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2542B -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2542B
CN116422542B CN202310691554.XA CN202310691554A CN116422542B CN 116422542 B CN116422542 B CN 116422542B CN 202310691554 A CN202310691554 A CN 202310691554A CN 116422542 B CN116422542 B CN 116422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feeding
target
compon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15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22542A (zh
Inventor
曹兴业
王晓峰
曹炳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ing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ing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ing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ing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15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2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2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2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6Means for supplying a selected one of a plurality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r several in selected proportions,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地调整胶水配比并提高供胶控制的精度。方法包括: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Description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胶水使用量的增加,现有的手动供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如何实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成为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传统的手动供胶方法存在胶水搅拌不均匀、原材料的浪费以及供胶量不精准等问题。此外,一些已有的自动化供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胶水供应控制需求,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胶液配比的偏差或偏离目标值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地调整胶水配比并提高供胶控制的精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包括:
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胶水浓度以及总用量,并根据所述胶水浓度和所述总用量计算所述目标胶水的目标胶量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并获取所述供胶系统对应的多个进料通道,以及根据所述组分信息和所述多个进料通道,确定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包括:
建立胶水配比计算模型,并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所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的变量中;
通过所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的预设配比函数,根据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胶水的目标胶水配比。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包括:
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
获取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并对所述标准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
对所述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所述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进行元素对齐,并分别计算每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对应的第二特征配比元素之间的误差值,得到多个误差值;
对所述多个误差值进行标准误差比较,得到误差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误差比较结果生成对应的配比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
通过预置的粘度温度模型对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构建对应的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曲线变化点提取,得到多个曲线变化点;
对所述多个曲线变化点进行斜率计算,得到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
将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中曲线斜率最大时的对应的胶水温度数据作为最佳温度,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包括: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以及获取所述供胶系统的标准胶体流速;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管道面积参数,并通过预置的流速函数对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计算,得到流速计算结果;
根据所述标准胶体流速和所述流速计算结果,生成流速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计算得到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
根据所述组分比例和所述进料时间,以及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对比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执行上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本发明通过自适应进料系统、多通道供胶系统和胶水流量检测系统的配合,实现高精度的胶水配比控制,减少胶液配比的偏差,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水配比计算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最佳温度分析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地调整胶水配比并提高供胶控制的精度。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S101、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目标胶量数据确定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还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预置的控制系统,获取所需生产的目标胶量数据。通过流量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中的进料控制阀门,针对每个进料通道实时监测并计量胶水的流量,并通过液位计或重量计等设备统计出每个组分的用量数据。通过目标胶量数据和每个组分的用量数据,利用进料配比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目标进料量和每个组分的用量数据。利用预想的供胶控制策略,控制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时间和流速,以满足所需的目标进料量和每个组分的用量要求。例如,假设需要生产100千克的某种粘合剂,配方为75%的胶水A,15%的胶水B和10%的胶水C。预置的供胶系统中共有3个进料通道,对应胶水A、B和C,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流速为3升/小时。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的目标胶量为75千克。在本发明步骤中,首先计量每个组分的胶水流量,分别为22.5千克、4.5千克和3千克。然后,利用配比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目标进料量,即75千克。通过目标进料量和每个组分的胶水用量数据,可以算出所需的组分用量数据,即56.25千克的胶水A,11.25千克的胶水B和7.5千克的胶水C。最后,通过预置的控制系统,按照预设的供胶控制策略,控制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时间和流速,以满足所需的目标进料量和每个组分的用量要求。
