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2978A -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2978A
CN116422978A CN202310690957.2A CN202310690957A CN116422978A CN 116422978 A CN116422978 A CN 116422978A CN 202310690957 A CN202310690957 A CN 202310690957A CN 116422978 A CN116422978 A CN 116422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w
flying
pump wheel
pump impell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0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育乐
李骏驰
殷龙海
梁鑫
房圣桃
杨德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Hua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Hua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3106909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2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2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2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9/00Methods, machines, or devic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al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3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isolating vibrations in parts of the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securing to a spindle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涉及泵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旋转底座、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的离心组件,所述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飞爪;所述旋转底座用于与装配有泵轮的主轴连接,所述旋转底座设置有所述摆臂支座,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铰接所述飞爪的中部,所述飞爪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泵轮的轴向保持一致,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与所述泵轮留有间隙,所述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所述飞爪的尾部重量,所述飞爪的头部用于抵接所述泵轮的径向外壁。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具有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泵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重要结构之一,其功能是将发动机动力转变为油液动能,泵轮的加工主要采用车削的方法,传统车削方法采用中心夹具固定泵轮中心,通过旋转中心夹具并采用轴向给刀的方式对泵轮进行车削加工。
泵轮毛胚是由铸造或焊接制成,铸造或焊接的加工工艺会使泵轮毛胚自身的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泵轮毛胚的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泵轮毛胚在进一步加工制成泵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车削的方式,传统车削技术在固定泵轮时采用中心夹持的方式,外壳边缘并没有其他辅助支撑装置,难以保持充足的稳定性。泵轮毛胚加工过程中需要高速转动,由于泵轮毛胚的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泵轮毛胚在旋转过程中就会产生震动,导致影响整个加工精度。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降低零件加工转速、减小车削深度的方法来减少边缘震动,但是上述方法会使零件的加工效率变低,从而导致零件的加工时间变长,加工成本变高。这种现象尤其在零件需要在大批量生产时更为明显,因此,如何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现象,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亟须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具有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的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跟随主轴高速旋转的泵轮所产生的震动,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旋转底座、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的离心组件,所述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飞爪;
所述旋转底座用于与装配有泵轮的主轴连接,所述旋转底座设置有所述摆臂支座,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铰接所述飞爪的中部,所述飞爪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泵轮的轴向保持一致,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与所述泵轮留有间隙,所述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所述飞爪的尾部重量,所述飞爪的头部用于抵接所述泵轮的径向外壁;
所述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所述离心组件沿所述泵轮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N≥3且为3的倍数。
