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4948A -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4948A
CN104834948A CN201510066796.5A CN201510066796A CN104834948A CN 104834948 A CN104834948 A CN 104834948A CN 201510066796 A CN201510066796 A CN 201510066796A CN 104834948 A CN104834948 A CN 104834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storage media
rfid data
rfid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67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4948B (zh
Inventor
迪特尔·霍斯特
马库斯·温兰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834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4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9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record carrie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从通过RFID读写器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在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多次检测,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在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多次检测,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为在此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在生产作业中确定的实际值的序列分别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比较,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生产作业中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通过该方法并通过该RFID读写器可行的是,即使在困难的接收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选择所期望的RFID数据载体。

Description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通过RFID读写器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其中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数据载体中的一个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相关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RFID读写器,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设计为,使得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用于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所述理论值相关联。
背景技术
为了识别工件和其它物体,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装置中使用RFID数据载体(也称为应答器或者标签)和相对应的RFID读写器(也称为阅读器)。大多使用无源的RFID数据载体,所述数据载体由通过RFID读写器产生的高频场供给能量,并且所述数据载体通过对该高频场的调制(“背反射Backscattern”)向RFID读写器传输信息。因此,RFID读写器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调制信号,其中尽管事实是所接收到的信号基于由RFID读写器所发射的射频信号,但是所接收的信号分量能够被视为是由RFID数据载体所发射的。
特别地,在UHF范围中工作的RFID系统中,能够同时检测到RFID读写器中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虽然这对于许多应用而言也是期望的、例如用于检测购物车中的所有的商品,但是在许多应用中所期望的是:仅检测一个唯一的RFID数据载体,更确切地说,通常检测最接近RFID读写器的RFID数据载体。如果在这样的设置方案中还是同时检测到多个RFID数据载体,那么在检测之后必须尝试选择、即滤出最接近的RFID数据载体。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大量的方法途径,以便实行这样的选择。例如关于所有所接收的RFID数据载体登记接收场强(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其中假设:具有最佳的接收场强的这个RFID数据载体也就是最接近的,使得该RFID数据载体被选择。然而由于无线电波的反射、超出有效距离或者其它效应可能的是:最接近的RFID数据载体正好不是所接收到的具有最佳的信号强度的RFID数据载体。除了无线电场中的优化,例如通过电磁屏蔽相邻的区域等,通常尝试通过相应的处理逻辑滤出错误选择的RFID数据载体、即所谓的“虚假肯定性读取False Positive Reads”,例如通过将序列号(应答器ID)与预期值进行比较等来滤出。然而为此需要正确地了解期望值,使得不是在所有情况下下游的处理逻辑都能够滤出虽然在技术上正确地被检测的但是此时没有结合实际的阅读任务的应答器。
其它的用于选择应答器的方法例如在于:例如通过从最小值起连续地提高发射功率直至刚好一个RFID数据载体被检测到的方式来动态地调整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该方法也被称为“功率斜坡PowerRamping”。另一个方法在于:起动多个相继的检测过程,其中随后例如选择最经常被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这种方式必要时也能够与之前所描述的“Power Ramping”组合。
虽然之前所描述的必要时也可全部彼此组合的措施能够显著减小错误选择的数量,但是仍然存在在选择RFID数据载体时进一步改进可靠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用于实现之前所描述的目的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多个依次执行的检测过程来登记位于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种群”)的数量,其中应分别接收参数(例如接收场强等)。对于所检测到通常能够根据其序列号或者其它的特性而彼此区分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一个而言,在此所登记的信号变化被记录,例如以变化曲线(曲线图)的方式。在训练阶段(校准)之后,其中已知哪个RFID数据载体是所期望的那个从而是要选择的,从而也已知所检测到的曲线图中的哪个是所期望的那个从而是要选择的,将相对应的曲线图或者由其确定的特征变量作为理论值从而作为模式(模板)来存储。在生产作业中的后续的检测过程中在此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信号变化曲线同样被视为变化曲线(曲线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选择RFID数据载体中的下述RFID数据载体,其变化曲线(曲线图)或者同样从中所计算出的特征变量关于模式(模板)具有最大的相似度。由此确保:由于外部情况、干扰或者随机性而使得位于远处的RFID数据载体不期望地表现为应当被选择的RFID数据载体的各个测量都不导致“虚假肯定性读取”。
