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4584A -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4584A
CN116374584A CN202310268160.3A CN202310268160A CN116374584A CN 116374584 A CN116374584 A CN 116374584A CN 202310268160 A CN202310268160 A CN 202310268160A CN 116374584 A CN116374584 A CN 116374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belt
photoelectric tube
feeding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81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章
黄志辉
邓达
黄鑫
邓鑫星
谢乐
邹学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81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45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4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4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65G47/51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unprogrammed signals, e.g. influenced by supply situation at destination
    • B65G47/510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unprogrammed signals, e.g. influenced by supply situation at destination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4Optic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在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进料带设置进料光电管。控制模块用于在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m+1个输送带,实现将各个物料从进料端依次运输至第n个输送带。输送系统每个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不受最短的输送带的长度限制,可以最大化输送系统的输送量。

Description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线中,经常需要利用输送系统输送物料。输送系统一般由多条依靠电机驱动的输送带组成,通过多个输送带将物料运输至出料端。
在输送过程中,出于对物料流量均匀性的考虑,每条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是一样的,采用这种输送方式,当输送系统中的输送带长度不等时,最短的输送带就限制了整个输送系统的最大输送量,输送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提高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进料带、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电连接,n个所述输送带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料带和所述出料带之间,物料由所述进料带向所述输送带传输;
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所述进料带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并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个输送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检测到物料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可选的,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所述出料带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和第二分包光电管,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长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状态,并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可选的,所述出料带上设置出料光电管,所述出料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远离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出料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允许出料时,控制所述出料带运行,并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各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出料带同时运行。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并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继续运行。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以及所述第m个输送带至所述进料带之间的各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进料带、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电连接,n个所述输送带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料带和所述出料带之间,所述物料由所述进料带向所述输送带传输,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所述进料带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电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个输送带;
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运行;
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光电管检测到物料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光电管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可选的,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所述出料带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和第二分包光电管,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长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电连接,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状态;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可选的,所述出料带上设置出料光电管,所述出料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远离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出料光电管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包括:
在允许出料时,控制所述出料带运行;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各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出料带同时运行。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所有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继续运行。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以及所述第m个输送带至所述进料带之间的各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控制模块与进料带、出料带和各个输送带电连接,n个输送带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进料带和出料带之间,物料由进料带向输送带传输;在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进料带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前端光电管、各个后端光电管和进料光电管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各个后端光电管和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在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控制模块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m+1个输送带,实现将各个物料从进料端依次运输至第n个输送带。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输送带停止运行。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通过实时获取各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将多个物料由进料带逐渐传输至第n个输送带,保证每一输送带均布置满物料,且每一输送带根据自身长度放置物料,无需保持每一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均相同,输送系统每个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不受最短的输送带的长度限制,可以最大化输送系统的输送量。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进料带2、出料带4和n个输送带3,控制模块1与进料带2、出料带4和各个输送带3电连接,n个输送带3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进料带2和出料带4之间,物料01由进料带2向输送带3传输;
在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输送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进料带2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21,控制模块1分别与各个前端光电管31、各个后端光电管32和进料光电管21电连接,控制模块1用于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31、各个后端光电管32和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在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2运行以将物料01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
控制模块1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检测到物料的状态,第二状态为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具体的,每一传送带(进料带2、输送带3或出料带4)均由电机驱动,在电机控制下运行或停止,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与进料带2、各个输送带3以及出料带4连接,具体为,控制模块1与各个传送带的电机连接,以通过电机间接控制各传送带。每一输送带3的长度可根据需求设置,各个输送带3之间的长度可以相同,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输送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具体的,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可以设置在输送带3上不影响物料01运输的位置,或者,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设置在距离输送带3设定距离内的位置上,以检测是否有物料01经过。可选的,进料光电管21与第一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31之间的距离小于物料的长度。
