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3260A -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3260A
CN116323260A CN202180065643.2A CN202180065643A CN116323260A CN 116323260 A CN116323260 A CN 116323260A CN 202180065643 A CN202180065643 A CN 202180065643A CN 116323260 A CN116323260 A CN 116323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self
axially
tyr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56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萨拉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16323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3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22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the article containing elements including a sealing composition, e.g. powder being liberated when the article is dam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19/12Puncture preven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轮胎包括胎面、内密封层、自密封产品层(80),所述胎面包括主周向切口(52、54、56、58)和肋状部(62、64、66、68、70),所述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与主周向切口(52、54、56、58)对齐延伸并具有平均厚度Ea>0的轴向部分,与肋状部(62、64、66、68、70)对齐延伸并且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0的轴向部分,满足Eb<Ea。

Description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轮胎理解为意指旨在通过与支撑元件(例如轮辋)配合以形成腔体的外胎,该腔体能够加压至大于大气压力的压力。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基本上环形形状的结构,其围绕轮胎的主轴线表现出旋转对称性。
背景技术
EP2629964公开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面,所述胎面旨在在轮胎行驶时通过胎面表面与地面接触。胎面包括主周向切口和中央肋状部,每个中央肋状部沿轴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之间并由所述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沿轴向界定。
EP2629964的轮胎包括气密内层和自密封产品层,所述气密内层旨在在轮胎安装在安装支撑件(例如轮辋)上时形成相对于充气气体气密的腔体,所述自密封产品层在气密内层的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延伸。
在由穿孔物体导致轮胎穿孔的情况下,自密封产品层能够在轮胎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密封由穿孔物体产生的孔。这是因为,在轮胎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自密封产品流向空气逸出到外部的孔,从而对其进行密封并相对于充气气体重新建立气密性。现有技术中已经描述了许多自密封产品,特别是在US4426468、EP1090069、WO99/62998、US4113799、US4115172、US4913209、US5085942、US5295525、FR2955587和EP2167329中。
尽管已证明自密封产品层在防止穿孔方面是有效的,但是自密封产品层的存在必然导致轮胎比不含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更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设置有密封产品层的轮胎,所述轮胎尽可能轻量化,并且其自密封产品层基本上与现有技术的轮胎的自密封产品层一样能有效地防止穿孔。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主题为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
-胎面,所述胎面包括:
-至少一个称为主周向切口的周向切口,所述周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a满足Ha/Hs≥50%,其中Hs为胎面花纹高度,
-至少一个肋状部,
-气密内层,
-自密封产品层,所述自密封产品层在气密内层的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延伸,
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上,所述自密封产品层包括:
-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a>0,
-沿轴向与肋状部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0,并满足Eb<Ea。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确定,胎面具有最大穿孔风险的轴向部分为具有相对较小的胎面厚度的部分。根据本发明,这些轴向部分包括主周向切口,所述主周向切口具有的深度至少等于胎面花纹高度的一半。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与这些主周向切口对齐的自密封产品的相对较高的平均厚度Ea,从而能够确保自密封产品层对在主周向切口中出现的穿孔的高度有效性。
为了减轻轮胎的重量,发明人已经确定,胎面厚度大于沿径向位于主周向切口内侧的胎面厚度的轮胎的肋状部具有较小的穿孔风险。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穿孔物体相对较短,则胎面的厚度保护轮胎不被穿孔,并且另一方面,相对较大的胎面厚度比相对较小的厚度能够更大程度地抵抗穿孔。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相对较小(或甚至为零)的与肋状部对齐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从而能够显著减轻轮胎的重量。
在由于穿孔物体导致轮胎穿孔的情况下,自密封产品层能够在轮胎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密封由穿孔物体产生的孔。这是因为,在轮胎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自密封产品流向空气流向外部的孔,从而对其进行密封并相对于充气气体重新建立气密性。
有利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自密封产品层由单种自密封产品构成。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当轮胎安装在安装支撑件(例如轮辋)上时,自密封产品布置为与至少部分地由自密封产品和轮胎的安装支撑件界定的腔体中存在的充气气体接触。
根据本发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主周向切口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对较大的非零厚度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或一个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以及一个或多个肋状部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对较小的非零厚度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肋状部或一个肋状部对齐延伸)。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主周向切口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对较大的非零厚度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或一个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以及一个或多个肋状部和一个或多个厚度为零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肋状部或一个肋状部对齐延伸)。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主周向切口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对较大的非零厚度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一个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多个肋状部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对较小的非零厚度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轴向与一个肋状部对齐延伸)以及一个或多个厚度为零的轴向部分(每个轴向部分沿径向与一个肋状部对齐延伸)。
周向切口或每个周向切口被称为主周向切口,因为其相对于其它补充周向切口(所述其它补充周向切口可任选地存在于轮胎的胎面上,并具有相对较小的深度)具有相对较大的深度Ha,从而产生较小的穿孔风险。
自密封产品层的与胎面的主周向切口或肋状部对齐布置的轴向部分为自密封产品的由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的两个周向平面限定的轴向端部界定的轴向部分,每个周向平面穿过主周向切口或肋状部的轴向端部。因此,如果自密封产品层的称为厚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大于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则仅自密封产品层的厚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如果自密封产品层的厚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小于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则自密封产品层的整个厚轴向部分均与主周向切口对齐。类似地,如果自密封产品层的称为薄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大于肋状部的轴向宽度,则仅自密封产品层的薄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与肋状部对齐。如果自密封产品层的薄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小于肋状部的轴向宽度,则自密封产品层的整个薄轴向部分均与肋状部对齐。
在不构成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在主周向切口或每个主周向切口特别深的实施方案(即Ha/Hs≥75%,更优选地Ha/Hs≥90%)中是有利的。
由于自密封产品层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上表现出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设想轮胎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多50%上不具有自密封产品层的实施方案,或者自密封产品层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100%上延伸但不在圆周长度的100%上表现出基本特征的实施方案。当然,为了使本发明的效果最大化,自密封产品层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理想地100%上表现出本发明的基本特征。
