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8256B -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8256B
CN116468256B CN202310722311.8A CN202310722311A CN116468256B CN 116468256 B CN116468256 B CN 116468256B CN 202310722311 A CN202310722311 A CN 202310722311A CN 116468256 B CN116468256 B CN 116468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roduction line
antenna panel
irs
sid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23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8256A (zh
Inventor
张发恩
郭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23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8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8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8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8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8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法中,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小,如小于或等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少,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低,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单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即通过单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以降低开销。反之,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大,如大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多,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大,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多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即通过多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保障调度的可靠性,从而实现进一步保障智能制造领域的控制稳定性。

Description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具体高速率、高可靠性等优点,以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以智能制造领域为例,终端可以通过5G的侧行链路(sidelink)向生产线的接收机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对生产线的远程控制。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布线,生产线在调整和扩建之后,通过无线组网的方式便可以更新与终端的连接,成本更低。
然而,侧行链路易受干扰的影响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控制稳定性也受到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保障控制稳定性是目前涵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进一步保障智能制造领域的控制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终端,管理终端设置有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该方法包括:管理终端获取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M为大于1的整数,i为取1至M的整数;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或者,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小,如小于或等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少,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低,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单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即通过单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以降低开销。反之,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大,如大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多,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大,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多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即通过多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保障调度的可靠性,从而实现进一步保障智能制造领域的控制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周期性地依次发射K个侧行波束,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指向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第一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K个侧行波束中的第k1个侧行波束,k1为取1至K的任一整数,第k1个侧行波束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示例性的,K个侧行波束包括第一侧行波束#1、第一侧行波束#2、....、第一侧行波束#K。那么,在周期#1内,终端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先发送第一侧行波束#1,再发送第一侧行波束#2、以此类推,最后发送第一侧行波束#K,之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如周期#2,亦是同理。此时,倘若第一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如果在周期#1内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发送到第一侧行波束#3,则需要等待轮询至周期#2才能够使用第一侧行波束#2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但是,如果在周期#1内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发送到第一侧行波束#1,那么在第一侧行波束#1之后,终端可以及时使用第一侧行波束#2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无需轮询至周期#2。也就是说,这种调度方式通常适用信令较少的情况,或者说无法及时发送的信令也相对较少,对控制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信令很多,这种调度方式会导致很多信令都无法及时发送,对控制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都指向智能反射面IRS,P为大于1的整数,IRS用于将接收到的P个侧行波束增强并反射给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可以理解,P个侧行波束不是同时存在,也即,在一个时刻,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中对应的一个侧行波束。也即,这P个侧行波束不区分调度的先后,而是在需要发哪个侧行波束时,只要条件允许就发送该侧行
可选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1个侧行波束,p1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第p1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示例性的,P个侧行波束包括第二侧行波束#1、第二侧行波束#2、....、第二侧行波束#P。波束。倘若第二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如果在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是第二天线面板在发送第二侧行波束#3,那么在第二侧行波束#3发送完成后,终端可以立即使用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携带该信令的第一侧行波束#2。或者,如果在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第二天线面板没有发射任何第二侧行波束,那么终端可以立即使用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携带该信令的第一侧行波束#2。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信令等待传输的时延,从而能够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由于IRS能够增强并反射第二侧行波束,使得第二侧行波束中的干扰噪声在信号的占比中减小,信号解调更准确。例如,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记为Si,则满足:Si=a*Hi+ei,Hi为管理制度与IRS以及IRS与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三者之间的等效信道,a为常量,ei为干扰噪声。由于IRS的反射增益,使得a*Hi更大,ei相较于a*Hi可以忽略,如此就可以降低干扰噪声的影响。
