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5437A -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5437A
CN116335437A CN202310533084.4A CN202310533084A CN116335437A CN 116335437 A CN116335437 A CN 116335437A CN 202310533084 A CN202310533084 A CN 202310533084A CN 116335437 A CN116335437 A CN 116335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jack
jacking
continuous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3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35437B (zh
Inventor
曹伟
秦杰
姜银福
于洋
李芳�
张强强
张发强
谭逸飞
江培华
卫赵斌
柳锋
何义川
陈彦任
冯得海
曹可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5330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5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5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5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35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5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连续滑移装置包括:支撑座体,用于支撑建筑物;内滑移机构,包括内平移千斤顶、内滑移座、内顶升滑移千斤顶以及旋转顶盘,其中所述内平移千斤顶一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内滑移座连接固定,所述内滑移座设置于地面,所述内顶升滑移千斤顶滑动设置于内滑移座上,其顶升端与所述旋转顶盘连接固定,旋转顶盘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体转动;外滑移机构,并行布置于所述内滑移机构的至少其中一侧。本发明设计内外滑移机构无间隙跟替控制实现了连续滑移功能,并进一步可旋转,大大提高了大型建筑物平移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增强了使用功能和便利性。

Description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移位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划改造、道路拓宽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常常会涉及到一些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建筑物或具有保护性质的文物建筑面临拆除的威胁,建筑物的拆除不但浪费社会资源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产生粉尘污染和大量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特别是一些具有记录和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具有人文价值的古建筑,一旦拆除,将给城市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常常使得城市规划顾此失彼,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带来较大影响。大型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多采用在建筑物底部基础上现浇托换结构,在地面基上设置平移滑道,利用托换结构来承担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将承载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托换结构与原基础结构分割开,在托换结构下和地面基础之间安装滑动摩擦副,一般为滑动(带滑移板的液压千斤顶滑移机构)、滚动(钢结构滚轴)以及轮动(重载平板车),通过施加反力使得建筑物通过滑动摩擦副与地面基上设置平移滑道产生相对滑动,达到建筑物平移的目的。这几种技术目前发展的都非常成熟,目前使用起来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1.钢结构滚轴滚动,因在地面基础上设置的平移滑道为新基础,滑道在受力后存在基础沉降不均匀,滚轴为固定的钢结构,建筑物下方的托换结构为刚性结构,由于滑道基础沉降不均匀,使得滚轴受力不均或托换结构受力不均,导致托换结构受力不均给建筑物本体结构带来损伤和不可修复的风险。
2.轮动重载平板车,轮动重载平板车因受到其体积大,承载力小的限制,多数应用于小型和轻型建筑物的移动,同时因为其需要的作业空间大,无法适应城市内建筑物密集的区域的建筑物移位。
3.采用带滑移板的液压千斤顶制作成的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这种技术装备应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平移项目中较为广泛,平移过程中,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分为前后或并排2组,一组顶升滑移一个步长,另外一组回缩待命。第一组滑移到位降落负载卸载后,悬空缩回待命,第二组顶升负载后带载滑移,以此交替循环滑移称之为步履式行走滑移工作。遇到滑道基础沉降,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上的液压千斤顶会根据设定的上部载荷力自动顶升出或缩回,实时补偿滑道的沉降量,保持上部载荷均衡,保护了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但目前随着建筑物移位的方向多变性需求和施工进程的高效安全要求,带滑移板的液压千斤顶制作成的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就很难体现出其优越性。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建筑物下方托换结构空间的限制,2组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很难布置,使得为了满足2组布置,必须将建筑物的托换结构加大,增加了基建成本,同时也给建筑物平移到位后拆除托换机构带来困难和建筑垃圾污染;第二,受区域规划的限制,建筑物移位的方向不仅限于直线平移,还存在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使得对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的功能要求更高。目前传统的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只仅限于直线平移,当遇到需要建筑物需要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时,只能将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降落卸载,使用临时承载支撑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结构,将步履式行走滑移机构重新摆放位置,调整平移方向,然后再次顶升承载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结构,进行平移。这种方法施工效率低、不安全,且存在多次顶升降落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结构,造成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结构潜在的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设计内外滑移机构无间隙跟替控制实现了连续滑移功能,大大提高了平移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尤其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移位,同时进一步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和施工布局,实现建筑物整体在平移的过程中可以按任意轨迹滑移,不限于直线滑移,当遇到需要建筑物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时,可以调整旋转角度进行曲线旋转平移,以增强使用功能和便利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首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包括:
