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0314B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0314B
CN110350314B CN201910606430.0A CN201910606430A CN110350314B CN 110350314 B CN110350314 B CN 110350314B CN 201910606430 A CN201910606430 A CN 201910606430A CN 110350314 B CN110350314 B CN 110350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feeding
arm
antenna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64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0314A (zh
Inventor
陈思
武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5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0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20Non-resonant leaky-waveguide or transmission-lin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28Non-resonant leaky-waveguide or transmission-lin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comprising elements constituting electric discontinuities and spaced in direc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e.g. dielectric elements or conductive elements forming artificial di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 H01Q19/0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for modifying the radiation pattern of a radiating horn in which it is 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01Q9/045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to the feed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fixed stations via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天线包括叠设的辐射部和接地片以及为辐射部馈电的辐射部,辐射部包括呈2*2平面阵分布的四个辐射体,辐射体彼此间隔以在平面阵中心形成互相垂直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馈电部包括第一馈电针、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针和第二馈电臂,第一馈电臂在平面阵上正投影位于第一间隙内,第二馈电臂在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示第二间隙内,第二馈电臂和第一馈电臂垂直,第一馈电针垂直连接于第一馈电臂的一端部,第二馈电针垂直连接于第二馈电臂的一端部,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分别用于给四个辐射体耦合馈电。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天线。天线和电子设备覆盖频段较宽。

Description

天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未来5G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等技术特点,基站天线也将更多的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从而也对于天线阵子提出了更高要求,能覆盖多个频段的天线将会受到极大的推崇。而现有的天线覆盖的频段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覆盖频段宽的天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频段宽的天线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叠设的辐射部和接地片以及为所述辐射部馈电的辐射部,所述辐射部包括呈2*2平面阵分布的四个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彼此间隔以在所述平面阵中心形成互相垂直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馈电部包括第一馈电针、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针和第二馈电臂,所述第一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示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和所述第一馈电臂垂直,所述第一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分别用于给四个所述辐射体耦合馈电。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馈电臂位于所述平面阵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馈电臂位于所述平面阵与所述接地片之间的一平面。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馈电针包括与所述第一馈电臂连接的第二探针部和与所述第二探针部串接的第一探针部,所述第一探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探针部的直径,所述馈电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环设于所述第二探针部,且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平行。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馈电盘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馈电盘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馈电盘包括四个。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馈电针包括与所述第二馈电臂连接的第四探针部和与所述第四探针部串接的第三探针部,所述第三探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探针部的直径,所述馈电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环设于所述第四探针部,且与所述第二馈电臂平行。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馈电盘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馈电盘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天线还包括基板,所述辐射部和所述接地片分别设于所述基板的两相对表面,所述第一馈电针、所述第二馈电针穿设于所述基板中。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天线还包括多个金属过孔,每个所述辐射体均通过至少一个金属过孔和所述接地片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天线,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终端或天线基站。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述第一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示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和所述第一馈电臂垂直,所述第一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分别用于给四个所述辐射体耦合馈电,使天线的覆盖频段变宽,且天线的结构简单,天线的体积小,符合天线的小型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馈电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馈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馈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部、第一馈电组件和第二馈电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馈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S曲线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水平极化在Phi=0°平面的方向图;
