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9564A - 纺丝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丝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9564A
CN116219564A CN202211389214.3A CN202211389214A CN116219564A CN 116219564 A CN116219564 A CN 116219564A CN 202211389214 A CN202211389214 A CN 202211389214A CN 116219564 A CN116219564 A CN 116219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uide
bundling
dividing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92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井崇伦
小林秀平
森永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219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9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D01D5/16Stretch-spinning methods using rollers, or like mechanical devices, e.g. snubbing 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03Arrangements for threading or unthreading the guid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1/00Other features of manufacture
    • D01D11/04Fixed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7/00Collecting the newly-spun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 B65H2701/3132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extruded from spinner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丝牵引装置,能够在抑制丝线产生损伤的同时容易地进行挂丝作业。纺丝牵引装置(1)具备:丝线输送辊(12、14),输送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以及分丝导丝器(32、34),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丝线输送辊(12、14)的上游侧,形成有限制多根丝线(Y)在丝线输送辊(12、14)的轴向上移动的多个限制部(32a、34a),在该纺丝牵引装置(1)中,分丝导丝器(32、34)设置有形成了集束部(42a、44a)的集束导丝器(42、44),该集束部(42a、44a)能够将多根丝线(Y)以不钩挂于多个限制部(32a、34a)的状态集束到一起。

Description

纺丝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进行牵引的纺丝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纺丝牵引装置,具备输送多根丝线的多个丝线输送辊、以及配置在多个丝线输送辊的紧上游侧的多个分丝导丝器。各分丝导丝器形成有限制多根丝线的移动的多个限制部。在该纺丝牵引装置中,如以下那样进行向多个丝线输送辊的挂丝作业。
首先,操作人员用吸枪吸引保持多根丝线,在将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的状态下,从丝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钩挂于各分丝导丝器以及各丝线输送辊。此时,在各分丝导丝器中,将集束到一起的状态的多根丝线集中钩挂于一个限制部。如果向各分丝导丝器以及各丝线输送辊的挂丝结束,则将吸枪暂时放置于地面。
接着,操作人员使用挂丝辅助工具,将集束到一起的状态的多根丝线钩挂于各分丝导丝器的多个限制部。由此,多根丝线被适当地分丝,在各丝线输送辊中能够以所期望的间距输送多根丝线。操作人员能够不持有吸枪地进行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因此挂丝作业变得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7324号公报
此处,各分丝导丝器的限制部的尺寸相当小。因而,将集束到一起的状态的多根丝线集中到一个限制部实际上较困难,有可能使丝线产生损伤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会产生断丝。因此,还可以考虑在使用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之前,将多根丝线分开钩挂于几个限制部。但是,当如此进行时,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多根丝线的间距变得不均匀,存在难以通过挂丝辅助工具捕捉多根丝线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丝牵引装置,能够在抑制丝线损伤的同时容易地进行挂丝作业。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丝线输送辊,输送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以及分丝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上游侧,形成有限制上述多根丝线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的移动的多个限制部,上述分丝导丝器设置有形成了集束部的集束导丝器,该集束部能够将上述多根丝线以不钩挂于上述多个限制部的状态集束到一起。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多根丝线在钩挂于分丝导丝器之前钩挂于集束导丝器的集束部,由此能够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集束导丝器的上游侧使多根丝线的间距大致均匀,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变得容易。此外,不需要将多根丝线在集束到一起的状态下强行钩挂于分丝导丝器的一个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丝线损伤。因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抑制丝线损伤的同时容易地进行挂丝作业。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配置有输送上述多根丝线的其他的丝线输送辊,在上述其他的丝线输送辊与上述分丝导丝器之间,上述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
在该情况下,在从其他的丝线输送辊到分丝导丝器的中途,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因此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的难易度增加。但是,在将多根丝线钩挂于分丝导丝器紧前为止,能够通过集束导丝器将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因此容易进行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配置有限制上述多根丝线的移动的丝线限制导丝器,在上述丝线限制导丝器与上述分丝导丝器之间,上述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