示例性的,继续以第一侧行波束#2和第二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为例,根据上述示例可知,第二侧行波束#2的发送时间要么早于第一侧行波束#2,要么与第一侧行波束#2同时发送。对于前一种情况:第二侧行波束#2被IRS反射增强后,其干扰噪声减少,信号解调更准确,对第i条生产线的调度控制更稳定。并且,在第二侧行波束#2发送相应的信令后,之后的第一侧行波束#2无需再发送该信令,以避免通信冗余。对于后一种情况:第一侧行波束#2与第二侧行波束#2的同时发送,且都携带同样的信令,即使一份信令解调失败,另一份信令通常也能被正常解调,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第i条生产线的调度控制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1,第p1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1,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1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1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也就是说,只要侧行波束的入射角确定,那么IRS便可以自然以对应的出射角反射侧行波束,无需对侧行波束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大幅降低时延。
可选地,若M条生产线中第j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也大于阈值,管理终端也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j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也指向并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第p1个侧行波束。其中,如果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和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都做完整接收检测会导致冗余,即双方都会检测接收到对方的信号,且对方的信号对于自身而言却是冗余信号。
因此,一种方式为: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和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中的一个作为主接收机,另一个作为辅接收机。此时,只有主接收机做接收检测,从而将接收到的辅接收机的信令通过有线链路发送给辅接收机。
另一种方式为: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频资源与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时频资源的相关位置关系。例如,默认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符号2-7(符号0-1默认为DCI),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符号7-14,且配置接收机优先按照时域从先往后的顺序做接收检测,在检测失败的情况下,再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做接收检测。此时,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先检测符号2-3,确定符号2-3承载的信号不是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如符号2-3承载的信息为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标识,则确定检测失败,因此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再依次检测符号14-7,从而获得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
可以理解,上述方式为以时域资源,即符号或时隙为例,该方式也可以等同适用于频域资源,如载波或子载波。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未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2个侧行波束,第p2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p2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且p1与p2不同。
例如,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2,第p2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2,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2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2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例如,第p1个侧行波束与第p2个侧行波束是第二天线面板在不同时间分别发射的波束。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应用于管理终端,管理终端设置有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管理终端获取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M为大于1的整数,i为取1至M的整数;处理模块,用于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或者,处理模块,用于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周期性地依次发射K个侧行波束,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指向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第一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K个侧行波束中的第k1个侧行波束,k1为取1至K的任一整数,第k1个侧行波束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都指向智能反射面IRS,P为大于1的整数,IRS用于将接收到的P个侧行波束增强并反射给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
可选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1个侧行波束,p1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第p1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可选地,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1,第p1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1,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1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1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可选地,若M条生产线中第j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也大于阈值,管理终端也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j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也指向并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第p1个侧行波束。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未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2个侧行波束,第p2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p2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且p1与p2不同。
例如,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2,第p2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2,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2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2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例如,第p1个侧行波束与第p2个侧行波束是第二天线面板在不同时间分别发射的波束。
此外,第二方面所述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三方面所述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三方面所述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与其他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方面所述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此外,第三方面所述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方便理解,下面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
1、波束:
波束是指网络设备或终端的发射机或接收机通过天线阵列形成的具有指向性的特殊的发送或接收效果,类似于手电筒将光收敛到一个方向形成的光束。通过波束的形式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以有效提升信号的传输据距离。
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赋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波束赋形技术具体可以为数字波束赋形技术、模拟波束赋形技术或者混合数字/模拟波束赋形技术等。
波束一般和资源对应。例如,进行波束测量时,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资源来测量不同的波束,终端反馈测得的资源质量,网络设备可以知道对应的波束的质量。在数据传输时,波束也可以通过其对应的资源指示。例如,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传输配置编号(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ex,TCI)字段指示一个传输配置指示-状态(state),终端根据该TCI-状态中包含的参考资源来确定该参考资源对应的波束。
