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0703A -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0703A
CN116210703A CN202211443843.XA CN202211443843A CN116210703A CN 116210703 A CN116210703 A CN 116210703A CN 202211443843 A CN202211443843 A CN 202211443843A CN 116210703 A CN116210703 A CN 116210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nut
active ingredient
metalaxyl
prothioconazole
disea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38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尧伦
刘桂娟
孙晓培
杨志鹏
殷少东
张芳
孙骊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udis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dis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dis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dis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10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0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6N-acyl deriva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所述的农药组合物至少包括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和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为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50~50:1。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花生上的多种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延长药剂的持效期,减少用药次数,有效降低了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及使用成本,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对环境友好。

Description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菌剂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属于甾醇脱甲基化(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的内吸性杀菌剂,而且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正确使用对人和环境安全。CAS登录号178928-70-6,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11
精甲霜灵(metalaxyl-M)为内吸性苯胺类化合物,对卵菌纲真菌如腐霉、绵霉等低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种传和土传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效。通过植物叶、茎和根吸收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通过阻断核糖核酸合成来抑制真菌的蛋白质合成。CAS登录号70630-17-0,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12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近年来,随着种植花生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造成轮作倒茬困难,常年连作现象突出,同时,由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长势旺盛,田间透风透光性差,湿度大,给花生根茎部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导致花生根茎部病害的危害逐年加重,造成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差。
随着长期大量使用单一的选择性药剂,自然界中的病原真菌群体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化学防治是控制植物土传真菌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且种子药剂包衣省时省力,更容易被农民接受。
公开号为CN10539404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与高效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丙硫菌唑与高效精甲霜灵两元复配,能够有效地控制蔬菜、花果上的灰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随着环境及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药剂的抗性问题,如何科学用药,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药效,成为农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关于丙硫菌唑与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尚无相关报道。广大农户对环保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高效、低毒、高活性、低残留成为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该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花生上的多种病害,速效性好,可延缓花生病害抗药性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至少包括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丙硫菌唑,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精甲霜灵,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50:1~1:50;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10:1~1:10;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质量比为10:1、7:1、3:1、2:1、5:3、3:2、1:1、3:4、1:5、1:10;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7:1~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质量比为3:1~3:4;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质量比为3:1、2:1、5:3、3:2、1:1、3:4;
进一步地,以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0.1%~80%,
进一步地,以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2%~50%;
进一步地,以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2%~30%;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警戒色、成膜剂、增效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是农业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干拌种剂中的任一种;
润湿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α-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脂肪醇乙氧基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蚕沙、皂角粉、无患子粉、SOPA、净洗剂、乳化剂2000系列和湿润渗透剂F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磷酸酯、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类、聚丙烯酸类、磷酸盐类、EO-PO嵌段共聚物和EO-PO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有机膨润土、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崩解剂所述崩解剂选自硫酸钠、硫酸铵、氯化铝、氯化钠、氯化铵、膨润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尿素、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防冻剂选自醇类、醇醚类、氯代烃类和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消泡剂选自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8-C10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均四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碳酸亚烃酯、柴油、溶剂油、植物油、植物油衍生物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防腐剂选自丙酸、丙酸钠盐、山梨酸、山梨酸钠盐、山梨酸钾盐、苯甲酸、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卡松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稳定剂选自磷酸氢二钠、草酸、丁二酸、己二酸、硼砂、2,6-二叔丁基对甲酚、油酸三乙醇胺、环氧化植物油、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脱石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警戒色选自蓝色、绿色、红色、紫色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调节色;和/或
