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5291A -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5291A
CN116215291A CN202310345579.4A CN202310345579A CN116215291A CN 116215291 A CN116215291 A CN 116215291A CN 202310345579 A CN202310345579 A CN 202310345579A CN 116215291 A CN116215291 A CN 116215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module
coeffici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55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婧
荣升格
刘涛
王勇
唐肝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3455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5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5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5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包括设置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定时充电模块、监测调控模块以及断电模块;通过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当发出预警信号至断电模块时,断电模块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从而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来调整充电方式。本发明有效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减缓电池容量下降速率,并且,在发出预警信号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油价的不断攀升,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需要考虑电能传输的安全、效率和充电速度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定时充电系统,车主可以预先设定充电时间,让电动汽车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充电,从而实现充电时间的智能化控制。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充电系统为了延长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以及减缓电池容量下降速度,将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快充阶段以及涓流充电阶段,在电动车电池电量低时,采用快充的方式快速为电池充电,保证充电效率,当电池充到一定电量时,在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充电,然而,上述充电方式对电池的充电方式唯一,不能根据多源数据调节何时快速充电,何时涓流充电,以及断电,一是会缩短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二是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包括设置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定时充电模块、监测调控模块以及断电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用户设定充电的开始时间和充电时长;
电量检测模块:在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之前,用于检测电池的电量;
定时充电模块:当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时,用于自动启动充电程序,将电源连接到车辆上开始充电;
监测调控模块:用于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断电模块:接收到当预警信号时,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当充电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或电池电量达到设定值时,断电模块会自动停止充电程序,断开电源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调控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对比单元、调节单元以及预警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电池充电相关的多源数据,计算单元将多源数据通过公式综合计算获取调控系数,对比单元将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调节单元依据对比结果调节当前充电方式,预警单元依据对比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所述计算单元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通过公式建立调控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21
式中,tks为调控系数,fdh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dsc为电池温度上升速率,tdx为导线电流跳动幅值,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22
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a1、a2、a3、a4分别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的比例系数,且a2>a3>a4>a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依据电池周围环境的实时温度状况获取,通过表达式: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31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32
计算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T(t)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状况,[tx,ty]为电池周围环境散热的时段,[tw,tg]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报警的时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计算表达式为:dsc=(wddq-wdqy)/(tdq-tqy);式中,wddq表示当前时刻温度,wdqy表示前一时刻温度,tdq表示当前时刻,tqy表示前一时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电流跳动幅值获取逻辑为:电池充电时稳定充电电流范围标记为dxmin~dxmax,将导线上实时监测的电流标记为dxsj,当dxsj>dxmax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ax|;当dxsj<dxmin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in|。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33
中,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种类编号库,且i={1、2、...、n},n为正整数,T为检测时间段,yc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次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单元设置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且tkdy<tkdr,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进行对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第一梯度阈值tkdy≤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所述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y,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z,所述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处理方式标记为cdc
当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中完成后,所述充电系统获取充电中的cdy、cdz、cdc的次数,并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评估值,表达式为:pgz=0.3cdy+0.1cdz-0.6cdc,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优,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当发出预警信号至断电模块时,断电模块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从而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来调整充电方式,有效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减缓电池容量下降速率,并且,在发出预警信号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
2、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计算单元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通过公式建立调控系数,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且根据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的对比结果来调节充电方式,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最后,在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时,及时切断电源,保证电池的安全充电;
3、本发明通过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对比的三种结果分别标记为cdy、cdz、cdc,当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中完成后,充电系统获取充电中的cdy、cdz、cdc的次数,并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评估值,然后根据评估值pgz与评估阈值pgy的对比结果来评估此次充电状态,从而便于驾驶员了解电池充电状况并做出相应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包括设置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定时充电模块、监测调控模块以及断电模块;