所述目的尤其是通过一种用于从通过RFID读写器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数据载体中的一个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相关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在所述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为在此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并且在所述生产作业中确定的实际值的所述序列分别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所述序列比较,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所述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
所述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从被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RFID读写器来实现,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设计为,使得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用于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所述理论值相关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在所述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为在此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并且在所述生产作业中确定的实际值的所述序列分别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所述序列比较,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所述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
在此提出一种用于选择通过RFID读写器所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的方法,其中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用于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相关联。在此,在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实行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多次检测,其中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根据时间变化曲线来确定,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对于在此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个分别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实际值的一个序列,并且其中将在生产作业中所确定的实际值的序列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分别进行比较,并且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通过该方法也确保了在以下情况下对RFID数据载体的的可靠选择:由于超出有效距离或者其它效应而检测到至少临时拥有较好的接收参数的不希望的RFID数据载体。
所述目的此外通过用于选择多个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RFID读写器来实现,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设计为,使得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用于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使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相关联。在此RFID读写器设计为,使得在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来确定,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进行多次检测,其中对于在此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并且其中将在生产作业中所确定的实际值的序列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分别进行比较,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通过这样的RFID读写器能够实现已经根据所述方法所讨论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下文中给出。在此所描述的特征的优点就意义而言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RFID读写器。借助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既能够应用于单独地应用也能够彼此自由组合应用以改进所提出的方法或者以改进所提出的RFID读写器。
作为待评估的接收参数能够有利地使用相应的RFID数据载体的分别通过RFID读写器所检测到的高频信号的场强值、信噪比或者另一个定性标准。这些接收参数总归存在于常用的RFID读写器中,使得仅须对这些值进行记录。此外也能够有利地使用所发射的信号和所接收的信号之间的相位角作为接收参数,这尤其对于滤除反射是有利的。显然对于一个并且同一RFID数据载体而言也能够检测到多个不同的接收参数,由此产生理论值或者实际值的多个序列,其中从所得到的曲线的相应的比较中能够计算出可能的加权的总值。
已经在稳定状态中,在所述稳定状态中既不改变RFID读写器和相应的RFID数据载体之间的间隔也不改变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或者其它的发射参数,接收参数的在检测过程的序列中所测量到的数值完全不是恒定的,使得在此已经能够确定变化曲线。然而当在时间序列期间相应地进行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的改变时,例如根据上升斜坡(“功率斜坡Power Ramping”)的方式或者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以非线性的方式、例如正弦形地或者指数地改变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时,可实现明显更好的结果。替选地或者附加地,作为一个变形方案也能够分别改变相应的RFID数据载体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间隔。该实施方式尤其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适合的,在所述情况下RFID数据载体或者通过其来表征的对象总归是运动的,例如借助于传送带等来运动。然而在所有情况下适用的是:应以相互类似的方式进行训练阶段期间的改变和生产作业期间的改变。然而在其它情况下也适合的是:关于时间轴相应地对这两个变化曲线中的至少一个变化曲线标刻度,以便确保所检测到的曲线形变化的可比性。用于改变的另一种方式是可行的,只要RFID读写器提供多个可切换的天线和/或可切换的天线极性(水平地、竖直地或者圆周形地)。因此对于之前所描述的措施替选的或者附加的是,在记录时间序列期间切换天线或天线极性,必要时在一个检测周期期间也多次地进行。此外,在RFID读写器的多个可用的无线电信道之间的改变也是适用的,这在这些无线电信道位于不同的频带中时才尤其是有利的。由此例如也能够检测到RFID数据载体中的下述RFID数据载体,所述RFID数据载体在特定的频率中由于因反射引起的干扰位于不能够检测的部位上。
