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409A -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409A
CN116322409A CN202180066110.6A CN202180066110A CN116322409A CN 116322409 A CN116322409 A CN 116322409A CN 202180066110 A CN202180066110 A CN 202180066110A CN 116322409 A CN116322409 A CN 116322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er layer
mask
sheet
mask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知之
阿部裕太
椎叶谅太
植松武彦
小林英男
近藤良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22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32B5/265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 B32B5/26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 B32B5/267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at is a spunbonded fabric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5/00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5/08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or yar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3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vertical fold or w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A62B23/025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the filter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hape of a mas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dded members at partic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comprising a deformed thin sheet, i.e. the layer having its entire thickness deformed out of the plane, e.g. corrugated, crump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2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continuous web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mechanically connected, e.g. by needling to another layer, e.g. of fibres, of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32B5/265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 B32B5/26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 B32B5/26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at is a melt-blown fabric
    • B32B5/269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at is a melt-blown fabric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at is a melt-blown fabric next to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that is a spunbonded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82Addition polymers
    • D04H1/4291Olefin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38Ultrafine fibres, e.g. micro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in association with fibre formation, e.g. immediately following extrusion of stapl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05Synthetic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07Addi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30Non-wo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41D31/145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0All layers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53Polyolefi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6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e.g. wrapped, coiled, crimped or co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10Fibres of continuous length
    • B32B2305/18Fabrics, tex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8Weight, e.g. weight per square 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32B2307/737Dimensions, e.g. volume or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35/00Medical equipment, e.g. bandage, prostheses, cath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71/00Protective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olefins
    • D10B2321/02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olefins polypropylen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1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2Headwear

Abstract

本发提供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口罩用片(10)具有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第2纤维层(12)相比于第1纤维层(11),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第2纤维层(12)的克重为1g/m2以上且20g/m2以下。在自然状态下,第2纤维层(12)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13);和配置在其间的凹部(14)。在凹部(14)具有接合第2纤维层(12)和第1纤维层(11)的接合部(15)。

Description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背景技术
作为覆盖使用者的口、鼻的口罩,已知有具有例如由无纺布等片状物形成的口罩主体的口罩。作为口罩的效果能够举出例如防止尘埃、粉尘、病毒、花粉等从外部侵入。为能获得该效果,专利文献1公开了纳米纤维层叠件,其依次层叠有多孔质的片状基材、中间纤维层和通过静电纺丝法形成的纳米纤维无纺布层。该纳米纤维层叠件中,构成中间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小于构成片状基材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且大于构成纳米纤维无纺布层的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专利文献2公开了呼吸口罩用过滤部,其包括具有多个波形前端部,且在各波形前端部间形成有谷部图案的波形过滤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96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8/118849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虽过滤性能得到提升,但对于与过滤性能具有取舍(tradeoff)关系的通气性并未提及。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需要有用于安装波形过滤部并固定的可挠性框,成为所谓工业用口罩。此外,因为过滤部以外的部分由不具通气性的部件构成,所以仍然存在口罩整体的透气性问题。像这样,现有技术无法容易地在将通气阻力抑制得较低状态下提升颗粒的捕集性能。因此,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与低通气阻力的口罩用片。
本发明提供口罩用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且具有第1纤维层和配置在第1纤维层的一个面侧的第2纤维层。
优选第1面位于第2纤维层中的与第1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且第2面位于第1纤维层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优选相比于第1纤维层,第2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
优选第2纤维层的克重为1g/m2以上且20g/m2以下。
优选在自然状态下,第2纤维层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多个该凸部之间的凹部。
优选在所述凹部具有接合第2纤维层和第1纤维层的接合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口罩用片,口罩用片整体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为85%以上且100%以下。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优选口罩用片整体的捕集率H与通气阻力R满足下式(1):
R≤0.02H-1.55 (1)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中,优选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超过0kPa·s/m且为0.25kPa·s/m以下。
另外,本发明提供口罩,其具有口罩主体和相对于该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所述过滤片具有所述口罩用片。
另外,本发明提供口罩用片的使用方法,其将所述口罩用片用作口罩中的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所述口罩用片的优选制造方法,提供以下的口罩用片的优选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使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伸长了的状态下,在该第1纤维片的一个面侧重叠第2纤维片的步骤。
本制造方法优选具有将两个片部分接合的步骤。
本制造方法中,作为第2纤维片,优选使用与第1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小的片。
进而,本发明中,作为所述口罩用片的优选的其它制造方法,提供以下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第2纤维片进行凹凸赋形的步骤;在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的一个面侧重叠第1纤维片的步骤。
本制造方法中,优选具有将第2纤维片的凹部和第1纤维片接合的步骤。
本制造方法中,作为第2纤维片,优选使用与第1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小的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根据要求的范围和以下的说明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测量颗粒的捕集率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口罩用片的II-II截面图。
图4是将图2所示的口罩用片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测量口罩用片的平面投影图中的每单位面积的第2纤维层表面积的比率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的(a)、图6的(b)和图6的(c)是依次表示测量起毛了的纤维的根数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将图2所示的口罩用片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口罩用片中的第1纤维层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口罩用片中的第1纤维层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口罩用片的制造装置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口罩用片的制造装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12的(a)是表示具有口罩用片的口罩的配戴状态的立体图,图12的(b)是对图12的(a)所示的口罩从内侧看时看到的立体图。
图13的(a)至(c)是依次表示制造图12的(a)所示的口罩的步骤的图。
图14是表示将口罩用片用作过滤片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口罩用片的制造装置的又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与颗粒的捕集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在规定了数值的上限值或下限值、或者上下限值时,也包括上限值和下限值本身。此外,在无特别声明的前提下,能够解释为记载了数值的上限值以下或下限值以上、或上下限值范围内的所有数值或数值范围。
