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5347A - 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25347A CN116325347A CN202080106011.1A CN202080106011A CN116325347A CN 116325347 A CN116325347 A CN 116325347A CN 202080106011 A CN202080106011 A CN 202080106011A CN 116325347 A CN116325347 A CN 1163253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microstrip
- elastic
- strip
- microstrip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Connection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带状线和徽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该信号传输结构包括:接地件,设置于带状线和微带线中至少一个的下方,用于作为所述微带线和所述带状线的接地,以及可变地调整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之间的高度,以使所述带状线的带状导线的一端和所述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借助接地件将带状线的带状导线与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直接连接,可以在降低信号传输结构对高度空间的占用的同时,实现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接。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射频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信号,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在天线中,需要将射频信号从连接器、滤波器、合路器、功分网络、移相器等射频部件传输到天线发射单元最后辐射到空中,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的传输线,而部分形式的传输线所造成的信号损耗较大,也有部分形式的传输线损所造成的信号耗较小。但由于天线内部空间尺寸限制或者其他设计约束下往往难以统一成同一种形式的传输线,因此需要设计不同传输线之间的转换结构,特别是需要从高损耗传输线形式转换到低损耗传输线形式,以较低的损耗传输信号。在天线领域通常使用的射频传输线形式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线、波导、平行双线等,其中微带线由于易于集成其他元件应用最为广泛,但相关技术中微带线和带状线均有较高的损耗,且带状线与微带线的转换设置所占用的高度空间较多,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包括:
接地件,设置于带状线和微带线中至少一个的下方,用于作为所述微带线和所述带状线的接地,以及可变地调整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之间的高度,以使所述带状线的带状导线的一端和所述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通过第一方面,借助接地件将带状线的带状导线与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直接连接,可以在降低信号传输结构对高度空间的占用的同时,实现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件包括弹性支撑件。
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的下方。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靠近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的连接位置处,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的高度。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主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接触。
通过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弹性支撑件的设置,可以利用弹性形变调整带状线或微带线的高度,避免由于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对带状线和微带线的空间相对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证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始终在相近或相同的平面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部件为一体结构。
通过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简化弹性支撑件的加工过程,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稳定性、可变形的均衡性,以使得其所支持的微带线或带状线的高度更为稳定。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一弹性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
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弹性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移动部悬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
结合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件还包括接地转接件,所述微带线还包括微带导体地、位于所述微带导体地和所述微带导线之间的微带介质层,
所述接地转接件设置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平行于所述接地转接件的底面,
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且所述微带导体地与所述第一承载面接触;
所述带状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使所述带状导线位于所述微带导线上方、且所述带状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或所述第二承载面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连接处的位置。
根据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设置接地转接件为微带线和带状线提供不同的高度平面,并结合弹性支撑件的高度可调节性能,使得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始终在相近或相同的平面连接在一起,在同一高度空间内实现了微带线和带状线的转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件包括弹性转接件,位于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且所述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带状线接触,所述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微带线接触,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述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弹性转接件的设置可以补偿微带线和带状线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保证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带状线接触,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微带线接触,保证带状导线与所述微带导线在连接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弹性转接件具有一定弹性,在完成微带线与带状线的连接后,在受力情况下会发生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保证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的稳定。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转接件包括环状的第二主体和多个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微带线或带状线接触。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二弹性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