本发明能够设想自密封产品层以不连续或连续的方式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全部或部分上沿周向延伸的实施方案。优选地,并且为了确保自密封产品层对穿孔的高度有效性,自密封产品层的与切口或每个切口以及肋状部或每个肋状部对齐延伸的每个轴向部分以连续的方式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理想地100%上沿周向延伸。
本发明还能够设想在周向方向上具有可变厚度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轴向部分。然而,为了使质量增益最大化并确保与每个主周向切口和每个肋状部对齐的自密封产品层的均匀的有效性,自密封产品层的与主周向切口或每个主周向切口以及肋状部或每个肋状部对齐延伸的每个轴向部分的平均厚度在自密封产品层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理想地100%上沿周向基本上恒定。
自密封产品层的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或肋状部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各个平均厚度Ea、Eb通过在多个子午截面平面中对自密封产品层在自密封产品层的所述轴向部分的轴向端部之间的厚度进行平均而测量,厚度例如均以毫米测量。在平均厚度沿周向基本上恒定的优选情况下,将采用较少数量的子午截面平面。如果平均厚度沿周向不是恒定的,则将采用较大数量的子午截面平面,例如16个,并且将对在所有子午截面平面中测量的厚度进行平均。在一点处测量的厚度自然为穿过该点的自密封产品层的径向外表面和径向内表面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应注意,在不破坏自密封产品层的情况下获取子午截面平面的截面,从而准确地测量各种几何变量,特别是厚度。特别地,将使用极高压水射流切割方法。
在全新轮胎上,切口的深度为轮胎行驶时切口的底部与其在地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大径向距离。切口深度的最大值被称为胎面花纹高度。
切口表示沟槽或刀槽,并且形成通向胎面表面的空间。
刀槽或沟槽在胎面表面上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尺寸:宽度和曲线长度,并且满足曲线长度至少等于宽度的两倍。因此,刀槽或沟槽由至少两个主侧表面界定,所述主侧表面决定其曲线长度并通过底表面连接,两个主侧表面通过非零距离彼此间隔,所述非零距离被称为切口的宽度。
在全新轮胎上,当切口不存在倒角时,切口的宽度为在与胎面表面重合的径向侧测量的两个主侧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当切口存在倒角时,切口的宽度为在切口的径向最外径向侧和倒角的径向最内侧测量的两个主侧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基本上垂直于主侧表面测量宽度。
就其本身而言,切口的轴向宽度在轮胎的轴向方向上测量,例如在轮胎的子午截面平面中测量。
刀槽满足主侧表面之间的距离适于使界定所述刀槽的主侧表面在接地面中至少部分地接触,特别是当轮胎是全新的并在正常行驶条件下时,这些行驶条件特别地包括轮胎处于标称载荷下并在其标称压力下。
沟槽满足主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些主侧表面在正常行驶条件下不能彼此接触,这些行驶条件特别地包括轮胎处于标称载荷下并在其标称压力下。
切口可以为横向的或周向的。
横向切口满足切口在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严格大于30°,优选大于或等于45°的角度的平均方向上延伸。平均方向为连接切口的两个端部并平行于胎面表面的最短曲线。横向切口可以是连续的,即其不被胎面花纹块或其它切口中断,使得决定其长度的两个主侧表面在横向切口的长度上是不间断的。横向切口同样可以是不连续的,即其被一个或多个胎面花纹块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切口中断,使得决定其长度的两个主侧表面被一个或多个胎面花纹块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切口中断。
周向切口满足切口在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小于或等于30°,优选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的平均方向上延伸。平均方向为连接切口的两个端部并平行于胎面表面的最短曲线。在周向切口是连续的的情况下,两个端部彼此重合并通过使轮胎形成完整圆周的曲线而连接。周向切口可以是连续的,即其不被胎面花纹块或其它切口中断,使得决定其长度的两个主侧表面在轮胎的整个圆周上是不间断的。周向切口同样可以是不连续的,即其被一个或多个胎面花纹块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切口中断,使得决定其长度的两个主侧表面在轮胎的整个圆周上被一个或多个胎面花纹块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切口中断。
在周向切口位于轮胎的正中平面外侧的情况下,侧表面被称为轴向内表面和轴向外表面,所述轴向内表面相对于正中平面以给定的方位角沿轴向布置在所述轴向内表面的内侧。
每个周向切口包括轴向内轴向端部和轴向外轴向端部。无论周向切口是否具有倒角,每个轴向内轴向端部和轴向外轴向端部均与位于胎面表面上的周向切口的每个轴向边缘重合,因此在轮胎行驶时与地面接触。
在横向切口的情况下,侧表面被称为前缘面和后缘面,对于给定的周向线,所述前缘面的边缘在后缘面的边缘之前进入接地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周向切口或每个周向切口(无论其是否为主周向切口)具有倒角。周向切口上的倒角可以为直倒角或圆倒角。直倒角由相对于轴向内表面和轴向外表面倾斜的平面表面形成,所述平面表面延续直至沿轴向界定周向切口的轴向内边缘或轴向外边缘。圆倒角由相切地合并到其延续的轴向内表面或轴向外表面的曲面形成。周向切口上的倒角的特征在于高度和宽度,其分别等于由倒角延续的轴向内表面或轴向外表面共有的点与沿轴向界定周向切口的轴向内边缘或轴向外边缘之间的径向距离和轴向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横向切口或每个横向切口具有倒角。换言之,每个横向切口沿径向由前缘面和后缘面界定,所述前缘面和后缘面沿周向界定所述横向切口并通过沿径向向内界定所述横向切口的底表面彼此连接。横向切口上的倒角可以为直倒角或圆倒角。直倒角由相对于前缘面或后缘面倾斜的平面表面形成,所述平面表面延续直至沿周向界定横向切口的前缘边缘或后缘边缘。圆倒角由相切地合并到其延续的前缘面或后缘面的曲面形成。横向切口上的倒角的特征在于高度和宽度,其分别等于由倒角延续的前缘面或后缘面共有的点与沿周向界定横向切口的前缘边缘或后缘边缘之间的径向距离和垂直于前缘面或后缘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以常规的方式,在2019年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或“ETRTO”)标准的含义内,胎面的轴向端部确定为安装至标称轮辋并充气至其标称压力的未负载的轮胎上的与轮胎行驶的地面接触的胎面表面的轮胎的轴向端部。在胎面表面和轮胎的剩余部分之间存在明显边界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确定胎面的轴向端部。如果胎面表面与轮胎胎侧的外表面连续,则胎面的每个轴向端部穿过这样的点,在该点处胎面表面的切线与平行于轴向方向的穿过该点的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30°。当子午截面平面中存在多个使所述角度的绝对值等于30°的点时,采用径向最外点。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基本上围绕旋转轴线(基本上与轮胎的转动轴线重合)呈圆环的形状。该旋转轴线定义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使用的三个方向:轴向方向、周向方向和径向方向。
表述“轴向方向”意指基本上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即轮胎的转动轴线)的方向。
表述“周向方向”意指基本上垂直于轴向方向和轮胎半径(换言之,与以轮胎的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相切)的方向。
表述“径向方向”意指沿着轮胎半径的方向,即与轮胎的转动轴线相交并基本上垂直于该轴线的任何方向。
表述“轮胎的正中平面”(表示为M)理解为意指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且沿轴向位于两个胎圈之间的正中并穿过胎冠增强件的轴向中间的平面。
表述“轮胎的赤道周向平面”(表示为E)理解为意指在子午截面平面中穿过轮胎的赤道并垂直于正中平面和径向方向的平面。轮胎的赤道为在子午截面平面(垂直于周向方向并平行于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平面)中平行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并等距地位于旨在与地面接触的胎面的径向最外点和旨在与支撑件(例如轮辋)接触的轮胎的径向最内点(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H)之间的轴线。
子午平面理解为平行于轮胎的转动轴线且包含轮胎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周向方向的平面。
“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理解为意指“更接近轮胎的转动轴线”和“更远离轮胎的转动轴线”。“轴向内侧”和“轴向外侧”分别理解为意指“更靠近轮胎的正中平面”和“更远离轮胎的正中平面”。
胎圈理解为旨在使轮胎附接至安装支撑件(例如包括轮辋的车轮)的轮胎部分。因此,每个胎圈特别地旨在与能够使其附接的轮辋的凸缘接触。
由表述“在a至b之间”表示的任何数值范围表示大于a至小于b的数值范围(即不包括端点a和b),而由表述“从a至b”表示的任何数值范围意指从a直至b的数值范围(即包括严格端点a和b)。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轮胎旨在用于根据2019年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或“ETRTO”)标准限定的乘用车辆。根据2019年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或“ETRTO”)标准,这种轮胎在子午截面平面中具有的截面的特征在于截面高度H和标称截面宽度S满足比值H/S(表示为百分比)至多等于90,优选至多等于80,更优选至多等于70且至少等于30,优选至少等于40,并且标称截面宽度S至少等于115mm,优选至少等于155mm,更优选至少等于175mm且至多等于385mm,优选至多等于315mm,更优选至多等于285mm,甚至更优选至多等于255mm。此外,轮辋凸缘处的直径D(其限定了轮胎的安装轮辋的直径)至少等于12英寸,优选至少等于16英寸且至多等于24英寸,优选至多等于20英寸。
在主周向切口为相对较宽的主周向沟槽(特别是在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的情况下)并具有极高的穿孔风险的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中,主周向切口或每个主周向切口具有的轴向宽度大于或等于1.0mm,优选大于或等于5.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8.0mm,还更优选地范围为8.0mm至20.0mm。
在主周向切口相对较深(特别是在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的情况下)并具有极高的穿孔风险的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中,主周向切口或每个主周向切口具有的深度的范围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优选范围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更优选范围为5.5mm至胎面花纹高度。