在该情况下,在从丝线限制导丝器到分丝导丝器的中途,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因此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的难易度增加。但是,在将多根丝线钩挂于分丝导丝器紧前为止,能够通过集束导丝器将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因此容易进行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的作业。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
也可以将集束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分丝导丝器与丝线输送辊之间。但是,由于分丝导丝器配置在丝线输送辊附近,因此有时难以在分丝导丝器与丝线输送辊之间配置集束导丝器。关于这一点,如果将集束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则空间具有余量,因此集束导丝器的配置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导丝器能够在能够通过上述集束部将上述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的挂丝位置和不与上述多根丝线干涉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如此,如果将集束导丝器构成为能够移动,则不需要每次对集束导丝器进行拆装,挂丝作业变得更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部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位于上述多个限制部所排列的区域内。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挂丝辅助工具捕捉了丝线行进方向上的集束导丝器上游侧的多根丝线之后、到钩挂于分丝导丝器为止的动作较少即可,因此挂丝作业变得更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部是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
如果集束部是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则集束部的开口变宽,因此容易将多根丝线钩挂于集束部。此外,越是集束部的里侧则越窄,因此只要在集束部钩挂多根丝线,则多根丝线自然地集束到一起。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部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为10度以上100度以下。
当集束部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过窄时,丝线容易钩挂于集束部的边缘而受到损伤。此外,在丝线钩挂于集束部的边缘的情况下,需要从边缘取下丝线的作业,挂丝作业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当集束部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过大时,丝线容易从集束部脱离。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集束部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由此丝线难以钩挂于集束部的边缘且丝线难以从集束部脱离。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集束导丝器由棒状部件构成。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以较少材料来制作集束导丝器,在成本方面有利。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棒状部件具有直径3mm以上的圆形的截面形状。
如果是这样的棒状部件,则表面平缓地弯曲,因此即使丝线接触也难以受到损伤。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上述多个限制部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开口,上述集束部相对于通过上述多个限制部的基端部的基准面向与上述多个限制部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
在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的基端部的基准面,集束部向与多个限制部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开口的情况下,产生以下问题。例如,对于卷挂于集束部的丝线朝向与集束部开口的一侧相反侧施加张力。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挂丝辅助工具重新钩挂于限制部的丝线,被朝向与集束部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即限制部开口的一侧拉伸。其结果,丝线会从限制部脱离。相反,当将分丝导丝器配置在丝线不从限制部脱离那样的位置时,钩挂于集束部的丝线被朝向与限制部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即集束部开口的一侧拉伸。其结果,丝线会从集束部脱离。为了防止以上的问题,需要对多个限制部或者集束部另外设置用于防止丝线脱落的防止脱落部件。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的基端部的基准面,集束部向与多个限制部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因此,在向集束部钩挂丝线之后向限制部重新钩挂丝线的过程中,丝线不会从集束部以及限制部脱离,且不需要另外设置防止脱落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操作人员向上述丝线输送辊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位于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的一侧,上述集束导丝器被配置为,使上述集束部位于比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的中间地点靠上述一侧的位置。
根据这种构成,集束部配置在作业空间附近,因此处于作业空间的操作人员容易向集束部钩挂丝线。
在本发明中可以为,操作人员向上述丝线输送辊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位于与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上述集束导丝器的一部分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延伸至上述分丝导丝器的端部。
根据这种构成,在为了向分丝导丝器钩挂多根丝线而操作集束导丝器时,操作人员对集束导丝器中的延伸至分丝导丝器的端部的部分进行操作,由此容易避免与多根丝线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挂丝作业完成后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分丝导丝器以及集束导丝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分丝导丝器以及集束导丝器的俯视图。
