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5166A -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5166A
CN116195166A CN202180061072.5A CN202180061072A CN116195166A CN 116195166 A CN116195166 A CN 116195166A CN 202180061072 A CN202180061072 A CN 202180061072A CN 116195166 A CN116195166 A CN 116195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unit
inverter
grid
sta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0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阿勒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16195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5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8Electronic means for switching from one power supply to another power supply, e.g. to avoid parallel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7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7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79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1),包括:电池端子(2),其用于连接电储存单元(3);负载端子(4),其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能用电器(5);电网端子(6),其用于与上级配电网(7)连接;双向逆变器桥(8),其与电池端子(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9);以及第二开关单元(10)。第一开关单元(9)被布置在双向逆变器桥(8)和第二开关单元(10)之间,并且第二开关单元(10)被布置在第一开关单元(9)和电网端子(6)之间。第一开关单元(9)被配置为在没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状态,并且在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切换到第二状态,并且第二开关单元(10)被配置为通过信号进行切换。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给用电器供应电能的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Wechselrichter),该逆变器具有用于电储存单元、至少一个用电器和上级配电网的端子,其中,该逆变器包括双向逆变器桥和由两个开关单元构成的串联电路。
现有技术
逆变器是被配置用于在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进行转换的电力电子设备。特别地,已知这样的逆变器,这些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源(例如,光伏发电机)的电功率馈入交流电压电网,或者可以在直流电储存器(例如,电池)和交流电压电网之间双向交换电功率。
还已知所谓的应急电源系统、备用电源系统或后备系统,这些系统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防护所连接的用电器。为此,执行一系列开关操作,例如与电网断开、启动电网创建者(Netzbildner)并将其接通到用电器的供电线路。此外,还必须监控电网的状态,以便例如在电网恢复时开启可能存在的本地发电机的同步,并能够使系统再次与电网连接起来。这些要求和另外的许多要求都要满足,其中,在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准则、规范和标准中对这些要求的满足进行了规定。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较小型的备用电源系统,这些备用电源系统只为少数负载供电。这种备用电源系统特别地适用于具有高稳定性的上级配电网,这意味着上级配电网在90%以上的时间确保无故障地给负载供电。反过来,这意味着这种预备的备用电源系统随时都可以投入运行,但很少使用。通常,备用电源系统(通常包含逆变器)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既监控电网的状态,也控制开关从电网运行转换到备用电源运行。
出于安全原因,通常在休眠状态(Ruhezustand)下使用断开的开关,即所谓的常开开关(英文“normally-open”),该常开开关通常也集成到逆变器中。然而,这种解决方案带来了缺点,即在稳定的电网中,这些开关必须在98%或更多的时间保持有源闭合,这导致了极大的能量需求。在小型系统中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例如只有一个用电器需要在电网故障情况下受到防护,而这种电网故障情况可能是非常罕见的。
从本申请人的EP 2 141 781 B1中已知一种电路装置,该电路装置具有在电网和逆变器之间的双稳态继电器,其中,用于安全相关地切断继电器的能量由预充电的电容器来保证。
文献DE 10 2010 000502A1公开了一种电网备用系统,该电网备用系统用于连接到具有TT电网拓扑结构的供应电网。电网备用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切换装置、PV逆变器、用电器、连接在用电器上游的故障电流断路开关、电池逆变器、以及发电机。在此,切换装置具有电阻RN-PE,该电阻在本地PE电位和N电位之间建立电连接,使得在故障情况下流动的故障电流导致用电器被故障电流断路开关按照规定切断。
文献DE 10 2018 130453A1公开了一种用交流电压给逆变器供电的方法。逆变器包括用于连接AC电网的AC输出端、用于连接DC源的DC输入端、DC/AC变换器、以及用于控制DC/AC变换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连接,通过该开关单元,控制单元在第一开关状态下通过AC电网供电,而在第二开关状态下通过提供交流电压的辅助能量源供电。逆变器还具有用于探测AC电网中存在的交流电压的电网监控单元。在该方法中,当电网监控单元探测到的AC电网中存在的交流电压的特性不满足规定标准时,开关单元在第二开关状态下运行。相反,当电网监控单元探测到的AC电网中存在的交流电压的特性满足规定标准时,开关单元在第一开关状态下运行。
