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5261A -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5261A
CN116265261A CN202211593444.1A CN202211593444A CN116265261A CN 116265261 A CN116265261 A CN 116265261A CN 202211593444 A CN202211593444 A CN 202211593444A CN 116265261 A CN116265261 A CN 116265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arriage
closing
closing cov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3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坂阳挥
隐岐成弘
佐佐木恵亮
品川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6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5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实现通过利用滑架(15)的动力而无需追加新的动力来自动开放开闭盖(5)的机构的低成本化、并进一步实现空间节省。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具备:杆(11),能够经由旋转支点(9)旋转;卡止部(13),位于杆(11)的一端,与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F)并处于闭状态的开闭盖(11)卡止以维持开闭盖(11)的闭状态;以及动力接受部(17),位于杆(11)的另一端(8),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滑架(15)接触并接受滑架(15)的动力。通过滑架(15)与动力接受部(17)接触并推动动力接受部(17),杆(11)旋转,解除基于卡止部(13)的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

Description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具备其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的一例,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通过电流流过而动作的螺线管来自动地开放前面盖。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61369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因为使用螺线管而存在高成本、且妨碍空间节省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杆,能够经由旋转支点旋转;卡止部,位于所述杆的一端,与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并处于闭状态的所述开闭盖卡止以维持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以及动力接受部,位于所述杆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滑架接触并接受滑架的动力,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动力接受部接触并推动动力接受部,所述杆旋转,解除通过所述卡止部而维持的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头,搭载于滑架;开闭盖,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以及上述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在实施方式1中开放了开闭盖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使实施方式1的内部为主要部分可见的状态的整体俯视图。
图4为从实施方式1的斜后方观察到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5为从实施方式1的斜前方观察到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为实施方式1的杆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7为实施方式1的动力接受部的部分的概略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
图8为实施方式1的开闭盖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9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A)、(B)。
图10为在实施方式1的杆之前将壁部件设置为能够出没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滑架的移动范围的电流值的阈值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2:喷墨打印机;3: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4:扫描仪单元;5:开闭盖;6:一端;7:排出托盘;8:另一端;9:旋转支点;10:基端部;11:杆;12:油墨罐;13:卡止部;14:下板;15:滑架;16:上板;17:动力接受部;18:被卡止部;19(19a、19b):滑动部;20:卡止部主体;21:接触用凸部;22:引导槽;23:接触用凹部;24:引导槽;25:传感器;26:动力传递轴;27:作用片;28:凹部;29:检测片;30:框架;32:上表面;34:贯通孔;36:凸部;38:扭转螺旋弹簧;40:一端;42:开闭运动支点;44:壁部件;46:电流的变化;48:第二阈值;50:第一阈值;52:区域;54:区域;56:开闭盖开始打开的位置;58:旋转支点轴;65:印刷头;P:印刷物;G:重心;W:滑架往复移动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首先概略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杆,能够经由旋转支点旋转;卡止部,位于所述杆的一端,与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并处于闭状态的所述开闭盖卡止以维持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以及动力接受部,位于所述杆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滑架接触并接受滑架的动力,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动力接受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动力接受部,所述杆旋转,解除通过所述卡止部而维持的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