用户通过设置模块需要设定充电的开始时间和充电时长,以便控制充电的时间和充电量,在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之前,电量检测模块需要检测电池的电量,以确保电池电量不低于充电时的最低要求,当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时,定时充电模块会自动启动充电程序,将电源连接到车辆上,开始充电,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当发出预警信号至断电模块时,断电模块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当充电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或电池电量达到设定值时,断电模块会自动停止充电程序,断开电源连接。
本申请通过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当发出预警信号至断电模块时,断电模块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从而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来调整充电方式,有效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减缓电池容量下降速率,并且,在发出预警信号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
本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操作单元、计时单元以及保存单元;
用户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进入操作单元并设置充电开始的时间,通常包括小时和分钟,需要设置充电的时长,通常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确认设置后,计时单元开始计时,保存单元将此次操作记录上传至云平台保存。
电量检测模块包括信息读取单元、电量读取单元、判断单元、处理单元;
当到达预设的充电开始时间之前,充电系统会进入电量检测模块,信息读取单元读取电池的各项信息,电量读取单元对读取的电池电量信息进行检查,判断是否低于充电时的最低要求,如果电池电量低于充电时的最低要求,判断单元会判断是否满足充电条件,如是否在充电时间范围内等,如果电池电量低于充电时的最低要求且满足充电条件,处理单元会发出启动充电程序指令。
定时充电模块包括检查单元、充电单元、电流控制单元;
定时充电模块接收到充电程序指令后,检查单元先检查充电接口是否可用,确保电源与车辆的连接正常,如果充电接口可用,充电单元的充电程序会将电源连接到车辆上,并发送信号通知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控制单元根据当前电池状态和充电条件控制充电电流,以确保充电速率和电池寿命的平衡。
实施例2
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当发出预警信号至断电模块时,断电模块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当充电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或电池电量达到设定值时,断电模块会自动停止充电程序,断开电源连接。
其中:
监测调控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对比单元、调节单元以及预警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电池充电相关的多源数据,计算单元将多源数据通过公式综合计算获取调控系数,对比单元将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调节单元依据对比结果调节当前充电方式,预警单元依据对比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监测调控模块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计算单元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通过公式建立调控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71
式中,tks为调控系数,fdh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dsc为电池温度上升速率,tdx为导线电流跳动幅值,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72
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a1、a2、a3、a4分别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的比例系数,且a2>a3>a4>a1>0。
其中: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主要依据电池周围环境的实时温度状况获取,通过表达式: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73
计算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T(t)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状况,[tx,ty]为电池周围环境散热的时段,[tw,tg]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报警的时段(即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发出报警);
电池温度上升速率计算表达式为:dsc=(wddq-wdqy)/(tdq-tqy);式中,wddq表示当前时刻温度,wdqy表示前一时刻温度,tdq表示当前时刻,tqy表示前一时刻;
导线电流跳动幅值获取逻辑为:电池充电时,有一个稳定充电电流范围,标记为dxmin~dxmax,若导线上实时监测的电流高于或低于稳定充电电流范围dxmin~dxmax时,均会导致电池充电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将导线上实时监测的电流标记为dxsj,当dxsj>dxmax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ax|;当dxsj<dxmin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in|;
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81
中,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种类编号库,且i={1、2、...、n},n为正整数,T为检测时间段,yc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次数,假设充电桩系统软件在T时间段内总共采集到两次软件报错和一次软件出现漏洞,则系统将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次数标记为3次,那么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的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82
Figure BDA0004159562300000083
具体的,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还包括系统软件受到攻击等,在此不做限定。
对比单元设置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且tkdy<tkdr,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进行对比;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第一梯度阈值tkdy≤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为了保护汽车电池(避免电池老化、延长电池寿命),仍需设置电池充电电量在80%-90%后直接更换为涓流充电,即在电池充后面10%-20%的电时,即便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仍使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断电模块接收预警信号时,无论电池电量在多少均直接断开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
断电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切断单元、保护单元
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充电控制器,使其停止输出充电电流,从而停止充电过程,保护单元充电电路中可能会存在充电电容,需要等待其自然放电至安全电压范围内,避免接触充电电路时触电的危险发出断电信号,切断单元收到断电信号后,将充电电源与电池之间的连接切断,停止电流的输入,避免电池的过放电现象发生。
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计算单元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通过公式建立调控系数,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且根据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的对比结果来调节充电方式,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最后,在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时,及时切断电源,保证电池的安全充电。
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1中,监测调控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对比单元、调节单元以及预警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电池充电相关的多源数据,计算单元将多源数据通过公式综合计算获取调控系数,对比单元将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调节单元依据对比结果调节当前充电方式,预警单元依据对比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对比单元设置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且tkdy<tkdr,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进行对比;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y
若充电过程中,第一梯度阈值tkdy≤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z;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为了保护汽车电池(避免电池老化、延长电池寿命),仍需设置电池充电电量在80%-90%后直接更换为涓流充电,即在电池充后面10%-20%的电时,即便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仍使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处理方式标记为cdc,断电模块接收预警信号时,无论电池电量在多少均直接断开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
当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中完成后,充电系统获取充电中的cdy、cdz、cdc的次数,并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评估值,表达式为:pgz=0.3cdy+0.1cdz-0.6cdc,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优,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差。