发明任务
存在对备用电源系统的需要,特别是用于稳定电网,这些备用电源系统可以被实施为小型的且低成本的,而且即使在预备模式(待机运行)下的成本也较低。
解决方案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逆变器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方法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发明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逆变器包括:电池端子,该电池端子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储存单元(例如,电池);负载端子,该负载端子用于连接负载(例如,至少一个电能用电器);以及电网端子,该电网端子用于与上级交流配电网(下文也被称为配电网)连接。逆变器还包括双向逆变器桥,该双向逆变器桥的直流侧与电池端子连接。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逆变器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布置在双向逆变器桥的交流侧和第二开关单元之间,并且第二开关单元布置在第一开关单元和电网端子之间。第一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在没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状态,并且在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切换到第二状态。第二开关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信号进行切换。
在逆变器桥和配电网之间的切换功能由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冗余地执行。由此,确保了即使在一个开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另一个开关安全地执行电网断开。在这里,其中一个开关由开关单元实施,该开关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信号进行切换,这意味着,该开关单元可以具有多个稳定状态,其中,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可以通过信号触发。另一方面,如果达到了其中一个稳定状态,则第二开关单元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自行保持在各自当前的稳定状态下。这种信号例如可以由逆变器的控制器提供。在第一开关单元中,第二状态是通过保持电流有源保持的,因此产生了能量损耗。相比之下,第一开关单元会自行地处于第一状态并保持这种状态,而不会产生能量损耗。因此,第一开关单元的行为相当于单稳态开关单元的行为。与之相反,在第二开关单元中,每个稳定状态都可以自行保持,而第二开关单元不会因此产生能量损耗。在第二开关单元中,只有在两个不同的稳定状态之间进行转变才需要信号和因此相关的能量损耗。第二开关单元的行为相当于多稳态(例如,双稳态)开关单元的行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逆变器的第一开关单元在第一状态下是断开的而在第二状态下是闭合的。这也被称为“常开的”开关单元。因此,第一开关单元可以被实施为常开的开关,而第二开关单元可以被实施为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保持在先前状态下的双稳态开关单元。通过这种方式,第二开关单元可以通过施加信号在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该信号可以具有很短的持续时间,这意味着只需要很少的能量来进行切换。因此,逆变器具有双向逆变器桥以及由单稳态开关单元和双稳态开关单元构成的串联电路。优选地,逆变器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切换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
相对于单稳态开关单元,多稳态开关单元,特别是双稳态开关单元的购买成本虽然通常更昂贵,但与开关单元的运行中更低的能量损耗相关。在所讨论的逆变器中,现在已经表明,当第一开关单元被设计为单稳态开关单元而第二开关单元被设计为多稳态开关单元,特别是双稳态开关单元时,就能实现运行中的能量节省和低制造成本之间的最佳折衷。因此,利用被设计为多稳态或双稳态的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将连接到负载端子的用电器与配电网连接,而不会有开关单元产生的能量损耗,或者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只有开关单元产生的可忽略的能量损耗。对于仅具有轻微的电网故障的强大的配电网来说,大部分时间尤其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开关单元设计,即将第一开关单元设计为单稳态开关单元而将第二开关单元设计为多稳态开关单元,特别是双稳态开关单元,还允许将DC/AC转换器暂时与配电网断开并将其置于休眠模式,以便进一步节省能量。例如,当所连接的电池当前为耗尽或充满电时,或者当在DC侧连接到逆变器的PV发电机当前不产生任何电功率时,就可以发生这种情况。通过为逆变器引入休眠模式,第一开关单元自行处于其第一状态,即其断开状态。在此,在第二开关单元闭合的情况下,连接到负载端子的用电器还可以由配电网供电,而第二开关单元不会产生能量损耗以保持其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可以实现所谓的“单一故障安全”。在此,“单一故障安全”对应于的要求是单一故障不能导致安全功能丧失。为此,第二开关单元的正确功能由逆变器的控制器监控。在此,监控可以例如通过测量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之间的电压来实现。在第二开关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逆变器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来断开电网。如果控制器发生故障,则第一开关单元自动断开,因为第一开关单元被实施为常开的开关。由此,可以在出现故障时实现安全的电网断开。
