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笔记本型计算机及RAP-TOP型计算机等在内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为了容易携带而减轻主体的重量。
因此,在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内只内藏了必要的最低限的外围设备,对不能安装在主体内的外围设备,使用者根据需要,可选择地连接在主体外部,加以使用。
作为连接在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外部使用的外围设备有CD-ROM驱动器、FDD(软盘驱动器)、外藏型硬盘及打印机等等。
图1是以把CD-ROM驱动器及FDD选择连接在接口连接器上加以使用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的透视图。
其中的标号1是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主体,在主体1的前左侧配备接口连接器2。
标号3是CD-ROM驱动器,标号4是FDD,由使用者可以选择设置使用CD-ROM驱动器3或FDD4。
图2是表示包括一般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等在内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在控制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动作的中央处理装置10、存储装置ROM20及RAM30、控制本身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40显示规定的图象的显示控制部50,与外部的外围设备相互间,输入和输出规定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部60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在已连接到前述的总线上的输入/输出控制部60上,连接着与外围设备相连的并行端口、辅助存储装置80及键盘90。
具有这样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由于在主体1上仅配备一个接口连接器,只能从外围设备的CD-ROM驱动器3和FDD4中选择一个外围设备,设置在接口连接器2上。
在希望将前述CD-ROM驱动器3和FDD4全都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使用的情况下,就应该在接口连接器2上设置其中之一个外围设备,而将另一个外围设备用电缆连接在并行端口70上。
例如,如图3a所示,在接口连接器2设置CD-ROM驱动器3,而FDD,如图3b所示,用电缆6连接至主体1后面5所配备的并行端口70上加以使用。
前述并行端口70作为用于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与外围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一种连接装置,主要将打印机和网络卡片等连接加以使用,也有将CD-ROM驱动器3及FDD4连接使用的情况。
若采用把前述并行端口70直接连结在输入/输出控制部60,外围设备连接在并行端口70,则输入/输出控制部60根据配备在并列端口70的插脚的状态,辩认哪一种类的外围设备连接在并行端口70,然后执行操作。
前述FDD在内部未配备另外的供电装置。
因而,在把FDD4连接在并行端口70而使用的情况下,必须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
然而,由于在并行端口70未配备供电插脚,故在把FDD 4连接在并行端口70而使用的情况下,必须以另一方式供电。
要想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向连接在并行端口70的FDD供电,需要用另外的供电的电缆。
例如,如图3b所示,将FDD4与并行端口70连接起来的电缆6,使用与电源供给线7一体形成的Y型电缆,在前述Y型电缆的电源供给线7的端部,配备连接器(未画出),将前述连接器与键盘90的插口一起连接在连接着键盘90的五芯插口(din jack)9上,以便把供给键盘90的电源一起供给FDD。
另外,除前述FDD4外,还有必须把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其他外围设备,比如CD-ROM3及硬盘驱动器等外围设备连接在前述并行端口70上而使用的情况下,与FDD相同,也使用将电源供给线7一体配备的Y型电缆,连接在并行端口70与键盘90的五芯插口9上。
倘采用这种现有技术,应该使用在把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与并行端口70连接起来的电缆上将电源供给线7一体形成的Y型电缆,然而制作这种电缆非常困难,必须以另外配备用于供电的连接器。
另外,在已接通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进行操作的状态下,将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从并列端70连接或分离的情况下,已连着键盘90的五芯插口9必须一起分离和连接,因而使供给键盘90的电源发生异常时,就会损伤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和键盘。
因而,在将需要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供电的外围设备进行连接和分离的情况下,一定要在关断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后,再进行连接和分离,浪费很多时间,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为了容易携带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也限制了各种各样的操作功能。
从而,提出并使用对接台和端口复制器等安装台,以便扩展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且便于使用。
图4是表示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安装在安装台上的状态图。
其中,标号100是对接台和端口复制器等的安装台,用于安装前述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1,扩展性能,并便于使用。
在前述安装台100上,配备对接端口110,并将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100上的情况下,将主体1所配备的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在前述对接端口110上。
当把前述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100上时,主体1所配备的并行端口70未从外部露出,因此不能将外围设备连到并行端口70上。
所以,为了在把主体1安装在安装台的状态下,连接外部的外围设备加以使用,必须把外围设备连接到安装台100所配备的并行端口(未图示)上加以使用。
可是,在安装台100上配备的并行端口上也未配备供电的插脚。
因而,在把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连接到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加以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必须使用在连接外围设备的电缆中一体配备电源供给线7的Y型电缆,并把前述Y型电缆的电源供给线7用连接器连接在连着键盘70的安装台100的五芯插口中的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5~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对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结构的方框图。
其中的标号60是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总线上的输入/输出控制部。
标号70是设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体上的,与外围设备连接的有25插脚的第1并行端口。
标号200是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
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当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比如19脚的信号,当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1并行端口70的第2插脚,比如24脚P24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还是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或者是否未连接外围设备。
标号210是在由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比如20脚P20,向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供电的第1供电装置。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结构图。
其中的标号200是设在安装台100上连接外围设备的具有25插脚的第2并行端口。
标号300是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
前述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相同,当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1插脚P19的信号,当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时,根据接地的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还是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或者是否未连接外围设备。
标号310是在由前述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判别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12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3插脚P20,向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供电的第2供电装置。
前述输入/输出控制部60与电装台100的第2并行端口120,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及第2供电装置310通过对接端口110连接。
当前述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上连接的那些外围设备,通常不使用18脚~25脚,留作备用。