图5是挂丝作业开始时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6是对丝线限制导丝器进行了挂丝紧后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7是在将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的状态下进行了挂丝紧后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通过挂丝辅助工具捕捉了多根丝线的状态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9是通过挂丝辅助工具对分丝导丝器进行了挂丝紧后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通过挂丝辅助工具捕捉了多根丝线的状态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11是通过挂丝辅助工具对分丝导丝器进行了挂丝紧后的牵引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对向分丝导丝器进行挂丝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测定的结果的表。
符号的说明
1:纺丝牵引装置;2:纺丝装置;11:丝线限制导丝器;12~15:丝线输送辊;32~35:分丝导丝器;32a~35a:限制部;42、44:集束导丝器;42a、44a:集束部;100:作业空间;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纺丝牵引装置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合成树脂制的多根丝线Y,一边与配置在其下方的油剂施加导丝器3接触一边向下方行进,由此被施加油剂。纺丝牵引装置1具有对施加了油剂的多根丝线Y进行牵引而进行拉伸处理的牵引部4、以及卷取从牵引部4送出的多根丝线Y的卷取部5。
以下,将图1的左侧定义为“前”、图1的右侧定义为“后”、图1的纸面近前侧定义为“右”、图1的纸面里侧定义为“左”来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纺丝牵引装置1对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32根丝线Y进行牵引,但在图1、图2、图5~图11中,为了避免附图变得复杂而仅图示8根丝线Y。但是,在本发明中,丝线Y的根数为几根都可以。此外,在以下,将丝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简称为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图2是挂丝作业完成后的牵引部4的立体图。牵引部4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丝线限制导丝器11、丝线输送辊12、配置在保温箱20内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加热辊21~25、丝线输送辊13、14、络交装置16以及丝线输送辊15。
丝线限制导丝器11是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限制部11a的梳齿状的导丝器。当多根丝线Y分别插入到限制部11a时,多根丝线Y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丝线输送辊12是供导入保温箱20紧前的多根丝线Y卷挂的辊,其旋转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丝线输送辊13是供从保温箱20导出紧后的多根丝线Y卷挂的辊,其旋转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丝线输送辊14是供导入络交装置16紧前的多根丝线Y卷挂的辊,其旋转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丝线输送辊15是供从络交装置16导出紧后的多根丝线Y卷挂的辊,其旋转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如图1中虚线所示,丝线输送辊15能够移动至丝线输送辊14附近的挂丝位置。丝线输送辊12~15是分别由马达(未图示)旋转驱动的驱动辊。但是,丝线输送辊12~15并不限定于驱动辊,也可以是从动辊。
络交装置16对多根丝线Y施加络交。在络交装置16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丝线行进空间,多根丝线Y分别在丝线行进空间中行进。通过向丝线行进空间喷射压缩空气,由此对在丝线行进空间中行进的丝线Y施加络交。另外,络交装置16能够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加热辊25的下游侧且是丝线输送辊15的上游侧的适当位置。
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各丝线输送辊12~15的紧上游侧分别固定有分丝导丝器32~35(在图1中图示省略)。分丝导丝器32~35是排列形成有多个限制部32a~35a的梳齿状的导丝器。分丝导丝器32的多个限制部32a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相匹配而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当多根丝线Y分别插入限制部32a时,多根丝线Y朝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分丝导丝器33的多个限制部33a与丝线输送辊13的轴向相匹配而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当多根丝线Y分别插入限制部33a时,多根丝线Y朝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分丝导丝器34的多个限制部34a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相匹配而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当多根丝线Y分别插入限制部34a时,多根丝线Y朝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分丝导丝器35的多个限制部35a与丝线输送辊15的轴向相匹配而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当多根丝线Y分别插入限制部35a时,多根丝线Y朝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分丝导丝器32~35的多个限制部32a~35a的间距大致相同。以后,例如,有时将与丝线输送辊12对应的分丝导丝器32表现为“丝线输送辊12的分丝导丝器32”。另外,不是必须在各丝线输送辊12~15的紧上游侧配置分丝导丝器32~35。在各丝线输送辊12~15的轴向与紧前的辊的轴向平行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分丝导丝器。
如图3所示,多个限制部32a从基端部32a1朝向前端部32a2开口。同样,多个限制部32a~35a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开口。对于多个限制部32a~35a省略图示。
加热辊21~25收纳在由隔热材料形成的保温箱20内。如图1所示,保温箱20配置在油剂施加导丝器3的下方且是后述的卷取部5的筒管支架52的前端部的上方。在保温箱20开闭自如地安装有覆盖加热辊21~25的前端面的门20a。如图2所示,在门20a的开放状态下,能够从前方对加热辊21~25进行挂丝。另外,在图2、图5~图11中,省略了门20a的记载。
加热辊21~25被配置成旋转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保温箱20的右侧面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向保温箱20导入多根丝线Y的狭缝20b。此外,在保温箱20的右侧面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从保温箱20导出多根丝线Y的狭缝20c。从狭缝20b导入的多根丝线Y从上游侧起依次卷挂于加热辊21~25,并从狭缝20c导出。