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弹性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 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移动部悬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多个第二弹性部件为一体结构。可以提高弹性转接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发生形变的均衡程度,以使得带状线和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更为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几种可能方式中的任一种,在所述信号传输结构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或耦合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带状导线与所述微带导线的直接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几种可能方式中的任一种的信号传输结构,用于实现带状线与微带线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带状线和/或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天线装置中的功率分配器、合路器、移相器、辐射单元、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中。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截面图。
图2B-图2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的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4A-图4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弹性支撑件的截面图和立体图。
图4C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弹性支撑件的截面图。
图4D-图4E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4F-图4G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四种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4H-图4I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五种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4J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六种弹性支撑件的截面图。
图4K-图4L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七种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5A、图5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的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5C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地转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图6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带状线和微带线的信号传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E-图6F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弹性转接件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6G-图6H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弹性转接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6I-图6J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弹性转接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6K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示意图。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结构能够实现带状线和微带线之间的连接转换,且所占用的高度空间小,带状线和微带线对信号的损耗低,可以应用于天线装置中需要使用带状线和微带线的器件中,从而实现信号的收发。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天线装置可以包括抱杆01、天线调整支架02、天线03、馈线04、接地装置05和接头密封件06。其中,天线03通过天线调整支架02固定在抱杆01上,天线调整支架02可以调整天线03在抱杆01上的位置、与抱杆01之间的角度等。天线03通过馈线04连接到接地装置05。馈线04与天线03的连接处、馈线04与接地装置0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接头密封件06,接头密封件06可以包括绝缘密封胶带等。
如图1B所示,天线03可以包括辐射单元031、移相器032、合路器(或者滤波器)033、传动或校准网络034(可以包括传动部件和/或校准网络)、天线接头035、天线外罩036和反射板(图中未示出)。天线外罩036作为天线03的外罩(也即壳体),用于将天线03中除天线接头035之外的部件罩于其中,以保护天线。辐射单元031也可称为天线振子、振子等,是构成天线的基本组成单元,用于接收和/或发射无线信号。反射板,也称底板、天线面板、金属反射面、金属反射板等,用于提高天线对无线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可以把天线信号反射聚集在接收点上。在增强天线的接收/发射能力的同时,还起到阻挡、屏蔽来自后背(反方向)的其它无线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干扰作用。天线接头035用于通过馈线连接到接地装置。
其中,天线03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阵列和与每个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每个阵列包括辐射单元031和反射板,其中不同独立阵列中的辐射单元031的频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辐射单元031通常放置于反射板上方。每个阵列通过各自的馈电网络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馈电网络由受控的阻抗传输线构成,用于把发射信号按照指定的幅度、相位馈送到辐射单元031,以及将辐射单元03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按照指定的幅度、相位发送至天线所在基站的信号处理单元。馈电网络至少包括移相器032,还可以包括合路器033、滤波器、传动或校准网络034。馈电网络可以通过传动部件实现不同辐射波束的指向调整(调整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方向和/或发射无线信号的波束方向),也可以通过校准网络以获取天线03所需的校准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微带线和/或带状线可以设置于上述功率分配器、合路器、移相器、辐射单元、滤波器内部,进行器件内部和/或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而信号传输结构可以用于实现 带状线与微带线之间的连接。
为进一步描述信号传输结构实现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方式,通过下述示例描述信号传输结构、以及借助信号传输结构实现连接的带状线和微带线如下:
图2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截面图,图2B-图2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带状线包括第一导体地11、第二导体地12、带状导线13和第一固定件14。其中,第一导体地11、第二导体地12、带状导线13之间两两相互平行。带状导线13位于第一导体地11和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中间位置,也即带状导线13与第一导体地11之间的距离、带状导线13与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距离相同。
