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7522A -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7522A
CN116417522A CN202111644240.1A CN202111644240A CN116417522A CN 116417522 A CN116417522 A CN 116417522A CN 202111644240 A CN202111644240 A CN 202111644240A CN 116417522 A CN116417522 A CN 116417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ed layer
layer
dope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do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42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兰
鲁伟明
李华
靳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42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752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2291 priority patent/WO2023123809A1/zh
Priority to EP22913105.7A priority patent/EP4418332A1/en
Priority to AU2022425791A priority patent/AU202242579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417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7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7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 H01L31/0745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comprising a AIVBIV heterojunction, e.g. Si/Ge, SiGe/Si or Si/SiC solar cells
    • H01L31/0747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comprising a AIVBIV heterojunction, e.g. Si/Ge, SiGe/Si or Si/SiC solar cells comprising a heterojunction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aterials, e.g. 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01L31/02161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167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25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L31/0264Inorganic materials
    • H01L31/028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1/0288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6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6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 H01L31/068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back-junction, i.e. rearside emitter, solar cells, e.g. interdigitated base-emitter regions back-junctio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6Particular post-treatment for the devices, e.g. annealing, impurity gettering,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recrystallisation
    • H01L31/1864Annea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6Particular post-treatment for the devices, e.g. annealing, impurity gettering,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recrystallisation
    • H01L31/1868Passiv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在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在第一掺杂层背离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三掺杂层,第一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第二掺杂层中具有第二掺杂剂;第三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第一掺杂层与第二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仅需要一次图形化,即可以完成两个区域的掺杂半导体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太阳电池结构中,背接触太阳电池由于正面没有电极遮挡,因此光电转换效率会更高。背接触电池的背面不同的区域上设置有p型区域和n型区域,然后在其上分别设置正极和负极。并且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不仅转换效率高,而且看上去更美观,同时,全背电极的组件更易于装配。IBC电池是目前实现高效晶体硅电池的技术方向之一。
但由于IBC电池结构较为复杂,制备方法也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至少两次图形化,才能完成p型区域和n型区域的图形化,因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仅需要一次图形化,即可以完成两个区域的掺杂半导体的制备。并且该方法制备的掺杂区,两极均为钝化接触结构,钝化效果好,金属区复合速率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
将所述第一掺杂层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
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然后将第一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或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上,采用原位掺杂形成第一掺杂层;
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部分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留下部分第一掺杂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采用原位掺杂形成第二掺杂层;
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中,所述第二掺杂层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中,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转变为第三掺杂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
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
在加热处理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前,所述第一掺杂层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后,在所述第一掺杂层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层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
在所述第二掺杂层中,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内至少部分区域中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三掺杂层时,由于温度较高,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以及第二掺杂剂扩散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内,从而形成第三掺杂区;
和/或,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层中的第二掺杂剂扩散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内,从而形成第四掺杂区;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区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8~3×1021atoms/cm3,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7~3×1019atoms/cm3
优选地,所述第四掺杂区内,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8~3×1019atoms/cm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优选地,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第IIIA族元素。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掺杂层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交界处的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二掺杂层刻蚀掉,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掺杂层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交界处的第一掺杂层、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刻蚀掉,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层、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均为掺杂的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中的一种。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三掺杂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厚度为50~300nm;
所述第三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掺杂层厚度相同,均为小于等于150nm。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d为小于等于30nm时,所述第三掺杂层中所有区域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30nm<d≤15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30nm<d≤15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掺杂层内,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掺杂层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还覆盖靠近所述第二掺杂层的第一掺杂层的侧面,且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侧面的所述第三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之间;
和/或,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从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的表面延伸至其侧面,并继续延且伸覆盖所述半导体基底未覆盖第一掺杂层的部分,且所述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界面层的一侧表面上;
