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8963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8963A
CN116368963A CN202180003111.6A CN202180003111A CN116368963A CN 116368963 A CN116368963 A CN 116368963A CN 202180003111 A CN202180003111 A CN 202180003111A CN 116368963 A CN116368963 A CN 116368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layer
display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31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阔
周军丹
唐国强
夏亮
秦晓光
王旭聪
宋妙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68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8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装置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显示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具有透光显示区;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由于在透光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是透明的,能够透光,因此在布置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布置在显示面板背面对应透光显示区的位置,实现屏下摄像功能,提高了屏占比。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是一种常见的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中。
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显示层和彩色滤光层。显示层包括发光器件和像素定义层等结构,是显示面板中用于发光的部分。彩色滤光层用于滤光,能够提高画面的饱和度,减弱阳极层对环境光的反射。
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通常还包括摄像头,而为了使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摄像头通常布置在显示面板之外的区域,使得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显示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具有透光显示区;
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可选地,所述显示层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本体和多个第一遮光块,所述本体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一一对应;
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所述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遮光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且在所述基 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块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块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或者,
所述第一遮光块包括透光本体和不透光涂层,所述不透光涂层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本体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显示层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本体和第一遮光层,所述本体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一一对应,所述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遮光层具有多个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且位于相邻的所述开口之间,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地,在所述透光显示区,多个所述第一狭缝交叉呈网状,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所述第一狭缝分割成的多个第二遮光块。
可选地,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块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滤光块,在所述透光显示区,相邻所述滤光块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且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外。
可选地,所述彩色滤光层还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且位于相邻的所述滤光块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多个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且位于相邻的所述滤光块之间,所述第二狭缝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地,在所述透光显示区,多个所述第二狭缝交叉呈网状,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所述第二狭缝分割成的多个第三遮光块。
可选地,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阳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块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基板还具有非透光显示区,在所述非透光显示区,所述像素 定义层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基板还具有非透光显示区,在所述非透光显示区,所述彩色滤光层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显示层和所述彩色滤光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透光显示区和非透光显示区;
形成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形成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在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摄像模组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摄像模组位于基板远离彩色滤光层的一侧,且与所述透光显示区相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由于在透光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是透明的,能够透光,因此在布置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布置在显示面板背面对应透光显示区的位置,实现屏下摄像功能,提高了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定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色滤光层的局部俯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色滤光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色滤光层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 “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基板10具有透光显示区10a。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图。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层20和彩色滤光层30。显示层20位于基板10的一侧,显示层2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00,彩色滤光层30位于显示层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
