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7526A -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7526A
CN116227526A CN202210992592.4A CN202210992592A CN116227526A CN 116227526 A CN116227526 A CN 116227526A CN 202210992592 A CN202210992592 A CN 202210992592A CN 116227526 A CN116227526 A CN 116227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earning
tag
tag data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25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浩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2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7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73Antenna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提高无线标签的位置的判定精度,该选择装置包括取得部和选择部。取得部,取得通过包括天线的通信装置测量的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选择部,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其中,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Description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日、申请号为JP2021-196438的日本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将公开内容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有通过以天线接收从附于物品的无线标签发送的电波来判定无线标签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还是规定的范围之外的装置。这样的装置使天线移动来测量无线标签的相位。装置基于作为测量的相位的变化量的相位差来判定无线标签在规定的范围以内还是规定的范围以外。装置需要将相当于规定的范围的边界的相位差设定为阈值。
当在判定处理中使用预先确定的固定的阈值时,由于外部干扰等的环境的影响,有导致判定精度下降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使无线标签的位置的判定精度提高的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选择装置包括取得部及选择部。取得部,取得通过包括天线的通信装置测量的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选择部,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其中,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和与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相关联的多个比较用标签数据的比较,从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所述学习完成模型。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提高与选择装置的环境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精度。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通信装置的环境包括相对于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选择与相对于选择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及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通过使用相位数据或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表示所述范围的数据是表示包括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一范围或不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的数据。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得到无线标签的存在范围是否是处理对象的范围的信息。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对于所述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与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相同的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
根据上述的通信装置,能够使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进行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变得容易。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对于设置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一范围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和对于设置于不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二范围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精度良好地判断无线标签的存在范围是在第一范围还是在第二范围。
在上述的选择装置中,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是通信装置与金属的距离。
根据上述的选择装置,能够选择与相对于选择装置的金属的距离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装置及选择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天线;驱动部,移动所述天线的位置;取得部,取得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以及输出部,将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输出到所述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包括:第一取得部,从所述通信装置取得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以及选择部,基于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其中,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所述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构成实施例所涉及的测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范围及第二范围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与对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与对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基于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装置的处理器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基于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处理器的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基于实施例所涉及的读取装置的处理器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基于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处理器的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配置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图16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其他例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另一其他例的图表。
图18是表示基于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的处理器的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通信系统 10 通信装置 81 第一范围
82 第二范围 100 读取装置 101 处理器
102 ROM 103 RAM 104 第一连接接口
105 第二连接接口 106 高频前端部 107 数字振幅调制部
108 DA转换部 109 AD转换部 110 解调部
111 存储设备 112 总线 200 驱动装置
201 处理器 202 ROM 203 RAM
204 连接接口 205 驱动部 206 起始位置传感器
208 总线 211 旋转轴 212 轨道
213 移动台 300 天线 400 终端
401 处理器 402 ROM 403 RAM
404 连接接口 405 存储设备 406 总线
500 物品 600 无线标签 601~615 无线标签
700 收银台 800 基准无线标签 900 金属板
1011 移动控制部 1012 通信控制部 1013 取得部
1014 输出部 1111 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
1112 测量数据存储区 4011 第一取得部 4012 输入部
4013 第二取得部 4014 输出部 4015 模型处理部
4016 选择部 4051 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
4052 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 4053 测量数据存储区
4054 学习数据存储区 4055 学习完成模型存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关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有适当变更各部的比例尺的情况。另外,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有为了说明方便而省略构成示出的情况。
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1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通信系统1包括通信装置10、终端400及附于多个物品500上的多个无线标签600。在图1中,虽然示出了附于一个物品500的一个无线标签600,但通信系统1包括附于多个物品500的多个无线标签600。此外,通信系统1也可以包括通信装置10及终端400,但不包括多个物品500。通信系统1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
通信装置10是从无线标签600读取信息的装置。通信装置10虽然能够用于仓库内的产品检验等,但也可以用于店铺,通信装置10的应用例不限于此。通信装置10包括读取装置100、驱动装置200及天线300。
读取装置100是控制驱动装置200及天线300,并从无线标签600读取信息的装置。关于读取装置100的构成例将后述。
驱动装置200是移动天线300的装置。驱动装置200的构成例将后述。
天线300与无线标签600之间接收发送电波。天线300将从无线标签600接收的电波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将高频信号输出到读取装置100。
终端400是处理通过读取装置100从无线标签600读取出的信息的装置。终端400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但只要是处理信息的装置即可,不限于此。关于终端400的构成例将后述。终端400是选择装置的一例。
物品500是商品等。
无线标签600典型的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无线标签600也可以是其他的无线标签。无线标签600是将从天线300发送的规定的电波作为能量源进行动作的无源型的无线标签。无线标签600通过对无调制信号进行后向散射调制,而发送包含存储于无线标签600的信息的信号。存储于无线标签600的信息也可以包含能够唯一识别的识别信息。存储于无线标签600的信息也可以包含附有无线标签600的物品500所相关的信息。
使用图2,关于读取装置100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读取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读取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0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第一连接接口104、第二连接接口105、高频前端部106、数字振幅调制部107、DA(digitaltoanalog:数字到模拟)转换部108、AD(analogtodigital:模拟到数字)转换部109、解调部110及存储设备111。读取装置100所包括的各部通过总线112等被连接。