S102、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具体的,服务器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其中,服务器首先构建胶水配比计算模型,包括组分比例、计算公式、胶水流量传感器设备等。在模型设计时,考虑每个组分的流量精度、减少人工干预等方面,通过各种计量设备,如流量传感器、液位计、重量计等获取各组分的用量数据,将所获取的组分用量数据输入到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根据预置的计算公式,利用输入的组分用量数据进行胶水配比计算,根据胶水配比计算结果,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同时,可在流量传感器上实时监测浆液流量是否满足预设值,若不满足可根据计算结果自动调整前同步器组分进料速度,以达到目标胶水配比。例如,假设需要生产50公斤的产品,配方为胶水A:胶水B:胶水C=5:3:2,通过流量传感器等设备,获取胶水A、B、C的流量数据,分别为10千克、6千克和4千克。按照上述步骤,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到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输入后可得到胶水A、B、C的流量占比,分别为50%、30%、20%。因此,胶水的配比为A:B:C=5:3:2。将此配比设置到控制系统中,即可自动控制每个组分的流量,精准的达到所需的胶水配比。
S103、对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具体的,根据生产需要,预先设定目标胶水配比,需要说明的是,预置标准胶水配比通常是基于长期生产经验和实际需要确定的,进而将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和目标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需要,可以设置一定的允许误差范围进行配比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记录在控制系统中,根据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包括每个组分进料时间、流速等控制参数,根据目标配比和预置标准配比计算而来。例如,在生产一种特定的聚合物材料时,其中需要使用胶水A、B、C来达到特定的配比,配比为A:B:C=50:30:20。假设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为A:B:C=48:32:20。在实际生产中,将目标配比和预置的标准配比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可以允许的误差为±2%。因此,在配比对比的基础上,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将偏差控制在2%以内。
S104、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具体的,通过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获取胶水的温度数据,通过粘度计等设备获取胶水的粘度数据,将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组合起来,进行粘度分析。具体地,可以将温度和粘度数据构成二维散点图,然后通过拟合、回归等数学处理方法,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基于胶水粘度和胶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将胶水温度与胶水粘度的理想值相比较,得出最佳温度区间或温度值。在最佳温度区间内,胶水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此区间内寻找最适合的温度以使胶水粘度最符合需求,根据最佳温度分析结果,得到目标进料温度。通过加热或降温等方式,控制每个组分的进料温度以满足所需的目标进料温度。例如,对于某种聚合物材料生产场景,要求使用一定配比的胶水A、B、C,以制成一种粘度均匀的混合液。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粘度计等设备,获取胶水A、B、C的温度数据和粘度数据,假设温度分别为30℃、25℃、20℃,粘度分别为100mpa•s、80mpa•s、70mpa•s。进行粘度分析后,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出胶水混合液的粘度最佳温度区间为20-25℃。根据最佳温度分析结果,确定胶水A、B、C的进料温度为22℃、24℃、21℃,以满足所需的目标进料温度为23℃。
S105、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流量计等设备获取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将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具体地,可以根据进料通道的截面积和胶水流量数据计算出进料通道的平均流速,根据流速分析结果,评估每个进料通道的流速是否合理。如果流速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配比的准确性,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通过调整和控制组分进料流速,实现精准控制进料量和配比,最终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例如,假设需要生产一种特定的聚合物材料,其中需要使用胶水A、B、C来达到特定的配比,配比为A:B:C=50:30:20。通过流量计等设备,获取进料通道的流量数据,根据进料通道的截面积和胶水流量数据计算出进料通道的平均流速为0.5m/s、0.3m/s、0.2m/s。根据流速分析结果,最佳的流速范围为0.4-0.6m/s,要求每个进料通道的流速应该控制在此范围内。根据该流速范围,可以生成胶水A、B、C的组分进料流速为0.25L/min、0.15L/min、0.1L/min,以保证精准控制进料量和配比,最终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S106、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具体的,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性能等因素,制定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例如,制定根据目标配比实现固定时间内进料量的定量控制策略,通过调整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实现组分配比的准确控制,并保证组分进料量不超过一定范围,根据胶水的物性参数,以及第一进料的进料温度、进料量等因素,计算得出目标进料温度,根据目标进料温度、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等因素,制定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例如,制定根据目标配比和进料速率,计算出每个组分的进料量的定量控制策略,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下一轮次的供胶系统进行定量控制,通过调节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量,实现组分配比的精准控制,并保证进料量不超过预设范围。例如,对于某个聚合物材料生产过程,需要进行A、B、C三种组分的进料控制。已经制定了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具体为保持进料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固定的组分配比。通过流量计等设备,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并根据目标配比计算出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量。通过控制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量,达到目标配比和进料量控制范围的要求。同时,根据物性参数计算出目标进料温度,根据目标进料温度和已知条件,制定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实现对下一轮次的供胶系统进行定量控制,确保组分进料量满足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本发明通过自适应进料系统、多通道供胶系统和胶水流量检测系统的配合,实现高精度的胶水配比控制,减少胶液配比的偏差,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1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胶水浓度以及总用量,并根据胶水浓度和总用量计算目标胶水的目标胶量数据;
(2)获取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并获取供胶系统对应的多个进料通道,以及根据组分信息和多个进料通道,确定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
