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8519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8519A
CN116278519A CN202211474166.8A CN202211474166A CN116278519A CN 116278519 A CN116278519 A CN 116278519A CN 202211474166 A CN202211474166 A CN 202211474166A CN 116278519 A CN116278519 A CN 11627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e
tire
chamfer
open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4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沙央莉
泽上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7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8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having different shape within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胎面部被划分为四个陆地部,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轮胎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构成为包括三条周向沟(3)和四个陆地部(4)。在第一胎冠陆地部(11)设置有第一全开式刀槽(16)、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第一半开式刀槽(18)和第二半开式刀槽(19)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角度大于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角度。第二半开式刀槽(19)是倒角刀槽。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第一刀槽壁(23)包括主体面(23a)和倾斜面(23b)。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第二刀槽壁(24)不被倒角地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连接。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轮胎。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充气轮胎,为胎面部被划分出四个陆地部的充气轮胎,且在中央陆地部设置有多条中央横沟。上述充气轮胎通过改善中央横沟,期待操纵稳定性、噪声性能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73706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那样,胎面部被三条周向沟划分出四个陆地部的轮胎在湿地性能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此外,上述轮胎具有作用于一个陆地部的接地压较大的趋势,针对耐磨损性能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状况而想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在胎面部被划分出四个陆地部的轮胎中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
本公开的轮胎,具有胎面部,所述胎面部构成为包括:在第一胎面端以及第二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三条周向沟、和被所述三条周向沟划分出的四个陆地部,所述三条周向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第一胎肩周向沟、和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的轮胎赤道侧相邻的胎冠周向沟,所述四个陆地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与所述胎冠周向沟之间划分出的第一胎冠陆地部,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至少一条第一全开式刀槽、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一半开式刀槽、以及与所述胎冠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二半开式刀槽,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和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包括:与所述胎冠周向沟的沟壁相连而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第一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刀槽壁相反一侧的第二刀槽壁,所述第一刀槽壁包括:构成所述刀槽主体部的主体面、和构成所述倒角部的倾斜面,所述第二刀槽壁不被倒角地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连接。
本公开的轮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湿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第一胎冠陆地部以及第二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第一全开式刀槽、第一半开式刀槽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7是图1的第一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8的D-D线剖视图。
图9是图1的第二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10是比较例的第一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2...胎面部;3...周向沟;4...陆地部;5...第一胎肩周向沟;7...胎冠周向沟;11...第一胎冠陆地部;16...第一全开式刀槽;18...第一半开式刀槽;19...第二半开式刀槽;20...刀槽主体部;21...倒角部;23...第一刀槽壁24...第二刀槽壁;23a...主体面;23b...倾斜面;T1...第一胎面端;T2...第二胎面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的一形式。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作为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而适当地使用。其中,本公开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在重载荷用的充气轮胎、轮胎的内部没有填充有加压的空气的非空气式轮胎中应用。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例如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由此,胎面部2包括:在车辆安装时想要成为车辆内侧的第一胎面端T1和在车辆安装时想要成为车辆外侧的第二胎面端T2。其中,本公开的轮胎1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不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
