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87A -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安装台 - Google Patents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安装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87A
CN1164687A CN97104269A CN97104269A CN1164687A CN 1164687 A CN1164687 A CN 1164687A CN 97104269 A CN97104269 A CN 97104269A CN 97104269 A CN97104269 A CN 97104269A CN 1164687 A CN1164687 A CN 1164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port
mentioned
peripherals
pi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04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68C (zh
Inventor
梁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o woo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131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20732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997000014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56207U/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在装有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并行端口和便携带式计算机的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连有需要供电的外设时,经过并行端口向外设供电的办法,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备有第1并行端口的同时,将第2并行端口从携带式计算机系统向安装台延长而设置,在上述第1并行端口与第2并行端口之间具有判别外设种类的第1和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和根据上述外设的连接判别装置的判别信号切断或供给经过并行端口通往外设的电源的第1和第2电源供给装置。

Description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 供电的计算机及其安装台
本发明涉及把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已连到备于笔记本型计算机及RAP-TOP计算机一类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的并行端口以及备于使得可以扩展且便于使用上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的端口复制器及对接台等的安装台上的并行端口上的情况下,通过前述并行端口,可利用向外围设备供电的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安装台。
包括笔记本型计算机及RAP-TOP型计算机等在内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为了容易携带而减轻主体的重量。
因此,在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内只内藏了必要的最低限的外围设备,对不能安装在主体内的外围设备,使用者根据需要,可选择地连接在主体外部,加以使用。
作为连接在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外部使用的外围设备有CD-ROM驱动器、FDD(软盘驱动器)、外藏型硬盘及打印机等等。
图1是以把CD-ROM驱动器及FDD选择连接在接口连接器上加以使用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的透视图。
其中的标号1是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主体,在主体1的前左侧配备接口连接器2。
标号3是CD-ROM驱动器,标号4是FDD,由使用者可以选择设置使用CD-ROM驱动器3或FDD4。
图2是表示包括一般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等在内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在控制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动作的中央处理装置10、存储装置ROM20及RAM30、控制本身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40显示规定的图象的显示控制部50,与外部的外围设备相互间,输入和输出规定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部60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在已连接到前述的总线上的输入/输出控制部60上,连接着与外围设备相连的并行端口、辅助存储装置80及键盘90。
具有这样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由于在主体1上仅配备一个接口连接器,只能从外围设备的CD-ROM驱动器3和FDD4中选择一个外围设备,设置在接口连接器2上。
在希望将前述CD-ROM驱动器3和FDD4全都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使用的情况下,就应该在接口连接器2上设置其中之一个外围设备,而将另一个外围设备用电缆连接在并行端口70上。
例如,如图3a所示,在接口连接器2设置CD-ROM驱动器3,而FDD,如图3b所示,用电缆6连接至主体1后面5所配备的并行端口70上加以使用。
前述并行端口70作为用于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与外围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一种连接装置,主要将打印机和网络卡片等连接加以使用,也有将CD-ROM驱动器3及FDD4连接使用的情况。
若采用把前述并行端口70直接连结在输入/输出控制部60,外围设备连接在并行端口70,则输入/输出控制部60根据配备在并列端口70的插脚的状态,辩认哪一种类的外围设备连接在并行端口70,然后执行操作。
前述FDD在内部未配备另外的供电装置。
因而,在把FDD4连接在并行端口70而使用的情况下,必须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
然而,由于在并行端口70未配备供电插脚,故在把FDD 4连接在并行端口70而使用的情况下,必须以另一方式供电。
要想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向连接在并行端口70的FDD供电,需要用另外的供电的电缆。
例如,如图3b所示,将FDD4与并行端口70连接起来的电缆6,使用与电源供给线7一体形成的Y型电缆,在前述Y型电缆的电源供给线7的端部,配备连接器(未画出),将前述连接器与键盘90的插口一起连接在连接着键盘90的五芯插口(din jack)9上,以便把供给键盘90的电源一起供给FDD。
另外,除前述FDD4外,还有必须把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其他外围设备,比如CD-ROM3及硬盘驱动器等外围设备连接在前述并行端口70上而使用的情况下,与FDD相同,也使用将电源供给线7一体配备的Y型电缆,连接在并行端口70与键盘90的五芯插口9上。
倘采用这种现有技术,应该使用在把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与并行端口70连接起来的电缆上将电源供给线7一体形成的Y型电缆,然而制作这种电缆非常困难,必须以另外配备用于供电的连接器。
另外,在已接通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进行操作的状态下,将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从并列端70连接或分离的情况下,已连着键盘90的五芯插口9必须一起分离和连接,因而使供给键盘90的电源发生异常时,就会损伤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和键盘。
因而,在将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进行连接和分离的情况下,一定要在关断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后,再进行连接和分离,浪费很多时间,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为了容易携带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也限制了各种各样的操作功能。
从而,提出并使用对接台和端口复制器等安装台,以便扩展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且便于使用。
图4是表示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安装在安装台上的状态图。
其中,标号100是对接台和端口复制器等的安装台,用于安装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1,扩展性能,并便于使用。
在前述安装台100上,配备对接端口110,并将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100上的情况下,将主体1所配备的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在前述对接端口110上。
当把前述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100上时,主体1所配备的并行端口70未从外部露出,因此不能将外围设备连到并行端口70上。
所以,为了在把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的状态下,连接外部的外围设备加以使用,必须把外围设备连接到安装台100所配备的并行端口(未图示)上加以使用。
可是,在安装台100上配备的并行端口上也未配备供电的插脚。
因而,在把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连接到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加以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必须使用在连接外围设备的电缆中一体配备电源供给线7的Y型电缆,并把前述Y型电缆的电源供给线7用连接器连接在连着键盘70的安装台100的五芯插口中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判断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并行端口的外围设备,当它是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经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当它是不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切断电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安装台,在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上时,通过判断连在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的外围设备,当它是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由安装台经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当它是不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切断电源。