有利地,自密封产品层具有靠近主周向切口的相对于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显著的轴向宽度,以便能够有效地密封可能的孔。因此,自密封产品层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为厚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厚轴向部分或每个厚轴向部分至少部分地与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或每个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或每个轴向部分的全部或部分重合,厚轴向部分或每个厚轴向部分由自密封产品层的径向内表面曲线上的两个相邻的拐点沿轴向界定,所述厚轴向部分的厚度从每个所述拐点在沿轴向朝向所述厚轴向部分的内侧的方向上增加,厚轴向部分的轴向宽度Wx满足Wx/Lax≥0.50,优选地Wx/Lax>1.00,其中Lax为所述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
因此,如上所述,厚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可以小于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但是其仍然足以能够有效地密封可能的孔。在这种情况下,厚轴向部分与自密封产品层的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一部分重合。同样地,厚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可以优选大于或等于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厚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与自密封产品层的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重合。
拐点表示在子午截面平面中,自密封产品层的径向内表面曲线的曲率方向发生变化的点。其同样表示与气密层接触的自密封产品层的径向内表面曲线的终止点。厚轴向部分或每个厚轴向部分的轴向宽度为例如在子午截面平面中测量的两个拐点之间在轴向方向上的距离。
有利地,Wx/Lax≤4.00,优选地Wx/Lax≤3.00,更优选地Wx/Lax≤2.00,还更优选地Wx/Lax≤1.50,非常优选地Wx/Lax≤1.25。为了不过度增加轮胎的重量,优选不提供轴向过宽的厚轴向部分,除非已证明这对于优化耐穿刺性性能(特别是在轮胎的胎肩处)是优选的。因此,对应于轴向最外主周向切口的厚轴向部分可以不满足上述条件,而对应于其它主周向切口的其它厚轴向部分可以满足上述条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Ea≥1.10×Eb,优选地Ea≥1.30×Eb,更优选地Ea≥1.50×Eb。对于给定的Ea的值,比值Ea/Eb越大,沿轴向与肋状部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平均厚度Eb越小,质量增益越大。对于给定的Eb的值,比值Ea/Eb越大,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平均厚度Ea越大,这促进了密封主周向切口中可能的孔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a≤5.00×Eb,优选地Ea≤4.00×Eb,更优选地Ea≤2.50×Eb。对于给定的Ea的值,比值Ea/Eb越小,沿轴向与肋状部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平均厚度Eb越大,并且密封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有效性越好,尽管所述孔在相对方面较小,但其仍然存在。对于给定的Eb的值,比值Ea/Eb越小,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平均厚度Ea减小得越多,这能够减轻自密封产品的质量。
在如上所述的能够使质量增益和密封主周向切口中可能的孔的有效性之间的折衷最大化的实施方案中,Ea-Eb≥0.5mm,优选地Ea-Eb≥1.0mm。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中,每个平均厚度Ea的范围有利地为2.0mm至5.0mm,优选为2.5mm至4.5mm,平均厚度Eb的范围有利地为0.5mm至4.0mm,优选为1.0mm至3.0mm。
有利地,肋状部或每个肋状部由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沿轴向界定,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各自选自:
-胎面的轴向端部,和
-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
肋状部的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为彼此相邻的端部。
在肋状部由胎面的轴向端部和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沿轴向界定的情况下,通常参考侧肋状部,因为其位于胎面的侧部分。在肋状部由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和另一个主周向切口的相邻的轴向外端部或轴向内端部沿轴向界定的情况下,通常参考中央肋状部,因为其位于胎面的中央部分。
胎面的肋状部或每个肋状部被描述为中央肋状部的事实不会限制其相对于轮胎的正中平面的定位。
表述“相邻的端部”理解为意指没有主周向切口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相邻的端部之间。
在胎面包括多个沿轴向界定一个或多个中央肋状部的主周向切口的实施方案中,有利的是,自密封产品层的厚度在相对较大的平均厚度(当其与主周向切口对齐时)和相对较小的平均厚度(当其与肋状部对齐时)之间变化。因此,胎面包括:
-N>1个主周向切口,所述主周向切口分别具有的深度Hai满足Hai/Hs≥50%,优选地Hai/Hs≥75%,更优选地Hai/Hs≥90%,i的范围为1至N,N为轮胎上存在的主周向切口的总数,
-Q=N-1≥1个中央肋状部,中央肋状部或每个中央肋状部沿轴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之间并且由所述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沿轴向界定,Q为轮胎上存在的中央肋状部的总数,
自密封产品层包括:
-N>1个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各自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中的一个对齐延伸,并且各自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ai>0,
-Q=N-1≥1个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各自沿轴向与Q个中央肋状部或Q个中央肋状部中的一个对齐延伸,并且各自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j≥0(其中j的范围为1至Q),并且沿轴向布置在自密封产品层的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中的两个对齐延伸的两个相邻的轴向部分之间,并使得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地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地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ai。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一个变体中,Ea1=Ea2=…EaN且Eb1=Eb2=…EbQ,因此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且对于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关系式Ebj<Eai。在其它变体中,取决于自密封产品层期望的有效性和质量增益之间的折衷,Eai的某些值可以不同于其它值,并且当期望使质量增益最大化时,对于i的每个值且对于j的值的至少50%,优选地对于j的值的100%可以满足关系式Ebj<Eai。类似地,出于相同的原因,Ebj的某些值可以不同于其它值。
“相邻的主周向切口”理解为意指没有主周向切口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相邻的主周向切口之间。类似地,“相邻的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中的两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理解为意指没有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中的一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相邻的轴向部分之间。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主周向切口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ai≥1.10×Ebj,优选地Eai≥1.30×Ebj,更优选地Eai≥1.50×Ebj。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ai≤5.00×Ebj,优选地Eai≤4.00×Ebj,更优选地Eai≤2.50×Ebj。
在如上所述的能够使质量增益与主周向切口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之间的折衷最大化的实施方案中,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ai-Ebj≥0.5mm,优选地Eai-Ebj≥1.0mm。
如上文已经所示的,在如上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中,每个平均厚度Eai的范围有利地为2.0mm至5.0mm,优选为2.5mm至4.5mm,并且每个平均厚度Ebj的范围有利地为0.5mm至4.0mm,优选为1.0mm至3.0mm。
在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大多数轮胎中,N=2、3或4。
为了降低中央肋状部或每个中央肋状部穿孔的风险,并因此能够减轻与中央肋状部或每个中央肋状部对齐的自密封产品的质量,中央肋状部或每个中央肋状部不包括横向切口,或者包括横向切口,对于中央肋状部或每个中央肋状部的横向切口的数量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100%,每个横向切口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中央肋状部的横向切口具有的宽度严格小于1.6mm,优选严格小于1.0mm,更优选严格小于0.7mm,
-中央肋状部的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满足H/Hs<50%,优选地H/Hs≤3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胎面包括:
-轴向中央部分,所述轴向中央部分包括N个主周向切口和Q个中央肋状部,所述轴向中央部分由每个轴向最外轴向主周向切口的每个轴向外端部沿轴向界定,和
-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所述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沿轴向布置在轴向中央部分的外侧,并相对于轮胎的正中平面在轴向中央部分的每一侧沿轴向布置一个,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各自从胎面的每个轴向端部沿轴向延伸至每个轴向最外轴向主周向切口的每个轴向外端部,
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各自分别包括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所述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所述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