成膜剂选自羧基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羧基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进一步地,所述的成膜剂选自种衣成膜剂851、种衣成膜剂805;和/或
增效剂选自增效磷、增效醚;和/或
载体选自铵盐、磨碎的天然矿物、磨碎的人造矿物、硅酸盐、树脂、蜡、固体肥料、水、有机溶剂、矿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油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剂。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所述的花生病害为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
进一步地,所述的花生病害为花生黑斑病(Cercospora personata)、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Ascochyta arachidis)、花生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花生焦斑病(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花生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花生锈病(Puccinia arachidis)、花生青枯病(Balstoniasolanacearun)、花生茎腐病(Diplodia gossypina)、花生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花生根腐病、花生黄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hina arachis,CMV-CA)、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PStV)、花生矮化病毒病(Peanut stunt Virus,PSV)、花生冠腐病(Aspergillus niger)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花生病害为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
所述的花生白绢病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属半知菌真菌。可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病菌菌丝体白色,常数根至数十根扭结成线索状,并成辐射状扩展,外观如白色绢丝状,故俗称白绢病。花生白绢病主要为害花生茎部、果柄及荚果,发病初期病部变褐软腐,其上出现波纹状病斑。土壤潮湿隐蔽时,病株周围土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上也布满一层白色菌丝体。在菌丝体中形成很多球状菌核。受害茎基部组织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病株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而死,受侵害果柄和荚果长出很多白色菌丝,呈湿腐状腐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花生病害为花生根腐病;
所述的花生根腐病由多种镰刀菌和腐霉菌侵染所引起,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群结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是其中两种主要的病原菌。其中,引起花生根腐病病原半知菌类的镰刀菌Fusarium app,包括尖镰刀菌F.oxysporum、茄类镰刀菌F.solani、粉红色镰刀菌F.roseum、三隔镰刀菌F.tricinctum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花生根腐病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病原菌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幼苗受害,主根变成褐色,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长条形褐色病斑,根端呈湿腐状,皮层变褐腐烂,易脱离脱落,无侧根或极少,形似鼠尾。潮湿时根茎部生不定根。病株地上部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开花结果少并且多为秕果。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混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用于需要控制的病害或其生长介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1)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防治花生病害,扩大防治谱,节省劳动力及用药成本;
2)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一定的范围内对花生病害的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3)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能够延长药剂的持效期,减少用药次数,能够延缓害菌抗药性的产生,能够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室内生测
实施例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平皿法,NY/T 1156.2-2006。
实验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感量0.01mg)、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Φ9cm培养皿、移液管、接种环、打孔器、卡尺等。
供试药剂:95%丙硫菌唑原药、91%精甲霜灵原药均由集团研发中心提供。
室内实施例1
花生白绢病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由集团研发中心提供。
药剂配制:丙硫菌唑、精甲霜灵原药先用丙酮溶解,再用0.1%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分别配制单剂母液,并根据混配目的、药剂活性设计5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按照等比的方法配置5个系列质量浓度。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45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5ml,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
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每只培养皿内放入1个菌饼,盖上皿盖,置于(26±0.5℃)培养箱中培养。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D=D1-D2
式中:
D——菌落增长直径;
D1——菌落直径;
D2——菌饼直径。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61
式中:
I——菌丝生长抑制率;
D0——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DT——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为回归分析。求出毒力回归线的EC50值及相关系数r。
孙云沛法:根据共毒系数(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复配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计算: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71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菌剂的E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E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TI=TIA*PA+TIB*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72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结果与分析:
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两种药剂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复配使用有利于克服或延缓病菌抗药性的发展,提高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丙硫菌唑单剂及其丙硫菌唑与精甲霜灵复配制剂均对花生白绢病菌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丙硫菌唑EC50为0.798mg/L,丙硫菌唑与精甲霜灵10:1~1:10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丙硫菌唑:精甲霜灵质量比3:2配比活性较好,其EC50为0.547mg/L,共毒系数为145.887。
表1丙硫菌唑、精甲霜灵及其复配混剂对花生白绢病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81
注:1.丙硫菌唑:精甲霜灵混液中的浓度是指丙硫菌唑的浓度;
2.精甲霜灵在设计最高浓度200mg/L时对引起花生白绢病菌无明显抑制活性,无法计算EC50和毒力回归方程。
室内实施例2
花生根腐病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病原菌:群结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由集团研发中心提供。
药剂配制:丙硫菌唑、精甲霜灵原药先用丙酮溶解,再用0.1%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分别配制单剂母液,并根据混配目的、药剂活性设计5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按照等比的方法配置5个系列质量浓度。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45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5ml,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
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每只培养皿内放入1个菌饼,盖上皿盖,置于(26±0.5℃)培养箱中培养。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D=D1-D2