图1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水平极化在Phi=90°平面的方向图;
图1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垂直极化在Phi=0°平面的方向图;
图11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垂直极化在Phi=90°平面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1,天线1包括辐射部10、馈电部20、基板30、接地片40和金属过孔50。辐射部、基板30和及接地片40依次叠设,金属过孔50穿设于基板30中,馈电部20的一部分穿设于基板30中,馈电部用于给辐射部10耦合馈电,辐射部通过金属过孔50和接地片40电性连接,以使辐射部接地。
请参阅图3,辐射部10包括呈2*2平面阵分布的四个辐射体,辐射体彼此间隔以在所述平面阵中心形成互相垂直的第一间隙11和第二间隙12。四个辐射体为加以区别以更易于描述,四个辐射体分别命名为第一辐射体13、第二辐射体14、第三辐射体15和第四辐射体16。第一辐射体13、第二辐射体14、第三辐射体15和第四辐射体16设置在基板30上的同一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3、第二辐射体14、第三辐射体15和第四辐射体16设置在基板30远离接地片40的表面上。第一辐射体13和第三辐射体15之间为第一间隙11,第二辐射体14和第四辐射体16之间也为第一间隙11;第一辐射体13和第四辐射体16之间为第二间隙12,第二辐射体14和第三辐射体15之间也为第二间隙12。
接地片40用于接地。接地片40和辐射部10分别设于所述基板30的两相对表面。接地片40上可以开设孔以供馈电部穿过。
金属过孔50的结构不做限定,能电性连接辐射体和接地片40即可。例如,金属过孔50可以为空心的金属柱,可以为实心的金属柱,也可以为导线。每个辐射体至少通过一个金属过孔50和接地片4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过孔50为实心的金属柱,每个辐射体通过一个金属过孔50和接地片4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馈电部20包括第一馈电组件21和第二馈电组件22,第一馈电组件21和第二馈电组件22分别给四个辐射体耦合馈电。辐射部10在所述第一馈电组件21和第二馈电组件22的耦合馈电下,形成正交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7,第一馈电组件21包括第一馈电针211、第一馈电臂212和第一馈电盘213。第一馈电针211分别和外部的射频前端、第一馈电臂212、第一馈电盘213电性连接。第一馈电臂212在平面阵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间隙11内。第一馈电臂212用于给四个辐射体耦合馈电。
第一馈电盘213环设于第一馈电针211,且与第一馈电臂212平行设置。第一馈电盘213为片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盘213形状为圆形。第一馈电盘213包括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213环设于第一馈电针211,第一馈电盘213和第一馈电针211电性连接且固定连接,第一馈电针211的轴向方向和每一个第一馈电盘213垂直。在第一馈电盘213包括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馈电盘213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盘213包括四个,四个第一馈电盘213环设于第一馈电针211上,四个第一馈电盘213和第一馈电针211电性连接,四个第一馈电盘213在第一馈电针211上间隔设置。
第一馈电针21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臂212的一端部。第一馈电针211包括与所述第一馈电臂212连接的第二探针部2112和与第二探针部2112串接的第一探针部2111。第一探针部2111和第二探针部2112都呈圆柱形,第一探针部21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探针部2112的直径。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213环设于第二探针部2112上,第一馈电盘213和第二探针部2112电性连接且固定连接。第一探针部2111和外部的射频前端电性连接,第二探针部2112和第一馈电臂2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探针部2112和第一馈电臂212的一端部连接。
第一馈电臂212呈片状,第一馈电臂212的形状为长方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馈电臂212和四个辐射体位于同一平面上,即第一馈电臂212位于平面阵所在的平面。第一馈电臂21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馈电臂212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辐射体13和第三辐射体15之间,所述第一馈电臂21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辐射体14和第四辐射体16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第二馈电组件22包括第二馈电针221、第二馈电臂222和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223。第二馈电针221分别和外部的射频前端、第二馈电臂222电性、第二馈电盘223电性连接。第二馈电臂222在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示第二间隙12内。第二馈电臂222用于给四个辐射体耦合馈电。
第二馈电盘223环设于第二馈电针221,且与第二馈电臂222平行设置。第二馈电盘223为片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馈电盘223形状为圆形。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223环设于第二馈电针221,第二馈电盘223和第二馈电针221电性连接且固定连接,第二馈电针221的轴向方向和每一个第二馈电盘223垂直。在第二馈电盘223包括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馈电盘223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馈电盘223包括一个,一个第二馈电盘223环设于第二馈电针221上,一个第二馈电盘223和第二馈电针221电性连接。第一馈电盘213和第二馈电盘223能起到扩展带宽的作用。
第二馈电针22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馈电臂222的一端部。第二馈电针221包括与第二馈电臂222连接的第四探针部2212和与所述第四探针部串接的第三探针部2211。第三探针部2211和第四探针部2212都呈圆柱形,第三探针部2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探针部2212的直径。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223环设于第四探针部2212上。第三探针部2211和外部的射频前端电性连接,第四探针部2212和第二馈电臂2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探针部2212和第二馈电臂222的一端部连接。
第二馈电臂222呈片状,第二馈电臂222的形状为长方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馈电臂222和四个辐射体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即第二馈电臂222位于所述平面阵与所述接地片40之间的一平面。第二馈电臂22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馈电臂222的第一端在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辐射体13和第四辐射体16之间,所述第二馈电臂222的第二端在在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辐射体14和第三辐射体15之间。
请参阅图9,基板30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和第三基板33。辐射部10和第一馈电臂212设置在第一基板31的同一表面上,第二馈电臂222设置在第一基板31上与第一馈电臂212相对的表面上,第二馈电臂也设置在第二基板32朝向第一基板31的表面上。第二探针部2112穿设于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第四探针部2212穿设于第二基板32,第一探针部2111穿设于第三基板33,第三探针部也穿设于第三基板33。接地片40设置在第三基板33远离辐射部10的表面上。可以理解,可以在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和第三基板33上开设孔(图未示),以使其他元件,如馈电部20和金属过孔50穿设。
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13、第二辐射体14、第三辐射体15、第四辐射体16、第一馈电盘213和第二馈电盘223的大小,可以进一步增加天线的频段覆盖。