自密封产品层包括至少一个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或第二侧肋状部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所述第一侧肋状部或第二侧肋状部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所述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并且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c>0,使得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c。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主周向切口和中央肋状部之外,轮胎还包括其它轴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为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由于存在在侧肋状部中形成的相对较深的横向切口,因此所述其它轴向部分具有穿孔风险。为了确保在这些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防止穿孔的有效性,上述实施方案提供了自密封产品层的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至少一个对齐的轴向部分的存在。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在一个变体中,Eb1=Eb2=…EbQ,因此对于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关系式Ebj<Ec。在其它变体中,取决于自密封产品层期望的有效性和质量增益之间的折衷,Ebj的某些值可以不同于其它值,并且当期望使质量增益最大化时,对于j的值的至少50%,优选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j的值的100%可以满足关系式Ebj<Ec。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侧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1.10×Ebj,优选地Ec≥1.30×Ebj,更优选地Ec≥1.50×Ebj。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每个中央肋状部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其它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5.00×Ebj,优选地Ec≤4.00×Ebj,更优选地Ec≤2.50×Ebj。
在如上所述的能够使质量增益以及侧肋状部中的可能孔的密封有效性之间的折衷最大化的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Ebj≥0.5mm,优选地Ec-Ebj≥1.0mm。
优选地,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各自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所述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
自密封产品层包括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所述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分别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对齐延伸,并且分别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c1、Ec2满足Ec1>0且Ec2>0,并且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c1且Ebj<Ec2。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每个侧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1≥1.10×Ebj且Ec2≥1.10×Ebj,优选地Ec1≥1.30×Ebj且Ec2≥1.30×Ebj,更优选地Ec1≥1.50×Ebj且Ec2≥1.50×Ebj。
在如上所示的能够促进质量增益以及每个中央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的其它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1≤5.00×Ebj且Ec2≤5.00×Ebj,优选地Ec1≤4.00×Ebj且Ec2≤4.00×Ebj,更优选地Ec1≤2.50×Ebj且Ec2≤2.50×Ebj。
在如上所述的能够使质量增益与每个侧肋状部中可能的孔的密封有效性之间的折衷最大化的实施方案中,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1-Ebj≥0.5mm且Ec2-Ebj≥0.5mm,优选地Ec1-Ebj≥1.0mm且Ec2-Ebj≥1.0mm。
有利地,自密封产品层具有靠近侧肋状部的相对于侧肋状部的轴向宽度显著的轴向宽度,以便能够有效地密封可能的孔。因此,自密封产品层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为厚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厚轴向部分或每个厚轴向部分至少部分地与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至少一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或每个轴向部分的全部或部分重合,厚轴向部分或每个厚轴向部分由自密封产品层的径向内表面曲线上的两个相邻的拐点沿轴向界定,所述厚轴向部分的厚度从每个所述拐点在沿轴向朝向所述厚轴向部分的内侧的方向上增加,厚轴向部分的轴向宽度Wy满足Wy/Lcy≥0.50,优选地Wy/Lcy>1.00,其中Lcy为所述侧肋状部的轴向宽度。
因此,如上所述,厚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可以小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轴向宽度,但是其仍然足以能够有效地密封可能的孔。在这种情况下,厚轴向部分与自密封产品层的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一个或每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的一部分重合。同样地,厚轴向部分具有的轴向宽度可以优选大于或等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轴向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厚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与自密封产品层的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中的一个或每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重合。
在横向切口为相对较宽的横向沟槽(特别是在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的情况下)并具有极高的穿孔风险的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中,横向切口或每个横向切口具有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7mm,优选大于或等于1.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6mm。
在横向切口相对较深(特别是在用于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车辆的轮胎的情况下)并具有极高的穿孔风险的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中,横向切口或每个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的范围为2.0mm至胎面花纹高度,优选范围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更优选范围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
为了使自密封产品层在胎面的轴向宽度的绝大部分上的有效性最大化,自密封产品层的每个轴向端部分别相对于胎面的每个轴向端部布置在小于或等于胎面的轴向宽度的20%,优选小于或等于10%的距离处,优选地沿轴向布置在胎面的每个轴向端部的内侧。
以常规的方式,轮胎包括胎冠、两个胎侧和两个胎圈,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胎冠。仍然以常规的方式,胎冠包括胎面和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沿径向布置在胎面的内侧。轮胎还包括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并沿径向在每个胎侧中延伸且沿轴向在胎冠中延伸,并沿径向位于胎冠增强件的内侧。
以常规的方式,胎冠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胎冠层,所述胎冠层包括增强元件。这些增强元件优选为织物丝状元件或金属丝状元件。
在能够获得如ETRTO限定的称为子午线轮胎的轮胎的性能方面的实施方案中,胎体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胎体层或每个胎体层包括胎体丝状增强元件,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基本上沿主方向延伸,所述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绝对值的范围为80°至90°的角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仅以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式并参考附图给出的以下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在平行于轮胎转动轴线的子午截面平面中的视图,
-图2为图1的轮胎的胎面的顶视图,
-图3为在平行于轮胎转动轴线的子午截面平面中的视图,示出了图1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
-图4为与图1的轮胎类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轮胎相关的附图中显示了分别对应于轮胎通常的轴向方向(Y)、径向方向(Z)和周向方向(X)的参考系X、Y、Z。
在以下描述中,在未负载且未充气的轮胎上进行测量,或者在轮胎在子午平面中的截面上进行测量。
图1显示了以附图标记10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轮胎。轮胎10具有围绕基本上平行于轴向方向Y的旋转轴线的基本上呈环形的形状。轮胎10旨在用于乘用车辆,并且尺寸为245/45R18。在各个图中,将轮胎10描绘为全新的,即当其尚未行驶时。
轮胎10包括胎冠12,所述胎冠12包括胎面14和胎冠增强件16,所述胎面14旨在在轮胎行驶时与地面接触,所述胎冠增强件16在胎冠12中在周向方向X上延伸。轮胎10还包括层18,所述层18相对于充气气体气密并且旨在在轮胎10安装至安装支撑件(例如轮辋)之后与轮胎10的安装支撑件界定封闭的内腔。
胎冠增强件16包括工作增强件20和环箍增强件22。工作增强件16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层,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两个工作层,所述两个工作层包括径向内工作层24,所述径向内工作层24沿径向布置在径向外工作层26的内侧。
环箍增强件22包括至少一个环箍层,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一个环箍层28。