支撑座体,用于支撑建筑物;
内滑移机构,包括内平移千斤顶、内滑移座、内顶升滑移千斤顶以及旋转顶盘,其中所述内平移千斤顶一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内滑移座连接固定,所述内滑移座设置于地面,所述内顶升滑移千斤顶滑动设置于内滑移座上,其顶升端与所述旋转顶盘连接固定,旋转顶盘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体转动;
外滑移机构,并行布置于所述内滑移机构的至少其中一侧,包括外平移千斤顶、外滑移座、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其中所述外平移千斤顶一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外滑移座连接固定,所述外滑移座设置于地面,所述外顶升滑移千斤顶滑动设置于外滑移座上,其顶升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体由反力座和承载板构成,反力座与承载板连接固定,所述内、外平移千斤顶一端均与所述反力座连接固定,所述承载板用于支撑建筑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上预留有旋转顶盘圆槽,所述旋转顶盘内嵌于该旋转顶盘圆槽中,并与旋转顶盘圆槽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示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底部设置一滑脚,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固定端安装于滑脚上,所述滑脚下部通过一减摩滑移板支撑于内滑移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续滑移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由旋转驱动机构、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构成,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体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缸体外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和/或
所述内、外平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平移位移传感器;和/或
所述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顶升压力传感器和顶升位移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滑移座的与所述外滑移座临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块,所述外滑移座的对应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或导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滑移机构设置有两组,对称并行布置于所述内滑移机构两侧;
两组所述外滑移机构的顶升吨位相同,且各等于所述内滑移机构的顶升吨位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述连续滑移装置的连续滑移方法,包括:
装置启动,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步顶升;顶升至设定高度后,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带载滑移;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外平移千斤顶顶推,由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时带载滑移;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内平移千斤顶回缩,外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再次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再次同时带载滑移;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内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
如此无间隙跟替循环,实现建筑物的连续滑移。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第二方面所述连续滑移方法的建筑物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包括:
在建筑物底部施工建筑物托盘结构;
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载荷分布,在建筑物托盘结构下方安装若干台连续滑移装置;
启动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将建筑物同步顶升,将建筑物的重量全部转移到连续滑移装置上,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
当建筑物需要按一定角度进行转向滑移时,将所有连续滑移装置按间隔和载荷分布分成多组,按序分次将预定的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然后启动安装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旋转机构,将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至所需要的预定角度;
旋转结束后,启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进行顶升至额定载荷,完成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的旋转;
按照同样方法循环启动旋转第二组和第三组连续滑移装置至预定的角度,直至完成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转向;
继续根据所述的连续滑移方法以转向后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其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设计内外滑移机构无间隙跟替控制实现了连续滑移功能,大大提高了平移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2)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内、外平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平移位移传感器,根据平移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反馈,使得滑移的位移可控,在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时工作时,通过平移位移传感器与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形成位移闭环控制,实现同步比例滑移。
(3)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设计内外滑轨结构的滑移装置,使得在相同的顶升平移吨位下,本体结构尺寸大大缩减,同时内外滑轨结构一体化,便于现场施工安装,从结构上也大大降低了对于基础施工的空间要求,降低施工设备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效率。
(4)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在内、外滑移座侧面设计了相互配合的导向槽与导向座,导向座插入导向槽内,进行滑移平行定位导向,保证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在滑移时相互之间平行导向,同时在内滑移座的上滑移面上还设计安装有定位导向块,保证了内、外滑移机构跟替滑移的稳定性和防止顶升滑移千斤顶在受到滑道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横向偏移。