处理器101相当于进行读取装置100的动作中所需要的运算及控制等处理的计算机的中枢部分。处理器101在RAM103中展开存储于ROM102或存储设备111等中的各种程序。处理器101通过执行展开于RAM103的程序而实现后述的各部,并执行各种的动作。
处理器101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SoC(systemonachip:系统芯片)、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设备)或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101也可以将这些中的多个组合而成的处理器。
ROM102相当于将处理器1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OM102是专用于数据的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OM102存储上述的程序。另外,ROM102存储处理器101在进行各种的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或各种的设定值等。
RAM103相当于将处理器1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AM103是用于数据的读写的存储器。RAM103是存储处理器101在进行各种的处理过程中临时使用的数据的工作区。
第一连接接口104是用于读取装置100与驱动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接口。
第二连接接口105是用于读取装置100与终端400进行通信的接口。
高频前端部106向天线300输出高频信号。高频前端部106被从天线300输入高频信号。
数字振幅调制部107是将要发送到无线标签600的信息附加于向无线标签600发送的载波的电路。
DA转换部108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电路。DA转换部108将通过数字振幅调制部107调制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DA转换部108经由高频前端部106,将高频信号输出到天线300。
AD转换部109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路。AD转换部109将经由高频前端部106从天线300输入的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部110是根据从无线标签600接收的电波提取各种信息的电路。例如,解调部110从AD转换部109转换的数字信号提取存储于无线标签600的唯一识别码。另外,根据公知的技术,解调部110在通过天线300接收了无线标签600的电波时,从通过AD转换部109转换的数字信号按时间序列输出无线标签600的标签数据。标签数据是基于通过天线300接收的无线标签600的电波的按时间排序的数据。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相位数据是表示来自无线标签600的电波的相位的数据。标签数据包含电波接收强度(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数据。电波接收强度数据是表示来自无线标签600的电波的接收强度的数据。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及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此外,各无线标签600能够在接收到从天线300发送的电波时,在各无线标签600的存储器保存电波接收强度数据。在该例中,解调部110也可以从通过AD转换部109转换的数字信号按时间序列提取存储于无线标签600的电波接收强度数据。解调部110是基于来自各无线标签600的电波,按时间序列检测各无线标签600的标签数据的检测部的一例。
存储设备111是由存储数据及程序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装置。存储设备111虽由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或SSD(Solid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等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存储设备111是存储部的一例。
存储设备111包含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存储基准无线标签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
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通过通信装置10测量的基准无线标签的多个标签数据的集合。以下,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也称为基准标签数据。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多个基准标签数据。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各个位置是标签数据的测量位置。通信装置10有能够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所有位置测量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所有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基准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有只能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一部分位置测量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一部分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基准标签数据。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基准标签数据的一例。
基准无线标签是配置于规定位置的无线标签。基准无线标签也可以配置于后述的收银台700的规定位置。基准无线标签只要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可,也可以相对于收银台700装卸自如地配置。基准无线标签既可以包含一个无线标签,也可以包含多个无线标签。在基准无线标签包含多个无线标签的情况下,多个无线标签能够配置于收银台700的不同位置。基准无线标签是无线标签的一例。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能够基于通过通信装置10进行的测量被更新。
存储设备111包含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存储测量数据。
测量数据包含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是每个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是通过通信位置10测量的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标签数据的集合。以下,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标签数据也称为判定用标签数据。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根据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能够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所有位置测量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所有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判定用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根据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只能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一部分位置测量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在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一部分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判定用标签数据。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是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一例。
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成为判定无线标签600的存在的范围的对象的无线标签。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测量对象的无线标签的一例。测量对象的无线标签也称为测量对象无线标签。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无线标签的一例。多个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通过基于通信装置10的共同的测量处理而测量出的标签数据的无线标签的集合。测量处理是测量标签数据的处理。测量处理是伴随天线300的移动的处理。例如,一次测量处理是伴随天线300的扫描范围中的天线300的移动的处理。判定无线标签600的存在范围的对象包含判定无线标签600的位置是包括于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的对象。第一范围及第二范围是相互不重复的不同的范围。例如,第一范围及第二范围是三维区域。关于第一范围及第二范围的例子将后述。测量数据能够通过通信装置10进行的测量而被更新。关于测量数据的构成例将后述。
总线112包括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及数据总线等。总线112传送在读取装置100的各部授受的信号。
此外,读取装置100的硬件构成不限于上述的构成。读取装置100能够适宜地进行上述的构成要素的省略、变更及新的构成要素的追加。
关于通过处理器101实现的各部进行说明。
处理器101实现移动控制部1011、通信控制部1012、取得部1013、及输出部1014。通过处理器101实现的各部也能够称为各功能。通过处理器101实现的各部也能够通过包括处理器101、ROM102及RAM103的控制部来实现。
移动控制部1011通过控制驱动装置200而控制天线300的移动。
通信控制部1012控制从天线300发送电波。
取得部1013取得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取得部1013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
输出部1014经由第二连接接口105将数据输出到终端400。在一例中,输出部1014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在其他例子中,输出部1014将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
图3是表示构成测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天线300形成为基于通过驱动装置200进行的控制,在一方向上做往复移动。天线300的扫描范围形成为从与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O到位置L的一个方向的范围。位置L能够适宜地设定。
测量数据包含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例如,天线300的多个位置包含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一定间隔a的值能够适宜地设定。通信装置10根据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能够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所有的位置测量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通信装置10有根据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只能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一部分的位置测量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也可以包含与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不同的大于等于一个的位置。
使用图4及图5,关于驱动装置200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驱动装置2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驱动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01、ROM202、RAM203、连接接口204、驱动部205及起始位置传感器206。驱动装置200所包括的各部通过总线208等连接。