加热辊21~25分别由马达(未图示)旋转驱动。进而,在加热辊21~25中分别内置有加热器(未图示)。5个加热辊21~25中的上游侧3个加热辊21~23将拉伸前的多根丝线Y加热至多根丝线Y的材料即合成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此外,下游侧2个加热辊24、25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比上游侧3个加热辊21~23的旋转速度快。通过该旋转速度差,被加热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多根丝线Y被拉伸。下游侧2个加热辊24、25被设定为比上游侧3个加热辊21~23高的温度,对拉伸后的多根丝线Y进行热定形。
如图1所示,卷取部5构成为,具有机体51、两个筒管支架52、多个横动导丝器53、接触辊54等。两个筒管支架52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安装多个筒管B。两个筒管支架52的后端部由能够旋转地设置于机体51的圆板状的转台55支承。两个筒管支架52分别由马达(未图示)旋转驱动。当筒管支架52旋转时,安装于筒管支架52的多个筒管B也与筒管支架52一体地旋转。此外,通过支承两个筒管支架52的转台55旋转,由此将两个筒管支架52的位置在卷取位置(图1的上方位置)与退避位置(图1的下方位置)之间切换。
在筒管支架52的上方,与多个筒管B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横动导丝器53以及多个支点导丝器56。从丝线输送辊15送出的多根丝线Y分别钩挂于多个支点导丝器56。进而,多根丝线Y一边由多个横动导丝器53以对应的支点导丝器56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横动,一边分别卷取于安装于卷取位置的筒管支架52的多个筒管B。如此,在多个筒管B形成多个卷装P。接触辊54通过与多个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由此一边施加规定的接触压力一边旋转。由此,调整卷装P的形状。
(集束导丝器)
在分丝导丝器32中多根丝线Y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而在分丝导丝器3的紧前钩挂有多根丝线Y的丝线限制导丝器11中多根丝线Y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即,在分丝导丝器32紧前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被扭转约90度。同样,在分丝导丝器34中多根丝线Y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而在分丝导丝器34紧前钩挂有多根丝线Y的丝线输送辊13中多根丝线Y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即,在分丝导丝器34紧前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被扭转约90度。如此,在紧前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被扭转的分丝导丝器32、34中,如后所述那样需要专用的挂丝辅助工具来进行挂丝,挂丝作业的难易度较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纺丝牵引装置1中,为了容易地对分丝导丝器32、34进行挂丝作业,在分丝导丝器32、34设置有集束导丝器42、44。
图3是表示丝线输送辊12的分丝导丝器32以及集束导丝器42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丝线输送辊14的分丝导丝器34以及集束导丝器44的俯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集束导丝器42、44成为相同构成,因此对于与集束导丝器42共通的点,省略集束导丝器44的说明。但是,也能够使集束导丝器42、44成为不同的构成。
如图3所示,丝线输送辊12的分丝导丝器32固定于支承部件46。支承部件46配置在丝线输送辊12的上方,且固定于纺丝牵引装置1的未图示的框架等。在分丝导丝器32中,向右方开放的多个限制部32a以4mm以下的间隔在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前后方向)上排列。分丝导丝器32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大致平行地配置。
集束导丝器42是通过将具有直径3mm以上的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棒状部件折弯来制作的。在集束导丝器42形成有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即集束部42a。集束部42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优选为10度以上100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60度。但是,集束部42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也可以小于10度,也可以超过100度。
集束导丝器42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的上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此外,集束导丝器42被配置成,集束部42a在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上位于多个限制部32a所排列的区域内。进而,集束导丝器42被配置成,集束部42a位于比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上的中间地点靠前侧的位置。
集束导丝器42通过固定部件47而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部件46的上表面。集束导丝器42通过以固定于支承部件46的部分为中心摆动,由此能够在图3的(a)图所示的挂丝位置与(b)图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如图3的(a)图所示,当集束导丝器42位于挂丝位置时,集束部42a位于比分丝导丝器32靠右方的位置。因此,如果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而钩挂于集束部42a,则多根丝线Y不会与分丝导丝器32接触。另一方面,如图3的(b)图所示,当集束导丝器42位于退避位置时,集束导丝器42成为支承于支承部件46的上表面的状态,不向分丝导丝器32的右方突出。因此,多根丝线Y不与分丝导丝器32干涉,能够将多根丝线Y插入到形成于分丝导丝器32的多个限制部32a,并进行分丝。
如图3的(a)图所示,处于挂丝位置的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为,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是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各基端部32a1的面、且是从图3的纸面里侧向纸面近前侧延伸的面。换言之,处于挂丝位置的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以及多个限制部32a均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向右侧开口。
