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1762A -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1762A
CN116261762A CN202180057697.4A CN202180057697A CN116261762A CN 116261762 A CN116261762 A CN 116261762A CN 202180057697 A CN202180057697 A CN 202180057697A CN 116261762 A CN116261762 A CN 11626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conductive polymer
capacitor
mass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6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休正树
村冈拓也
越智贵史
熊冈弘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Kodo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odo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odoshi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Kodo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6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1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2Diaphragms;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22Electrolytes; Absorbents
    • H01G9/025Solid electrolytes
    • H01G9/028Organic semiconducting electrolytes, e.g. TCNQ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42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G9/045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based on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45Liqu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5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5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01G9/151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with wound foil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用于具有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分隔件中,提高耐短路性。夹设在一对电极之间、并用于作为阴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中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的构成在于,其含有合成纤维和粘结剂,破裂强度为40~180kPa、耐破指数为3.5~7.5kPa/(g/m2)。

Description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使用了该分隔件的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汽车电装设备的高功能化正在推进。因此,要求在这些设备中使用的计算机的高速化。计算机高速化的关键是CPU的处理速度的高速化。由于CPU的处理速度的高速化,工作频率进一步变高。因此,对于电源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要求提高高频下的特性。
在阴极材料中使用电解液的铝电解电容器(以下,称为“非固体电解电容器”」中,难以提高高频特性。因此,在阴极材料中使用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以下,称为“固体电解电容器”)正在上市。固体电解电容器与非固体电解电容器相比,具有ESR(等效串联电阻)低、而且高频特性优异的特征。
而且近年来,在阴极材料中同时使用导电性高分子和电解液的铝电解电容器(以下,称为“混合电解电容器”)正在上市。混合电解电容器具备非固体电解电容器和固体电解电容器这两者的特征。即,其特征在于,虽然为与非固体电解电容器相同的容量特性,但却是与固体电解电容器相同的低ESR。
导电性高分子的传导机制为电子传导,与传导机制为离子传导的电解液相比,显示出高传导率。因此,在阴极材料中使用导电性高分子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和混合电解电容器(以下,将固体电解电容器和混合电解电容器统称为“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可以形成与非固体电解电容器相比更低的ESR。
固体电解电容器与非固体电解电容器不同,阴极材料中不使用电解液,电解液不会从封口部蒸散,因此,可以延长寿命。固体电解电容器特别要求减少维护的频率,在无线电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所面向的服务器等的用途中的采用正在扩大。
另外,从部件数量的削减、节约空间化、轻量化的观点出发,混合电解电容器被用于各种用途。其中,在电动动力转向、先进驾驶支持系统等汽车用途中,对于使用的部件,重视安全性、可靠性。因此,要求装填部件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安全地迎来寿命。混合电解电容器由于故障模式为开路,因此,在汽车用途中的采用正在扩大。
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形成方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电极箔与分隔件一起卷绕而成的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单体和氧化剂溶液),然后,在元件中进行聚合,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以下,称为“聚合液型”)。另一种方法是在卷绕的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液(将导电性高分子作为分散质的分散液)后使其干燥,去除分散介质,从而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以下,称为“分散液型”)。
分散液型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与聚合液型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相比,据说耐电压特性良好,被用于要求50~60V左右的额定电压的用途。然而,聚合液型、分散液型均有因耐电压不足而无法应用的电路,要求比以往额定电压高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
由此,对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要求在维持与非固体电解电容器相比时的特征即低ESR的同时,提高耐电压特性、即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而且,对于使用的分隔件,要求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良好、且提高耐短路性。
作为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中使用的分隔件,有纤维素制分隔件。通常,纤维素制分隔件在制作元件后实施碳化处理而使用。这主要有2个目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纤维素制分隔件实施碳化处理,从而抑制纤维素的羟基与氧化剂的反应。另一个目的是由于通过碳化处理而使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增加,因此,提高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
纤维素制分隔件的碳化处理具有上述效果,另一方面,碳化处理中施加的热引起纤维素的热分解,该热分解会导致分隔件的机械强度降低。进而,纤维素分子在酸性条件下缓慢地被分解,因此,即使通过将酸性的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浸渗在元件中,分隔件的机械强度的降低也变得显著。
为了避免这种纤维素制分隔件的问题,使用配混了合成纤维的分隔件,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至4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5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73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176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461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合成纤维含有非原纤维化有机纤维、熔点或热分解温度为250℃以上的原纤维化高分子、且吸水速度5mm/min以上的分隔件。据说通过使用该分隔件,固体电解电容器内的导电性高分子的形成变得均匀,可以降低固体电解电容器的ESR。