第一固定件1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图2A所示),以将带状导线13固定在第一导体地11和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一固定件14的个数可以根据带状导线的长度等进行设置。第一固定件所使用的材料为介电损耗正切小(也即介电损耗角小)、介电常数低、耐温性能好的材料,如第一固定件可以选择介电损耗角的正切值小于0.005、介电常数小于4C
2/(N·M
2)、耐温范围为-40℃-55℃的塑料材料。第一固定件14可以一端固定在第一导体地11或第二导体地12(如图2A所示)上、另外一端与带状导线13固定连接。或者,第一固定件12也可以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导体地11和第二导体地12上,并在第一固定件12的中间位置设置限位孔(使得带状导线13穿过该限位孔被固定)、或者设置固定突出部(以将带状导线13固定在固定突出部上)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将第一固定件的实现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C所示,带状线还可以包括第三导体地15。第三导体地15与所述第一导体地11和所述第二导体地12分别垂直并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地11、所述第二导体地12、所述第三导体地15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即,第一导体地11和所述第二导体地12分别位于带状导线13的上方和下方,第三导体地15位于带状导线13的左侧或右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D所示,所述带状线还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导体地15和第四导体地16,所述第三导体地15与所述第一导体地11和所述第二导体地12分别垂直并连接,所述第四导体地16与所述第一导体地11和所述第二导体地13分别垂直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导体地11、所述第二导体地12、所述第三导体地15、所述第四导体地16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即,第一导体地11和所述第二导体地12分别位于带状导线13的上方和下方,第三导体地15和第四导体地16分别位于带状导线13的左、右两侧。
其中,在带状线的一侧或两侧空间受限或者带状线需要与其他部件或者系统进行隔离时,可以增减第三导体地和/或第四导体地,以达到增强隔离的作用。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以空气为介质的带状线,可以降低信号在带状线中的损耗。并且,以空气为带状线的介质,由于在实现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连接的过程中无需对带状线的介质进行为连接所需的制造金属化孔等操作,简化了实现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连接的制造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带状线,其与图2A-图2D所示的带状线的区别在于,带状线中还可以在第一导体地和第二导体地之间设置带状线介质层,带状导线设置于带状线介质层中。而由于带状线介质层能够固定带状导线使其位于第一导体地和第二导体地之间的中间位置,因此其不包括上述第一固定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带线,如图8A-图8C所示,该微带线包括微带导线21、第二固定件24和微带导体地23,所述第二固定件24用于将微带导线21固定在所述微带导体 地21的上方。第二固定件24与上述第一固定件14相似,可参考第一固定件的相关描述以设置第二固定件24,此处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微带线,如图3、图5A、图5B、图6A-图6D、图7A-图7D所示,该微带线包括微带导线21、微带导体地23和位于微带导线21和微带导体地23之间的微带介质层22。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信号传输结构包括:接地件,设置于带状线和微带线中至少一个的下方,用于作为所述微带线和所述带状线的接地,以及可变地调整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之间的高度,以使所述带状线的带状导线的一端和所述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其中,接地件可以与微带线和带状线所在的基板的背面连接,以使其可以作为所述微带线和所述带状线的接地。
通过上述提供的信号传输结构,可以借助接地件将带状线的带状导线与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直接连接,可以在降低信号传输结构对高度空间的占用的同时,实现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状导线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微带导线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通过紧固件连接、耦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接地件实现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接可以包括以下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下述实现方式对信号传输结构进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附图中所示出的信号传输结构仅是为了示例性的描述信号传输结构实现微带线、带状线进行连接的实现方式,其中示出的微带线、带状线、接地件等的尺寸和比例关系仅是为了说明,实际使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的连接使用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地件可以包括弹性支撑件32。
所述弹性支撑件32位于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如图3所示)的下方、且靠近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的连接位置A处,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的高度。
其中,在微带导线21到微带导体地23的底面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带状导线13到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第二距离时,弹性支撑件32可以设置于微带线下方。在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弹性支撑件32可以设置于带状线下方。并且,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设置弹性支撑件的尺寸。这样,无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何,都可以借助弹支撑件使得微带导线21与带状导线13可以处于相同或相近的平面内,实现微带导线21与带状导线13的连接。带状导线13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通过紧固件连接、耦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可以将带状线、微带线、弹性支撑件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基板上。在弹性支撑件32位于带状线下方时,第二导体地12的一端与基板接触、微带导体地23固定于基板上、弹性支撑件32固定于基板上;在弹性支撑件32位于微带线下方时,微带导体地23的一端与基 板接触、第二导体地12固定于基板上、弹性支撑件32固定于基板上。且在完成安装之后,由于弹性支撑件与其支撑的微带线或带状线、基板接触,在微带线或带状线对弹性支撑件所施加的力、基板对弹性支撑件所施加的力发生变化时,弹性支撑件会因其支撑的微带线或带状线所施加的力、基板所施加的力发生弹性形变,维持微带线和带状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稳定,以保证带状导线的一端和微带导线的一端可以稳定地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支撑件32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接触。