(3)根据目标胶量数据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确定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检测设备获取目标胶水的浓度和总用量。根据目标胶水的浓度和总用量计算出目标胶水的目标胶量数据。例如,如果目标胶水的浓度为10%,总用量为100L,则目标胶量为10L,从配方系统中获取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例如胶水A、B、C等,根据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从供胶系统中获取对应的进料通道和组分信息,根据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和目标胶量,计算出每个进料通道需要的目标胶量和组分用量。例如,如果A、B、C三种组分的目标胶量分别为2L、3L、5L,则根据组分信息,计算出A、B、C三个进料通道需要进料的组分用量,例如,对于某个工程需要使用胶水A、B、C三种组分生产特定的产品,制定了目标配比和总用量。首先,通过检测设备获取目标胶水的浓度和总用量,例如10%浓度和100L总用量。根据计算得出目标胶量为10L。然后,从配方系统获取胶水A、B、C的组分信息。接着,从供胶系统中获取对应的进料通道和组分信息,并根据目标胶量计算出每个进料通道需要进料的组分用量。例如,如果A、B、C三种组分的目标胶量分别为2L、3L、5L,则根据组分信息,计算出A、B、C三个进料通道需要进料的组分用量。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根据目标胶水的浓度和总用量确定目标胶量,获取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和供胶系统的进料通道和组分信息,最终确定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执行步骤S102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建立胶水配比计算模型,并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胶水配比计算模型的变量中;
S202、通过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的预设配比函数,根据组分用量数据计算得到目标胶水的目标胶水配比。
具体的,服务器建立胶水配比计算模型:首先,需要建立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输入胶水每个组分的用量数据。这些数据从生产计划或者MES系统中获取并转换为数字数据。数据的转换方式和获取方式需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各个组分的用量数据,计算得到目标胶水的配比。该模块的计算方式根据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会包含等比例配比、加权配比、非线性配比等不同的计算方式。预设配比计算函数中还应包含胶水属性数据和配置参数数据等相关数据参数,输出目标胶水的配比数据。该数据通常用来控制供胶系统的进料量,确保每个组分总体的配比在目标值内,进一步的,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通过预设配比函数计算得到目标胶水的配比。具体来说,从组分用量数据输入模块中提取各组分的用量数据,将其输入到预设配比函数模块中,预设配比函数模块则根据不同的计算方式,从而计算出目标胶水的配比。最终,目标胶水配比输出模块将配比数据输出到供胶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由控制系统通过相应设备,控制进料量以实现胶水配比的设定。例如,生产一种预设胶水配比的胶水产品时,其中,组分A:B:C = 3:2:1。建立了胶水配比计算模型,并设定预设配比函数为等比例配比方法。此时,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到该模型中,例如,A组分用量为300L,B组分用量为200L,C组分用量为100L,将这些数据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模型依据等比例预设配比函数,计算得到目标胶水的配比为3:2:1,最终输出目标胶水的配比数据到供胶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由控制系统通过相应设备,控制进料量以实现配比的设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执行步骤S103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对目标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
S302、获取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并对标准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
S303、对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进行元素对齐,并分别计算每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对应的第二特征配比元素之间的误差值,得到多个误差值;
S304、对多个误差值进行标准误差比较,得到误差比较结果,并根据误差比较结果生成对应的配比对比结果;
S305、根据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具体的,服务器首先从目标胶水配比中提取多个特定的关键元素,这些元素将在后续步骤中用来比较不同的胶水配比和描述胶水属性等信息。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分析方法或者相关技术从胶水配方中提取出关键元素,例如,胶黏强度、粘度、密度、凝固等特征,进而从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中提取多个特定的关键元素。将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进行对齐,建立一个元素匹配模型,通过对齐后计算每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对应的第二特征配比元素之间的误差值,得到多个误差值。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误差值的标准误差,并将多个误差值进行比较,生成误差比较结果。通过比较结果可以判断两种胶水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根据配比对比结果,建立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例如,如果误差比较结果表明目标胶水配比和标准胶水配比差异较大,则需要调整胶水每个组分的投放量,以达到所需要的目标配比。例如,生产一种特殊胶水产品时,需要实现定量控制制定配方和充分重视配比对比。先从目标胶水中提取特征元素,然后在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中提取特征元素,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最终,企业通过比较不同元素之间的误差值,得到误差比较结果,并根据这个结果制定相应的计量控制策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执行步骤S104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
S402、通过预置的粘度温度模型对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构建对应的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
S403、对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曲线变化点提取,得到多个曲线变化点;
S404、对多个曲线变化点进行斜率计算,得到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
S405、将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中曲线斜率最大时的对应的胶水温度数据作为最佳温度,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传感器等实际测量手段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由于粘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在不同的温度下,胶水的粘度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预置的粘度温度模型,可以对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这种分析可以使生产企业更好地控制胶水进料温度,从而达到预期的胶水粘度值。通过分析得到的温度和粘度数据,可以同时构建对应的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这些曲线可以反映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规律,有助于实现对胶水粘度的控制。在完成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的构建之后,可以对这些曲线进行变化点的提取,例如极大值、极小值等。这些变化点能够反映温度和粘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来判断温度和粘度的变化是否符合预期。对于每个曲线变化点,计算其对应的曲线斜率。通过计算曲线斜率可以更好地反映温度和粘度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更好地控制。将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中曲线斜率最大时对应的胶水温度数据作为最佳温度值,得出目标进料温度。这个值是通过粘度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得到的,可以用来指导所需要的进料温度,从而实现粘度的控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5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以及获取供胶系统的标准胶体流速;
(2)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管道面积参数,并通过预置的流速函数对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计算,得到流速计算结果;
(3)根据标准胶体流速和流速计算结果,生成流速分析结果;
