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2762B -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2762B
CN116392762B CN202310468156.1A CN202310468156A CN116392762B CN 116392762 B CN116392762 B CN 116392762B CN 202310468156 A CN202310468156 A CN 202310468156A CN 116392762 B CN116392762 B CN 116392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valve
way valve
buff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81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2762A (zh
Inventor
殷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04681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2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2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2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2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2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Mats or the like for absorbing shocks for jumping, gymnastics or the like
    • A63B6/02Mats or the like for absorbing shocks for jumping, gymnastics or the like for landing, e.g. for pole vaul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63B2071/0063Shock absor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ir Ba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体操训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包括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内部设有撑板,所述撑板可相对橡胶气囊的内侧面上下位移,所述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本发明通过撑板的自动下降和自动上升,同时撑板的自动下降可增加与橡胶气囊内腔底端的空隙为空气的注入增加空间,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实现缓冲作用,且当撑板上升至可与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相接触,此时非柔性的撑板可对橡胶气囊的顶端进行支撑,方便运动员的移动,避免传统装置在使用缓冲垫进行缓冲时容易影响运动员正常行走的问题,实现了不影响训练前准备的同时提供训练时的缓冲,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体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为了防止训练过程中导致的意外跌落造成身体上的损伤,通常来说会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辅助保护装置来防止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现象,目前常见的辅助保护装置主要为用于防止跌落的海绵垫或橡胶垫,这种材质制成的缓冲垫可在体操运动员意外跌落时给予一定的缓冲,部分训练场地会使用充气垫进行缓冲,但当使用充气垫时,由于充气垫的表面过于柔软,导致运动员在充气垫表面难以进行移动,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前的准备,所以如何在不影响训练前准备的同时提供训练时的缓冲是至关重要的。
在体操的训练过程中,由于使用了缓冲垫作为意外跌落时的缓冲,但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缓冲垫的表面较为光滑,当发生跌落时与缓冲垫表面相接触时,此时由于光滑的表面摩擦系数较小,会导致运动员滚落至缓冲垫的边缘防止其他运动员跌落与缓冲垫上的运动员发生碰撞,但这种缓冲垫的边缘处缺乏减缓运动员滚动速度的装置,易导致运动员离开缓冲垫,造成一定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包括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内部设有撑板,所述撑板可相对橡胶气囊的内侧面上下位移,所述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三通阀的左右两端与两个调节组件之间相连通,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面均通过连接架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顶端均活动卡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橡胶气囊内腔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撑板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缓冲组件。
在实际使用前,需将该装置放置在体操训练装置的下方,并可根据需要将多个装置之间进行横向铺设,提高缓冲面积,满足使用需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通阀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橡胶气囊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的外侧面,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正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橡胶气囊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的外侧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位于进气管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三通阀内部导通和向三通阀外部截止,位于排气管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调节组件内部导通和向调节组件外部截止。