具有以上目的的本发明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配备第1并行端口,同时延长并设置由便携式计算机至安装台的第2并行端口。
在前述的第1并行端口和第2并行端口之间,分别配备分别判断是否连接着需要由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或不需要供电的另一些外围设备的第1和第2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及根据前述的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的判别信号,经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和断电的第1和第2电供装置。
前述的第1和第2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在判断是否在第1和第2并行端口未连接外围设备,或判断是否连着象打印机一类不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根据第1和第2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的判别信号,则不必由第1和第2供电装置供电。
这样一来,当由第1和第2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判断为在第1和第2并行端口连着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第1和第2外围设备的连接判别装置的判别信号,第1和第2供电装置经第1和第2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而进行操作。
图1是表示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接口连接器上选择设置CD-ROM驱动器及FDD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一般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3a、3b,作为表示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设置了CD-ROM驱动器及FDD的状态图,图3a是表示将CD-ROM驱动器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接口连接器上,将FDD连接在并行端口上的状态的图;图3b是表示将FDD连接在位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后面的并行端口的状态图;
图4是表示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上的状态图;
图5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并行端口可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结构方框图;
图6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并行端口可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结构的方框图;
图7a、7b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后面的视图,图7a是表示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配备的并行端口的图;图7b是表示将FDD及键盘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并行端口上的状态图;
图8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并行端口可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9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并行端口可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0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并行端口可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安装台的另一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其中的标号
1: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体
60:输入/输出控制部
70、120:第1和第2并行端口
100:安装台
200、300:第1及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
210、310:第1及第2供电装置
FET11、FET12、FET21、FET22: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
FET13、FET23:判别用场效应晶体管
FET14、FET24: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
INV1、INV2:反相器
F1、F2:熔断丝
下面参照附图5~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对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结构的方框图。
其中的标号60是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总线上的输入/输出控制部。
标号70是设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体上的,与外围设备连接的有25插脚的第1并行端口。
标号200是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
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当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比如19脚的信号,当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1并行端口70的第2插脚,比如24脚P24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还是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或者是否未连接外围设备。
标号210是在由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比如20脚P20,向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供电的第1供电装置。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结构图。
其中的标号200是设在安装台100上连接外围设备的具有25插脚的第2并行端口。
标号300是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
前述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相同,当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1插脚P19的信号,当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还是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或者是否未连接外围设备。
标号310是在由前述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12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3插脚P20,向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供电的第2供电装置。
前述输入/输出控制部60与电装台100的第2并行端口120,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及第2供电装置310通过对接端口110连接。
当前述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上连接的那些外围设备,通常不使用18脚~25脚,留作备用。
在前述那些外围设备之中,打印机虽然使并行端口的18脚~25脚全部接地,在18脚~25脚中也有作成为使任何一个都不接地的情况。
另外,CD-ROM驱动器3与FDD4对每一个厂家都有一些差异,但通常都不使用18脚~25脚。
因而,在本发明中,如图7a所示,在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后面上配备的第1并行端口70或在安装台100上配备的第2并行端口120上,如图7b所示,在通过电缆6,连接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比如CD-ROM驱动器3和FDD4的情况下,使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第1插脚P19接通,同时在通过第3插脚P20输入电源,连接如打印机之类的不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使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第2插脚P24接地。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分别连接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及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以使电源Vcc1、Vcc2通过电阻R11、R21施加于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上,把前述电阻R11、R21与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的结点分别连到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FET21、FET22的栅极及反相器INV1、INV2的输入端。
将前述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和FET21、FET22的源极接地,将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漏极分别接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及第3插脚P20上,将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漏极分别接在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1插脚P19及第3插脚P20上。
将前述反相器INV1、INV2的输出端接在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栅极上,将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源极连接在前述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21的漏极和前述第1、第2并行端口70、120的第1插脚P19的结点上,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漏极输出判别信号。