第一胎面端T1以及第二胎面端T2分别相当于在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载荷的70%并使胎面部2以0°的外倾角接地于平面时的接地面的端。
“正规状态”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是指将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并且无负荷的状态。在未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非空气式轮胎的情况下,上述正规状态是指与轮胎的使用目的对应的标准的使用状态且未安装于车辆并且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在上述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正规载荷”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此外,在未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载荷”是指按照上述规格,使用轮胎能够应用的最大载荷。
胎面部2构成为包括:在第一胎面端T1与第二胎面端T2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三条周向沟3、和被三条周向沟3划分出的四个陆地部4。即,本公开的轮胎1是所谓的四肋轮胎。
周向沟3包括第一胎肩周向沟5以及第二胎肩周向沟6和胎冠周向沟7。第一胎肩周向沟5配置于多条周向沟3中的最靠第一胎面端T1侧。第二胎肩周向沟6配置于多条周向沟3中的最靠第二胎面端T2侧。胎冠周向沟7设置于第一胎肩周向沟5与第二胎肩周向沟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轮胎赤道C上。
从轮胎赤道C至第一胎肩周向沟5或者第二胎肩周向沟6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例如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15%~30%。胎面宽度TW是上述正规状态下的从第一胎面端T1至第二胎面端T2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各周向沟3例如与轮胎周向平行地以直线状延伸。各周向沟3例如也可以以波浪状延伸。
优选各周向沟3的沟宽W1至少为3mm以上。此外,优选各周向沟3的沟宽W1为胎面宽度TW的3.0%~8.0%。作为更优选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三条周向沟3中的第一胎肩周向沟5具有最小的沟宽。其中,本公开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四个陆地部4至少包括在第一胎肩周向沟5与胎冠周向沟7之间划分出的第一胎冠陆地部1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四个陆地部4包括第二胎冠陆地部12、第一胎肩陆地部13以及第二胎肩陆地部14。第二胎冠陆地部12在第二胎肩周向沟6与胎冠周向沟7之间划分出。第一胎肩陆地部13被划分至第一胎肩周向沟5的轮胎轴向外侧,包括第一胎面端T1。第二胎肩陆地部14被划分至第二胎肩周向沟6的轮胎轴向外侧,包括第二胎面端T2。
图2示出第一胎冠陆地部11以及第二胎冠陆地部12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那样,在第一胎冠陆地部11分别各至少设置一条第一全开式刀槽16、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胎冠陆地部11分别设置有多条上述刀槽。
第一全开式刀槽16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第一胎冠陆地部11。第一半开式刀槽18与第一胎肩周向沟5连通,并且在第一胎冠陆地部11内具有中断端18a。第二半开式刀槽19与胎冠周向沟7连通,并且在第一胎冠陆地部11内具有中断端19a。
在本说明书中,“刀槽”是具有小宽度的切口,且是指在刀槽主体部中,两个刀槽壁间的宽度为1.5mm以下。此外,刀槽主体部是指两个刀槽壁相互大致平行地沿轮胎径向延伸的部分。“大致平行”是指两个刀槽壁之间的角度为10°以下的方式。如后述那样,刀槽也可以包含倒角部。此外,刀槽也可以具备底部宽度放大的所谓烧瓶底。
图3示出第一全开式刀槽16、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那样,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本说明书的各图中,右上方。)倾斜。此外,第二半开式刀槽19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2大于第一半开式刀槽1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在刀槽主体部的中心线处测定。
图4示出图2的A-A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那样,第二半开式刀槽19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20、和以比刀槽主体部20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的倒角部21。
第二半开式刀槽19包括第一刀槽壁23以及第二刀槽壁24。第一刀槽壁23是与胎冠周向沟7的沟壁相连,并在俯视胎面时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刀槽壁。第二刀槽壁24是与胎冠周向沟7的沟壁相连,并在俯视胎面时构成锐角的角部分的刀槽壁。
第一刀槽壁23包括:构成刀槽主体部20的主体面23a和构成倒角部21的倾斜面23b。第二刀槽壁24不被倒角地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连接。本公开的轮胎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作为其理由,推测出以下的机理。
上述的第一全开式刀槽16、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抑制陆地部的过度的刚性降低并且在湿地路面提供摩擦力。由此,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提高。此外,第一半开式刀槽18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19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因此,在湿地行驶时,在轮胎轴向上也能够提供摩擦力。