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泵轮在随主轴旋转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其包括旋转底座、设置于旋转底座的离心组件,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飞爪,旋转底座用于与装配有泵轮的主轴连接,实现与主轴、以及泵轮的同步旋转,旋转底座设置有摆臂支座,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铰接飞爪的中部,实现飞爪以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为旋转中心的摆动旋转,飞爪的长度方向与泵轮的轴向保持一致,便于飞爪通过沿摆臂支座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实现其与泵轮的靠近或远离,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与泵轮留有间隙,则为飞爪绕摆臂支座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提供活动空间,方便飞爪实现其自身对泵轮的靠近或远离,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的尾部重量,则使飞爪与摆臂支座形成了杠杆结构,飞爪的头部用于抵接泵轮的径向外壁,在主轴、以及泵轮的旋转作用下,跟随主轴同步旋转的飞爪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的尾部重量,飞爪的尾部朝向远离泵轮的方向顶出,飞爪的头部则朝向靠近泵轮的方向抵紧泵轮的径向外壁,从而起到夹紧固定作用,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离心组件沿泵轮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旋转底座,N≥3且为3的倍数,在上述设置数量的情况下,离心组件随着主轴的旋转具备更充分的离心力,保证飞爪对泵轮的夹紧固定效果,在旋转底座、离心组件与主轴、泵轮的同步旋转状态下,从而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即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所述泵轮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
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则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且充分接触,增强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的径向外壁的抵接支撑效果,在随主轴同步旋转的过程中,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在与泵轮的径向外壁同步旋转的同时,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的径向外壁提供充分的抵接支撑效果,从而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头部与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飞爪的尾部与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飞爪的头部与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飞爪的尾部与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则相当于使杠杆式结构的支点进行前移,从而提高更长的力臂来起到更强力的支撑作用,即飞爪的尾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飞爪的头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则获得更强的向内支撑作用力,从而对泵轮的径向外壁起到充分且稳定的抵接支撑,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长度大于所述泵轮的轴向长度。
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飞爪的长度大于泵轮的轴向长度,保证了飞爪具有充分的摆动空间,从而对泵轮起到强力的支撑固定作用,避免因飞爪摆动空间过小而对于泵轮的支撑作用力不足,从而有效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中部朝着靠近所述泵轮的轴心方向向内凹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尾部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配重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飞爪的头部为渗碳淬火材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旋转底座为碳纤维材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高度低于所述泵轮的径向中心线高度。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泵轮在随主轴旋转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其包括旋转底座、设置于旋转底座的离心组件,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飞爪,旋转底座用于与装配有泵轮的主轴连接,实现与主轴、以及泵轮的同步旋转,旋转底座设置有摆臂支座,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铰接飞爪的中部,实现飞爪以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为旋转中心的摆动旋转,飞爪的长度方向与泵轮的轴向保持一致,便于飞爪通过沿摆臂支座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实现其与泵轮的靠近或远离,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与泵轮留有间隙,则为飞爪绕摆臂支座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提供活动空间,方便飞爪实现其自身对泵轮的靠近或远离,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的尾部重量,则使飞爪与摆臂支座形成了杠杆结构,飞爪的头部用于抵接泵轮的径向外壁,在主轴、以及泵轮的旋转作用下,跟随主轴同步旋转的飞爪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的尾部重量,飞爪的尾部朝向远离泵轮的方向顶出,飞爪的头部则朝向靠近泵轮的方向抵紧泵轮的径向外壁,从而起到夹紧固定作用,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离心组件沿泵轮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旋转底座,N≥3且为3的倍数,在上述设置数量的情况下,离心组件随着主轴的旋转具备更充分的离心力,保证飞爪对泵轮的夹紧固定效果,在旋转底座、离心组件与主轴、泵轮的同步旋转状态下,从而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即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则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且充分接触,增强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的径向外壁的抵接支撑效果,在随主轴同步旋转的过程中,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在与泵轮的径向外壁同步旋转的同时,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的径向外壁提供充分的抵接支撑效果,从而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的头部与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飞爪的尾部与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则相当于使杠杆式结构的支点进行前移,从而提高更长的力臂来起到更强力的支撑作用,即飞爪的尾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飞爪的头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则获得更强的向内支撑作用力,从而对泵轮的径向外壁起到充分且稳定的抵接支撑,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的长度大于泵轮的轴向长度,保证了飞爪具有充分的摆动空间,从而对泵轮起到强力的支撑固定作用,避免因飞爪摆动空间过小而对于泵轮的支撑作用力不足,从而有效消除泵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的工作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的第一加工数据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的第二加工数据图。