专利文献1的分隔件使用的是非常细且长宽比大的原纤维化高分子。因此,通过大幅增加分隔件中的纤维条数,提高原纤维化高分子彼此或与其他纤维的缠绕频率,从而可以使分隔件致密。
然而,即使为专利文献1那样的致密的分隔件,也存在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机械强度弱、无法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的情况。为了提高专利文献1的分隔件的耐短路性而提高原纤维化高分子的含有率时,分隔件的致密性变得过高,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恶化,无法降低ESR。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湿式非织造布,其是由平均孔径为0.5~15μm的范围且在70℃的离子交换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湿润拉伸强度为0.30kN/m以上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据说通过将平均孔径控制在0.5~15μm的范围内且使在70℃的离子交换水中浸渍30分钟后的湿润拉伸强度为0.3kN/m以上,从而可以确保分隔件的致密性,可以维持再化学合成工序中的分隔件的形状。因此,可以抑制铝电解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湿式非织造布,其含有聚酯主体纤维、聚酯粘结剂、聚乙烯醇粘结剂,且所述湿式非织造布的平均孔径为5.0~20.0μm、5.0~15.0μm的范围的孔径频率为全部孔径的70%以上、20.0μm以上的孔径频率为10%以下。据说通过该构成,可以使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间隙均质化,因此,可以提高分隔件的耐短路性、且可以提高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因此,在使用了该分隔件的铝电解电容器中,可以同时实现静电容量的提高与短路不良率的降低。
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分隔件通过控制分隔件的平均孔径,从而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然而,即使为这些分隔件,也难以抑制ESR的恶化,且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分隔件的致密性、均质性高,可以有利于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降低,但有分隔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机械强度弱的情况、或用于浸渗、保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孔隙窄的情况。因此,判明了仅凭借控制分隔件的平均孔径,无法实现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与耐短路性的兼顾。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元件用分隔件,其为熔点或热分解温度为250℃以上的、至少一部分含有纤维直径1μm以下且重均纤维长度的范围处于0.2~2mm的原纤维化高分子、纤度3.3dtex以下的有机纤维的非织造布,所述电化学元件用分隔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1Ω·cm以上。通过该构成,可以得到致密且体积电阻率高的分隔件。而且,记载了使用该分隔件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内阻低、高速充放电特性优异。
然而,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分隔件那样,即使为致密且可以降低电容器的内阻的分隔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机械强度也弱,虽然为低ESR但无法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在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各种方向的各种力。例如存在在分隔件的纵向(MD方向:用抄纸机进行抄浆的情况下,与行进方向平行的分隔件的方向)施加的力、从作为卷绕物的元件的中心部向外缘部扩展的力、从极耳、电极箔的毛刺等凹凸被压迫的力等。此处,作为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耐电压的手段,已知使形成于阳极箔表面的氧化覆膜的厚度增厚。如果氧化覆膜变厚,则阳极箔本身的厚度变厚,因此,施加在分隔件上的上述力变得更大。
以往的分隔件中,通过施加这些各种方向的各种力,存在如下问题: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结合被切断的情况、通过纤维移动而产生粗密的不均而在原本有纤维的部位产生纤维消失等部分缺失。由此可知,由于该缺失,阳极箔与阴极箔的隔离部分变得不充分,产生短路不良。
为了抑制上述那样的分隔件的部分缺失的发生,如果使分隔件致密、或增加纤维彼此的结合面积,则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变窄。因此,即使可以抑制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也恶化,无法抑制ESR的恶化。
本发明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为了兼顾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维持与分隔件的耐短路性的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发现提高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是重要的。亦即,通过提高对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抑制部分缺失的发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通过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从而抑制分隔件中产生的部分缺失,提高分隔件的耐短路性。另外,其目的在于,使使用该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不比以往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恶化,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分隔件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例如具备以下的构成。
即,其特征在于,其夹设在一对电极之间、并用于作为阴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中,该分隔件含有合成纤维和粘结剂,所述分隔件的破裂强度为40~180kPa、耐破指数为3.5~7.5kPa/(g/m2)。
而且例如其特征在于,前述合成纤维含有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和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
而且例如其特征在于,前述分隔件含有前述合成纤维70~95质量%、前述粘结剂5~30质量%,且前述分隔件的整体质量中含有前述原纤维化合成纤维20~70质量%、前述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10~75质量%。
进一步例如其特征在于,拉伸模量为500~2000MPa。
另外,本发明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使用导电性高分子作为阴极材料,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分隔件作为分隔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备解决上述课题的构成,从而可以得到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具有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的分隔件。
使用了本发明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虽然为低ESR但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进而,可以有利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高耐电压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着眼于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产生的分隔件的部分缺失,使用合成纤维和粘结剂,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