和/或,还包括背面钝化层,所述背面钝化层覆盖第三掺杂层以及第二掺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之间;
和/或,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第一掺杂层和第三掺杂层之间以及第二掺杂层与所述半导体基底之间;
和/或,还包括背面钝化层,所述背面钝化层覆盖第三掺杂层、隔离区以及第二掺杂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穿过背面钝化层与所述第三掺杂层中的与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为前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仅需要一次图形化,即可以完成两个区域的掺杂半导体的制备。并且该方法制备的掺杂区,两极均为钝化接触结构,钝化效果好,金属区复合速率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效率。并且这种背接触制备方法仅需要一次高温热处理,减少了高温热处理带来的热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半导体基底,2-第一界面层,3-第一掺杂层,4-第二界面层,5-第三掺杂层,6-第二掺杂层,7-背面钝化层,8-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0-隔离区,11-第三掺杂区,12-第四掺杂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在本申请中上下位置依据光线入射方向而定,光线入射处为上。
本申请提供两种太阳能电池,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第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1,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界面层2、第一掺杂层3、第二界面层4以及第三掺杂层5,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半导体基底1的同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所述第二界面层4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延伸至其侧面,并覆盖所述第二区域的半导体基底1,所述第三掺杂层5不仅覆盖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的第二界面层4,还覆盖其靠近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侧面,延伸至该侧面的第三掺杂层5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接触。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覆盖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的背面钝化层7,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层5上方的背面钝化层7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7与所述第三掺杂层5接触的第一电极8。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相同,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为第一导电类型区,与所述第二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为第二导电类型区。所述第一电极8与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第一导电类型区接触,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导通,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层6上方的背面钝化层7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7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接触的第二电极9。
所述第一电极8以及第二电极9可以为金、银或铝。
所述半导体基底1为硅基底或锗基底。
所述半导体基底1可以为p型或者n型。
在本申请中,导电类型可以使用ECV等的测试,也可以使用pn笔测试得到。
掺杂浓度可以使用ECV方法测试。
所述第一掺杂层、第二掺杂层、第三掺杂区以及第四掺杂区内的掺杂元素可以通过STEM表征出来,也可以通过SIMS表征出来。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界面层2可以为氧化物层、氮化物层、碳化物层、氢化非晶硅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氧化物层包括: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HfO2、Ga2O3、Ta2O5、Nb2O5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氮化物层包括:氮化硅、氮化铝、TiN、TiCN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化物包括:SiC、SiCN等。具体地,所述第一界面层2可以为隧穿氧化层,其厚度为0.5~5nm,例如可以为0.5nm、1nm、1.5nm、2nm、2.5nm、3nm、3.5nm、4nm、4.5nm或5nm。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二界面层4可以为氧化物层、氮化物层、碳化物层、氢化非晶硅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氧化物层包括: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HfO2、Ga2O3、Ta2O5、Nb2O5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氮化物层包括:氮化硅、氮化铝、TiN、TiCN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化物包括:SiC、SiCN等。优选为氧化硅,其厚度为0.5-5nm,例如可以为0.5nm、1nm、1.5nm、2nm、2.5nm、3nm、3.5nm、4nm、4.5nm或5nm。
在本申请中,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还依次设置有正面钝化层和减反射层,所述正面钝化层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碳化硅、非晶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掺杂层3可以为掺杂的非晶硅层、微晶硅层、多晶硅层、纳米硅或者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为掺杂的非晶硅层,因为非晶硅的制备温度更低,非晶硅不需要单独退火,在后续的各种掺杂或者加热的过程中均可以退火,相对来说工艺时间也会更节省。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厚度为50-300nm,例如可以为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60nm、170nm、180nm、190nm、200nm、210nm、220nm、230nm、240nm、250nm、260nm、270nm、280nm、290nm或300nm。
具体地,第二掺杂层6可以为掺杂的非晶硅层、掺杂的微晶硅层、多晶硅层、纳米硅或者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为掺杂的非晶硅层,因为非晶硅的制备温度更低,相对来说工艺时间也会更节省,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小于等于150nm,例如可以为15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或150nm。
具体地,所述第三掺杂层5可以为掺杂的非晶硅层、微晶硅层、多晶硅层、纳米硅或者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第三掺杂层5与第二掺杂层6为同一种物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厚度小于等于150nm。例如可以为15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或150nm。
具体地,所述第三掺杂层5和所述第二掺杂层6厚度相同。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因此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相同。
当所述第一掺杂层3为p型时,则第二掺杂层6为n型。反之,当第一掺杂层3为n型时,则第二掺杂层6为p型,以硅为例,p型的导电掺杂剂一般为IIIA族元素,譬如镓Ga,或者硼B。n型的掺杂剂一般为VA元素,譬如磷P元素。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例如可以为1×1019atoms/cm3、2×1019atoms/cm3、3×1019atoms/cm3、4×1019atoms/cm3、5×1019atoms/cm3、6×1019atoms/cm3、7×1019atoms/cm3、8×1019atoms/cm3、9×1019atoms/cm3、1×1020atoms/cm3、2×1020atoms/cm3、3×1020atoms/cm3、4×1020atoms/cm3、5×1020atoms/cm3、6×1020atoms/cm3、7×1020atoms/cm3、8×1020atoms/cm3、9×1020atoms/cm3、1×1021atoms/cm3、2×1021atoms/cm3或3×1021atoms/cm3
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例如可以为1×1019atoms/cm3、2×1019atoms/cm3或3×1019atoms/cm3
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例如可以为1×1020atoms/cm3、2×1020atoms/cm3、3×1020atoms/cm3、4×1020atoms/cm3或5×1020atoms/cm3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优选为第VA族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优选为第IIIA族元素。
具体地,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磷、镓或硼,优选为磷,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磷、镓或硼,优选为硼。
掺杂剂是通过掺杂物掺杂进去的物质,例如掺杂物为POCl3时,掺杂剂为磷。
含磷掺杂物一般包括:POCl3(一般在热扩散时使用)、PH3(磷烷,会在离子注入,或者原位掺杂等的时候使用)、含磷氧化硅(APCVD法掺杂)等。含硼的掺杂物一般包括:BBr3、BCl3(BBr3和BCl3均为热扩散时使用),B2H6(乙硼烷一般在原位掺杂,或者离子注入时使用)。
在本申请中,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逐渐减小。
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等;
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逐渐增大;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同。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厚度小于3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浓度,整个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当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厚度d在30nm-150nm之间时,部分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该部分的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部分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相同,部分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小于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该部分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相反。
具体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厚度d在30nm-150nm之间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所述第一电极穿过背面钝化层7进入所述第三掺杂层中与第一导电类型区接触。