控制模块1用于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31、各个后端光电管32和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具体的,高效输送系统还包括开始按钮,在用户按下开始按钮后,向控制模块1发送开始指令,控制模块1接收到开始指令后,实时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在物料01遮挡前端光电管31、后端光电管32或进料光电管21时,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在物料01未遮挡前端光电管31或后端光电管32时,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进而可以根据前端光电管31或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确定是否有物料01经过。
控制模块21用于在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2运行以将物料01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
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表明进料带2的尾端(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存在物料01,此时如果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二状态,也即第一个输送带的尾端(靠近第二个输送带的一端)不存在物料01,第一个输送带不满料时,控制模块1控制进料带2运行以将再一个物料01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如果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也即第一个输送带上已经满料,则控制模块1控制进料带1停止运行,直至第一个输送带上的物料01运输至第二个输送带,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控制模块1再控制进料带1运行,以再向第一个输送带运送一个物料01。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户按下开始按钮后,控制模块1接收到开始指令后,即控制进料带2、各个输送带3和出料带4以同一速度运行,以向第一个输送带运输物料01。
控制模块1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3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具体的,以m=1为例,在第一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31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表明有物料01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控制模块1继续获取第二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在第二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表明第二个输送带不满料,控制模块1可控制第一个输送带运行以将物料01向第二个输送带运送。在第二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表明第二个输送带满料,控制模块1控制第一个输送带停止运行直至第二个输送带将一个物料01运输至第三个输送带后,第二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变为第二状态后,可继续控制第一个输送带运行,其他输送带依此类推。
控制模块1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表明最后一个输送带已满料,此时,备料过程结束,可停止各个输送带运行以等待后续出料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m+1个输送带,实现将各个物料从进料带依次运输至第n个输送带。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输送带停止运行。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通过实时获取各前端光电管、后端光电管和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将多个物料由进料带逐渐传输至第n个输送带,保证每一输送带均布置满物料,且每一输送带根据自身长度放置物料,无需保持每一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均相同,输送系统每个输送带上的物料个数不受最短的输送带的长度限制,可以最大化输送系统的输送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可选的,物料运输方向上,出料带4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第一分包光电管41位于出料带4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01的长度,控制模块1分别与第一分包42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电连接,控制模块1用于获取第二分包光电管42状态,并在第二分包光电管42和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出料带4和各个输送带3停止运行。
当第二分包光电管4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表明出料带4上已存在一个物料,控制出料带4和各个输送带3停止运行,等待出料。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之间的长度等于物料01的长度,可以保证在出料阶段,出料带4上仅存在一个物料01,保证出料的有序进行。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出料带4上设置出料光电管43,出料光电管43位于出料带4远离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控制模块1与出料光电管43电连接,控制模块1还用于在第二分包光电管4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允许出料时,控制出料带4运行,并在第二分包光电管42的状态由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第一分包光电管41的状态和出料光电管43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2、各输送带3和出料带4同时运行。
出料带4后端连接有用于接收物料的接收装置,出料带4上的物料传输至接收装置则一个物料01出料完成。在接收装置到位并做好相关接收物料01的准备后,允许出料,向控制模块1发送出料指令,控制模块1控制出料带4运行,以将物料01向接收装置运送。在物料01运输至接收装置后,出料带4上不存在物料01,也即第二分包光电管42的状态、第一分包光电管41的状态和出料光电管43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此时控制进料带2、各输送带3和出料带4同时运行,以将各传输带上的物料向前推进一个,继续将下一个物料01运输至接收装置。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控制模块1还用于在第二分包光电管42和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获取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并在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2继续运行。
第二分包光电管42和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表明每一传送带已满料可停止各个传送带运行等待出料,至于进料带2是否停止运行需进一步判断。操作人员将物料放在进料带上,由于进料端可能有其他工序影响,物料01在进料带2上的间隔可大可小。为避免物料01在进料带2上位于远离进料光电管21的一端,在获取到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2继续运行,以将进料带2上的物料01运输至进料光电管21处后停止,以等待后续运输指令,提高运输效率,同时消除进料带2上物料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31的状态和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以及第m个输送带至进料带2之间的各输送带3停止运行。
示例性的,阈值时间可根据需求设定,例如20分钟,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31的状态和后端光电管32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表明在一段时间内,第m个输送带上没有任何物料01经过,也即进料带2至第m个输送带上已无任何物料可运输,控制模块1控制第m个输送带以及第m个输送带至进料带2之间的各输送带3停止运行,以降低系统的功耗。
可选的,控制模块1还用于在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进料带2停止运行。在进料光电管21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表明进料进入尾端,已无物料01可继续放置于进料带2上运输,控制模块1控制进料带2停止,以降低系统功耗。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分包光电管41、第二分包光电管42和出料光电管43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进料带1、各个输送带3和出料带4停止运行,以降低系统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参考图1,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进料带2、出料带4和n个输送带3,控制模块1与进料带2、出料带4和各个输送带3电连接,n个输送带3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进料带2和出料带4之间,物料由进料带2向输送带3传输,在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输送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31和后端光电管32,进料带2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21,控制模块1分别与各个前端光电管31、各个后端光电管32和进料光电管21电连接;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3,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各个后端光电管和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S20:在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
S30: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
S40: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
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光电管检测到物料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光电管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具备的有益效果与高效输送系统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2和图4,可选的,物料运输方向上,出料带4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第一分包光电管41位于出料带4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长度,控制模块1分别与第一分包光电管41和第二分包光电管42电连接,出料带4上设置出料光电管43,出料光电管43位于出料带4远离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控制模块1与出料光电管43电连接。
S110:获取各个前端光电管、各个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S120:在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第一个输送带。
S130: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运行。
S140: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
S150:获取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
S160:在第二分包光电管和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出料带和各个输送带停止运行。