在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一主体的第一面或第二面时,可以通过粘合固定、紧固件固定、焊接等方式将第一主体与承载微带线和带状线的基板上。通过弹性支撑件的设置,可以利用弹性形变调整带状线或微带线的高度,避免由于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对带状线和微带线的空间相对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证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始终在相近或相同的平面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图4A-图4L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图4F-图4G,图4H-图4I,图4J,图4K-图4L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7种示例性弹性支撑件32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如图4A-图4G,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一弹性移动部323,所述第一固定部322与所述第一主体32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移动部323悬浮于所述第一主体321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如图4H-图4L所示,第一弹性凸起324,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321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
其中,图4A-图4G所示,第一弹性部件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一弹性移动部323。第一固定部322的形状可以是如图4A-图4G所示的圆弧状,也可以是椭圆弧等能够支撑第一弹性移动部323悬浮在第一主体321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方的形状结构。第一弹性移动部323包括与微带线或带状线接触的顶部(如图4A、图4C所示的顶部B1、顶部B2,图4A-图4B与图4C示出的两个弹性支撑件的区别在于顶部不同),该顶部的形状包括如B1的弧状、如B2的具有倒角的形如
凸起状等既能保证顶部与微带线或带状线的接触、又不会对微带线或带状线产生损害的形状。第一弹性移动部323还包括与第一固定部322和顶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于顶部的移动支撑部,移动支撑部与第一主体321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这样,在安装弹性支撑件的过程中,第一弹性移动部323的顶部在受力(来自于其所支撑的微带线或带状线)增加时,顶部会向靠近第一主体321的方向移动,而当移动支撑部与第一主体321接触后,顶部的下移会在移动支撑部的支撑下停止或减缓,以确保第一弹性部件不会受力过大发生塑性变形。反之,在第一弹性移动部323的顶部在受力(来自于其所支撑的微带线或带状线)减小时,顶部会向远离第一主体321的方向移动,移动支撑部也会不断远离第一主体321,且在受力为零时,弹性支撑件32会恢复到原始形状。而在使用过程中,弹性支撑件会通过形变抵消第一弹性移动部323的顶部受力的变化,使得弹性支撑件所支撑的微带线或带状线的高度能够稳定。
其中,第一弹性移动部323可以位于第一主体321的上方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例如,如图4A-图4C所示,第一弹性移动部323可以位于第一主体321的上方的全部区域。如图4D-图4G所示,第一弹性移动部323可以位于第一主体321的上方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可 以是第一主体321的长边或短边的一侧(如图4D-图4G所示的第一主体的长边的一侧),也可以是第一主体321的长边或短边的两侧,或者还可以是第一主体321上的如中心区域等指定区域。并且,在第一弹性移动部323位于第一主体321的上方的部分区域时,可以将弹性支撑件上方有第一弹性移动部的第一主体的一端放置于靠近带状线与微带线的连接位置A处,另一端(上方没有第一弹性移动部的)放置于远离A的位置。
其中,弹性支撑件中的多个第一弹性部件可以是如图4A-图4C所示的通过移动支撑部等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4D-图4G所示的相互独立设置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一弹性移动部323的形状、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数量、第一弹性移动部之间是否连接等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凸起324的形状可以是半球状(如图4H-图4L所示)、半椭球状、圆锥状(其圆锥的锥端可以为圆弧状以避免对微带线或带状线造成损害)、圆台状、棱台状、棱锥状(其棱锥的锥端可以为圆弧状以避免对微带线或带状线造成损害)等形状的凸起,以使其在支撑微带线或带状线的同时,受力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弹性凸起324可以是如图4I、图4L所示的相对于第一主体321所在平面而突出的结构,其与第一主体321之间并未形成腔体结构。第一弹性凸起324还可以是如图4J所示安装于第一主体321上的结构,且与第一主体321形成腔体结构3241;为保证第一弹性凸起324可以正常发生弹性形变,还可以在构成腔体结构3241的外壳(也即第一弹性凸起324和对应位置的第一主体321)上设置多个通孔3242。
其中,第一弹性凸起可以在第一主体上呈直线(如图4H-图4L)分布、也可以呈环状、曲线、阵列状态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弹性凸起的形状、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数量等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A-图4I、图4K、图4L所示,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部件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简化弹性支撑件的加工过程,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稳定性、可变形的均衡性,以使得其所支持的微带线或带状线的高度更为稳定。
其中,在第一弹性部件为如图4H、图4I、图4K、图4L所示的第一弹性凸起时,可以采用直接在第一主体上对应位置进行冲压,以形成第一弹性凸起。在第一弹性部件为如图4A-图4G所示的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一弹性移动部323,可以选取一定尺寸的层片状基板,对其一个侧边进行弯折和/或切割后形成“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一弹性移动部323”。
其中,微带导线21和带状导线13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如图4A所示),也可以是相互垂直或者相互之间具有任意角度的。只需要根据微带导线21和带状导线13之间的相对角度关系,对两线进行调整即可。
图5A、图5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的连接使用示意图。图5C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地转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A所示,所述接地件还可以包括接地转接件31,所述微带线还包括微带导体地23、位于所述微带导体地23和所述微带导线21之间的微带介质层22。如图5C所示,所述接地转接件31设置有第一承载面311和第二承载面312,所述第一承载面311和所述第二承载面312分别平行于所述接地转接件31的底面。第一承载面311和第二承载面312相对 应于底面的高度不同,可以第一承载面311的高度高于第二承载面312(如图5A-图5C),也可以第一承载面311的高度低于第二承载面312。
如图5A所示,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311上、且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一承载面311接触。所述带状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312上,使所述带状导线13位于所述微带导线21上方、且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与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接触并直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支撑件32,位于所述带状线或微带线下方、所述第一承载面311(图中未示出)或所述第二承载面312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承载面311和所述第二承载面312的连接处的位置。