式中:
D——菌落增长直径;
D1——菌落直径;
D2——菌饼直径。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91
式中:
I——菌丝生长抑制率;
D0——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DT——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为回归分析。求出毒力回归线的EC50值及相关系数r。
孙云沛法:根据共毒系数(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复配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计算: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092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菌剂的E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E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TI=TIA*PA+TIB*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101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结果与分析:
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两种药剂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复配使用有利于克服或延缓病菌抗药性的发展,提高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2种单剂及其复配制剂均对花生根腐病菌(群结腐霉菌)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丙硫菌唑EC50为2.474mg/L,精甲霜灵EC50为0.364mg/L。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7:1~1:5都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丙硫菌唑:精甲霜灵=3:2配比活性较好,其中共毒系数为215.456。
表2丙硫菌唑、精甲霜灵及其复配混剂对花生根腐病菌(群结腐霉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102
试验结果表明,如表3所示,丙硫菌唑单剂及其丙硫菌唑与精甲霜灵复配制剂均对花生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丙硫菌唑EC50为1.149mg/L。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7:1~1:5都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丙硫菌唑:精甲霜灵=3:2配比活性较好,其中共毒系数为152.590。
表3丙硫菌唑、精甲霜灵及其复配混剂对花生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111
注:1.丙硫菌唑:精甲霜灵混液中的浓度是指丙硫菌唑的浓度;
2.精甲霜灵在设计最高浓度200mg/L时对引起花生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无明显抑制活性,无法计算EC50和毒力回归方程。
制备例1
20%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10+10)
在适量水中分散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EO-PO嵌段共聚物1%、木质素磺酸钠2%和有机硅消泡剂0.5%,硅酸镁铝0.5%、丙二醇4%,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10%和精甲霜灵10%,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硅酸镁铝0.1%、对羟基苯甲酸钠0.6%、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0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备例2
15%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9+6)
在适量水中分散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EO-PO嵌段共聚物0.8%、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有机硅消泡剂0.45%,硅酸镁铝0.5%、丙二醇4%,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9%和精甲霜灵6%,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硅酸镁铝0.2%、苯甲酸钠0.5%、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15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备例3
20%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15+5)
在适量水中分散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EO-PO嵌段共聚物1%、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有机硅消泡剂0.5%,硅酸镁铝0.5%、丙二醇4%,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15%和精甲霜灵5%,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硅酸镁铝0.1%、苯甲酸钠0.5%、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20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备例4
26%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14+12)
在适量水中分散木质素磺酸钠1.5%、聚羧酸盐1.5%、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有机硅消泡剂0.5%,硅酸镁铝0.5%、丙二醇4%,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14%和精甲霜灵12%,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黄原胶0.1%、苯甲酸钠0.5%、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6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备例5
30%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20+10)
在适量水中分散木质素磺酸钠2.5%、聚羧酸盐1%、十二烷基硫酸钠1.5%和有机硅消泡剂0.5%,硅酸镁铝0.5%、丙二醇5%,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20%和精甲霜灵10%,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黄原胶0.1%、对羟基苯甲酸钠0.6%、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30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备例6
28%氟氯虫双酰胺·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16+12)
在适量水中分散木质素磺酸钠2.4%、EO-PO嵌段共聚物1.5%、十二烷基硫酸钠1.5%和有机硅消泡剂0.5%,硅酸镁铝0.5%、丙二醇4%,警戒色5%,在其中分散丙硫菌唑16%和精甲霜灵12%,使用氧化锆珠,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粉碎至D90(90%的颗粒的粒径)<5μm,获得粉碎浆料。往粉碎浆料加入黄原胶0.1%、苯甲酸钠0.5%、聚丙烯酸(805)5%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高速剪切均匀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8wt%的种子处理悬浮剂。
具体实施例
在中国,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部分花生产区花生多年连作、花生品种单一等因素,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发生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日益扩大,特别在广西、湖北、山东、天津、四川和辽宁等花生主产区白绢病、根腐病常年发生。
田间实施例1
花生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对象:花生白绢病,其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
试验作物:花生(福花8号);
花生种植规格:垄距80cm,垄面宽55cm,垄上行距30cm,穴距16.5cm,花生密度15万穴/hm2,每穴2粒种子,覆膜栽培。
试验地点: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花生地进行。
试验田灌溉设施良好,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水肥管理、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15m2,重复4次。
调查时间和次数:共进行2次调查,第一次调查为花生播种后10天,调查出苗率;第2次调查为花生收获前7天进行病情调查。
使用方法:按照各药剂使用量,将药剂、花生种子称好,播种前一天,把种子倒入拌种容器内,然后将药剂倒在花生种子上,边倒边翻动,充分拌匀,使所有花生表面色泽一致后,推开晾干,即可播种。
调查方法:从花生播种出苗后到收获前,观察是否有药害发生及其症状。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墩,每小区调查100墩,第二次调查,逐墩拔出花生根部,记录总株数及白绢病各级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仅在花生根部发生病变,10%发病;
3级:花生茎基部产生明显病变、白色菌丝出现,30%发病;
5级:花生茎基部变黑、白色菌丝明显,50%发病;
7级:花生全株根部布满白色菌丝、整墩开始枯萎,80%发病;
9级:花生整株白色菌丝完全覆盖,根部完全变黑死亡。
药效计算方法: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从花生播种出苗后到收获前,对花生的田间生长状况、长相进行了不定期观察,未发现可见的明显药害症状。