在通信协议中,波束可以具体表征为数字波束,模拟波束,空域滤波器(spatialdomain filter),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空间参数(spatial parameter),TCI,TCI-状态等。用于发送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发送波束(transmission beam,或Tx beam),空域发送滤波器(spatial domain transmission filter),空间发送滤波器(spatialtransmission filter),空域发送参数(spatial domain transmission parameter),空间发射参数(spatial transmission parameter)等。用于接收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接收波束(reception beam,或Rx beam),空域接收滤波器(spatial domain reception filter),空间接收滤波器(spatial reception filter),空域接收参数(spatial domain receptionparameter),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eception parameter)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统一采用波束进行表述,但波束可以替换理解为其他等同的概念,且不限于上述提到的概念。
2、资源:
在通信协议中,参考信号是以资源的形式进行配置的。网络设备会将各个参考信号以资源的形式配置给终端,一个资源即为一个配置信息单元,通常包括一个参考信号相关的参数,如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位置,端口数,时域类型(周期性/半静态/非周期)等等。
资源可以是上行信号资源,也可以是下行信号资源。上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下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signal,CS-RS)、UE专用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以及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ystem/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其中,SS/PBCH block可以简称为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
资源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配置。在配置结构上,一个资源是一个数据结构,包括其对应的上行/下行信号的相关参数。例如,上行/下行信号的类型、承载上行/下行信号的资源粒、上行/下行信号的发送时间和周期、发送上行/下行信号所采用的端口数等。每一个上行/下行信号的资源具有唯一的标识,以标识该下行信号的资源。可以理解的是,资源的标识也可以称为资源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3、天线面板:
天线面板可以指网络设备的天线面板,也可以指终端的天线面板。一个天线面板上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天线,这些天线排列成天线阵列,进行波束赋形,从而形成模拟波束。天线阵列可以生成指向不同方向的模拟波束。也就是说,每个天线面板上都可以形成多个模拟波束,可以通过波束测量来确定该天线面板采用哪个模拟波束是最好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未做出特别说明,天线面板均指终端的天线面板。
天线面板可以用面板(panel)、或者面板标识(panel index)等来表示,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隐含表示天线面板。例如,天线面板也可以通过天线端口(如CSI-RS端口、SRS端口、DMRS端口、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端口、小区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端口、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reference signal,TRS)端口、或SSB端口等)或天线端口组等来表征,也可以通过资源(如CSI-RS资源、SRS资源、DMRS资源、PTRS资源、CRS资源、TRS资源、SSB资源等)或资源组来表征,也可以通过某个信道表征(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ing channel,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等)。
终端设备可以配备多个天线面板。这些天线面板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朝向不同的方向,这可以保证不论终端设备朝向哪个方向,都至少有一个天线面板是朝向网络设备的,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4、IRS:
IRS主要用于向指定方向反射终端或网络设备的信号,例如IRS可以包括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以用于向指定方向反射终端或网络设备的信号。IRS的工作模式为全双工模式(full-duplex)。网络设备可以利用IRS的这一特点,主动控制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如增强链路增益、提高特征子信道数等),进而提升系统的性能,如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或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等等。IRS的使用主要基于一种叫“meta-atoms”的元件,这个是可以被数字控制的。通过适当设计它的 形状/大小/方向/排布, 可以相应地改变它的信号响应(改变入射信号的一定的幅度相位)。实际中,通过使用PIN二极管,FETs或者MEMS switches等电子元件,实现对其响应的实时调整。IRS的典型架构可以由三层和智能控制器组成。在外层,大量的金属片(元件)被印刷在介电基板上,与入射信号直接相互作用。在该层的后面,使用铜板来避免信号能量泄漏。最后,内层是一个控制电路板,负责调整每个元件的反射振幅/相移,由附在IRS上的智能控制器触发。在实践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被实现为控制器,它还充当网关,通过单独的无线链路与其他网络组件(例如BSs、AP和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和协调,以便与它们进行低速率信息交换。也就是说,IPS的反射角度也可以由基站动态控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网络(Wi-Fi)系统,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间(device-todevi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令(singal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匹配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匹配的。此外,本申请提到的“/”可以用于表示“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或为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s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平板电脑(Pad)、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设备、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本申请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
可以理解,图1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图1未予以画出。
方便理解,下面将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示例性的,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上述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如管理终端与生产线的接收机(也为终端)之间的通信。管理终端设置有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
如图2所示,该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如下:
S201,管理终端获取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
管理终端可以实时接收来自M条生产线各自的信号,以获得M条生产线各自的当前排产量,也即,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i为取1至M的整数。
S202,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或者,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周期性地依次发射K个侧行波束,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指向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第一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K个侧行波束中的第k1个侧行波束,k1为取1至K的任一整数,第k1个侧行波束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示例性的,K个侧行波束包括第一侧行波束#1、第一侧行波束#2、....、第一侧行波束#K。那么,在周期#1内,终端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先发送第一侧行波束#1,再发送第一侧行波束#2、以此类推,最后发送第一侧行波束#K,之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如周期#2,亦是同理。此时,倘若第一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如果在周期#1内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发送到第一侧行波束#3,则需要等待轮询至周期#2才能够使用第一侧行波束#2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但是,如果在周期#1内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发送到第一侧行波束#1,那么在第一侧行波束#1之后,终端可以及时使用第一侧行波束#2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无需轮询至周期#2。也就是说,这种调度方式通常适用信令较少的情况,或者说无法及时发送的信令也相对较少,对控制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信令很多,这种调度方式会导致很多信令都无法及时发送,对控制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都指向智能反射面IRS,P为大于1的整数,IRS用于将接收到的P个侧行波束增强并反射给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可以理解,P个侧行波束不是同时存在,也即,在一个时刻,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中对应的一个侧行波束。也即,这P个侧行波束不区分调度的先后,而是在需要发哪个侧行波束时,只要条件允许就发送该侧行