在透光显示区10a,显示面板位于显示层20的相邻阳极20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由于在透光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是透明的,能够透光,因此在布置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布置在显示面板背面对应透光显示区的位置,实现屏下摄像功能,提高了屏占比。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层20的结构,该结构仅作为一种示例,并非限定显示层20只有这一种结构形式,也非限定显示层20一定只包括这些层级结构,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层2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层级结构。如图3所示,显示层20包括阳极层21、像素定义层22、多个发光结构23、阴极层24和封装层25。阳极层21包括多个阳极201,多个阳极201阵列分布在基板1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22位于阳极层21上。像素定义层22具有像素开口,像素开口与阳极相对应,露出相应的阳极201的部分区域。发光器件200可以是OLED发光器件。发光器件200包括阳极201、发光结构23和阴极,阴极可以是阴极层24的一部分,多个发光器件200的阴极相连。示例性地,发光结构23包括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发光结构23位于像素开口中,且位于阳极201表面,与阳极201形成接触。阴极层24位于像素定义层22远离基板10的一侧,阴极层24与 发光结构23形成接触。封装层25位于阴极层24远离基板10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层20的像素定义层22在透光显示区10a至少部分区域透光,并且透光的区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外。
例如,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定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像素定义层22在透光显示区10a的全部区域均透明,使得像素定义层22不会对环境光造成阻挡,不影响屏下摄像头的正常工作。
该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本体221位于透光显示区10a和非透光显示区10b。本体221具有多个开口221a,开口221a与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一一对应。本体221透光。
基板10还可以具有非透光显示区10b。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像素定义层22可以全部透明,也可以部分区域透明,也可以全部不透明。
作为示例,图4所示像素定义层22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全部不透明。
在一些示例中,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像素定义层22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像素定义层22不透明,能够减少阳极201的反射,避免出现眩光。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层中,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多个第一遮光块222。
在透光显示区10a,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开口221a在基板10的正投影内。第一遮光块222至少部分位于开口221a内,第一遮光块222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布置在开口221a中的第一遮光块222能够对阳极201进行遮挡,以减少阳极201对环境光的反射,避免眩光的产生。
可选地,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一遮光块222在基板10的正投影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块222在基板10的正投影呈环形,使得第一遮光块222对阳极201的一周都能够进行遮挡,进一步避免眩光现象的产生。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遮光块222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例如,第一遮光块222采用不透明的树脂制成。直接采用不透明的树脂材料制作出不透光的第一遮 光块222,方便制作。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示例中,例如图6所示,第一遮光块222包括透光本体2221和不透光涂层2222。不透光涂层2222至少位于透光本体2221远离基板10的表面。
示例性地,不透光涂层2222可以是油墨涂层。
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不透光涂层2222位于透光本体2221远离基板10的表面,且还位于透光本体2221的侧壁以及基板10表面。在一些示例中,不透光涂层2222还可以位于透光本体2221靠近发光结构23的内侧壁。
在另一些示例中,不透光涂层2222也可以位于透光本体2221靠近基板10的表面。
不透光涂层2222的布置位置有多种,只要能够对阳极201进行遮挡,减少阳极201对环境光的反射即可。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层20中,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第一遮光层223。本体221的开口221a在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内。
第一遮光层223位于本体221靠近基板10的表面。第一遮光层223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部分重叠。第一遮光层223具有多个第一狭缝223a,第一狭缝223a至少位于透光显示区10a,且位于相邻的开口221a之间,第一狭缝223a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不重叠。
由于第一遮光层223不透光,因此在本体221的表面设置第一遮光层223也能够使得像素定义层22的部分区域不透光,从而对阳极201进行遮挡,减少阳极201对于环境光的反射,避免眩光的产生。在透光显示区10a,环境光可以由第一狭缝223a透过像素定义层22,并由相邻的阳极201之间的区域透射,使屏下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实现屏下摄像功能。
位于透光显示区10a的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面积可以小于位于非透光显示区10b的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面积。从而使得在透光显示区10a,有空间布置宽度更大的第一狭缝223a,增大透光显示区10a中,第一狭缝223a的总面积,使屏下摄像头能够接收更多的环境光,提高屏下摄像的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遮光层223还可以位于本体221远离基板10的表面, 或者在本体221靠近基板10的表面和远离基板10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遮光层223。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如图8所示,在透光显示区10a,多个第一狭缝223a交叉呈网状,第一遮光层223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第一狭缝223a分割成的多个第二遮光块2231。
在透光显示区10a,第二遮光块2231与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一一对应,环境光能够从相邻第二遮光块2231之间的区域透过像素定义层22,由第二遮光块2231对阳极201进行遮挡,以减少阳极201的反光。
如图8所示,在透光显示区10a,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二遮光块22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遮光块22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呈环形,使得第二遮光块2231对阳极201的一周都能够进行遮挡,进一步避免眩光现象的产生。
示例性地,第一遮光层223可以为不透光涂层,例如黑色的油墨涂层。