处理器201相当于进行驱动装置200的动作中所需要的运算及控制等的处理的计算机的中枢部分。处理器201在RAM203中展开存储于ROM202等中的各种程序。处理器201通过执行展开于RAM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动作。处理器201是CPU、MPU、SoC、DSP、GPU、ASIC、PLD或FPGA等。处理器201也可以是将这些中的多个进行组合而成的处理器。
ROM202相当于将处理器2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OM202是专用于数据的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OM202存储上述的程序。ROM202存储处理器201进行各种处理中使用的数据或各种的设定值等。
RAM203相当于将处理器2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AM203是用于数据的读写的存储器。RAM203是存储处理器201在进行各种的处理中临时使用的数据的工作区。
连接接口204是驱动装置200与读取装置100连接用的接口。
驱动部205移动天线300。例如,驱动部205是步进式电动机。
起始位置传感器206是检测后述的移动台213是否处于起始位置的传感器。
总线208包括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及数据总线等。总线208传送在驱动装置200的各部授受的信号。
图5是用于说明驱动装置200的示意图。
驱动装置200包括旋转轴211、轨道212及移动台213。
如图5所例示那样,驱动装置200及天线300配置于收银台700的下部。收银台700是具有载置附有无线标签600的物品500的水平面的台。收银台700是载置部的一例。收银台700也可以包括于通信系统1或通信装置10中。
旋转轴211传递驱动部205的驱动力。在旋转轴211和轨道212上形成有旋紧的槽。旋紧的槽相对地连结。因此,当驱动部205旋转驱动时,旋转轴211旋转,轨道212移动。在轨道212上安装有载置有天线300的移动台213。
移动台213包括滚珠丝杆螺母,当通过滚珠丝杆螺母,轨道212旋转时,移动台21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即、移动台213沿着图5所示的x轴方向移动。另外,移动台213在轨道212的旋转方向变为反向的情况下,向反方向移动。这样一来,驱动装置200使天线300沿着轨道212在x轴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此外,驱动装置200的硬件构成不限于上述的构成。驱动装置200能够适宜地进行上述的构成要素的省略、变更及新的构成要素的追加。
使用图6,关于终端400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终端4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01、ROM402、RAM403、连接接口404及存储设备405。终端400所包括的各部通过总线406等连接。
处理器401相当于进行在终端400的动作中所需要的运算及控制等的处理的计算机的中枢部分。处理器401在RAM403中展开存储于ROM402或存储设备405等中的各种程序。处理器401通过执行展开于RAM403中的程序而实现后述的各部,执行各种动作。处理器401是CPU、MPU、SoC、DSP、GPU、ASIC、PLD或FPGA等。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将这些中的多个进行组合而成的处理器。
ROM402相当于将处理器4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OM402是专用于数据的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OM402存储上述的程序。ROM402存储处理器401进行各种处理中使用的数据或各种的设定值等。
RAM403相当于将处理器401作为中枢的计算机的主存储装置。RAM403是用于数据的读写的存储器。RAM403是存储处理器401在进行各种的处理中临时使用的数据的工作区。
连接接口404是用于终端400与读取装置100或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
存储设备405是由存储数据及程序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装置。存储设备405虽由HDD或SSD等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存储设备405是存储部的一例。
存储设备405包括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存储通过终端400从读取装置100取得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所存储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所存储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对应。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所存储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能够在每次通过终端400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时被更新。
存储设备405包括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2。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2存储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
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通过通信装置预先测量的基准无线标签的多个标签数据的集合。以下,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也称为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这里,为了说明的简单化,将预先测量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通信装置说明为通信装置10,但也可以是与通信装置10同类型的大于等于一个的通信装置。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有能够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所有位置测量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所有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有只能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一部分位置测量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在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一部分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在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测量中使用的基准无线标签是配置于与使用于基准标签数据的测量的基准无线标签相同的规定位置的标签。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用于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比较的多个比较用标签数据的一例。
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数据集合。也就是说,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是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相互不同的数据集合。通信装置10的环境是给标签数据带来影响的环境。通信装置10的环境包括相对于通信装置10的金属的配置方式。例如,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金属的方式是在通信装置10的周围配置金属的方式。金属虽然是金属板或金属架等的包括金属的要素,但不限于这些。
金属的配置方式是给标签数据带来影响的金属的配置方式。金属的配置方式包括有无相对于通信装置10的金属。金属的配置方式也可以包括通信装置10和金属的距离。也可以包括相对于通信装置10的金属的位置。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可以包括与没有对通信装置10配置金属的环境对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可以包含与对通信装置10配置金属的环境相对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可以包含与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且与通信装置10和金属的距离相对应的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可以包含与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且与相对通信装置10的金属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此外,金属的配置方式不限定于金属的有无、距离及位置。金属的配置方式也可以包括金属的形状、大小及数量等。
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与后述的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相关联。也就是说,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的各个集合对应通信装置10的每个环境,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的各个模型相关联。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能够被适宜地更新。
存储设备405包括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存储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包含通过终端400从读取装置100取得的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存储于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的测量数据与存储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的测量数据对应。存储于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的测量数据能够在每次通过终端400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时被更新。
存储设备405包括学习数据存储区4054。学习数据存储区4054存储多个学习数据。
学习数据是包含通过通信装置已预先测量出的数据的数据。这里,为了说明的简单化,将预先测量学习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的通信装置说明为通信装置10,但也可以是与通信装置10同类型的大于等于一个的通信装置。学习数据是使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多个学习数据是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数据。也就是说,多个学习数据是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相互不同的数据。
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学习用标签数据集合。学习用标签数据集合包含关于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数据集合。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根据基于通信装置10的共同的测量处理测量标签数据的无线标签的集合。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包含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标签数据(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是与测量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的多个位置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学习数据包含对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存在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个数对应的多个学习数据。以下,将学习用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标签数据也称为学习用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根据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能够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所有位置测量学习用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所有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学习用标签数据。通信装置10根据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只能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一部分的位置测量学习用标签数据的情况。在该例中,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包含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一部分位置的各个位置相关联的学习用标签数据。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是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一例。学习用标签数据集合是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一例。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是无线标签的一例。