本说明书中,“a”和“an”等能够解释为“一或以上”的涵义。
能够理解的是,参照本说明书的上述记载和以下记载,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各种变更方式或改变方式。由此,应该理解为在要求的技术范围内,本说明书未明确记载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实施本发明。
上述专利文献的记载内容的全部作为本说明书的内容的一部分纳入本说明书中。
本案根据2020年9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163837主张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2020-163837的记载内容全部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纳入本说明书中。
以下对本发明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涉及用于口罩的片材料。本说明书中所谓“口罩”是指为呼吸而配戴在人的脸部的、在空气被吸入到人的呼吸器官之前过滤空气的部件。由此,口罩用片优选具有足够覆盖人的口和鼻的尺寸和形状。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具有第1面和位于该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由纤维材料构成。即,本发明的口罩用片是纤维片。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空气过滤作用是通过当空气经过由构成该片的纤维界定的空间时,阻止空气中的异物通过而呈现的。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中,口罩用片整体对例如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是85%以上的较高值的话,从有效防止病毒、花粉和微粒等吸入的观点是优选的。详细地说,经本发明的发明者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捕集率H为85%以上,根据ASTM F 2101规格测量的VFE(病毒过滤效率,Viral Filtration Efficiency)和BFE(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Filtration Efficiency)、以及根据ASTM F 2299规格测量的PFE(粒子过滤效率,Particulate Filtration Efficiency),分别成为99%以上。
特别是口罩用片整体的所述捕集率H,更优选为88%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进而更优选为92%以上。若为此下限值以上,则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病毒、花粉和微粒等的吸入,因此优选。口罩用片整体的所述捕集率H是数值越高,则意味着捕集性能越高,但优选为100%以下。
本说明书中,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按如下方法测量。
使用手持式空气微粒计数器(Beckman Coulter股份有限公司制“MET ONE HHPC6+”),以评价对象的片堵塞该计数器的测量端子的方式固定该片。此时,必须以不会从测量端子与片的间隙中泄漏空气的方式紧密地覆盖,使用如图1所示的专用夹具进行测量。该图所示的夹具具有夹具A和夹具B。在夹具A与夹具B之间配置橡胶衬垫,在橡胶衬垫与夹具A之间配置成为测量对象的片。使用该夹具,以25℃、50%RH的空气中的颗粒(粒径1.0μm以下)为对象,测量通过了片的颗粒个数P1。在此之外,测量在没有配置片的状态下的颗粒个数P2。根据测量出的各颗粒个数P1和P2,基于下式计算出微粒的捕集率H(%)。微粒捕集率的值越高,则意味着口罩用片的微粒捕集性能越高。测量时所使用片的尺寸设为40mm×40mm,对10个片分别测量捕集率,将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设为捕集率H。
微粒捕集率H(%)=100×(P2-P1)/P2
口罩用片在如后所述为多个层的层叠构造时,在按每纤维层测量捕集率时,只要先在各纤维层间进行剥离,再测量各纤维层的捕集率即可。根据纤维层彼此的接合状态,会有层间剥离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例如后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当第1纤维层和第2纤维层被热熔接的情况下,若进行层间剥离,则在接合部会因强度低的第2纤维层被强度高的第1纤维层牵拉,而导致第2纤维层出现开孔。在该情况下,测量剥离了的第1纤维层的捕集率H1(%)与剥离前的复合状态的捕集率H(%),根据下式计算出第2纤维层的捕集率H2。
H2(%)={1-(100-H)/(100-H1)}×100
在第1纤维层与第2纤维层是利用热熔胶剂等粘接的情况下,则利用市售的冷却喷雾器使热熔胶剂成为脆性状态后进行剥离。另外,在口罩用片10具有后述的第3纤维层33(参照图15)的情况下,关于第2纤维层与第3纤维层的剥离也是同样的。进而,在口罩用片10具有后述的第4纤维层43(参照图16与图17)的情况下,关于第3纤维层与第4纤维层的剥离、以及第1纤维层与第4纤维层的剥离也是同样的。
该剥离方法在本说明书中的其他测量方法中也是共通的。
为了提高微粒的捕集率H,使构成口罩用片的纤维的粗细度较细、或缩短纤维间距离是有效的。但是,纤维的粗细度变细、或纤维间距离缩短,意味着空气通过片时的阻力增加。这会妨碍口罩的使用者顺畅地呼吸。此外,也会成为发生闷热的原因。
由此,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优选在所述微粒的捕集率H能维持高水平的状态下尽可能降低。从此观点出发,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优选是0.25kPa·s/m以下,从能够更顺畅地呼吸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是0.2kPa·s/m以下、特别优选是0.18kPa·s/m以下。通气阻力R的值越低,则意味着呼吸越顺畅,越不易发生闷热。
现实中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超过0kPa·s/m。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优选口罩用片整体的超过1μm颗粒的捕集率H与通气阻力R具有上述关系,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满足下式(1)。即使口罩用片整体的捕集率H与通气阻力R满足式(1)(参照图19),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也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和低通气阻力。
R≤0.02H-1.55 (1)
上述式(1)从更加提高颗粒的捕集性能、且更加降低通气阻力R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通气阻力R满足处于0.25kPa·s/m以上且0.45kPa·s/m以下的范围。
通气阻力R使用通气度测量机(KATO TECH股份有限公司制“KES-F8-AP1”)进行测量。以堵塞通气度测量机的通气孔的方式固定测量对象片,测量25℃、50%RH的空气经过片时的通气阻力R(kPa·s/m)。
目前已知的口罩用片虽有颗粒的捕集率高的片,但此种片的通气阻力高。反之,通气阻力低的现有口罩用片的颗粒的捕集率不高。像这样,目前已知的口罩用片无法兼顾颗粒的高捕集率和低通气阻力。相对于此,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由后述的图19所示的结果得知,在兼顾颗粒的高捕集率H和低通气阻力R的方面,完全不同于目前已知的口罩用片。通气阻力R测量时使用的通气孔的面积设为2πcm2,通气量设为4cc/(cm2·s)(活塞速度是2cm/s)。测量时使用的片的尺寸设为40mm×40mm,对合计10个片分别测量通气阻力值,将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设为通气阻力R。
另外,在捕集率H和通气阻力R的测量中,必须使测量位置一致。即,在测量捕集率H时的10处和测量通气阻力时的10处,必须使各测量部的大致中心一致。此外,在这二项测量中,当使测量对象片紧贴于测量部时,会有导致片出现形状崩溃的情况。由此,以消除因片形状崩溃导致对测量造成的影响为目的,优选测量部的面积大的通气阻力R的测量比捕集率H的测量更先进行。
从兼顾颗粒的高捕集率H和低通气阻力R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发明者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口罩用片中,增加空气所通过的有效面积是有效的。更详细说明。人透过口罩进行呼吸的现象是利用肺等的收缩运动,使口罩内侧相对于外气压产生压力差,利用该压力差产生通过口罩的空气流的现象。一般具有越高捕集率H的过滤部的口罩,对空气流的阻力越大,因此为了确保呼吸时需要的空气量,必须生成更大的压力差。这成为呼吸困难的原因。此处,假设压力差相同,若过滤部的有效面积为2倍,虽然过滤部每单位面积的空气流量不会改变,但整体的空气流量成为2倍。换言之,即使是捕集性能高的过滤部,如果增加有效面积,则能够以较小的压力差获得充分的空气流量。由此,根据此原理能够兼顾高捕集率H和低通气阻力R。基于此观点,本发明的发明者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二维形态的口罩用片中,在厚度方向上赋予凹凸形状是有效的。通过对口罩用片赋予凹凸形状,该片具有比自然状态的平面投影时的面积更大的表面积。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在厚度方向上赋予了凹凸形状。该口罩用片10具有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双层构造。
第2纤维层12配置在第1纤维层11的一个面侧,典型的是与第1纤维层11接触。即,在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之间不存在其他层。该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
然而,本发明并不排除在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间存在其他层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口罩用片10的具体用途等,在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之间存在其他层也无妨。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10优选第1面I位于第2纤维层12中的与1纤维层11的相对面的相反侧。并且,优选第2面II位于第1纤维层11中的与第2纤维层12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层11的外表面与第2纤维层12的外表面成为口罩用片10的外表面。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是第2纤维层12的外表面。口罩用片10的第2面II是第1纤维层11的外表面。
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均由纤维构成。第1纤维层11利用构成它的纤维交缠或结合、或者它们的组合,而维持层的形状。关于第2纤维层12也是同样的。
在口罩用片10中,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详细地说,第1纤维层11主要具有作为口罩用片10的支承体的功能。另一方面,第2纤维层12主要具有口罩用片10的过滤件的功能。
一般来说,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的第2纤维层12,从降低通气阻力的观点出发,优选是低克重。但是,仅具有第2纤维层12,口罩用片10难以充分发挥能承受实际使用的片强度。另一方面,在口罩用片10仅由第2纤维层12构成时,为了使口罩用片10能充分呈现可承受实际使用的片强度,必须增加第2纤维层12的克重。但是,这样的话,难以确保口罩用片10的使用者能轻松呼吸的程度的透气性,会有口罩用片的使用感降低的倾向。
为了兼顾像这样相反的课题而达成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除第2纤维层12之外,还使用具有支承体的功能的第1纤维层11,由此能够对口罩用片10赋予充分强度,并且达成颗粒的捕集性能的提升和适度的透气性。此外,因为第2纤维层12以具有凹凸形状的状态与第1纤维层11接合,因此成为能够总是维持凹凸形状的构造。由此,口罩用片10的使用时,不仅能够充分捕集颗粒,也能够减轻使用时的闷热、使呼吸能够轻松进行。进而,口罩用片10在将其形成口罩形态而配戴在脸部时,主要仅在凸部处与肌肤抵接,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与肌肤的摩擦。结果能够提高口罩用片和具有它的口罩的使用感。
因第2纤维层12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能够利用颗粒的捕集率和/或平均纤维径来区分。
关于颗粒的捕集率,第2纤维层12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与第1纤维层11相比较高。将第1纤维层11的所述捕集率设为C1(%)、将第2纤维层12的所述捕集率设为C2(%)时,口罩用片10的所述捕集率C由下式计算得出:
C(%)={1-(1-C1/100)×(1-C2/100)}×100
C1的值优选是50%以下,C2的值优选是70%以上。即,从能够明确区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各自承担的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二层的捕集率具有C1/C2值为0以上且0.7以下的程度的差异。
C的值优选是85%以上、更优选是88%以上、特别优选是90%以上、优选是100%以下。关于颗粒的捕集率的测量方法如上所述。另一方面,关在平均纤维径,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平均纤维径,是较细在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平均纤维径。由此,第2纤维层12可有效地发挥过滤件机能。此情况,将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平均纤维径设为D1,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平均纤维径设为D2时,D1优选是达5μm以上,且D2优选是达3μm以下。即,从可明确区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各自负责功能的观点,二层的平均纤维径优选是具有D1/D2值达1.6以上程度的差异。D1/D2值更优选是达25以上。
D1/D2的值现实的是在50以下。
D1/D2优选的值如上所述,但口罩用片10中的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D2,从适度确保透气性、口罩用片10的使用者能轻松呼吸的观点出发,优选是0.2μm以上、更优选是0.3μm以上、特别优选是0.4μm以上。
平均纤维径D2从提升颗粒的捕集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如上所述为3μm以下、更优选是2μm以下、特别优选是1μm以下。
另外,口罩用片10中的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D1,以大于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D2为条件,从能够充分呈现第1纤维层11的强度,充分发挥可承受口罩用片10的实际使用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如上所述为5μm以上、更优选是8μm以上、特别优选是10μm以上。