可选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1个侧行波束,p1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第p1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示例性的,P个侧行波束包括第二侧行波束#1、第二侧行波束#2、....、第二侧行波束#P。波束。倘若第二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如果在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刚好是第二天线面板在发送第二侧行波束#3,那么在第二侧行波束#3发送完成后,终端可以立即使用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携带该信令的第一侧行波束#2。或者,如果在需要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信令的时机第二天线面板没有发射任何第二侧行波束,那么终端可以立即使用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携带该信令的第一侧行波束#2。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信令等待传输的时延,从而能够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由于IRS能够增强并反射第二侧行波束,使得第二侧行波束中的干扰噪声在信号的占比中减小,信号解调更准确。例如,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记为Si,则满足:Si=a*Hi+ei,Hi为管理制度与IRS以及IRS与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三者之间的等效信道,a为常量,ei为干扰噪声。由于IRS的反射增益,使得a*Hi更大,ei相较于a*Hi可以忽略,如此就可以降低干扰噪声的影响。
示例性的,继续以第一侧行波束#2和第二侧行波束#2是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波束为例,根据上述示例可知,第二侧行波束#2的发送时间要么早于第一侧行波束#2,要么与第一侧行波束#2同时发送。对于前一种情况:第二侧行波束#2被IRS反射增强后,其干扰噪声减少,信号解调更准确,对第i条生产线的调度控制更稳定。并且,在第二侧行波束#2发送相应的信令后,之后的第一侧行波束#2无需再发送该信令,以避免通信冗余。对于后一种情况:第一侧行波束#2与第二侧行波束#2的同时发送,且都携带同样的信令,即使一份信令解调失败,另一份信令通常也能被正常解调,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第i条生产线的调度控制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1,第p1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1,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1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1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也就是说,只要侧行波束的入射角确定,那么IRS便可以自然以对应的出射角反射侧行波束,从而能够大幅降低时延。或者,终端也可以配置IRS的反射角度与P个侧行波束的周期对应,当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IRS时,终端为IRS配置程序也刚好运行到第p1个侧行波束对应的程序,从而控制IRS向β1方向反射第p1个侧行波束。
综上,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小,如小于或等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少,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低,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单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即通过单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以降低开销。反之,如果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比较大,如大于阈值,也即,管理制度对该第i条生产线的信令调度也相对较多,信令受干扰的概率也相对较大,那么管理终端仍可以使用多天线面板,如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即通过多侧行波束的方式调度第i条生产线,保障调度的可靠性,从而实现进一步保障智能制造领域的控制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结合上述S201-S202,在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若M条生产线中第j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也大于阈值,管理终端也可以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j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也指向并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第p1个侧行波束。其中,如果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和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都做完整接收检测会导致冗余,即双方都会检测接收到对方的信号,且对方的信号对于自身而言却是冗余信号。
因此,一种方式为: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和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中的一个作为主接收机,另一个作为辅接收机。此时,只有主接收机做接收检测,从而将接收到的辅接收机的信令通过有线链路发送给辅接收机。
另一种方式为: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频资源与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时频资源的相关位置关系。例如,默认配置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符号2-7(符号0-1默认为DCI),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符号7-14,且配置接收机优先按照时域从先往后的顺序做接收检测,在检测失败的情况下,再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做接收检测。此时,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先检测符号2-3,确定符号2-3承载的信号不是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如符号2-3承载的信息为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标识,则确定检测失败,因此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再依次检测符号14-7,从而获得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的信号。
可以理解,上述方式为以时域资源,即符号或时隙为例,该方式也可以等同适用于频域资源,如载波或子载波。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未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2个侧行波束,第p2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p2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且p1与p2不同。
例如,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2,第p2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2,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2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2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或者,终端也可以配置IRS的反射角度与P个侧行波束的周期对应,当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IRS时,终端为IRS配置程序也刚好运行到第p2个侧行波束对应的程序,从而控制IRS向β2方向反射第p2个侧行波束。
例如,第p1个侧行波束与第p2个侧行波束是第二天线面板在不同时间分别发射的波束。
以上结合图2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以下结合图3详细说明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包括:收发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收发模块301,用于指示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的收发功能,处理模块302,用于执行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除收发功能以外的功能。
为了便于说明,图3仅示出了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的主要部件。
一些实施例中,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可适用于图1中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中的管理终端的功能。
