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7019A -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7019A
CN116357019A CN202310510812.XA CN202310510812A CN116357019A CN 116357019 A CN116357019 A CN 116357019A CN 202310510812 A CN202310510812 A CN 202310510812A CN 116357019 A CN116357019 A CN 116357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lamping
plate
end frame
photovoltaic 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08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美
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08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7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7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7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tiles, slates, shingles, or other small roofing elements
    • E04D1/02Grooved or vaulted roof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tiles, slates, shingles, or other small roofing elements
    • E04D1/34Fastenings for attaching roof-covering elements to the suppor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3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using elongate rigid mounting elements extending substantially along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for covering buildings with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7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coupling adjacent modules or thei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02S20/25Roof til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光伏瓦组件包括:光伏瓦,第一端部边框,以及第二端部边框;光伏瓦的一端与第一端部边框连接,光伏瓦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边框连接,第一端部边框能够与第二端部边框适配;光伏瓦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电池组件和至少一个连接边框,相邻的光伏电池组件通过连接边框连接,光伏电池组件呈平板状。上述光伏瓦组件有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至少两个上述光伏瓦组件既可以出厂前预装配好,也可以在现场装配,提高了施工便宜性。

Description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节能,建筑屋顶设置有光伏发电系统。但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为平面结构,与传统建筑屋面瓦的曲面造型相差较大,并不能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
为了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通常采用薄膜曲面光伏瓦,该薄膜曲面光伏瓦为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结构。薄膜曲面光伏瓦中,薄膜光伏组件和玻璃均为曲面结构,导致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光伏瓦,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瓦组件,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瓦组件的屋顶光伏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瓦组件,包括:光伏瓦,第一端部边框,以及第二端部边框;
其中,所述光伏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边框连接,所述光伏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边框能够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适配;
所述光伏瓦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电池组件和至少一个连接边框,相邻的所述光伏电池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边框连接,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呈平板状。
可选地,所述连接边框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边框和第二连接边框,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分别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边框具有导流面;
或者,所述连接边框具有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为分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或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具有汇流槽,且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形成用于向所述汇流槽导流的导流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边框主体和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和第二搭接板;
其中,所述第二搭接板用于和所述第一搭接板搭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或所述第二搭接板形成所述汇流槽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二搭接板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边框主体、所述第二搭接板和所述挡板形成汇流槽;或者,所述第一搭接板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边框主体、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挡板形成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光伏瓦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形成导流面;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边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形成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置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一插槽插入式卡接,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二插槽插入式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所述第二连接边框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和卡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边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L型卡板,所述第一L型卡板的长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L型卡板,所述第二L型卡板的长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板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均与所述卡接部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卡板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的短边均位于所述卡接部内,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侧。
可选地,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直接连接。
可选地,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
可选地,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固定连接。
可选地,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通过卡接实现固定连接。
可选地,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中,一者设置有卡接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接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接槽;
其中,所述卡接件为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件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主体的周向侧壁;所述第一卡接件位于其所在一者的底部,所述卡接槽位于其所在一者的顶部;
或者,所述卡接件为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两个卡接板,且两个所述卡接板靠近所述卡接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槽夹紧两个所述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件位于其所在一者的顶部,所述卡接槽位于其所在一者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边框或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具有汇流槽,且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形成用于向所述汇流槽导流的导流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边框主体和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和第二搭接板;
其中,所述第二搭接板用于和所述第一搭接板搭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均高于所述汇流槽。
可选地,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搭接板或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搭接板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用于伸至所述汇流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或所述第二搭接板形成所述汇流槽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二搭接板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边框主体、所述第二搭接板和所述挡板形成所述汇流槽;或者,所述第一搭接板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边框主体、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挡板形成所述汇流槽。