根据本方面,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动力接受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动力接受部,所述杆旋转,并通过该旋转解除通过所述卡止部而维持的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通过该解除,开闭盖因为接受所述打开方向上的力,所以通过该力的作用从闭状态转变为开状态。因此,因为通过利用所述滑架的动力而无需追加新的动力,所以能够实现自动地开放所述开闭盖的机构的低成本化、并进一步实现空间节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所述打开方向上的力通过在所述开闭盖打开的一侧具有自重力矩的结构而产生。
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开闭盖是在打开的一侧具有自重力矩的结构,所以只要解除了通过所述卡止部而实现的卡止状态,就会通过自重从闭状态转变为开状态。由此,无需设置进行所述开闭盖的开动作的机构,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具备感知所述开闭盖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
根据本方面,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具备感知所述开闭盖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由此能够消除在所述开闭盖已经打开了的状态下使自动开放机构进行动作的这样的不需要的活动,使用便利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所述动力接受部是由所述滑架推动而滑动的滑动部。
根据本方面,所述动力接受部是由所述滑架推动而滑动的滑动部。由5此,因为所述杆以滑动部进行滑动的形式接受所述滑架的动力,所以能够
有效地利用滑架的动力。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中,所述滑动部具有与所述滑架接触的接触用凸部,在由所述滑架推
动时,所述滑动部变为:所述接触用凸部进入到所述滑架所具有的接触用0凹部的状态。
根据本方面,在由所述滑架推动时,所述滑动部变为:所述滑动部的接触用凸部进入到所述滑架所具有的接触用凹部的状态。由此,所述滑动部变得易于与所述滑架一体地移动,能够降低所述滑动部卷入所述滑架的可能。
5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头,搭载
于滑架;以及开闭盖,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所述印刷装置具备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
根据本方面,能够作为印刷装置获得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上述各效果。
0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面中,所述
滑架在执行印刷时往复移动,所述自动开放机构位于所述滑架的所述往复移动的范围外。
根据本方面,所述自动开放机构因为位于所述滑架的所述往复移动的范围外,所以独立于通常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而存在。即、能够将所述5自动开放机构设置于印刷装置且不影响执行其印刷动作的结构,并能够简
单地进行具备所述自动开放机构的设备种类和不具备所述自动开放机构的设备种类的区分。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中,通过所述开闭盖打开能够操作接受印刷物的排出托盘、收纳印刷用介质的进给用盒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方面,能够降低产生由意外地触到接受印刷物的排出托盘、收纳印刷用介质的进给用盒而导致的损伤、故障等的可能。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在感知到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印刷,进行解除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动作。
根据本方面,当在印刷动作中开闭盖被关闭时,能够在停止印刷动作之后,将开闭盖设为打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解除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在所述印刷装置的主开关开启之后且所述印刷的动作开始之前执行。
根据本方面,因为在适当的定时执行解除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所以能够使所述开闭盖不意外地打开。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至图9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及具备其的印刷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各图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互相正交的三个轴分别设为X轴、Y轴、Z轴。Z轴方向相当于竖直方向、即重力作用的方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相当于水平方向。在各图中,三个轴(X、Y、Z)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各方向的+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装置1具备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图3)。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在介质P进行印刷的印刷头65,并具备在与介质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滑架15。图2示出了位于印刷装置1的前侧(+Y方向)的开闭盖5开放的状态,进而示出了收纳在装置内部的排出托盘7拉出的状态。构成为通过开闭盖5打开而能够操作接受介质P(以下也称为“印刷物P”)的排出托盘7。并且,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操作收纳印刷用介质的进给用盒(省略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印刷装置1是喷墨打印机2位于下侧并在上侧具备扫描仪单元4的复合机。另外,开闭盖5配置在与印刷装置1的油墨罐12邻接的位置。油墨罐12能够注入油墨。
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具备经由旋转支点9能够旋转的杆11、位于杆11的一端并与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F(图1、图8)并处于闭状态的开闭盖5卡止以维持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卡止部13、以及位于杆11的另一端并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滑架15(图7)接触并接受滑架15的动力的动力接受部17。
