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7006B -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27006B CN116227006B CN202310495096.2A CN202310495096A CN116227006B CN 116227006 B CN116227006 B CN 116227006B CN 202310495096 A CN202310495096 A CN 202310495096A CN 116227006 B CN116227006 B CN 1162270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rounding rock
- tunnel
- pressure
- plastic
- r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78 shot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初始地应力场建立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围岩强度参数建立围岩应变软化模型和剪胀扩容模型;计算隧道开挖后断面周边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半径;计算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围岩形变压力和围岩松动压力;将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计算结果叠加,得到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总围岩压力。本发明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考虑了深部复杂地应力场的方向性和二向不等压性,得到了引发隧道产生不均匀大变形的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计算结果更适用于指导位于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深部的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围岩压力是指导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深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按松散压力考虑。然而,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表明,由高地应力引发的软岩大变形属于挤压性大变形,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以形变压力为主。以规范计算的围岩松动压力为依据指导高地应力深埋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经常会导致支护刚度不足,引发支护结构发生大变形。因此,计算挤压性软岩隧道的围岩压力时应考虑围岩的形变压力。形变压力是指洞室开挖后为了阻止洞周围岩塑性变形的发展而产生的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形变压力来源于隧道开挖后伴随的应力释放过程,其大小与隧道所处的地应力环境密切相关。
既有研究计算深埋隧道的围岩形变压力时,都只限于针对左右对称的初始应力场,其主应力分量的方向为垂直和水平。然而,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深部地层的初始地应力场多是复杂变化的。我国西南、川藏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岩层深部构造应力量值大,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应力场与自重应力场叠加,易形成主应力倾斜且二向不等压的非对称高地应力环境,即主应力方向偏离隧道对称轴线一定的角度,主应力分量的大小不相等。对于穿越软弱破碎地层的深埋长大隧道,非对称的高地应力环境会引发围岩产生不均匀的挤压大变形,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针对位于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还没明确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对于目前没有明确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导致无法对位于深部的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进行施工计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部的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以对位于深部的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给出相关指导。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初始应力场和圆形隧道半径,建立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
S2、获取包括黏聚力相关参数和剪胀扩容相关参数在内的围岩强度参数,并根据黏聚力相关参数建立围岩黏聚力随塑性切向应变衰减的线性软化模型,根据剪胀扩容相关参数建立剪胀扩容模型;
S3、计算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半径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的函数关系;
S4、基于步骤S3得到的函数关系,获取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形变压力和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式;
S5、将隧道断面任一位置实测的径向变形代入步骤S4的计算式中,然后将围岩形变压力和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结果叠加,得到此时作用在该位置支护结构上的总围岩压力。
所述的方法,步骤S1中,初始应力场的参数包括主应力第一分量P0、主应力第二分量λP0和主应力倾角β;其中λ是主应力分量系数,β是λP0与水平线的夹角。
所述的方法,步骤S2中,围岩的强度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泊松比v、地层重度γ0、内摩擦角φ、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黏聚力软化模量Mc和剪胀扩容系数α。
所述的方法,步骤S2中,是根据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和黏聚力软化模量Mc,来建立围岩黏聚力随塑性切向应变衰减的线性软化模型:
其中,
式中,是围岩切向应变,θ表示圆形隧道断面不同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是围岩初始屈服时的切向应变,即围岩弹塑性交界面上的最大主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切向应变;/>是黏聚力衰减到残余值/>时的围岩切向应变;/>是切向应变达到/>时围岩软化后黏聚力。
所述的方法,步骤S2中,根据剪胀扩容系数α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剪胀扩容模型为:
式中,是围岩径向应变,/>是初始屈服时的径向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径向应变。
所述的方法,步骤S3中,是根据塑性区半径,计算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半径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的函数关系,其中塑性区半径为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与圆形隧道半径的和;则隧道断面周边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Rp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uR0的函数关系如下:
其中:
式中,R0是圆形隧道半径;P1是弹塑性交界面的接触应力。
