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0872A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90872A CN116190872A CN202211686828.8A CN202211686828A CN116190872A CN 116190872 A CN116190872 A CN 116190872A CN 202211686828 A CN202211686828 A CN 202211686828A CN 116190872 A CN116190872 A CN 1161908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ondary battery
- pouch case
- receiving
- electrode assembly
- pou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袋状壳体,其包括: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形成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密封部分,所述密封部分沿着袋状壳体的外部形成以围绕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相同的深度并且被构造成以预定间隔连接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其中在连接部分的相对的两端处在朝着密封部分的方向上伸出突起。因此,在袋状壳体和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中,通过均匀地形成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而获得完美的冷却结构,因此,实现了使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靠近冷却板以最大化冷却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4月01日、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257927.6且发明名称为“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8年03月30日、申请号为10-2018-003766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袋状壳体,该袋状壳体被构造成在使用该袋状壳体时在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上形成完美的冷却结构,并且使二次电池的一个侧面靠近冷却板以最大化冷却效率以及拥有高能量密度;还涉及使用所述袋装壳体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背景技术
通常,将锂二次电池分类为其中电极组件安装在金属罐中的罐型二次电池,以及其中根据壳体的形状将电极组件安装在铝层压板的袋中的袋型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已广泛用于中型和大型装置,例如车辆或电力存储装置以及小型移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电容和输出,连接和使用容易堆叠且重量轻的多个袋型二次电池。
然而,当堆叠多个袋型二次电池以形成电池模块时,多个二次电池产生的热量联合在一起会快速地升高电池模块的温度,因此,当使用多个袋型二次电池形成电池模块时,确保稳定和有效的冷却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作为具有简单结构并同时确保有效冷却性能的冷却方法,已经对通过与冷却板的直接表面接触来冷却袋型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但是迄今为止,由于袋状壳体的形状的限制,难以有效地使袋型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靠近冷却板。
图1是根据传统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根据传统技术的袋状壳体10被构造为在其中提供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的容纳空间,该袋状壳体10包括以独立空间的形式形成的一对容纳部分,并且该对容纳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和长度分别对应于被容纳的电极组件20的宽度和长度,并且该对容纳部分的深度之和大致对应于电极组件20的厚度。
然而,根据传统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除了具有密封袋状壳体10的三个侧表面之外,还具有一个侧表面部分,在该侧表面部分上有沿侧表面长度方向形成的凹线(concaveline)。因此,由于在二次电池的该侧表面部分上形成的凹线,存在难以有效地使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与冷却板接触以及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对容纳部分,其形成为袋状壳体中的一个空间而非隔开的独立空间。然而,即使使用具有这种形状的袋状壳体,当封装电极组件时,也不易折叠壳体,并且难以均匀地形成二次电池中与冷却板接触的侧表面部分。
[引用的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7-010276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提供一种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该袋状壳体被构造为当使用袋状壳体时在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上形成冷却结构,并且使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靠近冷却板以最大化冷却效率以及具有高能量密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旨在提供一种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该袋状壳体被构造为:形成的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是平坦的而不是突出的,因此,对于相同的电池电容,占用相对小的空间从而具有高能量密度。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以下内容后,本发明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将变得很明显,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知。
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容纳和封装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该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堆叠的电极以及插入其间的隔膜,该袋状壳体包括:形成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沿着袋状壳体的外部形成以围绕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的密封部分;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相同的深度并被构造成以预定间隔连接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的连接部分,其中在连接部分的相对的两端(opposite ends)处在朝着密封部分的方向上伸出突起(protrusion)。
在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中,突起可以包括在连接部分的底表面上以预定高度形成的顶部;形成为在顶部的一端朝连接部分的底表面倾斜的倾斜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中,倾斜部可以以预定的曲率半径连接至顶部和连接部分的底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中,顶部可以形成为与密封部分具有相同的高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中,第一容纳部分和连接部分的一侧可以沿第一折线(bent line)彼此连接,第二容纳部分和连接部分的另一侧可以沿第二折线彼此连接,袋状壳体可以沿着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弯折以容纳电极组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中,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可以以与电极组件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彼此分隔开。