通过设置接地转接件,为微带线和带状线提供不同的高度平面,并结合弹性支撑件的高度可调节性能,使得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始终在相近或相同的平面连接在一起,在同一高度空间内实现了微带线和带状线的转接。
如图5B所示,还可以仅利用接地转接件实现微带线和带状线之间的连接,此时,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311上、且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一承载面311接触。所述带状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312上,使所述带状导线13位于所述微带导线21上方、且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与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接触并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接地转接件,为微带线和带状线提供不同的高度平面,使得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始终在相近或相同的平面连接在一起,在同一高度空间内实现了微带线和带状线的转接。
在该实现方式中,微带导线21和带状导线13所在的平面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如图5A所示),微带导线21和带状导线13之间可以是相互垂直或者相互之间具有任意角度的。其中,在微带导线21和带状导线13之间具有一定角度时,需要调整接地转接件31的立体形状,使得微带线设置于第一承载面、带状线设置于第二承载面的同时,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可以在两线的端部接触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示例性的描述了几种弹性支撑件32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弹性支撑件32的结构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6A-图6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带状线和微带线的信号传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A-图6D所示,所述接地件可以为弹性转接件41,位于带状线和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微带导线21所在的平面与带状导线13所在的平面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弹性转接件41的第一面与所述带状线接触,所述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微带线接触,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述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其中,带状线的连接面即为带状线与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接触的面,如图6A-图6B中,带状线的连接面即为第三导体地15与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接触的面。如图6A-图6B中,带状线的连接面即为第一导体地11、第二导体地12的端部与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接触的面。微带线的连接面即为与与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接触的面,如图6A-图6D中微带线的连接面即为微带导体地23与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接触的面。
通过弹性转接件的设置可以补偿微带线和带状线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保证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带状线接触,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微带线接触,保证带状导线与所述微带导线在连接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弹性转接件具有一定弹性,在完成微带线与带状线的连接后,在受力情况下会发生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 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保证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的稳定。
图6E-图6J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弹性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转接件41可以包括环状的第二主体411(如图6E、图6I、图6G所示)和多个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411的突出部412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微带线或带状线接触。
在该实现方式中,环状的第二主体4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突出部412,多个突出部412之间可以是互不接触、存在间隔的,这样能够保证每个第二弹性部件在自身受力时可以发生形变,而不会影响其他第二弹性部件。突出部相对于第二主体的环状结构突出设置,突出部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等能够承载或设置第二弹性部件的形状。突出部412可以相对于环状的第二主体的外环突出设置(如图6F、图6G、图6I),也可以相对应于环状的第二主体的内环突出设置,或者可以相对应于环状的第二主体的内环和外环突出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主体411设置为环状结构是为了保证微带导线21或带状导线13的一端可以穿过弹性转接件41最终实现微带导线21与带状导线13的连接。第二主体411的内环和外环可以为相同或不同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可以根据带状导线的尺寸以及对阻抗的设置要求对环状的第二主体的内环、外环的尺寸、形状进行设置。
图6K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图6A、图6B、图6G所示,所述第一导体地11、所述第二导体地12、所述第三导体地15或所述第四导体地1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2。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2、穿过所述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通孔可以设置在第一导体地、所述第二导体地、所述第三导体地所述第四导体地中与弹性转接件41接触的一个导体地上,可以根据带状导线的尺寸以及对阻抗的设置要求对第一通孔的尺寸、形状进行设置。
图6E、图6F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弹性转接件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E、图6F所示,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可以包括第二弹性凸起413,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411的突出部412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图6E、图6F所示出的第二弹性凸起413位于突出部412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也可以仅位于第一面或者第二面。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弹性凸起的形状可以是半球状(如图6E-图6F所示)等与上述第一弹性凸起的形状相近或相同的凸起形状,以使其在与微带线和/或或带状线接触的同时,受力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本申请仅示例性的描述了第二弹性凸起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继续需要对第二弹性凸起的结构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6G、图6H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弹性转接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图6H的截面是沿图6G的虚线所在位置的截面。