所述的方法,在计算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半径时,是基于满足以下条件来进行计算:
1)将隧道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2)围岩为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弹塑性体,塑性区符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
3)岩体塑性变形阶段具有应变软化和剪胀扩容效应,黏聚力c随塑性切向应变增大呈线性衰减。
所述的方法,步骤S4中,计算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形变压力Pi和松动压力Pa如下:
其中,是切向应变达到/>时围岩软化后的黏聚力,其计算公式为:
是围岩黏聚力衰减至残余值/>时的临界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为:
。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考虑了深部复杂地应力场的方向性和二向不等压性,得到了引发隧道产生不均匀大变形的围岩压力,计算结果更适用于指导位于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压力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关键变形部位,对关键变形部位的围岩和支护进行针对性补强,从而提高围岩和支护结构适应非对称挤压变形的能力。
(2)本发明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围岩的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避免了既有规范中因只考虑围岩松动压力而导致的支护结构设计强度不足。且本发明建立的黏聚力软化模型和剪胀扩容模型反映了软弱破碎岩体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剪胀扩容特性,使得基于此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描述深部破碎软岩的真实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流程图;
图2为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
图3中的(a)为围岩应变软化模型,图3中的(b)为围岩剪胀扩容模型;
图4中的(a)为隧道不同位置围岩形变压力随断面径向变形的演化曲线,图4中的(b)为隧道不同位置围岩松动压力随断面径向变形的演化曲线;
图5为隧道不同位置总围岩压力随断面径向变形的演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适用于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计算实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首先获取初始地应力场参数和圆形隧道半径R0,从而建立如图2中所示的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其中初始应力场参数包括互相垂直的两个主应力分量,即主应力第一分量P0和主应力第二分量λP0,同时还包括主应力倾角β。这里的λ是主应力分量系数,β是λP0与水平线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的某铁路隧道穿越深埋软弱破碎地层,施工时发生明显的非对称挤压大变形,隧道断面右侧变形明显大于左侧。本实施例采用应力解除法测试掌子面附近的地应力环境,得到两个主应力分量和主应力倾角分别为P0=9.2MPa、λP0=11.0MPa、β=28.8°。隧道断面形状为马蹄形,断面高度12.03m,隧道跨度12.96m,取隧道高度h和跨度b之和的1/4作为马蹄形隧道的等价圆半径,得到隧道半径R0=6.25m。根据上述参数,从而建立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圆形隧道断面不同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θ。本实施例建立的隧道力学分析模型,考虑了实测地应力的方向性和二向不等压性,能反映深部地层的非对称主应力环境。
步骤S2: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确定围岩强度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泊松比v、地层重度γ0、内摩擦角φ、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黏聚力软化模量Mc和剪胀扩容系数α。根据试验结果,本实施例岩体的弹性模量E = 0.5 GPa,泊松比v = 0.48,内摩擦角φ=20°,初始粘聚力c0= 15 kPa,残余粘聚力/> = 5 kPa,粘聚力软化模量Mc=0.2MPa,剪胀扩容系数α= 1.5。
然后根据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黏聚力软化模量Mc,来建立围岩黏聚力随塑性切向应变衰减的线性软化模型如图3中的(a)和式(1),并根据剪胀扩容系数α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剪胀扩容模型如图3中的(b)和式(2)。
(1)
(2)
其中:
式中,是围岩切向应变;/>是围岩初始屈服时的切向应变,即围岩弹塑性交界面上的最大主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切向应变;/>是黏聚力衰减到残余值/>时的围岩切向应变。/>是围岩径向应变,/>是初始屈服时的径向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径向应变。/>是切向应变达到/>时围岩软化后黏聚力。
本实施例所建立的黏聚力应变软化模型和剪胀扩容模型反映了软弱破碎岩体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剪胀扩容特性,能更准确地描述岩体的真实属性。
步骤S3:定义塑性区半径为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与圆形隧道半径的和。计算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半径时,其基本假设包括:1)将隧道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2)围岩为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弹塑性体,塑性区符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3)岩体塑性变形阶段具有应变软化和剪胀扩容效应,黏聚力c随塑性切向应变增大呈线性衰减。则隧道断面周边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uR0的函数关系如式(3)。
(3)
其中:
式中,R0是圆形隧道半径;P1是弹塑性交界面的接触应力。
本实施例提出的围岩塑性区半径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地应力的方向性和二向不等压性对塑性区分布特征的影响,得到了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塑性区范围是下一步围岩压力计算的重要依据。
步骤S4:计算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形变压力Pi和松动压力Pa如式(4)和式(5)所示。
(4)
(5)
其中:
式中,是黏聚力衰减至残余黏聚力/>时的临界塑性区半径,其计算公式为:
。
将式(3)代入式(5),则得到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随隧道断面径向变形uR0的函数关系,分别绘制本实施例断面不同位置围岩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随断面变形的关系曲线如图4中的(a)和(b)所示。本实施例大主应力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为28.8°,断面右侧拱肩产生的形变压力最大。当断面产生40cm的径向变形时,右侧拱肩产生的形变压力为1.25 MPa,相比下左侧拱肩产生的形变压力为0.72 MPa。围岩松动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性区围岩内岩体的自重。当断面产生40cm的径向变形时,左侧拱肩围岩的塑性区深度最大,产生的松动压力为0.320MPa。相比之下断面右侧拱肩的松动压力最小,相同的变形下仅产生0.105MPa。