具体地,当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厚度30nm<d≤15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5,所述第一电极穿过背面钝化层直接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域接触。
在本申请中,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内,所述第一掺杂剂或第一掺杂剂与第二掺杂剂穿过所述第一界面层2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1内形成第三掺杂区11,即所述第三掺杂区11内含有第一掺杂剂或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靠近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一侧内,所述第二掺杂剂穿过所述第二界面层4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1内形成第四掺杂区12,即所述第四掺杂区12内含有第二掺杂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基底1内只具有第三掺杂区1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基底1内中具有第四掺杂区1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基底1内既含有第三掺杂区11,又含有第四掺杂区12。
所述第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5,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6,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在步骤二中,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一掺杂层3。
或在步骤二中,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采用扩散将所述第一掺杂剂掺杂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3。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二区域上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3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优选地,可以使用前述磷掺杂时形成的氧化硅膜作为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一辅助层进行图形化,例如,使用刻蚀浆料印刷图形去除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或者使用短脉冲激光去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
优选方案中使用碱溶液去除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掺杂层3和第一界面层2,并使用同一所述碱溶液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上形成绒面结构。使用碱液在第一区域完成图形化第一掺杂层3,也同时完成了第二区域的绒面制备。使得IBC制备流程过程大大简化,可以免去目前常用的单面制绒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单面制绒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去制绒,制绒完成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方法2、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单面抛光,然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现有的两种单面制绒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电池制备工艺的最开始就要完成单面制绒工序。需要起码四个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绒面在后续的正常制备电池过程中可能还会被损坏,降低电池的绒面减反射效果。
在步骤四中,在形成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可以先形成第二界面层4,所述第二界面层4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侧面,而且还覆盖未被所述第一掺杂层覆盖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位于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为第一导电类型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5),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激光处理的功率大于5W,优选为5W-30W,加热效果更好些。波长长于500nm,可以采用绿光激光器:波长532nm;黄光激光器:波长589nm;红光激光器:波长635nm、波长660nm、波长660nm、波长670n、波长671nm;红外激光:波长808nm、波长914nm、波长946nm、波长980nm、波长1047nm、波长1053nm、波长1064nm、波长1320nm、波长1342nm。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在加热处理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5,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1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为1×1019~3×1021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的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的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例如可以为850℃、900℃、1000℃、1100℃、1200℃等;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为30min以上,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由于加热处理峰值温度较高,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的非晶硅或微晶硅会转化为多晶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半导体层的电导率。
可选地,在加热处理后,可以设置有去除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去除所述氧化膜层使用的溶液中包含氟元素,具体可以使用含HF或者NH4F等的溶液等去除所述的氧化膜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五: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
具体地,形成电极的方法包括多种,可以直接使用烧穿型浆料涂覆在背面钝化层7上,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电极浆料穿过背面钝化层7与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形成接触。也可以先在背面钝化层7上开孔,然后使用电极浆料、激光转印法、电镀、化学镀、光诱导电镀等方法,或者蒸发、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电极。显然地,也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形成电极。
所述第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一掺杂层3。
或在步骤二中,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采用扩散将所述第一掺杂剂掺杂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3。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二区域上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3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优选地,可以使用前述磷掺杂时形成的氧化硅膜作为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一辅助层进行图形化,例如,使用刻蚀浆料印刷图形去除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或者使用短脉冲激光去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
优选方案中使用碱溶液去除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掺杂层3和第一界面层2,并使用同一所述碱溶液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上形成绒面结构。使用碱液在第一区域完成图形化第一掺杂层3,也同时完成了第二区域的绒面制备。使得IBC制备流程过程大大简化,可以免去目前常用的单面制绒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单面制绒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去制绒,制绒完成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方法2、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单面抛光,然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现有的两种单面制绒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电池制备工艺的最开始就要完成单面制绒工序。需要起码四个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绒面在后续的正常制备电池过程中可能还会被损坏,降低电池的绒面减反射效果。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5,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6。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具体地,在形成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可以先形成第二界面层4,所述第二界面层4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侧面,而且还覆盖未被所述第一掺杂层覆盖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位于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为第一导电类型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5),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激光处理的功率大于5W,优选为5W-30W,加热效果更好些。波长长于500nm,可以采用绿光激光器:波长532nm;黄光激光器:波长589nm;红光激光器:波长635nm、波长660nm、波长660nm、波长670n、波长671nm;红外激光:波长808nm、波长914nm、波长946nm、波长980nm、波长1047nm、波长1053nm、波长1064nm、波长1320nm、波长1342nm。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在加热处理的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5,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1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的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或加热条件的下的加热的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例如可以为850℃、900℃、1000℃、1100℃、1200℃等;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为30min以上,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由于加热处理峰值温度较高,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的非晶硅或微晶硅会转化为多晶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半导体层的电导率。