图6I、图6J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弹性转接件的俯视图和截面图,图6J的截面是沿图6I的虚线所在位置的截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415和第二弹性移动部414,所述第二固定部415与所述第二主体411的突出部412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移动部414悬浮于所述第二主体411的突出部412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在第二弹性部件为多个时,如图6G、图6H所示,多个第二弹性移动部414可以分别悬浮于突出部412的第一面,或者多个第二弹性移动部414可以分别悬浮于突出部412的第二面;如图6I、图6J所示,也可以设 置多个第二弹性移动部414可以分别悬浮于突出部412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相邻的两个突出部412上的第二弹性移动部414分别悬浮于第一面和第二面。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固定部415和第二弹性移动部414的形状、尺寸、数量、第二弹性移动部与突出部之间的相对位置等的设置可以参考上文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弹性移动部的相关设置,此处不与赘述。
通过第二弹性部件的设置,由于其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二弹性部件在使用状态下因受力不同可以发生高度变化,调整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保证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的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E-图6J,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多个第二弹性部件可以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提高弹性转接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发生形变的均衡程度,以使得带状线和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更为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A-图6D所示,所述微带线还包括贯穿所述微带导体地23和所述微带介质层22的第二通孔25,所述带状导线13通过所述弹性转接件41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如图6A、图6B所示,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2、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所述第二通孔25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所述第二通孔25、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所述第一通孔52直接连接到所述带状导线13;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2、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5中的导电金属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
如图6C、图6D所示,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依次穿过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所述第二通孔25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所述第二通孔25、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直接连接到所述带状导线13;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穿过弹性转接件41的环状的第二主体411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5中的导电金属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
如图6A-图6D所给出的示例中,仅是为了示出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微带导线所在的平面和带状导线所在的平面是相互垂直的。实际上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在“微带导线所在的平面和带状导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的基础上,微带导线的延伸方向(也可称为长度方向,如图6A中微带导线21所在的竖直方向)和带状导线延伸方向(也可以称为长度方向,如图6C中带状导线13所在的水平方向)之间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如图6B所示),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角度,如直角(如图6A、图6C、图6D)或是其他任意角度,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弹性转接件可以实现微带线和带状线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连接(也即微带导线所在平面与带状导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可以由于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对微带线和带状线连接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证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可以垂直连接在一起。
图7A-图7D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微带线和带状线之间可以直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微带线包括微带导体地23、微带导线21、位于所述微带导体地23和所述微带导线21之间的微带介质层22、贯穿所述微带导体地23和所述微带介质层的第二通孔25。微带导线21所在平面与带状导线13所在平面之间是相互垂直的,且微带导线21与带状导线13连接在一起。
其中,在如图7A、7B所示,在第一导体地11和第二导体地12的一端与微带导体地23接触时,所述带状导线13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的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5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
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穿过所述所述第二通孔25直接连接到所述带状导线13;
所述带状导线1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5中的导电金属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C、图7D所示,在第一导体地11、第二导体地12、第三导体地15或第四导体地16的一面与微带导体地23接触时,与微带导体地23接触的所述第一导体地11、所述第二导体地12、所述第三导体地15或所述第四导体地1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2(参见图6K),所述带状导线13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的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2、所述第二通孔25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1;
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所述第二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52直接连接到所述带状导线13;
所述带状导线1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2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5中的导电金属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