有利的是,在训练阶段期间检测理论值的多个序列,其中这些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选作为待使用的理论值序列。为此例如给出序列号或者与在此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不同的识别特征就是足够的。替选地,区分也自动地进行,例如根据从RFID数据载体的数据区中所读取的信息,或者根据序列号自动区分。因此例如能够根据RFID数据载体的功能组之间的识别号码的“前缀”或者“号码带”来区分,其中因此使用属于针对具体应用的组的RFID数据载体作为模式。因此随后在训练阶段期间已经能够在“模式-应答器”和可能同时接收到的所不期望的应答器之间区分。但是所提出的措施也能够用于在重复检测模式-RFID应答器的情况下选择所产生的变化曲线中的尤其适合的变化曲线。此外可行的是,能够从同一个模式-RFID应答器的多个变化曲线中自动地确定或者计算出尤其适合的理论值曲线。这一方面能够通过所确定的理论值曲线的平均值形成或者其它合并来实现,另一方面,RFID读写器或者其它计算机单元也能够选择下述理论值曲线作为“模板”,所述理论值曲线具有与所有其它所检测到的理论值曲线(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的序列)最佳的一致性。除此之外能够有利的是,在检测多个理论值曲线的情况下也使用多个不同的模式RFID应答器,尤其是当在应用场景中应使用不同类型的RFID数据载体时也如此。因此在生产作业中必要时使用多个模板。
为了比较理论值的序列和实际值的序列,能够根据曲线中的每个曲线首先一次性创建特征变量或者特征变量数据集。随后为了比较曲线仅需比较特征变量或者特征变量数据集。在此自然不取决于绝对的一致性,而是取决于最佳可能的或者最高的一致性。在使用特征变量数据集的情况下,在此不必强制性地以相同的方式使相应的数据集的各个参数一致,而是更确切地说实行加权。在此,借助于神经网络和/或根据模糊逻辑的规则进行处理也是适合的。用于确定特征变量的尤其适合的方式例如是傅里叶变换或者关于在此作为离散值对的事实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显然也能够使用用于评估模拟的或者数字的(时间离散的)信号变化曲线的其它方法。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同时用于阐述根据本发明的RFID读写器。
在此示出:
图1示出在第一测量中在检测到三个RFID数据载体的情况下的时间变化曲线,
图2示出在第二测量中的时间变化曲线,以及
图3示出在第三测量中的时间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变化曲线的形式图形化地示出在多次检测三个不同的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情况下接收参数的值。在附图的横坐标上在此示出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的值。可以看出:以恒定的发射功率分别执行多个相继的测量,也就是说因此发射功率具有阶梯形的变化曲线。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所观察的接收参数的变化曲线在所述视图中作为实线、点状线和虚线示出;事实上,图1不作出究竟发生多少次检测的结论。然而能够假设:对于记录在横坐标上的表示发射功率的每个值发生至少一次检测过程。
在图1中的视图的纵坐标上绘出接收参数,在此例如是接收场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绘出的绝对值被划分刻度,这意味着:事实上的发射功率和接收场强能够关于其绝对值偏离;也就是说在视图中给出仅一个定性的过程。
应假设:图1中的视图是训练阶段期间的情况,其中应进一步假设,RFID数据载体TR1是模式-RFID数据载体。其被评估的接收参数的值(在此:RSSI值)在完整地观察的时间变化曲线期间与RFID数据载体TR2、TR3的相应的接收参数相比更高。这意味着,图1中的情况可能已经通过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式来控制。应假设:RFID数据载体TR1的接收参数的在此所记录的变化曲线应当用作为生产作业中的理论值的序列(理论值曲线)。
在图2和3中此时观察同一个场景,其中在该图2和3中记入生产作业的两个不同的测量周期(检测周期)的实际值。在图2和3中记录的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不必是也在训练阶段中所使用的同一RFID数据载体。
应首先观察图2中的情况。以类似于训练阶段的方式在此分别图形化地示出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接收参数的时间变化曲线。与图1中的情况相反,其中可能仅通过以比较的方式考虑接收参数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来确定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待选择的RFID数据载体,图2中的情况是不太清楚的。
因此,在此对信号变化曲线的(平均)幅度的考虑在此不会导致如下目标,所述目标在于:自动地选择RFID数据载体中的“正确的”RFID数据载体,即RFID数据载体TR1。
在图1中可以看出,与RFID数据载体TR1相关联的曲线具有相对平滑的“变化”,这例如根据傅里叶变换产生如下结果:在该曲线变化中仅产生少量高频的信号分量,然而反之产生非常高的恒定分量(“直流分量”)。也就是说,这意味着:根据RFID数据载体TR1的理论值曲线产生的特征变量可能表明:大部分的低的信号频率和小部分的高的信号频率应假设为对于待选择的RFID数据载体是特征性的。一旦该信息被应用于三个在图2中示出的信号变化曲线,那么能够假设:在此RFID数据载体TR1的特征变量也具有最小的高频分量,因为RFID数据载体TR2和TR3的变化曲线分别具有阶跃,所述阶跃在频谱中可能会导致明显的高频分量。因此,在此以正确的方式选择RFID数据载体TR1,尽管例如RFID数据载体TR3在所考虑的接收参数中显示出最高的绝对值。
在图3中示出的情况是更清楚的。虽然在此RFID数据载体TR1在整个所测量的变化曲线上以最低的接收场强来接收,但是其变化曲线相对于理论值曲线具有最高的相似度(见图1,RFID数据载体TR1)。仅定向于所确定的接收参数的绝对值的、例如根据平均值形成等的方法可能在此会得到选择RFID数据载体TR3的错误的结果。
在比较变化曲线时所确定的一致度能够如所描述的那样用于在同时检测到多个RFID数据载体的情况下选出(选择)关于其在生产作业中所确定的用于接收参数的变化曲线具有最高的一致度的那个RFID数据载体。此外尤其能够(但是不仅)在如下情况中,在所述情况中在生产作业中检测到仅一个RFID数据载体,在理论值曲线和实际值曲线之间预设最小一致度。由此能够根据超出有效距离同样滤除错误检测,如也可识别有缺陷的RFID数据载体。
借助于所提出的方法并且借助于所提出的RFID读写器,评价接收参数、尤其是RSSI值的动态变化以代替迄今为止通常对静态值的评估是可行的。这意味着:在超出时间变化后所考虑的接收参数的值的改变能够用作为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主要特征。根据本发明,选出(选择)或者拒绝RFID数据载体在此应根据参考曲线和实际值曲线之间的模式对比来进行。在当前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傅里叶变换和由此所实现的对低频信号分量和高频信号分量进行微分在此仅视为用于分析动态变化的示范性的实例;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事件的动态变化的特征值形成的多个方法,所述方法根据本发明也能够彼此组合地使用,以便将理论值曲线与实际值曲线进行比较并且分别给出表示两个曲线之间的相似度的量度。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从通过RFID读写器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