在一实施方式中,逆变器进一步具有电网监控单元或用于连接电网监控单元的接口。电网监控单元被配置为测量上级配电网的电网参数,并与控制器处于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与电网监控单元处于通信连接,并从电网监控单元接收上级配电网的电网参数。电网监控单元可以被包含在逆变器中,也可以被实施为单独的单元。电网监控单元被配置为测量电网端子处或电网端子附近的电网参数。电网端子附近的测量优选地在逆变器之外进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通过从电网监控单元接收到的电网参数探测到上级配电网发生故障,则生成用于使第二开关单元切换到断开状态的信号。借此使逆变器与上级配电网断开。如果第二开关单元在接收到用于切换的信号之前已经是断开的,则第二开关单元保持在断开状态下。
逆变器的负载端子与布置在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之间的连接点连接。一个或更多个电能用电器可以连接到负载端子。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从所连接的电储存单元(例如,可再充电电池)经由逆变器给这些用电器供应能量。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从发电机(例如,光伏发电机)给用电器供应能量。在此,发电机可以连接在电池端子或连接点上。从发电机给一个用电器或更多个用电器供电可以经由逆变器来进行,或者可以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电压变换器来进行。
由于连接点布置在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之间,因此可以借助第二开关单元在连接在负载端子上的用电器和配电网之间建立连接。在上级配电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只要第二开关单元尚未闭合,则可以例如用短开关脉冲使第二开关单元闭合,并且可以从配电网给用电器供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逆变器特别是在非常稳定的配电网中节省了能量。
逆变器被配置用于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给所连接的用电器供电,这意味着,逆变器被设计为建立本地孤岛电网。在上级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本地孤岛电网是一种局部限定的能量供应网,该能量供应网为空间狭窄的区域供电并且通常在本地运行,即在没有与其他能量供应网直接电连接的情况下运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提供活跃标志信号(Lebenszeichensignal)并将其发送到第二开关单元。这样就可以通过通知第二开关单元控制器是正常的并且运作正常来实现安全功能。活跃标志信号可以是例如电位“高”或脉冲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在其获得活跃标志信号时切换到闭合状态,特别地,第二开关单元被配置为仅在其获得活跃标志信号时才切换到闭合状态。这可以提高安全性,因为当逆变器的控制器是正常的并且通过活跃标志信号通知这一点时,逆变器的负载就与上级配电网连接。
特别地,例如可以实现“单一故障安全”。逆变器借助于电网监控单元监控配电网并将负载(例如,用电器)接通到上级配电网。对电网质量进行监控,由此例如可以确定配电网的故障。当第二开关单元(例如,因为电网质量差)通过控制器有源地切换到断开状态时,或者当不确定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当例如活跃标志信号缺失)时,第二开关单元将负载与配电网断开。所提到的对第二开关单元的两个信号可以是两个单独的信号,也可以是将这两个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同一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关单元是可配置的,其中,第二开关单元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配置信号并借助于该配置信号配置第二开关单元。通过配置信号例如可以有针对性地触发第二开关单元的某些状态。
优选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控制器的配置信号,其中,控制器又被配置为将配置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配置信号可以在必要时响应于特定事件来配置第二开关单元的以下状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状态:
第二开关单元保持闭合状态;
第二开关单元保持断开状态;
第二开关单元在其没有获得活跃标志信号时切换到断开状态。
在没有获得活跃标志信号时切换到断开状态的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如EP 2 141781B1的段落[0016]中所述的那样示例性地实现。
另一可能的可配置状态是,即使活跃标志信号缺失,第二开关单元也保持在闭合状态。这在逆变器断开(例如,因为电池耗尽)并因此负载应保持与上级配电网连接的情况下可能是有意义的。
另一可能的可配置状态是,无论电网状态和/或活跃标志信号如何,第二开关单元也保持在断开状态。因此,负载可以与上级配电网保持断开。
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不同开关位置简单而节能地实现逆变器的不同运行状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具有发电机端子,该发电机端子连接产生电能的发电机。发电机端子可以直接地或经由DC-DC转换器与逆变器桥的DC侧连接。因此,发电机端子可以例如与电池端子相一致。发电机端子也可以耦合到AC侧以及例如连接到连接点。因此,在上级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发电机给负载供应电能。
一种用于给连接到逆变器的负载端子的至少一个用电器供应电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电网监控单元探测连接在电网端子上的上级配电网的状态并向逆变器的控制器报告故障,以及
在上级配电网发生故障时:
控制器生成用于使第二开关单元切换到断开状态的信号,
随后在下一步骤中,断开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地,随后闭合第一开关单元或使第一开关单元保持闭合。如果第一开关单元已经闭合,则使其保持闭合。如果第一开关单元断开,则闭合第一开关单元。
在上下文中,配电网发生故障意味着电网参数受影响的程度大到以致不再确保给一个用电器或更多个用电器安全地供电。
