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5719A -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5719A
CN116455719A CN202310713195.3A CN202310713195A CN116455719A CN 116455719 A CN116455719 A CN 116455719A CN 202310713195 A CN202310713195 A CN 202310713195A CN 116455719 A CN116455719 A CN 116455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offset
offset value
value
estimation
dop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3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55719B (zh
Inventor
焦戊臣
檀甲甲
倪海峰
丁克忠
张名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uangxin Hu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uangxin Hu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uangxin Hu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uangxin Hu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31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5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5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5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55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5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多普勒频偏估计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尤其在高速移动场景下,会给传输的信号带来多普勒频率偏移。因此,接收端要对当前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偏情况进行估计,得到多普勒频偏估计值,并将得到的多普勒频偏估计值补偿到当前接收信号中,以恢复出发送端发送的原始信号。
传统的频偏估计方法通过接收方先获取当前接收到的信号中的两列或者多列OFDM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再根据上述两个或者多个信道估计值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该信号对应的多普勒频偏估计值。
但是上述频偏估计方法的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多普勒频偏估计准确性的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频偏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
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或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包括:
若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若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检测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频偏值;
其中,预设组合条件包括{第一频偏值大于零,第二频偏值大于或者等于零},{第一频偏值小于零,第二频偏值小于或者等于零},或者,{第一频偏值等于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频偏值,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
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包括:
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
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
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目标频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包括:
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对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
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利用候选频偏值对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
获取第一信道估计值和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
将各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频偏估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估计模块,用于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这样,由于第一频偏估计方式能够正确估计的相位范围为,所以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之间能够估计的最大多普勒/>,可根据式子得到,其中N为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之间间隔的OFDM符号个数,scs为子载波间隔;因此,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的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一频偏估计值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2N,scs/2N);对于连接态下或非激活态下的终端,基带信号通常残余的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在(-scs,scs)之间;如果实际的频偏值在该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外,则此时根据第一频偏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的第一频偏值是无效的;因此,本实施例还根据利用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的第二频偏估计方式获得到第二频偏值,并基于第二频偏值与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是基于第一频偏值还是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直接将根据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一频偏值作为目标频偏值,导致的得到的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的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频偏估计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频偏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频偏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频偏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第二频偏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偏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导频符号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导频符号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频偏估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通信网络与网络设备104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网络设备104可以是用于与终端102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本申请对于终端102和网络设备104不作限定。
终端102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频偏估计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10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其中,导频符号是由基站提供给终端用于信道估计或者信道探测的一种已知信号。除了用于信道估计或者信道探测之外,还可以利用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号可以是一个OFDM子帧,一个OFDM子帧中包含多个导频符号。
步骤204,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
其中,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估计的频偏值覆盖的区间有限,与用于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的导频符号间的间距相关,例如,两列导频符号间的间距为N个OFDM符号,则对应的多普勒估计范围为(-scs/2N,scs/2N),其中scs是子载波间隔。在本申请中,将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多普勒频偏值能够覆盖的范围(-scs/2N,scs/2N)称为有效频偏值区间。
示例性的,目标信号中用于计算多普勒频偏值的任意两列导频符号分布在OFDM符号m和OFDM符号(m+N)中,其中N表示该两列OFDM符号之间间隔的OFDM符号的个数。OFDM符号m和OFDM符号(m+N)估计的信道估计结果分别为。其中,S是信道估计结果的长度,与传输带宽相关。OFDM符号m和OFDM符号(m+N)的相关值/>可以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 (公式1)
