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80A -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80A
CN1162180A CN 97102387 CN97102387A CN1162180A CN 1162180 A CN1162180 A CN 1162180A CN 97102387 CN97102387 CN 97102387 CN 97102387 A CN97102387 A CN 97102387A CN 1162180 A CN1162180 A CN 1162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mentioned
cassette recording
cassett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023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昭
水谷保恭
滨律一信
杉浦宽彦
菅原孝光
佐藤正男
庄司研二
川田顺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 971023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解决存储装置的小型化、薄形化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代替IC存储卡的存储装置。在把盒式记录媒体插入框体内时,滑动部件相对于框体水平移动,推压并与轴嵌合,使轴与限制机构接触,将盒式记录媒体保持在框体内;在用上述插取机构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取出框体时,滑动部件相对于框体水平移动,推压上述轴并解除与上述轴的嵌合,使上述轴与上述限制机构不接触,将盒式记录媒体从框体中取出。

Description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本发明涉及用于计算机、个人电脑、携带式信息终端等的、可更换记录媒体的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图82是可更换记录媒体的存储装置,是表示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06-119699号所揭示软盘装置(下面简称为FDD)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中所示的是放在带活门硬盒即所谓盒式记录媒体盒内的3.5英寸FDD。图83是上述FDD的局部横断面图。
图中,1是FDD本体。2是记录再生磁头。3是保持记录再生磁头2用的滑动架。4是磁头臂,用于保持记录再生磁头2并与滑动架3连接。10是框,设有安装外部专用槽口80的安装部11和导槽12。13是盖(护罩)。14是电路板,安装在框10上。15是盒保持器,备有凸轮随动器16和活门开启器17。20是滑动凸轮部,具有凸轮槽21和顶推钮22,与顶推杆23嵌合。另外,凸轮槽21和框10的导槽12都与凸轮推杆16嵌合。
30是盒式记录媒体,备有记录媒体31和盒32。记录媒体31由盘心33所保持,在盒32上设有活门34和窗口35。40是使记录媒体31旋转的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备有电路板14、转动体42、驱动栓43、卡持磁铁44、轴承46和主轴48。
在盒32上,设有防止记录媒体31中所记录的信息被抹掉的禁止写入孔32c。在盒32内,备有树脂制的滑动部件36,该滑动部件36在打开禁止写入孔32c时,禁止写入,在关闭禁止写入孔32c时,可容许写入信息。在电路板14上,安装着磁盘进入开关37和写保护开关38,磁盘进入开关37用于检测记录媒体31已被设定在记录再生位置,写入保护开关38用于检测向记录媒体31内的写入禁止状态。
位于写入保护开关38前端部的作动部38a在可写入信息的状态时,被上述滑动部件36推入写入保护开关38的本体内。反之,在禁止写入信息的状态时,作动部38a为伸出状态。
磁盘进入开关37也与写入保护开关38为同一形状,或者成为一体。当盒式记录媒体30被设定在记录再生位置上的状态、即所谓的装入状态时,磁盘进入开关37前端部的作动部37a被盒32推入。反之,当记录媒体31为不能进行记录再生的状态、即非装入状态时,上述的作动部37a为自由伸出状态。
下面参照图说明动作。
先说明FDD本体1从记录媒体31不能记录再生状态、即非装入状态转到能记录再生状态、即装入状态的动作。
当盒式记录媒体30被插入FDD本体1内时,盒式记录媒体30由盒保持器15保持,同时被滑动凸轮部20的凸轮槽21和凸轮推杆16提起,以越过位于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40中心的主轴48的高度插入。接着,当该盒式记录媒体30的中心到达主轴48的附近时,活门开启器17打开活门34,进一步使顶推杆23转动,解除滑动凸轮部20的锁定,凸轮槽21使盒保持器15下降。当盒式记录媒体30下降到预定位置时,保持着记录媒体31的盘心33上的2处孔33a、33b分别与主轴48和驱动栓43嵌合,转动体42稍稍转动一点即可进行记录媒体31的定位。
与主轴48嵌合的孔33a是四方形的。与驱动栓43嵌合的孔33b具有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的边,因驱动栓43的旋转在盘心33上作用的半径方向的偏心力而消除在主轴48嵌合的孔33a中产生的晃荡。上述盘心33可用磁性材料做成,由设在记录媒体驱动器40上的卡持磁铁44吸引保持(夹持)。然后,支承在滑动架3上的记录再生磁头2被移动到记录媒体31的记录面上,记录媒体31成为可记录再生状态,装入状态结束。
下面,说明盒式记录媒体30从装入状态回到非装入状态的动作。
将顶推钮22推压到预定位置,盒保持器15沿着凸轮槽21上升。盒式记录媒体30与上升了的盒保持器15一起到达了越过主轴48的位置时,活门34与活门开启器17的接合状态解除,活门34关闭,同时盒式记录媒体30被活门开启器17和顶推杆23排出。盒保持器15因滑动凸轮部20与顶推杆23的锁定而不能降下,成为非装入状态。
图84、图85、图86(a)、图86(b)、图87是表示另一现有更换型存储装置(FDD)和盒式记录媒体图(日本专利公报特願平07-302797号)。图84是表示FDD与插入该FDD内的盒式记录媒体以及将该FDD安装到携带式信息终端等上的槽口构造的整体构造图。图85是表示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FDD内、成为装入状态时的FDD的侧面断面图。
图86(a)是表示将盒式记录媒体30装入更换型存储装置内状态的局部剖开平面图。图86(b)是从图86(a)中的断面A-A从箭头方向看的局部断面图。图87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的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是FDD本体。101是记录再生磁头。102是滑动架。110是框,111是槽口导引件。113是盖(护罩)。
314是等角度的设在盘心303上的三个凸部,157是设在转动体主轴部155上的、宽松地嵌合在凸部314上的凹部。
140是记录媒体驱动器,具有转动体150。另外,转动体150备有作为盘心303安装机构的卡持磁铁154和作为记录媒体定位机构的主轴部155。在该主轴部155的中心,配置着定中心球158及其复位机构即复位弹簧(万向弹簧)159。轴承170将主轴部155可旋转地保持在框110上。180是盒式记录媒体30的出入口。181是符合后述PCMCIA2型规格的接口连接器。182、183是FDD本体1上的防误插槽。
200是安装在携带式信息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上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Association)的2型规格的通用槽口,具有将FDD本体1排出的排出钮222和插入口280。
通常,这种存储卡也称为PC卡,由美国的扩展IC(集成电路)卡标准化集团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Association)决定出其规格。该PCMCIA卡的宽度一律为54.0mm,厚度有下列尺寸:
1型:厚度为3.3mm
2型:厚度为5.0mm
3型:厚度为10.0mm
301是装在盒式记录媒体30内的记录媒体。302是盒体,由上壳302a和下壳302b构成。304是活门。305是窗口。306是连接带。307是滑块。连接带306的一端连接在活门304上,另一端与滑块307连接。390是限制部件。391是盘心303的锥台部。
下面,说明FDD本体1从记录媒体301的不能记录再生状态、即非装入状态转移到能记录再生状态、即装入状态的动作。
FDD本体1中,在与接口连接器181成一体的框110上,固定着盖(护罩)113,从插入口180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将该盒式记录媒体30插入FDD本体1时,是从插入口180在插入方向保持着同高度地插入该盒式记录媒体30的。
插入该盒式记录媒体30后,该盒式记录媒体30的前端与主轴部155中心的定心球158抵接。这样,盒式记录媒体30把被复位弹簧159向盒式记录媒体30方向推压的定心球158压下。因此,盒式记录媒体30能进一步地插入。当定心球158经过了活门304上后,并且在盒式记录媒体30的前端到达记录再生磁头101处之前,使设在插入口180侧壁上的开启杆121与滑块307嵌合,活门304滑动,记录再生磁头101打开存取窗口305,记录媒体301露出。
进一步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当该盒式记录媒体30到达插入结束位置、即,盘心303的孔部313接近定心球158时,该定心球158被复位弹簧159往上推,与该孔部313嵌合,该记录媒体301被定心即所谓被定位。接着,主轴部155旋转,凸部314与凹部157嵌合时,由于盘心303是由磁性材料做成的,所以盘心303与卡持磁铁154叠合,卡持磁铁154的吸引力加强,准确进行记录媒体301的定心,记录媒体301被吸引保持(夹持),装入状态结束。
图86(a)和图86(b)中,310是为了防止记录媒体301中记录的信息被抹掉的用于判断禁止写入状态的可动部件,在该可动部件310上,用整体成形等方式固定着二股叉形的导电性金属片311。该导电性金属片311由板簧状的弹性部件构成。在下壳302b上,以整体成形等方式固定着彼此离开的2个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上述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的一面露出于下壳302b的下面。
在导电性金属板312a的下面,有连接端子115a(图未示),在导电性金属板312b的下面有连接端子115b,形成判断写入禁止状态的写入保护开关,由导电性金属的板簧构成。各连接端子115a、115b由树脂等非导电体的开关座116固定在相互不接触的分开位置上,该开关座116固定在框110上。连接端子115a、115b的平面配置是这样的:当盒式记录媒体30以装入状态装在FDD本体1内时,从下壳302b露出的2处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分别与连接端子115a、115b接触。此外,302c是保持可动部件310位置的部件,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的盒302上。
下面,说明写入保护开关的动作。
图86(a)表示导电性金属片311的部分311a、311b分别与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接触的状态。另外,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状态,即,移动可滑动部件310,使固着在可动部件310上的导电性金属片311的部件311a只与固着在下壳302b上的导电性金属板312b接触(图未示)。
盒式记录媒体30在FDD本体1内被设置成能记录再生的装入状态时,FDD本体上的写入保护开关的连接端子115a、115b成为分别与固着在下壳302b上的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接触的状态。当导电性金属片311只与导电性金属板312b接触时,与电路板(图未示)连接的连接端子115a、115b不导通。反之,当导电性金属片311与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双方都接触时,连接端子115a、115b之间成为导通状态。电路板检测该导通状态,判断写入禁止的可否。
图86(a)、图87中,410是将盒式记录媒体30在FDD本体1内保持能记录再生的装入状态的定位用部件的锁定杆,由大体圆柱形止挡部410a和平面方向略呈U字形的钩形弹簧部410b构成。钩形弹簧部410b在框110的缺口凹部110p内,配置在框110的表面110s以下,当盒式记录媒体30装入在FDD内时,隐藏在盒式记录媒体30的下面。
在顶推轴400上设有缺口部403f,该缺口部403f供非装入状态时止挡部410a退避用。该缺口403f与锁定杆410的止挡部410a的侧面抵接,该止挡部410a被钩状弹簧部410b推压而与缺口部403f常接。
在盒式记录媒体30的侧面,设有半圆形的止挡用缺口部300a,当盒式记录媒体30被完全插入FDD本体1内时,止挡部410a的侧面与盒式记录媒体30的止挡用缺口部300a嵌合。
这样,锁定杆410通过与盒式记录媒体30的止挡用缺口部300a嵌合,进行对盒式记录媒体30的长度方向定位和宽度方向定位。
在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时,按压顶推钮403,因钩形弹簧部410b的弹力,锁定杆410的止挡部410a从止挡用缺口部300a中脱出,退避到缺口部403f内,盒式记录媒体30便可排出。
近年来,用于携带式信息终端的存储装置,多使用小型便携的IC存储卡。但是,这种IC存储卡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IC存储卡内的记录媒体是IC存储片,而在更换时不能仅更换该IC存储片,必须更换IC存储卡本身。
(2)现在,IC存储片的单价高,所以IC存储卡的单价也高。
(3)由于上述(1)、(2)的原因,为了更换记录媒体,使用IC存储卡时价格增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能够代替上述IC存储卡的产品。这种产品的记录媒体的价格便宜,且能使记录媒体更换简单的FDD小型化、薄型化、但是,为此,必须将FDD做成符合于PCMCIA的2型规格的尺寸(厚度5.0mm,宽度54.0mm),做成该PCMCIA的2型规格的卡能够插入的槽口尺寸,为此有以下的问题。
(1)把盒式记录媒体插入FDD时,由于有记录再生磁头2必须越过的部分,所以,磁头臂4必然幅度很大地上下动。因此,FDD本体1的厚度必须至少确保盒式记录媒体30、记录再生头2、头的臂4及滑动架3之和,所以难以薄型化。
(2)由于记录媒体(软盘)31的夹持构造是将盘心嵌合在主轴48和驱动栓43上的结构,所以,将盒式记录媒体30装入、取出时,必须使盒式记录媒体30在主轴48或驱动栓43与盘心33的嵌合长度以上上下运动,必须确保该上下运动所需的厚度,所以,难以薄型化。
(3)现有的更换型存储装置及盒式记录媒体,需要具有软盘进入开关37及写入保护开关38的各作运动部37a、38a上下动的存储装置的高度和盒式记录媒体的高度,所以,难以薄型化。
(4)现有的更换型存储装置及盒式记录媒体30,虽然实现了能插取定位盒式记录媒体30的薄型更换式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中,在记录媒体驱动器140的主轴部155上设有可退避的球158,由该球158将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定位在主轴部的轴心,但是,由于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的位置是由定中心球的直径和复位弹簧159的复原力、卡持磁铁154的吸引力定位的,所以在定位精度上也存在着问题。
另外,在可动部件上固着着与2个导电金属板312a、312b接触的导电金属片311,由于是使可动部件310移动而构成判断写入禁止状态的写入保护开关,所以构造复杂。