图中:1、旋转底座;2、摆臂支座;3、飞爪;4、泵轮;5、配重块;6、主轴;7、法兰;8、夹具;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跟随主轴6高速旋转的泵轮4所产生的震动,包括旋转底座1、设置于旋转底座1的离心组件,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2、飞爪3;旋转底座1用于与装配有泵轮4的主轴6连接,旋转底座1设置有摆臂支座2,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铰接飞爪3的中部,飞爪3的长度方向与泵轮4的轴向保持一致,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与泵轮4留有间隙,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飞爪3的头部用于抵接泵轮4的径向外壁;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离心组件沿泵轮4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旋转底座1,N≥3且为3的倍数。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泵轮4的加工过程中,泵轮4需要跟随主轴6进行高速旋转,但是泵轮4具有较大的重量,而在实际的加工场景中,泵轮4的质心与其几何中心不重合,在普通的低速旋转中不会体现工件的震动,而在泵轮4跟随主轴6的高速旋转的加工条件中就会放大这一特点,进而导致泵轮4在跟随主轴6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震动,常规的固定工具在对泵轮4进行固定时,该固定工具与主轴6进行同步的旋转,就会产生共振,无法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其仅能够起到常规的固定夹紧效果,无法针对泵轮4在随主轴6旋转过程中而产生的震动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因此,为了解决泵轮4在高速旋转中带来的震动问题,本申请包括旋转底座1、设置于旋转底座1的离心组件,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2、飞爪3,旋转底座1用于与装配有泵轮4的主轴6连接,实现与主轴6、以及泵轮4的同步旋转,旋转底座1设置有摆臂支座2,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铰接飞爪3的中部,实现飞爪3以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为旋转中心的摆动旋转,飞爪3的长度方向与泵轮4的轴向保持一致,便于飞爪3通过沿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实现其与泵轮4的靠近或远离,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与泵轮4留有间隙,则为飞爪3绕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提供活动空间,方便飞爪3实现其自身对泵轮4的靠近或远离,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则使飞爪3与摆臂支座2形成了杠杆结构,飞爪3的头部用于抵接泵轮4的径向外壁,在主轴6、以及泵轮4的旋转作用下,跟随主轴6同步旋转的飞爪3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飞爪3的尾部朝向远离泵轮4的方向顶出,飞爪3的头部则朝向靠近泵轮4的方向抵紧泵轮4的径向外壁,从而起到夹紧固定作用,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离心组件沿泵轮4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旋转底座1,N≥3且为3的倍数,在上述设置数量的情况下,离心组件具备更为独立且分散的结构布局,在离心组件随主轴6旋转而进行同步旋转时,杠杆式结构的离心组件具备更充分的离心力,保证飞爪3对泵轮4的夹紧固定效果,相对于其他数量的结构设置,数量为3的倍数的飞爪3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每个飞爪3的离心力的作用点更为集中且充分,体现出每个飞爪3的聚焦式集中受力特点,同时,飞爪3与泵轮4进行同步旋转的状态下,上述设置数量状态下的飞爪3对泵轮4起到协同夹紧的作用,增强泵轮4在跟随主轴6高速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泵轮4由于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而发生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震动,由此,通过飞爪3消除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在旋转底座1、离心组件与主轴6、泵轮4的同步旋转状态下,从而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即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常规夹具对泵轮4进行夹紧的结构基础上,通过设置杠杆式、上述数量布局的飞爪3,对泵轮4起到辅助夹紧的作用,即使泵轮4的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飞爪3也能对泵轮4起到协同夹紧的作用,在主轴6高速旋转的加工状态下,飞爪3获得强力的离心力,其与泵轮4达到同步旋转的状态,同时保持辅助夹紧作用,即常规夹具对泵轮4起到主动的共振式固定作用,飞爪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泵轮4起到被动的协同夹紧作用,作为额外的限制结构,避免与泵轮4产生共振,增强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泵轮4因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而产生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震动。
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横坐标代表飞爪3的数量,纵坐标分别代表泵轮4的加工时长、加工精度、去除效率,各自对应有数据曲线,在同一阶段范围内的飞爪3的数量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当飞爪3的数量为三个时,其加工时长最短、加工精度最高套、去除效率最高;而当飞爪3的数量为四个时,其加工时长较长、加工精度较低、去除效率较低,总体优势次之;当飞爪3的数量为两个时,其加工时长最长、加工精度最低、去除效率最低。其中,去除效率指的是,刀具在加工去除材料的过程中,材料表面去除的厚度与时间的比值。如图4所示,横坐标代表主轴6转速,纵坐标代表加工精度,三条数据曲线分别对应不同数量的飞爪3的结构设置,在同一阶段范围内的飞爪3的数量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在主轴6高速旋转的场景下,随着主轴6转速的继续升高,当飞爪3的数量为三个时,其加工精度始终保持最高;当飞爪3的数量为四个时,其加工精度较低;当飞爪3的数量为两个时,其加工精度最低。由此可见,随着主轴6的转速继续升高,当飞爪3的数量为3的倍数时,其带来的优势始终高于同阶段范围内的其他数量设置。