S170:获取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S180:在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继续运行。
S190:在允许出料时,控制出料带运行。
S200:在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由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第一分包光电管的状态和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进料带、各输送带和出料带同时运行。
S210: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的状态和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第m个输送带以及第m个输送带至进料带之间的各输送带停止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输送系统可以最大效率的运输物料,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若光电管满足一定条件(光电管状态为第二状态的时间大于阈值时间),则认为已到料尾阶段无料可送,此时控制对应的传送带停止运行,降低系统功耗。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
S11:系统开始运行后,获取到第一分包光电管、第二分包光电管和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
S12:控制进料带、输送带和出料带以同一速度运行。
S13:确定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若是,同时执行步骤S14和S15,若否,执行步骤S12。
S14:允许出料,控制出料带运行,以使出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在物料被取走后,执行步骤S11。
S15:控制出料带停止运行。
S16:确定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若是,执行步骤S17,若否,执行步骤S18:控制进料带和输送带以同一速度运行,并重新执行步骤S16。
S17:控制各个输送带和出料带停止运行。
S19:确定进料光电管的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若是,执行步骤S02,若否,执行步骤S21。
S02:控制进料带停止运行。
S21:控制进料带继续运行,并重复执行步骤S19。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进料带、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电连接,n个所述输送带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料带和所述出料带之间,物料由所述进料带向所述输送带传输;
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所述进料带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并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个输送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运行,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检测到物料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所述出料带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和第二分包光电管,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长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状态,并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带上设置出料光电管,所述出料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远离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出料光电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允许出料时,控制所述出料带运行,并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各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出料带同时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并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继续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以及所述第m个输送带至所述进料带之间的各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6.一种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进料带、出料带和n个输送带,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进料带、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电连接,n个所述输送带沿物料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料带和所述出料带之间,所述物料由所述进料带向所述输送带传输,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各个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光电管和后端光电管,所述进料带靠近第一个输送带的一端设置进料光电管,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电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各个所述后端光电管和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一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运行以将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个输送带;
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端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且第m+1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运行;
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其中,光电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光电管检测到物料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光电管未检测到物料的状态,m<n,n≥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料运输方向上,所述出料带上依次设置第一分包光电管和第二分包光电管,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靠近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长度,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电连接,在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有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状态;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带上设置出料光电管,所述出料光电管位于所述出料带远离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出料光电管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各个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包括:
在允许出料时,控制所述出料带运行;
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且所述第一分包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出料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各所述输送带和所述出料带同时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包光电管和所述第n个输送带的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出料带和所有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
在所述进料光电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进料带继续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各个所述前端光电管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第m个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管的状态和所述后端光电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间时,控制所述第m个输送带以及所述第m个输送带至所述进料带之间的各所述输送带停止运行。
CN202310268160.3A 2023-03-17 2023-03-17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374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160.3A CN116374584A (zh) 2023-03-17 2023-03-17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160.3A CN116374584A (zh) 2023-03-17 2023-03-17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4584A true CN116374584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6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8160.3A Pending CN116374584A (zh) 2023-03-17 2023-03-17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45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00300A (ja) アキュムレーション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US6292710B1 (en) Conveyor having variable speed control
JP6216375B2 (ja) 生体物質コンテナの搬送装置の一時停留ステーション
CN1410333A (zh) 反转装置和反转方法
CN105797963B (zh) 一种交叉带分拣机供件居中的控制方法
CN209794900U (zh) 一种喷码设备
CN116374584A (zh) 高效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941442B2 (ja) 部品実装ライン及び作業機間の基板搬送方法
JP5221173B2 (ja) 搬送物の間隔調整装置
JPS62100616A (ja) 計量した量の材料を搬送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07147B2 (ja) 板状体の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JPH0145741B2 (zh)
CN220222540U (zh) 一种钵体堆积装置
JPH04144885A (ja) 原稿自動循環給送装置
CN216862799U (zh) 一种物料成组输送装置及食品生产线
CN209143120U (zh) 电机转子自动绕线机物料送料系统
CN108483130B (zh) 一种自动络纱输送带、输送设备及输送方法
JPS6212567A (ja) ベニヤ単板の搬出方法
TW202335941A (zh) 胚體輸送系統及其回收裝置
JP2822136B2 (ja) 物品の搬送方法
JP2715800B2 (ja) フィルム供給装置
KR100533765B1 (ko) 테이프공급장치의 제어방법
JPH0448081B2 (zh)
JP3241838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US5761562A (en) Apparatus of storing and feeding film leaders for use in a photographic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