另一方面,第二半开式刀槽19配置于胎冠周向沟7侧,因此,较大的接地压作用。在本公开中,该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上述角度θ2大于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上述角度θ1,因此,第二半开式刀槽19能够在轮胎轴向上提供较大的摩擦力,湿地路面上的转弯性能提高。
作为发明人认真研究的结果,发现若将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上述角度θ2设定得较大,则存在耐磨损性能降低的趋势。此外,可知若为了提高耐磨损性能而在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刀槽边缘的两侧设置倒角部的倾斜面,则湿地路面上的摩擦力降低。因此,在本公开中,在第一刀槽壁23设置有构成倒角部21的倾斜面23b,第二刀槽壁24不被倒角地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连接。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特别是,第一刀槽壁23是与胎冠周向沟7的沟壁相连,并在俯视胎面时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刀槽壁,因此,与在第二刀槽壁24设置倾斜面的情况比较,能够有效地抑制刀槽边缘周边的不均匀磨损。在本公开中,认为通过这样的机理,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的结构。另外,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方式。因此,本公开不具有以下说明的结构也能够发挥上述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在具备上述特征的本公开的轮胎单独应用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的任一个,也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性能的提高。并且,在将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的几个复合应用的情况下,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复合的性能的提高。
如图3所示那样,第一全开式刀槽16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一全开式刀槽1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5~15°。
图5示出图2的B-B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全开式刀槽16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20a、和以比刀槽主体部20a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的倒角部21a。此外,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包括在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两侧的刀槽边缘形成的一对倾斜面25。倾斜面25相对于轮胎法线的角度θ3例如为55~80°,优选为65~75°。这样的第一全开式刀槽16能够可靠地提高耐磨损性能。
刀槽主体部20a以恒定的宽度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在优选的方式中与轮胎径向平行地延伸。刀槽主体部20a的宽度W2例如为0.2~1.2mm,优选为0.4~0.8mm。刀槽主体部20a也可以一边波动一边沿轮胎径向延伸。
如图3所示那样,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遍及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长度方向的整体而配置。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从倒角宽度最小的位置朝向轮胎轴向的两侧,倒角宽度增大。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宽度连续变化。这样的第一全开式刀槽16在接地于湿地路面时,能够有效地将水膜引导至周向沟3侧,有助于提高湿地性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倒角宽度是指胎面部2的踏面中的设置有倒角部的刀槽的开口宽度,相当于俯视胎面时的倾斜面的宽度和刀槽主体部20的宽度的合计。
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的倾斜面25包括:与刀槽主体部20a的一方的刀槽壁相连的第一倾斜面26a、和与刀槽主体部20a的另一方的刀槽壁相连的第二倾斜面27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的第一胎面端T1侧的端部16a中,第一倾斜面26a的宽度小于第二倾斜面27a的宽度。此外,在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倒角部21a的轮胎赤道C侧的端部16b中,第一倾斜面26a的宽度大于第二倾斜面27a的宽度。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周向沟3的沟壁与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刀槽壁相连而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部位的倾斜面的宽度大于上述沟壁与上述刀槽壁相连而构成锐角的角部分的部位的倾斜面的宽度。由此,抑制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端部处的不均匀磨损。
第一全开式刀槽16以恒定的深度沿轮胎轴向延伸。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深度例如优选为周向沟3的深度的60%~80%。由此,湿地性能以及噪声性能均衡地提高。
如图2所示那样,第一半开式刀槽18优选在比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第一胎面端T1侧中断。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例如为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的30%~45%。这样的第一半开式刀槽18有助于均衡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以下,有时仅称为“操纵稳定性”。)和湿地性能。
第一半开式刀槽1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图3所示)例如为5~15°,更优选为5~12°。第一半开式刀槽18例如从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踏面至底部为止以恒定的宽度延伸。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深度优选小于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深度。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深度为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最大深度的20%以下,具体而言,为0.5~1.5mm。这样的第一半开式刀槽18能够维持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并且在湿地路面提供摩擦力。