上述天线1的性能可以从图10、图11A、图11B、图11C以及图11D中看出。该天线1具有较高的增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所述的天线1。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终端或天线基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叠设的辐射部和接地片以及为所述辐射部馈电的馈电 部,所述辐射部包括呈2*2平面阵分布的四个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彼此间隔以在所述平面阵中心形成互相垂直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馈电部包括第一馈电针、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针和第二馈电臂,所述第一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在所述平面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示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馈电臂和所述第一馈电臂垂直,所述第一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馈电针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馈电臂的一端部,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二馈电臂分别用于给四个所述辐射体耦合馈电;所述第一馈电针包括与所述第一馈电臂连接的第二探针部和与所述第二探针部串接的第一探针部,所述第一探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探针部的直径,所述馈电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馈电盘环设于所述第二探针部,且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平行;第一探针部与外部的射频前端电性连接;第一馈电臂呈片状,第一馈电臂的形状为长方形;
所述天线还包括基板,所述辐射部和所述接地片分别设于所述基板的两相对表面,所述第一馈电针、所述第二馈电针穿设于所述基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臂位于所述平面阵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馈电臂位于所述平面阵与所述接地片之间的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盘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馈电盘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盘包括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针包括与所述第二馈电臂连接的第四探针部和与所述第四探针部串接的第三探针部,所述第三探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探针部的直径,所述馈电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馈电盘环设于所述第四探针部,且与所述第二馈电臂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馈电盘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馈电盘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多个金属过孔,每个所述辐射体均通过至少一个金属过孔和所述接地片电性连接。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终端或天线基站。
CN201910606430.0A 2019-06-29 2019-07-05 天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503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3993 WO2021000097A1 (zh) 2019-06-29 2019-06-29 天线和电子设备
CNPCT/CN2019/093993 2019-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0314A CN110350314A (zh) 2019-10-18
CN110350314B true CN110350314B (zh) 2021-06-15

Family

ID=6817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430.0A Active CN110350314B (zh) 2019-06-29 2019-07-05 天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412004A1 (zh)
CN (1) CN110350314B (zh)
WO (1) WO2021000097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7598A (zh) * 2016-07-19 2016-11-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串联电容加载的探针馈电宽频带贴片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494A (en) * 1995-03-24 1997-08-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ircularly 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
JP2007221774A (ja) * 2006-01-23 2007-08-30 Yokowo Co Ltd 平面型アンテナ
CN201845866U (zh) * 2010-09-30 2011-05-25 佛山市健博通电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三频双极化天线振子
CN106207432B (zh) * 2016-08-10 2019-02-15 四川中测微格科技有限公司 L型探针馈电宽频带圆极化贴片天线
CN107611570B (zh) * 2017-08-25 2024-02-20 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阵列天线和基站射频设备
CN108155464A (zh) * 2017-12-28 2018-06-12 国网思极神往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导航终端天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7598A (zh) * 2016-07-19 2016-11-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串联电容加载的探针馈电宽频带贴片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0314A (zh) 2019-10-18
US20200412004A1 (en) 2020-12-31
WO2021000097A1 (zh)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0315B (zh) 天线和电子设备
CN105580199B (zh) 天线装置以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6356619B (zh) 一种宽带高增益WiFi全向天线
CN110011026B (zh) 一种天线单元、天线阵列和基站
CN207602782U (zh) 一种水平全向天线
CN110247172A (zh) 天线振子以及阵列天线
US20140062824A1 (en)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directional antenna array having the same
US20030214444A1 (en) Broadband antenna apparatus
CN104134861A (zh) Mimo天线系统、近似全向的天线装置及其高增益微型天线
CN210092336U (zh) 辐射体、天线和基站
CN110350314B (zh) 天线和电子设备
JP5006000B2 (ja) 多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JP3730485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211350965U (zh) 一种5g宽频全向天线
CN209766654U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平板天线
CN111463581B (zh) 天线和天线阵列
CN111600137A (zh) 一种多制式移动通信信号测向天线
CN111613890A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1289897Y (zh) 天线
CN212517545U (zh) 一种多制式移动通信信号测向天线
CN212783818U (zh) 一种x波段宽带低剖面微带天线
CN220569891U (zh) 微带天线
CN112993570B (zh) 一种金属偶极子双线极化天线阵面
CN212412195U (zh) 低频振子结构及基站天线
US11456545B2 (en) Broadband directed dual-band antenna with double polar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