如图7A-图7D所给出的示例中,仅是为了示出微带导线和带状导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微带导线所在的平面和带状导线所在的平面是相互垂直的。实际上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在“微带导线所在的平面和带状导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的基础上,微带导线的延伸方向(也可称为长度方向,如图7A、图7B中微带导线21所在的竖直方向)和带状导线延伸方向(也可以称为长度方向,如图7A、图7B中带状导线13所在的水平方向)之间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如图7D所示),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角度,如直角(如图7A-图7C)或是其他任意角度,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上述方式,将微带线与带状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简化了微带线与带状线的转接,可以在降低信号传输结构对高度的占用的同时,实现带状线到微带线的转接。
图8A、图8B、图8C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A所示,所述微带线可以包括微带导线21、微带导体地23和第二固定件24,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处于同一平面且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件24将所述微带导线21固定在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上方。
如图8A所示,在所述微带导线21与所述微带导体地2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带状导线1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距离相同时,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在一起。带状导线13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通过紧固件连接、耦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8B所示,在所述微带导线21与所述微带导体地24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带状导线1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距离不同时,所述带状导线13的一端弯折后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导线24。或者,也可以将所述微带导线21的一端弯折后直接连接到所述带状导线13。带状导线13的一端弯折后直接与所述微带导线21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通过紧固件连接、耦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8C所示,在所述微带导线21与所述微带导体地24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带状导线1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之间的距离不同时,所述带状导线13和所述微带导线21通过导线连接件51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二导体地12和/或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导线连接件51的第三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导线连接件51与带状导线13、微带导线21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焊接、通过紧固件连接、耦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处于同一平面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可以为一体结构(如图8A-图8C所示),这样,便于信号传输结构的加工制造,简化了制造过程。并且,在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为一体结构的同时,微带导体地23的尺寸满足微带线的尺寸要求、第二导体地12的尺寸满足带状线的尺寸要求。
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可以不同的结构,但在带状导线13与微带导线21连接的区域,所述微带导体地23与所述第二导体地12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的材料选择和尺寸设置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固定件的设置,在此不予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以空气为介质的微带线和带状线,可以降低信号在微带线和带状线中的损耗。并且,以空气为微带线的介质,由于在实现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连接的过程中无需对带状线的介质进行为连接所需的制造金属化孔等操作,简化了实现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连接的制造过程。并且,由于使带状线和微带线的导体地同平面且连接在一起,将带状导线与微带导线调整到相同或相近的平面上,简化了微带线与带状线转接的转接,便于将微带线与带状线集成在一起,且节省了集成后所占用的高度空间。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相应的功能或动作的硬件(例如电路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可以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固件等来实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2)
- 一种用于微带线与带状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件,设置于带状线和微带线中至少一个的下方,用于作为所述微带线和所述带状线的接地,以及可变地调整所述带状线与所述微带线之间的高度,以使所述带状线的带状导线的一端和所述微带线的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的高度。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主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支撑的所述带状线或所述微带线接触。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性部件为一体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弹性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弹性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移动部悬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
-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还包括接地转接件,所述微带线还包括微带导体地、位于所述微带导体地和所述微带导线之间的微带介质层,所述接地转接件设置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平行于所述接地转接件的底面,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且所述微带导体地与所述第一承载面接触;所述带状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使所述带状导线位于所述微带导线上方、且所述带状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微带导线的一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或所述第二承载面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连接处的位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为弹性转接件,位于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且所述弹性转接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带状线接触,所述弹性转接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微带线接触,利用弹性形变调整所述所述带状线和所述微带线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接件包括环状的第二主体和多个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微带线或带状线接触。