(5)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顶升压力传感器和顶升位移传感器,顶升压力传感器可以精确的测定所顶升的负载重量和顶升压力,结合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顶升载荷的无间隙转移和顶升滑移过程中补偿滑道基础的受力后的沉降;顶升位移传感器与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形成位移闭环控制,实现同步顶升建筑物。
(6)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进一步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和施工布局,增设旋转机构,实现建筑物整体在平移的过程中可以按任意轨迹滑移,不限于直线滑移,当遇到需要建筑物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时,可以调整旋转角度进行曲线旋转平移,以增强使用功能和便利性。
(7)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上设置旋转顶盘和大齿轮,以内顶升滑移千斤顶顶升建筑物为反力,通过安装在支撑座体上的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小齿轮耦合于大齿轮旋转来实现整个滑移装置以内顶升滑移千斤顶为圆心旋转的旋转体系,有利于旋转力的传递和提高传动效率,更体现了结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8)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滑移装置,通过旋转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旋转的角度,以将整个连续滑移装置旋转至所需要的预定角度,在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时工作时,每台连续滑移装置上均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与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形成旋转角度的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步旋转,且定位精确。
应当理解,本发明任一实施方式的实现并不意味要同时具备或达到上述有益效果的多个或全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剖面示意图(内滑移机构位置)。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平面示意图(外平移千斤顶顶推滑移状态)。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平面示意图(内平移千斤顶顶推滑移状态)。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座体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端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另一剖面示意图(内滑移机构位置)。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安装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安装状态端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连续滑移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平移千斤顶开始顶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时带载滑移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平移千斤顶开始回缩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平移千斤顶回缩到位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平移千斤顶再次开始顶推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平移千斤顶开始回缩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到位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待滑移旋转建筑物正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待滑移旋转建筑物侧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8中连续滑移装置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10°状态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第二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10°状态示意图。
图23是图20中第三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10°状态示意图。
图24是图20中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90°状态示意图。
图25是图20中第二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90°状态示意图。
图26是图20中第三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90°状态示意图。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含义为:
100-支撑座体;200-内滑移机构;300-外滑移机构;
1-建筑物托盘结构;2-旋转顶盘;3-内顶升滑移千斤顶;4-螺钉;5-螺栓;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旋转驱动机构;9-角度传感器;10-旋转机构支架;11;滑脚;12-减摩滑移板;13-外滑移座;14-外平移千斤顶;15-内平移千斤顶;16-销轴;17-平移位移传感器;18-耳环;19-内滑移座;20-顶升压力传感器;21-顶升位移传感器;22-导向座;23-导向槽;24-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5-导向块;26-预埋底板;27-反力座;28-承载板;29-旋转顶盘圆槽。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含”、“由……组成”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包含……”、“由……组成”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理解,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传统的建筑物移位机构,当遇到需要建筑物需要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时,将面临极大的使用不便,导致施工效率低、不安全,且存在造成移位机构和建筑物结构潜在的损坏风险。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设计内外滑移机构无间隙跟替控制实现了连续滑移功能,大大提高了平移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同时本发明进一步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和施工布局,实现建筑物整体在平移的过程中可以按任意轨迹滑移,不限于直线滑移,当遇到需要建筑物折线和曲线旋转平移时,可以调整旋转角度进行曲线旋转平移,以增强使用功能和便利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见图1至图6,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包括支撑座体100、内滑移机构200和外滑移机构300。
支撑座体100用于支撑建筑物,实际工程中在建筑物底部设置建筑物托盘结构1,如图7、图8所示,建筑物托盘结构1底部设置预埋底板26,支撑座体100与预埋底板26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如此将整个支撑座体100固定于建筑物底部,待建筑物结构柱被截断后全部重量由若干组支撑座体100承载。
