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9389A - 一种车身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9389A
CN116409389A CN202310353094.XA CN202310353094A CN116409389A CN 116409389 A CN116409389 A CN 116409389A CN 202310353094 A CN202310353094 A CN 202310353094A CN 116409389 A CN116409389 A CN 116409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vehicle body
plate
groov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30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鹏
贠涛
张哲�
韩建永
戴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30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9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9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9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fixedly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及车辆,其包括:侧围,所述侧围具有缺口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所述缺口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角窗导轨,所述角窗导轨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形成所述侧围的C柱。本发明通过在侧围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补齐,角窗导轨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三角窗是汽车车身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按照装配位置大致分为2种,一种是装在后门上,与后门作为一个整体,这种后三角窗与车门保持同步运动,另一种是装在侧围后部,作为固定式后三角窗,可以增加车内透光率,并有美观作用。对于装配在侧围后部的固定式后三角窗而言,其常见的安装方式是在三角窗玻璃内部边缘涂抹一圈玻璃黏胶剂,三角窗玻璃通过黏胶剂固定在侧围钣金上,黏胶剂既起到密封作用,也起到固定作用,三角窗玻璃的周边注塑有包边。
相关技术中,后三角窗安装在侧围后部时,其后三角窗的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其后排视野差,车内采光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后三角窗安装在侧围后部时,其后三角窗的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其后排视野差,车内采光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其包括:
侧围,所述侧围具有缺口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
所述缺口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
角窗导轨,所述角窗导轨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形成所述侧围的C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侧围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补齐,角窗导轨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还包括:
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与所述角窗导轨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并与所述角窗导轨固定;且所述装饰板的两端安装于所述侧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装饰板可以根据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随之匹配,解决传统无框车门窄边C柱匹配侧围饰板及顶棚困难的问题;其装饰板可以为塑料件,其形状结构可以注塑成型,从而实现与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完美匹配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窗导轨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固定于导轨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板体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固定;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装饰板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腔室可以提高角窗导轨的结构强度,在面对侧面碰撞撞击时,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效果。最终实现角窗导轨的双层结构,一方面便于角窗导轨的安装固定、安装牢固;另一方面提供角窗导轨的结构强度及安全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卡孔;
所述装饰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装饰板经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孔内,与所述第二板体卡合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装饰板和第二板体之间采用卡合固定方式,快速便捷完成角窗导轨的固定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一体成型,保证角窗导轨自身的结构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贯穿通道可以降低角窗导轨的自身重量,实现减重的目的,同时在先对侧面碰撞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面向车身外的一侧设置有粘胶凹槽,所述粘胶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条槽,所述粘胶凹槽和所述凹条槽用于搁置粘胶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粘胶凹槽和凹条槽都能够为粘胶体的填充提供预留空间,为后续与后角窗玻璃进行粘贴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面向车身外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板体面向车身前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安装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够对密封条进行匹配安装,保证密封条安装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内翻边;
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内翻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均能够提高密封条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密封条在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易脱落的问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
侧围,所述侧围具有缺口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
所述缺口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
角窗导轨,所述角窗导轨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形成所述侧围的C柱;
还包括:后角窗玻璃和后车门玻璃;
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与所述后角窗玻璃至少部分重叠并固定;