第一频偏值可以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 (公式2)
其中,是OFDM符号m和OFDM符号(m+N)之间的时间长度,/>,与符号间隔N和子载波间隔scs相关。
其中,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因为能够正确估计的相位范围为,所以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之间能够估计的最大多普勒/>,可根据式子/>得到,其中N为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之间间隔的OFDM符号个数,scs为子载波间隔,即,根据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一频偏值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2N,scs/2N)。但是,如果实际的频偏值在上述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外,则此时根据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的第一频偏值是无效的。因此本实施例中还需要根据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第二频偏值。
其中,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示例性的,第二频偏估计方式是根据设定的估计准则,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去选择一个最接近实际多普勒频偏的多普勒值。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二频偏值能够覆盖的范围为(-scs,scs),即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在范围(-scs,scs)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讨论的频偏估计方法应用场景中假定终端处在连接态或者非激活态,即终端知道帧定时信息的情况,此时,能够保证终端正常通信的最大多普勒频偏范围为(-scs,scs)。也就是说实际的多普勒频偏值对应的范围为(-scs,scs),比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大。
步骤206,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其中,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其中,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当实际频偏值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时,根据第一频偏估计方式确定的第一频偏值才有效。本实施例中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之间的归属关系,来推演实际频偏值是否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之间的归属关系,来推演是根据第一频偏值还是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
上述频偏估计方法中,通过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这样,因为能够正确估计的相位范围为,所以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之间能够估计的最大多普勒/>,可根据式子/>得到,其中N为间隔时间长度为/>的两个导频符号之间间隔的OFDM符号个数,scs为子载波间隔,因此,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的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一频偏估计值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2N,scs/2N);而实际的多普勒频偏值能够达到的范围为(-scs,scs);如果实际的频偏值在该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外,则此时根据第一频偏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的第一频偏值是无效的;因此,本实施例还根据利用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的第二频偏估计方式获得到第二频偏值,并基于第二频偏值与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是基于第一频偏值还是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直接将根据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的第一频偏值作为目标频偏值,导致的得到的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的准确性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也可以用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104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的过程。如图3所示,该过程可以包括步骤302。
步骤302,若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其中,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说明实际的多普勒频偏值大概率不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因此,本实施例中认为第一频偏值无效,采用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的过程还可以包括:若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
在这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认为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大概率在有效频偏值之内;由于第二频偏估计方式是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中选择一个最贴近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因此第二频偏值经常会相对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存在残余频偏值。因此,这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认为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在有效频偏值之内,则直接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的过程还可以包括步骤304和步骤306。
步骤304,若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检测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检测结果;其中,预设组合条件包括{第一频偏值大于零,第二频偏值大于或者等于零},{第一频偏值小于零,第二频偏值小于或者等于零},或者,{第一频偏值等于零}。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精准的得到目标估计值,需要检测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
步骤306,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频偏值。
其中,检测结果包括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或者,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
在这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示例性应用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频偏值,包括: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也就是说,如果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认为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直接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如果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认为第一频偏值估计不准确,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且第二频偏值与有效频偏值区间与两个区间端点值的之间的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才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频偏值之间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之间可能存在残余误差,因此,并不严格以第二频偏值是否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作为归属关系的唯一确定因素,而是将有效频偏值区间进行了稍微扩大,以提高对第一频偏值可靠性的冗余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或者图3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的过程。如图4所示,该过程可以包括步骤402-步骤406。
步骤402,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
由于第二频偏值是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按照预设的估计准则选择得到的,因此第二频偏值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之间可能存在残余多普勒频偏,本实施例中通过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先对导频信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信号。
步骤404,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