即通过数量为3的倍数的飞爪3消除泵轮4在随主轴6高速旋转中产生的震动,进而减少加工时长,提高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底座1上安装有摆臂支座2,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开设有第一通孔,飞爪3的中部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飞爪3的中部和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通过插销连接,飞爪3以插销的连接位置为旋转支点,进行杠杆式的摆动旋转,从而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飞爪3的头部安装有爪头,爪头用于抵接泵轮4的接触面且与泵轮4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保证爪头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充足的支撑固定作用,进而消除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爪头可拆卸的连接于飞爪3的头部,则可以根据实际加工中的泵轮4形状来选择对应的爪头,从而适应多种不同的具体泵轮4加工,有效的消除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地,在实际的泵轮4加工过程中,泵轮4由于型号不同、尺寸不一,其具备多种不同的形状或结构,因此,为了增强对于泵轮4支撑固定的适应性,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保证飞爪3的头部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之间的有效且充分接触,进而增强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抵接支撑效果,在随主轴6同步旋转的过程中,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也进行同步旋转,与此同时,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提供充分的抵接支撑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飞爪3对于泵轮4的协同夹紧效果,保证泵轮4在跟随主轴6进行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从而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另外,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也能对泵轮4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避免其发生轴向滑动,从而在消除泵轮4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头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飞爪3的尾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为了提高飞爪3的受力敏感度,飞爪3的头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飞爪3的尾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则相当于使杠杆式结构的支点进行前移,从而提高更长的力臂来起到更强力的支撑作用,即飞爪3的尾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飞爪3的头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则获得更强的向内支撑作用力,从而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充分且稳定的抵接支撑,进而实现飞爪3与泵轮4之间的同步高速旋转,对泵轮4的径向震动起到限制作用,继而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在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的基础之上,通过使飞爪3的头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飞爪3的尾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在不需要增加额外部件、不需要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飞爪3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离心力,即进一步增强飞爪3的头部对泵轮4的支撑固定效果,从而消除泵轮4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长度大于泵轮4的轴向长度。
具体地,为了更为合理的对泵轮4起到支撑固定效果,飞爪3的长度大于泵轮4的轴向长度,这样使飞爪3具有充分的摆动空间,从而对泵轮4起到强力的支撑固定作用,避免因飞爪3摆动空间过小而对于泵轮4的支撑作用力不足,从而有效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除此之外,飞爪3的长度大于泵轮4的轴向长度,便于为飞爪3的结构优化提供改造空间,从而使其满足多种泵轮4加工过程的震动消除需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中部朝着靠近泵轮4的轴心方向向内凹陷。
具体地,在大多数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泵轮4的直径大于主轴6的直径,因此,为了在节省占用空间的同时,使飞爪3能够从高速旋转中更为轻松的获得更充分的离心力,飞爪3的中部朝着靠近泵轮4的轴向方向向内凹陷,即飞爪3的头部相对于飞爪3的中部向外凸出,从而便于其适应对于泵轮4的支撑固定,飞爪3的中部则相对靠近主轴6,优化飞爪3的占用空间,同时保证飞爪3具有充足的摆动空间,在随主轴6进行高速旋转时,飞爪3具备更为充足的摆动幅度,同时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所用空间,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泵轮4的支撑固定和辅助夹紧,限制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径向震动,进而消除泵轮4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尾部设置有配重块5。
具体地,为了避免支撑作用力不足的情况出现,飞爪3的尾部设置有配重块5,通过增设配重块5,增加飞爪3在旋转过程中受到的离心力,即飞爪3的尾部受到更强的沿泵轮4的径向向外的离心力,飞爪3的头部受到更强的沿泵轮4的径向向内的离心力,从而使飞爪3的头部对泵轮4起到充分的支撑固定作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配重块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为了便于调节飞爪3所能受到的离心力大小,除了控制主轴6转速的调节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配重块5的安装数量来对飞爪3所能获得的离心力大小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飞爪3的尾部开设有第三通孔,配重块5对应开设有第四通孔,配重块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飞爪3与指定数量的配重块5通过销钉连接,从而实现飞爪3的尾部重量调节,进而调整飞爪3所能获得的离心力大小,根据泵轮4的实际加工需求,对其进行震动的消除。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爪3的头部为渗碳淬火材质。
具体地,在泵轮4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飞爪3需要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进行抵接支撑,在长时间、多次数的加工状态下,飞爪3就容易出现磨损,甚至导致飞爪3难以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充足的支撑固定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增强飞爪3的耐磨性能,飞爪3的头部为渗碳淬火材质,在上述材质的作用下,飞爪3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从而满足长时间、多次数的泵轮4加工操作,始终保持良好的消除震动效果,除此之外,在增强飞爪3头部耐磨性能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兼顾提高加工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底座1为碳纤维材质。