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与所述后车门玻璃至少部分重叠并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车辆在车身的侧围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补齐,角窗导轨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侧围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补齐,角窗导轨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侧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侧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角窗导轨与后角窗玻璃、后车门玻璃装配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角窗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饰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围;11、缺口;2、后角窗玻璃;3、角窗导轨;31、第一板体;311、贯穿通道;312、粘胶凹槽;313、凹条槽;314、第一凹槽;315、第二凹槽;32、第二板体;321、卡孔;33、腔室;4、装饰板;41、卡扣;42、加强筋;5、粘胶体;6、密封条;7、后车门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后三角窗安装在侧围后部时,其后三角窗的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其后排视野差,车内采光差的问题。
参见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其可以包括:侧围1,所述侧围1具有缺口11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11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具体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缺口11位于后车门门洞的后方;所述缺口11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2,具体的,沿车身长度方向,后角窗安装区域位于导轨安装区域的后方;角窗导轨3,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3形成所述侧围1的C柱。
具体的,通过在侧围1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3补齐,角窗导轨3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2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2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车身还可以包括:装饰板4,所述装饰板4与所述角窗导轨3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并与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且所述装饰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侧围1;具体的,装饰板4的上端与侧围1的顶棚固定,装饰板4的下端与侧围的侧围饰板固定。
其中,装饰板4可以根据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随之匹配,解决传统无框车门窄边C柱匹配侧围饰板及顶棚困难的问题;其装饰板4可以为塑料件,其形状结构可以注塑成型,从而实现与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完美匹配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角窗导轨3大致呈拱形设置,其凸设的方向朝向车身外侧。其中,角窗导轨3呈拱形设置,一方面提高车身后排的乘坐空间,另一方面提高角窗导轨3的防碰撞能力。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角窗导轨3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1,所述第一板体31固定于导轨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板体31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具体的,第一板体3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如图1所示,缺口11的两端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和两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铆接方式,实现第一板体31固定在缺口11的两端之间,即安装在导轨安装区域;第二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31之间形成腔室33,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装饰板4固定,在完成第一板体31的固定工作后,通过第二板体32可以与装饰板4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最终完成角窗导轨3的安装工作;其中,腔室33可以提高角窗导轨3的结构强度,在面对侧面碰撞撞击时,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效果。最终实现角窗导轨3的双层结构,一方面便于角窗导轨3的安装固定、安装牢固;另一方面提供角窗导轨3的结构强度及安全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板体32开设有至少一个卡孔321;所述装饰板4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41,所述装饰板4经所述卡扣41卡入所述卡孔321内,与所述第二板体32卡合固定。其中,装饰板4和第二板体32之间采用卡合固定方式,快速便捷完成角窗导轨3的固定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板4可以为塑料材质,可以很好利用装饰板4塑料材质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完成卡合固定工作。
具体的,第二板体32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间隔开设两个卡孔321;装饰板4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间隔开设两个卡扣41,通过两个卡扣41和两个卡孔321相适配,从而完成角窗导轨3的固定工作,提高角窗导轨3的安装稳定性及牢固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卡扣41和卡孔321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第二板体32和装饰板4的长度进行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板4大致呈U形设置,装饰板4相对两内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41,第二板体32的相对两外侧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孔321,通过装饰板4与第二板体32之间沿车身长度方向进行卡合固定,完成角窗导轨3与装饰板4之间的安装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角窗导轨3的牢固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装饰板4的内侧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根加强筋42。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装饰板4大致呈U形设置,能够对角窗导轨3进行包裹设置,将角窗导轨3进行隐藏处理,保证车身后排的美观和设计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一体成型。其中,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之间一体成型,保证角窗导轨3自身的结构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通道311。其中,贯穿通道311可以降低角窗导轨3的自身重量,实现减重的目的,同时在先对侧面碰撞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设置有粘胶凹槽312,所述粘胶凹槽312的内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条槽313,所述粘胶凹槽312和所述凹条槽313用于搁置粘胶体5。其中,粘胶凹槽312和凹条槽313都能够为粘胶体5的填充提供预留空间,为后续与后角窗玻璃2进行粘贴固定。