在需要对橡胶气囊进行充气时,需将进气管与外部的充气装置相连接,在充气时通过向进气管的内部注入空气,并通过三通阀的输送进入两端的调节组件内部完成充气,释放空气时,位于调节组件内部的空气则可通过排气管快速排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储气管,所述储气管靠近三通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与三通阀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气管的正面靠近三通阀的一侧固定连通有释放阀,所述释放阀与排气管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气管顶端远离三通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中继进气阀,所述中继进气阀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储气管的外部导通和向储气管的内部截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远离进气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储气管的一端且与安装板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安装板的一端和储气管的一端相连接。
当需要进行缓冲时,可开启进气阀的阀门并关闭释放阀的阀门,此时外部的空气即可通过三通阀进入储气管的内部,并充满储气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施加一定的推力,此时活塞板随之向远离进气阀方向进行位移,活塞板和活塞杆随之朝远离进气阀方向进行位移,推动安装板朝外侧面进行位移,而当活塞板位移至中继进气阀的一端时,此时位于储气管内部的空气可通过中继进气阀排出,并作用于橡胶气囊的内部,此时空气的持续进入在保持调节组件撑开状态的同时可持续向橡胶气囊的内部注入空气,当需要进行支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释放阀的阀门,此时位于储气管内部的空气即可通过释放阀排出,此时复位弹簧自动复位,并带动活塞板和活塞杆自动复位,并拉动安装板朝内侧面进行位移,完成自动复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撑板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数量共为四个且与撑板底端的四角位置上相连接。
在进行缓冲充气时,由于调节组件的推动,安装板随之朝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即可在导向块和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位移,两个安装板随之相对远离,此时位于撑板下方的连杆随之发生偏转,即朝橡胶气囊的底端进行位移,此时即可拉动撑板向下位移,此时撑板的顶端和橡胶气囊内腔顶端的空隙增加,空气随之填满空隙,完成缓冲准备,反之在需要训练前的支撑时,此时调节组件可拉动安装板朝内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随之相对靠近,撑板底端的连杆随之朝上方发生偏转,此时撑板随之上升,直至撑板的顶端与橡胶气囊内侧面的顶端相接触,完成支撑。
通过在橡胶气囊的内部设置有撑板,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和导出,实现撑板的自动下降和自动上升,同时撑板的自动下降可增加与橡胶气囊内腔底端的空隙为空气的注入增加空间,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实现缓冲作用,且当撑板上升至可与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相接触,此时非柔性的撑板可对橡胶气囊的顶端进行支撑,方便运动员的移动,避免传统装置在使用缓冲垫进行缓冲时容易影响运动员正常行走的问题,实现了不影响训练前准备的同时提供训练时的缓冲,实用性较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顶端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密封盖板,所述排气口通过密封盖板完成密封,所述密封盖板相对排气口上下位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的底端贯穿橡胶气囊内腔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橡胶气囊内腔的顶端和限位板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柱的直径小于排气口的内径。
当撑板上升时,此时调节组件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排出装置的外侧面完成调节组件内部空气的释放,且撑板上升时,撑板的顶端可与限位板的顶端相接触并对限位板的底端施加向上的推力,此时限位板和顶端的限位柱随之上移,限位弹簧被压缩并带动密封盖板上移,当密封盖板的顶端离开排气口的顶端时,此时即可打开通道,位于橡胶气囊内部的气体即可快速通过排气口排出,完成泄气,转变为支撑状态。
通过对撑板的上下运动过程进行利用,利用撑板的上升带动密封盖板的自动上升,进而实现橡胶气囊内部空气的自然排空,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且在撑板下降时自动完成密封转变为缓冲状态,可实现支撑状态和缓冲状态的快速切换,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泄气的问题,显著提高装置的排气效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软板,所述延长杆远离橡胶气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导向软板下方的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侧面均安装有挡板。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由于两个安装板相对远离,即安装板朝橡胶气囊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安装板即可带动延长杆朝外侧面进行位移,延长杆向外侧面进行位移的同时可推动两个防滑板朝橡胶气囊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防滑板的顶端即可不被导向软板的底端进行阻挡,完成变形作业,此时当运动员在橡胶气囊的上方发生滚动且通过导向软板发生滚动时可落在防滑板的上方,通过防滑板的摩擦力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通过挡板对运动员进行阻挡,防止其滚动至装置的外侧面。