具体地,作为离心组件的安装结构载体,旋转底座1在泵轮4加工过程中,为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起到了强力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泵轮4加工过程中,提高主轴6转速也是增强飞爪3所获得的离心力大小的关键因素,而旋转底座1重量过大或偏大的情况下,主轴6转速过高就会增加加工的危险性,而为了保证泵轮4加工过程的安全性,主轴6转速就需要降低,此时不仅降低加工效率,也提高了加工成本,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保证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的震动被有效消除,旋转底座1为碳纤维材质,在该材质的特点下,旋转底座1实现了整体结构的轻量化,同时又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飞爪3以及摆臂支座2在泵轮4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其稳定的消除泵轮4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高度低于泵轮4的径向中心线高度。
具体地,在泵轮4的加工过程中,泵轮4通常位于主轴6的头端,因此,泵轮4处于最外部的位置,为了保证飞爪3在旋转过程中获得强大的离心力,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高度低于泵轮4的径向中心线高度,这样就使得飞爪3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泵轮4的径向中心线以下,在此结构状态下,泵轮4的整体结构重心位于飞爪3的旋转中心以上,即泵轮4的整体结构重心处于飞爪3的支撑行程内,从而便于飞爪3为泵轮4的径向外壁提供强力的支撑作用力,同时,利于飞爪3的尾部获得更强大的沿泵轮4径向向外的离心力,利于飞爪3的头部获得更强大的沿泵轮4径向向内的离心力,进而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稳定的支撑固定效果,在多组离心组件的作用下,便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了充足的支撑夹持效果,进而在同步旋转的过程中,消除泵轮4由于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其中,作为应用示例之一,如图2所示,主轴6通过法兰7连接有夹具8,夹具8连接有泵轮4,对泵轮4起到初步的固定作用,夹具8还连接有拉杆9,拉杆9与泵轮4连接,实现对于泵轮4的轴向行程调节,上述结构为现有结构,无法消除泵轮4在随主轴6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因此,为了消除泵轮4在随主轴6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旋转底座1与法兰7连接,即旋转底座1通过法兰7与主轴6连接,从而实现旋转底座1与主轴6之间的同步旋转,旋转底座1上设置有离心组件,离心组件的飞爪3和摆臂支座2相互配合作用,在随主轴6、以及泵轮4同步旋转的作用下,飞爪3因同步旋转而受到充足的离心力,飞爪3的尾部因重量较大而获得沿泵轮4径向向外的离心力,飞爪3的尾部沿泵轮4径向向外的方向摆动,飞爪3的头部因重量较小而获得沿泵轮4径向向内的离心力,飞爪3的头部沿泵轮4径向向内的方向摆动,由于泵轮4位于飞爪3的摆动行程内,飞爪3的头部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形成抵接支撑,在同步旋转的作用下,飞爪3与泵轮4进行同步旋转,同时,飞爪3的头部将离心力体现为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支撑作用力,从而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进而提高泵轮4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泵轮4在随主轴6旋转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其包括旋转底座1、设置于旋转底座1的离心组件,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2、飞爪3,旋转底座1用于与装配有泵轮4的主轴6连接,实现与主轴6、以及泵轮4的同步旋转,旋转底座1设置有摆臂支座2,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铰接飞爪3的中部,实现飞爪3以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为旋转中心的摆动旋转,飞爪3的长度方向与泵轮4的轴向保持一致,便于飞爪3通过沿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实现其与泵轮4的靠近或远离,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与泵轮4留有间隙,则为飞爪3绕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的摆动旋转提供活动空间,方便飞爪3实现其自身对泵轮4的靠近或远离,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则使飞爪3与摆臂支座2形成了杠杆结构,飞爪3的头部用于抵接泵轮4的径向外壁,在主轴6、以及泵轮4的旋转作用下,跟随主轴6同步旋转的飞爪3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于飞爪3的头部重量小于飞爪3的尾部重量,飞爪3的尾部朝向远离泵轮4的方向顶出,飞爪3的头部则朝向靠近泵轮4的方向抵紧泵轮4的径向外壁,从而起到夹紧固定作用,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离心组件沿泵轮4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旋转底座1,N≥3且为3的倍数,在上述设置数量的情况下,离心组件随着主轴6的旋转具备更充分的离心力,保证飞爪3对泵轮4的夹紧固定效果,在旋转底座1、离心组件与主轴6、泵轮4的同步旋转状态下,从而起到消除震动的作用,即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则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且充分接触,增强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的抵接支撑效果,在随主轴6同步旋转的过程中,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在与泵轮4的径向外壁同步旋转的同时,飞爪3的头部的抵接面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提供充分的抵接支撑效果,从而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3的头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飞爪3的尾部与摆臂支座2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则相当于使杠杆式结构的支点进行前移,从而提高更长的力臂来起到更强力的支撑作用,即飞爪3的尾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飞爪3的头部在上述结构状态下则获得更强的向内支撑作用力,从而对泵轮4的径向外壁起到充分且稳定的抵接支撑,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飞爪3的长度大于泵轮4的轴向长度,保证了飞爪3具有充分的摆动空间,从而对泵轮4起到强力的支撑固定作用,避免因飞爪3摆动空间过小而对于泵轮4的支撑作用力不足,从而有效消除泵轮4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的震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用于消除跟随主轴高速旋转的泵轮所产生的震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的离心组件,所述离心组件包括摆臂支座、飞爪;