本发明是为解决可更换记录媒体的存储装置小型化、薄型化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代替上述IC存储卡的存储装置及盒式记录媒体。提供一种改善其组装性能的存储装置及盒式记录媒体。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在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框体内时,滑动部件相对于框体水平地移动而推压轴,轴与定位部成为可嵌合的状态;在用插入取出机构将盒式记录媒体从框体内排出时,滑动部件相对于框体水平地移动而推压轴,轴与定位部的嵌合可成为解除的状态。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在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框体内时,球体与轴的锥形孔部抵接而推压轴,轴与定位部成为嵌合的状态;在用插入取出机构将盒式记录媒体从框体内排出时,球体推压轴的锥形孔部,轴与定位部的嵌合可成为解除的状态。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在将盒式记录媒体保持在框体内时,预压弹簧推压抵接部,抵接部与轴接触,将盒式记录媒体保持在框体内;当将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插入取出时,开口部沿插取方向移动,抵接部与轴成为非接触状态,将盒式记录媒体从框体中插入取出。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在与盒式记录媒体接合的记录媒体驱动器的主轴部外周部分具有锥形部。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盘心上的弹簧具有与记录媒体驱动器的轴头部边缘斜接的形状。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备有盒式记录媒体、开闭活门的臂部件、滑动部和推压弹簧;盒式记录媒体备有: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上的、开闭窗口的活门,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于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侧部的、沿盒式记录媒体插入取出方向移动的滑块,
将该滑块与上述活门连接的连接机构,
将上述活门的向关闭方向推压、使其复位到关闭状态的复位弹簧;
开闭活门的臂部件与滑块接合,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时开闭活门;
滑动部设在上述臂部件上、可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方向移动;
推压弹簧将上述臂部件往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口方向推压。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在盒式记录媒体的侧部,备有设在滑块导引部上的凹部,在盒式记录媒体插入结束时,该凹部挟持着臂部件。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备有盒式记录媒体、检测记录媒体插入取出的检测机构和检测写入禁止状态的检测机构;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备有:
露出于框体安装部分的一个导电金属板;
离开该导电性金属板并露出的另一个导电金属板;
具有另一导电性金属片的可动部件,该导电性金属片能与上述一个导电性金属板和上述另一个导电性金属板接合地移动;
上述检测记录媒体插入取出的检测机构是用设在与一个导电性金属板和另一个导电金属板对应位置的、2极与一个导电性金属板连接、1极与另一个导电性金属板连接的3极连接端子进行检测的;
上述检测写入禁止状态的机构是使可动部件移动来进行检测的。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备有盒式记录媒体、锁定杆和推压弹簧;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的插入侧角部具有倾斜部,在同一侧的侧边部具有缺口部;锁定杆安装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部分,一端可转动地保持着,另一端与盒式记录媒体的缺口部嵌合;推压弹簧将该锁定杆往盒式记录媒体中心方向推压。
上述定位机构还备有推压盒式记录媒体侧部的盒侧位置定位弹簧。
上述定位机构还备有将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的一面往盒式记录媒体安装侧推压的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
上述插取机构备有:
带排出销的排出杆,该排出销推压盒式记录媒体的一侧部、将盒式记录媒体排出,
将上述排出销往排出方向推压的排出弹簧,
具有轴锁定部件和锁定槽的顶推轴,上述轴锁定部件具有锁定口,通过与排出销嵌合,与排出杆连动,上述锁定槽可移动地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排出方向上,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排出时,与上述锁定口嵌合;
一端与顶推轴抵接、另一端与框体抵接、将顶推轴向排出方向推压的轴弹簧。
上述顶推轴具有供上述止挡部退避的退避槽和与该退避槽相连的轴突起;
上述锁定杆备有杆突起,该杆突起通过与上述轴突起抵接,在上述锁定口与上述锁定槽嵌合之前,使上述止挡部向退避槽的退避延迟。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在上述缺口部的同一侧上具有盒槽,上述止挡部在盒式记录媒体排出时,与该盒槽嵌合,防止盒式记录媒体的飞出。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具有活门;
上述存储装置具有打开活门的臂部件和将该臂部件往盒式记录媒体排出方向推压的弹簧;
排出销为排出盒式记录媒体而推压盒式记录媒体的一侧部,上述臂部件在不同于上述一侧部的另一侧部与盒式记录媒体嵌合;
由上述的排出销和臂部件将盒式记录媒体排出。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
保持盒式记录媒体的框体,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
将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插取的插入取出机构;
设在上述框体上的、驱动记录媒体旋转的记录媒体驱动器;
其特征在于,还备有:
作为记录媒体旋转中心的圆柱形轴;
与上述轴的圆柱形外周接触地安装着的、使记录媒体旋转的驱动栓。
上述轴相对于记录媒体可在垂直方向移动地安装着,并在上述垂直方向上有带凹凸的嵌合部;
上述驱动栓具有与上述轴的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
通过上述轴的嵌合部与上述驱动栓的被嵌合部的嵌合,驱动栓与轴的垂直方向的移动连动而向垂直方向移动。
上述记录媒体驱动器备有:
使上述记录媒体夹在上述轴和上述驱动栓上的夹持台;
使上述轴和上述驱动栓相对于夹持台在垂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着的万向弹簧;
使上述夹持台旋转的转动体;
将上述万向弹簧保持在夹持台与转动体之间;
上述夹持台具有夹持上述记录媒体的夹持面、插入上述轴及驱动栓的插入孔和若干突起的突起面;
上述万向弹簧具有供上述若干个突起通过的孔;
上述转动体具有供上述若干个突起通过的孔;
在上述夹持台的插入孔内插入上述轴及驱动栓,上述突起面的突起依次通过上述万向弹簧的孔和转动体的孔,从转动体一侧将突起压扁。
上述轴在顶部有平坦部。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
保持盒式记录媒体的框体,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
将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插入取出的插取机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备有露出于框体内安装部分、可滑动地设置着的1个导电性金属板;
上述存储装置,在盒式记录媒体装在框体内时,在与上述导电性金属板对应位置上具有3极连接端子,借助上述3极连接端子的连接状态,检测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的插入取出,并检测记录媒体的写入禁止状态。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具有轴的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具有支承记录媒体的定位部的盘心;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大体中央部的限制部件;
设在上述盘心内的、可相对于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取出方向水平移动、其移动范围被上述限制部件限制的滑动部件;
上述滑动部件
(1)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存储装置内时,相对于插入方向水平地移动,推压存储装置的轴,使上述轴与上述定位部成为可嵌合状态;
(2)将盒式记录媒体从存储装置内排出时,上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排出方向水平地移动,推压上述轴,上述轴与上述定位部的嵌合成为可解除状态。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带有窗口的盒部件,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在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开闭上述窗口的活门;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面的、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方向上移动的滑块;
将上述滑块与上述活门连接起来的连接机构;
将上述活门向关闭方向推压、使活门复位到关闭状态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侧角部具有倾斜部,在与倾斜部同一侧的侧部备有缺口。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的尺寸为49.5mm×47.0mm×2mm;上述记录媒体是直径约为1.7英寸软盘。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带有窗口的盒部件,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在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开闭上述窗口的活门,该活门具有用于开启活门的活门开启舌;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面的、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方向上移动的开启滑块;
在上述活门开闭方向上移动的、安装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部的U字形保持器;
连接上述开启滑块与上述U字形保持器的连接机构;
随着开启滑块移动的上述活门单独地移动时,U字形保持器解除与活门开启舌的接合,使活门可向开方向自由移动,在上述开启滑块移动时,U字形保持器与活门的活门开启舌接合,打开活门。
上述活门还具有用于关闭活门的活门复位舌;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还备有:
与上述活门复位舌接合并在活门开闭方向移动的、安装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部的复位滑块;
将上述复位滑块向活门关闭方向推压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保持记录媒体的盘心和设在盘心中央部的定位孔部;
驱动孔部,该驱动孔部具有付随着上述定位孔部倾斜的边和与该倾斜边大体平行地相向的边。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它备有:
具有指示记录媒体的定位部的盘心;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大体中央部的限制部件;
设在上述盘心内的、移动范围被上述限制部件限制的滑动部件;
上述盘心备有向中央部倾斜的盘心锥形部,上述滑动部件备有沿上述盘心锥形部倾斜的滑动部件锥形部。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在盒式记录媒体排出时防止盒式记录媒体弹出的盒槽。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
图2(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的实施例1的横断面图,图2(b)是表示图2(a)中的盘心与轴嵌合的平面图;
图3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1要部的横断面图;
图4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1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5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1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6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1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7(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1要部的横断面图;
图7(b)是表示图7(a)中的盘心与轴的嵌合的平面图;
图8(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2要部的横断面图;
图8(b)是表示图8(a)中的盘心与轴的嵌合的平面图;
图9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2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10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2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11(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3、4要部的横断面图;
    (b)是表示图11(a)中的盘心与轴的嵌合的平面图;
图12(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3、4要部的横断面图;
    (b)是表示图12(a)中的预压弹簧与盒式记录媒体嵌合的平面图;
图13(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3、4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b)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3、4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c)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3、4动作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14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4要部的横断面图;
