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4894A -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4894A
CN116364894A CN202310382520.2A CN202310382520A CN116364894A CN 116364894 A CN116364894 A CN 116364894A CN 202310382520 A CN202310382520 A CN 202310382520A CN 116364894 A CN116364894 A CN 116364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solid electrolyte
thick electrode
wetting agent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2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4894B (zh
Inventor
丁丽平
陈海廷
娄豫皖
和祥运
万生辉
王卡
苏占彬
张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25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4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4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4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4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4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厚电极包括集流体和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其中,第一涂层设置在靠近集流体一侧,第二涂层设置在远离集流体一侧;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润湿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所述厚电极表面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特定设置能够使厚电极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厚电极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电池的动力学性能,解决厚电极电解液渗透不均匀,尤其是靠近集流体处电解液难渗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发展提出了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未来对能量密度的要求,在不改变电池基本化学性质的前提下,电极结构设计优化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方法。通常电极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包括采用更薄的材料来优化电池封装能力以及提高填充密度,或使用更厚的电极。如采用更薄的集流体、采用更薄的隔膜以减少非活性物质的占比,然而集流体减薄已经压缩到工艺极限,继续减薄难度很大,而隔膜减薄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厚电极设计将成为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厚电极能够通过增加活性物质占比,增加电极设计的活性物质的负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如CN 112670443A公开了一种厚电极、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制备其的系统装置,所述的厚电极包括集流体箔材,所述的集流体箔材表面依次层叠设置有至少两层活性层,所述活性层的孔隙率由靠近集流体箔材一层至远离集流体的一层逐层递增,即,其通过厚电极中各层活性层的孔隙率逐渐递增,活性层的结构由致密逐渐疏松,降低充放电过程中整个电极中离子流和电子流的阻碍,从而使电池发挥出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然而,伴随着电极厚度的增加,对电池的工艺和性能提升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厚电极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和脱层的现象,另外增加电极厚度会导致电荷(电子和离子)传输距离和电阻成倍增加,不能简单通过改善孔隙率克服。
并且,厚电极的电荷传输动力学较差,虽然电子传输可以采用更多的导电剂或复合导电剂进行改善,但离子传导能力与电极内部的孔隙结构有关,电极厚度增加严重阻碍了电解液的渗透,并显著延长了离子的迁移距离,使离子迁移问题成为了制约厚电极发展的短板。因此,锂离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到达电极的存储电位,造成极化内阻增加,从而增加了电极析锂风险,最终导致倍率性能恶化,电池安全风险增加。
基于以上研究,需要提供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能提高厚电极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实现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在电池具备较高能量密度的同时还具备优异的倍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厚电极表面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特定设置能够使厚电极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厚电极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电池的动力学性能,解决厚电极电解液渗透不均匀,尤其是靠近集流体处电解液难渗透的问题。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包括集流体和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其中,第一涂层设置在靠近集流体一侧,第二涂层设置在远离集流体一侧;
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润湿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
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在包含活性物质的第一涂层中添加了固态电解质,在第一涂层表面设置了固态电解质涂层,使活性层形成了固态电解质型离子传输通道,使厚电极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了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并且,本发明在第一涂层中添加润湿剂,第二涂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利用表面活性剂使涂层尽快浸润,增大电极的浸润能力,利用第一涂层中的润湿剂提升涂层的保液能力,使得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发挥协同作用,建立了电解液浸润和保液通道,快速实现了电解液的传输,解决了厚电极电解液渗透不均匀,尤其是靠近集流体处电解液难渗透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70-97):(0.5-12),例如可以是70:12、75:5、80:0.5、85:3、90:1或97:0.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85-97):(0.5-5)。
本发明为了匹配上厚电极存在的缺陷,在第一涂层中使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同时保证电极的能量密度以及离子传输速率,进一步提升厚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第一固态电解质的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极片活性物质的含量,继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若第一固态电解质添加量过少,则起不到有效的离子导电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70-97):(0.5-3),例如可以是70:0.5、80:1、85:2、90:3或97:1.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85-97):(0.5-2)。
本发明在第一涂层中添加与活性物质匹配的润湿剂,能够同时保证电极的能量密度以及保液效果,若润湿剂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若润湿剂添加量过少,则不能发挥有效的保电解液能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0):(20-70),例如可以是1:20、3:30、5:40、10:50或5:7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3-8):(20-50)。
本发明在第二涂层中包括大量固态电解质的基础上,加入了特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保证电极的浸润,若表面活性剂相对第二固态电解质过多,则会影响表层离子传导的作用,若表面活性剂相对第二固态电解质过少,则不能起到有效的电解液浸润能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还包括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0-97):(1-5):(1-10),例如可以是70:2:5、80:1:10、85:5:2或97:1:1,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85-97):(1-3):(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还包括第二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0-70):(30-60),例如可以是20:50、30:40、50:30或70:6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20-50):(30-55)。
优选地,所述润湿剂包括有机润湿剂和/或无机润湿剂,优选为无机润湿剂。
