享信道的编码过程。
S403,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物理共享信道,第二设备接收物理共享信道。
应理解,S401中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例如,一个控制信息所包含的指示信息,如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字段,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数据的编码,且这些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在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单元,如时隙、符号或子帧,上的,即一个S401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S403的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编码。示例性的,一个CS-RNTI加扰的DCI可以激活半静态调度,如配置授权调度,即在一段传输时间内,S401的指示信息及对应的控制信息出现一次可用于指示多个不同传输时刻的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编码,这些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为RRC信令配置。又例如,在动态调度中,一个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数据的编码。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用于承载编码后的数据,可选地,编码后的数据可以是编码后的CB。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S401中的控制信息所调度的物理共享信道。例如,控制信息可以是DCI,DCI调度的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PUSCH;又例如,控制信息可以是任意SCI,SCI调度的共享信道可以是PSSCH。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S401中的控制信息所激活的半静态调度的物理共享信道。示例性地,S401中控制信息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加扰的DCI,用于激活半静态调度的PUSCH。S401中控制信息可以是侧行链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idelink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SL-C-RNTI)加扰的任意SCI,用于激活半静态调度的PSSCH。可选地,S401中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半静态调度的时频资源及第一MCS索引等参数,用于激活半静态调度的时频资源及第一MCS索引等参数。其中,半静态调度包括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和配置授权调度(configrued grant,CG)。具体地,当半静态调度被控制信息激活时,第三设备周期性给第二设备发送物理共享信道,其中,周期参数可以是由第二设备为第三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由第三设备为第二设备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S401中的RRC信令所配置的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S403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的过程,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S403可以是可选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包括:S403,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描述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编码,第二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方式,可以不关注第三设备是否发送物理共享信道。
S404,第二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地,S404解码后可以得到信息比特。
可选地,S404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地,S404中的信息比特可以是每个CB的信息比特。
其中,第二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的原理,是第三设备编码的原理的逆过程,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MCS表格描述另一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如图5所示,方法500包括:
S501,第二设备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编码。
可选地,S501,第二设备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编码。
具体地,S501参见S402的描述,第二设备编码的原理与S402中第三设备编码的原理类似,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S502,第二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第三设备接收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如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一个MCS索引,MCS表格如前述描述。
可选地,S502,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第三设备接收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
可选地,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实时指示第一MCS索引。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第一MCS索引,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指示半静态调度的第一MCS索引。
可选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物理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调度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控制信息指示物理共享信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激活半静态调度的物理共享信道。
示例性地,控制信息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物理共享信道为该DCI所调度的至少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该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该DCI在C-RNTI加扰后的动态调度的,也可以是该DCI在CS-RNTI加扰后激活的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的。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为编码设备,第三设备可以解码设备。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为一个终端设备,第三设备可以为另一个终端设备。
例如,控制信息可以是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格式1,SCI格式1可以通过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字段指示第一MCS索引,并通过Time reousrce assignment和frequency resource assignment字段可以指示物理共享信道,SCI格式1可以是SCI格式1-A。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shared channel,PSSCH)。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
可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例如,DCI可以通过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字段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物理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
可选地,S502,包括:第二设备发送RRC信令,第三设备接收RRC信令,RRC信令包括指示信息。RRC信令用于配置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可选地,RRC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
可选地,指示第一MCS索引和物理共享信道的信息可以是不同的信息。
可选地,RRC信令中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SPS-Config、ConfiguredGrantConfig或者SL-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在第二设备可以是一个终端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情况下,RRC信令可以是PC5 RRC信令。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与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同一个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与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同一个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
可选地,第三设备可以包括前述的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第一设备。
S503,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物理共享信道,第三设备接收物理共享信道。
可选地,S503中的物理共享信道与S502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同一个时隙,或者S503中的物理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隙位于S502的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之后的任意一个时隙。
可以理解的是,S503中的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S501编码后的物理共享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S501,S502和S503的顺序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对于动态调度的场景,S501可以在S502之前,对于半静态调度,例如SPS,S502可以在S501和/或S503之前,或者执行一次S502可以执行多次S501和/或执行多次S503,执行一次S501对应执行一次S503。