通过对空气的充入和排出的过程进行利用,通过空气的排出实现两个延长杆的相对远离,进而将隐藏在导向软板底端的防滑板推出,完成装置的变形,并利用表面摩擦系数较高的防滑板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利用挡板对运动员进行阻挡,而在未进行缓冲时,防滑板处于隐藏状态避免对运动员的行进造成干扰,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容易导致运动员离开缓冲垫的问题,安全系数较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腔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套内部的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板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杆,位于上方所述缓冲杆的顶端与撑板的底端相连接。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缓冲组件的底端可与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进行接触,当冲击力过大时,此时撑板可给予缓冲组件向下的冲击,此时位于固定套内部的缓冲弹簧可进行一定的压缩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实现二次缓冲过程,来降低较大冲击时运动员的损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橡胶气囊的内部设置有撑板,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和导出,实现撑板的自动下降和自动上升,同时撑板的自动下降可增加与橡胶气囊内腔底端的空隙为空气的注入增加空间,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实现缓冲作用,且当撑板上升至可与橡胶气囊内腔的底端相接触,此时非柔性的撑板可对橡胶气囊的顶端进行支撑,方便运动员的移动,避免传统装置在使用缓冲垫进行缓冲时容易影响运动员正常行走的问题,实现了不影响训练前准备的同时提供训练时的缓冲,实用性较强。
2、本发明通过对空气的充入和排出的过程进行利用,通过空气的排出实现两个延长杆的相对远离,进而将隐藏在导向软板底端的防滑板推出,完成装置的变形,并利用表面摩擦系数较高的防滑板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利用挡板对运动员进行阻挡,而在未进行缓冲时,防滑板处于隐藏状态避免对运动员的行进造成干扰,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容易导致运动员离开缓冲垫的问题,安全系数较高。
3、本发明通过对撑板的上下运动过程进行利用,利用撑板的上升带动密封盖板的自动上升,进而实现橡胶气囊内部空气的自然排空,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且在撑板下降时自动完成密封转变为缓冲状态,可实现支撑状态和缓冲状态的快速切换,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泄气的问题,显著提高装置的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橡胶气囊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排气口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隐藏橡胶气囊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座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三通阀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组件和安装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缓冲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橡胶气囊;2、进气管;3、排气管;4、导向软板;5、挡板;6、防滑板;7、排气口;8、密封盖板;9、限位板;10、限位柱;11、撑板;12、底座;13、导向槽;14、三通阀;15、调节组件;151、储气管;152、进气阀;153、释放阀;154、中继进气阀;155、活塞板;156、活塞杆;157、复位弹簧;16、安装板;17、导向块;18、延长杆;19、第一固定座;20、第二固定座;21、连杆;22、缓冲组件;221、固定套;222、缓冲板;223、缓冲杆;224、缓冲弹簧;23、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包括橡胶气囊1,橡胶气囊1的内部设有撑板11,撑板11可相对橡胶气囊1的内侧面上下位移,橡胶气囊1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2,底座1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3,底座1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通阀14,三通阀1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节组件15,三通阀14的左右两端与两个调节组件15之间相连通,两个调节组件15的外侧面均通过连接架与底座12的顶端相连接,底座1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3,导向槽13的顶端均活动卡接有导向块17,导向块17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橡胶气囊1内腔的左右两侧,两个安装板16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18,撑板11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缓冲组件22。
在实际使用前,需将该装置放置在体操训练装置的下方,并可根据需要将多个装置之间进行横向铺设,提高缓冲面积,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1和图6所示,三通阀14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进气管2贯穿橡胶气囊1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两个调节组件15的正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3,排气管3贯穿橡胶气囊1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进气管2和排气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位于进气管2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三通阀14内部导通和向三通阀14外部截止,位于排气管3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调节组件15内部导通和向调节组件15外部截止。