平均纤维径D1从兼顾口罩用片10的使用感和能承受该片的实际使用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是30μm以下、更优选是25μm以下、特别优选是20μm以下。
构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以下述方法测量。
构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D1、D2,能够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与纤维长度方向正交的纤维截面的最大直径长度。具体步骤如下。
小心撕开口罩用片确认由几层构成,将纤维径最细的层(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的层)设为第2纤维层12。此外,将纤维径最粗的层设为第1纤维层11。从SEM观察到的二维图像中,从剔除了纤维块、纤维彼此的交叉部分、高分子液滴等缺陷的纤维中,任意选出500根,直接读取画出与纤维长度方向正交的线时的长度,作为纤维径。从测量出的纤维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取累积频率为整体的50%的中数纤维径,将其设为构成各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一般纤维片的过滤性能的支配因素除了构成该纤维片的纤维的粗细度之外,还有该纤维片的克重。
从确保过滤性能、使克重均匀、以及使过滤性能均匀的观点出发,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优选是1g/m2以上、更优选是2g/m2以上、特别优选是2.5g/m2以上、进而更优选是3g/m2以上。
另外,从降低通气阻力、使片较薄而改善使用感、也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优选是20g/m2以下、更优选是15g/m2以下、特别优选是10g/m2以下、进而更优选是5g/m2以下。
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优选是1g/m2以上且20g/m2以下、更优选是2g/m2以上且15g/m2以下、特别优选是2.5g/m2以上且10g/m2以下、进而更优选是3g/m2以上且5g/m2以下。
通过克重M2设在如此范围内,能够稳定地呈现微粒的高捕集性能,且透气性也良好,能够达成使口罩用片10薄型化所带来的使用感提升。
另一方面,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优选是5g/m2以上、更优选是10g/m2以上、特别优选是15g/m2以上。由此,第1纤维层11能够对口罩用片10赋予充分的强度。
另外,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优选是55g/m2以下、更优选是50g/m2以下、特别优选是45g/m2以下。由此,能够将第1纤维层11的通气阻力控制得较低。
另外,在作为第1纤维层使用实施例4中使用的复合片时,此处所谓的克重M1是指该复合片整体的克重。
具有作为支承体的功能的第1纤维层11,相比于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的第2纤维层12,虽然通气阻力较小,但将第1纤维层11的通气阻力抑制得较低的话,从使口罩用片10能确保持适度的透气性、减轻使用时的闷热、更轻松地呼吸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的使用感。
第1纤维层11的克重与第2纤维层12的克重的关系,优选是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相对于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的比(M1/M2)处于规定的范围。
详细而言,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相对于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的比(M1/M2),从使充分呈现能够承受实际使用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超过0、更优选是0.25以上、特别优选是0.5以上。
另外,M1/M2从更加提高口罩用片10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低于20、更优选是17.5以下、特别优选是15以下。
通过将M1/M2值设在该范围内,能够将口罩用片10薄型化,由此能够提升口罩用片10的操作性。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的使用感。
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和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以前述的方法确定各纤维层的存在,在将各纤维层分离后,将分离了的各纤维层裁剪为20mm见方的形状,测量质量(g),将该质量除以裁剪出的片的面积(400mm2=0.0004m2)而计算得出。
典型而言,第1纤维层11的各面呈大致平坦。
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照,第2纤维层12典型地是其各面形成凹凸构造。详细地说,第2纤维层12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13;和配置在多个凸部13之间的凹部14。
凹部14优选具有接合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接合部15。
口罩用片10的该凹凸构造优选在该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呈现。此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
所谓自然状态是指未对口罩用片10施加任何外力的状态。
在凸部13中,优选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隔开间隔。结果在凸部13内部形成由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界定的空间。即,凸部13优选其内部中空。通过凸部13的内部呈中空,在对口罩用片10在其厚度方向上施加外力时,凸部13呈现对外力的缓冲作用,具有呈现高缓冲感的优点。而且,当凸部13的内部为中空时,在凸部受到来自横向的外力时,凸部容易灵活地变形,因此也具有减轻与肌肤的摩擦的优点。这些优点在将口罩用片10的第2纤维层12侧用作肌肤相对面时更为明显。此外,通过凸部13的内部为中空,相比于凸部13的内部为实心的情况,还具有能够有效地抑制通气阻力上升的优点。
凸部13典型的是沿一个方向连续延伸。图2所示的例子中,该一个方向是Y方向。
凹部14典型的是也沿着与凸部13延伸的方向的相同方向连续延伸。凸部13和凹部14沿作为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的X方向交替配置。
由此,典型而言,第2纤维层12具有:由凸部13构成的垄部;和由凹部14构成的槽部,形成它们沿同方向连续延伸而得的垄槽构造。
像这样,典型的口罩用片10的第1纤维层11侧的面(即第2面II)呈平坦面,第2纤维层12侧的面(即第1面I)为凹凸面。
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典型的由接合部15接合。
接合部15优选位于凹部14。
接合部15优选沿凹部14的延伸方向间隔性地形成多个,构成接合部排。本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
典型的接合部15的形状是圆形。但是,接合部15的形状并不局限在此,也可以为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和六边形等多边形以及其他形状。
另外,接合部15也可以形成为沿凹部14的延伸方向连续的接合部。
尤其从不会损伤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手感、与肌肤触感的观点出发,优选间隔性地形成接合部15。此外,从有效抑制口罩用片10的通气阻力的上升的观点出发,间隔性地形成接合部15是有利的。
接合部15例如通过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熔接或粘接而形成。
着眼于一个接合部排时,沿凹部14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接合部15间的距离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此外,着眼于一个接合部排时,构成该接合部排的各个接合部15的形状可以全部相同、或者也可以含有不同的二种以上形状的接合部。
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将对第2纤维层12平面投影时的单位面积设为S0,将该单位面积S0的第2纤维层12的表面积设为S1。此时,因第2纤维层12具有凹凸构造,优选S1的值大于S0的值。即,通过第2纤维层12具有凹凸构造,相比于第2纤维层12没有凹凸构造的情况,能够增加空气所通过的有效面积。通过增加有效面积,能够有效地抑制口罩用片10的通气阻力的上升。从此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平面投影图中的每单位面积S0的第2纤维层12表面积S1比率,优选超过1、更优选是1.3以上、特别优选是1.5以上。
另外,从凸部13的形态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平面投影图中的每单位面积S0的第2纤维层12的表面积S1比率,优选是3以下、更优选是2.8以下、特别优选是2.5以下。
从以上的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平面投影图中的每单位面积S0的第2纤维层12的表面积S1的比率,优选超过1且为3以下、更优选是1.3以上且2.8以下、特别优选是1.5以上且2.5以下。
如前所述,口罩用片10的捕集率H能够利用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的第2纤维层12的纤维径、克重来进行任意调整。另一方面,当提高口罩用片10的捕集率H时,能够通过口罩的空气量会减少,因此会造成通气阻力R升高。像这样,捕集率H与通气阻力R存在相互取舍(trade-off)的关系,无法容易地以高水平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和低通气阻力。本发明中,通过使第2纤维层12成为凹凸构造,能够增加口罩用片10的每单位面积的表面积S1/S0。由此,由后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得知,相比于S1/S0为1的比较例1~4,S1/S0超过1的实施例1~8能够以高水平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和低通气阻力。
S1相对于S0的比率按下述方法测量。使口罩用片10呈自然状态,切取任意面积S0'(例如10cm×10cm=100cm2)后,通过将口罩用片10层间剥离而分离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测量分离出的第2纤维层12没有起皱地呈平坦状态时的面积S1',由下式计算出S1相对于S0的比率。
S1/S0=S1'/S0'
但是,根据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的接合状态,在层间剥离时会有导致第2纤维层出现塑性变形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只要在两纤维层分离的凸部13处,利用切割刀等切断第1纤维层11,将第1纤维层11分割为单个的独立小片即可。通过这样做,因为第2纤维层能够扩展为平坦状态,所以能够测量所述S1'。当口罩用片10具有仅在一个方向上的伸缩性的情况下,代替所述S1'/S0',而计算图5所示的L1/L0,由此能够求取S1/S0值。或者,如图3所示,利用显微镜放大拍摄自然状态的口罩用片的厚度方向截面,从该图像测量第2纤维层的轮廓线的长度也能够计算得出。此外,当在第1纤维层11使用伸缩性片时,在自然状态的口罩用片10,在沿可伸长的方向相隔规定距离的2处标注标记,然后测量使口罩用片10在可伸长的方向上伸长至第2纤维层没有起皱而呈平坦时的标记间距离,由此也能够计算得出。另外,当口罩用片10具有后述的第3纤维层33(参照图15)时,以及具有第4纤维层43(参照图16和图17)时,只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即可。
从顺利地实现所述第2纤维层12的有效面积的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邻接的凸部13的中心间距离、即凸部13的节距优选设定在6mm以下、更优选设定在5mm以下、特别优选设定在4mm以下。
另外,从凸部13的形态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俯视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时,邻接凸部13的中心间距离优选设定为1mm以上、更优选设定为1.5mm以上、特别优选设定为2mm以上。
从以上观点出发,俯视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时,邻接的凸部13的中心间距离优选设定为1mm以上且6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1.5mm以上且5mm以下、特别优选设定为2mm以上且4mm以下。
从顺利地实现所述第2纤维层12的有效面积的观点出发,调整凸部13的顶点与凹部14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也是有效的。详细地说,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第1面I侧的凸部13的顶点与邻接于该凸部13的凹部14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E(参照图3),优选设定为1mm以上、更优选设定为1.5mm以上、特别优选设定为2mm以上。
从凸部13的形态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凸部13的顶点与邻接于该凸部13的凹部14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E,优选设定为4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3.5mm以下、特别优选设定为3mm以下。
从以上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自然状态下,将凸部13的顶点与邻接于该凸部13的凹部14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E,优选设定为1mm以上且4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1.5mm以上且3.5mm以下、特别优选设定为2mm以上且3mm以下。
凸部13的顶部与凹部的14底点之间的高低差E按下述方法测量。首先,如图3所示,测量凸部13的顶部的高度T1。接着测量凹部14的底点的高度T2。高低差E能够由T1-T2计算得出。另外,图3中,在接合部15描绘成第2纤维层12的厚度变薄的状态,但由T2的非接合部定义。即,图3所示的形态的T2等于第1纤维层11的厚度和第2纤维层12的厚度的加和。另一方面,T1由在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厚度上加以凸部13内的中空空间的高度而得的高度定义。由此,高低差E成为中空空间的高度。作为具体的测量方法,只要利用显微镜放大拍摄口罩用片10的厚度方向截面,从图像处理直接测量高低差E(换言之,中空空间的高度E)即可。或者,使激光位移计从口罩用片10上表面扫描而测量T1、T2,也可以计算出高低差E。另外,当口罩用片10具有后述第3纤维层33(参照图15)时、以及具有第4纤维层43(参照图16与图17)时,因为高低差E的定义并无改变,所以只要按同样方法测量即可。