通过提高分隔件的致密性和均质性而提高了耐短路性的以往分隔件中,在低ESR与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的兼顾上存在限度。本发明的分隔件通过提高针对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在不妨碍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情况下实现耐短路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将分隔件的破裂强度和耐破指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可以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不产生部分缺失,提高耐短路性。另外,发现使用了本发明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可以同时实现低ESR与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中,作为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的指标,使用了破裂强度和破裂强度除以分隔件的单位面积质量而得到的耐破指数。
破裂强度与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施加一定方向的力时的机械强度不同,可以测定同时从多个方向施加力时的耐性。即使为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那样的一定方向的机械强度强的分隔件,破裂强度也不一定强,在从其他方向施加了力的情况下,由于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被切断、纤维从原本应有纤维的部位移动等,从而有时会产生部分缺失。
另外,除了破裂强度之外,通过使用耐破指数,可以作为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结合的强度的指标。耐破指数表示每单位面积质量的破裂强度,因此,通过比较耐破指数,可以比较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交织程度、结合面积的大小。如果耐破指数为一定范围内,则可知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交织程度、结合面积受到控制。
纤维彼此的交织越少或结合面积越小,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越容易被切断,有时由于纤维从原本应有纤维的部位移动等而产生部分缺失。相反地,纤维彼此的交织越多或结合面积越大,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越不易渗透至分隔件内部。
由上所述,通过将破裂强度和耐破指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供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的分隔件。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分隔件例如夹设在一对电极之间、并用于作为阴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中,该分隔件的破裂强度为40~180kPa、耐破指数为3.5~7.5kPa/(g/m2)。优选破裂强度50~160kPa、耐破指数4.0~7.0kPa/(g/m2)。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分隔件中,通过使破裂强度为40~180kPa、耐破指数为3.5~7.5kPa/(g/m2),从而可以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另外,可以具有为了浸渗、保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所需的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
由此,可以在不产生分隔件的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兼顾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维持与耐短路性的提高。
当破裂强度低于40kPa时,无法耐受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被切断,纤维移动而产生粗密的不均等,从而在分隔件中产生部分缺失。因此,阳极箔与阴极箔的隔离变得不充分,例如电极箔的毛刺贯通分隔件、极耳压缩分隔件而破损,由此产生短路不良。
根据能够适用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来判断,破裂强度上限为180kPa。如果破裂强度超过180kPa,则有ESR变高的倾向。
当耐破指数低于3.5kPa/(g/m2)时,与耐破指数为3.5kPa/(g/m2)以上的分隔件相比,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弱。由此可知,纤维彼此的交织少、或纤维彼此的结合面积小。因此,无法耐受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构成分隔件的纤维移动,纤维从原本应有纤维的部位消失,分隔件中产生部分缺失。由此,阳极箔与阴极箔的隔离变得不充分,产生短路不良。
当耐破指数超过7.5kPa/(g/m2)时,与耐破指数为7.5kPa/(g/m2)以下的分隔件相比,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过强。由此可知,纤维彼此的交织多得成为过度致密、或纤维彼此的结合面积大。因此,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ESR恶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件从化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含有合成纤维,另外,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含有粘结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合成纤维只要可以满足破裂强度和耐破指数,就可以选择任意的合成纤维。从耐酸性、耐氧化性和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使用的合成纤维,可以举出聚酰胺纤维、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等。
另外,为了提高分隔件的致密性和机械强度,进而为了提高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合成纤维优选含有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和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
原纤维化合成纤维是指,通过打浆等处理,从成为主体的部分以枝叶状产生微细的原纤维的合成纤维、或以如纸浆那样具有枝叶状的原纤维的状态制造的合成纤维。
从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的观点出发,原纤维化合成纤维优选原纤维化聚酰胺纤维。具体而言,优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
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是指,无枝叶状的原纤维的合成纤维。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可以为由单一成分形成的纤维,也可以为由多个成分形成的纤维,还可以为复合纤维那样的结构。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聚酰胺纤维、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等。从耐化学药品性、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酰胺纤维、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粘结剂用于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结合。只要可以满足破裂强度和耐破指数就可以选择任意的粘结剂。进而,通过粘结剂形成覆膜,不易引起电极箔的毛刺贯通分隔件、极耳压缩分隔件而破损等,可以提高分隔件的耐短路性。此处的覆膜是指,在湿热条件下由粘结剂形成的、存在于构成分隔件的纤维的缠结点、纤维间的膜状物。
从可以提高机械强度且容易地形成覆膜的方面出发,作为粘结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或乙烯醇共聚物。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件的构成,优选含有合成纤维70~95质量%、粘结剂5~30质量%,且在分隔件的整体质量中优选含有原纤维化合成纤维20~70质量%、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10~75质量%。
当合成纤维低于70质量%、粘结剂超过30质量%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有时会恶化。认为其原因在于,由于粘结剂增加,形成的覆膜的面积增加,会过度填埋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恶化。