胎冠增强件16沿径向被胎面14覆盖。在这种情况下,环箍增强件22(在这种情况下为环箍层28)沿径向布置在工作增强件20的外侧,并因此沿径向介于工作增强件20和胎面14之间。
轮胎10包括两个胎侧30,所述胎侧30沿径向向内延伸胎冠12。轮胎10还具有两个胎圈32,所述胎圈32沿径向位于胎侧30的内侧。每个胎侧30将每个胎圈32连接至胎冠12。
轮胎10包括胎体增强件34,所述胎体增强件34锚固在每个胎圈32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胎体增强件34围绕胎圈线33缠绕。胎体增强件34在每个胎侧30中沿径向延伸,并在胎冠12中沿轴向延伸,且沿径向位于胎冠增强件16的内侧。胎冠增强件16沿径向布置在胎面14和胎体增强件34之间。胎体增强件34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36。
每个工作层24、26、环箍层28和胎体层36包括弹性体基质,所述弹性体基质中嵌入有对应层的一个或多个丝状增强元件。
环箍增强件22(在这种情况下为环箍层28)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箍丝状增强元件,所述环箍丝状增强元件在主方向上沿周向螺旋缠绕,所述主方向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X形成角度AF,所述角度AF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0°,优选小于或等于7°,更优选小于或等于5°。在这种情况下,AF=-5°。
径向内工作层24和径向外工作层26各自包括工作丝状增强元件,所述工作丝状增强元件在主方向上延伸,所述主方向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X分别形成相反取向的角度AT1和AT2,所述角度AT1和AT2的绝对值严格大于10°,优选范围为15°至50°,更优选范围为15°至30°。在这种情况下,AT1=-26°且AT2=+26°。
胎体层36包括胎体丝状增强元件,所述胎体丝状增强元件在主方向D3上延伸,所述主方向D3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X形成角度AC,所述角度AC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60°,优选范围为80°至90°,并且在这种情况下AC=+90°。
每个环箍丝状增强元件通常包括两根多丝线股,每根多丝线股由丝线支数等于140特克斯的脂族聚酰胺(在这种情况下为尼龙)单丝的纺制纱线制成,这两根多丝线股在一个方向上以250匝/米单独螺旋捻合,然后在相反方向上以250匝/米螺旋捻合在一起。这两根多丝线股围绕彼此螺旋缠绕。作为变体,可以使用这样的环箍丝状增强元件,所述环箍丝状增强元件包括一根由丝线支数等于140特克斯的脂族聚酰胺(在这种情况下为尼龙)单丝的纺制纱线制成的多丝线股和一根由丝线支数等于167特克斯的芳族聚酰胺(在这种情况下为芳纶)单丝的纺制纱线制成的多丝线股,这两根多丝线股在一个方向上以290匝/米单独螺旋捻合,然后在相反方向上以290匝/米螺旋捻合在一起。这两根多丝线股围绕彼此螺旋缠绕。该变体将给出AT1=-29°且AT2=+29°。
每个工作丝状增强元件为以14mm的捻距螺旋缠绕的两根钢单丝的组件,每根钢单丝具有的直径等于0.30mm。作为变体,还可以使用直径等于0.23mm的六根钢单丝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例如Z方向)上以12.5mm的螺旋缠绕在一起的两根单丝的内层,和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S方向)上以12.5mm的捻距围绕内层螺旋缠绕在一起的四根单丝的外层。在另一个变体中,每个工作丝状增强元件由直径等于0.30mm的一根钢单丝构成。更通常地,钢单丝具有的直径的范围为0.25mm至0.32mm。
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通常包括两根多丝线股,每根多丝线股由聚酯(在这种情况下为PET)单丝的纺制纱线制成,这两根多丝线股在一个方向上以240匝/米单独螺旋捻合,然后在相反方向上以240匝/米螺旋捻合在一起。这些多丝线股中的每一根具有的丝线支数均等于220特克斯。在其它变体中,可以使用等于144特克斯的丝线支数和等于420匝/米的捻度,或者等于334特克斯的丝线支数和等于270匝/米的捻度。
参考图1和图2,胎面14包括胎面表面38,胎面14通过所述胎面表面38与地面接触。胎面表面38旨在在轮胎10在地面上行驶时与地面接触。胎面由穿过布置在正中平面M两侧的每个点N的第一轴向边缘41和第二轴向边缘42沿轴向界定,并且胎面表面38的切线T与平行于轴向方向Y且穿过该点的直线R之间的角度等于30°。
胎面14包括轴向中央部分P0、第一轴向侧部分P1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2,所述第一轴向侧部分P1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2沿轴向布置在轴向中央部分P0的外侧,并相对于轮胎10的正中平面M在轴向中央部分P0的每一侧沿轴向布置一个。
在不具体至所示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轴向中央部分P0具有的轴向宽度L0大于或等于轮胎10全新时的胎面表面38的轴向宽度L的50%,优选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优选小于或等于70%。第一轴向侧部分P1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2各自具有的轴向宽度L1、L2小于或等于轮胎10全新时的胎面表面38的轴向宽度L的25%,优选小于或等于20%且大于或等于5%,优选大于或等于10%。中央部分P0的轴向宽度L0与第一轴向侧部分P1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2各自的轴向宽度L1、L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优选范围为3.0至5.0,更优选范围为4.0至4.5。
轴向中央部分P0包括N>1个主周向切口(在这种情况下为N个主周向沟槽),其包括分别由附图标记52、54、56、58表示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周向切口。第一主周向切口52和第二主周向切口54沿轴向布置在轮胎10的正中平面M的两侧,并且是胎面14的轴向最外主周向切口。
每个主周向切口52至58由分别由附图标记521、541、561、581表示的轴向外端部和分别由附图标记522、542、562、582表示的轴向内端部沿轴向界定。轴向中央部分P0从第一主周向切口52的轴向外端部521沿轴向延伸直至第二主周向切口54的轴向外端部541。
主周向切口52至58各自具有分别由附图标记Ha1、Ha2、Ha3、Ha4表示的深度,并且深度的范围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优选范围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更优选范围为5.5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每个深度Ha1、Ha、Ha3、Ha4大于或等于胎面花纹高度Hs的50%。在这种情况下,Hs=Ha3=Ha4=6.5mm且Ha1=Ha2=6.0mm。因此,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满足Hai/Hs≥75%,在这种情况下满足Hai/Hs≥90%,其中i的范围为1至4,因为Hs=6.5mm。
每个主周向切口52至58具有分别由附图标记La1、La2、La3、La4表示的轴向宽度,并且所述轴向宽度大于或等于1.0mm,优选大于或等于5.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8.0mm,还更优选地为8.0mm至20.0mm。在这种情况下,La1=La2=10.0mm且La3=La4=12.5mm。
轴向中央部分P0包括Q=N-1≥1个中央肋状部,在这种情况下为分别由附图标记62、64、66表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中央肋状部。每个中心肋状部62、64、66沿轴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52至58之间并且由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52至58沿轴向界定。
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由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沿轴向界定,每个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为主周向切口52至58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的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彼此相邻。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第一中央肋状部62由第一主周向切口52的轴向内端部522和第三主周向切口56的轴向外端部561沿轴向界定。第二中央肋状部64由第三主周向切口56的轴向内端部562和第四主周向切口58的轴向内端部582沿轴向界定。第三中央肋状部66由第四主周向切口58的轴向外端部581和第二主周向切口54的轴向内端部542沿轴向界定。
轴向中央部分P0包括在中央肋状部62、64、66上形成的附加周向切口。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分别包括附加周向切口71、72、73。每个附加周向切口71、72、73具有的深度严格小于胎面花纹高度Hs的50%,优选小于或等于胎面花纹高度Hs的30%,更优选的范围为胎面花纹高度Hs的10%至30%,在这种情况下范围为1.0mm至4.0mm,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等于2.0mm。每个附加周向切口71、72、73各自具有的轴向宽度的范围分别为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的各自的轴向宽度的4%至15%,优选为4%至10%,在这种情况下小于或等于3.0mm,优选范围为1.0mm至3.0mm,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等于1.0mm。
此外,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包括横向切口74、75、76,对于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的横向切口74、75、76的数量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100%,横向切口74、75、76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中央肋状部的横向切口具有的宽度严格小于1.6mm,优选严格小于1.0mm,更优选严格小于0.7mm,
-中央肋状部的横向切口具有的深度H满足H/Hs<50%,优选地H/Hs≤30%。
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包括横向切口74、75、76,对于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的横向切口74、75、76的数量的100%满足每个横向切口74、75、76具有的宽度严格小于0.7mm的条件。在这方面,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被称为具有较浅的切口。
第一轴向侧部分P1从胎面14的第一轴向端部41沿轴向延伸直至第一主周向切口52的轴向外端部521。第二轴向侧部分P2从胎面14的第二轴向端部42沿轴向延伸直至第二主周向切口54的轴向外端部541。
第一轴向侧部分P1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2各自分别包括分别由附图标记68、70表示的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各自分别由第一侧肋状部68和第二侧肋状部70构成。因此,轮胎10包括P=2>1个侧肋状部。因此,第一侧肋状部68由两个互相相邻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为胎面14的轴向端部41和第一主周向切口52的轴向外端部521)沿轴向界定。第二侧肋状部70由两个互相相邻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为胎面14的轴向端部42和第二主周向切口54的轴向外端部541)沿轴向界定。第一侧肋状部68和第二侧肋状部70各自具有分别由附图标记Lc1、Lc2表示的轴向宽度,其中Lc1=Lc2=33mm在此处仍然成立。