可选地,在加热处理后,可以设置有去除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去除所述氧化膜层使用的溶液中包含氟元素,具体可以使用含HF或者NH4F等的溶液等去除所述的氧化膜层。
步骤五: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
具体地,形成电极的方法包括多种,可以直接使用烧穿型浆料涂覆在背面钝化层7上,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电极浆料穿过背面钝化层7与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形成接触。也可以先在背面钝化层7上开孔,然后使用电极浆料、激光转印法、电镀、化学镀、光诱导电镀等方法,或者蒸发、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电极。显然地,也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形成电极。
如图2所示,第二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1,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划分为具有间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界面层2、第一掺杂层3、第二界面层4以及第三掺杂层5,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半导体基底1的同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界面层4以及第二掺杂层6。所述第三掺杂层5、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靠近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侧面、未覆盖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二掺杂层6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以及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侧面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为隔离区10,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覆盖第三掺杂层5、隔离区10以及第二掺杂层6的背面钝化层7。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层5上方的背面钝化层7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7与所述第三掺杂层5接触的第一电极8,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层6上方的背面钝化层7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7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接触的第二电极9。
所述第二种太阳能电池和第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区别仅在于第二种太阳能电池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隔离区10,且在隔离区10内仅具有背面钝化层7(第三掺杂层5没有与第二掺杂层6接触),因此第二种太阳能电池中的半导体基底1、第一界面层2、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第二掺杂层6、第三掺杂层5、背面钝化层7以及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均可以参考第一种太阳能电池,
所述隔离区10的深度为h为300nm-1μm,例如可以为300nm、400nm、500nm、600nm、700nm、800nm、900nm或1μm。所述隔离区10的宽度为w为10-200μm,优选30-100μm。例如可以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或200μm。
位于所述隔离区10处的所述背面钝化层7与所述隔离区10共形。
所述隔离区10用于隔离p型和n型半导体区域,以防止漏电,也防止击穿侧向pn结导致发热等现象的出现。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所述第一掺杂区中既有p型掺杂,又有n型掺杂,因此,隔离区10的存在更为重要。
所述背面钝化层7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隔离区10以及第二掺杂层6上的厚度相等。
第二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5,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6;
步骤五: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二辅助层,靠近第三掺杂层5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交界处未覆盖第二辅助层。
步骤六:将未覆盖所述第二辅助层的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刻蚀掉,从而露出半导体基底1(露出的半导体基底1称为隔离区10),所述第三掺杂层5、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隔离区10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以及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形成一个隔离区10。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在步骤二中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
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一掺杂层3。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将所述第一掺杂剂掺杂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3。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二区域上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3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优选地,可以使用前述磷掺杂时形成的氧化硅膜作为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一辅助层进行图形化,例如,使用刻蚀浆料印刷图形去除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或者使用短脉冲激光去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
优选方案中使用碱溶液去除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掺杂层3和第一界面层2,并使用同一所述碱溶液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上形成绒面结构。使用碱液在第一区域完成图形化第一掺杂层3,也同时完成了第二区域的绒面制备。使得IBC制备流程过程大大简化,可以免去目前常用的单面制绒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单面制绒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去制绒,制绒完成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方法2、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单面抛光,然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现有的两种单面制绒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电池制备工艺的最开始就要完成单面制绒工序。需要起码四个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绒面在后续的正常制备电池过程中可能还会被损坏,降低电池的绒面减反射效果。
在步骤四中,在形成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可以先形成第二界面层4,所述第二界面层4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侧面,而且还覆盖未被所述第一掺杂层覆盖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位于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为第一导电类型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5),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激光处理的功率大于5W,优选为5W-30W,加热效果更好些。波长长于500nm,可以采用绿光激光器:波长532nm;黄光激光器:波长589nm;红光激光器:波长635nm、波长660nm、波长660nm、波长670n、波长671nm;红外激光:波长808nm、波长914nm、波长946nm、波长980nm、波长1047nm、波长1053nm、波长1064nm、波长1320nm、波长1342nm。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在加热处理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5,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1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的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或加热条件的下的加热的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例如可以为850℃、900℃、1000℃、1100℃、1200℃等;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为30min以上,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由于加热处理峰值温度较高,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的非晶硅或微晶硅会转化为多晶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半导体层的电导率。
可选地,在加热处理后,可以设置有去除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去除所述氧化膜层使用的溶液中包含氟元素,具体可以使用含HF或者NH4F等的溶液等去除所述的氧化膜层。
在步骤五中,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
在步骤六中,采用刻蚀浆料或激光去除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
优选地,在去除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时,还可以进一步去掉该第二界面层4下方的部分半导体基底1,从而加深隔离区10的深度,隔离区10越深,隔离效果越好。因为一般情况下,第一半导体层或第二半导体层中的掺杂剂都会有一定的量穿过界面层而来到半导体基底中,因此半导体基底1中的掺杂也如前面描述,会有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因此隔离区10伸入半导体基底1内,可以减小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
进一步地,刻蚀步骤完成后,去除第二辅助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七: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
步骤八: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
具体地,形成电极的方法包括多种,可以直接使用烧穿型浆料涂覆在背面钝化层7上,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电极浆料穿过背面钝化层7与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形成接触。也可以先在背面钝化层7上开孔,然后使用电极浆料、激光转印法、电镀、化学镀、光诱导电镀等方法,或者蒸发、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电极。显然地,也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形成电极。