可选地,S503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的过程,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S503可以是可选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包括:S503,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描述第二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编码,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方式,可以不关注第二设备是否发送物理共享信道。
S504,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得第一MCS索引,通过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地,S504解码之后可以得到信息比特。
可选地,S504,包括:第三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获得第一MCS索引,通过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应理解,S502中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例如,一个控制信息所包含的指示信息,如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字段,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数据的编码,且这些物理共享信道可以是在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单元,如时隙、符号或子帧,上的,即一个S502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S503的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编码。示例性的,一个CS-RNTI加扰的DCI可以激活半静态调度,如半持续调度,即在一段传输时间内,S502的指示信息及对应的控制信息出现一次可用于指示多个不同传输时刻的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编码,这些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为RRC信令配置。又例如,在动态调度中,一个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多个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数据的编码。
可选地,S504中的信息比特可以是每个CB的信息比特。
其中,第三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进行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的原理是第二设备编码的原理的逆过程,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下面描述采用MCS表格中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编码的过程示意图,如可以是方法400中第三设备针对一个CB的编码过程,又如也可以是方法500中的网络设备针对一个CB的编码过程。如图6所示示出了编码设备采用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编码的过程示意图。图6中,极化码编码器包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编码设备获取第一MCS索引,根据MCS表格确定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G,与第一MCS对应的总频谱效率RT+J·RS,以及与第一MCS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1,R2,……,RM以及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编码设备根据J·RS确定成形比特所占的第二频谱效率,其中,J为MCS表对应的星座调制的维数,例如MCS表对应的调制方式为二维星座调制,则J的取值为2;若MCS表对应的调制方式为一维星座调制,则J的取值为1。编码设备根据总频谱效率RT+J·RS减去成形比特J·RS所占的频谱效率确定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RT。编码设备根据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G和信息比特所占的第一频谱效率RT确定目标码率R=RT/G。编码设备根据目标码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总的信息比特K=M·N·R=(M·N·RT)/G。编码设备根据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R1,R2,……,RM以及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分别是K1=R1·N,K2=R2·N,……,KM=RM·N。编码器根据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以及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成形比特的数量KS=RS·N。因此,前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为的 对于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即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为也就是说,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需要K1个比特位置承载K1个信息比特,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需要K2个比特位置承载K2个信息比特,……,第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需要KM-1个比特位置承载KM-1个信息比特,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需要KM+KS个比特位置承载KM个信息比特和KS个成形比特。编码设备可以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长N以及极化码的可靠度排序表,确定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第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例如,极化码的可靠度排序可以是根据极化重量(polarization weight,PW)度量得到的。具体地,编码设备可以确定可靠度最高的K1个比特位置用于承载K1个信息比特,确定可靠度最高的K2个比特位置用于承载K2个信息比特,……,确定可靠度最高的KM+KS个比特位置用于承载KM+KS个信息比特。
可选地,编码设备可以根据极化子信道的可靠度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用于承载信息比特的位置。例如,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字序列的长度为N,则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N极化子信道,编码设备在N个极化子信道对应的可靠度中确定最可靠度的极化子信道用于承载信息比特。具体地,若极化序列是按照极化子信道的可靠度由小到达的方式进行排序的,其中,Nmax为极化序列的长度或者极化子信道的数量,例如,在5G中极化序列的长度为1024,则Nma为1024。也就是说,其中,表示第个极化子信道的可靠度,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极化子信道的信道编号。对于码长N的极化分量编码器,通过查询N个极化子信道的可靠度排序,可以得到一个可靠度排序其中,由于前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大小分别为编码设备可以根据前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大小和可靠度排序确定信息位集合m∈[1,…,M-1];编码设备根据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大小和可靠度排序确定信息位集合例如,表4示出了5G中基于长度为1024的极化序列的可靠度排序表。极化序列的可靠度的排序可以是1024个极化子信道的可靠度的排序。例如M为2,N为8,K1为3,K2为2,KS为2的情况下, 即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第5个比特、第6个比特和第7个比特用于承载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即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第3个比特、第5个比特、第6个比特和第7个比特用于承载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和成形比特。
表4
例如,第一MCS索引为表2的14,输出符号数为256,MCS索引为14对应的调制阶数是6,调制方式为64QAM。由于I/Q两路独立且每一路表示64QAM中的两个比特,因此可以采用6/2=3个码长为512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由于每个符号占6个比特,则256个符号总共占256*6=1536个比特,因此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长度N为1536/3=512。MCS索引为14对应的频谱效率为3.6094,因此需要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总的信息比特和成形比特的数量和为256*3.6094≈924。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14对应的R1=0.0732,因此,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1=N·R1=512·0.0732≈37。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14对应的R2=0.7354,因此,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2=N·R2=512·0.7354≈377。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14对应的R3=0.7266,因此,第3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3=N·R3=512·0.7266≈372。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14对应的RS=0.2695,第3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KS=N·RS=512·0.2695≈138,其中,138+372+377+37=924。因此,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第3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
又例如,第一MCS索引为表2的5,输出符号数为256,MCS索引为5对应的调制阶数是4,调制方式为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由于I/Q两路独立且每一路表示16QAM中的两个比特,因此可以采用4/2=2个码长为512的极化分量编码器。也就是说,每个符号占4个比特,则256个符号总共占256*4=1024个比特,因此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长度N为1024/2=512。MCS索引为5对应总频谱效率为1.4727,因此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总的信息比特和成形比特的数量和为256*1.4727≈377。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5对应的R1=0.0449,因此,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1=N·R1=512·0.0449≈23。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5对应的R2=0.4199,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K2=N·R2=512·0.4199≈215。根据表2中MCS索引为5对应的RS=0.2715,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数量KS=N·RS=512·0.2715≈139,其中,23+215+139=377。因此,第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第2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