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上述角度θ2(图3所示)例如为15~25°,更优选为20~25°。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3优选大于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上述长度L2。具体而言,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上述长度L3为第一半开式刀槽18的上述长度L2的110%~150%。这样的第二半开式刀槽19有助于均衡地提高湿地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如图4所示那样,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倒角部21c的倾斜面23b相对于轮胎法线的角度θ4例如为55~65°。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上述倾斜面23b的上述角度θ4优选小于第一全开式刀槽16的上述倾斜面25的角度θ3(图5所示)。
如图3所示那样,优选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倒角部21b的倒角宽度朝向中断端19a而减小。包含这样的倒角部21b的第二半开式刀槽19能够在接地于湿地路面时有效地将水膜引导至胎冠周向沟7侧。
如图2所示那样,在第二胎冠陆地部12设置有多条第二全开式刀槽17、多条第三半开式刀槽31以及多条胎冠浅沟32。
第二全开式刀槽17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第二胎冠陆地部12。第二全开式刀槽17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第二全开式刀槽17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5~15°。
第二全开式刀槽17具有与第一全开式刀槽16实质相同的截面形状,包括刀槽主体部以及倒角部。第二全开式刀槽17的倒角部遍及第二全开式刀槽17的长度方向的整体而配置。第二全开式刀槽17的倒角部包括在第二全开式刀槽17的两侧的刀槽边缘形成的一对倾斜面。第二全开式刀槽17的倒角部例如以恒定的倒角宽度W4沿轮胎轴向延伸。这样的第二全开式刀槽17有助于发挥优异的湿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第三半开式刀槽31与胎冠周向沟7连通,并且在第二胎冠陆地部12内具有中断端31a。能够在第三半开式刀槽31中应用上述的第二半开式刀槽19的结构,省略此处的说明。
胎冠浅沟32例如从第二胎肩周向沟6延伸,并且在第二胎冠陆地部12内中断。胎冠浅沟32在比第二胎冠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第二胎面端T2侧中断。胎冠浅沟3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例如为第一胎冠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的40%~50%。这样的胎冠浅沟32有助于均衡地提高耐磨损性能和湿地性能。
胎冠浅沟32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胎冠浅沟32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5~15°。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全开式刀槽17与胎冠浅沟32的角度之差成为5°以下。由此,耐磨损性能进一步提高。
图6示出图2的C-C线剖视图。如图6所示那样,胎冠浅沟32的沟深d1例如为0.5~1.5mm。此外,胎冠浅沟32的沟宽W6例如为1.5~2.5mm。在更优选的方式中,胎冠浅沟32具有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的两个沟壁32a相连的V字状的截面形状。沟壁32a相对于轮胎法线的角度θ5例如为35~55°。这样的胎冠浅沟32例如在湿地路面转弯时,伴随着因接地压的增加而引起的陆地部的变形,沟壁32a接地,能够提高湿地性能。
图7示出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放大图。如图7所示那样,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例如设置有多条第一胎肩横沟35以及多条胎肩刀槽36。
第一胎肩横沟35至少从第一胎面端T1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在第一胎肩陆地部13内中断。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胎肩横沟35以横贯第一胎面端T1的方式延伸。从第一胎肩横沟35的中断端35a至第一胎肩周向沟5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例如为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接地面的宽度W7的5%~20%。
图8示出图7的D-D线剖视图。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一胎肩横沟35设置有倒角部37。倒角部37包括第一胎肩陆地部13的踏面与第一胎肩横沟35的沟壁35w之间的倾斜面38。倾斜面38相对于轮胎法线的角度θ6例如为35~55°。倾斜面38的宽度W8以及倾斜面38的深度d2分别优选为0.2~0.7mm。具有这样的倒角部37的第一胎肩横沟35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如图7所示那样,第一胎肩横沟35的倒角部37的倾斜面38优选在第一胎面端T1的周边,朝向轮胎轴向外侧而上述宽度W8(图8所示)增大。具体而言,在第一胎面端T1上,倾斜面38的上述宽度W8为第一胎肩横沟35的除倾斜面38之外的区域的宽度的20%~30%。此外,在第一胎肩横沟35的轮胎轴向外侧的端部35b中,倾斜面38的上述宽度W8为第一胎肩横沟35的除倾斜面38之外的区域的宽度的45%~55%。由此,在转弯时等,对轮胎作用了较大的载荷时,倾斜面38接地而发挥较大的抓地力。
胎肩刀槽36例如从第一胎肩周向沟5延伸至超过第一胎面端T1的位置。胎肩刀槽36例如从胎面部2的踏面至底部以恒定的宽度延伸。胎肩刀槽36的深度例如为0.5~1.5mm。在更优选的方式中,胎肩刀槽36与上述的第一半开式刀槽18(图2所示)以相同的深度构成。这样的胎肩刀槽36能够维持操纵稳定性以及耐磨损性能,并且能够在湿地路面提供摩擦力。
图9示出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放大图。如图9所示那样,第二胎肩陆地部14例如设置有多条第二胎肩横沟41以及多条胎肩浅沟42。
第二胎肩横沟41例如至少从第二胎面端T2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内中断。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胎肩横沟41以横贯第二胎面端T2的方式延伸。优选第二胎肩横沟41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增大。从第二胎肩横沟41的中断端41a至第二胎肩周向沟6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6为第二胎肩陆地部14的踏面的宽度W9的3%~10%。在更优选的方式中,上述距离L6小于从第一胎肩横沟35的中断端35a至第一胎肩周向沟5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图7所示)。由此,均衡地提高耐磨损性能以及湿地性能,并且第一胎肩横沟35以及第二胎肩横沟41的间距音白噪声化,也能够期待噪声性能的提高。