本申请通过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对比的三种结果分别标记为cdy、cdz、cdc,当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中完成后,充电系统获取充电中的cdy、cdz、cdc的次数,并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评估值,然后根据评估值pgz与评估阈值pgy的对比结果来评估此次充电状态,从而便于驾驶员了解电池充电状况并做出相应管理。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模块、电量检测模块、定时充电模块、监测调控模块以及断电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用户设定充电的开始时间和充电时长;
电量检测模块:在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之前,用于检测电池的电量;
定时充电模块:当预设的充电时间到来时,用于自动启动充电程序,将电源连接到车辆上开始充电;
监测调控模块:用于获取多源数据后通过公式为电池建立调控系数,并根据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的对比结果调控充电方式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断电模块:接收到当预警信号时,及时断开电池充电,并向终端服务器发出警示信息,当充电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或电池电量达到设定值时,断电模块会自动停止充电程序,断开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调控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对比单元、调节单元以及预警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电池充电相关的多源数据,计算单元将多源数据通过公式综合计算获取调控系数,对比单元将调控系数与梯度阈值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调节单元依据对比结果调节当前充电方式,预警单元依据对比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所述计算单元将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通过公式建立调控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4159562290000011
式中,tks为调控系数,fdh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dsc为电池温度上升速率,tdx为导线电流跳动幅值,
Figure FDA0004159562290000012
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a1、a2、a3、a4分别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导线电流跳动幅值以及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的比例系数,且a2>a3>a4>a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依据电池周围环境的实时温度状况获取,通过表达式:
Figure FDA0004159562290000021
计算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浮动系数fdh,T(t)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状况,[tx,ty]为电池周围环境散热的时段,[tw,tg]为电池周围环境温度报警的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温度上升速率计算表达式为:dsc=(wddq-wdqy)/(tdq-tqy);式中,wddq表示当前时刻温度,wdqy表示前一时刻温度,tdq表示当前时刻,tqy表示前一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电流跳动幅值获取逻辑为:电池充电时稳定充电电流范围标记为dxmin~dxmax,将导线上实时监测的电流标记为dxsj,当dxsj>dxmax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ax|;当dxsj<dxmin时,导线电流跳动幅值tdx=|dxsj-dx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频率
Figure FDA0004159562290000022
中,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种类编号库,且i={1、2、...、n},n为正整数,T为检测时间段,yci为充电桩系统软件异常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单元设置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且tkdy<tkdr,将调控系数tks与第一梯度阈值tkdy,第二梯度阈值tkdr进行对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第一梯度阈值tkdy≤调控系数tks<第二梯度阈值tkdr,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若充电过程中调控系数tks<第一梯度阈值tkdy,所述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快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y,所述调节单元调节充电系统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处理方式标记为cdz,所述预警单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发出预警信号,处理方式标记为cdc
当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中完成后,所述充电系统获取充电中的cdy、cdz、cdc的次数,并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评估值,表达式为:pgz=0.3cdy+0.1cdz-0.6cdc,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优,若评估值pgz<评估阈值pgy,充电系统评估此次充电状态差。
CN202310345579.4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6215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5579.4A CN116215291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5579.4A CN116215291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5291A true CN116215291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5579.4A Pending CN116215291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52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5371A (zh) * 2023-08-01 2023-08-29 深圳市森树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计费系统
CN117087478A (zh) * 2023-08-16 2023-11-21 鸿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
CN117118088A (zh) * 2023-10-23 2023-11-24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5371A (zh) * 2023-08-01 2023-08-29 深圳市森树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计费系统
CN117087478A (zh) * 2023-08-16 2023-11-21 鸿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
CN117087478B (zh) * 2023-08-16 2024-04-05 鸿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
CN117118088A (zh) * 2023-10-23 2023-11-24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17118088B (zh) * 2023-10-23 2024-01-12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5291A (zh) 一种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定时充电系统
CN105305557B (zh) 充电远程监测方法
CN110687457B (zh) 一种电池包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067184B (zh) 用于检测和反应电子装置暴露于水分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5510830B (zh) 用于监测机动车辆中电池的状态的方法
CN109742460B (zh) 便携式电池的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9689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9546238A (zh) 一种控制电池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61342A (zh) 低温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8295170A (ja) 充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4407658B (zh) 一种电池监测系统、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CA321228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charging a battery,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4362008A (zh) 一种智能调控配电柜环境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28155A (zh) 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超快充电方法
CN111953033B (zh) 柔性充电控制方法
CN116901773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400926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754732A (zh) 电池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95481A (zh) 汽车热失控时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1012967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gulating power levels in circuits of electric devices
CN114415053A (zh) 电池监测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18088B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13341332A (zh) 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作业机械及电子设备
CN115719994B (zh) 一种无线供电方法及系统
CN112821485B (zh) 电池组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电池组合系统和无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