可选地,适配的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中,一者设置有卡接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接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接槽;
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连接的搭接板、以及相应的边框主体形成所述汇流槽;或者,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接槽、设置有所述卡接槽的搭接板、以及相应的边框主体形成所述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边框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二端部边框设置有第二导流面。
可选地,所述光伏瓦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其中,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有构件连接部,所述构件连接部用于和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可选地,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形成导流面;
或者,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形成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用于和与其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端部边框用于和所述第一插槽插入式卡接,所述第二端部边框用于和所述第二插槽插入式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和卡接部;
所述第一端部边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边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L型卡板,所述第一L型卡板的长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L型卡板,所述第二L型卡板的长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板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均与所述卡接部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卡板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的短边均位于所述卡接部内,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边框、所述第一端部边框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均为曲线结构或折线结构。
基于上述提供的光伏瓦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屋顶光伏系统,该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瓦组件,所述光伏瓦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由第一端部边框、连接边框、第二端部边框和光伏电池组件连接而成,光伏电池组件呈平板状,则仅需第一端部边框、第二端部边框和连接边框弯曲或弯折,无需光伏电池组件弯折或弯曲,有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伏瓦组件的轴测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b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b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b中第二端部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b中位于波峰的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b中位于波谷的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b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1b中顶端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C-C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连接边框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图9的D-D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的E-E向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图14的F-F向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的G-G向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9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图19的H-H向剖视图;
图24为图19中顶端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26为图25的J-J向剖视图;
图27为图25中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5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9为图25的K-K向剖视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的俯视图;
图31为图30的M-M向剖视图;
图32为图31中连接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0所示的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4为图30中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0的N-N向剖视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屋顶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6的局部放大图;
图38为图36的局部放大图。
图1a-图38中:
1为第一端部边框,2为第二端部边框,3为光伏瓦,4为顶端边框,5为底端边框,6为自攻螺钉,7为支撑部,8为组件插槽,9为第一卡接件,10为卡接槽,11为导流面,12为汇流槽,13a为第一连接构件,13b为第二连接构件,14为第一卡槽,15为第二卡槽,16为第一卡件,17为第二卡件,18为密封胶条,19为加强件,20为挡板,21为导流件,22为第二卡接件,23为第一连接板,24为第一L型卡板,25为第二连接板,26为第二L型卡板,27为屋面支撑梁,28为屋面檩条;
101为第一搭接板,102为第一导流面,103为第一边框主体;201为第二搭接板,202为第二导流面,203为第二边框主体;301为光伏电池组件,302为连接边框,302a为第一连接边框,302b为第二连接边框;901为第一卡接件主体,902为凸起;1001为夹紧件;1301为第一插槽,1302为第二插槽,1303为构件连接部,1304为搭接部,1305为第三卡槽,1306为第四卡槽,1307为卡接部;2201为卡接板;
01为第一间隙,02为第二间隙,03为第三间隙,04为第四间隙,05为第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包括: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以及光伏瓦3。其中,光伏瓦3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和至少一个连接边框302,相邻的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连接边框302连接,光伏电池组件301呈平板状。
光伏瓦3为波形结构。如图1a所示,波形结构可为曲线波形;如图26所示,波形结构也可为直线波形。为了提高美观度以及满足建筑造型要求,可选择波形结构为曲线波形。
结合图1a、图1b和图2所示,光伏瓦3具有横向、纵向和高度方向,横向、纵向和高度方向中两两垂直。在高度方向上,光伏瓦3具有顶部和底部;在横向上,光伏瓦3的顶部和底部交替分布;光伏瓦3的顶部和底部均沿纵向延伸。
光伏瓦组件也为波形结构,即光伏瓦组件和光伏瓦3的形状大致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光伏瓦3的横向即为光伏瓦组件的横向,光伏瓦3的纵向即为光伏瓦组件的纵向,光伏瓦3的高度方向即为光伏瓦组件的高度方向;在高度方向上,光伏瓦组件也具有顶部和底部;在横向上,光伏瓦组件的顶部和底部交替分布;光伏瓦组件的顶部沿纵向延伸、光伏瓦组件的底部沿纵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横向”、“纵向”、“高度方向”、“顶部”、“底部”的说明适用于本申请提供的所有实施例。本文中所提及的顶部和底部均是指高度方向上的顶部和底部。
相邻的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中,一个光伏电池组件301横向上的一端和另一个光伏电池组件301横向上的一端通过连接边框30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边框302的数目小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数目,且光伏电池组件301的数目和连接边框302的数目的差值为一。
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为两个,则连接边框302为一个,该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或底部;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为三个,则连接边框302为两个,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另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为四个,则连接边框302为三个,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且另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或者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且另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为五个,则连接边框302为四个,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且另外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为六个,则连接边框302为五个,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且另外三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或者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且另外三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若上述光伏瓦3中光伏电池组件301的数目为其他,则依次类推,本文不再赘述。
在实际情况中,根据需要选择上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和连接边框302为其他数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光伏瓦组件中,光伏瓦3横向上的一端与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光伏瓦3横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第一端部边框1能够与第二端部边框2适配。
可以理解的是,在横向上,第一端部边框1、光伏瓦3、第二端部边框2依次连接。第一端部边框1、光伏瓦3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波形结构,以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