一般的,第二频偏值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之间可能存在残余多普勒频偏会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因此,对补偿后的导频符号可以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的第三频偏值准确反映残余多普勒频偏。
步骤406,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目标频偏值。
基于第二频偏值与实际多普勒频偏之间可能存在残余多普勒频偏,且第三频偏值能够准确反映该残余多普勒频偏,则将第二频偏值与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的目标频偏值的准确性较高。
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再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然后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目标频偏值;相较于直接将第二频偏值直接作为目标频偏值,本实施例得到的目标频偏值的准确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图2-图4任一个所示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这样设计候选频偏值,可以确保第二频偏值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之间残余的多普勒频偏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之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中的多个候选频偏值的设置考虑了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的范围,即任意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scs/N);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频偏值相对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残余多普勒频偏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使用第二频偏值对各导频符号进行补偿,得到的补偿后的导频符号之间的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即上述第二频偏值相对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残余多普勒频偏)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如此,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法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的第三频偏值;将第三频偏值与第二频偏值进行相加,得到的目标频偏值能够准确反映待估计的目标信号的多普勒频偏情况。本实施例中设计的多个候选频偏值的设计原理,能进一步提高多普勒频偏估计的准确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候选频偏值中的值最小的正值候选频偏值,不仅小于scs/N,还小于scs/2N;相应的,候选频偏值中的值最大的负值候选频偏值,不仅大于-scs/N,还大于-scs/2N;如此,在保证第二频偏值相对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残余多普勒频偏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的基础上,还能在第二频偏值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归属关系的判断过程中,提高对第一频偏值可靠性的冗余度。
参见表1,本实施例给出几个按照上述候选频偏值设计原理的候选频偏值示例。其中,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2N,scs/2N),与两列导频符号之间的间隔数N关系,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基于两列导频符号之间的间隔数N来确定多个候选频偏值。
表1:有效频偏值区间和多个候选频偏值示例
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导频符号之间的符号间隔数N为4时,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8,scs/8),多个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具体设计思路:以0为中心,先取略小于scs/8的一个值(与有效频偏值区间相对应),这里取的是9scs/80;然后以9scs/80为起始的正值候选频偏值,以18scs/80为步长,得到其他候选频偏值分别为27scs/80(即9scs/80+1*18scs/80),45scs/80(即9scs/80+2*18scs/80),63scs/80(即9scs/80+3*18scs/80),81scs/80(即9scs/80+4*18scs/80);负值的候选频偏值的设定为正值的对称值。
其中,上述候选频偏值设计过程中的步长与方法计算复杂度以及硬件处理效率相关。第二频偏估计方式的计算机复杂度与候选频偏值的个数有关,具体为,计算复杂度与候选频偏值个数呈倍数关系;步长越小,对应的候选频偏值越多,这样,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得到第二频偏值的过程中计算复杂度就越高。如果硬件处理效率很高,比如,接收端可以采用并行处理,可以同时并行计算2个或者多个候选频偏值的计算过程,那么可以适当减少步长,设置更多的候选频偏值;这样,得到的第二频偏值能够更接近实际多普勒频偏值,即残余多普勒频偏值更小,有利于提升得到的频偏估计方法的性能。总之,若计算复杂度不受限或者接收端的硬件处理效率高或者对频偏估计方法的性能要求较高,那么可以适当减少步长;反之,加大步长。
下面结合表1中的示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频偏值相对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残余多普勒频偏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的原理。示例性的,导频符号之间的间隔符号数N为3时,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为(-scs/6,scs/6);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中的任意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相差最大为6scs/20;比如实际多普勒值介于候选值9scs/20和15scs/20之间,那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实际多普勒频偏值=9scs/20~12scs/20之间的一个值时,第二频偏值为候选频偏值9scs/20,此时对应的残余多普勒频偏值为0~3scs/20;第二种情况是:当实际多普勒频偏值=12scs/20~15scs/20之间的一个时,第二频偏值为候选频偏值15scs/20,此时对应残余多普勒频偏值为-3scs/20~0;由此可以看出最大残余多普勒频偏值为-3scs/20或3scs/20,落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有效频偏值区间(-scs/6,scs/6)内;即,本实施例中,频偏值相对于实际多普勒频偏值的残余多普勒频偏一定落在有效频偏值区间内。如此,使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各导频符号进行补偿,再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估计得到残余多普勒频偏值,能够极大的减少残余多普勒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如何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的过程。如图5所示,该过程包括步骤502-步骤508。
步骤502,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对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
示例性的,一个OFDM子帧中存在四列(两列及以上均可)导频符号;四列导频符号基于变换域降噪信道估计方法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称为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记为、/>、/>和/>
步骤504,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利用候选频偏值对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
示例性的,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进行如下计算:依次假设每一列导频符号为待估计列,利用另外三列的第一信道估计值通过时域维纳滤波方法插值得到待估计列的第二信道估计值(即插值结果),这样四列导频符号得到的插值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记为、/>和/>,其中,/>表示第/>个候选多普勒值的索引。
步骤506,获取第一信道估计值和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
示例性的,每个候选频偏值下得到的4列第一信道估计值与4列第二信道估计值,可以按照公式3进行获取对应的误差统计值,
, (公式3)
其中,表示第/>个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表示第/>个候选多普勒值的索引。
步骤508,将各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
示例性的,比较所有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值,将最小误差统计值对应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可以用公式4表示:
, (公式4)
其中,表示候选频偏值的集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中,通过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对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利用候选频偏值对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获取第一信道估计值和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将各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可以提高得到的第二频偏值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频偏估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包括步骤602-步骤618。