在需要对橡胶气囊1进行充气时,需将进气管2与外部的充气装置相连接,在充气时通过向进气管2的内部注入空气,并通过三通阀14的输送进入两端的调节组件15内部完成充气,释放空气时,位于调节组件15内部的空气则可通过排气管3快速排出。
如图5和图6以及图7所示,调节组件15包括储气管151,储气管151靠近三通阀1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阀152,进气阀152与三通阀14之间相连通,储气管151的正面靠近三通阀1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释放阀153,释放阀153与排气管3之间相连通,储气管151顶端远离三通阀1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中继进气阀154,中继进气阀154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储气管151的外部导通和向储气管151的内部截止,储气管1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55,活塞板155远离进气阀1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56,活塞杆156贯穿储气管151的一端且与安装板16之间相连接,活塞杆156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57,复位弹簧15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安装板16的一端和储气管151的一端相连接。
当需要进行缓冲时,可开启进气阀152的阀门并关闭释放阀153的阀门,此时外部的空气即可通过三通阀14进入储气管151的内部,并充满储气管151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155施加一定的推力,此时活塞板155随之向远离进气阀152方向进行位移,活塞板155和活塞杆156随之朝远离进气阀152方向进行位移,推动安装板16朝外侧面进行位移,而当活塞板155位移至中继进气阀154的一端时,此时位于储气管151内部的空气可通过中继进气阀154排出,并作用于橡胶气囊1的内部,此时空气的持续进入在保持调节组件15撑开状态的同时可持续向橡胶气囊1的内部注入空气,当需要进行支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释放阀153的阀门,此时位于储气管151内部的空气即可通过释放阀153排出,此时复位弹簧157自动复位,并带动活塞板155和活塞杆156自动复位,并拉动安装板16朝内侧面进行位移,完成自动复位。
如图4和图5以及图6和图7所示,安装板16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9,第一固定座19远离安装板16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21,连杆21远离第一固定座19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20,第二固定座20与撑板11的底端相连接,第二固定座20的数量共为四个且与撑板11底端的四角位置上相连接。
在进行缓冲充气时,由于调节组件15的推动,安装板16随之朝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16即可在导向块17和导向槽13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位移,两个安装板16随之相对远离,此时位于撑板11下方的连杆21随之发生偏转,即朝橡胶气囊1的底端进行位移,此时即可拉动撑板11向下位移,此时撑板11的顶端和橡胶气囊1内腔顶端的空隙增加,空气随之填满空隙,完成缓冲准备,反之在需要训练前的支撑时,此时调节组件15可拉动安装板16朝内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16随之相对靠近,撑板11底端的连杆21随之朝上方发生偏转,此时撑板11随之上升,直至撑板11的顶端与橡胶气囊1内侧面的顶端相接触,完成支撑。
通过在橡胶气囊1的内部设置有撑板11,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和导出,实现撑板11的自动下降和自动上升,同时撑板11的自动下降可增加与橡胶气囊1内腔底端的空隙为空气的注入增加空间,并通过空气的注入实现缓冲作用,且当撑板11上升至可与橡胶气囊1内腔的底端相接触,此时非柔性的撑板11可对橡胶气囊1的顶端进行支撑,方便运动员的移动,避免传统装置在使用缓冲垫进行缓冲时容易影响运动员正常行走的问题,实现了不影响训练前准备的同时提供训练时的缓冲,实用性较强。
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橡胶气囊1顶端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排气口7,排气口7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密封盖板8,排气口7通过密封盖板8完成密封,密封盖板8相对排气口7上下位移,限位柱10的底端贯穿橡胶气囊1内腔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23,限位弹簧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橡胶气囊1内腔的顶端和限位板9的顶端相连接,限位柱10的直径小于排气口7的内径。
当撑板11上升时,此时调节组件15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3排出装置的外侧面完成调节组件15内部空气的释放,且撑板11上升时,撑板11的顶端可与限位板9的顶端相接触并对限位板9的底端施加向上的推力,此时限位板9和顶端的限位柱10随之上移,限位弹簧23被压缩并带动密封盖板8上移,当密封盖板8的顶端离开排气口7的顶端时,此时即可打开通道,位于橡胶气囊1内部的气体即可快速通过排气口7排出,完成泄气,转变为支撑状态。
通过对撑板11的上下运动过程进行利用,利用撑板11的上升带动密封盖板8的自动上升,进而实现橡胶气囊1内部空气的自然排空,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且在撑板11下降时自动完成密封转变为缓冲状态,可实现支撑状态和缓冲状态的快速切换,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泄气的问题,显著提高装置的排气效率。