在该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在上级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双向逆变器桥建立本地孤岛电网,并且经由逆变器给连接到负载端子的至少一个用电器供应电能。在此,电能可以从连接到逆变器的电能储存器和/或从连接到逆变器的发电机获得。
该方法可以实现在需要时使逆变器与上级配电网断开,并经由通过逆变器建立的孤岛电网给负载供应电能。
附图简述
下面基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和描述本发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逆变器的实施方式,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给至少一个用电器供应电能的方法。
附图描述
图1示出了逆变器1,该逆变器1具有电池端子2和连接到其电池端子上的电储存单元3(例如,可再充电电池)。用电器5连接在负载端子4上。也可以将多个用电器5连接在负载端子上。图1进一步示出了逆变器1经由电网端子6与上级配电网7连接。逆变器1还具有逆变器桥8,该逆变器桥8在其直流侧与电池端子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9和第二开关单元10被布置在逆变器桥8的交流侧和电网端子6之间。第一开关单元9被设计为常开的单稳态开关。这意味着,第一开关单元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如果第一开关单元受控制信号(例如,保持电流)驱动,则只要施加控制信号(即,例如保持电流),第一开关单元就闭合。第二开关单元10被设计为双稳态开关,其中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均是稳定的,也就是说,第二开关单元即使没有驱动也保持在这个状态。通过信号可以使第二开关单元10转变状态。
用于负载端子4的连接点11、12布置在第一开关单元9和第二开关单元10之间。在此,连接点11、12分别被设置在两条交流线路中的一条上。在此,第一开关单元9被布置在逆变器桥8和连接点11、12之间,以及第二开关单元10被布置在连接点11、12和电网端子6之间。逆变器1还具有控制器13,该控制器13可以控制逆变器桥8的电子功率开关。此外,控制器13被设计为生成用于切换第二开关单元10的一个或更多个控制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第二开关单元10。在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3还可以生成用于第二开关单元10的控制电路(未示出)的配置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该控制电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逆变器还具有发电机端子,该发电机端子用于连接产生电能的发电机。发电机端子(未示出)可以直接地或经由DC-DC变换器进行连接,发电机端子可以例如与逆变器桥8的直流侧连接,或在交流侧耦合的情况下例如连接到点11、12。
在一实施方式中,逆变器1可以具有电网监控单元(未示出)。该电网监控单元例如在电网端子6处或逆变器以外的电网端子6附近测量上级配电网7的电网参数。通过电网参数,例如控制器13可以测定电网故障,即上级配电网7的故障。在一实施方式中,逆变器1具有用于电网监控单元的端子。在该实施方式中,电网监控单元可以布置在逆变器1外部。
如果第一开关单元9和第二开关单元10是断开的,则配电网7与逆变器1是断开的。因此,不会给所连接的负载供电。逆变器1是无电压的。例如,这可能是维修工作所期望的状态。
如果第一开关单元9是断开的而第二开关单元10是闭合的,则逆变器桥8与配电网7是断开的,但用电器5由配电网7供电。在这种状态下,逆变器1例如处于节能模式。例如,能量储存器3可以是满的,并且不需要从能量储存器3给用电器5供电。或者能量储存器3例如是耗尽的且不应进一步放电。在发电机(例如,光伏发电机(PV发电机))的情况下,该发电机在逆变器桥8的交流侧连接到连接点11、12,光伏逆变器还可以附加地连接在PV发电机和连接点11、12之间,该光伏逆变器随后给用电器5供电(例如,用于自身消耗)或者将多余的能量馈入配电网7。这种第一开关单元9断开和第二开关单元10闭合(例如,作为节能模式)的模式可以提高能效,并且由于减少了运行时间也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对于这种运行必须确保的是,在逆变器1处于节能模式并且因此失去对第二开关单元10的控制能力之前,第一开关单元9实际上是断开的,并且第二开关单元10由于双稳态而保持在闭合状态下。节能模式下的逆变器1可以例如意味着逆变器桥8和控制器13均处于节能模式。然后,用电器5由配电网7供电,至少在配电网7有能力这样做的时候。因此,从用户角度来看,由逆变器1和用电器5构成的系统可以表现得像一个没有储存/后备功能的系统。如果逆变器1从节能模式中被再次唤醒,则控制器13获得对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10的控制。然后,控制器13可以监控所需的接通条件,并且为了给用电器5供应电能而闭合第一开关单元9。在逆变器1处于节能模式下,如果配电网7发生故障,则逆变器1也可以例如被外部电网监控单元(未示出)唤醒。然后,逆变器的控制器获得对第一开关单元9和第二开关单元10的控制。然后,控制器13可以首先使第二开关单元10断开,并使第一开关单元9闭合以通过电池和/或发电机给用电器5供电。
如果第一开关单元9和第二开关单元10都是闭合的,则这是在较长时间段内采取的运行状态,并且在该运行状态中逆变器桥8和用电器5与配电网7连接。电储存单元3被充电或放电,并且用电器可以由配电网7、电储存单元3和/或(如果适用)发电机的本地发电供电。发电机的多余发电既可以馈入配电网7,也可以用于给能量储存器3充电。如果发电机的发电不足,则使用来自能量储存器3和/或配电网7的能量来补偿用电器5所需能量的差。这种状态是电气后备系统的期望状态。通过逆变器1或与其相连的电网监控单元实施电网监控,并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后备运行。为了从该运行状态切换到后备运行,使第二开关单元10断开,因此用电器5以及逆变器桥8与配电网7断开。
如果第一开关单元9是闭合的而第二开关单元10是断开的,则逆变器1处于刚才描述的后备运行下。在此,通过逆变器桥8给用电器5供电,并且通过断开第二开关单元10来断开与配电网7的连接。这里必须确保开关10仅在相应的闭合条件存在时才闭合,因此逆变器1例如通过正常工作的控制器13确保其控制能力。如果识别到电网恢复,则在考虑接通条件的情况下逆变器1随后可以再次使第二开关单元10闭合。通过控制器13,逆变器1具有对第二开关单元10的控制。
第二开关单元10在可以占用长时间段的运行状态中是闭合的。本文的设备现在允许通过将第二开关单元设计为双稳态开关而以非常小的能量消耗或无能量消耗地保持闭合,并且在故障情况下仍确保第二开关单元10断开。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至少给用电器5供应电能的方法。用电器5连接到前述逆变器1的负载端子4。