步骤602,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步骤604,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
其中,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其中,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包括: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对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利用候选频偏值对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获取第一信道估计值和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将各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
步骤606,判断第二频偏值是否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
步骤608,若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检测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检测结果。
若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跳转到步骤614。
步骤610,判断检测结果是否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其中,预设组合条件包括{第一频偏值大于零,第二频偏值大于或者等于零},{第一频偏值小于零,第二频偏值小于或者等于零},或者,{第一频偏值等于零}。
步骤612,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
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跳转到步骤614。
步骤614,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
步骤616,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
步骤618,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本申请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应用在5G(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对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and PBCH Block,同步信号和PBCH块)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参考图7,SSB中一个子帧在四个OFDM符号上分布导频数据,示例性的,在OFDM符号2-OFDM符号5上存在连续4个导频符号,导频符号占据20RB的带宽,子载波间隔scs=15kHz。由于各导频符号是连续分布,所以导频符号之间的间隔数N=1。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有效频偏值区间为(-7.5kHz,7.5kHz);多个候选频偏值设置为[-15kHz,-10kHz,-5kHz,0,5kHz,10kHz,15kHz]。
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导频符号2-导频符号5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包括:对该4个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结果分别为、/>、/>。其中,每个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结果长度等于127;符号2/3/4/5按照{2,3}、{3,4}和{4,5}组成3组,分别计算这三组的相关值/>、/>和/>,然后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得到第一频偏值:
, (公式5)
其中,是相邻两符号之间的时间长度,/>
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导频符号2-导频符号5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包括:将导频符号2-导频符号5分别基于变换域降噪信道估计方法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也可以称为观测结果),分别记为、/>、/>和/>;然后针对多个候选频偏值[-15kHz,-10kHz,-5kHz,0,5kHz,10kHz,15kHz]中的每个候选频偏值进行如下计算:依次假设每一列导频符号为带估计列,利用另外三列的观测结果通过时域维纳滤波方法插值得到待估计列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也可以相应称为插值结果),分别记为/>,/>和/>;其中,/>表示第/>个候选多普勒值的索引;然后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得到的4列插值结果与4列观测结果分别进行作差,然后进行误差统计,得到误差统计值,可以用公式6表示得到误差统计值的过程:
,(公式6)
其中,表示第/>个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表示第/>个候选频偏值的索引。最后比较所有候选频偏值的误差统计值,最小误差统计值对应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估计值。
若第二频偏值没有超出有效频偏值区间(-7.5kHz,7.5kHz),则判断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其中,在N=1时,对应的预设组合情况具体包括:{Doppler1=正值,且Doppler2={0或5kHz}}、{Doppler1=负值,Doppler2={0或-5kHz}}或者{Doppler1=0,Doppler2={-5kHz或0或5kHz}}。若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若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若第二频偏值超出有效频偏值区间(-7.5kHz,7.5kHz),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包括: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2-导频符号5分别进行多普勒频偏补偿,然后用补偿后的导频符号再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此时计算出的多普勒频偏值记为第三频偏值;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相加,得到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本申请提供的频偏估计方法应用在5G NR系统中对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追踪参考信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参考图8,TRS中一个子帧在两个OFDM符号上分布导频符号,示例性的,在OFDM符号4和OFDM符号8上分布2个导频符号,每个导频符号的每个资源块(RB)中在资源单元RE0、RE4和RE8均匀分布3个导频数据,假设带宽大小为52RB,载波间隔scs=30kHz,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导频符号之间的间隔数N=4。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有效频偏值区间为(-3.75kHz,3.75kHz);多个候选频偏值设置为[-30.375kHz,-23.625kHz,-16.875kHz,-10.125kHz,-3.375kHz,0,3.375kHz,10.125kHz,16.875kHz,23.625kHz,30.375kHz]。
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导频符号4和导频符号8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导频符号4和导频符号8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若第二频偏值没有超出有效频偏值区间(-3.75kHz,3.75kHz),则判断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其中,在N=4,对应的预设组合情况具体包括:{Doppler1=正值,Doppler2={0或3.375kHz}}、{Doppler1=负值,Doppler2={0或-3.375kHz}}或者{Doppler1=0,Doppler2={-3.375kHz或0或3.375kHz}}。若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若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情况,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若第二频偏值超出有效频偏值区间(-3.75kHz,3.75kHz),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包括: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4和导频符号8分别进行多普勒频偏补偿,然后用补偿后的导频符号再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此时计算出的多普勒频偏值记为第三频偏值;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相加,得到目标频偏值。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频偏估计方法的频偏估计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频偏估计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频偏估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频偏估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02、估计模块904和确定模块906,其中:
获取模块902,用于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估计模块904,用于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