第二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一掺杂层3。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将所述第一掺杂剂掺杂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3。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
1021atoms/cm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二区域上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3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优选地,可以使用前述磷掺杂时形成的氧化硅膜作为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一辅助层进行图形化,例如,使用刻蚀浆料印刷图形去除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或者使用短脉冲激光去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
优选方案中使用碱溶液去除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掺杂层3和第一界面层2,并使用同一所述碱溶液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上形成绒面结构。使用碱液在第一区域完成图形化第一掺杂层3,也同时完成了第二区域的绒面制备。使得IBC制备流程过程大大简化,可以免去目前常用的单面制绒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单面制绒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去制绒,制绒完成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方法2、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单面抛光,然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现有的两种单面制绒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电池制备工艺的最开始就要完成单面制绒工序。需要起码四个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绒面在后续的正常制备电池过程中可能还会被损坏,降低电池的绒面减反射效果。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5,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形成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可以先形成第二界面层4,所述第二界面层4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侧面,而且还覆盖未被所述第一掺杂层覆盖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位于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为第一导电类型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5),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激光处理的功率大于5W,优选为5W-30W,加热效果更好些。波长长于500nm,可以采用绿光激光器:波长532nm;黄光激光器:波长589nm;红光激光器:波长635nm、波长660nm、波长660nm、波长670n、波长671nm;红外激光:波长808nm、波长914nm、波长946nm、波长980nm、波长1047nm、波长1053nm、波长1064nm、波长1320nm、波长1342nm。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在加热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5,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1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的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或加热条件的下的加热的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例如可以为850℃、900℃、1000℃、1100℃、1200℃等;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为30min以上,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由于加热处理峰值温度较高,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的非晶硅或微晶硅会转化为多晶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半导体层的电导率。
可选地,在加热处理后,可以设置有去除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去除所述氧化膜层使用的溶液中包含氟元素,具体可以使用含HF或者NH4F等的溶液等去除所述的氧化膜层。
步骤五: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二辅助层,靠近第三掺杂层5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交界处未覆盖第二辅助层。
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
步骤六:将未覆盖所述第二辅助层的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刻蚀掉,从而露出半导体基底1(露出的半导体基底1称为隔离区10),所述第三掺杂层5、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隔离区10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以及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形成一个隔离区10。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具体地,采用刻蚀浆料或激光去除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
优选地,在去除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时,还可以进一步去掉该第二界面层4下方的部分半导体基底1,从而加深隔离区10的深度,隔离区10越深,隔离效果越好。因为一般情况下,第一半导体层或第二半导体层中的掺杂剂都会有一定的量穿过界面层而来到半导体基底中,因此半导体基底1中的掺杂也如前面描述,会有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因此隔离区10伸入半导体基底1内,可以减小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
进一步地,刻蚀步骤完成后,去除第二辅助层。
步骤七: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
步骤八: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
具体地,形成电极的方法包括多种,可以直接使用烧穿型浆料涂覆在背面钝化层7上,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电极浆料穿过背面钝化层7与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形成接触。也可以先在背面钝化层7上开孔,然后使用电极浆料、激光转印法、电镀、化学镀、光诱导电镀等方法,或者蒸发、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电极。显然地,也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形成电极。
第二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400-70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一掺杂层3。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采用扩散将所述第一掺杂剂掺杂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3。
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可以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二区域上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3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优选地,可以使用前述磷掺杂时形成的氧化硅膜作为第一辅助层。然后将第一辅助层进行图形化,例如,使用刻蚀浆料印刷图形去除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或者使用短脉冲激光去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辅助层、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
优选方案中使用碱溶液去除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一掺杂层3和第一界面层2,并使用同一所述碱溶液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上形成绒面结构。使用碱液在第一区域完成图形化第一掺杂层3,也同时完成了第二区域的绒面制备。使得IBC制备流程过程大大简化,可以免去目前常用的单面制绒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单面制绒有两种方法:方法1、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去制绒,制绒完成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方法2、先将硅片双面抛光,然后单面制备第一辅助层,然后单面抛光,然后去除第一辅助层。
现有的两种单面制绒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电池制备工艺的最开始就要完成单面制绒工序。需要起码四个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绒面在后续的正常制备电池过程中可能还会被损坏,降低电池的绒面减反射效果。
步骤四:首先先形成第二界面层4,所述第二界面层4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侧面,而且还覆盖未被所述第一掺杂层覆盖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
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
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二辅助层,在半导体基底1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掺杂层6与第一掺杂层的交界处未覆盖第二辅助层。
将未覆盖第二辅助层的第一掺杂层3、第二掺杂层6、第一界面层以及第二界面层均刻蚀掉,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之间具有隔离区10。然后去掉所述第二辅助层。
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介质膜。
优选地,在去除第一掺杂层3、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一界面层、第二界面层4露出半导体基底1的第一表面时,还可以进一步去掉该部分半导体基底1,从而加深隔离区10的深度,隔离区10越深,隔离效果越好。因为一般情况下,第一半导体层或第二半导体层中的掺杂剂都会有一定的量穿过界面层而来到半导体基底中,因此半导体基底1中的掺杂也如前面描述,会有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因此隔离区10伸入半导体基底1内,可以减小漏电或者击穿发热的危险。
进一步地,刻蚀步骤完成后,去除第二辅助层。
步骤五: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位于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