第一端部边框1能够与第二端部边框2适配,是指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一端部边框1用于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二端部边框2用于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第一端部边框1的一端和光伏瓦3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边框1的另一端用于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第二端部边框2的一端用于光伏瓦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部边框2的另一端用于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至少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和/或至少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或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光伏瓦3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波形结构,该波形结构具有波峰和波谷,波峰即为高度方向上的顶部、波谷即为高度方向上的底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通过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边框302和第二端部边框2将呈平板状的光伏电池组件301连接成形成波形结构,满足了建筑造型的要求。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由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边框302、第二端部边框2和光伏电池组件301连接而成,光伏电池组件301呈平板状,则仅需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和连接边框302弯曲或弯折,无需光伏电池组件301弯折或弯曲,有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中,每个光伏瓦3的两端都有端部边框,即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在连接两个光伏瓦组件的过程中,直接连接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二端部边框2、或者直接连接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二端部边框2和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第一端部边框1即可,这样,在连接过程中没有光伏电池组件301的连接步骤,则无需考虑密封问题,简化了光伏瓦组件的连接和铺设,也简化了已损坏光伏瓦组件的更换;同时,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或底部,进一步简化了光伏瓦组件的连接、铺设和更换;由于简化了光伏瓦组件的连接和铺设,至少两个上述光伏瓦组件既可以出厂前预装配好、也可以在现场装配,提高了施工便宜性。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光伏电池组件301呈平板状,则光伏电池组件301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则表明相邻的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钝角。上述光伏瓦组件安装后,光伏瓦3的横向即为东西方向,这样,上午太阳光从东部照射,可直接照射在若干光伏电池组件301上;下午太阳光从西部照射,可直接照射在若干光伏电池组件301上。这样,实现了东西方向接收太阳光,减小了发电峰值和发电谷值之差,使得光伏发电曲线更加平缓,减小了对电网的冲击。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上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可为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例如光伏电池组件301为双波光伏组件,本实施例对其类型不做限定。上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可有组件边框、也可无组件边框。本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瓦3中,连接边框302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分别与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与其相邻的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与其相邻的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一端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另一端和与其相邻的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另一端和与其相邻的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可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式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若上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一体式结构,则连接边框302为一个部件。若上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则上述连接边框302至少由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组装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图2、图5、图6、图26和图27所示,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可为一体式结构,连接边框302具有导流面11、或者连接边框302具有汇流槽12。这样,光伏瓦组件具有自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地,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连接边框302具有导流面11;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连接边框302具有汇流槽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可直接连接、也可间接连接。
上述直接连接的方式可为搭接或对接等。为了便于连接,如图15和图16所示,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第一搭接板101搭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二搭接板201依次分布,即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二搭接板201中一者位于顶部、另一者位于底部。
为了提高稳固性,搭接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固定连接。上述固定连接可通过卡接、吸附式连接等方式实现。为了简化安装,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卡接实现固定连接。
对于上述卡接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便于拆装,可选择上述卡接为插入式卡接。对于插入式卡接的插入方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为了提高使用寿命,需要考虑到防水。为了实现防水,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或第二连接边框302b具有汇流槽12,且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这样,光伏瓦组件具有自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第一搭接板101搭接的情况下,可选择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均位于汇流槽12的顶部,这样,第二搭接板201和汇流槽12是相对独立的、第一搭接板101和汇流槽12是相对独立的,即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并没有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或并没有形成整个汇流槽12。
在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第一搭接板101搭接的情况下,也可选择第二搭接板201或第一搭接板101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例如,第二搭接板201或第一搭接板101形成汇流槽12的槽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间接连接,如图10、图11、图20、图21、图31和图32所示,可选择上述光伏瓦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3a;其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3a间接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结构,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完全相同,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位置可互换,这样,组装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光伏电池组件301、以及组装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光伏电池组件301的过程中,不需要区分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位置,进一步简化了安装。
为了提高防水性能,第一连接边框302a、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导流面11;或者,第一连接边框302a、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汇流槽12。
具体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第一连接边框302a、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导流面11;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第一连接边框302a、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汇流槽12。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一连接构件13a的连接结构、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第一连接构件13a的连接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简化连接,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与第一连接构件13a卡接。为了便于卡接,可选择插入式卡接结构。
对于卡接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对于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连接,可参考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择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直接连接。直接连接的方式可为搭接或对接等。为了便于连接,可选择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其中,如图3、图12、图17、图22、图28和图33所示,第一端部边框1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端部边框2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和与其适配的第一搭接板101搭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二搭接板201依次分布,即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二搭接板201中一者位于顶部、另一者位于底部。
为了提高稳固性,搭接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固定连接。
上述固定连接可通过卡接、吸附式连接等方式实现。为了简化安装,搭接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卡接实现固定连接。
对于上述卡接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便于拆装,可选择上述卡接为插入式卡接。对于插入式卡接的插入方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中,一者设置有卡接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卡接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接槽10。