本发明优选采用无机润湿剂,采用无机润湿剂时,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的匹配性更好,能够促进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协同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电极的性能,由于无机润湿剂导湿性好,能够尽快的实现电解液从表层到内层的渗透。
优选地,所述有机润湿剂包括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或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包括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润湿剂包括LiCl、CaCl2、MgCl2或P2O5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的组合包括LiCl和CaCl2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聚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铵。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在发挥浸润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与第二固态电解质以及第一涂层的匹配性,使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因此优选十二烷基硫酸铵,其与优选润湿剂以及固态电解质的匹配性更高。
示例性的,所述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聚氧乙烯酰胺、聚氧乙烯脂肪胺等,聚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
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极的浸润以及保液能力,在不同涂层中将固态电解质设置成不同粒径大小,能够进一步促进电解的浸润和保液能力,同时不影响电极离子传输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和第二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分别独立地为0.5-12μm,例如可以是0.5μm、1μm、3μm、5μm、7μm、9μm、11μm或12μ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1-5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和第二固态电解质分别独立地包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优选为玻璃-陶瓷态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优选地,所述玻璃-陶瓷态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包括Li1+x+yTi2-xSiyP3-yO12,其中,0<x<2,例如可以是0.01、0.5、1、1.5或0.9,0<y<3,例如可以是0.01、1、2或2.9,Ti4+可以替代为V5+、Se4+、Zr4+、Ge4+、Cr3+、V5+、Al3+、Ga3+、In3+、Sc3+或B3+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Si4+和P5+分别可以被Mo6+所替代。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容量≥4mAh/cm2,例如可以是4mAh/cm2、5mAh/cm2、6mAh/cm2、7mAh/cm2或8mAh/cm2,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0.5-5μm,例如可以是0.5μm、1μm、2μm、3μm、4μm或5μ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1-3μm。
优选地,所述活性物质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
示例性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或镍钴锰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石墨、硬碳或软碳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包括乙炔黑、Super-P、碳纳米管、碳纤维、科琴黑、石墨或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直链聚醚、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支链聚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厚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烘干后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再在第一涂层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进行涂覆的方式包括凹版涂布、线棒涂布、喷涂或丝网印刷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烘干后,第二涂层进行涂覆之前还进行了压实。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厚电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活性层中加入固态电解质,形成离子传输通道,使厚电极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厚电极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了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同时,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中分别设置润湿剂和表面活性剂,两者结合建立了电解液浸润和保液通道,实现了电解液的快速传输,解决了厚电极电解液渗透不均匀的问题,尤其是靠近集流体处电解液难渗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厚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流体,2-第一涂层,3-第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采用的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所述活性物质种类的限定是为了更加完整的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涂层3、第一涂层2、集流体1、第一涂层2和第二涂层3,所述第一涂层2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润湿剂、第一粘结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二涂层3包括表面活性剂、第二固态电解质和第二粘结剂;其中,集流体1为铝箔;
所述第一涂层2的面容量为5mAh/cm2,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91:2,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91:1.5,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91:2:3.5;其中,导电剂为Super-P,润湿剂为LiCl,第一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第一固态电解质为粒径为2μm的Li1.5Ti1.7Si0.2P2.8O12
所述第二涂层3的厚度为2μm,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5:35,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35:45;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第二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二固态电解质为Li1.5Ti1.7Si0.2P2.8O12且其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为4μm;
所述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2浆料涂覆在集流体1两侧表面,烘干和压实后在集流体1两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2,再在第一涂层2表面喷涂第二涂层3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第一涂层2浆料和第二涂层3浆料均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集流体、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润湿剂、第一粘结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第二固态电解质和第二粘结剂;
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容量为6.5mAh/cm2,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85:5,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85:2,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85:3:5;其中,导电剂为乙炔黑,润湿剂为MgCl2,第一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第一固态电解质为粒径1μm的Li1.5Ti1.7Si0.2P2.8O12
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3μm,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3:50,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47;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第二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二固态电解质为Li1.5Ti1.7Si0.2P2.8O12且其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为3μm;