另外,杆11构成为:通过滑架15与动力接受部17接触并进行推动动力接受部17,杆11旋转,解除通过卡止部13而维持的开闭盖5的闭状态。
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自动开放机构的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杆11为在成为水平方向的Y轴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在杆11的一端具有卡止于处于闭状态的开闭盖5的被卡止部18(图2~图4、图6)的卡止部1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示出了杆11的卡止部13脱离了开闭盖5的被卡止部18的状态。卡止部13形成为以-X方向为突出方向的凸曲面形状,并与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树脂制的卡止部主体20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形成。卡止部13设置于卡止部主体20的+Y方向的前端部的侧面。
另外,在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接受移动的滑架15的动力的动力接受部17。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动力接受部17由被滑架15推动而滑动的滑动部19构成。滑动部19由两个其底面分别由框架30的两个引导槽22、24(图5)引导的部分19a、19b构成。滑动部19的两个部分19a、19b连结为一体,并在滑架15的移动方向、即X方向上一体地移动。
由引导槽22引导的滑动部19a构成为动力接受部17。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引导槽24引导的滑动部19b经由金属制的动力传递轴26连结至卡止部主体20。动力传递轴26的一端6(图6)与卡止部主体20的基端部10连结固定为一体,另一端8以插入到滑动部19b的凹部28内并与凹部28的内表面接触的非固定状态连结。
在一体的滑动部19b通过滑动部19a由滑架15推动而在-X方向上移动时,动力传递轴26的另一端8以与凹部28的内表面接触状态移动。由此,杆11能够相对于旋转支点9旋转。即、滑架15在水平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被转换并传递为杆11的旋转运动。
自动开放机构的杆的旋转结构
杆11在作为旋转支点9的旋转支点轴58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式安装。旋转支点9由旋转支点轴58的轴中心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支点轴58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朝向固定于作为装置结构部件的下板14和上板16。
杆11的卡止部主体20位于上板16的上表面32,基端部10的底部能够旋转地连结至旋转支点轴58。在上板16的卡止部13的附近形成有贯通孔34(图4),设置于卡止部主体20的凸部36以贯通状态进入贯通孔34。贯通孔34形成为能够使卡止部主体20绕基端部10一侧的旋转支点9旋转的大小和形状。
在下板14与上板16之间设置有扭转螺旋弹簧38(图4),而扭转螺旋弹簧38的一端40卡止至卡止部主体20的凸部36。由此,卡止部主体20构成为接受扭转螺旋弹簧38的弹簧力并在卡止部13卡止于开闭盖5的被卡止部18的方向上旋转。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19a具有与滑架15接触的接触用凸部21,而滑架15在与接触用凸部2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接触用凹部23。杆11的滑动部19a在由滑架15推动时变为接触用凸部21进入接触用凹部23的状态,且滑动部19a变得易于与滑架15一体地移动。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盖5被制作为在打开的一侧具有自重力矩的结构。具体地,将开闭盖5的重心G的位置设定为靠自重相对于该开闭运动支点42打开。
即、因为打开方向上的力F是通过开闭盖5的自重而产生的,所以将开闭盖5构成为:如果要解除其闭状态,则通过自重的作用而自动地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打开方向上的力F不限定于利用所述自重力矩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利用弹簧的弹性来赋予打开方向上的力F。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感知开闭盖5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25。传感器25在此由设置于开闭盖5的内表面的作用片27、和设置为沿着出方向被按压到印刷装置1的装置结构部件的状态的检测片29构成。
在图9的(A)中,传感器25的感知相当于断开状态。即、因为作用片27未按入检测片29,所以传感器25是感知开闭盖5为开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将传感器25感知开闭盖5为开的范围设定为:即便开闭盖5的打开在途中停止,排出的印刷物也不会堵塞的角度。在此,将该角度设定为70度。
在图9的(B)中,传感器25的感知相当于开启状态。即、因为作用片27按入检测片29,所以传感器25是感知开闭盖5为闭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控制为在印刷装置1的主开关开启之后且印刷的动作开始之前执行。这构成为:省略图示的控制部以印刷装置1的主开关开启为触发来执行所述解除的动作。
即、构成为在适当的定时执行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感知到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印刷动作并进行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动作。即便有时在印刷动作中开闭盖5被关闭,也能够在停止印刷动作之后,将开闭盖5设为打开的状态,并能够再次开始印刷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15在执行印刷时往复移动,且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位于滑架15的所述往复移动的范围W外。
具体地,如图3所示,相对于滑架15执行印刷时的往复移动的范围W,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配置在往复移动的范围W的外侧。即、自动开放机构3在印刷装置1中设置为不影响执行该印刷动作的结构。
通过壁部件来限制滑架移动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件44在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之前、即滑动部19a之前设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出没。在使滑架15移动并使自动开放机构3动作并打开开闭盖5时,壁部件44为没入状态、即下降到下方并退避。