把前述第1及第2供电装置210、310共连,使前述第1及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300所输出的判别信号加到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栅极与前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上,同时通过电阻R12、R22将电源Vcc1、Vcc2加到该结点上,通过熔断丝F1、F2将电源Vcc1、Vcc2加到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漏极上,将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源极分别连接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和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3插脚P20上。
在前述中,电源Vcc1是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1供给的,而电源Vcc2是从安装台100供给的。
根据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种类,分头详细说明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操作。
1.对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未安装在安装台上,外围设备未连接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和第2插脚P24全部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1施加于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及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上,因此反相器INV1输出低电位,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前述反相器INV1所输出的低电位,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成导通状态。
此时,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由于未连接外围设备,第1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由于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处于如前所述的截止状态,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变为开路状态。
因而,第1供电装置210使电源通过电阻R12加到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所以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截止状态,不能将电源Vcc1供给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
另外,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而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就判断出在第1并行端口70未连接外围设备。
2.对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未安装在安装台上,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着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着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通过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接地,使第2插脚P20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与前述未连接外围设备情况相同,使电源Vcc1通过R11加到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及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反相器INV1输出低电位,使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截止状态。
另外,第1插脚P19的低电位被加到场效应晶体管FET11的漏极及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源极上。
因此,由于反相器所INV1所输出的低电位,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导通状态,在其漏极输出低电位。
由于在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输出低电位,就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流到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上施加低电位,因而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导通状态。
因此,电源Vcc1依次通过熔断丝F1、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及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作为操作电源供给外围设备。
此时,在经过第1并行端口70有过电流流往外围设备时,在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将因有过电流流过而受到损伤。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漏极上配备了熔断丝F1,且有过电流流过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时,使熔断丝熔断,因而使该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免受损伤。
另外,由于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所输出的低电位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便携式计算机就判断出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
3.对于未将便携式计算系统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如打印机一类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第2插脚P24通过连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的外围设备而处于接地状态。
那么,将第一并行端口70的第二插脚P24的低电位加到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上,同时通过反相器INV1使电位反相,施加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栅极上,因此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导通状态,而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截止状态,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上,因此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截止状态,在第一并行端口70的第三插脚P20无电源输出。另外,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判断在第一并行端口70是否连接外围设备,根据判断执行操作。
4.对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一插脚P19和第二插脚P24全部处开开路状态。那么,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12施加于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和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因此反相器INV2输出低电位,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全部变为截止状态。根据前述反相器INV2所输出的低电位,所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导通状态。
此时,由于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未连接外围设备,使第一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由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如前所述,处于截止状态,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变为开路状态。
这样,第二供电装置310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上,因此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截止状态,不向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供给电源Vcc2。
另外,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就判断出在安装台100的第一并行端口70未连接外围设备。
5.将便携式计算机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一插脚P19通过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接地,使第二插脚P24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前述的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相同,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1施加于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和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反相器INV2输出低电位,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21、FET22变为截止状态。
另外,第一插脚P19的低电位被施加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的漏极和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上。
因此,由于反相器INV2所输出的低电位,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导通状态,其漏极输出低电位。
由于在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输出低电位,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流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栅极上加低电位,因此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导通状态。
因此,电源Vcc2通过熔断丝F2、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和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作为操作电源供给外围设备。
在这里也如前所述,通过第二并行端口120,在有过电流流过外围设备的情况下,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因流过过电流而受损伤,但是在本发明中,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漏极配备了熔断丝F2,即使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有过电流流过时,由于熔断丝F2熔断而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免受损伤。