多个学习数据包含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以下,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也称为正解数据。正解数据包含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是包括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一范围或不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的数据。“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的表述也可以替换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的位置”。正解数据是通过用户输入的数据。多个学习数据也能被更新。
存储设备405包括学习完成模型存储区4055。学习完成模型存储区4055存储多个学习完成模型。
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也就是说,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的各个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各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模型。“生成”的表述不仅包括重新制作的方面,也包括更新的方面。多个学习完成模型使用于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存在的范围的判定。
学习完成模型基于判定用输入数据的输入,输出判定用输出数据。判定用输入数据是上述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判定用输出数据是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包含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包括于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的数据。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是包括于任一范围的数据包含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位置包括于任一范围的数据。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与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相关联。
总线406包括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及数据总线等。总线406传送在终端400的各部授受的信号。
此外,终端400的硬件构成不限于上述的构成。终端400能够适宜地进行上述的构成要素的省略、变更及新的构成要素的追加。
关于通过处理器401实现的各部进行说明。
处理器401实现第一取得部4011、输入部4012、第二取得部4013、输出部4014、模型处理部4015及选择部4016。通过处理器401实现的各部也能够称为各功能。通过处理器401实现的各部也能够通过包括处理器401、ROM402及RAM403的控制部来实现。
第一取得部4011经由连接接口404从读取装置100取得数据。在一例中,第一取得部4011从读取装置100取得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在另一例子中,第一取得部4011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第一取得部4011从读取装置100取得数据的情况是第一取得部4011从通信装置10取得数据的一例。第一取得部4011是取得部的一例。
输入部4012向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的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判定用输入数据是通过第一取得部4011取得的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
第二取得部4013基于通过输入部4012向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而从学习完成模型取得判定用输出数据。
输出部4014向其他装置输出判定结果。判定结果包含通过第二取得部4013取得为判定用输出数据的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模型处理部4015生成学习完成模型。
选择部4016从存储于学习完成模型存储区4055的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一个学习完成模型。例如,选择部4016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
关于第一范围及第二范围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范围81及第二范围82的示意图,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收银台700的平面图。
第一范围81及第二范围82是在水平方向上分开的范围。第一范围81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水平面的中心部分的范围。第二范围82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水平面的外周部分及收银台70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外部的范围。第二范围82设定为包围第一范围81。在图7中,虽然第二范围82与第一范围81不邻接地隔开间隔而设定,但不限于此。第二范围82也可以与第一范围81邻接。
此外,第一范围81及第二范围82的设定不限于此。第一范围81也可以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水平面的中心部分的范围,第二范围82也可以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水平面的外周部分的范围。第一范围81也可以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水平面整体的范围,第二范围82也可以是设定于收银台70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外部的范围。第二范围82不限于设定为包围第一范围81的范围。
第一范围81及第二范围82只要是相互不重复的不同的范围即可,不限于在水平方向上被分开的范围。第一范围81及第二范围82也可以是在垂直方向上被分开的范围。
接着,关于基准标签数据进行说明。
图8是用于说明与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图。
图8的左侧的图是表示基准无线标签800的配置例的图,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收银台700的平面图。
基准无线标签800配置于收银台700上的规定位置。例如,规定位置可以是在第一范围81内,且是天线300的扫描范围的中心位置L/2。规定位置也可以是第二范围82内。规定位置能够适宜地设定。
关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说明。在此,以相位数据作为基准标签数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右侧的图是表示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多个基准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横轴表示天线300的位置。位置L为是600mm的位置。纵轴表示相位。图表表示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的相位。
基准无线标签800的相位随着天线3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随着天线300移动,天线300和基准无线标签8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按顺序取得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基准标签数据。例如,如上所述,天线300的多个位置包括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也可以包括与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不同的大于等于一个的位置。处理器101将取得的基准标签数据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多个基准标签数据构成基准标签数据集合。
图9是用于说明与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图。
图9左侧的图是表示基准无线标签800的配置例的图,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收银台700的平面图。
与图8的例子相同,基准无线标签800配置于收银台700上的规定位置。
两个金属板900配置于通信装置10的周围。
关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说明。这里,将相位数据作为基准标签数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9右侧的图是表示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多个基准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横轴表示天线300的位置。位置L为是600mm的位置。纵轴表示相位。图表表示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的相位。
当将图8和图9进行比较时,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的图案由于金属板900的影响而不同。如此,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因为通过通信装置10进行测量,所以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而不同。例如,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根据有无相对于通信装置10的金属而不同。即使是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根据通信装置10和金属之间的距离,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不同。即使是对于通信装置10配置有金属的环境,根据相对于通信装置10的金属的位置,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也不同。
接着,关于基于如上构成的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进行说明。
图10表示基于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只是一例,各处理也可以进行可能的有限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根据实施例能够进行适宜的步骤省略、置换及追加。
例如,在收银台700上,在规定位置配置基准无线标签800。
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也可以基于由用户在终端400输入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的取得,开始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用户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在终端400输入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用户也可以在设置有通信装置10时,在终端400输入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用户也可以在金属板900的设置等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在终端400输入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