所述旋转底座用于与装配有所述泵轮的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旋转底座设置有所述摆臂支座,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铰接所述飞爪的中部,所述飞爪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泵轮的轴向保持一致,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与所述泵轮留有间隙,所述飞爪的头部重量小于所述飞爪的尾部重量,所述飞爪的头部用于抵接所述泵轮的径向外壁;
所述离心组件的数量为N组,N组的所述离心组件沿所述泵轮的径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N≥3且为3的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头部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所述泵轮的径向外壁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头部与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飞爪的尾部与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长度大于所述泵轮的轴向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中部朝着靠近所述泵轮的轴心方向向内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尾部设置有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爪的头部为渗碳淬火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为碳纤维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座的游离端高度低于所述泵轮的径向中心线高度。
CN202310690957.2A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6422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0957.2A CN116422978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0957.2A CN116422978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2978A true CN116422978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8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0957.2A Pending CN116422978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297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7408A (ja) * 1990-03-23 1991-12-09 Teikoku Chuck Kk 薄肉ワーク加工用チャック
CN201579628U (zh) * 2009-12-30 2010-09-15 宏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铝圈加工夹座的甩片装置
CN203356636U (zh) * 2013-04-25 2013-12-25 马鞍山市郎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重卡盘
CN205841609U (zh) * 2016-07-29 2016-12-28 王一达 一种可调式机械阻尼装置
CN207857889U (zh) * 2018-01-17 2018-09-14 昆山同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铸件机加工用卡盘
CN111992749A (zh) * 2020-09-22 2020-11-27 宁夏宏源长城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锁紧式车床用三爪卡盘
CN218017212U (zh) * 2022-08-25 2022-12-13 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 端面内夹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7408A (ja) * 1990-03-23 1991-12-09 Teikoku Chuck Kk 薄肉ワーク加工用チャック
CN201579628U (zh) * 2009-12-30 2010-09-15 宏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铝圈加工夹座的甩片装置
CN203356636U (zh) * 2013-04-25 2013-12-25 马鞍山市郎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重卡盘
CN205841609U (zh) * 2016-07-29 2016-12-28 王一达 一种可调式机械阻尼装置
CN207857889U (zh) * 2018-01-17 2018-09-14 昆山同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铸件机加工用卡盘
CN111992749A (zh) * 2020-09-22 2020-11-27 宁夏宏源长城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锁紧式车床用三爪卡盘
CN218017212U (zh) * 2022-08-25 2022-12-13 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 端面内夹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397384A1 (en) Variable-diameter bearing clamp
CN201470895U (zh) 空气轴承电主轴的转轴
CN116422978A (zh) 一种能够消除震动的泵轮加工固定装置
CN203339874U (zh) 高同心度和传动精度的伺服电动缸
CN110977297A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涡轮叶轮与成品转子轴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05731921U (zh) 应用于超声振动加工的换能器
CN207239790U (zh) 一种新型高速滚珠轴承电主轴
CN201980927U (zh) 重型工件支承调节器
CN204458819U (zh) 新型耐磨氮化硅陶瓷轴承
CN210789254U (zh) 中孔水冷高速电主轴旋转接头支撑结构
CN208483236U (zh) 一种用于大悬伸镗刀杆的减振环
CN207853590U (zh) 一种低转动惯量的电机转子结构
CN201735829U (zh) 一种倒角机
CN214305117U (zh) 一种横梁长丝杠的支撑结构
CN215682092U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轴向磁轴承装配工装及电机
CN201349157Y (zh) 新型力矩电机
CN115055987B (zh) 一种自主型减振刀杆
CN216342998U (zh) 立式风机磁性耦合装置
CN213319164U (zh) 一种半包围框架式旋转角度头
CN114083397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修整轴的抗干扰精密传动装置
CN215316941U (zh) 一种立式车磨复合机床圆工作台传动结构
CN203509066U (zh) 三棱锥机床主轴
CN213016876U (zh) 新型减震降噪风扇
CN219221155U (zh) 一种曲轴平衡块结构
CN114688206B (zh) 一种高速旋转刀具用无质量偏心吸振器及吸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