(4)根据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具体的,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实时胶水流量数据,以及供胶系统的标准胶体流速。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系统或专门的设备来获取。通过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管道面积参数,并使用预置的流速函数对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计算,得出流速计算结果。流速函数是一种固定的函数,它将管道面积参数和流速关联起来,可以用来计算胶水在管道中的流速。在得到流速计算结果之后,比较流速计算结果和标准胶体流速的差异,从而生成流速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进料通道流速与标准胶体流速的差距。根据流速分析结果,为每个进料通道生成组分进料流速。根据进料通道的流速差异调整进料流速,从而控制不同组分的进料量占比。例如,生产胶水产品时,需要对每个进料通道进行流速控制以保证胶水配比准确。在第一步中,安装了进料量监测和流量计测量设备,并获取了实时胶水流量数据。在第二步中,通过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管道面积参数,并使用预置的流速函数计算出胶水流速。在第三步中,根据计算结果和标准胶体流速的差异生成流速分析结果。在第四步中,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每个进料通道的进料流速,从而达到期望的胶水配比精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6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
(2)根据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计算得到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
(3)根据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以及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4)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具体的,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每个组分的进料量和进料时间长短。在进料过程中,根据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计算得到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这个过程需要依据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以及目标温度进行计算。根据确定的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再结合计算得到的最佳进料时间,可以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第二进料的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以及进料顺序。最后,依照生成的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下一轮进料进行定量控制。根据控制策略的要求,指定供胶系统下一轮进料组分的进料量和进料顺序。例如,制定了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了各组分的进料量和进料时间长短。进而根据目标进料温度和组分进料流速,计算得到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进一步的,将组分比例和最佳进料时间结合起来,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最终对供胶系统下一轮进料进行定量控制,确保每个组分的进料量和时间满足计划。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计算模块502,用于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对比模块503,用于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分析模块5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处理模块505,用于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控制模块5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通过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合作,将组分用量数据输入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获取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根据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本发明通过自适应进料系统、多通道供胶系统和胶水流量检测系统的配合,实现高精度的胶水配比控制,减少胶液配比的偏差,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上面图5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6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6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633或数据632的存储介质6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620和存储介质6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6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6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6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630通信,在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600上执行存储介质6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6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6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6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631,例如Windows Serve,Mac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示出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包括:
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胶水浓度以及总用量,并根据所述胶水浓度和所述总用量计算所述目标胶水的目标胶量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组分信息并获取所述供胶系统对应的多个进料通道,以及根据所述组分信息和所述多个进料通道,确定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信息,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包括:
建立胶水配比计算模型,并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所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的变量中;
通过所述胶水配比计算模型中的预设配比函数,根据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胶水的目标胶水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包括:
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
获取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并对所述标准胶水配比进行特征元素提取,得到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
对所述多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所述多个第二特征配比元素进行元素对齐,并分别计算每个第一特征配比元素和对应的第二特征配比元素之间的误差值,得到多个误差值;
对所述多个误差值进行标准误差比较,得到误差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误差比较结果生成对应的配比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
通过预置的粘度温度模型对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构建对应的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
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曲线变化点提取,得到多个曲线变化点;
对所述多个曲线变化点进行斜率计算,得到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
将每个曲线变化点的曲线斜率中曲线斜率最大时的对应的胶水温度数据作为最佳温度,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包括: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以及获取所述供胶系统的标准胶体流速;
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管道面积参数,并通过预置的流速函数对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计算,得到流速计算结果;