另一方面,在不使自动开放机构3动作时,壁部件44为出现状态、即上移到上方的位置。例如,当为了检测滑架15的位置而使滑架15移动时,通过使滑架15临时碰到壁部件44来进行位置检测。在该情况下,虽然滑架15会接触到壁部件44,但是因为不会接触到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所以能够抑制自动开放机构3意外地进行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壁部件44的所述出没的动力可以利用印刷装置1所具有的电机等动力源来进行。附图标记65示出了印刷头。
通过电流值控制滑架的移动范围
图11为示出控制滑架15的移动范围的电流值的阈值的图表。横轴表示滑架15始自原点的移动距离D,纵轴表示流至滑架15的电流值I。
滑架15在从原点开始移动并与自动开放机构3的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相接时,变为抵抗扭转螺旋弹簧38的弹簧力而移动的状态,所以流至滑架15的电流值I开始上升。图中的附图标记46表示该时刻流至滑架15的电流值I的变化。
附图标记56示出了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的滑架15的位置、即开始转变为杆11的卡止部13从被卡止部18摘下而开闭盖5打开的状态的位置。附图标记50是第一阈值,附图标记48是第二阈值。在从滑架15与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相接的位置到开闭盖5开始打开的位置56为止的区域52内设定了第一阈值50,在始自开闭盖5开始打开的区域54内设定了第二阈值48。
根据图11可以理解,区域52是如下这样的区域:在靠近比位置56更靠前的原点的部分中,虽然滑架15与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相接,但是杆11的旋转量仍然少,从而开闭盖5维持着闭状态。设定于该区域52的第一阈值50能够不使自动开放机构3动作而用于检测滑架15的位置,。在图10中,通过使滑架15临时碰到壁部件44来进行对滑架15的位置的检测,但是在这里的图11中通过对第一阈值50的检测来进行。
另一方面,因为在区域54中,开闭盖5开始打开,所以设定于区域54的第二阈值48能够用于对开闭盖5的开状态的检测。
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的动作
图1示出的开闭盖5置于闭的状态,首先,滑架15向-X方向移动,与杆11的滑动部19a的动力接受部17相接继而推动。杆11成为接受滑架向-X方向移动的动力,并绕旋转支点9旋转。通过该杆11旋转,杆11的卡止部13从开闭盖5的被卡止部18被摘下。然后,开闭盖5通过自重而打开,成为图2的状态。在图2中,进而排出托盘7被拉出。
对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
(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开放机构3,通过滑架15与动力接受部17接触并推动动力接受部17,杆11旋转,通过该杆11旋转解除通过卡止部13维持的开闭盖5的闭状态。因为通过该解除,开闭盖5接受了打开方向上的力F,所以会通过该力F的作用而从闭状态转变为开状态。因此,因为通过利用滑架15的动力而无需追加新的动力,所以能够实现自动开放开闭盖5的机构的低成本化、并进一步地实现空间节省。
(2)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开闭盖5因为是在打开的一侧具有自重力矩的结构,所以如果解除了通过卡止部13实现的卡止状态,则通过所述自重会从闭状态转变为开状态。由此而无需设置进行开闭盖5的开动作的机构,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3)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感知开闭盖5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25。由此能够消除在开闭盖5已经打开了的状态下使自动开放机构3进行动作这样的不需要的活动,使用便利度提高。
(4)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杆11的动力接受部17是由滑架15推动而滑动的滑动部19(19a、19b)。由此,因为杆11以滑动部19滑动的形式接受滑架15的动力,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滑架15的动力。
(5)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部19a在由滑架15推动时变为滑动部19a的接触用凸部21进入到滑架15所具有的接触用凹部23的状态。由此,滑动部19变得易于与滑架15一体地移动,并能够降低滑动部19a卷入滑架15的可能。
(6)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具备搭载于滑架15的印刷头65、以及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F的开闭盖5,并具备上述所说明的构成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由此,能够作为印刷装置1获得上述自动开放机构3的各效果。
(7)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滑架15在执行印刷时往复移动,自动开放机构3位于滑架15的所述往复移动的范围W之外。由此可见,自动开放机构3独立于通常的印刷装置1的印刷动作而存在。即、能够将自动开放机构3设置于印刷装置1而不影响执行其印刷动作的结构,并能够简单地区分具备自动开放机构3的设备种类与不具备自动开放机构3的设备种类的制作。
(8)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开闭盖5打开能够操作接受印刷物P的排出托盘7等。由此能够降低产生由意外地触到接受印刷物P的排出托盘7等导致的损伤、故障等的可能。
(9)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在印刷动作中感知到开闭盖5的闭状态时,停止印刷动作,并进行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动作。由此,即便存在印刷动作中开闭盖5关闭的情况,也能够在停止印刷动作之后,将开闭盖5设为打开的状态,并能够再次开始印刷动作。
(1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在印刷装置1的主开关开启之后且所述印刷的动作开始之前执行。由此,因为在适当的定时执行解除开闭盖5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所以能够使得开闭盖5不意外地打开。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3及印刷装置1基本上具有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部分的构成的变更、省略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杆11构成为将树脂制的卡止部主体20与金属制的动力传递轴26为不同的个体组合为一体,但例如也可以以树脂的一体成形来制作卡止部主体20和动力传递轴26。并且,也可以将滑动部19与杆11制作为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动力接受部17作为滑动部19而构成,但是也可以使滑架15直接与动力传递轴26的另一端8接触。此时,优选使与滑架15接触并接受动力的部分的结构与滑架15稳定地接触。