本实施例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考虑了深部复杂地应力场的方向性和二向不等压性,得到了引发隧道产生不均匀大变形的非对称围岩压力,计算结果更适用于指导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且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围岩的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避免了实际工程中因只考虑围岩松动压力而导致的支护结构设计强度不足。
步骤S5:将形变压力与松动压力叠加,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总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如下式(6):
P = Pi + Pa (6)
将本实施例总围岩压力随断面变形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在非对称高地应力环境下,围岩的形变压力占主导,断面右侧整体围岩压力大于左侧。右侧拱肩位置围岩压力最大,左侧拱肩围岩压力最小。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对隧道断面右侧拱肩的围岩和支护进行针对性补强,如局部加长系统锚杆、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增加钢拱架单元刚度等,从而提高围岩和支护结构适应非对称挤压变形的能力。
Claims (2)
1.一种适用于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的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初始应力场和圆形隧道半径,建立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力学分析模型;
S2、获取包括黏聚力相关参数和剪胀扩容相关参数在内的围岩强度参数,并根据黏聚力相关参数建立围岩黏聚力随塑性切向应变衰减的线性软化模型,根据剪胀扩容相关参数建立剪胀扩容模型;
S3、计算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半径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的函数关系;
S4、基于步骤S3得到的函数关系,获取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形变压力和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式;
S5、将隧道断面任一位置实测的径向变形代入步骤S4的计算式中,然后将围岩形变压力和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结果叠加,得到此时作用在该位置支护结构上的总围岩压力;
步骤S1中,初始应力场的参数包括主应力第一分量P0、主应力第二分量λP0和主应力倾角β;其中λ是主应力分量系数,β是λP0与水平线的夹角;
步骤S2中,围岩的强度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泊松比v、地层重度γ0、内摩擦角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c*、黏聚力软化模量Mc和剪胀扩容系数α;
步骤S2中,是根据初始黏聚力c0、残余黏聚力c*和黏聚力软化模量Mc,来建立围岩黏聚力随塑性切向应变衰减的线性软化模型:
其中,
式中,εθ是围岩切向应变,θ表示圆形隧道断面不同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是围岩初始屈服时的切向应变,即围岩弹塑性交界面上的最大主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切向应变;/>是黏聚力衰减到残余值c*时的围岩切向应变;/>是切向应变达到εθ时围岩软化后黏聚力;
步骤S2中,根据剪胀扩容系数α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剪胀扩容模型为:
式中,εr是围岩径向应变,是初始屈服时的径向应变,则/>是围岩的塑性径向应变;
步骤S3中,是根据塑性区半径,计算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半径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的函数关系,其中塑性区半径为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与圆形隧道半径的和;则隧道断面周边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深度Rp与隧道断面径向变形uR0的函数关系如下:
其中:
式中,R0是圆形隧道半径;P1是弹塑性交界面的接触应力;
步骤S4中,计算深部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围岩形变压力Pi和松动压力Pa如下:
其中,是切向应变达到εθ时围岩软化后的黏聚力,其计算公式为:
是围岩黏聚力衰减至残余值c*时的临界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断面不同位置围岩的塑性区半径时,是基于满足以下条件来进行计算:
1)将隧道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2)围岩为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弹塑性体,塑性区符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
3)岩体塑性变形阶段具有应变软化和剪胀扩容效应,随塑性切向应变增大呈线性衰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5096.2A CN116227006B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5096.2A CN116227006B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7006A CN116227006A (zh) | 2023-06-06 |
CN116227006B true CN116227006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658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95096.2A Active CN116227006B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270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21232B (zh) * | 2024-01-08 | 2024-03-26 |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真三维非对称应力下的大直径盾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5039A (zh) * | 2021-04-02 | 2021-07-06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一种膨胀隧道围岩应力应变的分析方法 |
CN114961776A (zh) * | 2022-03-04 | 2022-08-30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高原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支护设计方法 |
CN114996825A (zh) * | 2022-07-07 | 2022-09-02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 一种深埋隧道挤压型大变形地质力学模式构建方法 |
CN115952661A (zh) * | 2022-12-21 | 2023-04-11 | 同济大学 | 一种考虑岩体三维强度的深埋隧道支护时机快速确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09713A (zh) * | 2018-03-29 | 2018-09-07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考虑冻土融化作用的隧道围岩变形计算方法 |