移动控制部1011控制天线300的移动(ACT1)。在ACT1中,例如,移动控制部1011将移动指示发送到驱动装置200。移动指示是使天线300在从与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O到位置L的一个方向上移动的指示。
驱动装置200的处理器201从读取装置100接收移动指示。处理器201基于移动指示,使用起始位置传感器206判断天线300是否处于起始位置。在天线300不处于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处理器201控制驱动部205,以将天线300移动到起始位置。驱动部205基于通过处理器201进行的控制,将天线300移动到起始位置。处理器201控制驱动部205,以使从与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O开始天线300的移动。驱动部205基于通过处理器201进行的控制,开始从位置O移动天线300。处理器201控制驱动部205,以将天线300在从位置O到位置L的一个方向上移动。驱动部205基于通过处理器201进行的控制,将天线300在从位置O到位置L的一个方向上移动。
通信控制部1012控制从天线300开始发送电波(ACT2)。在ACT2中,例如,通信控制部1012基于从位置O开始的天线300的移动,控制从天线300开始发送电波。通信控制部1012也可以基于来自驱动装置200的移动开始通知,控制从天线300开始发送电波。移动开始通知也可以表示天线300已从位置O开始移动的情况。天线300开始发送电波。
取得部1013取得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基准标签数据(ACT3)。在ACT3中,取得部1013取得通过解调部110检测出的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基准标签数据。在取得部1013取得了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下(ACT3、YES),处理从ACT3过渡到ACT4。在取得部1013没有取得基准标签数据的情况下(ACT3、NO),处理从ACT3过渡到ACT5。
取得部1013基于基准无线标签800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将基准标签数据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ACT4)。
通信控制部1012判断天线300的移动是否结束(ACT5)。在ACT5中,例如,通信控制部1012判断从位置O到位置L的天线300的移动是否结束。通信控制部1012也可以基于来自驱动装置200的移动结束通知,判断为天线300的移动已结束。移动结束通知也可以表示根据天线300到达至位置L,从而天线300的移动已结束的情况。在天线300的移动已结束的情况下(ACT5、YES),处理从ACT5过渡到ACT6。在天线300的移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ACT5、NO),处理从ACT5过渡到ACT3。
取得部1013在天线300从位置O开始移动后到在位置L结束移动期间,重复ACT3及ACT4的处理。从位置O到位置L的天线300的移动是伴随一次测量处理的天线300的移动的一例。
取得部1013通过重复ACT3的处理,取得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例如,取得部1013关于基准无线标签800,按顺序取得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位置的基准标签数据。取得部1013也可以关于基准无线标签800,取得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位置的基准标签数据。取得部1013能够与驱动装置200协作,取得天线300的位置。
取得部1013通过重复ACT4的处理,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例如,取得部1013关于基准无线标签800,在每次取得基准标签数据时,将基准标签数据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取得部1013将基准标签数据与天线300的位置相关联而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取得部1013也可以将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位置的基准标签数据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
通信控制部1012控制结束从天线300发送电波(ACT6)。在ACT6中,例如,通信控制部1012基于从位置O到位置L的天线300的移动的结束,控制结束从天线300发送电波。天线300结束电波发送。
输出部1014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ACT7)。在ACT7中,例如,输出部1014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1111取得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输出部1014经由第二连接接口105,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
接着,关于基于如上构成的终端400的处理器401的选择处理进行说明。选择处理是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一个学习完成模型的处理。
图11是表示基于终端400的处理器401的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只是一例,各处理也可以进行可能的有限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根据实施例能够进行适宜的步骤省略、置换及追加。
终端400的处理器401也可以基于由用户在终端400输入的选择处理的开始指示的取得,开始选择处理。用户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在终端400输入选择处理的开始指示。终端400的处理器401也可以与上述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连动,并开始选择处理。在该例中,上述的基准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包含选择处理的开始指示。
第一取得部4011从读取装置100取得与通信装置10的环境对应的基准标签数据集合(ACT10)。在ACT10中,例如,第一取得部4011经由连接接口404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第一取得部4011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保存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
选择部4016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与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比较(ACT11)。在ACT11中,例如,选择部4016从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1取得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部4016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与存储于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存储区4052的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比较。
选择部4016基于比较,从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一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基于比较而选择比较用基准数据集合的情况是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比较用基准数据集合的一例。例如,选择部4016选择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最接近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所关联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是测量出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多个基准标签数据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是测量出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包含的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选择部4016也可以从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具有最高关联性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具有最高关联性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最接近。
选择部4016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ACT12)。在ACT12中,例如,选择部4016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与已选择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相关联的学习完成模型。选择部4016将已选择的学习完成模型设定为要使用的学习完成模型。
如上所述,选择部4016基于将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和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进行比较来选择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因此,选择与已选择的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相关联的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是基于比较而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的一例。在该例中,选择部4016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和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集合的比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
如上所述,基于比较来选择比较用基准数据集合的情况是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比较用基准数据集合的一例。因此,基于比较来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是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的一例。在该例中,选择部4016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
如上所述,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而不同。因此,基于基准标签数据集合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是根据基准标签数据集合所关联的通信装置10的环境而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情况的一例。在该例中,选择部4016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
接着,关于基于如上构成的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基于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只是一例,各处理能够进行可能的有限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根据实施例,能够适宜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及追加。
例如,在收银台700上载置作为读取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的对象的物品500。载置于收银台700上的物品500所附有的无线标签600能够为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有在收银台700的附近存在不作为读取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的对象的物品的情况。在收银台700的附近存在的物品上所附有的无线标签600能够为判定对象的无线标签600。
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可以基于由用户在终端400输入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的取得而开始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
移动控制部1011控制天线300的移动(ACT20)。ACT20的处理也可以与ACT1的处理相同。
通信控制部1012控制从天线300开始电波发送(ACT21)。ACT21的处理也可以与ACT2的处理相同。