所述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两侧表面,烘干和压实后在集流体两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再在第一涂层表面喷涂第二涂层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第一涂层浆料和第二涂层浆料均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集流体、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润湿剂、第一粘结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第二固态电解质和第二粘结剂;
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容量为7mAh/cm2,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97:0.5,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97:0.5,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97:1:1;其中,导电剂为Super-P,润湿剂为LiCl,第一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第一固态电解质为粒径为0.5μm的Li1.8Ti1.5Si0.3P2.7O12
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μm,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8:20,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0:60;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第二粘结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二固态电解质为Li1.8Ti1.5Si0.3P2.7O12且其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为5μm;
所述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两侧表面,烘干和压实后在集流体两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再在第一涂层表面喷涂第二涂层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第一涂层浆料和第二涂层浆料均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集流体、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润湿剂、第一粘结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第二固态电解质和第二粘结剂;
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容量为5.5mAh/cm2,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70:12,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70:3,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0:5:10;其中,导电剂为Super-P,润湿剂为CaCl2,第一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第一固态电解质为粒径为10μm的Li1.5Ti1.7Si0.2P2.8O12
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5μm,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70,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0:30;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第二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第二固态电解质为Li1.5Ti1.7Si0.2P2.8O12且其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为12μm;
所述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两侧表面,烘干和压实后在集流体两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再在第一涂层表面喷涂第二涂层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第一涂层浆料和第二涂层浆料均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91:15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91:0.1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91:5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91:0.1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二涂层中,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5:45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所述第二涂层中,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0.5:45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第一涂层中,润湿剂为聚乙二醇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第二涂层中,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第一固态电解质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相同,均为4μm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将第一涂层中的润湿剂等质量替换为表面活性剂,第二涂层中的表面活性剂等质量替换为润湿剂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不包括第二涂层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厚电极,所述厚电极除了第一涂层中不包括固态电解质以及润湿剂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厚电极与石墨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组装成电池,进行容量以及倍率性能的测试,测试方法:
①采用CC-CV和0.5C对电池进行充电至3.65V,然后用0.5C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至2.0V,测试0.5C下的放电容量;
②采用CC-CV和0.5C对电池进行充电至3.65V,然后用3C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至2.0V,测试3C条件下的放电容量;
②计算3C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3C放电容量/0.5C放电容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172847310000131
从表1可以看出:
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通过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协同作用,既保证了电极的能量密度,又解决了电解液浸润和保液问题,加快了锂离子传输速率从而提升了倍率性能;由实施例1与对比例1可知,表面活性剂以及润湿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需要与特定的涂层匹配;由实施例1与对比例2-3可知,第二涂层的设置,以及第一涂层中电解质以及润湿剂的添加,能够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5-10可知,第一固态电解质、润湿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的量会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11-12可知,优选的润湿剂和表面活性剂种类,能够进一步促进涂层协同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性能;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13可知,在内层的第一涂层设置较小粒径的固态电解质,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还能提升保液能力,从而能够提升电池倍率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厚电极表面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特定设置能够使厚电极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厚电极锂离子传输速率,改善电池的动力学性能,解决厚电极电解液渗透不均匀,尤其是靠近集流体处电解液难渗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厚电极包括集流体和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其中,第一涂层设置在靠近集流体一侧,第二涂层设置在远离集流体一侧;
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活性物质、润湿剂和第一固态电解质;