CN110110489B (zh) * | 2019-05-28 | 2022-09-2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岩石地层盾构法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CN111927558B (zh) * | 2020-10-13 | 2021-01-12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动水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掘进的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 |
CN112632669B (zh) * | 2020-12-19 | 2021-10-15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考虑围岩峰后行为的隧道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确定方法 |
CN113202530B (zh) * | 2021-06-07 | 2023-02-17 | 河南理工大学 | 一种大变形巷道采用的抗剪锚索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
CN114154211A (zh) * | 2021-11-10 | 2022-03-08 | 中南大学 |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计算机装置及产品 |
CN115099047A (zh) * | 2022-07-04 | 2022-09-23 | 东北大学 | 一种快速估算大变形围岩特征曲线和巷道纵向变形曲线的方法 |
-
2023
- 2023-05-05 CN CN202310495096.2A patent/CN1162270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5039A (zh) * | 2021-04-02 | 2021-07-06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一种膨胀隧道围岩应力应变的分析方法 |
CN114961776A (zh) * | 2022-03-04 | 2022-08-30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高原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支护设计方法 |
CN114996825A (zh) * | 2022-07-07 | 2022-09-02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 一种深埋隧道挤压型大变形地质力学模式构建方法 |
CN115952661A (zh) * | 2022-12-21 | 2023-04-11 | 同济大学 | 一种考虑岩体三维强度的深埋隧道支护时机快速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GZZ强度准则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深埋隧道弹塑性解;夏才初;徐晨;刘宇鹏;韩常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1);2468-2477 * |
高地应力断层带软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措施研究;丁远振;谭忠盛;马栋;;土木工程学报(S1);129-13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7006A (zh) | 202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27006B (zh) | 非对称主应力环境下挤压性软岩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
CN107590357B (zh) | 一种不同施工阶段隧道稳定性判别的方法 | |
CN108536942B (zh) | 一种软岩隧道开挖面变形计算方法 | |
CN111551427B (zh) | 一种深埋长隧洞软质岩大变形超前量化预报方法 | |
CN113094778B (zh) | 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破坏机理及施工控制研究方法 | |
Gong et al. | Excavation collapse of Hangzhou subway station in soft clay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 |
CN113010956B (zh) | 锚拉式支挡结构中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优化方法 | |
Han et al.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uspension Bridge Tunnel‐Type Anchorage | |
CN111967080A (zh) |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隧道力学模型构建方法 | |
CN111551438A (zh) | 大埋深隧洞软岩大变形锚固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 |
Sun et al. | Analysi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Pile‐Anchor Supporting System Based on FLAC3D | |
Zhao et al. | Failure of circular shaft subjected to hydraulic uplift: Field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 |
Meng et al. | Roadway enginee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oadway structural instability mechanisms in deep wells | |
CN114969922B (zh) | 一种下穿施工的新建车站垂直荷载获取方法及施工方法 | |
CN112560149B (zh) | 一种竖向裂隙发育围岩隧道超前管棚变形的计算方法 | |
CN111062087B (zh) | 地下工程中基于位移差/梯度的锚固件长度设计方法 | |
Liu et al. | Numerical analysis and field monitoring tests on shallow tunnels under weak surrounding rock | |
Sun et al. | Failure mechanism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surrounding rock at deep large section chamber intersection in the Wanfu Coal Mine | |
Qin et al. | Mechanical mechanism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nchor net support based on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 |
Peng | Construction Design of Pile Anchor Support in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 |
Peng et al. | Field experiment research of the polycystic aeration bolt: model design and anchorage mechanism | |
CN111368359A (zh) | 一种隧洞板裂屈曲型岩爆判定方法 | |
Wang et al. |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mposite Soil Nailing Wall Based on Improved Energy Method | |
Tai et al. | Control of the chamber in Extra‐Thick coal seam based on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ock and mass | |
CN115712802A (zh) | 一种考虑非均匀应力场锚杆加固隧道的锚固力计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