具体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内的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具体地,所述加热处理或加热条件的下的加热的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例如可以为850℃、900℃、1000℃、1100℃、1200℃等;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优选为30min以上,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等。
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为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由于加热处理峰值温度较高,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的非晶硅或微晶硅会转化为多晶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半导体层的电导率。
可选地,在加热处理后,可以设置有去除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去除所述氧化膜层使用的溶液中包含氟元素,具体可以使用含HF或者NH4F等的溶液等去除所述的氧化膜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6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3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至少部分区域中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
步骤七: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
具体地,形成电极的方法包括多种,可以直接使用烧穿型浆料涂覆在背面钝化层7上,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得电极浆料穿过背面钝化层7与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形成接触。也可以先在背面钝化层7上开孔,然后使用电极浆料、激光转印法、电镀、化学镀、光诱导电镀等方法,或者蒸发、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电极。显然地,也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形成电极。
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要求,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为第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提供p型硅片为半导体基底1,其厚度为200μm。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掺磷非晶硅层3。此掺磷非晶硅3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沉积源为SiH4,含磷掺杂源为PH3
第一界面层2为氧化硅层,其厚度为1nm,所述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为100nm。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3×1021atoms/cm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厚度为20nm氧化硅层(即第一辅助层),然后使用短脉冲激光将第二区域上方的氧化硅、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以及所述半导体基底1未覆盖第一掺杂层3的表面的氧化硅层(即第二辅助层),其厚度为20nm;
步骤五: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第二掺杂层6为25nm,采用原位掺杂的含硼掺杂物为B2H6,从而形成第二掺杂层6。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峰值温度为900℃,加热时长为30min),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磷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第一区域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硼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第一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第二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同时由于加热处理的温度较高,所述非晶硅层转化为多晶硅层。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所有区域的导电性均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25nm,其内硼的掺杂浓度为2×
1019atoms/cm3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
步骤七: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所述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均为银电极。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为第二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半导体基底1;
提供p型硅片为半导体基底1,其厚度为200μm。
步骤二: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3;具体地,使用LPCVD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界面层2,使用温度为700℃,在所述第一界面层2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掺磷非晶硅层3。此掺磷非晶硅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沉积源为SiH4,含磷掺杂源为PH3
第一界面层2为氧化硅层,其厚度为1nm,所述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为100nm。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3×1021atoms/cm3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掺杂层3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3;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厚度为20nm氧化硅层(即第一辅助层),然后使用短脉冲激光将第二区域上方的氧化硅、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只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掺杂层3。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掺杂层3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的一侧表面形成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3以及所述半导体基底1未覆盖第一掺杂层3的表面的氧化硅层(即第二辅助层),其厚度为20nm;
步骤五: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第二掺杂层6为25nm,采用原位掺杂的含硼掺杂物为B2H6,从而形成第二掺杂层6。然后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峰值温度为900℃,加热时长为30min),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磷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第一区域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硼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第一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第二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同时由于加热处理的温度较高,所述非晶硅层转化为多晶硅层。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所有区域的导电性均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25nm,其内硼的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二辅助层,靠近第三掺杂层5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交界处未覆盖第二辅助层。
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其厚度为20nm。
步骤七:使用短脉冲激光将未覆盖所述第二辅助层的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刻蚀掉,从而露出半导体基底1(露出的半导体基底1称为隔离区10),所述第三掺杂层5、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隔离区10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以及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形成一个隔离区10,所述隔离区10的宽度w为100μm。
刻蚀步骤完成后,去除第二辅助层,采用稀氢氟酸酸液去除第二辅助层。
步骤八: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
步骤九: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所述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均为银电极。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50nm,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100nm,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五,实施例5的步骤五为: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厚度为25nm非晶硅层,采用硼扩散将所述硼掺杂到所述非晶硅层内,含硼掺杂物为BBr3,硼扩散温度峰值温度为900℃,加热时长为30min从而形成第二掺杂层6,同时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磷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第一区域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硼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第一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第二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同时由于硼扩散处理的温度较高,所述非晶硅层转化为多晶硅层。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所有区域的导电性均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25nm,其内硼的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五: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形成采用原位掺杂LPCVD形成第二掺杂层6,原位掺杂指的是沉积非晶硅掺杂同时完成,第二掺杂层6为25nm,采用原位掺杂的含硼掺杂物为B2H6,从而形成第二掺杂层6。
步骤六: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二辅助层,靠近第三掺杂层5与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交界处未覆盖第二辅助层。
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为氧化硅,其厚度为20nm。
步骤七:使用短脉冲激光将未覆盖所述第二辅助层的第三掺杂层5、第二掺杂层6以及其下方的第二界面层4刻蚀掉,从而露出半导体基底1(露出的半导体基底1称为隔离区10),所述第三掺杂层5、第二界面层4、第一掺杂层3以及第一界面层2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隔离区10的半导体基底1表面以及第二界面层4、第二掺杂层6靠近所述隔离区10的侧面形成一个隔离区10,所述隔离区10的宽度w为100μm。