取得部1013取得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判定用标签数据(ACT22)。在ACT22中,取得部1013取得通过解调部110检测出的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判定用标签数据。在取得部1013取得了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下(ACT22、YES),处理从ACT22过渡到ACT23。在取得部1013没有取得判定用标签数据的情况下(ACT22、NO),处理从ACT22过渡到ACT24。
取得部1013基于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将判定用标签数据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ACT23)。
通信控制部1012判断天线300的移动是否已结束(ACT24)。ACT24的处理也可以与ACT5的处理相同。在天线300的移动已结束的情况下(ACT24、YES),处理从ACT24过渡到ACT25。在天线300的移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ACT24、NO),处理从ACT24过渡到ACT22。
取得部1013在天线300在位置O开始移动后到在位置L结束移动期间,重复ACT22及ACT23的处理。
取得部1013通过重复ACT22的处理,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例如,取得部1013关于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按顺序取得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位置的判定用标签数据。取得部1013也可以按顺序取得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位置的判定用标签数据。通过通信装置10测量出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位置的个数,在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中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取得部1013能够与驱动装置200协作,取得天线300的位置。
取得部1013通过重复ACT23的处理,将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例如,关于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取得部1013在每次取得判定用标签数据时,将判定用标签数据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取得部1013将判定用标签数据与天线300的位置相关联并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取得部1013也可以将在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的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位置的判定用标签数据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
通信控制部1012控制结束从天线300发送电波(ACT25)。ACT25的处理也可以与ACT6的处理相同。
输出部1014将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ACT26)。在ACT26中,例如,输出部1014从测量数据存储区1112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输出部1014经由第二连接接口105,将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输出到终端400。
接着,关于基于如上构成的终端400的处理器401的判定处理进行说明。判定处理是取得表示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处理。
图13是表示基于终端400的处理器401的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只是一例,各处理能够进行可能的有限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根据实施例,能够适宜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及追加。
终端400的处理器401也可以基于由用户在终端400输入的判定处理的开始指示的取得,开始判定处理。用户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在终端400输入判定处理的开始指示。终端400的处理器401也可以与上述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连动,并开始判定处理。在该例中,上述的判定用标签数据的取得处理的开始指示包含判定处理的开始指示。
第一取得部4011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ACT30)。在ACT30中,例如,第一取得部4011经由连接接口404,从读取装置100取得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第一取得部4011将多个判定用标签数据集合保存于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
输入部4012向通过选择部4016根据通信装置10的环境而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的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ACT31)。在ACT31中,例如,输入部4012基于存储于测量数据存储区4053的测量数据取得判定用输入数据。输入部4012向通过选择部4016已选择的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取得的判定用输入数据。
第二取得部4013基于通过输入部4012向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而从学习完成模型取得判定用输出数据(ACT32)。
输出部4014将包含通过第二取得部4013取得的判定用输出数据的判定结果输出到其他装置(ACT33)。判定结果也可以包含通过读取装置100读取的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其他装置也可以根据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是包括于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而处理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其他装置也可以将第一范围所包括的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作为处理对象。其他装置也可以将第二范围所包括的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所存储的信息不作为处理对象。此外,终端400也可以替代其他装置,根据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是包含于第一范围或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而处理存储于判定对象的各无线标签600的信息。在该例中,能够省略ACT33的处理。
关于用于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的学习数据所包含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测量例子进行说明。在此,关于多个学习数据中的、与对于通信装置10不配置金属的环境对应的学习数据所包含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测量例子进行说明。关于其他的学习数据所包含的学习用标签数据的测量例子,也可以为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图14是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至615的配置例的图,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收银台700的平面图。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至615是无线标签600的一例。
无线标签601至615是配置于包括收银台700的水平面的假想面上的、且配置为与天线300移动的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平行。无线标签601至605配置在包括于第一范围81的、相互不同的位置。无线标签601至605配置成从位置O按由近至远的顺序远离。天线300在从位置O到位置L移动期间,按无线标签601至605的顺序经过与各无线标签对应的位置。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的数据集合包含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的多个标签数据。测量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的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与测量基准无线标签的多个位置是相同的位置。
同样地,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2的数据集合包含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2的多个标签数据。以下,同样地,制作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1至615的数据集合。例如,关于后述的设置于第二范围82的无线标签606的数据集合包含在天线300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6的多个标签数据。由此,生成无线标签601至615(多个)的学习数据。
无线标签606至610配置于包括于第二范围82的、相互不同的位置。无线标签606至610配置成与位置O按由远至近的顺序靠近。天线300在从位置O到位置L移动期间,以远离无线标签606至610的方式移动。
无线标签611至615配置于包括于第二范围82的、相互不同的位置。无线标签611至615配置成从位置L按由近至远的顺序远离。天线300在从位置O到位置L移动期间,以向无线标签611至615靠近的方式移动。
此外,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数及配置例不限于图14所示的例子。只要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一范围81内,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剩余部分配置于第二范围82内即可。
关于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无线标签601至615的多个学习用标签数据进行说明。在此,将相位数据作为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多个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横轴表示天线300的位置。位置L为是600mm的位置。纵轴表示相位。图表表示关于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各个无线标签,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的相位。
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随着天线3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随着天线300移动,天线300和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各个无线标签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无论天线300处于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都不同。这是因为天线300和无线标签601至60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距离不同。
图16是表示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无线标签606至610的多个学习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横轴表示天线300的位置。位置L为是600mm的位置。纵轴表示相位。图表表示关于无线标签606至610的各个无线标签,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的相位。
无线标签606至610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随着天线3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无论天线300处于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无线标签606至610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都不同。
图17表示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无线标签611至615的多个学习用标签数据的一例的图表。
横轴表示天线300的位置。位置L为是600mm的位置。纵轴表示相位。图表表示关于无线标签610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的各个位置的相位。