对于卡接件和卡接槽10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使用寿命,需要考虑到防水。一方面,如图12、图17和图22所示,为了实现防水,可选择第一端部边框1或第二端部边框2具有汇流槽12,且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这样,光伏发电组件具有自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对于汇流槽12的具体结构、以及导流结构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第一端部边框1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端部边框2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第一搭接板101搭接的情况下,可选择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均位于汇流槽12的顶部,这样,第二搭接板201和汇流槽12是相对独立的、第一搭接板101和汇流槽12是相对独立的,即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并没有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或并没有形成整个汇流槽12。
在第一端部边框1包括第一搭接板101,第二端部边框2包括第二搭接板201,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第一搭接板101搭接的情况下,也可选择第二搭接板201或第一搭接板101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例如,第二搭接板201或第一搭接板101形成汇流槽12的槽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水性能,如图3所示,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导流面102,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导流面202。此情况下,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这样,光伏瓦组件具有自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位于顶部的第二导流面202的一端用于向光伏瓦3顶部的横向一侧导流,位于顶部的第二导流面202的另一端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一导流面102用于向光伏瓦3所形成的汇流槽12导流。
在一实施例中,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间接连接。
为了便于间接连接,如图28和图33所示,光伏瓦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13b;其中,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3b间接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结构,可选择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完全相同,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位置可互换,这样,组装第一端部边框1和光伏电池组件301、以及组装第二端部边框2和光伏电池组件301的过程中,不需要区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位置,进一步简化了安装。
为了提高防水性能,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连接构件13b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导流面11;或者,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连接构件13b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汇流槽12。
具体地,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连接构件13b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导流面11。
具体地,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连接构件13b和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汇流槽12。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连接构件13b的连接结构、第二端部边框2和第二连接构件13b的连接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简化连接,上述第二连接构件13b用于和与其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卡接、上述第二连接构件13b用于和与其适配的第二端部边框2卡接。为了便于卡接,可选择插入式卡接结构。
对于卡接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对于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曲线结构或折线结构。为了提高防水性能,可选择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曲线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若连接边框302为曲线结构,则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为曲线结构,光伏瓦组件所呈现的波形结构为曲线波形;若连接边框302为折线结构,则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为折线结构,光伏瓦组件所呈现的波形结构为直线波形。
可以理解的是,折线结构,是指该结构的外轮廓由若干折线连接形成;曲线结构,是指该结构的外轮廓包括若干曲线。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选择上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为其他结构,例如包括曲线结构和折线结构的结构等;或者连接边框302为曲线结构,则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为折线结构;或者,连接边框302为折线结构,则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为曲线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对于上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材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铝合金件、合金钢件或塑料件。
在实际应用中,可选择结构简单的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合金钢件。具体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锌铝镁钢件。
上述光伏瓦组件中,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需要和光伏电池组件301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光伏电池组件301,上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具有供光伏电池组件301插入的组件插槽8。
为了保证使用性能,要求上述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与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且密封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密封和固定,可选择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固体胶固定于组件插槽8;也可选择组件插槽8通过其内部的密封胶条18夹紧光伏电池组件301;亦可选择组件插槽8通过其内部的密封胶条18夹紧光伏电池组件301,且光伏电池组件301、密封胶条18和组件插槽8通过紧固件夹紧固定。
上述固定体胶可为硅酮结构胶或其他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密封可靠性,可选择上述密封胶条18呈U型,这样,既能保护光伏电池组件301的承压件边角不受损伤,也能防止雨水进入光伏电池组件301的组件边框内。
上述密封结构与现有液体胶连接方式相比,更节省材料、不溢胶、表面较干净整洁。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选择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和密封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如图36-图38所示,上述光伏瓦组件铺设于屋面,且需要固定于屋面檩条28。为了便于固定,如图1b所示,上述光伏瓦组件还包括:顶端边框4和/或底端边框5。
上述顶端边框4设置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纵向上的顶边,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均和顶端边框4固定连接;上述底端边框5设置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纵向上的底边,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均和底端边框5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顶端边框4位于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之间,底端边框5位于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之间。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边是指光伏电池组件301中靠近斜屋面较高一边,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边是指光伏电池组件301中靠近斜屋面较低的一边。
如图36-图38所示,斜屋面的倾斜与屋面支撑梁27的倾斜一致。上述屋面檩条28固定于屋面支撑梁27。
对于第一端部边框1和底端边框5的连接方式、第二端部边框2和底端边框5的连接方式、第一端部边框1和顶端边框4的连接方式、第二端部边框2和顶端边框4的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上述连接方式为通过角码连接的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若上述光伏瓦组件包括顶端边框4,则顶端边框4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若上述光伏瓦组件包括底端边框5,则底端边框5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若上述光伏瓦组件包括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顶端边框4和/或底端边框5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
对于顶端边框4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方式、底端边框5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方式,可选择粘接、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该紧固件可为自攻螺钉6。
若顶端边框4和/或底端边框5用于通过紧固件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可选择上述紧固件设置于光伏瓦组件高度方向的底部。
为了更为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提供六个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b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瓦组件包括: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底端边框5,以及光伏瓦3。其中,光伏瓦3包括八个光伏电池组件301和三个连接边框302,横向上四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依次分布,纵向上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依次分布;连接边框30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组件的顶部。