防治效果见表4,混配药剂对花生白绢病均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与空白对照药剂处理相比较,发病指数降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4供试药剂对花生白绢病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141
注:上表中的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大写字母代表1%水平差异显著。
田间实施例2
花生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对象:花生根腐病,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主要为茄类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试验作物:花生(福花8号);
花生种植规格:垄距80cm,垄面宽55cm,垄上行距30cm,穴距16.5cm,花生密度15万穴/hm2,每穴2粒种子,覆膜栽培。
试验地点: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花生地进行。试验田灌溉设施良好,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水肥管理、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15m2,重复4次。
调查时间和次数:共进行2次调查,第一次调查为花生播种后10天,调查出苗率;第2次调查为花生出齐苗后60天调查病情。
使用方法:按照各药剂使用量,将药剂、花生种子称好,播种前一天,把种子倒入拌种容器内,然后将药剂倒在花生种子上,边倒边翻动,充分拌匀,使所有花生表面色泽一致后,推开晾干,即可播种。
调查方法:从花生播种出苗后到收获前,观察是否有药害发生及其症状。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墩,每小区调查100墩,第二次调查,逐墩拔出花生根部,记录总株数及根腐病各级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根系稍有变色,变色根系占全部根系的10%以下,植株不萎蔫;
3级:根系明显变褐,变色根系占全部根系的10.1%~30%,植株开始萎蔫;
5级:变色根系占全部根系的30.1%~50%,植株明显萎蔫;
7级:变色根系占全部根系的50.1%~80%,植株萎蔫;
9级:全株枯死。
药效计算方法: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从花生播种出苗后到收获前,对花生的田间生长状况、长相进行了不定期观察,未发现可见的明显药害症状。
防治效果见表5,二元混配药剂对花生根腐病均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与空白对照药剂处理相比较,发病指数降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5供试药剂对花生根腐病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3949111460000151
注:上表中的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大写字母代表1%水平差异显著。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在田间试验,本发明所述丙硫菌唑、精甲霜灵进行复配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复配所得农药组合物或其制剂防效显著,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持药性方面优于单剂,同时包括活性成分丙硫菌唑、精甲霜灵的种子处理悬浮剂,该剂型使得种子包衣成膜快、不脱粒,对作物种子安全,耐受性好。并且在试验中未发现复配药剂对作物产生药害,说明在所得农药组合物或制剂的杀菌协同增效提高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对作物安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至少包括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和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50:1~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7:1~1:5;
优选的,所述的活性成分A丙硫菌唑与活性成分B精甲霜灵质量比为3:1~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0.1%~80%,优选2%~50%,更优选为2%~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警戒色、成膜剂、增效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是农业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优选的,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干拌种剂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生病害为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生病害为花生黑斑病、花生褐斑病、花生网斑病、花生炭疽病、花生焦斑病、花生紫纹羽病、花生锈病、花生青枯病、花生茎腐病、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黄花叶病毒、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病、花生冠腐病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生病害为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有效剂量施用于需要控制的病害或其生长介质上。
CN202211443843.XA 2021-12-20 2022-11-18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Pending CN1162107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80476 2021-12-20
CN202111558047.6A CN11417609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0703A true CN116210703A (zh) 2023-06-06

Family

ID=8060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8047.6A Pending CN11417609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CN202211443843.XA Pending CN116210703A (zh) 2021-12-20 2022-11-18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8047.6A Pending CN11417609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417609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090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2653C (zh) 一种防治小麦真菌病害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994082B (zh) 一种防治果蔬炭疽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183995B (zh) 一种包括咯菌腈和噻呋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或虫害中的用途
CN104365611B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3966743B (zh) 一种含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杀菌混合物及其应用
CN114097803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61712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6210703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花生病害的用途
CN111727972B (zh) 一种5%精甲霜灵·咯·嘧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CN113243379B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316394B (zh) 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12998017B (zh) 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组合物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用途
CN117099795A (zh) 一种含有丙硫菌唑和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提高小麦生长活性的用途
JP2004131422A (ja) 土壌病害防除剤および土壌病害防除法
CN105284844A (zh) 一种含吡草醚和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18303420A (zh) 一种含氯氟迷菌唑和异菌脲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784326A (zh) 一种含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剂组合物
CN117256615A (zh) 一种含多抗霉素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7121916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的农药组合及其应用
CN117981759A (zh) 一种含Cyclobutrifluram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21070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706393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85998A (zh) 一种含双炔酰菌胺和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疫霉属病害的用途
CN114766493A (zh) 一种含农用抗生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