当合成纤维超过95质量%、粘结剂低于5质量%时,分隔件的机械强度低,无法提高耐短路性,有时无法抑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
当原纤维化合成纤维低于20质量%、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超过75质量%时,分隔件的致密性成为低的倾向,难以得到抑制分隔件的短路不良的发生的效果。另外,由于致密性低,因此,导电性高分子的保持量也成为变少的倾向,变得难以降低ESR。
另一方面,当原纤维化合成纤维超过70质量%、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低于10质量%时,分隔件的致密性成为高的倾向,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容易变得不均匀,有ESR特性波动的倾向。
例如,通过含有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为0.3~2.0mm范围的原纤维化合成纤维20~70质量%、纤维长度1.5~6.5mm范围的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10~75质量%、粘结剂5~30质量%,从而可以使破裂强度和耐破指数为一定范围内,可以形成本申请发明的分隔件。
当纤维长度短于上述值时,担心拉伸强度的不足。当纤维长度长于上述值时,有分隔件的质地等均质性受损的担心。
本发明中,使用拉伸模量作为分隔件的伸缩性的指标。拉伸模量可以表示弹性变形区域中的易变形性,拉伸模量越低,越容易以弱的力伸缩、变形。另外,拉伸模量越高,达到变形为止需要越强的力。
本发明的分隔件的拉伸模量优选500~2000MPa。拉伸模量如果为500~2000MPa的范围内,则分隔件具有适度的伸缩性,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可以显示出柔软的响应性。由此,对电极箔的追随性变得良好,可以形成对电极箔的密合性高的分隔件。其结果,可以在电极箔与分隔件的界面处维持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的连续性,可以降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
当拉伸模量低于500MPa时,由于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分隔件容易变形。因此,电极箔与分隔件成为过度密合的状态,分隔件起到密封材那样的作用,从而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有时得不到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降低效果。
当拉伸模量超过2000MPa时,分隔件的伸缩性低,对电极箔的密合性恶化。由此,在电极箔与分隔件的界面处导电性高分子的连续性受损,有时得不到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降低效果。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分隔件的厚度和密度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采用满足所期望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特性者。通常,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用分隔件使用的是,厚度20~100μm、密度0.20~0.60g/cm3左右的厚度和密度的分隔件,但不限定于该范围。
对分隔件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从分隔件的质地等均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使分散在水中的纤维堆积在网上进行脱水、干燥后抄起的抄纸法。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中,分隔件采用的是,使用抄纸法而形成的湿式非织造布。分隔件的抄纸形式只要可以满足破裂强度、耐破指数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长网抄纸、短网抄纸、圆网抄纸之类的抄纸形式,而且也可以为将通过这些抄纸法形成的层组合多个而成者。另外,在抄纸时,只要为不影响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用分隔件的程度的杂质含量,就可以加入分散剂、消泡剂、增强剂等添加剂,也可以在纸层形成后实施增强加工、亲液加工、压延加工、压花加工等后加工。
通过采用以上构成,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分隔件在维持良好的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具有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在分隔件中不产生部分缺失,提高耐短路性。而且,通过将该分隔件用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从而虽然为低ESR但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进而,可以有利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高耐电压化。
〔分隔件和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特性的测定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分隔件和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各特性的具体测定通过以下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厚度〕
使用“JIS C 2300-2‘电气用纤维素纸-第2部:试验方法’5.1厚度”中规定的“使用5.1.1测定器和测定方法a外侧测微器的情况”的测微器,将其重叠成“5.1.3重叠纸测量厚度的情况”的10张的方法,测定分隔件的厚度。
〔密度〕
按照“JIS C 2300-2‘电气用纤维素纸-第2部:试验方法’7.0A密度”的B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绝干状态的分隔件的密度。
〔破裂强度〕
按照“JIS C 2300-2‘电气用纤维素纸-第2部:试验方法’11.破裂强度”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分隔件的破裂强度。
〔耐破指数〕
耐破指数是通过将上述试验方法测得的破裂强度的值除以“JIS C 2300-2‘电气用纤维素纸-第2部:试验方法’6.单位面积质量”中规定的方法测得的分隔件的单位面积质量而算出的。
〔拉伸模量〕
按照“JIS P 8113‘纸和板纸-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2部:恒速拉伸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分隔件的纵向(MD方向)的拉伸模量。
〔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
使用“JIS P 8226-2‘基于纸浆-光学自动分析法的纤维长度测定方法-第2部:非偏光法’”(ISO16065-2‘Pulps-Determination of Fibre length by automated opticalanalysis-Part2:Unpolarized light method’)中记载的装置、此处为Fiber Tester PLUS(Lorentzen&Wettre制)进行测定,将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作为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纤维长度。
〔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纤维长度〕
购买市售的各种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将其切割长度作为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纤维长度。
〔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作工序〕
使用以下所示的各实施例、比较例、现有例的分隔件,制作直径10.0mm×高度10.0mm的额定电压35V、静电容量150μF和额定电压80V、静电容量22μF这2种固体电解电容器。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所述。
以分别进行了蚀刻处理和氧化覆膜形成处理的、厚度115μm的阳极箔与厚度50μm的阴极箔不接触的方式,夹设分隔件并卷绕,用胶带固定元件卷的外周,制作电容器元件。制作的电容器元件经再化学合成处理后进行干燥。
额定电压35V的固体电解电容器是在电容器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后,进行加热/聚合,使溶剂干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导电性高分子聚合液使用3,4-乙烯二氧噻吩作为单体,使用对甲苯磺酸铁溶液作为氧化剂溶液。
额定电压80V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在电容器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分散液后,进行加热/干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作为导电性高分子分散液,使用的是,将PEDOT/PSS(由聚(3,4-乙烯二氧噻吩)和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分散质的分散液。