本发明中,参见图1至图3,内滑移机构200包括内平移千斤顶15、内滑移座19、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以及旋转顶盘2,其中内平移千斤顶15一端与支撑座体100连接固定,该端即为内平移千斤顶15的固定端,也即图1中的左端,另一端与内滑移座19连接固定,内滑移座19设置于地面,内滑移座19作为整个内滑移机构200在地面向前滑移的滑移体,同时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滑动设置于内滑移座19上,能够在内滑移座19上向滑移方向滑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顶升端与旋转顶盘2连接固定,旋转顶盘2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并能够相对于支撑座体100转动。
具体的,结合图4、图5,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顶升端通过螺钉4与旋转顶盘2连接固定,旋转顶盘2通过螺栓5与建筑物底部的预埋底板26连接固定。
本发明中,继续参见图1至图3,外滑移机构300并行布置于内滑移机构200的至少其中一侧,本发明较佳的在内滑移机构200的左右两侧对称各布置一套外滑移机构300,以提供对称均匀的顶升力。
与内滑移机构200的结构类似,外滑移机构300包括外平移千斤顶14、外滑移座13、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4,其中外平移千斤顶14一端与支撑座体100连接固定,该端即为外平移千斤顶14的固定端,也即图2中的左端,另一端与外滑移座13连接固定,外滑移座13设置于地面,外滑移座13作为整个外滑移机构300在地面向前滑移的滑移体,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4滑动设置于外滑移座13上,其顶升端与支撑座体100连接固定。
如图2,内、外平移千斤顶的两端均带有耳环18,通过耳环18与支撑座体100以及内、外滑移座由销轴16连接。
当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将建筑物顶升,支撑座体承载后,支撑座体就形成了反力支撑。因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底部安装有低摩擦系数的滑移板(将在后文中阐述),使得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与内、外滑移座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远远小于内、外滑移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地面与滑移座之间的摩擦系数约为0.5以上),在以支撑座体为反力支撑的内、外平移千斤顶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上部建筑物随着支撑座体平稳在滑移座上进行滑移。
由此可知,通过并行布置的内、外滑移机构交替滑移,无间隙跟替控制实现了连续滑移功能,大大提高了平移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图5,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4的顶升端通过螺钉4与支撑座体100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支撑座体100由反力座27和承载板28构成,反力座27与承载板28连接固定,内、外平移千斤顶一端均与反力座27连接固定,承载板28用于支撑建筑物。
具体的,内滑移机构200、外滑移机构300设置于支撑座体100下方,结构布局合理,三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一套连续滑移装置,使得在相同的顶升平移吨位下,结构上尺寸大大缩减,同时内外滑移结构一体化,便于在建筑物下方布置和施工安装,维护便利。
更具体的,反力座27为带加劲肋的三角形座体结构,承载板28为矩形平板结构,内、外平移千斤顶布置于反力座27下方,其固定端连接固定于三角形座体的一侧,三角形座体的另一侧与矩形平板固定,内、外滑移座以及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布置于矩形平板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承载板28上预留有旋转顶盘圆槽29,旋转顶盘2内嵌于该旋转顶盘圆槽29中,旋转顶盘圆槽29直径略大于旋转顶盘2的直径,使得旋转顶盘2在旋转顶盘圆槽29内与旋转顶盘圆槽29间隙配合,容许较为方便地发生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鉴于外滑移机构300设置有两组,对称并行布置于内滑移机构200的两侧,旋转顶盘圆槽29开设在矩形平板结构的承载板28中心位置处,旋转顶盘圆槽29左右两侧的承载板28上各以圆周均布4个螺钉孔,用于通过螺钉4连接固定下方的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4的顶升端。旋转顶盘2上以圆周均布4个螺钉孔,用于通过螺钉4连接固定下方的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顶升端,4个螺钉孔外围以圆周均布4个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上方的建筑物。
本发明中,设计两组外滑移机构300的顶升吨位相同,且各等于内滑移机构200的顶升吨位的二分之一,以在跟替顶升滑移时提供相同的顶升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底部设置一滑脚11,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底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滑脚11中,滑脚11上部带凹槽,容纳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滑脚11下部由一减摩滑移板12支撑于内滑移座19上,通过减摩滑移板12减小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滑动的阻力。滑脚11下部同样可以设置一卡槽,卡住减摩滑移板12,防止错位或脱落。为了降低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在内、外滑移座上的摩擦力,减摩滑移板12选用低摩擦系数的复合材料滑移板,增加润滑油脂后,其静摩擦系数为0.05,滑动摩擦系数仅为0.03,完全满足滑移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参见图1,连续滑移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由旋转驱动机构8、主动齿轮7以及从动齿轮6构成,其中旋转驱动机构8安装于支撑座体100上,具体通过一旋转机构支架10安装于承载板28上,主动齿轮7设置于旋转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从动齿轮6设置于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缸体外壁,并与主动齿轮7啮合。主动齿轮7为小齿轮,从动齿轮6为大齿轮,围绕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缸体套设安装于其外壁,如图5。旋转时,旋转驱动机构8由外液压或电动控制系统驱动,驱动主动齿轮7进而带动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转动时带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转动,因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通过螺钉4连接固定在旋转顶盘2上,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带动旋转顶盘2转动,由于旋转顶盘2固定于建筑物底部,限制了旋转顶盘2的转动,进而使得支撑座体100受到反力作用,在建筑物的反力支撑下,旋转驱动机构8转动使得支撑座体100连同内滑移座19以及外顶升滑移千斤顶24、外滑移座13共同旋转,旋转中心即为旋转顶盘2的圆心,从而驱使整个连续滑移装置发生转向。旋转的摩擦面积为内顶升滑移千斤顶3的滑脚11面积,因滑脚安装有低摩擦系数的减摩滑移板12,所以其在内滑移座19上的摩擦力很小。
本发明中,旋转驱动机构8可采用电机、马达,通过旋转机构支架10悬挂安装于承载板28的下方。