第一侧肋状部68和第二侧肋状部70各自包括横向切口77、78,所述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优选地Ht/Hs≥90%。每个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Ht的范围为2.0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优选范围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还更优选范围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Hs,并且在这种情况下Ht=6.0mm。每个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7mm,优选大于或等于1.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6mm。在这方面,每个侧肋状部68、70被称为具有较深的切口。
参考图1,轮胎10还包括自密封产品层80,所述自密封产品层80在气密内层18的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延伸,并至少部分地与胎面14对齐。自密封产品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并且可以特别地选自文献WO2020009849、WO2011092122和WO2011092123中描述的产品。自密封产品层由两个轴向端部81、82沿轴向界定,所述轴向端部81、82分别相对于胎面14的每个轴向端部41、42以小于或等于胎面的轴向宽度的20%,优选小于或等于10%的轴向距离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轴向端部81、82沿径向分别与每个端部41、42对齐,尽管优选的是每个轴向端部81、82沿轴向布置在每个轴向端部81、82的内侧的实施方案。
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L≥1个(在这种情况下为L=4>1个)称为厚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附图标记90、92、94、96表示)和M≥1个(在这种情况下为M=3>1个)称为薄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附图标记100、102、104表示)。如图1所示,每个厚轴向部分和薄轴向部分由自密封产品层80的径向内表面曲线89上的两个拐点81、82、83、84、85、86、87、88界定。每个厚轴向部分90至96由两个相邻的拐点沿轴向界定,使得每个厚轴向部分90至96的厚度从每个所述拐点在沿轴向朝向每个厚轴向部分的内侧的方向上增加。每个薄轴向部分100至104由两个相邻的拐点沿轴向界定,使得每个薄轴向部分100至104的厚度从每个所述拐点在沿轴向朝向所述薄轴向部分的内侧的方向上减小。
每个厚轴向部分90至96和薄轴向部分100至104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这种情况下100%上沿周向连续延伸。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各自的平均厚度EE1、EE2、EE3、EE4以及每个薄轴向部分100、102、104各自的平均厚度EM1、EM2、EM3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这种情况下100%上沿周向基本上恒定。在这种情况下,EE1=EE2=EE3=EE4=3.45mm且EM1=EM2=EM3=1.95mm。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分别包括分别沿轴向与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92’、94’、96’。因此,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N=4个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52至58中的一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至96’。每个轴向部分90’至96’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ai>0,其中i的范围为1至4。在这种情况下,Ea1=Ea2=Ea3=Ea4=3.50mm。
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还包括分别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68和第二侧肋状部70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92”。每个部分90”、92”分别具有的平均厚度Ec1>0、Ec2>0。在这种情况下,Ec1=Ec2=3.50mm。
每个薄轴向部分100、102、104分别包括分别沿轴向与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100’、102’、104’。因此,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Q=N-1=3个沿轴向与Q个中央肋状部62、64、66中的一个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100’、102’、104’。每个轴向部分100’、102’、104’沿轴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轴向部分90’至96’之间。每个轴向部分100’、102’、104’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j≥0,其中j的范围为1至3。在这种情况下,Eb1=Eb2=Eb3=2.00mm。
应注意,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在这种情况下为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ai、Ebj<Ec1且Ebj<Ec2。
还应注意,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在这种情况下为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一方面满足Eai≥1.10×Ebj,优选地Eai≥1.30×Ebj,更优选地Eai≥1.50×Ebj,并且另一方面满足Eai≤5.00×Ebj,优选地Eai≤4.00×Ebj,更优选地Eai≤2.50×Ebj。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ai/Ebj=1.75。
还应注意,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在这种情况下为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一方面满足Ec1≥1.10×Ebj且Ec2≥1.10×Ebj,优选地Ec1≥1.30×Ebj且Ec2≥1.30×Ebj,更优选地Ec1≥1.50×Ebj且Ec2≥1.50×Ebj,另一方面满足Ec1≤5.00×Ebj且Ec2≤5.00×Ebj,优选地Ec1≤4.00×Ebj且Ec2≤4.00×Ebj,更优选地Ec1≤2.50×Ebj且Ec2≤2.50×Ebj。在这种情况下,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c1/Ebj=1.75且Ec2/Ebj=1.75。
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分别至少部分地与每个轴向部分90’、92’、94’、96’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具有的轴向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的轴向宽度。因此,每个厚轴向部分94、96各自具有的轴向宽度W3、W4一方面满足W3/La3≤4.00且W4/La4≤4.00,优选地W3/La3≤3.00且W4/La4≤3.00,更优选地W3/La3≤2.00且W2/La2≤2.00,还更优选地W3/La3≤1.50且W4/La4≤1.50,非常优选地W3/La3≤1.25且W4/La4≤1.25。在这种情况下,W3=W4=13.5mm,使得W3/La3=W4/La4=1.08。
此外,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至少部分地与每个轴向部分90”、92”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具有的轴向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每个主周向切口90”、92”的轴向宽度。因此,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各自具有的轴向宽度W1、W2一方面满足W1/Lc1≥0.50且W2/Lc2≥0.50,优选地W1/Lc1>1.00且W2/Lc2>1.00。在这种情况下,W1=W2=44mm,使得W1/Lc1=W2/Lc2=1.33。
此外,W1/La1≥0.50且W2/La2≥0.50,优选地W1/La1>1.00且W2/La2>1.00仍然成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W1/La1=W2/La2=4.40。
各个轴向部分90至96、90’至96’、90”、92”、100至104和100’至104’满足的所有条件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当前情况下100%上得到满足。
自密封产品层的与每个切口52至58和每个肋状部62至70对齐延伸的每个轴向部分90’至96’、90”、92”和100’至104’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这种情况下100%上沿周向连续延伸。
每个轴向部分90’至96’、90”、92”和100’至104’的平均厚度Ea1至Ea4、Ec1、Ec2和Eb1至Eb3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这种情况下100%上沿周向基本上恒定。
现将参考图3描述制造轮胎10的方法。
提供处于硫化状态且没有自密封产品层80的全新轮胎。
提供挤出装置和用于施加宽度等于15mm且厚度等于0.9mm的自密封产品的条带200的装置。这些装置特别描述在WO2015/173120中。在变体中,可以使用自密封产品的胎圈。
自密封产品的条带200在轮胎的气密层18的径向内侧缠绕多个圆周圈,在当前情况下为33个圆周圈。该缠绕步骤根据将条带200缠绕为周向圈的规律进行,其结果显示在图3中。
条带200的缠绕从轴向端部81开始,并且当到达轴向端部82时停止条带200的缠绕。条带200在不中断条带200的情况下在两个轴向端部81、82之间缠绕。
在缠绕步骤中,条带200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每个厚轴向端部90、92、94、96上在其自身上缠绕Nai>1个沿径向叠加的圆周圈,其中i的范围为1至4。条带200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每个薄轴向端部100、102、104上在其自身上缠绕Nbj>1个沿径向叠加的圆周圈,其中j的范围为1至M。对于范围为1至L的i的任何值,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至少75%,在这种情况下为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100%满足Nbj<Nai。在这种具体情况下,以下条件仍然成立:对于每个厚轴向部分90和92,Na1=Na2=5,对于每个厚轴向部分94、96,Na3=Na4=4,并且对于每个薄轴向部分100、102、104,Nb1=Nb2=Nb3=3。
应注意,对于范围为1至L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至少75%,在这种情况下为范围为1至M的j的值的100%一方面满足Nai/Nbj≥1.20,并且另一方面满足Nai/Nbj≤3.00,优选地Nai/Nbj≤2.75,更优选地Nai/Nbj≤2.50。