接着,在规定的外壳中放入电容器元件,将开口部封口后进行熟化,得到各固体电解电容器。
〔混合电解电容器的制作工序〕
使用各实施例、比较例、现有例的分隔件,制作直径10.0×高度10.5mm的额定电压35V、静电容量270μF和额定电压160V、静电容量6.8μF这2种混合电解电容器。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所述。
以分别进行了蚀刻处理和氧化覆膜形成处理的、厚度115μm的阳极箔与厚度50μm的阴极箔不接触的方式,夹设分隔件并卷绕,用胶带固定元件卷的外周,制作电容器元件。制作的电容器元件经再化学合成处理后,进行干燥。
额定电压35V的混合电解电容器在电容器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后,进行加热/聚合,使溶剂干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导电性高分子聚合液使用3,4-乙烯二氧噻吩作为单体,使用对甲苯磺酸铁溶液作为氧化剂溶液。
额定电压160V的混合电解电容器在电容器元件中浸渗导电性高分子分散液后,进行加热/干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作为导电性高分子分散液,使用将PEDOT/PSS(由聚(3,4-乙烯二氧噻吩)和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分散质的分散液。
然后,在上述电容器元件中浸渗驱动用电解液,在规定的外壳中放入电容器元件,将开口部封口后,进行熟化,得到各混合电解电容器。
〔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评价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具体性能评价按照以下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短路不良率〕
准备1000个卷绕的电容器元件,对熟化过程中产生的短路不良数进行计数,将成为短路不良的元件数除以实施了熟化的电容器元件数,以百分率作为短路不良率。
〔ESR〕
制作的电容器元件的ESR在温度20℃、频率100kHz的条件下使用LCR计进行测定。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件的具体实施例等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丙烯腈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8mm)60质量%、芳族聚酰胺纤维(纤维长度2.0mm)30质量%和聚乙烯醇1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1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1的分隔件的厚度为50μm、密度为0.55g/cm3、破裂强度为120kPa、耐破指数为4.4kPa/(g/m2)、拉伸模量为2030MPa。
〔实施例2〕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聚酯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5mm)45质量%、维尼纶纤维(纤维长度5.0mm)50质量%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2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2的分隔件的厚度为20μm、密度为0.45g/cm3、破裂强度为52kPa、耐破指数为5.8kPa/(g/m2)、拉伸模量为480MPa。
〔实施例3〕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4mm)60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5.0mm)10质量%和聚乙烯醇3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3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3的分隔件的厚度为50μm、密度为0.60g/cm3、破裂强度为178kPa、耐破指数为5.9kPa/(g/m2)、拉伸模量为1320MPa。
〔实施例4〕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8mm)70质量%、尼龙纤维(纤维长度3.0mm)10质量%和聚乙烯醇2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4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4的分隔件的厚度为40μm、密度为0.50g/cm3、破裂强度为135kPa、耐破指数为6.8kPa/(g/m2)、拉伸模量为1710MPa。
〔实施例5〕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丙烯腈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1.2mm)45质量%、尼龙纤维(纤维长度3.0mm)30质量%和聚乙烯醇2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5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5的分隔件的厚度为80μm、密度为0.40g/cm3、破裂强度为155kPa、耐破指数为4.8kPa/(g/m2)、拉伸模量为1620MPa。
〔实施例6〕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1.8mm)30质量%、聚酯纤维(纤维长度3.0mm)40质量%和聚乙烯醇3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6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6的分隔件的厚度为100μm、密度为0.45g/cm3、破裂强度为163kPa、耐破指数为3.6kPa/(g/m2)、拉伸模量为870MPa。
〔实施例7〕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6mm)45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3.0mm)40质量%和聚乙烯醇1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7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7的分隔件的厚度为50μm、密度为0.35g/cm3、破裂强度为100kPa、耐破指数为5.7kPa/(g/m2)、拉伸模量为1270MPa。
〔实施例8〕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3mm)20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2.0mm)50质量%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8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8的分隔件的厚度为45μm、密度为0.35g/cm3、破裂强度为116kPa、耐破指数为7.4kPa/(g/m2)、拉伸模量为1112MPa。
〔实施例9〕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丙烯腈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1.4mm)30质量%、芳族聚酰胺纤维(纤维长度4.0mm)50质量%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9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9的分隔件的厚度为70μm、密度为0.40g/cm3、破裂强度为117kPa、耐破指数为4.2kPa/(g/m2)、拉伸模量为1960MPa。
〔实施例10〕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聚酯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1.6mm)20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6.0mm)75质量%和聚乙烯醇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实施例10的分隔件。
完成的实施例10的分隔件的厚度为40μm、密度为0.20g/cm3、破裂强度为41kPa、耐破指数为5.1kPa/(g/m2)、拉伸模量为533MPa。
〔比较例1〕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4mm)65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5.0mm)5质量%和聚乙烯醇30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1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1的分隔件的厚度为40μm、密度为0.50g/cm3、破裂强度为158kPa、耐破指数为7.9kPa/(g/m2)、拉伸模量为1420MPa。