进一步的,旋转驱动机构8上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9,用于实时监测旋转的角度,以将整个连续滑移装置旋转至所需要的预定角度。每台连续滑移装置上均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步旋转,且定位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内、外平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平移位移传感器17,根据平移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反馈,使得滑移的位移可控,在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时工作时,通过平移位移传感器与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形成位移闭环控制,实现同步比例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顶升压力传感器20和顶升位移传感器21。顶升压力传感器可以精确的测定所顶升的负载重量和顶升压力,结合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顶升载荷的无间隙转移和顶升滑移过程中补偿滑道基础的受力后的沉降。顶升位移传感器与外接的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形成位移闭环控制,实现同步顶升建筑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5,为了保证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在滑移时相互之间平行导向,在内滑移座19的与外滑移座13临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23,相应的外滑移座13的对应一侧设置有导向座22,导向槽23与导向座22相互嵌合配合,外滑移座13的导向座22插入内滑移座19的导向槽23内,进行滑移平行定位导向。
当然,导向槽23与导向座22在内、外滑移座上可以互换位置,并且二者相互嵌合配合的具体形式不限,确保在滑移过程在能够顺利导向且不脱开即可。
此外,本发明同时在内滑移座19上滑移面上还设计安装有定位导向块25,保证了内、外滑移机构交替滑移的稳定性和防止顶升滑移千斤顶在受到滑道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横向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5,内滑移座19、外滑移座13为箱型加劲结构,箱型框架内沿滑移方向设置有型钢,例如工字钢,如此能够为承受上部荷载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防止受压变形导致无法滑移。
参见图9至图17,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连续滑移装置的连续滑移方法。
初始状态下,连续滑移装置的内、外平移千斤顶均未顶推推出,如图9。
使用时首先启动装置,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步顶升,顶升至设定高度后,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带载滑移,如图10所示;本发明中,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5%压力,例如此时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压力为30吨,那么将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压力卸载至1.5吨,目的是既卸载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的顶升压力,又能够让外顶升滑移千斤顶不悬空,还贴在外滑移座上。因顶升滑移千斤顶下部均按照有低摩擦系数的减摩滑移板,5%的负载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对于平移千斤顶的顶推力影响可以忽略,确保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带载滑移过程中外顶升滑移千斤顶与建筑物之间能够顺利产生相对滑动。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外平移千斤顶顶推,由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时带载滑移;本发明中,设定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2/3行程,将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顶升压力,由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时带载滑移,如图11所示。2/3行程目的是设定内、外两组跟替切换的位置,剩下的1/3行程满足内、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到位的时间。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内平移千斤顶回缩,外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本发明中,设定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满行程的95%,95%的行程确保内平移千斤顶每次不至于工作到极限行程,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的5%压力,启动内平移千斤顶回缩,如图12所示。因内平移千斤顶的顶推无杆腔的容积和回缩有杆腔有容积差,例如本发明中设计平移千斤顶有杆腔和无杆腔容积差在5倍以上,使得其回缩速度为伸出速度的5倍以上,满足了外平移千斤顶在未到达2/3行程时,内平移千斤顶已经缩回到位,如图13所示。
外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如图14所示。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再次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再次同时带载滑移;本发明中,设定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2/3行程,将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初始顶升压力,即当前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的顶升压力时,再次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如图15所示。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内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本发明中,设定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满行程的95%,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5%压力,启动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如图16所示。由于外平移千斤顶的顶推无杆腔和回缩有杆腔一样有容积差,使得其回缩速度为伸出速度的5倍以上,满足了内平移千斤顶在未到达2/3行程时,外平移千斤顶已经缩回到位,如图17所示。
如此无间隙地循环工作,既满足了连续带载滑移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平移施工的效率,又减少了多次完全降落负载,又多次顶升负载,给建筑物的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参见图18至图26,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建筑物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参见图18、图19,在建筑物底部施工建筑物托盘结构1(具体如图7、图8),建筑物托盘结构1为建筑物底部开挖形成施工空间后浇筑的底板,在建筑物托盘结构1底部施工预埋底板26。
如图20所示,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载荷分布,一般会在建筑物托盘结构1下方安装n台连续滑移装置,连续滑移装置通过旋转顶盘2上的螺栓5与建筑物托盘结构1的预埋底板26连接固定。
启动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将建筑物同步顶升,将建筑物的重量全部转移到连续滑移装置上,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连续滑移的方法如图9至图17所示。