如图4所示,丝线输送辊14的分丝导丝器34固定于支承部件48。支承部件48配置在丝线输送辊14的上方,且固定于纺丝牵引装置1的未图示的框架等。在分丝导丝器34中,向前方开放的多个限制部34a以4mm以下的间隔在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左右方向)上排列。分丝导丝器34以相对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稍微倾斜的状态配置。使分丝导丝器34相对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倾斜的原因在于,在丝线输送辊13与丝线输送辊14之间使丝线Y的弯曲成为最小限度。但是,丝线Y的弯曲不会成为较大问题,因此也可以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分丝导丝器34。
集束导丝器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4的上游侧(上侧)。此外,集束导丝器44被配置成,集束部44a在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上位于多个限制部34a所排列的区域内。集束导丝器44的一部分在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上延伸至分丝导丝器34的右端部。
集束导丝器44通过固定部件49而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部件48的上表面。集束导丝器44通过以固定于支承部件48的部分为中心摆动,由此能够在图4的(a)图所示的挂丝位置与(b)图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如图4的(a)图所示,当集束导丝器44位于挂丝位置时,集束部44a位于比分丝导丝器34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如果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而钩挂于集束部44a,则多根丝线Y不会与分丝导丝器34接触。另一方面,如图4的(b)图所示,当集束导丝器44位于退避位置时,集束导丝器44成为支承于支承部件48的上表面的状态,不向分丝导丝器34的前方突出。因此,多根丝线Y不与分丝导丝器34干涉,能够将多根丝线Y插入到形成于分丝导丝器34的多个限制部34a,并进行分丝。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丝线限制导丝器11以及分丝导丝器33、35,不设置集束导丝器而设置有导丝杆31、43、45(参照图5)。与分丝导丝器32、34不同,在丝线限制导丝器11以及分丝导丝器33、35中,在紧前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不会扭转。因此,如果在导丝杆31、43、45上钩挂多根丝线Y,则多根丝线Y对上游侧的丝线通道进行仿形而自然地以大致均匀的间距排列,能够容易地向丝线限制导丝器11以及分丝导丝器33、35进行挂丝。导丝杆31、43、45构成为,能够在挂丝作业时钩挂多根丝线Y的挂丝位置和不与多根丝线Y干涉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在说明挂丝作业的情形的图5~图11中,仅图示集束导丝器42、44以及导丝杆31、43、45位于挂丝位置的情况,省略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的图示。集束导丝器42、44以及导丝杆31、43、45优选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在挂丝位置与退避位置的各个位置被锁定。
(挂丝作业)
参照图5~图11对向丝线输送辊12~15以及加热辊21~25的挂丝作业的顺序进行说明。在挂丝作业时,操作人员站在纺丝牵引装置1的前方进行作业。即,如图1所示,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挂丝作业的作业空间100位于纺丝牵引装置1的前方,操作人员从丝线输送辊12~15以及加热辊21~25的前方进行挂丝作业。
在挂丝作业的开始时,如图5所示,使集束导丝器42、44以及导丝杆31、43、45移动到挂丝位置。此外,使丝线输送辊15也移动到丝线输送辊14附近的挂丝位置。首先,操作人员用吸枪S吸引保持多根丝线Y,向处于比丝线限制导丝器11靠前方的挂丝位置的导丝杆31钩挂多根丝线Y。
接着,操作人员使吸枪S移动到导丝杆31上的多根丝线Y的间距与丝线限制导丝器11的多个限制部11a的间距变得相等的位置。也可以在这样的位置上预先设置定位部。然后,当使导丝杆31移动至比丝线限制导丝器11靠后方的退避位置时,如图6所示,多根丝线Y钩挂于多个限制部11a。
接着,操作人员挥动吸枪S,如图7所示,在按照集束导丝器42、丝线输送辊12、加热辊21~25、导丝杆43、丝线输送辊13、集束导丝器44、丝线输送辊14、导丝杆45、丝线输送辊15的顺序一气呵成地进行了挂丝之后,将吸枪S载放于地面。在该时刻,不向分丝导丝器32~35进行挂丝。多根丝线Y成为由集束导丝器42、44的集束部42a、44a集束到一起的状态,因此向丝线输送辊12~15以及加热辊21~25的挂丝也在多根丝线Y被集束到一起的状态下进行。
接着,对于分丝导丝器32~35从配置在上游侧的分丝导丝器起依次进行挂丝。如图8所示,使用挂丝辅助工具T进行向分丝导丝器32的挂丝。挂丝辅助工具T是具备保持多根丝线Y的多个槽Ta的梳状的部件。挂丝辅助工具T的多个槽Ta的间距与分丝导丝器32~35的限制部32a~35a的间距大致相同。
如图8所示,操作人员利用挂丝辅助工具T的多个槽Ta捕捉在丝线限制导丝器11与分丝导丝器3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根丝线Y。然后,如图9所示,通过以使挂丝辅助工具T的多个槽Ta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移动挂丝辅助工具T,由此多根丝线Y被扭转大致90度而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然后,在使集束导丝器42移动到退避位置之后,移动挂丝辅助工具T而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的多个限制部32a。由此,在分丝导丝器32中多根丝线Y被分丝。
如图7所示,通过了丝线限制导丝器11之后的多根丝线Y成为由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集束到一起的状态。因此,由挂丝辅助工具T捕捉之前的多根丝线Y,在从丝线限制导丝器11的多个限制部11a到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为止的期间,能够在间距逐渐缩窄的同时维持大致均等的间距。因而,容易通过挂丝辅助工具T捕捉多根丝线Y,能够缩短挂丝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此外,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不需要如分丝导丝器32的多个限制部32a那样成为微小尺寸,因此能够在抑制使多根丝线Y产生损伤的同时,通过集束部42a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
如图9所示,当由分丝导丝器32对多根丝线Y进行分丝时,在比分丝导丝器32靠下游侧的丝线输送辊12、加热辊21~25、导丝杆43、丝线输送辊13中,多根丝线Y的间距对分丝导丝器32中的多根丝线Y的间距进行仿形。但是,在集束导丝器44中多根丝线Y维持被集束到一起的状态。当使导丝杆43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10所示,钩挂于导丝杆43的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3的多个限制部33a。