收发模块301,用于管理终端获取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M为大于1的整数,i为取1至M的整数;处理模块302,用于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或者,处理模块302,用于若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管理终端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向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一天线面板周期性地依次发射K个侧行波束,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指向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第一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K个侧行波束中的第k1个侧行波束,k1为取1至K的任一整数,第k1个侧行波束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用于通过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都指向智能反射面IRS,P为大于1的整数,IRS用于将接收到的P个侧行波束增强并反射给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
可选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1个侧行波束,p1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第p1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可选地,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1,第p1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1,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1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1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可选地,若M条生产线中第j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也大于阈值,管理终端也使用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向第j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也指向并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第p1个侧行波束。
进一步的,若第p1个侧行波束未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2个侧行波束,第p2个侧行波束经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p2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且p1与p2不同。
例如,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IRS的角度为α2,第p2个侧行波束出射IRS的角度为β2,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2的侧行波束入射IRS时,IRS向出射角度为β2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例如,第p1个侧行波束与第p2个侧行波束是第二天线面板在不同时间分别发射的波束。
可选地,收发模块301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图3中未示出)和接收模块(图3中未示出)。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实现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的发送功能,接收模块用于实现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的接收功能。
可选地,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3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该处理模块302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可以执行上述图2的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可以理解,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网络设备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多生产线的管理装置3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可选地,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2和/或收发器403。其中,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和收发器4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此外,电子设备400也可以是芯片,如包括处理器401,此时,收发器可以是芯片的输出输入接口。
下面结合图4电子设备4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401是电子设备4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400的各种功能,例如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4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02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电子设备40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403,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电子设备400为终端设备,收发器4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通信。又例如,电子设备400为网络设备,收发器4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4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电子设备40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示出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的限定,实际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电子设备4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 b, c, a-b, a-c, b-c, 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设置有第一天线面板和第二天线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管理终端获取M条生产线中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M为大于1的整数,i为取1至M的整数;
若所述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大于阈值,则所述管理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面板和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向所述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或者,若所述第i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管理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面板向所述第i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
其中,所述终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面板周期性地依次发射K个侧行波束,所述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所述K个侧行波束的方向指向所述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K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终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P个侧行波束,所述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各不相同,且所述P个侧行波束的方向都指向智能反射面IRS,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IRS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P个侧行波束增强并反射给所述M条生产线各自的接收机;
所述第一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所述K个侧行波束中的第k1个侧行波束,k1为取1至K的任一整数,所述第k1个侧行波束指向且覆盖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或者,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所述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1个侧行波束,p1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经所述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所述第i条生产线的接收机;