为了进行该缠绕步骤,缠绕规律包括用于沿轴向改变自密封产品层80的厚度的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条带200的缠绕间距、条带200相对于用于施加条带200的装置的缠绕速度、轮胎10相对于用于在轮胎10上施加条带200的装置的轴向移动速度、用于挤出条带200的装置的挤出速率、条带200的宽度或条带200的厚度。可以选择仅改变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者同时改变多个参数。有利地,在这种情况下,仅改变条带200的缠绕间距,从而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95%,在这种情况下100%上沿轴向改变自密封产品层80的厚度,并获得图3所示的层。现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与第一实施方案的元件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相比,每个厚轴向部分90至96分别完全与分别沿轴向与每个主周向切口52至58对齐延伸的每个轴向部分90’至96’的一部分重合。
此外,自密封产品层不包括任何薄轴向部分100、102、104。因此,沿轴向分别与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对齐延伸的每个轴向部分100’、102’、104’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厚度为零。因此,Eb1=Eb2=Eb3=0。每个轴向部分100’、102’、104’沿轴向布置在两个轴向相邻的轴向部分90’至96’之间,并沿轴向布置在两个轴向部分90”和92”之间。在制造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10的方法中,改变的不再是铺设条带的间距,而是条带200的厚度,所述厚度在轴向相邻的轴向部分90’至96’之间基本上为零。因此,条带200在条带200中断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为三次)在两个轴向端部81、82之间缠绕。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
具体地,还可以设想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不含任何横向切口的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没有切口。

Claims (15)

1.轮胎(10),所述轮胎(10)包括:
-胎面(14),所述胎面(14)包括:
-至少一个称为主周向切口的周向切口(52、54、56、58),所述周向切口(52、54、56、58)具有的深度Ha满足Ha/Hs≥50%,其中Hs为胎面花纹高度,
-至少一个肋状部(62、64、66),
-气密内层(18),
-自密封产品层(80),所述自密封产品层(80)在气密内层(18)的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延伸,
其特征在于,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圆周长度的至少50%上,所述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
-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52、54、56、58)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92’、94’、96’),所述轴向部分(90’、92’、94’、96’)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a>0,
-沿轴向与肋状部(62、64、66)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100’、102’、104’),所述轴向部分(100’、102’、104’)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0,满足Eb<Ea。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主周向切口(52、54、56、58)或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具有的轴向宽度大于或等于1.0mm,优选大于或等于5.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8.0mm,还更优选范围为8.0mm至20.0mm。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主周向切口(52、54、56、58)或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具有的深度的范围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优选范围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更优选范围为5.5mm至胎面花纹高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为厚轴向部分的轴向部分(90、92、94、96),厚轴向部分(90、92、94、96)或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至少部分地与沿轴向与主周向切口(52、54、56、58)或每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92’、94’、96’)或每个轴向部分(90’、92’、94’、96’)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合,厚轴向部分(90、92、94、96)或每个厚轴向部分(90、92、94、96)由自密封产品层(80)的径向内表面曲线(89)上的两个相邻的拐点(81、82、83、84、85、86、87、88)沿轴向界定,所述厚轴向部分(90、92、94、96)的厚度从每个所述拐点在沿轴向朝向所述厚轴向部分(90、92、94、96)的内侧的方向上增加,厚轴向部分的轴向宽度Wx满足Wx/Lax≥0.50,优选地Wx/Lax>1.00,其中Lax为所述主周向切口(52、54、56、58)的轴向宽度。
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Wx/Lax≤4.00,优选地Wx/Lax≤3.00,更优选地Wx/Lax≤2.00,还更优选地Wx/Lax≤1.50,非常优选地Wx/Lax≤1.25。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Ea≥1.10×Eb,优选地Ea≥1.30×Eb,更优选地Ea≥1.50×Eb。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Ea≤5.00×Eb,优选地Ea≤4.00×Eb,更优选地Ea≤2.50×Eb。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肋状部(62、64、66、68、70)或每个肋状部(62、64、66、68、70)由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沿轴向界定,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各自选自:
-胎面(14)的轴向端部(81、82),和
-主周向切口(52、54、56、58)的轴向内端部或轴向外端部(521、522、541、542、561、562、581、582),
肋状部(62、64、66、68、70)的轴向内端部和轴向外端部为彼此相邻的端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
胎面(14)包括:
-N>1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所述主周向切口(52、54、56、58)分别具有的深度Hai满足Hai/Hs≥50%,优选地Hai/Hs≥75%,更优选地Hai/Hs≥90%,i的范围为1至N,N为轮胎上存在的主周向切口的总数,
-Q=N-1≥1个中央肋状部(62、64、66),中央肋状部(62、64、66)或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沿轴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52、54、56、58)之间并且由所述两个相邻的主周向切口(52、54、56、58)沿轴向界定,Q为轮胎上存在的中央肋状部的总数,
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
-N>1个轴向部分(90’、92’、94’、96’),所述轴向部分(90’、92’、94’、96’)各自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中的一个对齐延伸,并且各自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ai>0,
-Q=N-1≥1个轴向部分(100’、102’、104’),所述轴向部分(100’、102’、104’)各自沿轴向与Q个中央肋状部(62、64、66)或Q个中央肋状部(62、64、66)中的一个对齐延伸,并且各自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bj≥0,其中j的范围为1至Q,并且所述轴向部分(100’、102’、104’)沿轴向布置在自密封产品层(80)的沿轴向与N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中的两个对齐延伸的两个相邻的轴向部分(90’、92’、94’、96’)之间,并使得对于范围为1至N的i的每个值,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ai。
10.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中央肋状部(62、64、66)或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不包括横向切口或者包括横向切口(74、75、76),对于中央肋状部(62、64、66)或每个中央肋状部(62、64、66)的横向切口的数量的至少50%,优选至少75%,更优选100%,每个横向切口(74、75、76)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中央肋状部(62、64、66)的横向切口(74、75、76)具有的宽度严格小于1.6mm,优选严格小于1.0mm,更优选严格小于0.7mm,
-中央肋状部(62、64、66)的横向切口(74、75、76)具有的深度H满足H/Hs<50%,优选地H/Hs≤30%。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轮胎(10),其中,胎面(14)包括:
-轴向中央部分(P0),所述轴向中央部分(P0)包括N个主周向切口(52、54、56、58)和Q个中央肋状部(62、64、66),所述轴向中央部分(P0)由每个轴向最外轴向主周向切口(52、54)的每个轴向外端部(521、541)沿轴向界定,和
-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1、P2),其沿轴向布置在轴向中央部分(P0)的外侧,并相对于轮胎(10)的正中平面(M)在轴向中央部分(P0)的每一侧沿轴向布置一个,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1、P2)各自从胎面(14)的每个轴向端部(41、42)沿轴向延伸至每个轴向最外轴向主周向切口(52、54)的每个轴向外端部(521、541),
第一轴向侧部分和第二轴向侧部分(P1、P2)各自分别包括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68、70),所述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68、7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77、78),所述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