接着,操作人员使用挂丝辅助工具T向分丝导丝器34进行挂丝。如图10所示,操作人员通过挂丝辅助工具T的多个槽Ta捕捉在丝线输送辊13与分丝导丝器3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根丝线Y。然后,如图11所示,通过以使挂丝辅助工具T的多个槽Ta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移动挂丝辅助工具T,由此多根丝线Y被扭转大致90度而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然后,在使集束导丝器44移动到退避位置之后,移动挂丝辅助工具T而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4的多个限制部34a。由此,在分丝导丝器34中对多根丝线Y进行分丝。与向分丝导丝器32的挂丝相同,向分丝导丝器34的挂丝也利用集束导丝器44,由此能够在抑制使多根丝线Y产生损伤的同时,缩短挂丝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如图11所示,当通过分丝导丝器34而多根丝线Y被分丝时,在比分丝导丝器34靠下游侧的丝线输送辊14、导丝杆45、丝线输送辊15中,多根丝线Y的间距对分丝导丝器34中的多根丝线Y的间距进行仿形。当使导丝杆45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2所示,钩挂于导丝杆45的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5的多个限制部35a。另外,虽然使用未图示的导丝杆进行向络交装置16的挂丝作业,但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
如以上那样,如果向丝线输送辊12~15以及加热辊21~25的挂丝作业完成,则操作人员接着向卷取部5进行挂丝作业。此处,关于向卷取部5的挂丝作业省略说明。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丝导丝器32、34设置有形成有集束部42a、44a的集束导丝器42、44,该集束部42a、44a能够将多根丝线Y在不会钩挂于多个限制部32a、34a的状态下集束到一起。在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34之前钩挂于集束导丝器42、44的集束部42a、44a,由此能够在集束导丝器42、44的上游侧使多根丝线Y的间距大致均匀,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T的作业变得容易。此外,由于不需要将多根丝线Y在集束到一起的状态下强行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34的一个限制部32a、34a,因此能够抑制使丝线Y产生损伤。因而,能够在抑制使丝线Y产生损伤的同时,容易地进行挂丝作业。
图12是表示测定了向分丝导丝器32、34的挂丝所需要的时间的结果的表。图12的(a)图表示与分丝导丝器32相关的结果,图12的(b)图表示与分丝导丝器34相关的结果。调查了根据有无集束导丝器42、44,初学者、有经验者、熟练者进行挂丝分别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何种程度。另外,在不设置集束导丝器42、44的情况下,暂时将多根丝线Y适当分开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34的几个限制部32a、34a。根据测定结果可知,通过设置集束导丝器42、44,能够缩短挂丝时间。尤其地,在不熟悉挂丝作业的初学者中观察到大幅度的改善。由此可以说,通过设置集束导丝器42、44,挂丝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丝导丝器34的上游侧配置有输送多根丝线Y的丝线输送辊13,在丝线输送辊13与分丝导丝器34之间,多根丝线Y所排列的方向改变。在该情况下,在从丝线输送辊13到分丝导丝器34的中途,多根丝线Y所排列的方向改变,因此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T的作业的难易度增加。但是,在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4的紧前为止,能够通过集束导丝器44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因此容易进行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T的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丝导丝器32的上游侧配置有限制多根丝线Y的移动的丝线限制导丝器11,在丝线限制导丝器11与分丝导丝器32之间,多根丝线Y所排列的方向改变。在该情况下,在从丝线限制导丝器11到分丝导丝器32的中途,多根丝线Y所排列的方向改变,因此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T的作业的难易度增加。但是,在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的紧前为止,能够通过集束导丝器42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因此容易进行使用了挂丝辅助工具T的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34的上游侧。也可以将集束导丝器42、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34与丝线输送辊12、14之间。但是,分丝导丝器32、34配置在丝线输送辊12、14附近,因此也有时难以在分丝导丝器32、34与丝线输送辊12、14之间配置集束导丝器42、44。关于这一点,如果将集束导丝器42、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34的上游侧,则空间存在余量,因此容易配置集束导丝器42、44。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44能够在能够通过集束部42a、44a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的挂丝位置和不与多根丝线Y干涉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如此,如果将集束导丝器42、44构成为能够移动,则不需要逐个地拆装集束导丝器42、44,挂丝作业变得更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部42a、44a在丝线输送辊12、14的轴向上位于多个限制部32a、34a所排列的区域内。如果如此地构成,则在通过挂丝辅助工具T捕捉了集束导丝器42、44上游侧的多根丝线Y之后,到钩挂于分丝导丝器32、34为止的动作较少即可,因此挂丝作业变得更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部42a、44a为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如果集束部42a、44a为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则集束部42a、44a的开口变宽,因此容易将多根丝线Y钩挂于集束部42a、44a。此外,越向集束部42a、44a的里侧越窄,因此只要在集束部42a、44a上钩挂多根丝线Y,则自然地集束到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部42a、44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为10度以上100度以下。当集束部42a、44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过窄时,丝线Y容易钩挂于集束部42a、44a的边缘而受到损伤。此外,在丝线Y钩挂于集束部42a、44a的边缘的情况下,需要从边缘取下丝线Y的作业,挂丝作业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当集束部42a、44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过大时,丝线Y容易从集束部42a、44a脱离。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集束部42a、44a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由此丝线Y难以钩挂于集束部42a、44a的边缘,且丝线Y难以从集束部42a、44a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44由棒状部件构成。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以较少的材料制作集束导丝器42、44,在成本方面有利。