在步骤S1中,电网监控单元探测连接在电网端子6上的上级配电网7的状态,并在步骤S2中向逆变器1的控制器13报告故障(分支“是”)。如果没有探测到故障,则继续监控(分支“否”)。在上下文中,故障意味着电网参数受影响的程度大到以至于不再确保给用电器5安全地供电。
在上级配电网7发生故障时,在步骤S3中,控制器13生成用于使第二开关单元10切换到断开状态的信号。随后在步骤S4中,使第二开关单元10断开。
随后,双向逆变器桥8建立本地孤岛电网,并且给连接到负载端子4的至少一个用电器5供应电能。
参考标记列表
1 逆变器
2 电池端子
3 储存单元
4 负载端子
5 用电器
6 电网端子
7 配电网
8 逆变器桥
9 第一开关单元
10 第二开关单元
11、12 连接点
13 控制器。

Claims (14)

1.一种逆变器(1),包括:
电池端子(2),所述电池端子用于连接电储存单元(3),
负载端子(4),所述负载端子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能用电器(5),
电网端子(6),所述电网端子用于与上级配电网(7)连接,
双向逆变器桥(8),所述双向逆变器桥与所述电池端子(2)连接,
第一开关单元(9),以及
第二开关单元(10),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9)被布置在所述双向逆变器桥(8)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9)和所述电网端子(6)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9)被配置为在没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状态,并且在有保持电流的情况下切换到第二状态,并且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被配置为通过信号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9)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是断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是闭合的,并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被实施为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保持在先前状态的双稳态开关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1),所述逆变器还包括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的信号。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负载端子(4)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9)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之间的连接点(11、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逆变器(1),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电网监控单元或用于连接电网监控单元的接口,其中,所述控制器(13)被配置为与所述电网监控单元处于通信连接,并且从所述电网监控单元接收所述上级配电网(7)的电网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控制器(13)被配置为,如果通过从所述电网监控单元接收的电网参数探测到所述上级配电网(7)发生故障,则生成用于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切换到断开状态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控制器(13)被配置为提供活跃标志信号并将该活跃标志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被配置为在其获得所述活跃标志信号时切换到闭合状态,特别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被配置为仅在其获得所述活跃标志信号时才切换到闭合状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配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1),其中,所述控制器(13)被配置为将所述配置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配置信号触发以下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保持在闭合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保持在断开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在其没有获得活跃标志信号时切换到断开状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另外具有发电机端子,所述发电机端子用于连接产生电能的发电机。
12.一种用于给至少一个用电器(5)供应电能的方法,所述至少一个用电器(5)连接到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1)的负载端子(4),其中:
电网监控单元探测连接在所述电网端子(6)上的所述上级配电网(7)的状态并向所述逆变器(1)的控制器(13)报告故障,以及
在所述上级配电网(7)发生故障时:
所述控制器(13)生成用于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切换到断开状态的信号,
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级配电网(7)发生故障时:
所述双向逆变器桥(8)建立本地孤岛电网,并且
给连接到所述负载端子(4)的至少一个用电器(5)供应电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从连接在所述电池端子(2)上的电储存单元(3)和/或从连接在所述发电机端子上的发电机给所述用电器(5)供应电能。