另外,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所输出的低电位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就判别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
6.对于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连接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如打印机一类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第二插脚P24通过第二并行端口120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处于接地状态。
那么,由于将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二插脚P24的低电位施加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同时通过反相器INV2反相为高电位后施加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栅极上,因此使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变为导通状态,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截止状态,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栅极上,因此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截止状态,在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不输出电源。
另外,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判断出在第二并行端口120连接了外围设备,并根据此判断执行操作。
在这里,本发明第一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第一供电装置210、第二供电装置被连接成为结线OR。
另外,在未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的情况下,仅在第一并行端口70可连接外围设备,在把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的情况下,将第一并行端口70放在安装台的内部,则不能连接外围设备,仅在第二并行端口120可连接外围设备。
因此,第一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和第一供电装置210、第二供电装置310相互间无冲突而稳定操作。
另一方面,在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120安装无需供电的第一插脚P19接地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的情况下,若第一插脚P19先于第二插脚24接触,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FET24瞬间变为导通状态,同时电源Vcc1通过熔断丝F1、F2、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FET14、FET24和第一并行端口70、第二并行端口120流向接地因而有过电流流过,就产生使熔断丝F1、F2熔断的误操作。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使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20的第一插脚P19的长度短于第二插脚P24的长度,使第一插脚P19晚于第二插脚P24接触,而防止了因流过过电流熔断F1、F2的误动作。
另外,虽然使打印机不使用的18脚~25脚接地,但是打印机的厂家也有将18脚~25脚中的不止一个插脚做成不接地的状态的情况。
因此,在本发明中,最好象图10所示的那样构成,在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120的18脚~25脚中,将除19脚和20脚P20以外的其余的二个以上的插脚,比如23脚P23和24脚P24并联连接,以便检测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连接外围设备加以使用的情况下,判断在并行端口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在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并行端口供电,在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则关断电源,因此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中,可简单地连接外围设备,即使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仍可简单地从并行端口上连接,分离外围设备。

Claims (13)

1.一种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它由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上所配备的并行端口上的外围设备、判断连接在上述并行端口上的外围设备的种类的外设连接判别装置、以及根据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通过上述并行端口供给和切断上述外围设备的电源的供电装置构成。
2.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围设备是需要供给电源的,通知需要向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供电,并从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接受供电的第一外围设备,以及不需要供电的,通知无需向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供电的第二外围设备。
3.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为使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晚于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与外围设备接触,而把它形成得短些。
4.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设定为将两个以上的插脚并联连接。
5.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由通知无需供电的第二外围设备的将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的信号反相的反相器、以及根据上述反相器的输出信号,变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并把通知是需要供电的第一外围设备的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的信号作为判别信号而输出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构成。
6.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包含:在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接地的情况下,使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和电源输出的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分别接地的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
7.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电装置,在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输出了判别是否在上述并行端口上连接了第一外围设备的判别信号的情况下,由通过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向上述第一外围设备供电的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构成。
8.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向第一外围设备供电的供电路径上配备熔断丝。
9.一种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它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所安装的安装台上所具备的并行端口、上述并行端口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判断上述并行端口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种类的外设连接判别装置、根据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的判断结果通过上述并行端口供给和切断上述外围设备的电源的供电装置构成。
10.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围设备是需要供给电源的,通知需要向上述并行端第一插脚供电,并从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接受供电的第一外围设备,以及不需要供电的,通知无需向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供电的第二外围设备。
11.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由通知无需供电的第二外围设备的将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的信号反相的反相器、以及根据上述反相器的输出信号,变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通知需要供电的第一外围设备的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的信号作为判别信号而输出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构成。
12.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包含:在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二插脚接地的情况下,使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一插脚和电源输出的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分别接地的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
13.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电装置,在上述外设连接判别装置输出了判别是否在上述并行端口上连接了第一外围设备的判别信号的情况下,由通过上述并行端口的第三插脚向上述第一外围设备供电的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构成。
CNB971042691A 1996-04-26 1997-04-25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扩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58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60013117A KR100207321B1 (ko) 1996-04-26 1996-04-26 전원공급이 가능한 출력포트를 갖는 컴퓨터