〔比较例2〕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3mm)75质量%、尼龙纤维(纤维长度2.0mm)10质量%和聚乙烯醇1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2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厚度为60μm、密度为0.60g/cm3、破裂强度为121kPa、耐破指数为3.4kPa/(g/m2)、拉伸模量为1750MPa。
〔比较例3〕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丙烯腈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1.9mm)25质量%、聚酯纤维(纤维长度3.0mm)40质量%和聚乙烯醇3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3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3的分隔件的厚度为80μm、密度为0.35g/cm3、破裂强度为187kPa、耐破指数为6.7kPa/(g/m2)、拉伸模量为570MPa。
〔比较例4〕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5mm)15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2.0mm)60质量%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4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4的分隔件的厚度为35μm、密度为0.35g/cm3、破裂强度为94kPa、耐破指数为7.7kPa/(g/m2)、拉伸模量为980MPa。
〔比较例5〕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丙烯腈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9mm)15质量%、丙烯腈纤维(纤维长度6.0mm)80质量%和聚乙烯醇5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5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5的分隔件的厚度为50μm、密度为0.30g/cm3、破裂强度为43kPa、耐破指数为2.9kPa/(g/m2)、拉伸模量为2060MPa。
〔比较例6〕
使用混合有原纤维化聚酯纤维(长度重量平均纤维长度0.4mm)45质量%、维尼纶纤维(纤维长度3.0mm)52质量%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质量%的原料进行圆网抄纸,得到比较例6的分隔件。
完成的比较例6的分隔件的厚度为20μm、密度为0.45g/cm3、破裂强度为35kPa、耐破指数为3.9kPa/(g/m2)、拉伸模量为460MPa。
〔现有例1〕
制作以与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造的分隔件,得到现有例1的分隔件。
现有例1的分隔件的厚度为45μm、密度为0.36g/cm3、破裂强度为46kPa、耐破指数为2.8kPa/(g/m2)、拉伸模量为720MPa。
〔现有例2〕
制作以与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造的分隔件,得到现有例2的分隔件。
现有例2的分隔件的厚度为30μm、密度为0.55g/cm3、破裂强度为54kPa、耐破指数为3.3kPa/(g/m2)、拉伸模量为1560MPa。
〔现有例3〕
制作以与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造的分隔件,得到现有例3的分隔件。
现有例3的分隔件的厚度为60μm、密度为0.20g/cm3、破裂强度为94kPa、耐破指数为7.8kPa/(g/m2)、拉伸模量为540MPa。
〔现有例4〕
制作以与专利文献4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造的分隔件,得到现有例4的分隔件。
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厚度为55μm、密度为0.33g/cm3、破裂强度为37kPa、耐破指数为2.0kPa/(g/m2)、拉伸模量为630MPa。
关于以上记载的实施例1~10、比较例1~6、现有例1~4的各分隔件的原材料和配方,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4113485150000201
表2示出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10、比较例1~6、现有例1~4的各分隔件的评价结果。
[表2]
Figure BDA0004113485150000211
对使用各实施例、各比较例、各现有例的分隔件制作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进行说明。使用各实施例、各比较例、各现有例的分隔件,制作额定电压35V、静电容量150μF、额定电压80V、静电容量22μF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和额定电压35V、静电容量270μF、额定电压160V、静电容量6.8μF的混合电解电容器。将各电容器的性能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4113485150000231
以下,对使用了各实施例、各比较例、各现有例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评价结果详细地进行说明。
使用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使用了现有例1~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相比,ESR虽然为同等程度,但短路不良率低。
另外,使用了实施例3~10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使用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相比,短路不良率虽然为同等程度,但ESR低。
可以认为实施例3~10的分隔件的ESR变低是由于分隔件的拉伸模量为533~1960MPa,对电极箔的密合性良好,在电极箔与分隔件的界面可以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连续性。
由此可知,通过分隔件具有适度的伸缩性,从而可以降低ESR。即,明确了分隔件的拉伸模量如果为500~2000MPa的范围,则可以实现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低ESR化。
比较例1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破裂强度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耐破指数高于各实施例、为7.9kPa/(g/m2)。使用了比较例1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ESR高于各实施例。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1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ESR变高的原因在于,分隔件的耐破指数高至7.9kPa/(g/m2),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过强。认为比较例1的分隔件中,由于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为5质量%,因此,变得过度致密,耐破指数过高,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
由此表明,分隔件的耐破指数如果为7.5kPa/(g/m2)以下,则可以使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为低ESR。另外可知,通过使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从而可以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
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破裂强度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耐破指数低于各实施例、为3.4kPa/(g/m2)。使用了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各实施例相比,短路不良率高。另外,ESR比现有例稍高。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变高的原因是分隔件的耐破指数低至3.4kPa/(g/m2),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弱。由于耐破指数低,因此,认为无法耐受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在分隔件中产生部分缺失,产生了短路不良。另外,使用了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ESR变高可以认为是由于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的含量为75质量%。