如图6所示,编码设备根据上述的MCS表格中的码率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即图6中的分量码码率分配。编码设备根据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确定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的大小分别为K1,K2,……,KM。编码设备根据串并变换将K长度的信息比特分割成M个子流,M个子流的信息比特的大小分别为K1,K2,……,KM。编码设备根据上述方法计算成形比特的数量KS(即图6中成形比特数量计算)。编码设备根据上述方法得到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位集合大小之后,可以根据极化序列的可靠度排序得到各个信息位集合(即图6中的分量码信息位选择)。编码设备可以根据生成矩阵GN对前M-1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进行编码,得到长度为N的码字序列。编码设备需要计算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取值,也即前述计算的KS为成形比特的数量。具体编码设备计算KS个成形比特的取值可以包括:编码设备根据前M-1输出的码字序列cm(1≤m≤M-1)和Maxwell-Boltzmann参数ν确定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cM的比特似然比;编码设备根据成形比特的数量KS和码字序列cM的比特似然比进行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得到成形比特的取值和编码后的码字序列cM。或者,编码设备根据成形比特的数量KS和码字序列cM的比特似然比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得到成形比特的取值和编码后的码字序列cM。
例如,cM的对数似然比ΛM,j满足下述公式(19)。
其中,cm,j表示码字cm的第j个比特,1≤m≤M-1;ΛM,j表示cM,j的取值似然比,表示SP映射,表示M维比特向量c1,j,…,cM-1,j,0在SP映射下的星座点的取值。表示M维比特向量c1,j,…,cM-1,j,1在SP映射下的星座点的取值。
可选地,编码设备可以根据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输出的码字序列cm(1≤m≤M)取出J个比特,组成一个G维的比特向量,其中,J=G/M,由于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长度为N,总共可以得到N个G维比特向量。每个G维比特向量根据映射规则映射成一个调制符号,最终得到N个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发送。例如,G=M,极化分量编码器1输出的码字序列为极化分量编码器2输出的码字序列为极化分量编码器M输出的N比特的码字序列为则调制的过程中,组成长度为M的N个比特序列分别为然后将这N个比特序列分别映射成长度为N的调制符号序列发送出去。
上面描述了编码设备编码并发送调制符号的原理,在解码设备侧,解码设备解码的原理与编码设备编码的原理类似,为了避免赘述不详细描述。
图7和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处理物理共享信道的效果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符号数256,采用16幅移键控(amplitude-shift keying,ASK)调制,Maxwell-Boltzmann参数ν=0.01时的性能对比图。图7中的RF-I表示基于方法200的情况一的方法,图8中的RF-II表示基于方法200的情况二的方法。从图7和图8中可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星座成形方法,与未采用星座成形的星座点等概率分布的方法相比,在相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更低,在相同的误块率的相同下,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信噪比更低,因此可以获得显著的性能增益。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确定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方法,通过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对应的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确定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可以表征调制子信道的可靠度,因此,可以根据调制子信道的信道容量确定各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从而可以提高适用性,避免采用数值搜索法确定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的复杂度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MCS表格的形式,例如,MCS表格可以包括至少一列,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列中的每列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每列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例如,表1至表3中的行与列可以转换,一列对应一个MCS索引,一列对应的MCS索引对应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下文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该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和收发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和收发器92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9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30,该存储器930与处理器910、收发器92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9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910可以执行该存储器930中存储的指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操作。
应理解,通信装置9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对应的,该收发器920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该通信装置9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操作和/或流程。可选的,该存储器9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9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9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上述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操作和/或流程。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操作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操作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操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操作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操作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操作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操作。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操作或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操作或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三设备。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和方法实施例中的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操作,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操作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基于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术语及英文缩略语均为方便描述而给出的示例性举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已有或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它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术语的可能。
应理解,本文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操作,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基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操作。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
其中,M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MCS表格中与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
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11.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M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进行解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
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2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M为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编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