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件具有直径3mm以上的圆形的截面形状。如果是这样的棒状部件,则表面平缓地弯曲,因此即使丝线Y接触也难以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限制部32a从基端部32a1朝向前端部32a2开口。而且,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集束部42a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在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集束部42a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开口的情况下,产生以下问题。例如,对于卷挂于集束部42a的丝线Y朝向与集束部42a开口的一侧相反侧施加张力。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挂丝辅助工具T重新钩挂于限制部32a的丝线Y,被朝向与集束部42a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即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拉伸。其结果,丝线Y会从限制部32a脱离。相反,当将分丝导丝器32配置在丝线Y不从限制部32a脱离那样的位置时,钩挂于集束部42a的丝线Y被朝向与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即集束部42a开口的一侧拉伸。其结果,丝线Y会从集束部42a脱离。为了防止以上的问题,需要对多个限制部32a或者集束部42a另外设置用于防止丝线Y脱落的防止脱落部件。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集束部42a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因此,在向集束部42a钩挂丝线Y之后向限制部32a重新钩挂丝线Y的过程中,丝线Y不会从集束部42a以及限制部32a脱离,且不需要另外设置防止脱落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被配置为,操作人员向丝线输送辊12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100位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的一侧(前侧)的位置,集束部42a位于比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上的中间地点靠一侧的位置。根据这种构成,集束部42a配置在作业空间100的附近,因此处在作业空间100的操作人员容易向集束部42a钩挂丝线Y。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人员向丝线输送辊14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100位于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前侧)的位置,集束导丝器44的一部分在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上延伸至分丝导丝器34的端部。根据这种构成,当为了向分丝导丝器34钩挂多根丝线Y而操作集束导丝器44时,操作人员对集束导丝器44中的延伸至分丝导丝器34的端部的部分进行操作,由此容易避免与多根丝线Y干涉。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紧前多根丝线Y扭转的分丝导丝器32、34设置集束导丝器42、44,对于在紧前多根丝线Y不扭转的分丝导丝器33、35设置导丝杆43、45。但是,也可以对于在紧前多根丝线Y不扭转的分丝导丝器33、35,代替导丝杆43、45而设置集束导丝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34的上游侧。但是,也可以将集束导丝器42、44配置在分丝导丝器32、34与丝线输送辊12、14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集束导丝器42、44摆动,由此能够在挂丝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但是,集束导丝器42、44也可以通过摆动以外的方式、例如在适当的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来移动。此外,集束导丝器42、44并不限定于手动地移动,也可以通过马达、气缸等来移动。进而,也可以代替将集束导丝器42、44构成为能够移动,而将集束导丝器42、44构成为能够拆装,在不需要时卸下。
集束导丝器42、44的具体形状、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形状、配置。例如,也可以使集束导丝器42、44不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棒状部件,而是具有椭圆、多边形的截面形状的棒状部件。在具有多边形的截面形状的棒状部件的情况下,优选对棒状部件的边缘进行倒角加工、R加工,以使丝线Y难以受到损伤。此外,集束导丝器42、44也可以不是棒状部件,而由板状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只要在板状部件的一部分设置切口,将该切口作为集束部即可。在使用板状部件的情况下,优选对板状部件的边缘进行倒角加工、R加工,以使丝线Y难以损伤。此外,集束导丝器42、44的集束部42a、44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只要能够将多根丝线Y集束到一起,则可以是任意形状。具体而言,凹部可以为U字形状、C字形状或者矩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处于挂丝位置的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但是,集束部42a也可以为,相对于通过多个限制部32a的基端部32a1的基准面,向与多个限制部32a开口的一侧相反侧开口。即,例如可以为,处于挂丝位置的集束导丝器42的集束部42a相对于基准面向左侧开口,多个限制部32a相对于基准面向右侧开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丝线限制导丝器11的多个限制部11a的排列方向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正交。即,多个限制部11a的排列方向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所成的角度为90度。但是,多个限制部11a的排列方向与丝线输送辊12的轴向所成的角度也可以不是90度,例如可以是45度、30度、15度。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丝线输送辊13的轴向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正交。即,丝线输送辊13的轴向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所成的角度为90度。但是,丝线输送辊13的轴向与丝线输送辊14的轴向所成的角度也可以不是90度,例如可以是45度、30度、15度。

Claims (13)

1.一种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丝线输送辊,输送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以及