其中,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入射所述IRS的角度为α1,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出射所述IRS的角度为β1,所述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1的侧行波束入射所述IRS时,所述IRS向出射角度为β1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M条生产线中第j条生产线当前的排产量也大于所述阈值,所述管理终端也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面板和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向所述第j条生产线发送用于调度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也指向并覆盖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未覆盖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则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发射的用于调度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侧行波束为所述P个侧行波束中的第p2个侧行波束,所述第p2个侧行波束经所述IRS增强反射后指向且覆盖所述第j条生产线的接收机,j为取1至M的整数,且i与j不同,p2为取1至P的任一整数,且p1与p2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2个侧行波束入射所述IRS的角度为α2,所述第p2个侧行波束出射所述IRS的角度为β2,所述IRS被配置为当入射角度为α2的侧行波束入射所述IRS时,所述IRS向出射角度为β2的方向增强反射该侧行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1个侧行波束与所述第p2个侧行波束是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在不同时间分别发射的波束。
CN202310722311.8A 2023-06-19 2023-06-19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468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2311.8A CN116468256B (zh) 2023-06-19 2023-06-19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2311.8A CN116468256B (zh) 2023-06-19 2023-06-19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8256A CN116468256A (zh) 2023-07-21
CN116468256B true CN116468256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17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2311.8A Active CN116468256B (zh) 2023-06-19 2023-06-19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825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993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0149133A (zh) * 2019-04-15 2019-08-2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空间的大规模上行传输方法
CN110838856A (zh) * 2018-08-17 2020-02-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071536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10885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基站及相关装置
WO2022116919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51494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2247438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训练的方法、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283485A1 (en) * 2021-07-09 2023-01-12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beam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CN115694566A (zh) * 2022-12-28 2023-02-03 深圳中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抗氧化健合丝设备的高可靠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3370B2 (en) * 2019-02-22 202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ser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993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报告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0838856A (zh) * 2018-08-17 2020-02-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149133A (zh) * 2019-04-15 2019-08-2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空间的大规模上行传输方法
CN114071536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10885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基站及相关装置
WO2022116919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51494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2247438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训练的方法、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283485A1 (en) * 2021-07-09 2023-01-12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beam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CN115694566A (zh) * 2022-12-28 2023-02-03 深圳中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抗氧化健合丝设备的高可靠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8256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1707B2 (ja) 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CN111586831B (zh) 信号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1680644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感测
CN113039844A (zh) 用于定位参考设计的方法
CN114641940B (zh) 毫米波频段中多模式装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US20220104111A1 (en) Adaptive node activation and configuration in cooperative sensing
US202101608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property assumption determination
CN11791715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和感测的功率控制和波束管理
KR20240050323A (ko) 빔 측정 및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7499979B (zh) 一种相控阵天线的目标探测方法及装置
US20230362898A1 (en) Sens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coexistence handling in cellular systems
CN116468256B (zh) 多生产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67559A (zh) 基于物联网的固废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2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567789B (zh) 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0147086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6528341B (zh) 基站的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166640A (zh) 用于定向波束传输的网络辅助的波束调度机制
CN116489773B (zh) 一种基于波束的跨网络电商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641409B (zh) 一种WiFi6路由器基于AI模型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US20230388815A1 (en) Directional sen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23206325A1 (en)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localization procedure
US202303088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en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CN118234022A (zh) 一种基于5g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230324533A1 (en) Multi-device bistatic sen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