本实施例一中,如图1a所示,光伏瓦组件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
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位于光伏瓦3横向上的左端,第二端部边框2位于光伏瓦3横向上的右端,上述顶端边框4位于光伏瓦3纵向上的顶边,上述底端边框5位于光伏瓦3纵向上的底边。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顶端均与顶端边框4固定连接,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底端均与底端边框5固定连接。
如图1b、图7和图8所示,顶端边框4通过自攻螺钉6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在施工时,通过电钻将自攻螺钉6与屋面檩条连接,自攻螺钉6均位于波谷。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底端边框5均设置有支撑部7,以保证光伏瓦组件的安装位置。
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均设置有组件插槽8,该组件插槽8内设置有硅酮密封胶,组件插槽8通过硅酮密封胶和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密封连接且固定连接,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和连接边框302将光伏电池组件301连接成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结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波峰,即光伏瓦组件的顶部;一个连接边框302位于波峰,即光伏瓦组件的顶部;另外两个连接边框302位于波谷,即光伏瓦组件的底部。
如图3所示,适配的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搭接且卡接。具体地,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搭接板101,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搭接板201。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中,第二搭接板201搭接于第一搭接板101的顶部。
第一端部边框1的顶面为第一导流面102,第二端部边框2的顶面为第二导流面202。其中,第二导流面202的左端用于向光伏瓦组件顶部的左侧导流,即用于向光伏瓦3所形成汇流槽12导流;第二导流面202的右端以及第一导流面102用于向光伏瓦组件顶部的右侧导流,即用于向另一个光伏瓦3所形成的汇流槽12导流。
上述第一搭接板101的顶部设置有卡接槽10,第二搭接板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接件9,第一卡接件9用于和卡接槽10插入式卡接,且插入方向平行于光伏瓦组件的高度方向,即为图3中双向箭头所在的方向。
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卡接性能,上述第一卡接件9包括第一卡接件主体901和凸起902,凸起902凸出于第一卡接件主体901的周向侧壁。
上述第一卡接件9可为板状或柱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上述凸起902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提高稳定性,可选择上述凸起902的表面为曲面,该曲面向远离第一卡接件主体901的方向凸出。
上述凸起902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若上述凸起902为两个以上,可选择至少两个凸起902且沿第一卡接件主体901的轴向依次分布、和/或至少两个凸起902且沿第一卡接件主体901的周向依次分布。
为了便于形成上述卡接槽10,可选择上述卡接槽10通过两个夹紧件1001形成,该夹紧件1001可呈柱状或板状等,两个夹紧件100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和上述凸起902适配。上述凹槽可通过夹紧件1001上的凸出部形成。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第一卡接件9和卡接槽10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
为了提高防水性能,第一卡接件9位于其所在一者的底部,卡接槽10位于其所在一者的顶部。
上述第一卡接件9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中,还可选择第一卡接件9和卡接槽10的位置可互换;也可选择第一搭接板101搭接于第二搭接板201的顶部,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边框302的两端设置有组件插槽8,光伏电池组件301插接在组件插槽8内,且光伏电池组件301和组件插槽8内密封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连接边框302为一体式结构且为曲线结构。如图5所示,位于光伏瓦3顶部的连接边框302具有导流面11;如图6所示,位于光伏瓦底部的连接边框302具有汇流槽12。这样,连接边框302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不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瓦组件包括: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底端边框5,以及光伏瓦3。其中,光伏瓦3包括四个光伏电池组件301和一个连接边框302,在横向上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依次分布,在纵向上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依次分布。
本实施例二中,光伏瓦组件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
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和连接边框302将光伏电池组件301连接成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结构;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波峰,即光伏瓦组件的顶部;连接边框302位于波谷,即光伏瓦组件的底部。
对于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的分布,可参考实施例一。
如图9和图13所示,顶端边框4通过自攻螺钉6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在施工时,通过电钻将自攻螺钉6与屋面檩条连接,自攻螺钉6均位于波谷。
上述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均设置有组件插槽8,该组件插槽8内设置有U型的密封胶条18,组件插槽8通过密封胶条18和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密封连接且固定连接,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连接边框302包括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3a连接。
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槽14,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槽15,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卡件16和第二卡件17,第一卡件16用于和第一卡槽14插入式卡接,第二卡件17用于和第二卡槽15插入式卡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件16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顶部和底部,第二卡件17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顶部和底部。
为了提高卡接稳定性,上述第一卡槽14自其槽底至其槽口渐缩,第二卡槽15自其槽底至其槽口渐缩。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件16的形状与第一卡槽14适配,第二卡件17的形状与第二卡槽15的形状适配。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件16和第二卡件17均为卡件,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均为卡槽。
本实施例中,也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槽14,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槽15,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卡件16和第二卡件17,第一卡件16用于和第一卡槽14插入式卡接,第二卡件17用于和第二卡槽15插入式卡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件16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顶部,第二卡件17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也可选择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槽14,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槽15,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卡件16和第二卡件17,第一卡件16用于和第一卡槽14插入式卡接,第二卡件17用于和第二卡槽15插入式卡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件16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底部,第二卡件17分布于第一连接构件13a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4和第一卡件16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二卡槽15和第二卡件17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如图12所示,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仅搭接。其中,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边框主体103、与第一边框主体103固定连接的第一搭接板101、以及汇流槽12,其中,第一边框主体103和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第一端部边框1为一体式结构。
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边框主体203、与第二边框主体203固定连接的第二搭接板201、以及加强件19,第二搭接板201的顶面为第二导流面202,第二边框主体203和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第二端部边框2为一体式结构。
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中,第二搭接板201搭接于第一搭接板101的顶部,且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均位于汇流槽12的顶部,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边框主体10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01,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搭接板10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02,第二导流面202、第一间隙01和第二间隙02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内导流的导流结构。