当建筑物需要按一定角度进行转向滑移时,将所有连续滑移装置按间隔和载荷分布分成多组,如图21至图23分成三组(该三组示出旋转10°的情形),确保卸载其中任意一组连续滑移装置,其它二组也能确保安全承载上部建筑物。
然后按序分次将预定的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如图21所示,本发明中设定卸载至当前顶升压力的5%,然后启动安装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旋转机构,将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10°,旋转的角度可由旋转角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因每台连续滑移装置上均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多台连续滑移装置同步旋转,且定位精确。
旋转结束后,启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进行顶升至额定载荷,完成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的旋转;
按照同样方法循环启动旋转第二组和第三组连续滑移装置至预定的角度,直至完成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转向,如图22、图23所示。
所有三组连续滑移装置的转向均已完成,即可继续采用前述的连续滑移方法以转向后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根据需要滑移至预定的位置,如图23所示。
当需要90°旋转时,只需每次将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90°即可,如此完成建筑物的直角转向,如图24至图26所示。
本发明可通过外接的液压和电控系统来实现建筑物本体的滑移和旋转,具体实施为,外接的液压和电控系统根据建筑物下方布置的全维度连续滑移装置的位置,给出不同的平移位移目标,即给出同步不同比例的位移轨迹即可,全维度连续滑移装置上内、外平移千斤顶接收目标位置信号,根据平移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反馈,闭环控制,进行同步比例滑移。外接的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智能化程度高,上述的整个旋转动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建筑物平移和旋转过程简单安全。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体,用于支撑建筑物;
内滑移机构,包括内平移千斤顶、内滑移座、内顶升滑移千斤顶以及旋转顶盘,其中所述内平移千斤顶一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内滑移座连接固定,所述内滑移座设置于地面,所述内顶升滑移千斤顶滑动设置于内滑移座上,其顶升端与所述旋转顶盘连接固定,旋转顶盘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体转动;
外滑移机构,并行布置于所述内滑移机构的至少其中一侧,包括外平移千斤顶、外滑移座、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其中所述外平移千斤顶一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外滑移座连接固定,所述外滑移座设置于地面,所述外顶升滑移千斤顶滑动设置于外滑移座上,其顶升端与所述支撑座体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体由反力座和承载板构成,反力座与承载板连接固定,所述内、外平移千斤顶一端均与所述反力座连接固定,所述承载板用于支撑建筑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上预留有旋转顶盘圆槽,所述旋转顶盘内嵌于该旋转顶盘圆槽中,并与旋转顶盘圆槽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示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底部设置一滑脚,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固定端安装于滑脚上,所述滑脚下部通过一减摩滑移板支撑于内滑移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滑移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由旋转驱动机构、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构成,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体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的缸体外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旋转角度传感器;和/或
所述内、外平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平移位移传感器;和/或
所述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内部均安装有顶升压力传感器和顶升位移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滑移座的与所述外滑移座临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块,所述外滑移座的对应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或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滑移机构设置有两组,对称并行布置于所述内滑移机构两侧;
两组所述外滑移机构的顶升吨位相同,且各等于所述内滑移机构的顶升吨位的二分之一。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连续滑移装置的连续滑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启动,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步顶升;顶升至设定高度后,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带载滑移;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启动外平移千斤顶顶推,由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同时带载滑移;
当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内平移千斤顶回缩,外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外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一设定行程时,将内顶升滑移千斤顶加压至一设定压力,再次启动内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再次同时带载滑移;
当外平移千斤顶顶推伸出到第二设定行程时,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同时启动外平移千斤顶回缩,内平移千斤顶继续顶推,内顶升滑移千斤顶继续带载滑移;
如此无间隙跟替循环,实现建筑物的连续滑移。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连续滑移方法的建筑物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建筑物底部施工建筑物托盘结构;
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载荷分布,在建筑物托盘结构下方安装若干台连续滑移装置;
启动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将建筑物同步顶升,将建筑物的重量全部转移到连续滑移装置上,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
当建筑物需要按一定角度进行转向滑移时,将所有连续滑移装置按间隔和载荷分布分成多组,按序分次将预定的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卸压至一设定压力,然后启动安装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旋转机构,将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旋转至所需要的预定角度;