所述第二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70-97):(0.5-12),优选为(85-97):(0.5-5);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与润湿剂的质量比为(70-97):(0.5-3),优选为(85-97):(0.5-2);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表面活性剂与第二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0):(20-70),优选为(3-8):(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还包括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中,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0-97):(1-5):(1-10),优选为(85-97):(1-3):(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还包括第二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中,第二固态电解质与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0-70):(30-60),优选为(20-50):(30-5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包括有机润湿剂和/或无机润湿剂,优选为无机润湿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润湿剂包括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或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润湿剂包括LiCl、CaCl2、MgCl2或P2O5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聚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大于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和第二固态电解质的粒径D50分别独立地为0.5-12μm,优选为1-5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和第二固态电解质分别独立地包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优选为玻璃-陶瓷态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容量≥4mAh/cm2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0.5-5μm,优选为1-3μm;
优选地,所述活性物质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乙炔黑、Super-P、碳纳米管、碳纤维、科琴黑、石墨或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直链聚醚、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酸聚合物、聚酰亚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硅氧烷及其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支链聚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涂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烘干后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得到第一涂层,再在第一涂层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浆料,得到所述厚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进行涂覆的方式包括凹版涂布、线棒涂布、喷涂或丝网印刷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烘干后,第二涂层进行涂覆之前还进行了压实。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厚电极。
CN202310382520.2A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6364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520.2A CN116364894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520.2A CN116364894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4894A true CN116364894A (zh) 2023-06-30
CN116364894B CN116364894B (zh) 2024-02-02

Family

ID=8692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2520.2A Active CN116364894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489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5932A (zh) * 2020-09-07 2020-10-16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制备方法
CN112786840A (zh) * 2021-01-29 2021-05-11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2708A (zh) * 2021-09-09 2021-12-1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及含有该正极的电化学装置
CN114335419A (zh) * 2021-12-23 2022-04-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电池
CN114927639A (zh) * 2022-06-16 2022-08-1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
CN115939300A (zh) * 2023-02-28 2023-04-07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5932A (zh) * 2020-09-07 2020-10-16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制备方法
CN112786840A (zh) * 2021-01-29 2021-05-11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2708A (zh) * 2021-09-09 2021-12-1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及含有该正极的电化学装置
CN114335419A (zh) * 2021-12-23 2022-04-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电池
CN114927639A (zh) * 2022-06-16 2022-08-1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
CN115939300A (zh) * 2023-02-28 2023-04-07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4894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9723A (zh) 补锂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8258236B (zh) 一种高比容量高循环寿命18650圆柱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2789A (zh) 负极片及二次电池
CN110739485A (zh) 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
CN111525099A (zh) 钠离子电池
CN105679983A (zh) 一种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47881A (zh) 一种电池用石墨烯基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67308B (zh) 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1653732A (zh) 一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1987375A (zh) 勃姆石/惰性锂粉复合浆料、补锂负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68786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335428B (zh)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CN113540416A (zh) 一种固体电解质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
CN112614703B (zh) 一种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3060A (zh) 一种界面修饰的固态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3196524B (zh) 负极材料、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24293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3113565A (zh) 一种负极片及电池
CN113707838A (zh) 一种改善高压实锂离子电池极片电解液浸润性的方法
CN114497440B (zh) 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CN116387472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负极片和钠离子电池
CN116364894B (zh) 一种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09189A (zh) 一种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5406082A (zh)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2663A (zh) 一种复合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