其中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
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一个数据载体的理论值相关联,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TR1)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
在所述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为在此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并且
在所述生产作业中确定的实际值的所述序列分别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所述序列比较,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所述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相应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分别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检测到的高频信号的场强值、信噪比或者其它定性标准作为接收参数。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相应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分别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所检测到的高频信号的被发射的信号和被接收的信号之间的相位角作为接收参数。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时间序列期间相应地改变所述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作为一种变化。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时间序列期间相应地改变相应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和所述RFID读写器之间的间隔作为一种变化。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时间序列期间在所述RFID读写器的多个天线之间和/或天线极性之间进行切换作为一种变化。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时间序列期间在所述RFID读写器的多个无线电信道之间进行变换作为一种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并且在所述生产作业期间分别以类似的方式在所述时间序列期间执行所述变化。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检测理论值的多个序列,其中手动地通过使用者或者自动地根据信息选出所述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序列作为理论值的待使用的序列,所述信息从相应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数据存储器的内容中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从对不同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检测中得到理论值的多个所述序列。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准同时地接收多个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情况下,所述RFID数据载体分别根据相应明确的标识或者识别号码来彼此区分,其中所述标识或者所述标识的别名分别与理论值和/或实际值的不同的所述序列相关联。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为了比较理论值和实际值的所述序列,从所述序列中分别确定特征变量,其中根据所述特征变量的一致度做出关于选择或者不选择对应理论值的所述序列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决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为了确定特征变量使用傅里叶变换或者用于评估模拟的或者数字的信号变化曲线的其它方法。
14.一种用于从被检测到的多个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选择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RFID读写器,
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设计为,使得在训练阶段期间确定用于待选择的模式-RFID数据载体的接收参数的理论值,
并且其中在生产作业期间将所检测到的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的接收参数的实际值与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的所述理论值相关联,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训练阶段期间在第一时间序列中对至少一个模式-RFID数据载体(TR1)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确定用于至少一个接收参数的理论值的至少一个序列,
在所述生产作业期间在第二时间序列中对位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接收范围中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进行多次检测,其中根据时间变化曲线的类型为在此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每一个RFID数据载体分别确定实际值的序列,并且
在所述生产作业中确定的实际值的所述序列分别与理论值的至少一个所述序列比较,其中根据相应的一致度选择在所述生产作业中所检测到的所述RFID数据载体(TR1,TR2,TR3)中的一个RFID数据载体。
CN201510066796.5A 2014-02-07 2015-02-09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Active CN1048349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54305.8A EP2905720B1 (de) 2014-02-07 2014-02-07 Verfahren und RFID-Schreib-Lesegerät zur Selektierung eines RFID-Datenträgers
EP14154305.8 2014-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4948A true CN104834948A (zh) 2015-08-12
CN104834948B CN104834948B (zh) 2018-02-06

Family

ID=5009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6796.5A Active CN104834948B (zh) 2014-02-07 2015-02-09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3330B2 (zh)
EP (1) EP2905720B1 (zh)