口罩用片10从使用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的观点出发,优选在第1面I和/或第2面II,从该面向片厚度方向起毛1mm以上的纤维在每1cm存在10根以上。当将口罩用片10用作例如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更换用过滤片时,不易发生位置偏移是特别有效的。从此观点出发,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和/或第2面II的起毛纤维的根数优选是10根/cm以上、更优选是15根/cm以上、特别优选是18根/cm以上。
另外,从使口罩用片10的手感、肌肤触感良好的观点出发,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和/或第2面II中的起毛纤维的根数,优选是50根/cm以下、更优选是40根/cm以下、特别优选是30根/cm以下。
从以上观点出发,在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和/或第2面II中,从该面向片厚度方向起毛1mm以上的纤维的根数,优选是10根/cm以上且50根/cm以下、更优选是15根/cm以上且40根/cm以下、特别优选是18根/cm以上且30根/cm以下。
当将口罩用片10用作例如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更换用过滤片时,从使用中的过滤片与口罩主体之间不易发生位置偏移的观点出发,使用时成为非肌肤相对面的面的起毛纤维的根数特别优选满足上述范围。典型的是第1纤维层11的外表面形成第2面II,更优选第2面II的起毛纤维的根数具有上述值。
口罩用片10的起毛纤维的根数按下述方法测量。
[起毛的纤维的测量方法]
图6的(a)~(c)是表示在25℃、50%RH的环境下,测量构成口罩用片10的纤维中有起毛的纤维的根数的方法的示意图。首先,从测量的片利用锐利的剃刀切取40mm×40mm的测量片,如图6的(a)所示,将测量片的起毛面沿拆回线Z山折(mountain fold)而形成测量样品104。接着,将该测量样品104放置在黑色的衬纸上,如图6的(b)所示,进而在其上放置开有纵10mm×横10mm的孔107的黑色衬纸。此时,如图6的(b)所示,测量样品104的折线105配置成能够从上侧的黑色衬纸的孔107看到的状态。两张衬纸使用富士共和制纸股份有限公司的“KENRAN(黑)令重(ream weight)265g”。然后,从上侧的衬纸的孔107的两侧,在分别沿折线105向外侧离开10mm的位置放置50g的重物,制成测量样品104完全折叠的状态。接着,如图6的(c)所示,使用显微镜(KEYENCE股份有限公司制VHX-900),以20倍的倍率观察衬纸的孔107内,在相比于从测量样品104的折线105向上方1mm平行移动了的位置处形成的假想线108更向上方起毛的纤维视为起毛了的纤维,计测每1cm的起毛的纤维根数。测量在9处实施,将它们的平均值(将小数点第二位四舍五入)设为起毛的纤维的数量。此外,在计算起毛的纤维的数量时,例如像图6的(c)所示的纤维106a那样,存在2次穿过从折线105起向上方的1mm处的假想线108的纤维时,将该纤维算为2根。具体而言,图6的(c)所示的例子中,仅1次穿过假想线108的纤维存在4根,2次穿过假想线108的纤维106a存在1根,将2次穿过的纤维106a算为2根,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成为6根。
为了使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和/或第2面II起毛,使起毛纤维的根数满足上述值,例如在后述图10所示的口罩用片的第1制造方法中,只要对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使用的第1纤维片11A的前体即复合材11B,使用齿槽延伸装置25实施延伸处理即可。
关于构成口罩用片10的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从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和良好的透气性的观点、以及制造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由以规定方法制造出的无纺布构成。作为无纺布能够举例选自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静电纺丝无纺布的任一种。此外,也能够使用这些无纺布中的2种以上的无纺布的层叠体、或这些无纺布与此外的其他无纺布的层叠体。
构成这些无纺布的树脂只要具有纤维形成能力,则其种类无特别的限制。例如能够使用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
特别是关于第2纤维层12,因为该层如上所述主要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所以优选由容易达成目标的无纺布构成。从此观点出发,第2纤维层12优选是熔喷无纺布或静电纺丝无纺布。
特别是由更细的纤维构成过滤层,能够提升捕集性、降低克重,从该观点出发更优选是静电纺丝无纺布。
熔喷无纺布是将具有纤维形成能力的原料树脂的熔融液,用热风运送进行拉延从而形成纤维,将该纤维堆积在捕集体上而制造的无纺布。静电纺丝无纺布是使具有纤维形成能力的树脂的溶液或熔融液带电而向电场中喷出,利用该电场将喷出液拉延而形成纤维,将该纤维堆积在捕集体上而制造的无纺布。
另一方面,关于第1纤维层11,因为该层如上所述主要具有口罩用片10中的作为支承体的功能,所以优选由容易达成目标的无纺布构成。从此观点出发,第1纤维层11优选是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或针刺无纺布、或者这些无纺布中的2种以上的无纺布的层叠体、或者这些无纺布与此外的其他无纺布或其他材料的层叠体。
特别是强度较强会使得保形性高、能够保护第2纤维层,从此观点出发,更优选是纺粘无纺布。
特别是在通过后述的图10所示的第1制造方法制造口罩用片10时,作为第1纤维层11优选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作为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例如能够举出作为构成纤维含有弹性纤维的无纺布、以及由非弹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和弹性体(例如弹性丝)的复合材料等。
在第1纤维层11具有伸缩性时,典型的口罩用片10也整体呈现伸缩性。此时,凸部13与凹部14的延伸方向成为与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将口罩用片10用于口罩时,从提高服贴性的观点出发,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方向优选与从嘴巴向耳朵去的方向大致一致。换言之,凸部13与凹部14的延伸方向优选与口罩的从嘴巴向耳朵去的方向大致正交。
更优选用作第1纤维层11的无纺布是含有弹性丝的无纺布,特别优选使用的无纺布是含有弹性丝和非弹性纤维的无纺布。图7表示了具有由含有弹性丝和非弹性纤维的无纺布构成的第1纤维层11的口罩用片10。
第1纤维层11中,优选弹性丝21以实质上非伸长状态接合于含有非弹性纤维的无纺布20、20。此外,优选具有在2个无纺布20、20接合有多个弹性丝21的结构。
多个弹性丝21优选彼此不交叉地以在一个方向X延伸的方式排列设置,由此能够在上述一个方向X进行伸缩。而且,由此能够获得第1纤维层11和具有该第1纤维层11的口罩用片10在弹性丝21的延伸方向上伸长时,不易发生与该方向正交的宽度缩小的缩幅现象的优点。各弹性丝21只要没有相互交叉,则可以直线状延伸、或者也可以蜿蜒延伸。此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
另外,多个弹性丝21优选在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此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
构成第1纤维层11的1个或多个无纺布20、20均优选可伸长。1个或多个无纺布20、20典型的是含有实质上非弹性的纤维,实质上是非弹性的。
弹性丝21的“弹性”和无纺布20非弹性的“弹性”,是指可伸长,且从相对于原长度伸长了50%状态(原长度的150%,即形成1.5倍长度的状态)释放力时,能恢复至原长度的110%以下的长度的性质。
在确认口罩用片10中的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性”时,利用第2纤维层12是“非伸缩性”的,直接使用口罩用片10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确认即可。或者,也可以与前述方法同样,对口罩用片10实施层间剥离而分离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按照上述方法直接测量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性”。
无纺布20、20优选能够在与弹性丝21延伸的X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伸长。
本说明书中,所谓“可伸长”包括:(1)无纺布20、20的构成纤维本身伸长的情况;和(2)即使构成纤维本身不伸长,由于在交点处结合的纤维间分离、或因纤维彼此的结合等使由多根纤维形成的立体构造出现构造性变化、或构成纤维被扯断、或纤维的松弛被拉伸,而使得无纺布整体伸长的情况。
各无纺布20、20可以是在与弹性丝21接合前的坯料的状态就可伸长。或者,虽在与弹性丝21接合前的坯料的状态时不能伸长,但实施加工使与弹性丝21接合后成为可伸长,变成能进行伸长。作为使无纺布20可伸长的具体方法能够举出热处理、辊间延伸、利用齿槽或齿轮进行的啮入延伸、利用拉幅机进行的拉拔延伸等。鉴于后述的口罩用片10的优选制造方法,从弹性丝21熔接于无纺布20时的该无纺布20的运送性良好等点出发,该无纺布20优选在坯料的状态时不可伸长。
构成第1纤维层11的多个弹性丝21优选分别遍及第1纤维层11全长地实质上连续。各弹性丝21典型的是含有弹性树脂。
弹性丝21能够为线状的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或者,能够由干式纺丝(熔融纺丝)、或湿式纺丝获得。弹性丝21优选是不暂时对其进行卷取地直接进行熔融纺丝而得的。此外,弹性丝21优选是使未延伸丝进行延伸而得的。
另外,弹性丝21优选由弹性树脂以熔融或软化状态延伸而形成。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弹性丝21以非伸长状态接合于无纺布20。
作为延伸的具体操作能够举例:(a)对成为弹性丝21的原料的树脂进行熔融纺丝而暂时获得未延伸丝,对该未延伸丝的弹性丝再度加热,以软化温度(硬链段(hardsegment)的玻璃转化温度Tg)以上状态进行延伸的操作;(b)将对成为弹性丝21的原料的树脂进行熔融纺丝而得的熔融状态的纤维直接延伸的操作。后述的口罩用片10的优选制造方法中,弹性丝21是将由熔融纺丝而获得的熔融状态的纤维直接延伸而得的。
各弹性丝21优选遍及其全长地接合于无纺布20、20。
所谓“遍及全长地接合”是指与弹性丝21接触的所有纤维(无纺布20的构成纤维)不需要与该弹性丝21接合,而以在弹性丝21不存在有意形成的非接合部的方式接合弹性丝21和无纺布20的构成纤维。
作为弹性丝21与无纺布20、20的接合方式例如能够举出熔接、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等。优选是在利用熔融纺丝获得的弹性丝21固化前,使该弹性丝21熔接于无纺布20。此时,在将无纺布20与弹性丝21接合前,能够进行作为辅助性接合手段的粘接剂的涂敷。或者,在使各无纺布20与弹性丝21接合后,也能够进行作为辅助性接合手段的热处理(蒸汽喷射、热压纹)、机械交缠(针刺、水刺)等。
无纺布20与弹性丝21的接合中,熔融或软化状态的弹性丝21仅通过在与无纺布20接触的状态固化就能够达成,即能够不使用粘接剂地进行接合,这从提高第1纤维层11的柔软性的方面来说是优选的。
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性因弹性丝21的弹性而呈现。当将第1纤维层11向与弹性丝2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拉伸时,无纺布20、20与弹性丝21一起伸长。当解除第1纤维层11的拉伸时,弹性丝21收缩,随着该收缩,无纺布20恢复至拉伸前的状态。
作为第1纤维层11优选使用通过以下处理而呈现伸缩性的纤维层:在非伸缩性的无纺布20、20接合非伸长状态的弹性丝21,制作非伸长性的复合材,然后将该复合材用作坯料片,使其通过交替地具有凸条部和槽且彼此啮合的一对凹凸面间、具体来说是具有齿槽的一对辊26、27间,从而呈现伸缩性。此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
作为在口罩用片10使用的第1纤维层11的优选例能够举例使非伸长性的复合材11B(参照图10)通过一对齿槽辊26、27间进行制造的实施方式。在用于从非伸长性的复合材11B获得第1纤维层11的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中,使用此种齿槽延伸装置的情况下,第1纤维层11明显呈现以下所示的形态。
具体而言,伸长状态的第1纤维层11中,沿弹性丝21延伸的方向X,交替地排列高克重部22和低克重部23。高克重部22和低克重部23在与弹性丝21延伸的X方向正交的Y方向上分别以带状延伸。高克重部22与低克重部23相比,克重较大且厚度较厚。低克重部23与高克重部22相比,克重较小且厚度较薄。
高克重部22和低克重部23优选以一定的周期交替排列。
各高克重部22优选彼此实质上等宽(等幅),各低克重部23也优选彼此实质上等宽。各高克重部22为实质上等宽是指多个高克重部22中,宽度最大的高克重部与宽度最小的高克重部的宽度的差在10%以内。各低克重部23为实质上等宽是指多个低克重部23中,宽度最大的低克重部与宽度最小的低克重部的宽度的差在10%以内。
此实施方式的沿弹性丝21延伸的方向X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
接着,对口罩用片的优选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第1制造方法包括将第1纤维片11A与作为第2纤维层12的坯料的第2纤维片12A部分接合,而获得口罩用片10的接合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前体制造步骤,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制造作为第1纤维片11A的前体的复合材11B;和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对所述复合材11B实施延伸加工,获得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的、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11A。此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
更具体地说明,本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在使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11A伸长了的状态下,在第1纤维片11A的一个面侧重叠第2纤维片12A的步骤;和将两个片11A、12A部分接合的步骤。
为了获得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11A,优选作为前步骤进行前体制造步骤和其延伸加工步骤。
作为第2纤维片12A,优选使用平均纤维径小于第1纤维片11A的片。这是因为在口罩用片10中,第2纤维片12A使用于具有作为过滤件的功能的部分,第1纤维片11A使用于具有作为支承体的功能的部分。
前体制造步骤中,优选将多根弹性丝21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且实质上非伸长状态接合于无纺布20、20,而获得作为第1纤维片11A的前体的复合材11B。更具体而言,优选将从纺丝喷嘴16纺出的熔融状态的多个弹性丝21以规定速度牵拉使其延伸,并且在该弹性丝21固化前,以该弹性丝21不彼此交叉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使该弹性丝21熔接于2个无纺布20、20。由此,多个弹性丝21以实质上非伸长状态遍及它们的全长地接合于无纺布20、20,而制造作为第1纤维片11A的前体的复合材11B。
用于形成弹性丝21的纺丝喷嘴16设置于纺丝头17,纺丝头17连接于挤出机。能够经由齿轮泵将树脂供给至纺丝头17。利用挤出机进行了熔融混炼的弹性树脂被供给至纺丝头17。