其中,如图3所示,沿粘胶凹槽312内底壁的宽度方向,粘胶凹槽312内底壁开设有两条的凹条槽313,能够填充更多的粘胶体5,提高粘胶体5与第一板体31之间的牢固性及稳定性,防止粘胶体5在粘胶凹槽312易脱落偏移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对角窗导轨3和后角窗玻璃2进行粘胶固定时,粘胶体5至少部分包括在后角窗玻璃2的前侧。能够对后角窗玻璃2的前侧进行柔性接触,防止与第一板体31之间发生碰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后角窗玻璃2的内侧和前侧进行粘胶固定,能够提高后角窗玻璃2的粘胶固定的牢固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粘胶体5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为高强度、高模量、粘接类聚氨酯多用途密封胶,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高固含量,耐候性好,弹性好,固化过程中及固化后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基材无污染。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14;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前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15;所述第一凹槽314和所述第二凹槽315用于安装密封条6。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凹槽314和第二凹槽315大致呈垂直设置,第一凹槽314的槽口朝向车身宽度方向,第二凹槽315的槽口朝向车身长度方向,具有两个方位方向对密封条6进行匹配安装,保证密封条6安装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凹槽3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内翻边;所述第二凹槽31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内翻边。其中,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均能够提高密封条6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密封条6在第一凹槽314或第二凹槽315易脱落的问题。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车辆,其可以包括:侧围1,所述侧围1具有缺口11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11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所述缺口11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2;角窗导轨3,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3形成所述侧围1的C柱;还包括:后角窗玻璃2和后车门玻璃7;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3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至少部分重叠并固定;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3与所述后车门玻璃7至少部分重叠并相接触。
具体的,通过在侧围1设计缺口,通过角窗导轨3补齐,角窗导轨3一方面承担了后角窗玻璃2的安装,便于后续后角窗玻璃2的固定,另一方面承担了C柱的防撞功能,保证车身自身的强度,达到了一种窄边C柱的效果,相比传统角窗导轨与C柱组成大粗边,使得后排视野更佳,车内采光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车身还可以包括:装饰板4,所述装饰板4与所述角窗导轨3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并与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且所述装饰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侧围1;具体的,装饰板4的上端与侧围1的顶棚固定,装饰板4的下端与侧围的侧围饰板固定。
其中,装饰板4可以根据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随之匹配,解决传统无框车门窄边C柱匹配侧围饰板及顶棚困难的问题;其装饰板4可以为塑料件,其形状结构可以注塑成型,从而实现与侧围饰板及顶棚的造型完美匹配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角窗导轨3大致呈拱形设置,其凸设的方向朝向车身外侧。其中,角窗导轨3呈拱形设置,一方面提高车身后排的乘坐空间,另一方面提高角窗导轨3的防碰撞能力。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角窗导轨3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1,所述第一板体31固定于导轨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板体31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具体的,第一板体3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如图1所示,缺口11的两端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和两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铆接方式,实现第一板体31固定在缺口11的两端之间,即安装在导轨安装区域;第二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31之间形成腔室33,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装饰板4固定,在完成第一板体31的固定工作后,通过第二板体32可以与装饰板4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最终完成角窗导轨3的安装工作;其中,腔室33可以提高角窗导轨3的结构强度,在面对侧面碰撞撞击时,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效果。最终实现角窗导轨3的双层结构,一方面便于角窗导轨3的安装固定、安装牢固;另一方面提供角窗导轨3的结构强度及安全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板体32开设有至少一个卡孔321;所述装饰板4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41,所述装饰板4经所述卡扣41卡入所述卡孔321内,与所述第二板体32卡合固定。其中,装饰板4和第二板体32之间采用卡合固定方式,快速便捷完成角窗导轨3的固定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板4可以为塑料材质,可以很好利用装饰板4塑料材质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完成卡合固定工作。
具体的,第二板体32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间隔开设两个卡孔321;装饰板4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间隔开设两个卡扣41,通过两个卡扣41和两个卡孔321相适配,从而完成角窗导轨3的固定工作,提高角窗导轨3的安装稳定性及牢固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卡扣41和卡孔321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第二板体32和装饰板4的长度进行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装饰板4的内侧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根加强筋42。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装饰板4大致呈U形设置,能够对角窗导轨3进行包裹设置,将角窗导轨3进行隐藏处理,保证车身后排的美观和设计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一体成型。其中,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之间一体成型,保证角窗导轨3自身的结构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通道311。其中,贯穿通道311可以降低角窗导轨3的自身重量,实现减重的目的,同时在先对侧面碰撞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溃缩吸能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设置有粘胶凹槽312,所述粘胶凹槽312的内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条槽313,所述粘胶凹槽312和所述凹条槽313用于搁置粘胶体5。其中,粘胶凹槽312和凹条槽313都能够为粘胶体5的填充提供预留空间,为后续与后角窗玻璃2进行粘贴固定。
其中,如图3所示,沿粘胶凹槽312内底壁的宽度方向,粘胶凹槽312内底壁开设有两条的凹条槽313,能够填充更多的粘胶体5,提高粘胶体5与第一板体31之间的牢固性及稳定性,防止粘胶体5在粘胶凹槽312易脱落偏移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对角窗导轨3和后角窗玻璃2进行粘胶固定时,粘胶体5至少部分包括在后角窗玻璃2的前侧。能够对后角窗玻璃2的前侧进行柔性接触,防止与第一板体31之间发生碰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后角窗玻璃2的内侧和前侧进行粘胶固定,能够提高后角窗玻璃2的粘胶固定的牢固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粘胶体5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为高强度、高模量、粘接类聚氨酯多用途密封胶,单组份、室温湿气固化,高固含量,耐候性好,弹性好,固化过程中及固化后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基材无污染。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14;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前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15;所述第一凹槽314和所述第二凹槽315用于安装密封条6。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凹槽314和第二凹槽315大致呈垂直设置,第一凹槽314的槽口朝向车身宽度方向,第二凹槽315的槽口朝向车身长度方向,具有两个方位方向对密封条6进行匹配安装,保证密封条6安装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凹槽3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内翻边;所述第二凹槽31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内翻边。其中,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均能够提高密封条6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密封条6在第一凹槽314或第二凹槽315易脱落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侧围(1),所述侧围(1)具有缺口(11)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11)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