刻蚀步骤完成后,去除第二辅助层,采用稀氢氟酸酸液去除第二辅助层。
步骤八: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进行加热处理(峰值温度为900℃,加热时长为30min),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磷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第一区域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硼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第一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第二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同时由于加热处理的温度较高,所述非晶硅层转化为多晶硅层。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所有区域的导电性均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25nm,其内硼的掺杂浓度为2×
1019atoms/cm3
步骤九: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以及第二掺杂层6背离所述第二界面层4的一侧表面形成背面钝化层7(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同时在所述半导体基底1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2的一侧表面形成正面钝化层(厚度为15nm的氧化铝层)。
步骤十: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一电极8,同时,在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上方形成贯穿所述背面钝化层7的第二电极9。所述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9均为银电极。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200nm,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五,实施例8中的步骤五为:在所述第二界面层4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1以及第一掺杂层3的一侧表面采用原位掺杂方法形成含硼多晶硅层,原位掺杂过程中使用B2H6作为掺杂源,形成的多晶硅厚度为100nm,从而形成第二掺杂层6。然后采用激光局部照射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3上方的第二掺杂层6的第一区域,(激光处理的激光功率为25W,激光采用绿光激光器:波长532nm),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3中的磷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6的第一区域中,第一区域上的第二掺杂层6中的硼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3中,从而使得第一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转变为第三掺杂层5,在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激光照射过的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类型相同;激光未照射的第二区域上对应的第二掺杂层6依然为第二掺杂层6,第一区域为第一电极区域,所述第三掺杂层5中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区域的导电性与第一掺杂层3的导电性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3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5内的磷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21atoms/cm3,硼的峰值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第二掺杂层6的厚度为100nm,其内硼的掺杂浓度为2×1019atoms/cm3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3443178510000361
小结:由表1可知,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对比可知,在电池上形成p型区和n型区的间隔区域,用于隔离p型和n型半导体区域,减少了pn交接处的复合,减少了横向漏电,开路电压、填充因子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5对比可知,实施例5为硼扩散替代了原位掺杂硼扩散,硼扩散的表面浓度略大于原位掺杂的硼元素的浓度,因此可以减少接触电阻,其FF有一定的提高,开压略有降低,效率接近。
由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7对比可以看到,实施例3效率最高。主要原因,实施例2中,第二掺杂层为25nm,第三掺杂层虽全部反型成为n型,但第二掺杂层由于较薄(也为25nm),在第二掺杂层不能完全屏蔽第二电极的金属复合,因此开压略低于实施例3,而实施例4,第二掺杂层为100nm,第三掺杂层仅有底层反型成为n型,顶层仍有部分为p型,第一电极穿过表层第三掺杂层和底层的n型第三掺杂层接触,其FF则略低于低于实施例3。实施例7中,第二掺杂层为200nm,由于第三掺杂膜层较厚,第一电极和第三掺杂膜层的n型底层部分接触不佳,影响了其填充因子。
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6对比可知,先形成间隔区域再加热,和先加热再形成间隔区域差异不大,电性能表现也较为接近。
相较于实施例4,由于实施例8中,由激光在电极区域中继续进行加热,使得电极下方的顶层p型多晶硅层继续转变为了n型,使得第一电极和n型掺杂半导体形成了更好的接触,填充因子得到了提升。
因此本申请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仅需要一次图形化,一次高温热处理,该方法制备的掺杂区,两极均为钝化接触结构,钝化效果好,金属区复合速率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高温热处理带来的热损伤。
尽管以上结合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保护之列。

Claims (30)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掺杂层;
将所述第一掺杂层进行图形化,从而保留部分第一掺杂层;
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第三掺杂层,在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掺杂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反;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然后将第一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内,从而形成第一掺杂层,或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上,采用原位掺杂形成第一掺杂层;
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上形成第一辅助层,然后将部分第一辅助层以及第一掺杂层刻蚀掉,从而完成图形化,留下部分第一掺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采用原位掺杂形成第二掺杂层;
对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第一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扩散到其上的第二掺杂层中,所述第二掺杂层中的第二掺杂剂也会扩散到第一掺杂层中,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掺杂层转变为第三掺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为激光处理或热处理,
当采用所述激光处理,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被所述激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其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以及未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二半导体层,
在加热处理条件下,将第二掺杂剂扩散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由于温度较高,所述第一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也会扩散到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中,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上方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三掺杂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半导体层为第二掺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前,所述第一掺杂层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5×1021atoms/cm3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后,在所述第一掺杂层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的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内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21atoms/cm3
在所述第二掺杂层中,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9~3×1019atoms/cm3
所述第三掺杂层内至少部分区域中的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20~5×1020atoms/cm3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峰值温度为850℃以上,优选为900℃以上,更优选为1000℃;在峰值温度下,加热时间为10min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三掺杂层时,由于温度较高,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中的第一掺杂剂以及第二掺杂剂扩散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内,从而形成第三掺杂区;
和/或,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层中的第二掺杂剂扩散进入所述半导体基底内,从而形成第四掺杂区;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掺杂区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8~3×1021atoms/cm3,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7~3×
1019atoms/cm3
优选地,所述第四掺杂区内,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峰值掺杂浓度为1×1018~3×1019atoms/cm3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或第IIIA族元素,优选地,所述第一掺杂剂为第VA族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剂为第IIIA族元素。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掺杂层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交界处的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二掺杂层刻蚀掉,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三掺杂层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掺杂层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交界处的第一掺杂层、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刻蚀掉,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均为掺杂的多晶硅层、微晶硅层或非晶硅层中的一种。