无线标签61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随着天线3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不论天线300处于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无线标签61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相位都不同。
虽然关于相位数据的特性进行了说明,但关于电波接收强度数据的特性也同样。无线标签60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电波接收强度随着天线3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随着天线300移动,天线300和无线标签60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无论天线300处于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无线标签60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的电波接收强度都不同。这是因为天线300和无线标签601至615的各个无线标签之间的距离不同。
如上所述,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取得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上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学习用标签数据。由此,读取装置100的处理器101取得关于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数据集合。例如,如上所述,天线300的多个位置包含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天线300的多个位置也可以包含与从位置O到位置L之间间隔一定间隔a的位置不同的大于等于一个的位置。
图18是表示基于读取装置400的处理器401的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这里,关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中的、基于与对于通信装置10没有配置金属的环境对应的学习数据的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例进行说明。关于其他的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例,也可以是相同的,并省略其说明。
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只是一例,各处理可以进行可能的有限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根据实施例,能够适宜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及追加。
模型处理部4015也可以在任意的时机开始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处理,重新制作学习完成模型。模型处理部4015也可以在任意的时机开始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处理,更新学习完成模型。
模型处理部4015取得学习数据(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模型处理部4015从学习数据存储区4054取得学习数据。
模型处理部4015根据基于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学习完成模型(步骤S41)。在步骤S41中,例如,模型处理部4015通过机器学习来学习学习数据。模型处理部4015推测关于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多个数据集合及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各个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正解数据的关系。模型处理部4015基于推测而生成学习完成模型。机器学习虽是神经元网络等,但不限于此。
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学习用标签数据,无论是相位数据,还是电波接收强度数据,都根据天线300和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之间的距离而变化。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的图案,对应每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位置而不同。在关于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600的数据集合和无线标签600的位置之间可以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模型处理部4015将生成的学习完成模型保存于学习完成模型存储区4055(步骤S42)。
根据本实施例,选择装置包括取得通过包括天线的通信装置测量的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的取得部。选择装置包括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部。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个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选择装置通过使用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能够提高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精度。因此,选择装置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范围的数据的精度。如此一来,选择装置能够提供使无线标签的位置的判定精度提高的技术。
选择部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和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相关联的多个比较用的标签数据的比较,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
选择装置通过使用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相关联的多个比较用的标签数据,能够提高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精度。因此,选择装置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通信装置的环境包括相对于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
选择装置能够选择与相对于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因此,选择装置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及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
选择装置通过使用相位数据或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装置及选择装置。通信装置包括天线。通信装置包括移动天线的位置的驱动部。通信装置包括取得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的取得部。通信装置包括向选择装置输出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的输出部。选择装置包括从通信装置取得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的第一取得部。选择装置包括基于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部。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多个学习数据包括多个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多个无线标签的各个无线标签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选择装置通过使用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能够提高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学习完成模型的选择精度。因此,选择装置能够提高表示各无线标签的存在的范围的数据的精度。由此,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提供使无线标签的位置的判定精度提高的技术。
关于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关于终端400的处理器401实现生成学习完成模型的模型处理部401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学习完成模型的生成也可以通过终端400以外的装置来实现。
关于终端400的存储设备405存储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多个学习数据及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多个比较用基准标签数据、多个学习数据及多个学习完成模型也可以存储于与终端400不同的大于等于一个的装置。
虽然关于终端400的处理器401通过软件的处理取得判定用输出数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通信系统1也可以包括使用有学习完成模型的推测器(推论器)。在该例中,处理器401的输入部4012向推测器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终端400向学习完成模型输入判定用输入数据的情况包括从终端400向推测器发送判定用输入数据的情况。处理器401的第二取得部4013基于输入到学习完成模型的判定用输入数据,从学习完成模型取得判定用输出数据。终端400从学习完成模型取得判定用输出数据的情况包括终端400从推测器接收判定用输出数据的情况。
通信装置既可以如上述例子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多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将多个装置的功能一体化的一个装置来实现。读取装置、驱动装置和天线也可以通过将功能一体化的一个装置来实现。读取装置也可以通过使功能分散化的多个装置来实现。选择装置如上述例子中说明的那样,既可以通过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功能分散化的多个装置来实现。
程序既可以以存储于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中的状态进行转让,也可以以不存储于装置中的状态进行转让。后者的情况,程序既可以经由网络进行转让,也可以以存储于存储介质的状态进行转让。存储介质是非临时的有形介质。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介质只要是CD-ROM、存储卡等的能够存储程序且以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即可,其形式不限。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例可以用其他的各种形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及变更。另外,这些实施例及其变形均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要旨中,而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部,取得通过包括天线的通信装置测量出的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以及
选择部,基于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其中,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
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所述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和与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相关联的多个比较用标签数据的比较,从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所述学习完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通信装置的环境包括相对于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及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标签数据包含相位数据及电波接收强度数据中的至少任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表示所述范围的数据是表示包括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一范围或不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二范围的任一范围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对于所述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与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相同的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对于设置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一范围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和对于设置于不作为处理对象的第二范围的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在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测量出的多个标签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