所述缺口(11)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2);
角窗导轨(3),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3)形成所述侧围(1)的C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还包括:
装饰板(4),所述装饰板(4)与所述角窗导轨(3)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并与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且所述装饰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侧围(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窗导轨(3)包括:
第一板体(31),所述第一板体(31)固定于导轨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板体(31)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
第二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3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板体(31)之间形成腔室(33),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装饰板(4)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体(32)开设有至少一个卡孔(321);
所述装饰板(4)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41),所述装饰板(4)经所述卡扣(41)卡入所述卡孔(321)内,与所述第二板体(32)卡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第一板体(31)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3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通道(31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设置有粘胶凹槽(312),所述粘胶凹槽(312)的内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条槽(313),所述粘胶凹槽(312)和所述凹条槽(313)用于搁置粘胶体(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外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14);
所述第一板体(31)面向车身前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15);
所述第一凹槽(314)和所述第二凹槽(315)用于安装密封条(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3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内翻边;
所述第二凹槽(31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内翻边。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侧围(1),所述侧围(1)具有缺口(11)和后车门门洞,所述缺口(11)和所述后车门门洞连通;
所述缺口(11)包括导轨安装区域和后角窗安装区域,所述后角窗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后角窗玻璃(2);
角窗导轨(3),所述角窗导轨(3)固定于所述导轨安装区域,并用于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固定;且所述角窗导轨(3)形成所述侧围(1)的C柱;
还包括:后角窗玻璃(2)和后车门玻璃(7);
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3)与所述后角窗玻璃(2)至少部分重叠并固定;
沿车身宽度方向投影,所述角窗导轨(3)与所述后车门玻璃(7)至少部分重叠并相接触。
CN202310353094.XA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车身及车辆 Pending CN116409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094.XA CN11640938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车身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094.XA CN11640938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车身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9389A true CN116409389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3094.XA Pending CN11640938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车身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93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68997B2 (ja) 摺動窓ガラスを有する車両窓用の装飾回り枠モールディング・モジュール
US5261721A (en) Vehicular window assembly with weather seal
US6668490B2 (en) Lightweight door for motor vehicles
US6691464B2 (en) Vertical slider window assembly
EP1759960B1 (en) Roof structure for vehicle
EP0096129A1 (en) Hinged vehicle window assembly
US20020139054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door window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I412462B (zh) 框架飾板安裝構造
US4409756A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and guiding window panes of vehicle bodies
EP1325862A2 (de) Modulartiges Fahrzeugdach
CA2050217C (en) Fixed window mounting assembly
ES2216306T3 (es) Batiente para vehiculo automovil, su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y vehiculo automovil equipado con dicho batiente.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08247938U (zh) 汽车尾门及汽车
CN116409389A (zh) 一种车身及车辆
EP3047992B1 (en) Vehicle glazing
US10272756B2 (en) Vehicle door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210734025U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的外饰件和汽车
CN214112457U (zh) 饰板组件和车辆
CN216886220U (zh) 一种新型无框车门roof密封安装结构
JP2001515812A (ja) 自動車ドア用のウェザシール装置
CN218839358U (zh) 滑轨装饰件、滑轨组件和车辆
CN218085331U (zh) 激光雷达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487136U (zh) 车门三角板和车辆
CN216301237U (zh) 一种a柱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