在纺丝头17中,优选多个纺丝喷嘴16直线状地配置成一排。纺丝喷嘴16优选沿2个无纺布20、20的宽度方向配置。
纺出的熔融状态的弹性丝21优选与从各个坯料以相同速度送出的2个无纺布20、20合流,被夹持在两个无纺布20、20间而以规定速度被牵拉。
弹性丝21的牵拉速度优选与两个无纺布20、20的送出速度一致。
弹性丝21的牵拉速度相对于纺丝喷嘴孔内的树脂吐出速度,优选以延伸倍率为1.1倍以上、优选为4倍以上、更优选为10倍以上的方式被调节。
另外,优选以该延伸倍率为400倍以下、优选为100倍以下、更优选为80倍以下的方式调节。
弹性丝21优选在其固化前、即以可熔接状态与2个无纺布20、20合流。结果,弹性丝21在被2个无纺布20、20夹持的状态下,熔接于这些无纺布20、20。即,仅利用由呈可熔接状态的弹性丝21产生的熔融热,该弹性丝21就会与2个无纺布20、20熔接。结果,获得的第1纤维片11A不易发生在无纺布20、20的边界面的整个区域涂敷粘接剂时产生的僵硬,使得片的柔软性优异。
使弹性丝21与2个无纺布20、20合流时,优选使各弹性丝21不相互交叉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优选在使弹性丝21与含非弹性纤维的2个无纺布20、20合流而在两个无纺布20、20之间夹持着该弹性丝21的状态下,将它们三者利用一对夹辊18、18进行夹压。由此获得在2个无纺布20、20间夹持着弹性丝21的复合材11B。
在作为2个无纺布20、20使用了原本不具伸长性的材料时,优选实施能够使无纺布20可伸长的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中,使用齿槽延伸装置25,对两个无纺布20、20实施延伸处理。本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
该延伸处理是使复合材11B沿弹性丝21的延伸方向延伸,对两个无纺布20、20赋予伸长性的处理。此处所谓赋予伸长性也涵盖大幅提升稍具伸长性的无纺布20的伸长性的情况。
齿槽延伸装置25优选具有相互啮合的一对齿槽辊26、27,该一对齿槽辊26、27在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作为凸条部的齿;和形成在齿与齿之间且在轴向上延伸的槽。
使用齿槽延伸装置25的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中,对一对齿槽辊26、27间供应由前体制造步骤得到的复合材11B,通过使复合材11B延伸,获得复合材11B中含有的无纺布20、20变成可伸长的第1纤维片11A。作为齿槽辊26、27的齿形,能够使用一般的渐开线齿形、摆线齿形,特别优选它们的齿宽较小的齿形。
由此,通过复合材11B被一对齿槽辊26、27等部分延伸,能够得到第1纤维片11A。获得的第1纤维片11A沿弹性丝21的延伸方向表现出伸缩性。
另外,图9和图10中,表示了将复合材11B卷成筒状而形成筒状物11R后,对从筒状物11R绕出的复合材11B实施延伸处理的情况,但也可以将制造出的复合材11B不卷成筒状地导入使用齿槽辊26、27的齿槽延伸装置中。
获得的第1纤维片11A优选形成在输送方向上伸长的状态,在此伸长状态下与第2纤维片12A合流。
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步骤中,优选对由伸长状态的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重叠而成的层叠片10A,实施使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部分接合的接合加工。
接合加工中,能够使用能够使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部分接合的任意装置。例如能够使用热封装置、超声波封合装置、高频封合装置等。
第1纤维片11A的与第2纤维片12A接合时的、沿弹性丝21延伸的方向的伸长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上、更优选为1.2倍以上。
而且,优选为3倍以下、更优选为2.5倍以下。
将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接合时,优选两个片11A、12A的输送方向与弹性丝21延伸的方向一致。第1纤维层11的伸长倍率通过伸长状态时的长度除以伸长前未施加外力状态下的长度即自然状态的长度而求得。
优选使用具有超声波焊头42的超声波封合装置40,对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之间实施部分接合的接合加工。
超声波封合装置40典型的是具有支承辊41。该支承辊41支承层叠片10A的朝向超声波焊头42侧的超声波施加面的相反侧的面。
另外,在超声波焊头42的前端面或支承辊41的表面,优选以与形成于口罩用片10的接合部15对应的图案形成有接合用凸部(未图示)。在将层叠片10A夹在支承辊41与超声波焊头42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超声波焊头42对层叠片10A施加超声波。由此,在层叠片10A,形成由构成第1纤维片11A的无纺布20和第2纤维片12A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熔融或软化、而将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部分接合的接合部15。
层叠片10A中的朝向超声波焊头42侧的超声波施加面可以为第1纤维片11A侧的面,也可以为第2纤维片12A侧的面。
本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图10中,附图标记28和29是夹辊,附图标记12R是卷绕了第2纤维片12A的筒状物。夹辊典型的是表面平滑的辊。
支承辊41可以是被旋转驱动的辊,也可以是与被输送的片联动地进行施转的从动辊。此外,也可以代替支承辊41,使用不会旋转的支承部件。
在与弹性丝21延伸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间隔性地形成多个接合部15时,优选将弹性丝21的延伸方向X设为层叠片10A的输送方向。作为超声波焊头42或支承辊41,优选使用在与层叠片10A的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有多个接合用凸部(未图示)的结构。
通过使用超声波封合装置40形成接合部15,能够获得目标的口罩用片10。详细地说,通过解除对口罩用片10在输送方向上施加的张力,呈伸长状态的弹性丝21收缩。由此,第2纤维层12中的位于接合部15彼此间的部分向离开第1纤维层11的方向突出。由此能够得到图2所示的形成有多个中空的凸部13的口罩用片10。
接着,对口罩用片的第2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制造方法不同于第1制造方法,是第1纤维层11为非伸缩性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
本制造方法包括:在已凹凸赋形的第2纤维片12A的一个面侧,重叠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的第1纤维片11A的步骤;和将第2纤维片12A与第1纤维片11A接合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对作为第2纤维层12的坯料的第2纤维片12A实施凹凸赋形的步骤。
另外,优选将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12A的凹部与第1纤维片11A接合。本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
首先,对第2纤维片12A的凹凸赋形进行说明。第2纤维片12A的凹凸赋形优选利用具有第1辊31和第2辊32的赋形装置30进行,该第1辊31的周面呈凹凸形状,该第2辊32在周面具有形成为与第1辊31的凹凸形状啮合的形状的凹凸形状。
第1辊31和第2辊32优选均是沿辊的旋转方向交替地具有沿辊的旋转轴延伸的凸条部31A和凹条部31B的构造。
第1辊31与第2辊32构成为在使两个辊的周面啮合的状态下,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
在两个辊31、32啮合的状态下,对两个辊31、32的啮合部供给第2纤维片12A,而对第2纤维片12A实施凹凸赋形。两个辊31、32的啮合部中,第2纤维片12A的多处被第2辊32的凸条部押入第1辊31的凹条部中,该被押入的部分成为目标的口罩用片的凸部13。
在凹凸赋形时,在第1辊31的周面从该周面的外部向第1辊31的内部抽吸空气而使第2纤维片12A紧贴于该周面,这从可靠地对第2纤维片12A实施凹凸赋形的方面考虑是优选的。为了达成此目的,优选在设置于第1辊31的凹条部预先设计抽吸孔(未图示),通过该抽吸孔从第1辊31的外部向内部抽吸空气。
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12A优选以被保持于第1辊31的周面的状态进行输送,从啮合部分移动。
另一方面,第1纤维片11A从其坯料被送出,与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12A重叠。在使两个片11A、12A重叠的同时、或重叠后,两个片11A、12A被导入超声波封合装置40。超声波封合装置40优选具有超声波焊头42。在超声波封合装置40中,第1纤维片11A与第2纤维片12A之间被部分接合,而形成上述接合部15。
两个片11A、12A的接合优选在第1辊31的凸条部31A与超声波焊头42之间进行。由此,两个片11A、12A的接合由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12A的凹部、即第2纤维片12A中的位于第1辊31的凸条部上的部分与第1纤维片11A进行。
本制造方法中,与第1制造方法同样,作为第2纤维片12A,优选使用平均纤维径小于第1纤维片11A的片。此外,本制造方法中,与第1制造方法不同,不需要将第1纤维片11A形成为伸长状态。
根据图11所示的制造方法,也能够顺利地获得目标的口罩用片。
另外,图11所示的制造方法中,因第2纤维片12A利用第1辊31和第2辊32进行凹凸赋形,而存在该第2纤维片12A的构成纤维遭受变形的情况。与不同,在之前说明的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中,没有对第2纤维片12A实施凹凸赋形,因此该第2纤维片12A不会遭受变形。于是,若将图11所示的制造方法和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进行比较,则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具有第2纤维片12A遭受变形的程度较小的优点。
由此获得的口罩用片本身能够用作口罩的口罩主体。
例如在将第2纤维层12具有由凸部13和凹部14构成垄槽构造的口罩用片10用作口罩的口罩主体时,从获得良好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以口罩用片10的凸部13成为口罩1的纵向的方式组装于口罩。本实施方式如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
另外,在口罩用片10的第1纤维层11具有伸缩性,由此使口罩用片10整体具有伸缩性的情况下,从提高口罩1的服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伸缩方向成为口罩1的横向、即连结一对挂耳部1B、1B的方向的方式,将口罩用片10组装于口罩1。
另外,将口罩用片10组装于口罩1时,从良好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口罩用片10中的形成有凹凸构造一侧的面即第1面用作肌肤相对面。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不仅可以用作口罩1的口罩主体1A,也可以用作口罩主体1A和挂耳部1B、1B。此时,口罩1中优选口罩主体1A和挂耳部1B、1B一体形成,在两者间不存在接缝等接合处。本实施方式如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此种口罩1例如按图13的(a)~图13的(c)所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制造。
详细地说,首先如图13的(a)所示,将图2所示的口罩用片10、或后述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的口罩用片10,沿与凸部13和凹部1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对折。对折优选以口罩用片10的第1面彼此相对的方式进行。接着,如图13的(b)所示,在折线J的附近,将对折了的口罩用片10相互接合。接合以形成从人的鼻至下颚、口罩1的纵中心线贴合的曲线形状的接合线K的方式进行。最后如图13的(c)所示,将对折状态的口罩用片10以口罩主体1A和挂耳部1B一体形成的方式实施冲裁。通过依次进行这些步骤,能够顺利地进行作为目标的口罩1的制造。
也可以代替上述方法,准备2个相同形状的口罩用片10,以各口罩用片10中的第1纤维层11侧分别处于外侧的方式,将2个片重叠而形成层叠体。通过对该层叠体实施上述图13的(b)和(c)所示的加工,能够制造作为目标的口罩1。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除了能够将其用作口罩本身之外,也可以用作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例如作为具有口罩主体1A和配置在其内侧的过滤片1F的口罩1的过滤片1F,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口罩用片。
该过滤片1F优选与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的口罩主体1A同样地形成为立体形状。本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
例如将第2纤维层12具有由凸部13和凹部14构成的垄槽构造的口罩用片10用作过滤片1F时,从良好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以口罩用片10的凸部13处于口罩1的纵向的方式使用。
而且,在将口罩用片10用作过滤片1F时,从良好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口罩用片10的形成有凹凸构造一侧的面即第1面,用作肌肤相对面。
接着,对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该实施方式仅以不同于此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均能够适用此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中,优选在第2纤维层12的面中的、与第1纤维层11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3纤维层33。第3纤维层33的外表面、即与第2纤维层12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成为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主要来说,第1面I位于第3纤维层33中的与第2纤维层12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第3纤维层33优选与第2纤维层12同样地形成为凹凸形状。
第3纤维层33的凹凸形状是与第2纤维层12的凹凸形状呈互补的形状,第3纤维层33优选具有沿着第2纤维层12(依照第2纤维层12的形状)的形状。通过第3纤维层33具有此种形态,相比于第3纤维层33平坦的情况,能够降低通气阻力R。而且,在将口罩用片10以第3纤维层33与肌肤抵接的方式使用时,也具有减少肌肤与第3纤维层33的接触面积,降低肌肤与第3纤维层33之间的摩擦的优点。
第3纤维层33优选紧贴于第2纤维层12,在二者间不存在空隙。
第3纤维层33与第2纤维层12优选通过纤维的络合进行结合,或者利用粘接剂进行结合。从不会导致口罩用片10的手感降低的观点出发,第3纤维层33与第2纤维层12优选通过纤维的络合进行结合。
第3纤维层33的凸部优选位于与第2纤维层12的凸部相同的位置。同样,第3纤维层33的凹部优选位于与第2纤维层12的凹部相同的位置。
而且,第3纤维层33的接合部15的位置与第2纤维层12的接合部15位置,优选在俯视口罩用片10时相同。