由此表明,耐破指数如果为3.5kPa/(g/m2)以上,则可以抑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另外,可知通过使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为70质量%以下,从而可以抑制ESR的恶化。
比较例3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耐破指数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破裂强度高于各实施例、为187kPa。使用了比较例3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各实施例相比,ESR高。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3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ESR变高的原因是分隔件的破裂强度高至187kPa。比较例3的分隔件由于聚乙烯醇的含量为35质量%,因此认为分隔件的破裂强度过高,另外,填埋了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因此可以认为比较例3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变差。
由此可知,破裂强度如果超过180kPa,则ESR恶化。亦即,表明破裂强度如果为180kPa以下,则可以形成能适用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分隔件,能形成低ESR。另外,可知通过使粘结剂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从而可以具有为了浸渗、保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所需的构成分隔件的纤维间的孔隙,可以形成低ESR。
比较例4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破裂强度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耐破指数高至7.7kPa/(g/m2)。使用了比较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各实施例相比,ESR高。另外,额定电压80V的固体电解电容器、额定电压160V的混合电解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高。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ESR变高的原因是分隔件的耐破指数高至7.7kPa/(g/m2),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过强。由于耐破指数高,因此,可知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面积大,可以认为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变得不均匀。另外,比较例4的分隔件中,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的含量为15质量%,因此,认为分隔件的致密性低,额定电压高的电容器中的短路不良率变高。
除了使用了比较例1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之外,使用了比较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也表明了,分隔件的耐破指数如果为7.5kPa/(g/m2)以下,则可以使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为低ESR。另外,可知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如果为20质量%以上,则可以提高分隔件的致密性,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比较例5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破裂强度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耐破指数低至2.9kPa/(g/m2)。使用了比较例5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各实施例相比,短路不良率、ESR高。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5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变高的原因是分隔件的耐破指数低至2.9kPa/(g/m2),构成分隔件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弱。另外,比较例5的分隔件中,原纤维化芳族聚酰胺的含量为15质量%、丙烯酸的含量为80质量%,因此,认为分隔件的致密性过低,短路不良率变高。进而,认为分隔件的致密性低,因此,导电性高分子的保持量变少,ESR变高。
除了使用了比较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之外,使用了比较例5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也表明了,分隔件的耐破指数如果为3.5kPa/(g/m2)以上,则可以抑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另外,可知如果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下,则可以提高分隔件的致密性,不使电容器的ESR恶化,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比较例6的分隔件的厚度、密度、耐破指数与各实施例为同等水平,但破裂强度低至35kPa。使用了比较例6的分隔件的电容器与各实施例相比,短路不良率高。
认为使用了比较例6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变高是由于分隔件的破裂强度低至35kPa,无法耐受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在分隔件中产生部分缺失,阳极箔与阴极箔的隔离变得不充分。另外,比较例6的分隔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含量为3质量%,因此,认为分隔件的破裂强度变低。
由此表明,分隔件的破裂强度如果为40kPa以上,则能抑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另外,粘结剂的含量如果为5质量%以上,则可以提高分隔件的破裂强度,可以提高分隔件的耐短路性。
现有例1的分隔件与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分隔件同样。现有例1的分隔件的耐破指数低至2.8kPa/(g/m2)。因此,电容器的评价结果中,短路不良率也高。
现有例2的分隔件与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分隔件同样。现有例2的分隔件的耐破指数低至3.3kPa/(g/m2)。因此,电容器的评价结果中,短路不良率也高。
根据使用了现有例1、现有例2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结果与各实施例的比较可知,仅凭借在分隔件中含有原纤维化合成纤维20~70质量%、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10~75质量%,无法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必须含有粘结剂。另外,明确了分隔件的耐破指数如果为3.5kPa/(g/m2)以上,则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进而,认为现有例2的分隔件是控制了湿润拉伸强度的分隔件,虽然对来自单向的力有耐性,但对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耐性弱,无法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由此可知,通过将破裂强度、耐破指数设为一定范围内,从而可以提高对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现有例3的分隔件与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分隔件同样。现有例3的分隔件的耐破指数高至7.8kPa/(g/m2)。使用了现有例3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结果中,短路不良率高,ESR也高。
现有例3的分隔件由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和聚乙烯醇构成,因此,认为分隔件的致密性低,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变高。另外,认为使用了现有例3的分隔件的各电容器的ESR变高的原因在于,耐破指数高至7.8kPa/(g/m2)。
根据现有例2和现有例3的电容器评价结果与各实施例的比较,仅凭借控制分隔件的平均孔径,无法抑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的发生,必须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亦即,明确了必须使分隔件的破裂强度、耐破指数为一定范围内。
现有例4的分隔件与专利文献4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分隔件同样。使用了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评价结果中,短路不良率高,ESR也高。