确定模块906,用于根据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或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有效频偏值区间为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6用于若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6用于若第二频偏值属于有效频偏值区间,则检测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检测结果;以及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第一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第二频偏值获取目标频偏值;其中,预设组合条件包括{第一频偏值大于零,第二频偏值大于或者等于零},{第一频偏值小于零,第二频偏值小于或者等于零},或者,{第一频偏值等于零}。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6用于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将第一频偏值确定为目标频偏值;以及用于若检测结果为第一频偏值和第二频偏值不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则基于第二频偏值确定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6包括初始补偿单元、残余计算单元以及目标确定单元,其中:初始补偿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利用第二频偏值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残余计算单元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目标确定单元将第二频偏值和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目标频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大小相邻的两个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估计模块904包括第二估计单元,其中:
第二估计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导频符号,对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以及用于针对每个候选频偏值,利用候选频偏值对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以及用于获取第一信道估计值和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以及用于将各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第二频偏值。
上述频偏估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通信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通信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通信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各有效频偏值区间和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数据。该通信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通信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频偏估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通信设备的限定,具体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所述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所述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所述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所述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所述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
根据所述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或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所述有效频偏值区间为所述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或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包括:
若所述第二频偏值不属于所述有效频偏值区间,则基于所述第二频偏值确定所述目标频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频偏值属于所述有效频偏值区间,则检测所述第一频偏值和所述第二频偏值是否符合预设组合条件,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确定所述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频偏值;
其中,所述预设组合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频偏值大于零,所述第二频偏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所述第一频偏值小于零,所述第二频偏值小于或者等于零},或者,{所述第一频偏值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确定所述目标频偏值或者基于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频偏值,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频偏值和所述第二频偏值符合所述预设组合条件,则将所述第一频偏值确定为所述目标频偏值;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频偏值和所述第二频偏值不符合所述预设组合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二频偏值确定所述目标频偏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频偏值确定所述目标频偏值,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导频符号,利用所述第二频偏值对所述导频符号进行频偏补偿处理,得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
利用所述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多个所述补偿后的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三频偏值;
将所述第二频偏值和所述第三频偏值进行相加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频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候选频偏值中大小相邻的两个所述候选频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有效频偏值区间的两个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所述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导频符号,对所述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第一信道估计值;
针对每个所述候选频偏值,利用所述候选频偏值对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值分别进行时域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第二信道估计值;
获取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值和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值对应的所述第二信道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所述候选频偏值对应的多个误差值获取所述候选频偏值对应的误差统计值;
将各所述候选频偏值中误差统计值最小的候选频偏值作为所述第二频偏值。
8.一种频偏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频偏估计的目标信号中的多个导频符号;
估计模块,用于利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所述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一频偏值,并利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所述多个导频符号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得到第二频偏值,所述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各所述导频符号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所述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基于预设的多个候选频偏值进行的多普勒频偏估计;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频偏值和有效频偏值区间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基于所述第一频偏值或所述第二频偏值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目标频偏值,所述有效频偏值区间为所述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对应的频偏值覆盖区间。
9.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713195.3A 2023-06-16 2023-06-16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455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3195.3A CN116455719B (zh) 2023-06-16 2023-06-16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3195.3A CN116455719B (zh) 2023-06-16 2023-06-16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5719A true CN116455719A (zh) 2023-07-18