本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该图中,对于与图2~图14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2纤维层12相比于第3纤维层33,优选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
第3纤维层33具有保护第2纤维层12的功能。详言之,如前所述,第2纤维层12从兼顾颗粒的良好捕集性能和低通气阻力的观点出发,相比于第3纤维层33,优选其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较小,且优选克重较低。其结果是,第2纤维层12可能强度变低,因此存在导致在口罩用片10的制造过程、或口罩用片10的使用中第2纤维层12遭受损伤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此种不良情况,通过在第2纤维层12的外表面层叠第3纤维层33,利用第3纤维层33保护第2纤维层12。为达成此目的,第3纤维层33优选与第2纤维层12相比是高强度的。
从该第3纤维层33的强度的观点出发,第3纤维层33的克重优选是5g/m2以上、更优选是10g/m2以上、特别优选是12g/m2以上。
另一方面,从确保用作口罩用片10时的柔软性、配戴在人的脸部时无间隙地服贴的观点出发,第3纤维层33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下、更优选为2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18g/m2以下。
另外,通过配设第3纤维层33,较大的颗粒会被第3纤维层33捕集,因此第2纤维层12只要捕集微粒便可,结果能够期待延长作为过滤件的寿命。第3纤维层33的捕集率越接近第2纤维层12的捕集率,则第3纤维层33越有寿命短于第2纤维层12的可能性。即,优选第3纤维层33的捕集率低于第2纤维层12的捕集率,且两者的捕集率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此观点出发,第3纤维层33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优选低于第2纤维层12。具体而言,第3纤维层33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优选为0%以上且低于60%、更优选低于50%。
另外,第3纤维层33如上所述必须保护第2纤维层12,且不会损伤口罩用片10的透气性。从此观点出发,关于通气阻力,优选第3纤维层33也低于第2纤维层12。具体而言,优选超过0kPa·s/m且为0.1kPa·s/m以下、更优选为0.05kPa·s/m以下。
从上述同样的观点出发,第3纤维层3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大于第2纤维层12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具体而言,第3纤维层3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以大于第2纤维层12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条件,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
另外,第3纤维层3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0μm以下。
作为满足以上诸项条件的第3纤维层33,例如能够列举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
制造本实施方式的3层构造的口罩用片10的方法,基本与双层构造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同样。例如在依据第1制造方法制造图15所示的口罩用片10时,只要将已层叠有作为第3纤维层33的坯料的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以该第2纤维片与第1纤维片相对的方式,与第1纤维片重叠而进行接合即可。重叠以第2纤维片与第1纤维片相对的方式进行。作为第3纤维片,优选使用平均纤维径大于第2纤维片的片。
采用第1制造方法和采用第2制造方法的任一种情况下,为了层叠第3纤维片和第2纤维片,在预先制造的第3纤维片的一个面上堆积纺丝出的纤维而获得第2纤维片,这从生产性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例如将预先制造的纺粘无纺布的坯料一边在一个方向上输送,一边在该纺粘无纺布的一个面堆积通过静电纺丝法纺丝而得的纤维,从而能够制造第3纤维片。由此,能够使第3纤维层33与第2纤维层12通过纤维的络合进行结合。
另一方面,在依据第2制造方法制造图15所示的口罩用片10时,只要对层叠有作为第3纤维层33的坯料的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与第3纤维片一起实施凹凸赋形,接着将第3纤维片和第2纤维片的层叠体,以第2纤维片与第1纤维片相对的方式,重叠于第1纤维片并接合即可。此时,作为第3纤维片,也优选使用平均纤维径大于第2纤维片的片。
接着,对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这些实施方式仅就不同于此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均能够适用此前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此外,这些实施方式的典型例如图16~图18所示,对与图1~图15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10也能够在具有第1、2、3纤维层的口罩用片上再层叠一层纤维片。作为一例,在口罩用片10所具有的第3纤维层33的面中的、与第2纤维层12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4纤维层43。第4纤维层43的外表面、即与第3纤维层33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成为口罩用片10的第1面I。简言之,第1面I位于第4纤维层43中的、与第3纤维层33的相对面的相反侧。此例如图16所示。
第4纤维层43优选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同样地形成为凹凸形状。
第4纤维层43的凹凸形状优选形成为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凹凸形状互补的形状,第4纤维层43具有沿着第3纤维层33的形状。
第4纤维层43优选紧贴于第3纤维层33,在两者间不存在空隙。
第4纤维层43与第3纤维层33优选通过纤维络合进行结合,或者利用粘接剂进行结合。从不会导致口罩用片10的手感降低的观点出发,第4纤维层43与第3纤维层33优选通过纤维络合进行结合。
俯视口罩用片10时,第4纤维层43的凸部优选位于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凸部相同的位置。同样,俯视口罩用片10时,第4纤维层43的凹部优选位于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凹部相同的位置。
而且,第4纤维层43的接合部15的位置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接合部15的位置,优选在俯视口罩用片10时相同。
第4纤维层43具有对口罩用片10赋予适度刚性的功能。如前所述,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的第3纤维层33,也对该口罩用片赋予适度刚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除第3纤维层33外还使用第4纤维层43,能够对口罩用片10赋予更适度的刚性。由此,使用本发明的口罩用片的口罩,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配戴时因片中产生的应力而形状崩坏的情况。
从对口罩用片10赋予适当刚性的观点出发,第4纤维层43的克重优选为5g/m2以上、更优选为10/m2以上、特别优选为12g/m2以上。
另外,第4纤维层43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下、更优选为2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18g/m2以下。
另外,从口罩用片10有效用作空气过滤件的观点出发,第4纤维层43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优选为0%以上且低于60%、更优选低于50%。第4纤维层43优选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比第2纤维层12低。以捕集率H低于第2纤维层12为条件,第3纤维层33和第4纤维层43的捕集率H的大小不予考虑。
另外,第4纤维层43优选对口罩用片10赋予作为空气的过滤件的功能,且不损伤透气性。从此观点出发,第4纤维层43的通气阻力R优选超过0kPa·s/m且为0.1kPa·s/m以下、更优选为0.05kPa·s/m以下。
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出发,第4纤维层4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
另外,第4纤维层4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0μm以下。第4纤维层4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优选大于第2纤维层12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以大于第2纤维层12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条件,第3纤维层33和第4纤维层43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的大小不予考虑。
作为满足以上诸项条件的第4纤维层43,例如能够列举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与图3和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同样,能够使用图10和图11所示的方法很好地制造。
关于在具有第1、2、3纤维层的口罩用片上,进一步层叠一层纤维片的其他例,在第1纤维层11的面中的、与第2纤维层12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4纤维层43。第4纤维层43的外表面,即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成为口罩用片10的第2面II。简言之,第2面II位于第4纤维层43中的与第1纤维层11的相对面的相反侧。此例如图17所示。
第4纤维层43优选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同样地具有凹凸形状。
第4纤维层43的各面形成有凹凸构造。详细地说,第4纤维层43设置有:向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53;和配置在多个凸部53之间的凹部54。
凹部54具有第1纤维层11和第4纤维层43被接合的接合部55。
俯视口罩用片10时,第4纤维层43的凸部53优选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凸部13位于相同位置。同样,俯视口罩用片10时,第4纤维层43的凹部54优选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凹部14位于相同位置。
而且,第4纤维层43的接合部55的位置与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接合部15位置,在俯视口罩用片10时优选是相同位置。
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4纤维层43与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中使用的第4纤维层43同样,具有对口罩用片10赋予适度刚性的功能。由此,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与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口罩用片同样,口罩用片10具有适度刚性。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的第4纤维层43的详细内容与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的第4纤维层同样。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例如通过以下所述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第1纤维片11A、作为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33的坯料的层叠纤维片33A、和作为第4纤维层43的坯料的第4纤维片43A部分接合,而获得口罩用片10的接合步骤。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前体制造步骤,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制造作为第1纤维片11A的前体的复合材11B;和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对所述复合材11B实施延伸加工,获得作为第1纤维层11的坯料的、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11A。本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图18中的附图标记33R和43R分别是卷绕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而成的筒状物。另外,前体制造步骤和伸缩性呈现处理步骤的详细内容与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同样,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第1纤维片11A优选具有伸缩性。第1纤维片11A优选呈在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在该伸长状态下与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合流。
接着,优选对由伸长状态的第1纤维片11A、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重叠而成的层叠片10A,实施将第1纤维片11A、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部分接合的接合加工。
在接合加工中,能够使用能够使第1纤维片11A、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部分接合的任意装置。例如能够使用热封装置、超声波封合装置、高频封合装置等。
以后的操作的详细内容与图10所示的制造方法同样,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在将第1纤维片11A、层叠纤维片33A和第4纤维片43A部分接合后,通过释放对口罩用片10在输送方向上施加的张力,处于伸长状态的第1纤维层11收缩。由此,第2纤维层12中的、位于接合部15彼此间的部分向离开第1纤维层11的方向突出。同样,第4纤维层43中的、位于接合部55彼此间的部分向离开第1纤维层11的方向突出(该突出方向与第2纤维层12的突出方向反向)。由此,能够获得如图17所示的形成有多个中空的凸部13、53的口罩用片10。