可选地,彩色滤光层30在透光显示区10a至少部分区域透光,且透光的区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外。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彩色滤光层30位于透光显示区10a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透光的,并且透光的区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外,使得在透光显示区10a,彩色滤光层30不会影响屏下摄像头的拍摄,从而能够实现屏下摄像。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显示面板中,彩色滤光层30包括多个滤光块31。滤光块31与发光器件200一一对应。在透光显示区10a,相邻滤光块3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且透光的区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外。
相关技术中,彩色滤光层30除了滤光块31所在的区域,位于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均是不透光的,使得环境光无法从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透过彩色滤光层30,显示面板无法实现屏下摄像。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透光显示区10a,相邻的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透光,不会对入射显示面板的环境光造成遮挡,使得环境光能够透过显示面板被屏下摄像头接收。
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彩色滤光层30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 域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例如图9所示,该彩色滤光层30还包括第二遮光层32,第二遮光层32位于非透光显示区10b,且位于相邻的滤光块31之间。屏下摄像头对应透光显示区10a布置,而在非透光显示区10b,第二遮光层32对相邻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进行遮挡,不会影响屏下摄像头的拍摄。第二遮光层32能够对阳极201的反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避免阳极201对环境光形成强烈的反射而产生眩光。
由于透光显示区10a的面积只需要能够满足屏下摄像头的正常工作即可,因此,透光显示区10a的面积通常比非透光显示区10b的面积小得多。即使第二遮光层32只布置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对非透光显示区10b的阳极201进行遮挡,而透光显示区10a的阳极201缺少遮挡,对于整个显示面板而言,由透光显示区10a的阳极201所形成的反光强度也十分有限,可能产生眩光的区域也很小,基本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色滤光层的局部俯视图。相比于图9所示的彩色滤光层,在该彩色滤光层中,彩色滤光层30的第二遮光层32还位于透光显示区10a,且位于相邻的滤光块31之间。如图10所示,第二遮光层32具有多个第二狭缝32a,第二狭缝32a至少位于透光显示区10a,且第二狭缝32a位于相邻的滤光块31之间。第二狭缝32a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不重叠。
通过将第二遮光层32的一部分布置在透光显示区10a,使得第二遮光层32还能够对位于透光显示区10a的阳极201进行遮挡,从而进一步减少阳极201对环境光的反射。并且第二狭缝32a能够透光,使环境光仍然能够透过透光显示区10a,确保显示面板仍能够实现屏下摄像。
位于透光显示区10a的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面积可以小于位于非透光显示区10b的发光器件200在基板10的正投影面积。从而使得在透光显示区10a,有空间布置宽度更大的第二狭缝32a,增大透光显示区10a中,第二狭缝32a的总面积,使屏下摄像头能够接收更多的环境光,提高屏下摄像的效果。
如图10所示,在透光显示区10a,多个第二狭缝32a交叉呈网状,第二遮光层32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第二狭缝32a分割成的多个第三遮光块321。
在透光显示区10a,第三遮光块321与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一一对应, 环境光能够从相邻第三遮光块321之间的区域透过彩色滤光层30,由第三遮光块321对阳极201进行遮挡,以减少阳极201的反光。
可选地,在透光显示区10a,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三遮光块32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遮光块321在基板10的正投影呈环形,使得第三遮光块321对阳极201的一周都能够进行遮挡,进一步避免眩光现象的产生。
本公开实施例中,环形是指具有内轮廓和外轮廓的封闭图形,并非特制圆环形,包括但不限于圆环、椭圆环、矩形框。第三遮光块321的内轮廓的形状和外轮廓的形状可以与阳极201的形状相同。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阳极呈矩形,第三遮光块321的内轮廓和外轮廓均为矩形框。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遮光块321可以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例如不透光的树脂材料制成。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三遮光块321可以包括不透光涂层。示例性地,不透光涂层由油墨形成。
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彩色滤光层30中,相邻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可以全部透明,也可以部分区域透明,也可以全部不透明。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彩色滤光层30中,相邻滤光块31之间的区域不透明,能够减少阳极201对环境光的反射,避免出现眩光。作为示例,图9和图10所示像素定义层22在非透光显示区10b全部不透明。图11所示像素定义层22在非透光显示区10b部分区域透明。
通过前述的显示层20和彩色滤光层30进行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图3~图8所示的显示层20与图9~图11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进行组合。例如,图3所示的显示层20与图11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进行组合,得到如图12所示的显示面板。图5所示的显示层20还可以与不包括第二遮光层32的彩色滤光层30组合,得到如图13所示的显示面板。通过显示层20和彩色滤光层30的组合,使得在透光显示区10a,显示面板位于显示层20的相邻阳极20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并且在非透光显示区10b,显示面板位于显示层20的相邻阳极20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环境光能够从透光显示区10a中,相邻阳极201之间透光的区域透过,被屏下摄像头所接收,使屏下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而显示面板不透光的区域能够对环境光进行遮挡,减少阳极201对环境光的反射,从而避免眩光的产生。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图7所示的显示层20和图11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如图14所示,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40。触控层40位于显示层20和彩色滤光层30之间。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显示面板的触控层40位于彩色滤光层30远离显示层20的一侧。通过设置触控层40,使得显示面板能够实现触控功能。
如图15所示,在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平坦化层50,平坦化层50位于彩色滤光层30和触控层40之间。平坦化层50能够提供平坦的表面,以便于触控层40的布置。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如图16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摄像模组1000和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2000。摄像模组1000位于基板10远离彩色滤光层30的一侧,且与显示面板2000的透光显示区10a相对。在其他示例中,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图3~图8所示的显示层20和图9~图11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
由于在透光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是透明的,能够透光,因此在布置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布置在显示面板背面对应透光显示区的位置,实现屏下摄像功能,提高了屏占比。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制作前述的任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7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一基板10。