CN116455719B CN116455719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127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3195.3A Active CN116455719B (zh) 2023-06-16 2023-06-16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571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062A (zh) * 2009-03-03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纠正方法和设备
US20090323837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Foundation For Corporate Collaboration Method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 in system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sub-carriers
KR20120048362A (ko) * 2010-11-05 2012-05-15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Ofdm 시스템에서 인접한 파일럿들의 상관을 이용한 정수 주파수 옵셋 추정 방법
WO2016119444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82288A (zh) * 2017-10-09 2018-02-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计算信道估计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6266A (zh) * 2018-01-08 2018-09-2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移动信道下宽带专网的可靠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89460A (zh) * 2019-01-25 2019-06-1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行频偏跟踪补偿方法及装置
WO2020211054A1 (zh) * 2019-04-18 2020-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偏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资源块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714086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方法及基站
CN114301743A (zh) * 2020-09-23 2022-04-0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051899A (zh) * 2022-04-13 2022-09-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40225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837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Foundation For Corporate Collaboration Method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 in system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sub-carriers
CN101547062A (zh) * 2009-03-03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纠正方法和设备
KR20120048362A (ko) * 2010-11-05 2012-05-15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Ofdm 시스템에서 인접한 파일럿들의 상관을 이용한 정수 주파수 옵셋 추정 방법
WO2016119444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82288A (zh) * 2017-10-09 2018-02-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计算信道估计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6266A (zh) * 2018-01-08 2018-09-2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移动信道下宽带专网的可靠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89460A (zh) * 2019-01-25 2019-06-1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行频偏跟踪补偿方法及装置
WO2020211054A1 (zh) * 2019-04-18 2020-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偏确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资源块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714086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方法及基站
CN114301743A (zh) * 2020-09-23 2022-04-0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WO2023040225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51899A (zh) * 2022-04-13 2022-09-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G ZHI ET AL.: "A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OFDM systems",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丁旭辉: "低噪声比环境下基于低码率Turbo码的可靠通信传输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李耀晨;赵渊;裴文端;: "5G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普勒频偏估计算法",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no. 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5719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656B (zh) 无线信号覆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032702B (zh) 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740405B (zh) 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55263B (zh)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29844A1 (zh) 频偏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65594A (zh) 一种基于fdd系统的无源交调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1404853A (zh) 一种载波频偏估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900855A (zh) 信道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4847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455719B (zh)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34303B (zh) 自适应频域信道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705646B2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detection systems
CN115987743B (zh) 信道状态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01504B (zh) 时域抽头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205111A1 (zh) 数据合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6038071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ne or more received radio signals
CN112235002A (zh) 谐波消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6318464B (zh) 无线链路监听的自适应门限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8075866B (zh) 基于重复传输系统的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17118791B (zh)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43124B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15987740B (zh)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00198B (zh) 干扰消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32701B (zh)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31924A1 (zh) 信号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