如图1和图2以及图4和图6所示,橡胶气囊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软板4,延长杆18远离橡胶气囊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导向软板4下方的防滑板6,防滑板6的侧面均安装有挡板5。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由于两个安装板16相对远离,即安装板16朝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安装板16即可带动延长杆18朝外侧面进行位移,延长杆18向外侧面进行位移的同时可推动两个防滑板6朝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防滑板6的顶端即可不被导向软板4的底端进行阻挡,完成变形作业,此时当运动员在橡胶气囊1的上方发生滚动且通过导向软板4发生滚动时可落在防滑板6的上方,通过防滑板6的摩擦力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通过挡板5对运动员进行阻挡,防止其滚动至装置的外侧面。
通过对空气的充入和排出的过程进行利用,通过空气的排出实现两个延长杆18的相对远离,进而将隐藏在导向软板4底端的防滑板6推出,完成装置的变形,并利用表面摩擦系数较高的防滑板6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利用挡板5对运动员进行阻挡,而在未进行缓冲时,防滑板6处于隐藏状态避免对运动员的行进造成干扰,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容易导致运动员离开缓冲垫的问题,安全系数较高。
如图2和图8所示,缓冲组件22包括固定套221,固定套221内腔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缓冲板222,两个缓冲板222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套221内部的缓冲弹簧224,两个缓冲板222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杆223,位于上方缓冲杆223的顶端与撑板11的底端相连接。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缓冲组件22的底端可与橡胶气囊1内腔的底端进行接触,当冲击力过大时,此时撑板11可给予缓冲组件22向下的冲击,此时位于固定套221内部的缓冲弹簧224可进行一定的压缩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实现二次缓冲过程,来降低较大冲击时运动员的损伤。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需要对橡胶气囊1进行充气时,需将进气管2与外部的充气装置相连接,在充气时通过向进气管2的内部注入空气,并通过三通阀14的输送进入两端的调节组件15内部完成充气,释放空气时,位于调节组件15内部的空气则可通过排气管3快速排出;
当需要进行缓冲时,可开启进气阀152的阀门并关闭释放阀153的阀门,此时外部的空气即可通过三通阀14进入储气管151的内部,并充满储气管151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155施加一定的推力,此时活塞板155随之向远离进气阀152方向进行位移,活塞板155和活塞杆156随之朝远离进气阀152方向进行位移,推动安装板16朝外侧面进行位移,而当活塞板155位移至中继进气阀154的一端时,此时位于储气管151内部的空气可通过中继进气阀154排出,并作用于橡胶气囊1的内部,此时空气的持续进入在保持调节组件15撑开状态的同时可持续向橡胶气囊1的内部注入空气,当需要进行支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释放阀153的阀门,此时位于储气管151内部的空气即可通过释放阀153排出,此时复位弹簧157自动复位,并带动活塞板155和活塞杆156自动复位,并拉动安装板16朝内侧面进行位移,完成自动复位;
在进行缓冲充气时,由于调节组件15的推动,安装板16随之朝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16即可在导向块17和导向槽13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位移,两个安装板16随之相对远离,此时位于撑板11下方的连杆21随之发生偏转,即朝橡胶气囊1的底端进行位移,此时即可拉动撑板11向下位移,此时撑板11的顶端和橡胶气囊1内腔顶端的空隙增加,空气随之填满空隙,完成缓冲准备,反之在需要训练前的支撑时,此时调节组件15可拉动安装板16朝内侧面进行位移,此时两个安装板16随之相对靠近,撑板11底端的连杆21随之朝上方发生偏转,此时撑板11随之上升,直至撑板11的顶端与橡胶气囊1内侧面的顶端相接触,完成支撑;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由于两个安装板16相对远离,即安装板16朝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安装板16即可带动延长杆18朝外侧面进行位移,延长杆18向外侧面进行位移的同时可推动两个防滑板6朝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进行位移,此时防滑板6的顶端即可不被导向软板4的底端进行阻挡,完成变形作业,此时当运动员在橡胶气囊1的上方发生滚动且通过导向软板4发生滚动时可落在防滑板6的上方,通过防滑板6的摩擦力减缓运动员的滚动,同时通过挡板5对运动员进行阻挡,防止其滚动至装置的外侧面;
当装置处于缓冲状态时,此时缓冲组件22的底端可与橡胶气囊1内腔的底端进行接触,当冲击力过大时,此时撑板11可给予缓冲组件22向下的冲击,此时位于固定套221内部的缓冲弹簧224可进行一定的压缩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实现二次缓冲过程,来降低较大冲击时运动员的损伤;