分丝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上游侧,形成有限制上述多根丝线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的移动的多个限制部,
上述分丝导丝器设置有形成了集束部的集束导丝器,该集束部能够将上述多根丝线以不钩挂于上述多个限制部的状态集束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配置有输送上述多根丝线的其他的丝线输送辊,
在上述其他的丝线输送辊与上述分丝导丝器之间,上述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配置有限制上述多根丝线的移动的丝线限制导丝器,
在上述丝线限制导丝器与上述分丝导丝器之间,上述多根丝线排列的方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导丝器在丝线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分丝导丝器的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导丝器能够在能够通过上述集束部将上述多根丝线集束到一起的挂丝位置和不与上述多根丝线干涉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部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位于上述多个限制部所排列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部是具有V字形状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部的V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为10度以上100度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束导丝器由棒状部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棒状部件具有直径3mm以上的圆形的截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限制部从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开口,
上述集束部相对于通过上述多个限制部的基端部的基准面向与上述多个限制部开口的一侧相同侧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操作人员向上述丝线输送辊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位于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的一侧,
上述集束导丝器被配置为,使上述集束部位于比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的中间地点靠上述一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操作人员向上述丝线输送辊进行挂丝的作业空间,位于与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
上述集束导丝器的一部分在上述丝线输送辊的轴向上延伸至上述分丝导丝器的端部。
CN202211389214.3A 2021-12-02 2022-11-08 纺丝牵引装置 Pending CN1162195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5991 2021-12-02
JP2021-195991 2021-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9564A true CN116219564A (zh) 2023-06-06

Family

ID=8432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9214.3A Pending CN116219564A (zh) 2021-12-02 2022-11-08 纺丝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90734A1 (zh)
JP (1) JP2023082661A (zh)
CN (1) CN11621956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2441B2 (ja) * 2010-07-13 2014-12-17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装置への糸掛け方法、紡糸巻取装置、及びサクションガン
JP6450214B2 (ja) 2014-03-14 2019-01-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引取装置の糸掛け方法、及び、引取装置
DE112018001487A5 (de) * 2017-03-22 2019-12-05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Anlegen und Separieren einer Fadenschar sowie eine Schmelzspinnvorrichtung
JP7136676B2 (ja) * 2018-12-10 2022-09-13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生産設備
DE102019000644A1 (de) * 2019-01-29 2020-07-3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mehrerer Fäd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0734A1 (en) 2023-06-07
JP2023082661A (ja) 202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5340B2 (ja) 紡糸引取機の糸掛け治具、及び、紡糸引取機の糸掛け方法
EP2407407B1 (en) Yarn threading method of take-up winding apparatus and take-up winding apparatus
JP6370719B2 (ja) 紡糸引取装置
JP6450214B2 (ja) 引取装置の糸掛け方法、及び、引取装置
EP3521490A1 (en) Yarn guide for a spinning unit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threading yarn into the yarn guide
TWI656252B (zh) 假撚加工機以及假撚加工機的掛紗方法
JP5453004B2 (ja) 仮撚り繊維機械
GB2052578A (en) Machine for texturizing yarns
JP2013023385A (ja) 糸巻取装置
CN106976755B (zh) 丝线卷绕机、生头部件及丝线卷绕机的生头方法
TW201425667A (zh) 紡紗拉伸裝置
JP6153791B2 (ja) 紡糸引取機、及び、紡糸引取方法
CN116219564A (zh) 纺丝牵引装置
JP4169690B2 (ja) 繊維機械
JP3469201B2 (ja) 繊維機械の糸掛け装置および糸掛け方法
JP7203818B2 (ja) 糸群を引き出しかつ巻き取る装置
CN112093584B (zh) 用于无结连接两个纱线头的纱线连接装置
CN215440824U (zh) 一种织机用母纱整经机
CN220450376U (zh) 纺丝牵引装置
CN118125225A (zh) 挂丝工具以及卷取装置
CN115142146A (zh) 纺丝牵引装置
WO2023021824A1 (ja) 巻糸装置
CN116732662A (zh) 挂丝装置、假捻加工机以及挂丝方法
CN117089936A (zh) 丝线处理装置
CN112593306A (zh) 纺丝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