旋转结束后,启动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上的内、外顶升滑移千斤顶进行顶升至额定载荷,完成第一组连续滑移装置的旋转;
按照同样方法循环启动旋转第二组和第三组连续滑移装置至预定的角度,直至完成所有连续滑移装置的转向;
继续根据所述的连续滑移方法以转向后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连续滑移。
CN202310533084.4A 2023-05-12 2023-05-12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Active CN116335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3084.4A CN116335437B (zh) 2023-05-12 2023-05-12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3084.4A CN116335437B (zh) 2023-05-12 2023-05-12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5437A true CN116335437A (zh) 2023-06-27
CN116335437B CN116335437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89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3084.4A Active CN116335437B (zh) 2023-05-12 2023-05-12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54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2140A1 (en) * 2006-05-26 2009-06-04 S.O.L.E.S. - Societa' Lavori Edili E Serbatoi S.P.A. Method of raising a building
CN104989114A (zh) * 2015-07-15 2015-10-21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圆弧形屋盖滑移施工装置及工法
US9644365B1 (en) * 2016-04-13 2017-05-09 High Tide Homes Inc. Jackable building foundation system
CN107151980A (zh) * 2017-06-09 2017-09-12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钢箱梁可升降自行式连续顶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673044U (zh) * 2017-12-26 2018-07-31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的移位装置
CN110067404A (zh) * 2019-04-19 2019-07-30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
CN110158990A (zh) * 2019-06-19 2019-08-23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
CN111155786A (zh) * 2020-02-12 2020-05-15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单向液压顶升抱紧固定的平移装置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2140A1 (en) * 2006-05-26 2009-06-04 S.O.L.E.S. - Societa' Lavori Edili E Serbatoi S.P.A. Method of raising a building
CN104989114A (zh) * 2015-07-15 2015-10-21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圆弧形屋盖滑移施工装置及工法
US9644365B1 (en) * 2016-04-13 2017-05-09 High Tide Homes Inc. Jackable building foundation system
CN107151980A (zh) * 2017-06-09 2017-09-12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钢箱梁可升降自行式连续顶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673044U (zh) * 2017-12-26 2018-07-31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的移位装置
CN110067404A (zh) * 2019-04-19 2019-07-30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
CN110158990A (zh) * 2019-06-19 2019-08-23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
CN111155786A (zh) * 2020-02-12 2020-05-15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单向液压顶升抱紧固定的平移装置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5437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7405B (zh) 一种建筑物的旋转平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32251A (zh) 一体浇筑式模板台车和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CN105510069B (zh) 自动化真三轴智能装配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4457802U (zh) 一体浇筑式模板台车
CN111852507B (zh) 一种可用于多种断面尺寸的装配式衬砌台车
CN111535319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设备
CN210152292U (zh) 水平滑移装置
CN110878532B (zh) 一种地铁箱梁平移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6335437B (zh) 建筑物移位的连续滑移装置、全维度连续滑移施工方法
CN103993768A (zh) 小轿车停车库多工位升降旋转平台
CN104533460A (zh) 换撑式模板台车和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CN111395797A (zh) 一种建筑移位的装置、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3882711B (zh) 一种spmt拖车与轨道梁组合式整体平移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1608088A (zh) 一种预制桥梁结构爬升装备及控制方法
CN212000663U (zh) 一种装配自承式水平顶推装置
CN108265830B (zh) 一种多工位移动式施工座及拼装顶升式建筑施工方法
CN210049635U (zh) 一种建筑物的旋转平移系统
CN109930858A (zh) 一种建筑物整体顶升底层改造商场的方法与装置
CN203843433U (zh) 自升式钻井平台桁架式桩腿主弦管翻身用设备
CN105908637A (zh) 步履顶推系统
CN212642226U (zh) 一种建筑移位的装置和系统
CN101967800A (zh) 钢箱梁的架设顶推滑移方法
CN214828751U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吊装用辅助支撑平台
CN202099311U (zh) 四点悬挂式大型转炉中托圈的组装平台
CN218086074U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摆振试验台鼓轮的高精度托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