上述加强件19和第二搭接板201连接,提高了整个第二端部边框2的强度。加强件19与第一搭接板101之间具有第三间隙03,以向汇流槽12内导流。为了增大汇流槽12,上述加强件19与汇流槽12的槽底之间具有第四间隙04。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加强件19和汇流槽12的槽底连接;还可选择第二端部边框2不设置加强件19,并不局限于图12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搭接板101搭接于第二搭接板201的顶部,加强件19可设置在第一搭接板101上,汇流槽12设置于第二搭接板201。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边框302a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相应的,第二连接边框302b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相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二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4-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光伏瓦组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连接边框302的结构不同。
如图15和图16所示,连接边框302位于光伏瓦组件的底部,连接边框302包括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且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仅搭接。
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固定连接第一边框主体103和第一搭接板101,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203和第二搭接板201。其中,第一搭接板101用于和第二搭接板201搭接。
上述第一搭接板101搭接于第二搭接板201的顶部,第二搭接板201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为了便于汇流槽12的形成,第二连接边框302b设置有挡板20,第二边框主体203、第二搭接板201和挡板20形成上述汇流槽12。
上述第一搭接板101设置有导流件21,导流件21和第二边框主体203之间具有第五间隙05,该第五间隙05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
结合图16所示,第一搭接板101位于挡板20的左侧,汇流槽12位于挡板20的右侧。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上述第一搭接板101搭接于第二搭接板201的底部,第一搭接板101设置有挡板20,第一边框主体103、第一搭接板101和挡板20形成汇流槽12。第二搭接板201设置有导流件21,该导流件21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导流件21和第一边框主体103之间具有第六间隙,该第六间隙和汇流槽12连通。
本实施例三中,图17示出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搭接结构,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不同。第一连接边框302a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相应的,第二连接边框302b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不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三中,光伏瓦组件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和底端边框5。
本实施例三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9-图24所示,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边框302的结构不同。
如图20和图21所示,连接边框302包括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且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3a连接。
如图21所示,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插槽1301和第二插槽1302,第一连接边框302a用于和第一插槽1301插入式卡接,第二连接边框302b用于和第二插槽1302插入式卡接。这样,简化了第一连接边框302a、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第一连接构件13a的结构,也简化了安装。
如图22所示,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搭接且插入式卡接。
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边框主体103、与第一边框主体103固定连接的第一搭接板101、以及设置于第一搭接板101的第二卡接件22,其中,第二卡接件22、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一边框主体103之间形成汇流槽12。此情况下,第一搭接板101形成汇流槽12的部分。
上述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边框主体203、与第二边框主体203固定连接的第二搭接板201、以及设置于第二搭接板201的卡接槽10,其中,第二搭接板201和第一边框主体10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01,第一间隙01与汇流槽12连通,第二搭接板201的顶面为第二导流面202,该第二导流面202和第一间隙01形成用于向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此情况下,卡接槽10还起到了增加第二搭接板201强度的作用。
上述第二卡接件22和卡接槽10插入式卡接,插入方向平行于光伏瓦组件的高度方向,即图22中的双向箭头所在方向。
上述第二卡接件2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接板2201,且两个卡接板2201靠近卡接槽10的一端连接。上述卡接槽10夹紧两个上述卡接板2201。当然,也可选择两个卡接板2201相对倾斜,两个卡接板2201的夹角可为锐角或钝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两个卡接板2201中仅一个卡接板2201和第一搭接板101连接,另一个卡接板2201和第一搭接板101的顶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即另一个卡接板2201靠近第一搭接板101的一端悬空设置。这样,也增加了整个第二卡接件22的弹性,提高了卡接效果。
上述第二卡接件22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卡接槽10的数目,可根据第二卡接件22的数目进行适应性地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形成上述卡接槽10,可选择上述卡接槽10通过两个夹紧件1001形成,该夹紧件1001可呈柱状或板状等。为了便于卡接,可选择两个夹紧件100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用于和适配的卡接板2201接触。
在实际情况中,可选择上述卡接槽10和第二卡接件22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图22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22和卡接槽10的位置可互换,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第一搭接板101和第二搭接板201均为搭接板。为了提高防水性能,第二卡接件22位于其所在搭接板的顶部,卡接槽10位于其所在搭接板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边框302a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相应的,第二连接边框302b既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或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不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四提供的光伏瓦组件没有设置底端边框。为了提高光伏瓦组件的稳定性,如图19和图23所示,上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1303。其中,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屋面檩条、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焊接于屋面檩条、或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粘接于屋面檩条。为了简化拆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自攻螺钉6固定于屋面檩条。
如图24所示,上述顶端边框4通过自攻螺钉6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四中,第一端部边框1、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边框302以及顶端边框4和光伏电池组件301的连接方式,可参考前文,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9所示,光伏瓦组件没有设置底端边框。当然,光伏瓦组件还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
本实施例四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25-图29所示,本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主要在于: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不同。
如图26和图27所示,连接边框302为折线结构,且连接边框302为一体式结构。连接边框302的两端设置有组件插槽8,光伏电池组件301插接在组件插槽8内,且光伏电池组件301和组件插槽8密封连接。
如图27所示,连接边框302自身形成汇流槽12,提高了整个结构的防水性能。
如图28所示,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折线结构。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3b搭接且卡接。其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以及第二连接构件13b形成了导流面,该导流面向左右两端导流。
第二连接构件13b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第一端部边框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边框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卡接部1307卡接,搭接部1304搭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同侧。
可以理解的是,搭接部1304的一端搭接于第一连接部,搭接部1304的另一端搭接于第二连接部。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端部边框1的底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端部边框2的底部,并不局限于图28所示的结构。
为了便于安装,可选择和同一搭接部1304搭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边框组件的同一高度。
上述搭接部1304可为搭接板或其他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卡接部1307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如图28所示,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第一连接板23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第二连接板25连接;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与卡接部1307卡接,且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的短板均位于卡接部1307内,搭接部1304搭接于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5的顶部。
上述卡接部1307具有与第一L型卡板24卡接的第三卡槽1305、以及与第二L型卡板26卡接的第四卡槽1306。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为L型卡板,L型卡板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板,一个板较长、另一个板较短。当然,也可选择L型卡板的两个垂直连接的板等长,此情况下,两个板中一者为长板、另一者为短板。