当撑板11上升时,此时调节组件15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管3排出装置的外侧面完成调节组件15内部空气的释放,且撑板11上升时,撑板11的顶端可与限位板9的顶端相接触并对限位板9的底端施加向上的推力,此时限位板9和顶端的限位柱10随之上移,限位弹簧23被压缩并带动密封盖板8上移,当密封盖板8的顶端离开排气口7的顶端时,此时即可打开通道,位于橡胶气囊1内部的气体即可快速通过排气口7排出,完成泄气,转变为支撑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包括橡胶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1)的内部设有撑板(11),所述撑板(11)可相对橡胶气囊(1)的内侧面上下位移,所述橡胶气囊(1)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底座(1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通阀(14),所述三通阀(1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节组件(15),所述三通阀(14)的左右两端与两个调节组件(15)之间相连通,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5)的外侧面均通过连接架与底座(1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底座(1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的顶端均活动卡接有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橡胶气囊(1)内腔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板(16)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18),所述撑板(11)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缓冲组件(22);所述调节组件(15)包括储气管(151),所述储气管(151)靠近三通阀(1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阀(152),所述进气阀(152)与三通阀(14)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气管(151)的正面靠近三通阀(1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释放阀(153),所述释放阀(153)与排气管(3)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气管(151)顶端远离三通阀(1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中继进气阀(154),所述中继进气阀(154)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储气管(151)的外部导通和向储气管(151)的内部截止;所述储气管(1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55),所述活塞板(155)远离进气阀(1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56),所述活塞杆(156)贯穿储气管(151)的一端且与安装板(16)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塞杆(156)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57),所述复位弹簧(15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安装板(16)的一端和储气管(15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板(16)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9),所述第一固定座(19)远离安装板(16)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远离第一固定座(19)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20),所述第二固定座(20)与撑板(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20)的数量共为四个且与撑板(11)底端的四角位置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4)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贯穿橡胶气囊(1)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5)的正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贯穿橡胶气囊(1)的正面且位于橡胶气囊(1)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和排气管(3)的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位于进气管(2)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三通阀(14)内部导通和向三通阀(14)外部截止,位于排气管(3)内部单向阀的阀门方向为向调节组件(15)内部导通和向调节组件(15)外部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1)顶端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排气口(7),所述排气口(7)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密封盖板(8),所述排气口(7)通过密封盖板(8)完成密封,所述密封盖板(8)相对排气口(7)上下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底端贯穿橡胶气囊(1)内腔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23),所述限位弹簧(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橡胶气囊(1)内腔的顶端和限位板(9)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柱(10)的直径小于排气口(7)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软板(4),所述延长杆(18)远离橡胶气囊(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导向软板(4)下方的防滑板(6),所述防滑板(6)的侧面均安装有挡板(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2)包括固定套(221),所述固定套(221)内腔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缓冲板(222),两个所述缓冲板(222)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套(221)内部的缓冲弹簧(224),两个所述缓冲板(222)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杆(223),位于上方所述缓冲杆(223)的顶端与撑板(11)的底端相连接。