在前述那些外围设备之中,打印机虽然使并行端口的18脚~25脚全部接地,在18脚~25脚中也有作成为使任何一个都不接地的情况。
另外,CD-ROM驱动器3与FDD4对每一个厂家都有一些差异,但通常都不使用18脚~25脚。
因而,在本发明中,如图7a所示,在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后面上配备的第1并行端口70或在安装台100上配备的第2并行端口120上,如图7b所示,在通过电缆6,连接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比如CD-ROM驱动器3和FDD4的情况下,使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第1插脚P19接通,同时在通过第3插脚P20输入电源,连接如打印机之类的不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使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第2插脚P24接地。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利用并行端口向外围设备供电的计算机的安装台的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分别连接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及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以使电源Vcc1、Vcc2通过电阻R11、R21施加于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上,把前述电阻R11、R21与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2插脚P24的结点分别连到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FET21、FET22的栅极及反相器INV1、INV2的输入端。
将前述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和FET21、FET22的源极接地,将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漏极分别接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及第3插脚P20上,将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漏极分别接在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1插脚P19及第3插脚P20上。
将前述反相器INV1、INV2的输出端接在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栅极上,将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源极连接在前述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21的漏极和前述第1、第2并行端口70、120的第1插脚P19的结点上,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FET23的漏极输出判别信号。
把前述第1及第2供电装置210、310共连,使前述第1及第2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300所输出的判别信号加到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栅极与前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上,同时通过电阻R12、R22将电源Vcc1、Vcc2加到该结点上,通过熔断丝F1、F2将电源Vcc1、Vcc2加到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漏极上,将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FET24的源极分别连接在前述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和第2并行端口120的第3插脚P20上。
在前述中,电源Vcc1是由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体1供给的,而电源Vcc2是从安装台100供给的。
根据第1并行端口70及第2并行端口120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的种类,分头详细说明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操作。
1.对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未安装在安装台上,外围设备未连接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和第2插脚P24全部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1施加于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及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上,因此反相器INV1输出低电位,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前述反相器INV1所输出的低电位,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成导通状态。
此时,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由于未连接外围设备,第1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由于接地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1处于如前所述的截止状态,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变为开路状态。
因而,第1供电装置210使电源通过电阻R12加到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所以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截止状态,不能将电源Vcc1供给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
另外,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而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就判断出在第1并行端口70未连接外围设备。
2.对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未安装在安装台上,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着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着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并行端口70的第1插脚P19通过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接地,使第2插脚P20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与前述未连接外围设备情况相同,使电源Vcc1通过R11加到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及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反相器INV1输出低电位,使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截止状态。
另外,第1插脚P19的低电位被加到场效应晶体管FET11的漏极及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源极上。
因此,由于反相器所INV1所输出的低电位,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导通状态,在其漏极输出低电位。
由于在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输出低电位,就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流到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上施加低电位,因而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导通状态。
因此,电源Vcc1依次通过熔断丝F1、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及第1并行端口70的第3插脚P20,作为操作电源供给外围设备。
此时,在经过第1并行端口70有过电流流往外围设备时,在供电用场效应晶体管FET14将因有过电流流过而受到损伤。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漏极上配备了熔断丝F1,且有过电流流过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时,使熔断丝熔断,因而使该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免受损伤。
另外,由于前述第1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漏极所输出的低电位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便携式计算机就判断出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
3.对于未将便携式计算系统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1并行端口70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1并行端口7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如打印机一类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1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第2插脚P24通过连在第1并行端口70上的外围设备而处于接地状态。