图15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4要部的横断面图;
图16(a)是在旋转轴处剖切表示实施例5要部的横断面图;
    (b)是表示图16(a)中的盘心与轴嵌合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6要部的剖切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7要部的剖切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8要部的剖切平面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8要部的剖切平面图;
图21是从图20中的箭头B-B方向看的横断面图;
图22(a)是表示实施例8动作的说明图;
    (b)是表示实施例8动作的说明图;
    (c)是表示实施例8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实施例9的要部剖开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0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例1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图;
图26是插入定位的实施例10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侧面图;
图27是插入定位了的实施例10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平面图;
图28是将实施例1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盖卸下时的平面图;
图29是实施例10的图28所示断面A-A的断面图;
图30是实施例10中的顶推轴400与锁定杆530的构造图;
图31是实施例10中的臂部件123与盒侧位置定位弹簧501的构造图;
图32是实施例10中的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1的平面图;
图33是实施例10的图32所示断面B-B的断面图;
图34是表示实施例10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定位插入状态图;
图35是表示实施例10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动作图;
图36是表示实施例10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动作详图;
图37是实施例10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防止弹出的说明图;
图38是实施例10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防止弹出的说明图;
图39是从各方向看实施例11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图及断面C-C的断面图;
图40是表示实施例11中关闭活门的构造图;
图41是表示实施例11中除去了盒部件302a的构造图;
图42是表示实施例11中有活门时从盒部件302b侧看的构造图;
图43是表示实施例11中无活门时从盒部件302b侧看的构造图;
图44是实施例11中的活门的立体图;
图45是实施例11中的复位滑块550的立体图;
图46(a)是图40的D断面图;
    (b)是图40的E断面图;
    (c)是图41的F断面图;
    (d)是图41的G断面图;
    (e)是图47的H断面图;
    (f)是图48的I断面图;
图47是表示打开实施例11的活门的构造图;
图48是表示除去了实施例11中的盒部件302a的构造图;
图49是从实施例11中的盒部件302b一侧看的构造图;
图50是表示除去了实施例11中的盒部件302a及活门304的构造图;
图51是实施例11中的开启滑块560和连接带306和U字形保持器561的立体图;
图52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活门304打开状态图;
图53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活门304单独打开状态图;
图54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活门304安装方法的图;
图55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活门304安装方法的图;
图56是表示实施例11中的盘心形状图;
图57(a)是表示实施例12的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后的平面图;
    (b)是表示实施例12的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后的侧面图;
    (c)是表示实施例12的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前的平面图;
    (d)是表示实施例12的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前的侧面图;
图58是实施例12的主轴部155的断面图;
图59是实施例12的主轴部155的底面图;
图60是表示实施例12中的主轴部155的各零件的图;
图61是实施例12的零件的底面图;
图62是实施例12的零件的底面图;
图63是实施例12的零件的底面图;
图64是实施例12的零件的底面图;
图65是实施例12的零件的底面图;
图66是表示实施例12的盒式记录媒体300卡紧时的图;
图67是表示实施例12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卡紧解除动作的图;
图68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载置在实施例1的轴480的球面部上的状态图;
图69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卡紧在实施例1的轴480上的状态图;
图70是表示减小了实施例1的轴480的球面部594的SR(球半径)尺寸时的图;
图71是表示减小了实施例1的轴480的球面部594的SR(球半径)尺寸时的图;
图72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载置在实施例12的轴480的球面部上的状态图;
图73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卡紧在实施例12的轴480上的状态图;
图74是实施例13的盒式记录媒体300未装入时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开关座116的平面图;
图75是实施例13的盒式记录媒体300未装入时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开关座116的侧面图;
图76是实施例13的导电性金属板312的立体图;
图77是实施例13的导电性金属板312不存在时的侧面图;
图78是实施例13的写入保护关时的图;
图79是实施例13的写入保护开时的图;
图80是实施例13的原理说明图;
图81是表示实施例13的状态表的图;
图8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要部剖开立体图;
图8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8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8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86(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要部剖开平面图;
    (b)是从图86(a)的箭头A-A看的横断面图;
图8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要部剖切立体图。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所用的附图标记之中,与现有技术说明部分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但是,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即使采用了与现有技术说明部分中相同的标记,有时也采用不同的名称。即,即使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有时名称并不相同。
实施例1
图1、图2(a)、图2(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构造图。图1是插入并定位了的盒式记录媒体状态时的更换式存储装置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2(a)是在含有记录媒体旋转轴的断面处剖切的要部横断面图。图2(b)是从记录媒体驱动器的相反侧看的保持记录媒体的盘心的平面图,表示盘心的定位孔部与记录媒体驱动器的轴和驱动栓嵌合的状态。图中,100是更换式存储装置。110是框体。113是盖(护罩)。180是插取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口。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上,备有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接口连接器181、在其连接时防止更换式存储装置100本体逆插的槽182、183。另外,还备有顶推钮403,该顶推钮403用于在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解除盒式记录媒体300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本体的锁定。
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110上,备有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和滑架102。在滑架102上结合着磁头臂104,记录磁头101略朝向磁头臂104和滑架102地安装着。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具有转动体150和与其结合着的主轴部155,由轴承170可旋转地保持在框110上。在主轴部155的中心部保持着与盒式记录媒体300嵌合的轴480,该轴480在其轴方向可动且可退避到主轴部155的内部。在该轴480的外周部备有驱动栓430,在主轴部155的盒式记录媒体装着侧外周部,备有磁铁部件(卡持磁铁)154。另外,在主轴部155上备有使可退避的轴480和驱动栓430向盒式记录媒体一侧复位的复位弹簧159。
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中,容纳着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盘心303从盒部件(下壳)302b的中央开口部362露出,并装到主轴部155上,该盒部件302b位于构成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盒)302的往主轴部155安装的一侧。在盘心303中,有滑动部件395,由构成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和盖部件303b具有一定的活动区域的保持着。在滑动部件395往主轴部155上安装侧的中心部分,设有锥形的孔部396,在其相反侧设有圆形孔部397。与该圆形孔部397嵌合的圆柱形限制部件390设在盒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上壳)302a上。在装入着盒式记录媒体300时,限制部件390的中心轴与轴480的中心大体一致。在构成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的中心部,有定位孔部360和驱动孔部361。定位孔部360与轴480嵌合,在大体垂直位置处有与轴480接触的2边,驱动孔部361与定位孔部360相连,具有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的边,与驱动栓430嵌合。该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朝向是这样的:当与记录媒体驱动器140的转动体150结合着的主轴部155旋转时,盘心303的定位孔部360的垂直2边被推向轴480一侧。
下面,说明实施例1的动作。
图3至图7是说明本实施例动作的图。图3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从图1或图2状态向插入口180移动,限制部件390与盘心303中的滑动部件395的圆形孔部397接触的状态。
图4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从图3状态进一步向插入口180移动,滑动部件395在盘心303中滑动,滑动部件395的锥形孔部396载置到轴480的头部上,使轴480向主轴部155中退避的状态。
图5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从图4状态进一步向插入口180移动,轴480的圆柱形外周部分完全埋没到主轴部155中,盘心303与轴480的嵌合解除,盘心303成为载置到轴480上的状态。
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按下顶推钮403,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锁定解除,盒式记录媒体300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抽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设在该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限制部件390向插入口180移动,与滑动部件395(该滑动部件395位于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中)的圆形孔部397抵接,使滑动部件395向插入口180移动。这时,设在滑动部件395上的锥形孔部396载在轴480的头部上,将该轴480推入退避到主轴部155中。当轴480的圆柱部分从主轴部155的盘心303的安装面被推入到主轴部155的内部时,盘心303与轴480的嵌合解除。虽然吸引并保持盘心303的磁铁部件154的吸引力在轴的轴方向上很强,但在与之垂直的往插入口180抽出盘心303的方向上弱,所以,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被盒式记录媒体300拉动而容易抽出。
在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0时,与上述动作相反地,把盒式记录媒体300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插入口180插入后,成为图6所示状态。即,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被滑动部件395(该滑动部件395与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限制部件390抵接、保持在盘心303中)推压,使安装在主轴部155上的轴480退避并越过它,设在盘心303中心部的定位孔部360与轴480嵌合。图7(a)和图7(b)即表示该状态。当轴480最初与盘心303嵌合时,驱动栓430与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之间有间隙d。驱动记录媒体驱动器140,与轴480同样地设在主轴部155上的、一体地旋转的驱动栓430与盘心303的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嵌合,构成盘心303的定位孔部360的略垂直2边顶住轴480,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被高精度地定位。