为了便于搭接,可选择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第一连接板23垂直连接,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第二连接板25垂直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选择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设有卡槽结构,卡接部1307具有与卡槽结构卡接配合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相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如图25和图29所示,为了提高稳固性,上述第二连接构件13b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1303。其中,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屋面檩条、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焊接于屋面檩条、或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粘接于屋面檩条。为了便于拆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自攻螺钉6固定于屋面檩条。
如图25所示,光伏瓦组件没有设置底端边框。当然,光伏瓦组件还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
本实施例五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30-图35所示,本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主要在于:连接边框302、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不同。
如图31和图32所示,连接边框302包括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且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3a搭接且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边框302a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连接边框302b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位于光伏电池组件301的顶部或底部。
如图33所示,适配的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3b搭接且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结构相同,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构件13b结构相同。
如图32-图34所示,第一连接边框302a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第一连接板23连接;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第二连接板25连接;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第一连接板23连接;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第二连接板25连接。
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构件13b均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卡接部1307卡接,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搭接部1304搭接。其中,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与卡接部1307卡接,且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的短边均位于卡接部1307内,搭接部1304搭接于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5的同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卡接部1307具有与第一L型卡板24卡接的第三卡槽1305、以及与第二L型卡板26卡接的第四卡槽1306。
每个第一连接构件13a以及每个第二连接构件13b中,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均为两个,在高度方向上,一个搭接部1304、一个卡接部1307、另一个卡接部1307、另一个搭接部1304依次连接。相应的,第一连接边框302a中,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为两个,第一连接板23和搭接部1304一一对应,第一L型卡板24和卡接部1307一一对应;第二连接边框302b中,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为两个,第二连接板25和搭接部1304一一对应,第二L型卡板26和卡接部1307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为L型卡板,L型卡板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板,一个板较长、另一个板较短。当然,也可选择L型卡板的两个垂直连接的板等长,此情况下,两个板中一者为长板、另一者为短板。
为了便于搭接,可选择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第一连接板23垂直连接,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第二连接板25垂直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选择第一L型卡板24和第二L型卡板26均具有卡槽结构,卡接部1307具有与卡槽结构卡接配合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如图32所示,第一连接构件13a为一个且为一体式结构;如图33所示,第二连接构件13b为一个且为一体式结构。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第一连接构件13a和第二连接构件13b为两个,每个第一连接构件13a以及每个第二连接构件13b中,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均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也可选择每个第一连接构件13a、以及每个第二连接构件13b中,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均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相同。第一端部边框1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相应的,第二端部边框2既可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也可位于光伏瓦3的底部,这样,提高了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的安装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边框1和第二端部边框2均位于光伏瓦3的顶部或底部。
如图30和图35所示,为了提高稳固性,上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1303。其中,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屋面檩条、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焊接于屋面檩条28、或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粘接于屋面檩条。为了简化拆装,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通过自攻螺钉6固定于屋面檩条。
如图30所示,光伏瓦组件没有设置底端边框。当然,光伏瓦组件还可不包括顶端边框4。
本实施例六中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六个实施例仅是六种具体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瓦组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六个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屋顶光伏系统,该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瓦组件,该光伏瓦组件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瓦组件。
如图36所示,上述光伏瓦组件依次铺设在屋面的屋面支撑梁27上,该屋面支撑梁27的倾斜方向与屋面的倾斜方向大致相同,光伏瓦组件的纵向与屋面倾斜方向大致相同。如图37和图38所示,光伏瓦组件通过其顶端边框4以及自攻螺钉6固定于屋面檩条28上,屋面檩条28固定于屋面支撑梁27。如图38所示,在屋面倾斜方向上,即在光伏瓦组件的纵向上,一个光伏瓦组件的底端边框5直接搭放在另一个光伏瓦组件的顶端边框4上。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屋顶光伏系统包括上述光伏瓦组件,则上述屋顶光伏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2)

1.一种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瓦(3),第一端部边框(1),以及第二端部边框(2);
其中,所述光伏瓦(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连接,所述光伏瓦(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连接,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能够与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适配;
所述光伏瓦(3)包括至少两个光伏电池组件(301)和至少一个连接边框(302),相邻的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通过所述连接边框(302)连接,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呈平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302)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第二连接边框(302b),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分别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3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边框(302)具有导流面(11);
或者,所述连接边框(302)具有汇流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为分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直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或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具有汇流槽(12),且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用于向所述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边框主体(103)和第一搭接板(101),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203)和第二搭接板(201);