那么,将第一并行端口70的第二插脚P24的低电位加到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的栅极上,同时通过反相器INV1使电位反相,施加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的栅极上,因此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1、FET12变为导通状态,而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变为截止状态,使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的栅极上,因此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变为截止状态,在第一并行端口70的第三插脚P20无电源输出。另外,电源Vcc1通过电阻R1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判断在第一并行端口70是否连接外围设备,根据判断执行操作。
4.对于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一插脚P19和第二插脚P24全部处开开路状态。那么,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12施加于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和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因此反相器INV2输出低电位,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全部变为截止状态。根据前述反相器INV2所输出的低电位,所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导通状态。
此时,由于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未连接外围设备,使第一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由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如前所述,处于截止状态,使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变为开路状态。
这样,第二供电装置310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上,因此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截止状态,不向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供给电源Vcc2。
另外,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就判断出在安装台100的第一并行端口70未连接外围设备。
5.将便携式计算机安装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一插脚P19通过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接地,使第二插脚P24处于开路状态。
那么,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前述的未连接外围设备的情况相同,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1施加于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和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反相器INV2输出低电位,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21、FET22变为截止状态。
另外,第一插脚P19的低电位被施加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的漏极和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上。
因此,由于反相器INV2所输出的低电位,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导通状态,其漏极输出低电位。
由于在前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输出低电位,使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流到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栅极上加低电位,因此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导通状态。
因此,电源Vcc2通过熔断丝F2、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和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作为操作电源供给外围设备。
在这里也如前所述,通过第二并行端口120,在有过电流流过外围设备的情况下,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因流过过电流而受损伤,但是在本发明中,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漏极配备了熔断丝F2,即使在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有过电流流过时,由于熔断丝F2熔断而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免受损伤。
另外,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的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漏极所输出的低电位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的输入端,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就判别在第二并行端口120是否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
6.对于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连接在安装台100上,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
在第二并行端口120上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如打印机一类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插脚P19处于开路状态,第二插脚P24通过第二并行端口120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处于接地状态。
那么,由于将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二插脚P24的低电位施加于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的栅极上,同时通过反相器INV2反相为高电位后施加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的栅极上,因此使接地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1、FET22变为导通状态,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截止状态。
由于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变为截止状态,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施加于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的栅极上,因此使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4变为截止状态,在第二并行端口120的第三插脚P20不输出电源。
另外,电源Vcc2通过电阻R22输入到输入/输出控制部60,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判断出在第二并行端口120连接了外围设备,并根据此判断执行操作。
在这里,本发明第一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与第一供电装置210、第二供电装置被连接成为结线OR。
另外,在未将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的情况下,仅在第一并行端口70可连接外围设备,在把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安装台的情况下,将第一并行端口70放在安装台的内部,则不能连接外围设备,仅在第二并行端口120可连接外围设备。
因此,第一外设连接判别装置200、第二外设连接判别装置300和第一供电装置210、第二供电装置310相互间无冲突而稳定操作。
另一方面,在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120安装无需供电的第一插脚P19接地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的情况下,若第一插脚P19先于第二插脚24接触,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3、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4;外设判别用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3、FET24瞬间变为导通状态,同时电源Vcc1通过熔断丝F1、F2、供电用的场效应晶体FET14、FET24和第一并行端口70、第二并行端口120流向接地因而有过电流流过,就产生使熔断丝F1、F2熔断的误操作。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使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20的第一插脚P19的长度短于第二插脚P24的长度,使第一插脚P19晚于第二插脚P24接触,而防止了因流过过电流熔断F1、F2的误动作。
另外,虽然使打印机不使用的18脚~25脚接地,但是打印机的厂家也有将18脚~25脚中的不止一个插脚做成不接地的状态的情况。
因此,在本发明中,最好象图10所示的那样构成,在第一并行端口70和第二并行端口120的18脚~25脚中,将除19脚和20脚P20以外的其余的二个以上的插脚,比如23脚P23和24脚P24并联连接,以便检测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上连接外围设备加以使用的情况下,判断在并行端口上所连接的外围设备,在连接了需要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并行端口供电,在连接了无需供电的外围设备的情况下,则关断电源,因此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并行端口中,可简单地连接外围设备,即使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和安装台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仍可简单地从并行端口上连接,分离外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