总之,盒式记录媒体300备有定位孔部360、驱动孔部361、限制部件390和滑动部件395。定位孔部360设在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的中心部;驱动孔部361设在盘心303上、具有付随定位孔部360倾斜的边;限制部件390形成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中心部;滑动部件395具有活动区域。保持在盘心303内,其移动范围被限制部件390限制,上述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定位机构备有轴480、复位弹簧159和驱动栓403。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动作时,轴480退避到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内,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装入状态时,轴480与定位孔部360嵌合;复位弹簧159设在记录媒体驱动器140内,使该轴从退避状态复位;驱动栓403与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嵌合、将驱动力传递给盘心303。
由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记录媒体驱动器140的主轴部155和盒式记录媒体300具有上述构造,所以能做成比现有技术中更薄的更换式存储装置。因此,能得到可装入通用的PCMCIA的2型规格槽口内的、厚度在5.0mm以下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此外,由于能高精度地安装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所以能高精度地定位记录媒体30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是在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中设有带锥形孔部396的滑动部件395,由该锥形孔部396的锥形面使轴480退避,所以,能得到适用于薄形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定位机构。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使轴480退避的球,即,把球体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
图8(a)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更换式存储装置构造的要部横断面图,该装置中装入并定位着盒式记录媒体。图8(b)是从保持记录媒体的盘心安装面相反方向看的盘心的平面图。
图中,303c是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90b是与盘心303c有间隙地嵌合的限制部件。392是球、即球体,在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着时,大致位于主轴部155的中心轴上,由保持部件393可旋转地保持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在主轴部155上具有可退避地保持着的轴480,在安装着复位弹簧159的相反侧的头部中央,有与球392嵌合的锥形孔部482,在上述头部外周缘有锥形部483。其它的与实施例1中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注以同一标记。其说明从略。
下面说明实施例2的动作。
图8(a)、图8(b)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并定位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内状态的图。图9、图10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抽出过程图。
从图8(a)、图8(b)所示状态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时,推压图1所示的顶推钮403,解除锁定杆的锁定,抽出盒式记录媒体300。球392推压其嵌合着的轴480b的锥形孔部482的锥形面,使轴480b退避到主轴部155中。如图9所示,当轴480b被推压到其圆柱部分从主轴部155的安装面进入里面时,盘心303c的定位孔部360脱离轴480b,从在主轴部155处吸引保持着盘心303c磁铁部件154中释放出来,如图10所示地,盘心303c沿着轴480头部外周缘的锥形部483被提起,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c随着盒式记录媒体300被抽出插入口180。
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0时,一旦插入了盒式记录媒体300,由限制部件390b将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c拉入,以盘心303c、球392的顺序越过轴480b头部外周缘的锥形部483,轴480b退避到主轴部155中,当球392到达轴480b的大体中心轴上时,轴480b被复位弹簧159复位,球392与轴480b头部中央的锥形孔部482嵌合,盘心303c的定位孔部360也与轴480b的圆柱部分嵌合。由驱动栓430和驱动孔部361的定位与实施例1同样地,当记录媒体驱动器140被驱动时,由驱动栓430和设在盘心303c上的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完成。
总之,盒式记录媒体300备有定位孔部360、驱动孔部361、限制部件390b和球(球体)392。定位孔部360设在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c中心部;驱动孔部361具有付随着该定位孔部的倾斜边;限制部件390b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与盘心303c之间有间隙;球392可旋转地保持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中心部。上述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定位机构备有轴480b、复位弹簧159、锥形孔部482和驱动栓430。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动作时,轴480b退避到记录媒体驱动器140内,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为装入状态时,轴480b与定位孔部360嵌合。复位弹簧159设在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内,用于使轴从退避状态复位。锥形孔部482形成在轴480b的与盒式记录媒体300接合侧的一端,在记录媒体301的定位时,与保持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球(球体)392嵌合。驱动栓430与驱动孔部361的倾斜边接合,将驱动力传递给盘心303c。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样地,能做成比现有技术中更薄的更换式存储装置。因此,能得到可装入通用的PCMCIA的2型规格槽口内的、厚度在5.0mm以下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另外,能以更高精度安装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还简化了盘心303c的构造。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结束时,球392进入轴480b的锥形孔部482内时产生“卡搭”感觉,可防止过度地推入。
实施例3
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是做成轴可退避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a)、图11(b)、图12(a)、图12(b)所示,轴481固定在主轴部155c上。431是相对于轴481偏心地固定在主轴部155c上的驱动栓。303d是容纳在盒式记录媒体300内的、用于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83是设在该盘心303d内的定位部件,在中心部具有略呈V字形的定位孔部381,该定位孔部381具有与轴481接触的2面。另外,在定位部件383的中心部有与其成一体的凸状抵接部382,该凸状抵接部382复盖着定位孔部381,与结合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盖113上的预压弹簧370抵接。363是开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a上的开口部,该开口部363使得预压弹簧370能与抵接部382接触。384是设在定位孔部381的略V字形部分相对侧的推压弹簧。385是相对于定位孔部381偏心地设在盘心303d上的驱动孔部。其它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当的部件,用同一标记表示,其说明从略。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图11(a)、图11(b)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被装入并定位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主轴部155c上的状态。驱动栓431与盘心303d的驱动孔部385嵌合,仅仅传递驱动力,而没有定位的作用。从该状态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时,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地,推压图1所示的顶推钮403,解除盒式记录媒体300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锁定,抽出盒式记录媒体300。图13中,盒式记录媒体300被稍许抽出,设在盒部件302a上的开口部363将预压弹簧370往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盖113侧推压,该预压弹簧370离开定位部件383的抵接部382。当该抵接部382的预压被解除时,将轴481推向定位孔部的略V字形部分的推压弹簧384把轴481从定位孔部中推出,这时,当盒式记录媒体300被进一步抽出时,盘心303d与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a上的开口部362的边缘抵接,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d从被磁铁154b吸引保持着的状态脱离,随着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
总之,盒式记录媒体300备有定位孔部381、推压弹簧384、抵接部382、驱动孔部385、开口部363。定位孔部381设在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d中心部,具有2个面与圆柱形轴481接触的大致V字形部分。推压弹簧384设在盘心303d内,设在定位孔部381的大致V字形部分的相对位置处。抵接部382设在轴481的中心轴上,与盘303d相连。驱动孔部385相对于定位孔部381偏心地设在盘心303d上。开口部363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上,使抵接部382露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外部。上述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机构备有轴481、驱动栓431、预压弹簧370。在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时,轴481与定位孔部381嵌合。驱动栓431与驱动孔部385嵌合,相对于轴481偏心。预压弹簧370设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体上,在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时,该预压弹簧370通过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开口部363向抵接部382加压,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取出时,该预压弹簧370从盒开口部363退避。所以,盘心303d稍稍移动就可把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在轴481上。该轴固定在主轴部155c上。
根据该实施例,在把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并装着时,预压弹簧370进入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a上的开口部363,碰到盘心303d的抵接部382时,有“卡搭”感,可知道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安装完成。另外,由于轴481不作退避动作而是固定在主轴155c上,所以,轴不振摆,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d的定位精度高。另外,由于定位部件383固定地设置在盘心303d上,所以可用树脂等材料与盘心一体地成形。
实施例4
图14和图15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图,该实施例中,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主轴部155b上的安装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盘心303或303c一侧的外周部分设置锥形部156。主轴部155b通过轴承170可旋转地安装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110上,在该主轴部155b的安装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一侧,形成为具有锥形部156的凹部的底部,在该底部上安装着盘心303或303c。另外,在该锥形部156的底部,固定着磁铁部件154,该磁铁部件154吸引保持着磁性材料做成的盘心303或303c。在主轴部155b的锥形部156的中心部,设有盘心303或303c的定位孔部360及驱动孔部361以及分别与其嵌合的轴480及驱动栓430。轴480及驱动栓430可向装着盘心303或303c的相反侧退避,由复位弹簧159复位。