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至少一个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或第二侧肋状部(68、70)对齐延伸的轴向部分(90”、92”),所述第一侧肋状部或第二侧肋状部(68、70)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77、78),所述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并且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c>0,使得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c。
1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68、70)各自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切口(77、78),所述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Ht满足Ht/Hs≥50%,优选地Ht/Hs≥75%,
自密封产品层(80)包括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90”、92”),所述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90”、92”)分别沿轴向与第一侧肋状部和第二侧肋状部(68、70)对齐延伸,并且分别具有的自密封产品的平均厚度Ec1、Ec2满足Ec1>0且Ec2>0,并且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50%,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至少75%,更优选范围为1至Q的j的值的100%满足Ebj<Ec1且Ebj<Ec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轮胎(10),其中,横向切口(77、78)或每个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7mm,优选大于或等于1.0mm,更优选大于或等于1.6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横向切口(77、78)或每个横向切口(77、78)具有的深度的范围为2.0mm至胎面花纹高度,优选为4.0mm至胎面花纹高度,更优选为5.0mm至胎面花纹高度。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自密封产品层(80)的每个轴向端部(81、82)分别相对于胎面(14)的每个轴向端部(41、42)布置在小于或等于胎面(14)的轴向宽度的20%,优选小于或等于10%的距离处,优选地沿轴向布置在胎面(14)的每个轴向端部(81、82)的内侧。
CN202180065643.2A 2020-09-29 2021-09-24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Pending CN116323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9906 2020-09-29
PCT/FR2021/051646 WO2022069819A1 (fr) 2020-09-29 2021-09-24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e couche de produit auto-obturant optimise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3260A true CN116323260A (zh) 2023-06-23

Family

ID=7369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5643.2A Pending CN116323260A (zh) 2020-09-29 2021-09-24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4869A1 (zh)
EP (1) EP4222002A1 (zh)
JP (1) JP2023542741A (zh)
CN (1) CN116323260A (zh)
CA (1) CA3187676A1 (zh)
WO (1) WO20220698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15248B1 (en) * 2020-12-18 2024-05-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 pneumatic tire with sealant
FR3136194A1 (fr) 2022-06-03 2023-12-08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renant des couples de découpures transversales de dispersion sonore
FR3140305A1 (fr) 2022-10-03 2024-04-0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e bande de roulement à usure homogè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799A (en) 1975-07-14 1978-09-12 Rocket Research Corp. Elastomeric sealant composition
US4115172A (en) 1977-04-04 1978-09-19 Uniroy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uncture sealant material to a tire
US4426468A (en) 1978-10-10 1984-01-17 Rockcor, Inc. Sealant composition
US5085942A (en) 1985-01-22 1992-02-04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Sealant product, laminate thereof, and pneumatic tire constructed therewith
US4913209A (en) 1985-01-22 1990-04-03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Sealant product, laminate thereof, and pneumatic tire constructed therewith
US5295525A (en) 1992-06-22 1994-03-22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Puncture sealant formulation
KR100277523B1 (ko) 1998-05-30 2001-01-15 김호균 타이어 펑크방지 조성물 및 그 도포방법
FR2917996B1 (fr) 2007-06-28 2009-08-21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avec une couche auto-obturante.
FR2955581B1 (fr) 2010-01-28 2012-02-17 Michelin Soc Tech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composition d'elastomere a propriete auto-obturante
FR2955587B1 (fr) 2010-01-28 2012-02-17 Michelin Soc Tech Composition d'elastomere pour objet pneumatique, a propriete auto-obturante
FR2966081B1 (fr) 2010-10-18 2012-12-14 Michelin Soc Tech Bandage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e couche auto-obturante a gradient radial de fluage
FR3020982B1 (fr) 2014-05-13 2016-06-24 Michelin & Cie Procede de pose d'un produit auto-obturant sur la surface interne d'un pneumatique
US10399391B2 (en) * 2014-12-16 2019-09-03 Triangle Tyre Co., Ltd. Pneumatic tire having multiple built-in sealant layer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JP2016221991A (ja) * 2015-05-27 2016-12-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851379B2 (en) 2018-07-03 2023-12-26 Corning Incorporated Selective masking and plugging of honeycomb bod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4869A1 (en) 2023-11-16
CA3187676A1 (fr) 2022-04-07
JP2023542741A (ja) 2023-10-11
EP4222002A1 (fr) 2023-08-09
WO2022069819A1 (fr)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23260A (zh)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US11548321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05088590A (ja) 複合ベルト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US11001104B2 (en) Run-flat radial tire
JP6032242B2 (ja) 更生タイヤ
JP729862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10197510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belt structure for a pneumatic tire
US20230249497A1 (en) Low-noise tire
US9505268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210323354A1 (en) Tire with cut protector belt structure
CN107791748B (zh) 重载荷用轮胎
US20210094363A1 (en) Sidewall construction for a tire
EP219910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10475678B (zh) 充气轮胎
JP201722220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6323259A (zh) 包括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轮胎
CN116261513A (zh) 制造优化的自密封产品层的方法
US20190344620A1 (en) Pneumatic tire for motorcycles
JP202005549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423998B (zh) 充气轮胎
WO202000867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081395A1 (en) A continuous crown reinforcement for a pneumatic tire
JPH11278014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20220185019A1 (en) Tire with protective belt structure
US7387145B1 (en) Motorcycle radial tyre with bandage ply and edge reinforcing stri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