KR13117/1996 1996-04-26
KR13117/96 1996-04-26
KR147/1997 1997-01-08
KR147/97 1997-01-08
KR2019970000147U KR19980056207U (ko) 1997-01-08 1997-01-08 병렬 포트를 이용한 주변 기기의 전원 공급이 가능한 휴대용 컴퓨터의 장착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87A true CN1164687A (zh) 1997-11-12
CN1155868C CN1155868C (zh) 2004-06-30

Family

ID=2663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0426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5868C (zh) 1996-04-26 1997-04-25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扩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911079A (zh)
EP (1) EP0803793B1 (zh)
JP (1) JP3682147B2 (zh)
CN (1) CN1155868C (zh)
DE (1) DE69722848T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7902A2 (en) * 2005-11-07 2008-02-14 Huitian Wu Television both housing, and connecting via a universal interface to, various modular multimedia sources
CN102169362A (zh) * 2011-01-05 2011-08-31 北京理想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打印机并口取电的打印服务器及其取电方法
CN101256440B (zh) * 2006-09-06 2012-1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机、遥控系统、计算机控制方法以及遥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8127A (en) * 1998-06-26 2000-08-01 Kwang; Yun-Ming Interface socket for transmitting both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power supply from motherboard to external peripheral
US6522515B1 (en) * 1999-01-08 2003-02-18 Littelfuse, Inc. Data and power connector port
KR100561379B1 (ko) * 1999-01-08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킹 시스템의 전원공급장치 및 장애로부터 안전한 도킹 시스템
JP2003280770A (ja) * 2002-03-20 2003-10-02 Toshiba Corp 電源制御装置
TW200603011A (en) 2004-05-10 2006-01-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USB device
KR100609498B1 (ko) * 2004-11-10 2006-08-09 주식회사 잉카솔루션 대기전력 제어장치
TWI472901B (zh) * 2009-10-29 2015-02-11 Pegatron Corp 可擴充電腦系統及其固定裝置
US9489025B2 (en) * 2010-01-22 2016-11-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O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5496722B2 (ja) 2010-03-18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540A (en) * 1990-07-23 1994-10-25 Hugo Ortiz Computer assisted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US5423004A (en) * 1991-08-12 1995-06-06 Dell Usa, L.P. Computer with electrically isolated printer port using shunt transistors controlled by a common charge-robbing node
US5408669A (en) * 1992-02-07 1995-04-18 Dell Usa, L.P. Computer system for sensing a cable-connected peripheral and for supplying power thereto
US5457785A (en) * 1993-02-10 1995-10-10 Elonex Technologies, Inc. CPU-independent and device-driver transparent system for translating a computer's internal bus signals onto an intermediate bus and further translating onto an expansion bus
US5438678A (en) * 1993-03-23 1995-08-01 Smith; Peter L. Self-powered computer accessory device for power extraction from attached data signal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US5603040A (en) * 1993-12-09 1997-02-11 Dell Usa, L.P.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unit for a computer peripheral
US5594672A (en) * 1994-05-20 1997-01-14 Micro Energetics Corporation Peripheral power sav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7902A2 (en) * 2005-11-07 2008-02-14 Huitian Wu Television both housing, and connecting via a universal interface to, various modular multimedia sources
WO2008017902A3 (en) * 2005-11-07 2008-07-03 Huitian Wu Television both housing, and connecting via a universal interface to, various modular multimedia sources
CN101256440B (zh) * 2006-09-06 2012-1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机、遥控系统、计算机控制方法以及遥控方法
CN102169362A (zh) * 2011-01-05 2011-08-31 北京理想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打印机并口取电的打印服务器及其取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03793A1 (en) 1997-10-29
CN1155868C (zh) 2004-06-30
EP0803793B1 (en) 2003-06-18
DE69722848T2 (de) 2004-05-06
DE69722848D1 (de) 2003-07-24
US5911079A (en) 1999-06-08
JP3682147B2 (ja) 2005-08-10
JPH1074120A (ja) 1998-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868C (zh) 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及其扩展装置
CN1110059C (zh) 对接和脱离对接笔记本计算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308790C (zh) 计算机系统
CN1249603C (zh) 带有模/数变换器的单片微计算机
CN1534496A (zh) 控制个人计算机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被动卡适配卡
CN1855081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操作控制方法
CN1922596A (zh) 分立的图形系统与方法
CN101044661A (zh) 具有提供poe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CN1226692A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电池
GB2368204A (en) Recharging battery of a peripheral device via USB connection
CN1643479A (zh) 多电源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258701C (zh) 用于计算机外围装置的节电设备和方法
CN1251921A (zh) 功能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92659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该信息处理设备的防盗方法
CN100346267C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855048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操作控制方法
CN1904853A (zh) 一种嵌入式软件装载调试方法及其系统
CN10268196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或升级处理方法、及切换电路
CN1737729A (zh) 数据传输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程序
US20040012344A1 (en) Lamp with integral universal USB ports for connecting computers and other peripherals
US59192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 CPU using an adaptor card
CN1696870A (zh) 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其的方法
CN1220943C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检测电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050206345A1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54861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JING TECHNOLOGY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8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831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Woo woo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