图14和图15是表示将盒式记录媒体300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抽出的状态。图14中,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上的限制部件390与设在盘心303中的滑动部件395嵌合,滑动部件395的锥形孔部396使轴480退避到主轴部155b中,盘心303的定位孔部360从轴480上脱出,同时,也与主轴部155b的外周缘锥形部156嵌合,盘心303沿着锥形部156的斜面被抽出。图15中,保持在限制部件390b(该限制部件390b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上)中央部的球392使轴480b退避,盘心303c的定位孔部从轴480b脱出时,盘心303c也与限制部件390b嵌合,盘心303c沿着设在主轴部外周的锥形部156被提起,盘心303c的定位孔部360沿着轴480b头部外周缘的锥形部483被往上拉,盘心303c脱离吸引保持磁铁部件154而被排出。
在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0时,图14中,限制部件390将盘心303中的滑动部件395推入,当保持着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到达主轴部155的大体中央部时,盘心303被磁铁部件154吸引而进入主轴部155b的锥形部156的底部。这时,锥形部156将盘心303大略定位在主轴部155b的旋转中心上,盘心303的定位孔部360与主轴部的轴480嵌合。图15中,限制部件390b将盘心303c推入,当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c到达主轴部155b的大体中央时,盘心303c被磁铁部件154吸引而进入主轴部155b的锥形部156。这时,锥形部156将盘心303c大略定位在主轴部155b旋转中心,盘心303c的定位孔部360与主轴部155b的轴480b嵌合。
总之,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定位机构备有锥形部156。该锥形部156设在与盒式记录媒体的盘心303嵌合的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的主轴部155b的外周部分上。
该实施例可以很容易地将保持记录媒体301的盘心303或303c定位并安装(夹持)到主轴部155b上。另外,在抽出盘心303或303c时,也沿着锥形部156的斜面抽出,所以可在锥形部156上滑动地容易抽出。此外,由于将磁铁部件154设在主轴部155b的锥形部156的底面,所以,在插取记录媒体301时,远离磁铁部件,记录的信息不会被磁铁部件的磁埸抹去。或者,在记录媒体301的位置处,把磁铁部件的磁埸强度抑制在容许磁埸强度以下时,可使用更强的磁铁部件,以收到强力吸引安装盘心303或303c的效果。另外,由于供盘心303或303c定位用的轴480、480b的圆筒部分可以加长,所以,在薄形的更换式存储装置中也能切实地进行记录媒体的定位。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轴481为固定的实施例3中,也可以在主轴部155c的安装盘心303d的一侧外周缘上设置锥形部156。
这样,将磁铁部件154b设在主轴部155c的锥形部156的底面,在插取记录媒体301时,由于远离磁铁部件,所以,记录的信息不会被磁铁部件的磁埸抹去。或者,在记录媒体301的位置处,把磁铁部件的磁埸强度抑制在容许磁埸强度以下时,可使用更强的磁铁部件,以强力地吸引安装盘心303d。另外,由于供盘心303d定位用的轴481的圆筒部分可以加长,所以,在薄形的更换式存储装置中也能切实地进行记录媒体的定位。
实施例5
实施例3中,在设在盘心303d内的定位部件383上,具有略V字形的定位孔部381和推压弹簧384。该定位孔部381设在中心部,具有与轴481接触的2面。推压弹簧384在与该略V字形部分相向的位置处挟着轴481,该推压弹簧384略垂直地推压轴481。本实施例中,如图16(a)、图16(b)所示,推压弹簧384b倾斜地推压固定在主轴部155c上的轴481的与盘心303d接合侧的头部边缘。
图中,384b是推压轴481的推压弹簧。其它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注以同一标记,其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的动作与实施例3的一样,由于推压弹簧384b对于轴481的推压力中的将盘心303d往上推的成分更大,所以,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时,抵接部382的预压被解除,将轴481从定位孔部381的略V字形定位孔部推出的力加强,更容易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抽出。另外,由于推压弹簧384b前端的接触部分形状直到轴481的头部边缘是弯曲的,所以,与推压弹簧直伸到轴481圆柱部分的实施例3相比,推压弹簧的长度缩短。因此,可以将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厚度做得更薄。
总之,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盘心303d上的推压弹簧384b,具有相对于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140的轴481的头部边缘斜接的形状。
实施例6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剖切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时盖113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局部表示的平面图。
图中,122是可沿导引部件125移动的滑动部,该导引部件125固定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110上。123是臂部件,该臂部件123的一端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滑块307接合,另一端与滑动部122结合或与滑动部122成一体。124是在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使滑动部122复位到插入口侧的复位弹簧。324是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使活门304回到关闭状态的复位弹簧。其它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注以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在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之前,滑动部122、臂部件123被复位弹簧124向插入口180方向推压,位于122a、123a的位置。从插入口180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时,位于123a处的臂部件123与位于307a的滑块307嵌合,在复位弹簧124几乎不挠曲的状态下,滑块307沿着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a上的导轨302d移动,活门304被滑块307和活门304的连接机构即连接带306张拉,当盒式记录媒体300到达记录再生磁头101之前,窗口305打开,将记录媒体301露出。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用于关闭活门304的复位弹簧320的拉力比设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上的、用于推压臂部件123的复位弹簧124的推力小很多,所以,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活门304打开期间,滑动部122几乎不从122a所示位置移动。另外,插入盒式记录媒体300、锁定杆的止挡部410a与盒式记录媒体的缺口部300a嵌合、顶推钮403突出成为锁定状态,盒式记录媒体300即被装入。
总之,盒式记录媒体300备有活门304、滑块307、连接带(连接机构)306、复位弹簧324。活门304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将记录媒体301露出于该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外部。滑块307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侧部,在该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方向上移动。连接带306将滑块307与活门304连接起来。复位弹簧124将活门往关闭方向推压,使其复位到关闭状态。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备有臂部件123、滑动部122和复位弹簧124。臂部件与滑块307嵌合,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时,使活门304开闭;滑动部122设在该臂部件上,可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方向上移动;复位弹簧124将该臂部件123往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口180一侧推压。
本实施例中,由于备有活门304的复位弹簧324,所以,在盒式记录媒体300单独放置时,不会有因忘记关闭活门304而损伤记录媒体301的事故发生。另外,由于臂部件123与打开活门304的滑块307接合,复位弹簧124将该臂部件123压在滑动部122上,所以,臂部件123的定位精度要求不高,可以粗略地定位。再者,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时,按顶推钮403解除锁定杆410时,有助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
实施例7
图18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要部剖开平面图。
实施例6中,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滑块307接合的臂部件123仅仅是接合,而在本实施例中,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上设置了凹部302e,该凹部302e设在导引滑块307的导轨302d的终端部,当滑块307位于结束打开活门304位置时,臂部件123落入该凹部302e中,当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结束时,臂部件123被凹部302e边缘和滑块307挟持住。
总之,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侧部,备有凹部302e,该凹部302e设在导引滑块307的导轨302d上,当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入结束时,该凹部302e挟持着臂部件123。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设置了凹部302e并挟持住臂部件123,所以,在打开活门304的状态,能稳定地保持臂部件123,可得到容纳在薄形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和盒式记录媒体300中的稳定的活门开闭机构。
实施例8
图19至图22及表1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及表。
图19是把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内状态的要部剖开平面图。图20是表示同一状态的要部剖开平面图,用虚线表示盒式记录媒体,以便见到更换式存储装置。
图21是沿图20中的B-B线看的要部横断面图。
图22(a)、(b)、(c)是表示判断记录媒体是否已插入的磁盘进入开关、防止因向记录媒体中误写入而抹掉重要记录的写入保护开关及其开、关动作的结构图。
表1表示构成各开关的连接端子的电压值与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关系。
图中,310是构成防误写入用的写保护开关的可动部件。302c是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302上的、与可动部件310接合并保持一定位置的保持部。311是结合在可动部件310上的导电性金属片,它能与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盒部件露出一部分的2个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接合,具有2个接点311a、311b。115a、115b、115c是设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110、开关座116上的弹性连接端子。连接端子115a、115b、115c的一部分、即与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接合的部分,向盒式记录媒体300一侧突出。421是与连接端子115a连接的电源,422是与连接端子115c连接的电源,连接端子115b接地423。
下面,参照图图22(a)、图22(b)、图22(c)及下述表1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表1
当盒式记录媒体300装入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内时,设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上的连接端子115a和115b与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导电性金属板312a接合,连接端子115c与导电性金属板312b接合。因此,连接端子115a、115b成为低电平(L),得到了知道盒式记录媒体300已进入的“磁盘进入”状态。如图22(a)所示,使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的可动部件310移动,当导电性金属片311成为与导电性金属板312b接合的位置时,连接端子115c成为高电平(H),得到禁止向记录媒体写入的“写入保护开”状态。如图22(b)所示,将导电性金属片311移动到使导电性金属板312a与312b短路的位置时,连接端子115c也成为低电平(L),得到可向记录媒体内写入的“写入保护关”状态。如图22(c)所示,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抽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连接端子115a、115c成为高电平(H),连接端子115b成为低电平(L),得到记录媒体未进入的“磁盘排出”状态。
总之,本实施例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备有一个导电性金属板312a、另一个导电性金属板312b、具有导电性金属片311的可动部件310。上述一个导电性金属板312a设在盒式记录媒体300内安装侧盒部件302上并露出;上述另一个导电性金属板312b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同一盒部件302上,离开金属板312a并露出;有上述导电性金属片311的可动部件310能与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302的上述导电性金属板312a、312b可移动接合。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备有3极连接端子,该3极连接端子设在与导电性金属板312a、及另外导电性金属板312b对应的位置处,其2极与导电性金属板312a连接、1极与导电性金属板312b连接。
本实施例中,即使没有沿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厚度方向动作的作动部,也能构成得到更换式存储装置所需3状态的开关。因此,不必使盒式记录媒体在厚度方向移动,所以可将更换式存储装置做成为薄形。