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二弹性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弹性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 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移动部悬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突出部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方。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多个第二弹性部件为一体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或耦合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带状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微带导线的一端的连接。
- 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用于实现带状线与微带线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带状线和/或所述微带线,设置于所述天线装置中的功率分配器、合路器、移相器、辐射单元、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0/141420 WO2022141203A1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25347A true CN116325347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225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106011.1A Pending CN116325347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25347A (zh) |
WO (1) | WO2022141203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70375A (en) * | 1987-11-27 | 1989-09-2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isconnectable microstrip to stripline transi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4450A (en) * | 1996-03-05 | 1998-12-01 | Motorola, Inc. | Integrated microstrip to suspend stripline transi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
CN102738550B (zh) * | 2011-04-06 | 2014-11-05 | 安德鲁公司 | 带状线至微带线的电容耦合转换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天线 |
CN106159404B (zh) * | 2016-09-29 | 2019-10-11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一种非均匀微带线至带状线过渡结构 |
WO2019220530A1 (ja) * | 2018-05-15 | 2019-1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信号伝送構造、信号伝送構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高周波信号送受信装置 |
CN109417238B (zh) * | 2018-09-30 | 2020-11-27 |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接地件及主机 |
CN210926267U (zh) * | 2019-11-20 | 2020-07-03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一种新型带状线到同轴垂直转换结构 |
-
2020
- 2020-12-30 WO PCT/CN2020/141420 patent/WO202214120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2-30 CN CN202080106011.1A patent/CN1163253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70375A (en) * | 1987-11-27 | 1989-09-2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isconnectable microstrip to stripline transi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41203A1 (zh) | 2022-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586023C2 (ru) |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электронным сканированием луча | |
US6008773A (en) | Reflector-provided dipole antenna | |
US8860625B2 (en) | Antenna assemblies having transmission lines suspended between ground planes with interlocking spacers | |
US20200312798A1 (en) | Antenna apparatus, antenna module, and wireless apparatus | |
EP2068394A1 (en) | Dat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beam steering and/or forming antennas | |
WO2018228415A1 (zh) | 一种基站天线 | |
US11258171B2 (en) | Antenna | |
KR20040002481A (ko) | 단일의 트윈 접힘 다이폴 안테나 | |
US10312583B2 (en) | Antenna systems with low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 |
CN110197950B (zh) | 一种双极化天线 | |
EP3214697B1 (en) | Antenna and antenna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05789820A (zh) |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
US7372414B2 (en) | Apparatus for e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for aerodynes | |
CN115882223A (zh) | 双频双圆极化天线和天线系统 | |
CN112018497A (zh) |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145893A1 (en) | Radio frequency filters covered by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CN116325347A (zh) | 用于带状线和微带线连接的信号传输结构及天线装置 | |
EP4425704A1 (en) | Low-frequency radiation unit, antenna, multi-frequency common antenna, and fusion antenna architecture | |
CN112768888B (zh) | 天线阵元和阵列天线 | |
JP6541556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US10381733B2 (en) | Multi-band patch antenna module | |
CN116325361A (zh) | 基站天线及基站天馈系统 | |
CN108511907B (zh) | 天线系统及通讯终端 | |
CN110350314B (zh)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
CN110011028B (zh) | 一种天线系统、通讯终端和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