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31.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MCS表格中的MCS索引,所述MCS表格包括至少一行,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包括MCS索引以及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M为正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或总频谱效率。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表格的特征为:存在第二MCS索引和第三MCS索引,当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和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不同时,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与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不同。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的数量是所述第三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二分之一。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
其中,RT为第一频谱效率,所述第一频谱效率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频谱效率之和,RS为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由RT和RS得到,包括:所述每行包括的MCS索引对应的总频谱效率为RT+2RS。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表格包括的至少一行中的每行还包括与所述MCS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最后一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MCS表格中确定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39.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为预设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对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包括:
根据所述MCS表格中与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每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所述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的码率RS对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承载的数据进行解码。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中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包括:
根据所述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参数和所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星座点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星座点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
根据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条件熵确定所述第M个极化分量编码器的成形比特所占的码率RS。
4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138444 WO2023134363A1 (zh) | 2022-01-17 | 2022-12-12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
EP22919996.3A EP4451586A1 (en) | 2022-01-17 | 2022-12-12 |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476915 | 2022-01-17 | ||
CN202210047691 | 2022-01-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70987A true CN116470987A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7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76457.4A Pending CN116470987A (zh) | 2022-01-17 | 2022-04-29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51586A1 (zh) |
CN (1) | CN116470987A (zh) |
WO (1) | WO202313436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76185A (zh) * | 2023-10-18 | 2023-12-05 |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数据编解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512138A1 (en) * | 2018-01-11 | 2019-07-17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new radio |
US11115098B2 (en) * | 2018-04-06 | 2021-09-07 | Apple Inc. |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 of CQI and MCS tables for 5G communications |
WO2019225655A1 (ja) * | 2018-05-23 | 2019-11-2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 |
CN110830155B (zh) * | 2018-08-08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WO2020035956A1 (ja) * | 2018-08-17 | 2020-02-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10048727B (zh) * | 2019-04-18 | 2021-05-25 | 中南大学 | 任意码长的Polar码编码方法 |
CN112511268A (zh) * | 2020-10-16 | 2021-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策略配置、功率配置和质量上报方法、设备和介质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10476457.4A patent/CN11647098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2-12 WO PCT/CN2022/138444 patent/WO202313436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2-12 EP EP22919996.3A patent/EP4451586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76185A (zh) * | 2023-10-18 | 2023-12-05 |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数据编解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7176185B (zh) * | 2023-10-18 | 2024-02-09 |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数据编解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34363A1 (zh) | 2023-07-20 |
EP4451586A1 (en) | 2024-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05917B2 (en) | Determination of resource block groups in a user equipment bandwidth part | |
JP7246327B2 (ja) |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参照信号受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CN107710842B (zh) |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EP372676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tting data | |
CN110178325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7465483B (zh) | 免授权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8024372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基站与终端 | |
CN112204905B (zh) | 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签名域多路复用 | |
WO2021203417A1 (en) | Codebook design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transmissions | |
CN10773606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2019028084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792298A (zh) | 子信道映射 | |
CN112866949B (zh) | 用于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5104277B (zh)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多分量载波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004828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2199607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6470987A (zh)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4391230A (zh) |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9062535A1 (zh) | 比特到符号的映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3890686B (zh) |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 |
CN111669251B (zh) | 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 |
KR20180009323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또는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6458236A (zh) | 重复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1062925A1 (en)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chedul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blocks | |
CN114070694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