相对于所述通信装置的金属的配置方式是通信装置与金属的距离。
10.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装置及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天线;
驱动部,移动所述天线的位置;
取得部,取得所述天线的多个位置上的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以及
输出部,将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输出到所述选择装置,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第一取得部,从所述通信装置取得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以及
选择部,基于所述基准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从多个学习完成模型选择学习完成模型,其中,所述多个学习完成模型是与通信装置的环境对应的模型,是通过基于多个学习数据的机器学习而生成的模型,
所述多个学习数据包含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标签数据及表示所述多个学习对象的无线标签的各无线标签存在的范围的数据。
CN202210992592.4A 2021-12-02 2022-08-18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6227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6438A JP2023082574A (ja) 2021-12-02 2021-12-02 選択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21-196438 2021-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7526A true CN11622752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2592.4A Pending CN116227526A (zh) 2021-12-02 2022-08-18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7290A1 (zh)
JP (1) JP2023082574A (zh)
CN (1) CN11622752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2948B2 (en) * 2005-01-22 2006-11-07 Odi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optimally plac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ntennas, tags, and interrogators
US7525434B2 (en) * 2006-06-09 2009-04-28 Intelleflex Corporation RF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singulating tagged items
JP5355936B2 (ja) * 2007-06-28 2013-11-27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リーダライタ、及び物品仕分システム
US20140375429A1 (en) * 2007-07-27 2014-12-25 Lucomm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localization and path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rfid sensing
US20090160638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system
US8102267B1 (en) * 2008-02-07 2012-01-2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Single antenna single rea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tag
EP2439703B1 (en) * 2010-10-07 2015-12-30 MyLaps B.V. Detecting the passing between a transmitter and a detector
US8953570B2 (en) * 2010-11-23 2015-02-1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operating methods
JP5665695B2 (ja) * 2011-07-12 2015-02-04 マイティカード株式会社 Rfidタグ移動識別方法及びrfidタグ移動識別プログラム
EP2549293A1 (en) * 2011-07-20 2013-01-23 Astrium GmbH Signal transponder
US20150186693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Localization
US10942251B2 (en) * 2014-09-03 2021-03-09 CloudLeaf, Inc. Asset lo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processing
US10282920B2 (en) * 2015-06-19 2019-05-07 Cubic Corporation RFID for fare collection
JP6601155B2 (ja) * 2015-10-28 2019-11-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制御システム
EP3373192B1 (en) * 2017-03-07 2019-09-18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Tag reader
US10212553B1 (en) * 2017-08-16 2019-02-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of a wireless tag
JP6957286B2 (ja) * 2017-09-15 2021-11-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及び読取方法
JP7107762B2 (ja) * 2018-06-20 2022-07-2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01955A1 (en) * 2018-11-17 2020-05-2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Location determination with a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650203B1 (en) * 2018-11-21 2020-05-12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RFID t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mper detection
JP2020197433A (ja) * 2019-05-31 2020-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7321855B2 (ja) * 2019-09-13 2023-08-0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読取装置及び無線タグ読取方法
US11852553B2 (en) * 2019-10-14 2023-12-26 Yuri P. Garbuzov System for remotely measuring pressure using RFID tag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1165786A1 (en) * 2020-02-17 2021-08-26 Wiliot, LTD. Tracing of covid-19 vaccine vials
JP2023035625A (ja) * 2021-09-01 2023-03-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3042184A (ja) * 2021-09-14 2023-03-2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2023082581A (ja) * 2021-12-02 2023-06-1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7290A1 (en) 2023-06-08
JP2023082574A (ja) 202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34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rmine kinematical parameters
US10803263B2 (en) Wireless tag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663181B (zh) 适应性射频识别读取器
US20100201069A1 (en) Multiple objects location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and location methods and error adjustment methods thereof
WO2020035306A1 (en) Moisture sensors
US2023006253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6232479A (zh) 通信装置
WO2014210022A1 (en) Real-time rfid localization using uniform, high-performance tags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CN116227526A (zh) 选择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16227528A (zh) 通信装置
US1200190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307827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248651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transponders
JP5442965B2 (ja) 物品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Huiting et al. Near field phased array DOA and range estimation of UHF RFID tags
CN104834948A (zh)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US10552652B2 (en) RFID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1301647B2 (en) Wireless tag reader apparatus and wireless tag reading method
EP3872682B1 (en) Read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ader
JP2024017390A (ja) 通信装置、推論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30393237A1 (en) Systems for detecting moisture and methods
KR102586264B1 (ko) 무칩 rfid 디코딩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30393262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1163673B1 (ko) 수신감도를 조절하는 수단이 구비된 rfid 리더기
JP2006194735A (ja)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