CN (1) CN1048349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429A (zh) * 2023-09-13 2023-10-20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逻辑的读写器动态功率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9377B2 (ja) * 2020-01-28 2023-09-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無線タグ通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97887A (ja) * 2020-12-21 2022-07-0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433A1 (en) * 2005-08-30 2007-03-01 Somnath Mukherjee System for identify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US20100060423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with multiple receive channels
CN102540173A (zh) * 2010-12-07 2012-07-04 卡波施交通公司 确定车辆离无线电信号台的距离的方法和无线电信号台
CN103077411A (zh) * 2011-08-25 2013-05-0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具有多个可无接触地读取的应答器的构造的方法和读写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0910B4 (de) * 2011-05-09 2016-05-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Lokalisierung von Lagereinheiten auf Basis von UHF-Transpondern in einem Lager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433A1 (en) * 2005-08-30 2007-03-01 Somnath Mukherjee System for identify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US20100060423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with multiple receive channels
CN102540173A (zh) * 2010-12-07 2012-07-04 卡波施交通公司 确定车辆离无线电信号台的距离的方法和无线电信号台
CN103077411A (zh) * 2011-08-25 2013-05-0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具有多个可无接触地读取的应答器的构造的方法和读写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429A (zh) * 2023-09-13 2023-10-20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逻辑的读写器动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6916429B (zh) * 2023-09-13 2023-12-19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逻辑的读写器动态功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83330B2 (en) 2018-09-25
EP2905720B1 (de) 2016-07-27
US20150227769A1 (en) 2015-08-13
CN104834948B (zh) 2018-02-06
EP2905720A1 (de)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919B (zh) 面向出入检测的开放式rfid门禁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KR100795577B1 (ko) 전자 태그 인식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전자 태그의 데이터처리 방법
CN105917661B (zh) 车辆通信装置
US20140347165A1 (en) Rfid tag range control
CN104834948A (zh) 用于选择rfid数据载体的方法和rfid读写器
CN107943887B (zh) 一种传送带环境下的rfid标签排序方法
Keller et al. Using low-level reader data to detect false-positive RFID tag reads
CN103577779B (zh) 用于从能够以不接触的方式读取的多个应答器中检测、选择和报告至少一个的方法和写/读设备
CN109586767B (zh) 联合点对点信号和冲突检测方法
CN104091184A (zh) 电子标签检测方法及系统
Buffi et al. The SARFID technique for discriminating tagged items moving through a UHF-RFID gate
US20180211519A1 (en) Smart parking facility management by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o perform stationary and moving vehicle detection
Han et al. A protocol for detecting missing target tags in RFID systems
EP2583215A1 (en) Selectively addressing transponders
CN103077411B (zh) 用于具有多个可无接触地读取的应答器的构造的方法和读写设备
CN105844191A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运动方向判断方法和系统
JP2008258737A (ja) 電波発信装置の個体識別装置
CN108388820A (zh)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07643544B (zh) 一种自动检测金属的方法
US89422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data collisions for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04787B (zh) 一种恶意rfid读写器入侵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Rocamora et al. Fingerprint quality classification for CSI-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Sern et al. Comparis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Friis Equ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llet-Level Tagging Using RFID Signal
US9754140B2 (en) Method and read/write device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data medium
Xie et al. Fast temporal continuous scanning in RFI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