其中,该基板10具有透光显示区10a和非透光显示区10b。基板10可以为阵列基板。
步骤S12:形成显示层20。
其中,显示层20位于基板10的一侧,显示层2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00。
步骤S13:形成彩色滤光层30。
其中,彩色滤光层30位于显示层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在透光显示区10a,显示面板位于显示层20的相邻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由于在透光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是 透明的,能够透光,因此在布置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布置在显示面板背面对应透光显示区的位置,实现屏下摄像功能,提高了屏占比。
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显示层的制作方法和彩色滤光层的制作方法。显示层的结构不同,对应的制作方法也可能不同。彩色滤光层的结构不同,对应的制作方法也可能不同。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层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该方法至少能够用于制作图3~图8所示的任一种显示层。如图18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21:在基板10上形成阳极层21。
阳极层21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阳极201。阳极层21可以采用蒸镀、溅射、沉积等方法制作。阳极层21的具体制作工艺可以参照相关技术,此处不详述。
步骤S122:在阳极层21上形成像素定义层22。
对于图5中所示的像素定义层22,该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第一遮光块222,第一遮光块222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参照图19,在制作该像素定义层22时,可以先在阳极层21上形成第一遮光块222,然后再形成本体221。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先形成本体221,再形成第一遮光块222。
例如,先通过构图工艺在阳极层21上形成多个第一遮光块,第一遮光块222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与阳极2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部分重叠。然后通过构图工艺在相邻第一遮光块222之间的区域形成本体221。
对于图6中所示的像素定义层22,第一遮光块222包括透光本体2221和不透光涂层2222。参照图20,在制作该像素定义层22时,可以先在阳极层21上形成透光本体2221,然后再在透光本体2221的表面形成不透光涂层2222。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先在阳极层21的表面形成不透光涂层2222,然后再在不透光涂层2222上形成透光本体2221。
示例性地,透光本体2221可以通过构图工艺形成,不透光涂层2222可以通过打印的方式形成。
对于图7中所示的像素定义层22,该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第一遮光层223。参照图21,在制作像素定义层22时,可以先在阳极层21的表面形成第一遮光层223,然后再在第一遮光层223上形成本体221。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先在阳极层21上形成本体221,然后再在本体221的表面形成第一遮光层223。
示例性地,本体221可以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第一遮光层223可以通过打印的方式形成。
步骤S123:在像素定义层22上形成发光结构23、阴极层24和封装层25。
发光结构23、阴极层24和封装层25的具体制作工艺可以参照相关技术,此处不详述。示例性地,通过蒸镀、溅射或沉积的方式形成阴极层24,然后再在阴极层24上形成封装层25。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色滤光层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该方法至少能够用于制作图9~图11所示的任一种彩色滤光层。如图22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31:在显示层20上形成多个滤光块31。
滤光块31与显示层20的发光器件200一一对应。滤光块31的具体制作工艺可以参照相关技术,此处不详述。
步骤S132:在滤光块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遮光层32。
对于图9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第二遮光层32位于非透光显示区10b。对于图10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第二遮光层32还位于透光显示区10a,并且第二遮光层32具有多个第二狭缝32a。在制作9或图10所示的彩色滤光层30时,第二遮光层32均可以采用构图工艺进行制作。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遮光层32可以是不透光涂层,此时,第二遮光层32还可以通过打印的方式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显示层(20)和彩色滤光层(30),所述显示层(20)位于所述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00),所述彩色滤光层(30)位于所述显示层(2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基板(10)具有透光显示区(10a);
    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所述显示面板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200)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2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2),所述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多个第一遮光块(222),所述本体(221)具有多个开口(221a),所述开口(221a)与所述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一一对应;
    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所述开口(221a)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遮光块(2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221a)内,且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块(222)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块(222)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或者,
    所述第一遮光块(222)包括透光本体(2221)和不透光涂层(2222),所述不透光涂层(2222)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本体(2221)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2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2),所述像素定义层(22)包括本体(221)和第一遮光层(223), 所述本体(221)具有多个开口(221a),所述开口(221a)与所述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一一对应,所述开口(221a)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内;