CN202310468156.1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Active CN116392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8156.1A CN116392762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8156.1A CN116392762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2762A CN116392762A (zh) 2023-07-07
CN116392762B true CN116392762B (zh) 2023-11-28

Family

ID=8701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8156.1A Active CN116392762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276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12528A (ko) * 2014-03-28 2015-10-07 서지원 스포츠용 에어 매트리스
KR101603096B1 (ko) * 2015-05-22 2016-03-14 현대체육산업(주) 개선된 탄성층을 갖는 마루운동매트
CN206198533U (zh) * 2016-11-30 2017-05-31 许昌学院 一种体育运动训练用缓冲垫
CN210170743U (zh) * 2019-05-08 2020-03-24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能够调节缓冲程度的体育运动落地用辅助垫
CN210698620U (zh) * 2019-08-31 2020-06-09 徐振 体育运动防护垫
CN211024952U (zh) * 2019-08-30 2020-07-17 上海乐丘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装置
CN111501477A (zh) * 2020-05-04 2020-08-07 宝力科技(宁国)有限公司 新型环保塑胶自结纹型跑道
CN214548664U (zh) * 2021-03-29 2021-11-02 福建千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短牛角记忆棉颈椎枕头
CN115429082A (zh) * 2022-10-09 2022-12-06 邦尔骨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枕头的多维调节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18360A (zh) * 2022-10-08 2022-12-27 湖南工商大学 一种防摔伤的武术飞跳练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12528A (ko) * 2014-03-28 2015-10-07 서지원 스포츠용 에어 매트리스
KR101603096B1 (ko) * 2015-05-22 2016-03-14 현대체육산업(주) 개선된 탄성층을 갖는 마루운동매트
CN206198533U (zh) * 2016-11-30 2017-05-31 许昌学院 一种体育运动训练用缓冲垫
CN210170743U (zh) * 2019-05-08 2020-03-24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能够调节缓冲程度的体育运动落地用辅助垫
CN211024952U (zh) * 2019-08-30 2020-07-17 上海乐丘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装置
CN210698620U (zh) * 2019-08-31 2020-06-09 徐振 体育运动防护垫
CN111501477A (zh) * 2020-05-04 2020-08-07 宝力科技(宁国)有限公司 新型环保塑胶自结纹型跑道
CN214548664U (zh) * 2021-03-29 2021-11-02 福建千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短牛角记忆棉颈椎枕头
CN115518360A (zh) * 2022-10-08 2022-12-27 湖南工商大学 一种防摔伤的武术飞跳练习装置
CN115429082A (zh) * 2022-10-09 2022-12-06 邦尔骨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枕头的多维调节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2762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92762B (zh) 一种体操训练用辅助保护装置
CN110206207B (zh) 一种集成楼板
CN210028223U (zh) 一种基于床垫卷包机用压缩包装设备
CN110711348B (zh) 用于体能训练的跑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458454U (zh) 液气全密封滚轮罐耳
CN111891962A (zh) 一种防洪式高压配电柜
CN110077647A (zh) 新型落料充填装置
CN116216016A (zh) 一种用于羽绒服生产的压缩打包设备
CN112938714B (zh) 一种电梯用新型液压设备
CN110711349B (zh) 室内跑步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36236U (zh) 一种稳定型振动盘底部气缸振动结构
CN208692985U (zh) 一种自动排汽的汽水机
CN220335844U (zh) 一种水利施工排水闸门门体缓冲结构及缓冲组件
EP0335616A2 (en) An exercise device
CN209057690U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自动套袋机
CN213141255U (zh) 一种往复式升降机构
CN207233876U (zh) 一种电池增压封口装置
CN220577634U (zh) 一种塑料袋封口机的塑料袋固定机构
CN217502146U (zh) 一种升降机用快速响应型油缸
CN21539706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包围的拉伸液压机
CN212222097U (zh) 一种液压电梯轨道减震装置
CN215441548U (zh) 一种抗压能力好的道路交通用减速带
CN21808844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梯缓冲器用调节压力缸
CN117781619B (zh) 中药饮片加工用晾晒装置
CN117189556B (zh) 一种往复增压式多腔气动隔膜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