实施例9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要部剖开立体图。是涉及当盒式记录媒体向更换式存储装置中插入的方向错误时,使盒式记录媒体在插入途中停止的机构。
图中,300b是将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一个角倒角而形成的倾斜部。412是推压锁定杆410的推压弹簧,该锁定杆410设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框110的缺口部110p内。虚线所示的300z表示非正常方向插入的盒式记录媒体。其它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注以同一标记,其说明从略。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以300z所示状态将盒式记录媒体插入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时,推向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心方向的锁定杆410的止挡部410a被推压弹簧412阻止,不能继续插入。当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沿正常方向插入时,角的倾斜部300b与止挡部410a接合,止挡部410a沿着倾斜部300b退避到顶推轴400的缺口部403f中,可进一步插入。
总之,本实施例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在其盒部件302的插入侧的一个角部具有倾斜部300b,在同一侧的侧边缘部具有缺口部300a。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备有锁定杆410和推压弹簧412。锁定杆410安装在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部分,一端可转动地保持着,另一端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缺口部300a嵌合;推压弹簧412将该锁定杆向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中心方向推压。
本实施例采用图23所示的简单构造,可防止因盒式记录媒体300的误插入而引起的后果。例如,可保护构成记录再生磁头101等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精密零件不受损伤。另外,用简单的构造可防止盒式记录媒体向薄形更换式存储装置中的逆插。
实施例10
下面,说明盒式记录媒体300和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
图24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图。
图25是表示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图。
图26是插入并定位了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侧面图。
图27是插入并定位了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平面图。
图28是卸下了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盖的平面图。
图29是图28中的A-A断面图。
图30是顶推轴400和锁定杆530的构造图。
图31是臂部件123和盒侧位置定位弹簧501的构造图。
图32是表示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的平面图。
图33是图32中的B-B断面图。
图34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定位插入状态的图。
图35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动作图。
图36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动作的详图。
图37是说明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弹出的图。
图38是说明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弹出的图。
上述各图中所采用的标记与前述各实施例中相同者,表示相同或相当部分。
本实施例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外观如图24至图27所示。
图28、图29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和插取机构。
图30表示定位机构。
锁定杆530以轴531为轴可旋转地安装。推压弹簧534将锁定杆530往箭头L方向推压。锁定杆530具有止挡部532。止挡部532是定位盒式记录媒体300的销。锁定杆530具有杆突起533。杆突起533通过与顶推轴400的轴突起404抵接,使止挡部532向退避槽401的退避延迟。其详细状况后述。顶推轴400被轴弹簧408向箭头M方向推压。退避槽401和轴突起404通过锥形面402相连。顶推钮403设在顶推轴400的前端并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伸出。该定位机构的动作将在下文中描述。
图31是表示另一定位机构的图。
盒侧位置定位弹簧501在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时,从侧部推压盒式记录媒体300,将盒式记录媒体300向一侧定位。
图31表示插取机构的一部分。
臂部件123用于打开活门。在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由于复位弹簧124的推压力总是向着箭头N的方向作用,所以,滑动部122和臂部件123常时被推向排出方向,该箭头N方向的力有助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因此,复位弹簧124用于活门的开闭,也用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
图32和图33表示作为定位机构的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
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是安装在盖113上的具有弹力的弹簧。虽然也可以把盖113本身加工成为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那样的形状,但是盖113是钢材做成的,其厚度较厚,不容易调节对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加重,所以,把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与盖113分开制作。如图33的侧断面图所示,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具有朝着插取两个方向的斜台部,以便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插取时不卡住盒式记录媒体300。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设在盖113上,把盒式记录媒体300往框110一侧推压。即,盒上下位置定位弹簧502将盒式记录媒体300往装入侧即框110侧定位。
下面,回到图28和图29,说明插取机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其特征是设有排出销5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盒式记录媒体300完全插入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因此,把盒式记录媒体300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排出时,需要有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推出的机构。为此,设置了排出销522,以便将盒式记录媒体300从更换式存储装置100中推出。如图28和图29所示,排出销522固定在排出杆520上。排出杆520通过轴521可转动地安装。排出杆520被排出弹簧523向箭头P方向拉。因此,排出销522常时地被朝箭头P方向拉。轴锁定部件510对该排出销522连动地安装。轴锁定部件510通过轴511可转动地安装着。轴锁定部件510通过排出销孔513与排出销522连动。轴锁定部件510具有锁定口512。锁定口512与顶推轴400的锁定槽405嵌合。由于排出销522常时地被朝箭头P方向拉,所以锁定口512常时地被朝箭头Q方向推。
下面参照图34,详细说明用上述插取机构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的动作。
当盒式记录媒体300沿箭头R方向被插入时,锁定杆530的止挡部532退避到顶推轴400的退避槽401内。在止挡部532退避到退避槽401内的状态下,盒式记录媒体300进一步沿箭头R方向插入时,通过下述的动作,顶推轴400沿箭头S的方向移动。该移动使止挡部532从退避槽401中出来,止挡部532固定在缺口部300a与顶推轴400的轴身之间。即,盒式记录媒体300被止挡部532定位。由于止挡部532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与顶推轴400之间,所以盒式记录媒体300不能排出而被定住。
当盒式记录媒体300沿箭头R方向被插入时,排出销522同样地沿箭头R方向移动。由于排出销522沿箭头R方向移动时,其锁定口512向箭头T方向移动,锁定口512与锁定槽405的嵌合被解除。由于该锁定的解除,顶推轴400在轴弹簧408的推压下,如前所述地向箭头S方向移动。排出销522在排出弹簧523的偏置下,虽然常时地要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但由于上述止挡部532的定位,盒式记录媒体300成为不能排出的固定状态。
下面,参照图35详细说明插取机构排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动作。
操作者沿箭头U方向按下顶推钮403,排出动作开始。由于顶推轴400沿箭头U方向被推压,止挡部532能退避到退避槽401内。由于盒式记录媒体300被排出销522沿箭头V方向推出,所以,止挡部532与缺口部300a的嵌合解除,退避到退避槽401内。因此,盒式记录媒体300可沿箭头V方向排出。排出销522在排出弹簧523的推压下,将盒式记录媒体300向箭头V方向排出。如前所述,复位弹簧124的推压力通过滑动部122和臂部件123传递到盒式记录媒体300上,把盒式记录媒体300向箭头V方向排出。排出销522的位置与臂部件112的位置最好尽量离开。因为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相互离开的2处施加排出力,能使得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动作更加容易。本实施例中,是推压盒部件上不同的2个侧部,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的。当顶推轴400沿箭头U方向移动时,锁定槽405与锁定口512嵌合,顶推钮403固定在被按下的状态。
这样,当盒式记录媒体300插入时,锁定口512成为推出顶推钮403的状态,当盒式记录媒体300未插入时,锁定口512保持着按下顶推钮403的状态。
图36(a)、(b)、(c)中,说明在顶推轴400的锁定槽405与锁定口512锁定之前,使盒式记录媒体300不被排出的措施。
如前所述,锁定口512是用于形成顶推钮403被按下的状态。所谓顶推钮403被按下的状态,也就是盒式记录媒体300未插入状态。因此,当盒式记录媒体300被排出时,锁定口512必须切实地锁定住锁定槽405。如果该锁定未切实进行,则尽管盒式记录媒体300未插入,顶推钮403还是成为被推出状态。为了防止该状态,必须在顶推轴400的锁定槽405被锁定口412锁定之前,使盒式记录媒体300不被排出。
图36(a)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被定位了的状态。图36(b)表示顶推钮403被按下的情况。当顶推钮403被按下时,由于轴突起404与杆突起533抵接,使止挡部532不能立即退避到退避槽401内。即,由于轴突起404与杆突起533抵接,禁止锁定杆530的转动。该轴突起404与杆突起533的抵接,一直持续到锁定口512将锁定槽405锁定住。如图36(c)所示,在锁定槽405与锁定口512切实地锁定后,轴突起404与杆突起533的抵接被解除,锁定杆530能够转动。其结果,止挡部532可以退避到退避槽401内。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顶推轴400在被轴锁定部件510切实锁定之前,利用止挡部532作为不解除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定位的对策。
这样,使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定位解除时期延迟到顶推轴400与轴锁定部件510的锁定期之后,在顶推轴400被锁定之前,盒式记录媒体300不会排出。
下面,参照图37、图38说明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时,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弹出。
盒式记录媒体300具有盒槽540。盒槽540设在缺口部300a与倾斜部300b之间。在排出销522的排出力作用下,盒式记录媒体300沿箭头V方向被推压,但是,当推出力过强时,有时盒式记录媒体300会被弹出。为了防止弹出,设置盒槽540。当盒式记录媒体300向箭头V方向移动时,被推压弹簧534推压的止挡部532与盒槽540嵌合。该嵌合使盒式记录媒体300向箭头V方向的移动暂时停止。
图37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因盒槽540与止挡部532嵌合而停止的状态。
盒槽540的靠倾斜部300b侧的边H、与轴531及止挡部532的中心连线I的角度θ为90度以下。因此,在图37的状态下,操作者用手抽出盒式记录媒体300时,如图38所示地,盒槽540与止挡部532的嵌合被解除,可容易地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抽出。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盒式记录媒体300。
图39是表示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各向视图和C-C断面图。
本实施例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用于插入约名片大小的装置中。因此,其尺寸为49.5mm×47mm×2mm。容纳在该盒式记录媒体300中的记录媒体是约1.7英寸的软盘。记录媒体的尺寸不限,只要能容纳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中即可。盒式记录媒体300具有盒部件(上壳)302a和盒部件(下壳)302b,还有活门304。在盒部件302b上,形成有复位滑动窗562和开启滑动窗563。还设有孔586,安装着可滑动的导电性金属板312。
图40是表示用于关闭活门304的结构图。
图41是表示除去了盒部件302a的结构图。
图42是从有活门时的盒部件302b侧看的结构图。
图43是从无活门时的盒部件302b侧看的结构图。
图44是活门的立体图。
图45是复位滑块550的立体图。
图46(a)是图40的D断面图。
(b)是图40的E断面图。
(c)是图41的F断面图。
(d)是图41的G断面图。
(e)是后述图47的H断面图。
(f)是后述图46的I断面图。