17.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基底,在所述半导体基底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三掺杂层,
所述第一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二掺杂层中具有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具有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三掺杂层中至少部分区域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厚度为50~300nm;
所述第三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掺杂层厚度相同,均为小于等于150nm。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d为小于等于30nm时,所述第三掺杂层中所有区域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30nm<d≤15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靠近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区域,至少部分区域的导电性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导电类型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厚度30nm<d≤150nm时,在所述第三掺杂层中,与所述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掺杂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掺杂层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逐渐减小。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掺杂层内,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掺杂层内,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从远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到靠近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的掺杂浓度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掺杂层不仅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半导体基底的一侧表面,还覆盖靠近所述第二掺杂层的第一掺杂层的侧面,且覆盖所述第一掺杂层侧面的所述第三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接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之间;
和/或,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从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所述第一界面层的表面延伸至其侧面,并继续延且伸覆盖所述半导体基底未覆盖第一掺杂层的部分,且所述第二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界面层的一侧表面上;
和/或,还包括背面钝化层,所述背面钝化层覆盖第三掺杂层以及第二掺杂层。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三掺杂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掺杂层以及第三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之间具有隔离区。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一界面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与所述第一掺杂层之间;
和/或,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位于第一掺杂层和第三掺杂层之间以及第二掺杂层与所述半导体基底之间;
和/或,还包括背面钝化层,所述背面钝化层覆盖第三掺杂层、隔离区以及第二掺杂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穿过背面钝化层与所述第三掺杂层中的与第一掺杂层导电类型相同的区域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背面钝化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接触。
30.根据权利要求17-2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为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CN202111644240.1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417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240.1A CN11641752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092291 WO2023123809A1 (zh) 2021-12-29 2022-05-11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EP22913105.7A EP4418332A1 (en) 2021-12-29 2022-05-11 Solar ce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U2022425791A AU2022425791A1 (en) 2021-12-29 2022-05-11 Solar ce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240.1A CN11641752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7522A true CN116417522A (zh) 2023-07-11

Family

ID=8699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4240.1A Pending CN11641752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418332A1 (zh)
CN (1) CN116417522A (zh)
AU (1) AU2022425791A1 (zh)
WO (1) WO20231238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56327A (zh) * 2024-02-27 2024-06-07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8198159A (zh) * 2024-02-07 2024-06-14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光伏组件
CN118198209A (zh) * 2024-05-20 2024-06-14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背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5901B (zh) * 2023-08-25 2023-11-2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10496C2 (en) * 2013-03-21 2014-09-24 Stichting Energie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solar cell.
CN107924957A (zh) * 2015-09-09 2018-04-17 夏普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JP6817764B2 (ja) * 2016-09-23 2021-01-20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JP7560457B2 (ja) * 2019-07-16 2024-10-02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太陽電池および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458834B2 (ja) * 2020-03-12 2024-04-01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太陽電池および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98159A (zh) * 2024-02-07 2024-06-14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光伏组件
CN118156327A (zh) * 2024-02-27 2024-06-07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8198209A (zh) * 2024-05-20 2024-06-14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背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418332A1 (en) 2024-08-21
AU2022425791A1 (en) 2024-05-16
WO2023123809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17522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EP3961728A1 (en)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828583B (zh) 正面局域钝化接触的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14031A1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光伏组件
CN110838536A (zh) 具有多种隧道结结构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8049A (zh) 实现空穴局部钝化接触的方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8928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CN109599450A (zh) 太阳能电池
CN111755552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U2020277115B1 (en) Solar cell
JP2024509329A (ja) 選択的接触領域埋込型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裏面接触構造
CN110854240A (zh) Per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9798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21949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CN116417536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0778636U (zh) 具有多种隧道结结构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WO2023123814A1 (zh)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9982A (zh)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CN115064604B (zh) 一种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01174A (zh) 一种背发射极钝化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组件和系统
CN115458612A (zh) 一种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13226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27807B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光伏组件
CN210956692U (zh) Perc电池
CN116469945A (zh) 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