胎肩浅沟42例如从第二胎肩周向沟6延伸,并且在第二胎肩陆地部14内中断。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浅沟42例如延伸至比第二胎肩横沟41的中断端41a靠第二胎面端T2侧。此外,优选胎肩浅沟4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7小于胎冠浅沟3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图2所示)。具体而言,胎肩浅沟42的上述长度L7为胎冠浅沟32的上述长度L4的50%~80%。这样的胎肩浅沟42有助于均衡地提高耐磨损性能和湿地性能。
在胎肩浅沟42的第一胎肩周向沟5侧的端部,胎肩浅沟42具有与上述的胎冠浅沟32实质相同的截面形状。因此,能够在胎肩浅沟42应用上述的胎冠浅沟32的截面的结构。此外,胎肩浅沟42的宽度以及深度朝向第二胎面端T2侧而减小。由此,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提高。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地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如图1所示那样,优选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陆地比例如为60%~70%。在本说明书中,“陆地比”是实际的合计接地面积Sb相对于全部填埋了各沟以及刀槽的虚拟接地面的总面积Sa之比Sb/Sa。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出具有图1的基本图案的尺寸185/65R15的充气轮胎。另外,在表1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半开式刀槽的结构是共用的,使第二半开式刀槽的角度θ2以及长度L3适当地变化。此外,作为比较例,试制出具有图10所示的第一胎冠陆地部a的轮胎。如图10所示那样,对于比较例的轮胎的第一胎冠陆地部a而言,第一半开式刀槽b以及第二半开式刀槽c相对于轮胎轴向以相同的角度配置,并且没有在第二半开式刀槽c设置倒角部。比较例的轮胎除上述事项之外,其他与实施例的轮胎实质相同。此外,针对这些测试轮胎,测试出湿地性能、耐磨损性能以及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各测试轮胎的共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安装轮辋:15×6.0J
轮胎内压:所有轮230kPa
测试车辆:排气量1800cc,前轮驱动车
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轮
<湿地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评价了上述测试车辆在湿地路面行驶时的湿地性能。结果是以比较例的湿地性能作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则表示湿地性能越优异。
<耐磨损性能>
使上述测试车辆在一般道路上行驶恒定距离,测定出第一胎冠陆地部的残存陆地部高度。结果是以比较例的上述残存陆地部高度作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则表示耐磨损性能越优异。
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959042590000121
表1中,也可以将上述的湿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的评价分数的合计用作轮胎的总合性能的指标。如表1所示那样,作为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出实施例的轮胎发挥优异的湿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附记]
本公开包括以下的方式。
[本公开1]
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
所述胎面部构成为包括:在第一胎面端以及第二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三条周向沟、和被所述三条周向沟划分出的四个陆地部,
所述三条周向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第一胎肩周向沟、和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的轮胎赤道侧相邻的胎冠周向沟,
所述四个陆地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与所述胎冠周向沟之间划分出的第一胎冠陆地部,
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至少一条第一全开式刀槽、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一半开式刀槽、以及与所述胎冠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二半开式刀槽,
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和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包括:与所述胎冠周向沟的沟壁相连而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第一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刀槽壁相反一侧的第二刀槽壁,
所述第一刀槽壁包括:构成所述刀槽主体部的主体面、和构成所述倒角部的倾斜面,
所述第二刀槽壁不被倒角地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连接。
[本公开2]
在本公开1所述的轮胎中,所述胎面部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
所述第一胎面端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
[本公开3]
在本公开1或者2所述的轮胎中,所述胎面部的陆地比为60%~70%。
[本公开4]
在本公开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的倒角宽度朝向所述中断端而减小。
[本公开5]
在本公开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本公开6]
在本公开5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两侧的刀槽边缘形成的一对倾斜面。
[本公开7]
在本公开5或者6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从倒角宽度最小的位置朝向轮胎轴向的两侧,所述倒角宽度增大。
[本公开8]
在本公开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到底部以恒定的宽度延伸。