复位滑块550被复位弹簧324往箭头W方向推压。复位弹簧324借助于弹簧吊销574可在X方向转动地安装着。弹簧吊销574与盒部件302a成形为一体。弹簧吊销574插入设在盒部件302b上的销孔575内。
这样,通过在盒部件302a和盒部件302b上形成弹簧吊销574和销孔575,可用简单的构造可转动地安装复位弹簧324。还可防止弹簧吊销574被复位弹簧324的力倾倒。另外,也可以把弹簧吊销574设在盒部件302b上,把销孔575设在盒部件302a上。由于把弹簧吊销574与盒部件302a或盒部件302b形成为一体,可降低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制造成本,可便于进行组装作业。
如图44所示,活门304具有活门复位舌571。活门复位舌571具有倾斜部576。如图45所示,复位滑块550具有滑块孔553。活门复位舌571与滑块孔553嵌合。滑块孔553与活门复位舌571嵌合时,如箭头Y所示,活门304移动。倾斜部576用于使活门复位舌571与滑块孔553顺利嵌合。
如图45及图46(a)所示,复位滑块550可沿盒部件302a及盒部件302b的端部滑动地安装在轨道552上。活门复位舌571穿过复位滑动窗562从盒部件302b的外侧与滑块孔553嵌合。
由于上述的构造,活门304被复位弹簧324常时地往关闭方向推压。
下面,说明打开活门304的构造。
图47是表示打开活门304的构造图。
图48是表示去掉了盒部件302a的构造图。
图49是表示从盒部件302b侧看的构造图。
图50是表示去掉了盒部件302a及活门304的构造图。
图51是开启滑块560和连接带306和U字形保持器561的立体图。
图52是表示活门304打开状态图。
图53是表示活门304单独打开状态图。
U字形保持器561和开启滑块560由连接带306连接。开启滑块560可沿箭头Z方向滑动地安装着。U字形保持器561呈U字形状。如图44所示,活门304的另一端部上具有活门开启舌572。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仅在一个方向上嵌合,在另一方向上不嵌合,进行以下的动作。
即,如图52所示,当开启滑块560向箭头Z2方向移动时,由于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嵌合着,活门304被打开。当开启滑块560向Z1方向返回时,活门304被前述复位弹簧324的力关闭。
如图53所示,当仅仅活门304单独地向箭头J方向移动时,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的嵌合解除,开启滑块560和U字形保持器561完全不移动。即,只有活门304向箭头J方向移动。
这样,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的嵌合解除,活门304自由地向箭头J方向移动,可防止连接带306被破坏。活门304由操作者操作向箭头J方向移动时,如果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的嵌合不解除,则连接带306绕曲,开启滑块560如果不随着该绕曲向箭头Z2方向移动,则会有弯折的危险。为了防止该连接带306的弯折,使U字形保持器561与活门开启舌572的嵌合能解除,将保持器的形状做成U字形。
下面,参照图54和图55,说明活门304的安装方法。
图54的状态是表示盒部件302a和盒部件302b已经组合起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活门304从箭头K方向插入。在盒部件302b上设有锥形部573,是为了便于活门开启舌572插入。在图54所示状态时,U字形保持器561配置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中央侧。另外,预先将锁定杆530配置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端部。在此状态下插入活门304时,则成为图55所示的状态。即,活门开启舌572被插入开启滑动窗563内,活门复位舌571被插入复位滑动窗562内。
在图55的状态将活门304向箭头I方向移动。由于活门304向箭头I方向移动,所以,如图45所示,活门复位舌571与滑动孔553嵌合。
如上所述,向箭头K方向插入、然后向箭头I方向滑动便完成了活门304的组装。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组装性能有显著改善。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盘心的特征。
图56是表示盘心形状的图。
在盘心303e上,设有定位孔部360和驱动孔部361。在驱动孔部361上,设有从定位孔部360延续的倾斜边590。还设有与倾斜边590大致平行的相对边591。作为特征点是相对边591与倾斜边590大致平行。在图56(b)中表示了图8(b)所示的定位孔部360和驱动孔部361。图56(c)中表示了本实施例的定位孔部360和驱动孔部361。
如图56(b)所示,驱动栓430插入驱动孔部361内时,相距L1。而如图56(c)所示,驱动栓403插入驱动孔部361内时,相距L2。距离L2大于距离L1,可以降低驱动栓430的误制动。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中说明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的改进例。
先说明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的轴480和驱动栓430的构造。
图57(a)是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后的平面图。
图57(b)是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后的侧面图。
图57(c)是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前的平面图。
图57(d)是轴480与驱动栓430组装前的侧面图。
轴480和驱动栓430分别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可嵌合的凹凸部。因此,当轴480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驱动栓430也连动地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图2所示的轴480具有缺口部,驱动栓430与该缺口嵌合。但在图57中,由于不必在轴480上设置缺口,所在轴480的制造容易。另外,图57所示的构造中,轴480本身可以旋转,驱动栓430本身也可以旋转。因此,由于轴480和驱动栓430可以旋转,就避免了与盘心接触部分的偏摩耗。
下面,再说明使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的组装容易的例子。
图58是主轴部155的断面图。
图59是主轴部155的底面图。
图60是表示主轴部155的各零件的图。
图61至图65是各零件的底面图。
夹持台152具有磁铁部件154,还具有若干个突起153。还具有插入轴480和驱动栓430的插入孔592。在万向弹簧160和转动体150上,设有供突起153穿过用的孔593。将这些零件按图60所示顺序组合,主轴部155便组装成功。即,先将驱动栓430与轴480组装起来,将其穿过插入孔592。然后使突起153对准孔593地将万向弹簧160和转动体150放在夹持台152上。将突起153压扁,把万向弹簧160和转动体150固定在夹持台152上。再固定转动体150和磁铁151。
这样,把万向弹簧160固定在夹持台152与转动体150之间,不必另外设置用于固定万向弹簧160的其它零件。另外,可同时地组装各零件。
图66、图67是表示夹持的解除构造图。
其特征点是,滑动部件395具有滑动部件锥形部399,以及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具有盘心锥形部398。
图66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被夹持时的图。
抱住驱动栓430的轴480被万向弹簧160往箭头H1方向推压,插入夹持台152并嵌合。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载置在夹持台152的盘心台595上,被磁铁部件154的磁力吸向盘心台595的方向。在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的孔端面596上,接合着轴480及驱动栓430的圆筒部(直线部)597、598。滑动部件395可沿水平方向(盘心台595的面方向,后述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方向)移动地设在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与盖部件303b接合着的内部。由于滑动部件395可移动,在“盘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与滑动部件395之间”以及在“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与滑动部件395之间”,借助于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盖部件303b及滑动部件395的尺寸设定,常时地确保间隙G1、G2。间隙G1、G2是为了使滑动部件395能在水平方向移动而设置的间隙。
图67是表示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夹持解除动作图。
使盒式记录媒体300沿箭头V所示排出方向移动,盒部件302a的限制部件390使滑动部件395向排出方向移动。上述动作中,滑动部件395的锥形孔396的倾斜边一边与轴480的球面部594抵接,一边向排出方向移动,使轴480及驱动栓430向箭头H2方向降下。轴480及驱动栓430降下后,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的孔端面596与轴480及驱动栓430的圆筒部597、598的嵌合被解除,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盖部件303b及滑动部件395能与盒式记录媒体300一起向排出方向移动。这里所述的在“盘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与滑动部件395之间”以及在“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与滑动部件395之间”确保的间隙G1、G2对于使滑动部件395在水平方向移动虽是必要的,但对于使轴480下降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滑动部件395的锥形孔部396的倾斜边与轴480的球面部594抵接将轴480压下时,滑动部件395在万向弹簧160的推压力作用下,会向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一侧(箭头H1方向)移动相当于“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与滑动部件395之间”的间隙G2的距离,轴480与滑动部件395的高度位置关系的偏差加大。因此,在盘心303的盖部件303b和滑动部件395上设有取消间隙的倾斜部、即盘心锥形部398和滑动部件锥形部399。在轴480降下时,能将滑动部件395向着与盘心安装侧部件303a密接方向(箭头H2方向)移动。
这样,由于在滑动部件395和盖部件303b上设置了倾斜的部分,即使安装侧部件303a、盖部件303b、滑动部件395的各尺寸有偏差,滑动部件395也能自如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且,能切实地由滑动部件395将轴480压下。在滑动部件395和盖部件303b上未设置滑动部件锥形部399和盘心锥形部398时,即,如图1所示的情形,在盖部件303b与滑动部件395之间形成了间隙G1、G2。如前所述,该间隙G1、G2对于由锥形孔部396将轴480压下的动作是不必要的。为了在滑动部件395的移动时尽量减小(消除)该间隙,设置了盘心锥形部398和滑动部件锥形部399。即,滑动部件395在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的同时向水平方向移动,为了不使滑动部件395在上下方向移动,设置了盘心锥形部398和滑动部件锥形部399。
下面,参照图68至图71说明轴480的另一例。
其特征点是,图72、图73所示的轴480具有平坦部489。
图68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载置在实施例1的轴480的球面部上的状态图。
图69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夹持在实施例1的轴480上的状态图。
图70、图71是表示减小了图68和图69所示轴480的球面部594的SR(球半径)尺寸的图。
图72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载置在具有平坦部489的轴480的球面部上的状态图。
图73是表示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夹持在具有平坦部489的轴480的球面部上的状态图。
减小了球面部594的SR(球半径)尺寸时,(SR(B)<SR(A)),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容易被引入盘心台(θ2>θ1)。但是,当把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的孔端面596抵接的圆筒部长度确保为“孔端面596抵接的圆筒部长度a2=孔端面596抵接的圆筒部长度a1”时,SR尺寸越小,轴480从盘心台595突出的量越多(突出量b2>突出量b1)。这样,FDD装置的高度增高。
如图72、图73所示,在轴480的顶部(端部)设置平坦部489,使突出量b3=突出量b1,使SR尺寸为SR(C)<SR(A),θ3>θ1,使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容易引入盘心台595。即,在
孔端面596抵接的圆筒部长度a3=孔端部596抵接的圆筒部长度a1
突出量b3=突出量b1
轴480的直径D3=轴480的直径D1
的条件下,θ3>θ1(SR(C)<SR(A)),为了使盘心303的安装侧部件303a容易引入盘心台595,设置了平坦部489。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中,说明实施例8中所述的盘进出检测、写入保护检测的改进例。
图74是盒式记录媒体300未装入时的更换式存储装置100的开关座116的平面图。
图75是开关座116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侧面图。
图76是导电性金属板312的立体图。
图77是导电性金属板312不存在时的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侧面图。
图78是写入保护关时的图。
图79是写入保护开时的图。
图80是原理说明图。
图81是表示状态表的图。
在开关座116上,备有3个连接端子115a、连接端子115b、连接端子115c。在盒式记录媒体300上设有孔586,导电性金属板312的底部露出并可滑动地安装。导电性金属板312通过滑动可与上述3个连接端子全部连接(图78),也可与连接端子115b及连接端子115c连接(图79)。导电性金属板312抵接在2个壁部580之间地安装。因此,在盒式记录媒体300组装时的安装盒部件302a之前,导电性金属板312相对于盒部件302b稳定地保持着。导电性金属板312有金属板锁定部585。壁部580有壁锁定部588。通过使金属板锁定部585与壁锁定部588对齐,可防止壁部580与导电性金属板312的组装偏差,使导电性金属板312滑动时,可出现“卡搭”感觉。如图77所示,盒部件302b有锥形部581。该锥形部581的作用是,如图79所示,当导电性金属板312滑动,凸部582与连接端子115a接触时,可使连接端子115a的前端部584不被盒部件302b的边缘刮擦。
图80和图81是用上述构造检测盘的进入、排出及写入保护的开、关的原理图。