其中,所述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或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形成所述汇流槽(12)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板(2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二边框主体(203)、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或者,所述第一搭接板(1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一边框主体(103)、所述第一搭接板(1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3a);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间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的构件连接部(1303)。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导流面(11);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形成汇流槽(12)。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卡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第一插槽(1301)和第二插槽(1302),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一插槽(1301)插入式卡接,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所述第二插槽(1302)插入式卡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a)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302a)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边框(302b)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所述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3)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短边均位于所述卡接部(1307)内,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的同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直接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搭接实现直接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固定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搭接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卡接实现固定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中,一者设置有卡接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接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接槽(10);
其中,所述卡接件为第一卡接件(9),所述第一卡接件(9)包括第一卡接件主体(901)和凸起(902),所述凸起(902)凸出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主体(901)的周向侧壁;所述第一卡接件(9)位于其所在一者的底部,所述卡接槽(10)位于其所在一者的顶部;
或者,所述卡接件为第二卡接件(22),所述第二卡接件(22)包括两个卡接板(2201),且两个所述卡接板(2201)靠近所述卡接槽(10)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槽(10)夹紧两个所述卡接板(2201);所述第二卡接件(22)位于其所在一者的顶部,所述卡接槽(10)位于其所在一者的底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或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具有汇流槽(12),且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用于向所述汇流槽(12)导流的导流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边框主体(103)和第一搭接板(101),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边框主体(203)和第二搭接板(201);
其中,所述第二搭接板(201)用于和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搭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101)和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均高于所述汇流槽(1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或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搭接板(201)还包括加强件(19),所述加强件(19)用于伸至所述汇流槽(12)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101)或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形成所述汇流槽(12)的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板(2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二边框主体(203)、所述第二搭接板(2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或者,所述第一搭接板(101)设置有挡板(20),所述第一边框主体(103)、所述第一搭接板(101)和所述挡板(20)形成所述汇流槽(12)。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适配的所述第一搭接板(101)和所述第二搭接板(201)中,一者设置有卡接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接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接槽(10);
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连接的搭接板、以及相应的边框主体形成所述汇流槽(12);或者,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接槽(10)、设置有所述卡接槽(10)的搭接板、以及相应的边框主体形成所述汇流槽(12)。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导流面(102),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导流面(202)。
33.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13b);其中,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间接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设置有构件连接部(1303),所述构件连接部(1303)用于和屋面檩条(28)固定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导流面(11);
或者,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形成汇流槽(12)。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用于和与其适配的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卡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设置有第一插槽(1301)和第二插槽(1302),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用于和所述第一插槽(1301)插入式卡接,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用于和所述第二插槽(1302)插入式卡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中一者设置有卡件、另一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卡件插入式卡接的卡槽。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3b)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搭接部(1304)和卡接部(1307);
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侧。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23)和第一L型卡板(24),所述第一L型卡板(24)的长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3)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L型卡板(26),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长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均与所述卡接部(1307)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卡板(24)和所述第二L型卡板(26)的短边均位于所述卡接部(1307)内,所述搭接部(1304)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5)的同侧。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302)、所述第一端部边框(1)和所述第二端部边框(2)均为曲线结构或折线结构。
42.一种屋顶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组件。
CN202310510812.XA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Pending CN116357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0812.XA CN116357019A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0812.XA CN116357019A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7019A true CN116357019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0812.XA Pending CN116357019A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70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2404B1 (en) Sub-roofing element, on a roof, for a flat, plate-shaped structural element
US6119415A (en) Pitched roof with an energy collection system
WO2019024889A1 (zh) 卡槽式安装支架、光伏发电单元及光伏发电组件安装方法
CN213979606U (zh) 一种光伏组件一体化金属屋面
CN111669110A (zh) 一种bipv防水构件和光伏组件
US6105331A (en) Joist element for fastening a flat, plate-shaped structural element to a pitched roof
CN219753710U (zh)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CN212507118U (zh) 一种光伏屋面
CN116357019A (zh)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CN219875574U (zh) 光伏发电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WO2020228185A1 (zh) 一种压块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
CN220122839U (zh) 一种边框组件
CN219875634U (zh) 边框组件
US20240084591A1 (en) Roofing systems, roofing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solar racking systems, roof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AU2018211333A1 (en)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CN220122840U (zh) 边框组件
CN219843573U (zh) 边框组件
CN209907747U (zh) 光伏瓦及包含其的光伏屋面系统
CN219918828U (zh) 连接组件
CN220203203U (zh) 一种光伏瓦片
CN214380753U (zh) 一种光伏屋面件及屋面结构
CN219627615U (zh) 一种光伏瓦的共面式组装结构及光伏屋面安装系统
CN217428062U (zh) 一种光伏支撑防水结构及光伏系统
CN216921035U (zh) 一种具有抗风性能的屋面板及屋面系统
CN220725575U (zh) 一种光伏屋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