认为使用了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电容器的短路不良率变高的原因是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破裂强度低至37kPa、耐破指数低至2.0kPa/(g/m2),无法耐受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样方向的各种力。另外,现有例4的分隔件的纤维素含量为15质量%,因此,认为通过使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浸渗、保持,从而分隔件的破裂强度降低,短路不良率进一步变高。进而,由于含有纤维素,因此,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变低,ESR变高。
根据现有例4的电容器评价结果与各实施例的比较可知,在含有纤维素的分隔件中,无法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提高耐短路性,必须仅由合成纤维与粘结剂构成。
如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含有合成纤维和粘结剂的分隔件的破裂强度控制为40~180kPa、耐破指数控制为3.5~7.5kPa/(g/m2),从而在维持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合液、分散液的浸渗性、保持性的同时,提高在卷绕元件时以及卷绕后的元件卷内部对分隔件施加的各种方向的各种力的稳定性。因此,可以抑制分隔件的部分缺失的发生。而且,不使使用了本发明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ESR恶化,可以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
另外,通过使分隔件的拉伸模量为500~2000MPa的范围,从而可以控制电极箔与分隔件的密合性,可以实现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低ESR化。
如上记载,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分隔件的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可以在不使ESR恶化的情况下抑制短路不良的发生。进而,还可以有利于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的高耐电压化。

Claims (5)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其特征在于,其夹设在一对电极之间、并用于作为阴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分子的铝电解电容器中,
该分隔件含有合成纤维和粘结剂,所述分隔件的破裂强度为40~180kPa、耐破指数为3.5~7.5kPa/(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含有原纤维化合成纤维和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含有所述合成纤维70~95质量%、所述粘结剂5~30质量%,且所述分隔件的整体质量中含有所述原纤维化合成纤维20~70质量%、所述非原纤维化合成纤维10~7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其特征在于,拉伸模量为500~2000MPa。
5.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为使用导电性高分子作为阴极材料的铝电解电容器,
所述铝电解电容器使用了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件。
CN202180057697.4A 2020-08-20 2021-07-30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Pending CN1162617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9532 2020-08-20
JP2020139532A JP2022035309A (ja) 2020-08-20 2020-08-20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PCT/JP2021/028336 WO2022039003A1 (ja) 2020-08-20 2021-07-30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1762A true CN116261762A (zh) 2023-06-13

Family

ID=8032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697.4A Pending CN116261762A (zh) 2020-08-20 2021-07-30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5835A1 (zh)
JP (1) JP2022035309A (zh)
KR (1) KR20230051658A (zh)
CN (1) CN116261762A (zh)
DE (1) DE112021004345T5 (zh)
TW (1) TW202222949A (zh)
WO (1) WO20220390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076B1 (en) * 2000-05-19 2005-12-27 Mcgraw Edison Company Electrical apparatus with synthetic fiber and binder reinforced cellulose insulation paper
JP2004146137A (ja) 2002-10-23 2004-05-20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気化学素子用セパレーター
JP4163523B2 (ja) 2003-01-29 2008-10-08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ー
JP4354349B2 (ja) * 2004-06-30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乾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評価方法
JP6313930B2 (ja) * 2013-03-19 2018-04-18 ニッポン高度紙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該セパレータよりなるコンデンサ
JP6265567B1 (ja) 2016-10-26 2018-01-24 ニッポン高度紙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JP6989414B2 (ja) * 2018-02-27 2022-01-05 ニッポン高度紙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電気化学素子
JP6442097B1 (ja) 2018-03-29 2018-12-19 ニッポン高度紙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該セパレータを用いた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35309A (ja) 2022-03-04
WO2022039003A1 (ja) 2022-02-24
US20230245835A1 (en) 2023-08-03
DE112021004345T5 (de) 2023-06-01
TW202222949A (zh) 2022-06-16
KR20230051658A (ko)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7539B1 (ko) 세퍼레이터 및 고체 전해 콘덴서
TWI745480B (zh) 鋁電解電容器用隔膜以及鋁電解電容器
TWI744399B (zh) 鋁電解電容器用隔膜以及鋁電解電容器
JP4794914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11919271B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隔膜以及使用该隔膜的铝电解电容器
CN116261762A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和铝电解电容器
WO2019102958A1 (ja) 電気化学素子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電気化学素子
CN115136266B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及铝电解电容器
KR100836575B1 (ko) 미세다공성 합성수지 절연지를 사용한 알루미늄 고분자콘덴서 제조방법
CN113228212B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分隔件及铝电解电容器
WO2022202190A1 (ja)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WO2022220186A1 (ja) 固体電解質用支持体及びそれを含む固体電解質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