连接端子115a和连接端子115c与电源连接,连接端子115b接地。当盘未插入时,3个连接端子为图80(c)所示的状态,可检测出盘已排出。在盘的插入状态,导电性金属板312与3个连接端子全部连接时,即在图80(b)的情形时,可检测写入保护的“关”。另外,当导电性金属板312滑动到图80(a)所示情形时,可检测写入保护的“开”。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用导电性金属板312这样一个零件就可检测盘的进入、排出及写入保护的开、关。因此,可构成减少了零件数目的盒式记录媒体300。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效果。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借助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动作使轴退避,从而得到薄形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不仅构成盒式记录媒体插取容易的薄形存储装置,而且,保持盘心的磁铁部件具强的吸引力,所以,能切实地装入记录媒体且高精度地定位。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即使存储装置是薄形的,记录媒体的插入取出也容易。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在盒式记录媒体被抽出的状态下,能防止损伤记录媒体。另外,在使盒式记录媒体不在厚度方向移动的条件下能切实进行活门的开闭,所以能构成薄形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在打开活门的状态时,可稳定地保持臂部件,可得到容纳在薄形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中的稳定的活门开闭机构。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不用使盒式记录媒体在厚度方向移动,可得到薄形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防止因误插入盒式记录媒体而导致构成记忆装置的精密零件损伤。另外,由于结构简单,可使具有防逆插机构的存储装置薄形化。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可切实进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横方向定位。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可切实进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上下方向定位。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切实进行盒式记录媒体300的排出。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切实地锁定顶推轴。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弹出。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利用打开活门的臂部件将盒式记录媒体300排出。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容易地加工制造轴和驱动栓。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以使驱动栓与轴连动移动。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不需要用于安装万向弹簧的专门零件。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容易地组装主轴部155。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可利用轴的平坦部顺利进行夹持。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中,利用可滑动的导电性金属板检测盘的插取及写入禁止。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借助滑动部件和在垂直方向移动的轴使FDD装置薄形化。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借助滑块而使活门的组装作业容易。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的误插入。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将盒式记录媒体300用于卡片型尺寸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活门的组装容易进行,并可防止连接机构的破坏。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常时地将活门向关闭方向推压。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由于改进了驱动孔部的形状,所以容易夹持驱动栓。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由于在盘心和滑动部件上分别设置了锥形部,故用滑动部件可切实地压下轴。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媒体中,可防止盒式记录媒体300的弹出。

Claims (12)

1.一种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
保持盒式记录媒体的框体,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
将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插入取出的插取机构;
设在上述框体上的、用于驱动记录媒体旋转的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
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备有:
具有支承上述记录媒体的定位部的盘心;
设在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的大体中央部的限制部件;
设在上述盘心内、相对于框体水平地移动且其移动范围被上述限制部件限制的滑动部件;
上述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备有轴,该轴设在上述框体内,在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往框体内插入时,该轴能相对于记录媒体在垂直方向移动,与上述盘心的定位部嵌合;
(1)在盒式记录媒体插入框体内时,上述轴被相对于框体水平移动的上述滑动部件推压,成为能与上述定位部嵌合的状态;
(2)在用上述插取机构将盒式记录媒体从框体内排出时,上述轴被相对于框体水平方向移动的上述滑动部件推压,成为能与上述定位部解除嵌合的状态。
2.一种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能插取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机构,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备有: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上的开闭窗口用的活门,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于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侧部的、沿盒式记录媒体插取方向移动的滑块;
连接滑块与上述活门的连接机构;
将上述活门的向关闭方向推压、使其复位到关闭状态的复位弹簧;
上述存储装置备有:
与上述滑块嵌合、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时开闭上述活门的臂部件;
设在上述臂部件上的、可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方向移动的滑动部;
将上述臂部件往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口方向推压的推压弹簧。
3.一种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
保持盒式记录媒体的框体,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
能相对于框体插入取出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机构;
将插入的盒式记录媒体装在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式记录媒体在盒部件的插入侧角部有倾斜部,在倾斜部的同一侧侧部有缺口部;
上述定位机构备有:
一端可转动地保持着、另一端与盒式记录媒体的缺口部嵌合的、具有止挡部的锁定杆;
将上述锁定杆向盒式记录媒体中心方向推压的推压弹簧。
4.一种存储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使用,备有:
保持盒式记录媒体的框体,该盒式记录媒体内容纳着记录媒体;
将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相对于框体插入取出的插取机构;
设在上述框体上的、驱动记录媒体旋转的记录媒体驱动促动器;
其特征在于,还备有:
作为记录媒体旋转中心的圆柱形轴;
与上述轴的圆柱形外周接触地安装着的、使记录媒体旋转的驱动栓。
5.一种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具有轴的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具有支承记录媒体的定位部的盘心;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大致中央部的限制部件;
设在上述盘心内的、移动范围被上述限制部件限制的滑动部件;
上述滑动部件
(1)在盒式记录媒体插入存储装置内时,相对于插入方向水平地移动,推压存储装置的轴,上述轴与上述定位部成为可嵌合状态;
(2)在盒式记录媒体从存储装置内排出时,上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排出方向水平地移动,推压上述轴,上述轴与上述定位部的嵌合成为可解除状态。
6.一种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带有窗口的盒部件,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在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开闭上述窗口的活门;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面的、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取出方向上移动的滑块;
将上述滑块与上述活门连接起来的连接机构;
将上述活门向关闭方向推压、使活门复位到关闭状态的复位弹簧。
7.一种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入侧角部具有倾斜部,在与倾斜部同一侧的侧部备有缺口。
8.一种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盒式记录媒体的尺寸为49.5mm×47.0mm×2mm;上述记录媒体是直径约为1.7英寸软盘。
9.一种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带有窗口的盒部件,该窗口将记录媒体露出在盒式记录媒体的外部;
开闭上述窗口的活门,该活门具有用于开启活门的活门开启舌;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面的、在盒式记录媒体的插取方向上移动的开启滑块;
在上述活门开闭方向上移动的、安装在盒式记录媒体的盒部件侧部的U字形保持器;
将上述开启滑块与上述U字形保持器连接起来的连接机构;
随着开启滑块移动的上述活门单独地移动时,U字形保持器解除与活门开启舌的接合,使活门可向开方向自由移动,在上述开启滑块移动时,U字形保持器与活门的活门开启舌接合,打开活门。
10.一种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保持记录媒体的盘心和设在盘心中央部的定位孔部;
驱动孔部,该驱动孔部具有付随着上述定位孔部倾斜的边和与该倾斜边大体平行地相向的边。
11.一种盒式记录媒体,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
具有指示记录媒体的定位部的盘心;
设在盒式记录媒体大体中央部的限制部件;
设在上述盘心内的、移动范围被上述限制部件限制的滑动部件;
上述盘心备有向中央部倾斜的盘心锥形部,上述滑动部件备有沿上述盘心锥形部倾斜的滑动部件锥形部。
12.一种盒式记录媒体,用于插入或取出存储装置,容纳着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备有在盒式记录媒体排出时防止盒式记录媒体弹出的盒槽。
CN 97102387 1996-01-31 1997-01-31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Pending CN1162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02387 CN1162180A (zh) 1996-01-31 1997-01-31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703/96 1996-01-31
JP305245/96 1996-11-15
CN 97102387 CN1162180A (zh) 1996-01-31 1997-01-31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80A true CN1162180A (zh) 1997-10-15

Family

ID=516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02387 Pending CN1162180A (zh) 1996-01-31 1997-01-31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1468C (zh) 盘盒
CN1217340C (zh) 盘盒
CN1256729C (zh) 盘盒
CN1137037C (zh) 盒式磁带储存盒
CN1159715C (zh) 盘片装置
CN1759404A (zh) 用于智能卡且包括供该卡使用的集成屉件/滑板的连接器
CN1615519A (zh) 盘装置
CN1486494A (zh) 盘盒
CN1132912A (zh) 可更换式存储装置及记录媒体和记录再生头驱动调节器
CN1637902A (zh) 盘片装置
CN1251220C (zh) 盘片装置
CN101064149A (zh) 盘片装置
CN18605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530887A (zh) 纸币存储单元的状况检测单元
CN1162180A (zh) 存储装置和盒式记录媒体
CN1257505C (zh) 存储媒体移动方法
CN1189881C (zh) 存储媒体装置
CN1822160A (zh) 光盘装置
CN1242403C (zh) 盘支承装置
CN1637901A (zh) 盘片装置
CN100351939C (zh) 盘盒
CN1545706A (zh) 盘的托架
CN1656552A (zh) 盘载入装置
CN1841550A (zh) 盘盒
CN1346490A (zh) 盒式磁带、其部件及其部件的成形方法及模制品的印模方法及模制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