Claims (10)

1.一种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具备:
杆,能够经由旋转支点旋转;
卡止部,位于所述杆的一端,与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并处于闭状态的所述开闭盖卡止以维持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以及
动力接受部,位于所述杆的另一端,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滑架接触并接受滑架的动力,
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动力接受部接触并推动所述动力接受部,所述杆旋转,解除通过所述卡止部而维持的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方向上的力通过在所述开闭盖打开的一侧具有自重力矩的结构而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具备:传感器,感知所述开闭盖的开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接受部是由所述滑架推动而滑动的滑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具有:接触用凸部,与所述滑架接触,
在由所述滑架推动时,所述滑动部变为所述接触用凸部进入到所述滑架所具有的接触用凹部的状态。
6.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头,搭载于滑架;以及开闭盖,接受打开方向上的力,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盖的自动开放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在执行印刷时往复移动,
所述自动开放机构位于所述滑架的所述往复移动的范围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开闭盖打开,能够操作排出托盘、进给用盒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排出托盘接受印刷物,所述进给用盒收纳印刷用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感知到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印刷,进行解除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解除所述开闭盖的闭状态的维持的动作在所述印刷装置的主开关开启之后且所述印刷的动作开始之前执行。
CN202211593444.1A 2021-12-16 2022-12-13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Pending CN116265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4508 2021-12-16
JP2021204508A JP2023089783A (ja) 2021-12-16 2021-12-16 開閉カバー自動オープン機構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5261A true CN116265261A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3444.1A Pending CN116265261A (zh) 2021-12-16 2022-12-13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1812A1 (zh)
JP (1) JP2023089783A (zh)
CN (1) CN11626526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89783A (ja) 2023-06-28
US20230191812A1 (en)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42067B1 (en) Roll paper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8011844B2 (en) Printer having detecting arm for detecting near-end state of paper roll
US6916052B2 (en) Cover locking/unlocking mechanism and a printer having the cover locking/unlocking mechanism
JP5454087B2 (ja) カッター付きプリンター
KR100525852B1 (ko) 프린터의잉크카트리지로딩장치및그로딩장치를갖는프린터
CN107085735B (zh) 读卡器
JPH11348303A (ja)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機構
US8837988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16265261A (zh) 开闭盖自动开放机构及印刷装置
JP2008274741A (ja) 扉体の開閉装置、記録装置
US2023019181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6089883B2 (ja) 記録装置
CN116265244A (zh) 印刷装置
JP2008173871A (ja) 流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流体噴射装置
JP3697054B2 (ja)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機構
US932750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5915069B2 (ja) 記録装置
JP6897807B2 (ja) 液体収容体
US1075920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652178B2 (ja) 液体収容体
JP2011093084A (ja) カッター付き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432172B2 (ja)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収容体
US8408542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JP2009248316A (ja) 記録装置
CN118061682A (zh) 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