以上,对本发明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口罩主体1A和挂耳部1B均由本发明的口罩用片构成,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仅口罩主体1A由本发明的口罩用片构成,而挂耳部1B由其他材料,例如橡胶绳、伸缩性无纺布等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口罩用片能够适用的口罩形状并不仅局限于图12的(a)和图12的(b)所示的形状,例如形成有在横向延伸的多个褶皱的、俯视呈矩形的口罩中,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口罩用片。
另外,图14所示的过滤片1F呈立体形状,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将过滤片形成为平坦形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中形成的凸部13和凹部14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呈散布状地配置凸部和凹部。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在无特别声明的前提下,“%”是指“质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依据图11所示的方法制造口罩用片。
(1)第1纤维片的准备
准备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的、由聚丙烯(以下也称“PP”)树脂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将该第1纤维片用作第1纤维层。
(2)第3纤维片的准备
准备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的、由PP树脂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将该第3纤维片用作第3纤维层。
(3)第2纤维片的制造
在第3纤维片的一个面,利用静电纺丝法制造由PP树脂构成的第2纤维片。将该第2纤维片用作第2纤维层。第2纤维片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如表1所示。
(4)口罩用片的制造
依据图11所示的方法,对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实施凹凸赋形,接着与第1纤维片重叠并实施接合,由此制造由第1纤维层、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构成的口罩用片。
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将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与捕集率的关系绘成图表则如图19所示。
[实施例2]
除变更对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实施的凹凸赋形的条件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除作为第2纤维层使用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的片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依据图9和图10所示的方法制造口罩用片。
(1)第1纤维片的制造
使用2个平均纤维径为18μm、克重为18g/m2、由PP树脂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在两个无纺布间配置多根直径为100μm的弹性丝,制造图9所示的复合材11B。弹性丝的总克重相对于热风无纺布的面积是9g/m2。使该复合材11B通过图10所示的一对齿槽辊26、27间而使其呈现伸缩性,制造第1纤维片。将该第1纤维片用作第1纤维层。第1纤维层整体的克重是45g/m2
(2)第3纤维片的准备
准备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的、由PP树脂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将该第3纤维片用作第3纤维层。
(3)第2纤维片的制造
在第3纤维片的一个面,利用静电纺丝法制造由PP树脂构成的第2纤维片。将该第2纤维片用作第2纤维层。第2纤维片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如表1所示。
(4)口罩用片的制造
依据图10所示的方法,在使第1纤维片伸长的状态下,使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与第1片重叠并接合,由此制造由第1纤维层、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构成的口罩用片。此时,第1纤维层整体的克重是45g/m2
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5和6]
除变更对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实施的凹凸赋形的条件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7和8]
除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的片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对于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不实施凹凸赋形。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比较例2~4]
除作为第2纤维层使用具有表1所示的克重和平均纤维径的片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制造口罩用片。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的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146731320000371
由表1和图19所示的结果得知,各实施例所获得的口罩用片相比于比较例的片,颗粒的捕集率高,并且通气阻力低至与比较例的片相同程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口罩用片能够兼顾颗粒的高捕集性能和低通气阻力。

Claims (62)

1.一种口罩用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该口罩用片的特征在于:
具有第1纤维层和配置在第1纤维层的一个面侧的第2纤维层,
第1面位于第2纤维层中的与第1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且第2面位于第1纤维层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相比于第1纤维层,第2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
第2纤维层的克重为1g/m2以上且20g/m2以下,
在自然状态下,第2纤维层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多个该凸部之间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具有接合第2纤维层和第1纤维层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用片整体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为85%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88%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特别优选为9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超过0kPa·s/m且为0.25kPa·s/m以下、优选为0.2kPa·s/m以下、更优选为0.18kPa·s/m以下。
4.一种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口罩用片整体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为85%以上且100%以下,
所述捕集率H和口罩用片整体的通气阻力R满足下式(1):
R≤0.02H-1.55 (1)。
5.一种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口罩用片整体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H为85%以上且100%以下,
通气阻力R超过0kPa·s/m且为0.25kPa·s/m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率H为88%以上、优选为90%以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阻力R为0.2kPa·s/m以下、优选为0.18kPa·s/m以下。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面和第2面,
具有第1纤维层和配置在第1纤维层的一个面侧的第2纤维层,
第1面位于第2纤维层中的与第1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且第2面位于第1纤维层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相比于第1纤维层,第2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
第2纤维层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多个该凸部之间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具有接合第2纤维层和第1纤维层的接合部。
9.如权利要求1~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部中第1纤维层与第2纤维层隔开间隔。
10.如权利要求1~3、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第2纤维层的面中的、与第1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3纤维层,
第1面位于第3纤维层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3纤维层具有依照第2纤维层之形状的凹凸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通过纤维的络合而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第3纤维层,第2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第3纤维层的面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4纤维层,
第1面位于第4纤维层中的与第3纤维层相对的面的相反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4纤维层具有依照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之形状的凹凸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4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通过纤维的络合而结合。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第1纤维层的面中的、与第2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配置有第4纤维层,
第2面位于第4纤维层中的与第1纤维层的相对面的相反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4纤维层具有凹凸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4纤维层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和配置在多个凸部之间的凹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凹部具有接合第1纤维层和第4纤维层的接合部。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俯视口罩用片时,第4纤维层的凸部位于与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的凸部相同的位置,
第4纤维层的凹部位于与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的凹部相同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4纤维层的接合部的位置与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的接合部的位置在俯视口罩用片时是相同的。
23.如权利要求1~3和8~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下,平面投影观察时的每单位面积的第2纤维层的表面积的比率超过1、优选为1.3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
24.如权利要求1~3和8~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下,平面投影观察时的每单位面积的第2纤维层的表面积的比率为3以下、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
25.如权利要求1~3和8~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径为0.2μm以上、优选为0.3μm以上、更优选为0.4μm以上。
26.如权利要求1~3和8~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径为3μm以下、优选为2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
27.如权利要求1~3和8~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设第1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径为D1,
设第2纤维层的平均纤维径为D2时,
D1/D2的值为1.6以上且50以下、优选为25以上。
28.如权利要求1~3和8~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设第1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为C1,
设第2纤维层的对粒径超过1μm颗粒的捕集率为C2时,
C1/C2的值为0以上且0.7。
29.如权利要求1~3和8~28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的克重为2g/m2以上、优选为2.5g/m2以上、更优选为3g/m2以上。
30.如权利要求1~3和8~2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的克重为15g/m2以下、优选为10g/m2以下、更优选为5g/m2以下。
31.如权利要求1~3和8~30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下形成有所述凸部。
32.如权利要求1~3和8~31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具有垄槽构造,该垄槽构造中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交替配置且沿同方向连续延伸。
33.如权利要求1~3和8~32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自然状态时,邻接的所述凸部的中心间距离为1mm以上、优选为1.5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