CN202180061072.5A 2020-07-23 2021-07-13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Pending CN116195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19481.1A DE102020119481A1 (de) 2020-07-23 2020-07-23 Wechselrichter mit bistabiler schalteinheit
DE102020119481.1 2020-07-23
PCT/EP2021/069397 WO2022017860A1 (de) 2020-07-23 2021-07-13 Wechselrichter mit bistabiler schalteinhe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5166A true CN116195166A (zh) 2023-05-30

Family

ID=7699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072.5A Pending CN116195166A (zh) 2020-07-23 2021-07-13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5413A1 (zh)
EP (1) EP4186136A1 (zh)
JP (1) JP2023534476A (zh)
CN (1) CN116195166A (zh)
DE (1) DE102020119481A1 (zh)
WO (1) WO20220178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46105T3 (es) 2008-06-18 2010-10-08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Disposicion de circuito con un rele biestable entre una red y un ondulador.
DE102010000502B4 (de) 2010-02-22 2022-12-22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Umschalteinrichtung und Netzersatzanlage
JP6155532B2 (ja) * 2011-05-31 2017-07-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US9342062B2 (en) * 2012-09-24 2016-05-17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voltage load control switch
EP3232529A1 (en) * 2016-04-14 2017-10-18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
DE102018130453A1 (de) 2018-11-30 2020-06-04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r elektrischen Versorgung eines Wechselrichters, Anlagenkomponente, Wechselrichter und Energieerzeugungs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Anlagenkompone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7860A1 (de) 2022-01-27
DE102020119481A1 (de) 2022-01-27
JP2023534476A (ja) 2023-08-09
US20230155413A1 (en) 2023-05-18
EP4186136A1 (de)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64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 electrical backfeed
CN100416972C (zh) 用于提供保证的功率给临界负载的系统
US8422256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high-efficiency operation in parallel inverter installations
CN100474736C (zh) 用于提供不间断功率的装置
WO2013061826A1 (ja) 給電システム、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給電制御方法
JP6582098B2 (ja) 待機電力の低い充電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3003189A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EP1465318A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2122839A (zh) 低压交流控制回路中防晃电辅助电源及供电方法
JP2009011082A (ja) 電源システム
CN103329383A (zh) 本地电源装置
KR20170026695A (ko) 하이브리드 에너지저장 시스템
CN112531627B (zh) 一种智能开关装置及发电系统
CN113783295A (zh) 一种配电系统远程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06187196A (ja)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6300462A (zh) 电池下电电路
US20220352747A1 (en) Changeover device, retrofit kit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to a load
CN116195166A (zh) 具有双稳态开关单元的逆变器
CN111264012A (zh) 用于能量供应装置的黑启动的方法、双向逆变器和具有双向逆变器的能量供应装置
JP3796384B2 (ja)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4336933A (ja) 電力給電システム
JP2006246648A (ja) 電源系統連系システム
JP3584613B2 (ja)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CN216649307U (zh) 一种智能供电电路
CN220066969U (zh) 一种用于直流屏的光储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