[本公开9]
在本公开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本公开10]
在本公开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中,所述四个陆地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相邻的第二胎冠陆地部,
在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的至少一条第二全开式刀槽,
所述第二全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在俯视胎面时,所述第二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以恒定的倒角宽度沿轮胎轴向延伸。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构成为包括:在第一胎面端以及第二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三条周向沟、和被所述三条周向沟划分出的四个陆地部,
所述三条周向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胎面端与轮胎赤道之间的第一胎肩周向沟、和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的轮胎赤道侧相邻的胎冠周向沟,
所述四个陆地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与所述胎冠周向沟之间划分出的第一胎冠陆地部,
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至少一条第一全开式刀槽、与所述第一胎肩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一半开式刀槽、以及与所述胎冠周向沟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内具有中断端的至少一条第二半开式刀槽,
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和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向第一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包括:与所述胎冠周向沟的沟壁相连而构成钝角的角部分的第一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刀槽壁相反一侧的第二刀槽壁,
所述第一刀槽壁包括:构成所述刀槽主体部的主体面、和构成所述倒角部的倾斜面,
所述第二刀槽壁不被倒角地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方向,
所述第一胎面端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的陆地比为60%~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的倒角宽度朝向所述中断端而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两侧的刀槽边缘形成的一对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从倒角宽度最小的位置朝向轮胎轴向的两侧,所述倒角宽度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的踏面到底部以恒定的宽度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半开式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半开式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陆地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胎冠陆地部相邻的第二胎冠陆地部,
在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完全横贯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的至少一条第二全开式刀槽,
所述第二全开式刀槽是倒角刀槽,包括: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主体部、和以比所述刀槽主体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开口于所述第二胎冠陆地部的踏面的倒角部,
在俯视胎面时,所述第二全开式刀槽的所述倒角部以恒定的倒角宽度沿轮胎轴向延伸。
CN202211474166.8A 2021-12-21 2022-11-23 轮胎 Pending CN116278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7361 2021-12-21
JP2021207361A JP2023092235A (ja) 2021-12-21 2021-12-21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8519A true CN11627851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7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4166.8A Pending CN116278519A (zh) 2021-12-21 2022-11-23 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92235A (zh)
CN (1) CN11627851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92235A (ja) 202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96127B1 (en) Pneumatic tire
US8210219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rown rib and middle ribs
EP2631087B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60332489A1 (en) Pneumatic tire
EP3299184A1 (en) Tire
US11207922B2 (en) Tire
EP3489037B1 (en) Tyre
EP3375633B1 (en) Tire
CN110422015B (zh) 轮胎
CN111483272B (zh) 轮胎
EP3689642B1 (en) Tire
CN113043797B (zh) 轮胎
CN113043793A (zh) 轮胎
JP2022162962A (ja) タイヤ
EP3552846B1 (en) Tyre
CN110588249B (zh) 轮胎
CN111619290B (zh) 轮胎
CN110712481B (zh) 轮胎
EP3461657B1 (en) Tire
CN116278519A (zh) 轮胎
CN112440627B (zh) 轮胎
CN112937222B (zh) 轮胎
CN116176178A (zh) 轮胎
US20230191848A1 (en) Tire
US11897287B2 (en)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