34.如权利要求1~3和8~3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自然状态时,邻接的所述凸部的中心间距离为6mm以下、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
35.如权利要求1~3和8~3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凸部的顶点与邻接于该凸部的所述凹部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优选为1.5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
36.如权利要求1~3和8~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凸部的顶点与邻接于该凸部的所述凹部的底点之间的高低差为4mm以下、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37.如权利要求1~3和8~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1纤维层具有伸缩性。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1纤维层具有:纤维克重相对大的多个高克重部;和纤维克重相对小的多个低克重部,
在伸长状态下,所述高克重部与所述低克重部沿第1纤维层的伸缩方向交替配置。
39.如权利要求1~3和8~38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2纤维层是选自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静电纺丝无纺布中的无纺布,优选是熔喷无纺布或静电纺丝无纺布,更优选是静电纺丝无纺布。
40.如权利要求1~3和8~3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第1纤维层是选自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的无纺布,优选是纺粘无纺布。
41.如权利要求1~3和8~40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口罩用片的第1面或第2面,从该面在片厚度方向起毛1mm以上的纤维为10根/cm以上、优选为15根/cm以上、更优选为18根/cm以上。
42.如权利要求1~3和8~41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口罩用片的第1面或第2面,从该面在片厚度方向起毛1mm以上的纤维为50根/cm以下、优选为40根/cm以下、更优选为30根/cm以下。
43.如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口罩用片的第2面,从该面在片厚度方向起毛1mm以上的纤维为10根/cm以上、优选为15根/cm以上、更优选为18根/cm以上,且在50根/cm以下、优选为40根/cm以下、更优选为30根/cm以下。
44.如权利要求1~4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用片覆盖人的口和鼻。
45.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
口罩主体具有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
46.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
口罩主体具有具有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
所述口罩用片的第1面用作肌肤相对面。
47.一种口罩,其具有口罩主体和一对挂耳部,该口罩的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主体和所述挂耳部具有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
48.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
具有口罩主体和相对于该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
所述过滤片具有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
49.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覆盖人的口和鼻,且具有权利要求48所述的口罩用片。
50.一种口罩用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用作口罩中的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
51.一种口罩用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用作口罩中的相对于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且将第1面用作肌肤相对面。
52.一种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使具有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伸长了的状态下,在该第1纤维片的一个面侧重叠第2纤维片的步骤;和
将两个片部分接合的步骤,
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与第1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小的片。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1纤维片,使用具多个弹性丝的片,
使第1纤维片沿所述弹性丝的延伸方向伸长。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含有多个弹性丝和非弹性纤维的第1纤维片坯料实施延伸加工,获得沿该弹性丝的延伸方向呈现伸缩性的第1纤维片。
55.如权利要求52~5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以该第2纤维片与第1纤维片相对的方式与第1纤维片重叠,
作为第3纤维片,使用与第2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大的片。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纺丝出的纤维堆积在第3纤维片上而获得第2纤维片。
57.一种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2纤维片进行凹凸赋形的步骤;
在凹凸赋形后的第2纤维片的一个面侧重叠第1纤维片的步骤;和
将第2纤维片的凹部和第1纤维片接合的步骤,
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与第1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小的片。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层叠有第3纤维片的第2纤维片进行凹凸赋形,
将第2纤维片,以该第2纤维片与第1纤维片相对的方式与第1纤维片重叠,
作为第3纤维片,使用与第2纤维片相比平均纤维径大的片。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纺丝出的纤维堆积在第3纤维片上而获得第2纤维片。
60.如权利要求52~5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用片覆盖人的口和鼻。
61.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该口罩具有口罩主体和挂耳部,该口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由权利要求52~6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口罩用片对折而形成层叠体,或者将2个所述口罩用片以第1纤维片分别成为外侧的方式重叠而形成层叠体,
将成为了层叠体的状态的所述口罩用片,以所述口罩主体和所述挂耳部形成一体的方式进行冲裁的步骤。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覆盖人的口和鼻。
CN202180066110.6A 2020-09-29 2021-09-24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Pending CN1163224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3837 2020-09-29
JP2020163837 2020-09-29
PCT/JP2021/034925 WO2022071076A1 (ja) 2020-09-29 2021-09-24 マスク用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409A true CN11632240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095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110.6A Pending CN116322409A (zh) 2020-09-29 2021-09-24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7522A1 (zh)
EP (1) EP4223170A1 (zh)
JP (1) JP7109639B2 (zh)
KR (1) KR102574568B1 (zh)
CN (1) CN116322409A (zh)
TW (1) TWI830064B (zh)
WO (1) WO20220710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7598U (zh) * 1977-11-12 1979-06-01
JPH03227239A (ja) * 1990-02-01 1991-10-08 Hitachi Chem Co Ltd 合成樹脂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4338578B2 (ja) * 2004-04-28 2009-10-07 花王株式会社 嵩高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88406B2 (ja) * 2013-05-02 2017-08-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マスク
JP2015196263A (ja) 2014-03-31 2015-11-09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ナノファイバー積層材、ナノファイバー積層材の製造方法、フィルター基材又はフィルター、及び、マスク又はマスク基材
KR20180070965A (ko) 2016-12-19 2018-06-27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호흡 보호구용 필터
JP6945328B2 (ja) * 2017-03-09 2021-10-06 山田 菊夫 複合繊維シート、複合繊維シートを用いた使い捨て繊維製品、マスク及び手術着
EP3597808B1 (en) * 2017-03-15 2021-09-08 Kao Corporation Laminated nonwoven fabri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bsorptive article, and method for absorbing sweat
CN110494107B (zh) * 2017-04-10 2022-02-01 花王株式会社 复合伸缩部件和具有它的一次性尿布
JP6972046B2 (ja) * 2019-01-25 2021-11-24 花王株式会社 伸縮性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06387B2 (ja) 2019-03-29 2023-12-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592770U (zh) * 2019-10-23 2020-04-01 翁仁志 口罩之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56385A (ja) 2022-04-08
TW202227263A (zh) 2022-07-16
KR102574568B1 (ko) 2023-09-04
JP7109639B2 (ja) 2022-07-29
EP4223170A1 (en) 2023-08-09
US20240017522A1 (en) 2024-01-18
TWI830064B (zh) 2024-01-21
WO2022071076A1 (ja) 2022-04-07
KR20230053697A (ko)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9880B1 (ko) 나노섬유 필터가 가공된 마스크
JP5175789B2 (ja) 衛生マスク用複合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00031B2 (ja) フィルタ濾材及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WO2022036254A1 (en) Filter mask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WO2016178324A1 (ja) フィルタ濾材及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WO2020137605A1 (ja) 繊維構造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6322409A (zh)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JP7152034B2 (ja) フィルター濾材及びレスピレーター
JP2001159062A (ja) 弾性伸縮性積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74670Y2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
TWI821822B (zh) 衛生口罩用片材
CN216533928U (zh) 口罩用片、卷绕体和口罩
CN115697500A (zh) 呼吸防护罩
JP2023140134A (ja) マスク
JP7147106B1 (ja) 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衛生マスク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シート
JP7477429B2 (ja) マスクの製造装置及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KR102566091B1 (ko) 습도를 제어하는 안면마스크 제조용 다층 구조의 부직포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안면마스크
JP2022115631A (ja) 衛生マスク用シート
WO2022215321A1 (ja) 積層シート及び衛生マスク並びに積層シート製造方法
JP2024035103A (ja) 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25390U (zh) 口罩用片材、由口罩用片材構成之捲繞體、及具備口罩用片材之口罩
JP2024029488A (ja) マスク
JP2022115632A (ja) 衛生マスク用シート
CN115697499A (zh) 呼吸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