    所述第一遮光层(223)位于所述本体(221)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223)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遮光层(223)具有多个第一狭缝(223a),所述第一狭缝(223a)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10a),且位于相邻的所述开口(221a)之间,所述第一狭缝(223a)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不重叠。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多个所述第一狭缝(223a)交叉呈网状,所述第一遮光层(223)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所述第一狭缝(223a)分割成的多个第二遮光块(223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块(223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层(30)包括多个滤光块(31),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相邻所述滤光块(3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且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外。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层(30)还包括第二遮光层(32),所述第二遮光层(32)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10a),且位于相邻的所述滤光块(31)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层(32)具有多个第二狭缝(32a),所述第二狭缝(32a)至少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10a),且位于相邻的所述滤光块(31)之间,所述第二狭缝(32a)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不重叠。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多个所述第二狭缝(32a)交叉呈网状,所述第二遮光层(32)包括由交叉呈网状的多个所述第二狭缝(32a)分割成的多个第三遮光块(321)。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所述阳极(20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块(321)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还具有非透光显示区(10b),在所述非透光显示区(10b),所述像素定义层(22)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200)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3. 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还具有非透光显示区(10b),在所述非透光显示区(10b),所述彩色滤光层(30)至少部分区域不透光,且不透光的区域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200)在所述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层(40),所述触控层(40)位于所述显示层(20)和所述彩色滤光层(30)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30)远离所述显示层(20)的一侧。
  15.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10),所述基板(10)具有透光显示区(10a)和非透光显示区(10b);
    形成显示层(20),所述显示层(20)位于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显示层(2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200);
    形成彩色滤光层(30),所述彩色滤光层(30)位于所述显示层(2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在所述透光显示区(10a),所述显示面板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200)的阳极(201)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透光。
  16.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模组(1000)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2000),所述摄像模组(1000)位于基板(10)远离彩色滤光层(30)的一侧,且与所述显示面板(2000)的透光显示区(10a)相对。
CN202180003111.6A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368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26842 WO2023070408A1 (zh)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8963A true CN116368963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158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3111.6A Pending CN116368963A (zh) 2021-10-27 2021-10-27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8963A (zh)
WO (1) WO20230704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4734A (zh) * 2023-07-31 2023-09-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238258U (zh) * 2020-01-16 2020-08-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面板
CN111682048B (zh) * 2020-06-17 2023-10-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13113454A (zh) * 2021-03-26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0408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2868B2 (ja) 画素配列最適化方法、透光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
CN1091927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259308A1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127066A1 (en) Display Screen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1097048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6096B (zh) 指纹识别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6183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970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4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0660835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JP7467328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端末機器
WO2022052686A1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782458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16321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910641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4669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171571A (zh)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163689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911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0836B (zh) 触控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30668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2341879U (zh) Oled显示屏及指纹识别模组
US2023035179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225745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