根据所述标准胶体流速和所述流速计算结果,生成流速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确定组分比例和进料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计算得到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
根据所述组分比例和所述进料时间,以及每个组分的最佳进料时间,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8.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置的供胶系统在当前进料轮次中目标胶水对应的目标胶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胶量数据确定所述供胶系统中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用量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组分用量数据输入预置的胶水配比计算模型进行胶水配比计算,得到目标胶水配比;
对比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胶水配比和预置的标准胶水配比进行配比对比,得到配比对比结果,并根据所述配比对比结果创建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
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胶水的胶水温度数据和胶水粘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温度数据和所述胶水粘度数据进行粘度分析,得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以及对所述温度和粘度变化曲线进行最佳温度分析,得到目标进料温度;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每个进料通道的胶水流量数据,并根据所述胶水流量数据进行流速分析,得到流速分析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流速分析结果生成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进料定量控制策略、所述目标进料温度以及每个进料通道的组分进料流速生成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二进料定量控制策略对所述供胶系统的下一进料轮次进行定量控制。
9.一种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
CN202310691554.XA 2023-06-13 2023-06-13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6422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1554.XA CN116422542B (zh) 2023-06-13 2023-06-13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1554.XA CN116422542B (zh) 2023-06-13 2023-06-13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2542A CN116422542A (zh) 2023-07-14
CN116422542B true CN116422542B (zh) 2023-08-18

Family

ID=8708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1554.XA Active CN116422542B (zh) 2023-06-13 2023-06-13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254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183B1 (en) * 1999-04-23 2001-03-20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ple component in-line paint mixing system
CN204672519U (zh) * 2015-03-09 2015-09-30 佛山市锦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制鞋生产线上的智能注胶供料系统
CN11479836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深圳市欧米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cb板点胶的实时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7930A1 (en) * 2004-01-14 2005-09-08 Polarine Christine D.A. Monitoring device used for producing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183B1 (en) * 1999-04-23 2001-03-20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ple component in-line paint mixing system
CN204672519U (zh) * 2015-03-09 2015-09-30 佛山市锦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制鞋生产线上的智能注胶供料系统
CN11479836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深圳市欧米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cb板点胶的实时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2542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074C (zh) 过程控制系统
KR20200070218A (ko) 세포 배양에서 공정 변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원위치 라만 분광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349892A (zh) 烧结混合加水中的Fuzzy-PID复合控制系统
CN102663221B (zh) 一种多原油多性质调合优化方法
CN105489524A (zh) 化合物半导体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验证方法
CN11370605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资管理存证平台
JP2005329359A (ja) 浄水場の凝集剤注入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アルカリ剤注入制御システム
CN116422542B (zh) 多组分多通道供胶系统的定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782326A (zh) 基于工程投标的一键调标方法及终端
CN103088448A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协同智能控制的碳纤维原丝喷头拉伸工艺
RU275351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ановкой по непрерывному 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полимера
US7024313B2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properties of a polymer product
CN101995845A (zh) 基于fpga的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01538A (zh) 水处理药剂投加模糊智能控制系统
CN201654571U (zh) 通用配料控制器
CN114326573A (zh) 一种基于plc系统的连续配浆方法及系统
Sharmila et al. Modeling and designing of controllers for pH process
Rosyidi et al. Quality improvement by variance reduction of component using learning investment allocation model
CN117270586B (zh) 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备的自动定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359812B (zh) 环氧树脂密封胶块智能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03078319A (zh) 电网的实时计划平衡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3902824A (zh) 基于局部独立成分概率分析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方法
CN117455219B (zh) 一种发酵生产配料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6200813B (zh) 一种晶体生长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757452B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加工的智能排产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