在另一个一般方面,二次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袋状壳体;包含多个堆叠的电极以及插入其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其中袋状壳体将电极组件容纳并封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折叠密封部分以允许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彼此面对而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连接部分可以被构造成均匀地形成经封装的二次电池的侧表面,并且密封部分可以包括在与二次电池该侧表面的两端部分相邻的部分处在与二次电池的该侧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伸出预定长度的延伸部分。
在另一个一般方面,二次电池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冷却板,其包括第一侧表面、面向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以及上表面,该上表面与一个或多个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表面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连接部分可以被构造成均匀地形成经封装的二次电池的侧表面,并且密封部分可以包括在与二次电池的该侧表面的两端部分相邻的部分处在与二次电池的该侧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伸出预定长度的延伸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冷却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宽度可以对应于二次电池的连接部分的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冷却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宽度可以大于二次电池的连接部分的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可以在冷却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台阶差(step difference),该台阶差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二次电池的延伸部分的预定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可以在冷却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每一个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凹槽以容纳二次电池的延伸部分,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延伸部分的预定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传统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的平面图。
图4为沿图3中的A-A’线截取的横剖面视图。
图5为沿图3中的B-B’线截取的横剖面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7为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其中二次电池和冷却板联接以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
图8A和8B为图7的细节放大视图。
图9为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其中二次电池和冷却板联接以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
图10A和10B为图9的细节放大视图。
图11为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图,其中二次电池和冷却板联接以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
图12A和12B为图11的细节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详细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可包括袋状壳体100和电极组件200,电极组件200包括多个堆叠的电极以及插入其间的隔膜。在此,袋状壳体100可以容纳并围绕电极组件200,并且可以通过彼此接触的密封部分150的密封来进行封装。
第一极耳(electrode tab)220和第二极耳230可以形成于电极组件200的两端,虽然图2示出了其中极耳形成于电极组件200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的极耳的构造不限于此,可以在密封部分150的任一侧表面上同时设置第一极耳220和第二极耳230。
参见图2,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可包括形成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0的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沿着袋状壳体100的外部形成以围绕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的密封部分150,以及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相同的深度并被构造成以预定间隔“d”连接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的连接部分140,以及在连接部分140的相对的两端处在朝着密封部分150的方向上伸出的突起130。
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00的一对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可以形成于袋状壳体100中。可以使用压制袋状壳体100的内部部分等方法使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以凹陷的形状形成于袋状壳体100内。在此,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电极组件200的宽度和长度相对应的尺寸,并且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的长度之和可以形成为与电极组件200的厚度“t”相对应。
连接部分140可以是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相同的深度的部件,其连接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从而使它们以预定间隔“d”彼此分隔开,并且连接部分140可以连接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使其犹如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底表面的延伸。在此,第一容纳部分可以沿着第一折线连接到连接部分140的一侧,第二容纳部分可以沿着第二折线连接到连接部分140的另一侧。当使用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构成二次电池300时,袋状壳体100可以沿着第一折线101和第二折线102弯折并且可以容纳电极组件200。
因此,在组装二次电池300之后,连接部分140可以构成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因此,可以确定连接部分140的宽度以使第一折线101和第二折线102以预定间隔“d”彼此分隔开,该预定间隔“d”与对应于电极组件200的厚度“t”的距离差不多。连接部分140的宽度可以与第一折线101和第二折线102彼此分隔开的预定间隔“d”相同,如上所述,预定间隔“d”可以设定为与电极组件200的厚度“t”基本相同,但是连接部分140的宽度不限于此,根据需要,连接部分14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大于电极组件200的厚度。
在朝着密封部分150的方向上伸出的突起130可以形成于连接部分140的相对的两端。
当将密封部分150折叠以允许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彼此面对以形成用于由袋状壳体100容纳电极组件200的容纳空间时,突起130可以为用于容易地折叠密封部分150而不会使二次电池300侧表面部分310的相对的两端变形的部件,并且其可以包括在连接部分140的底表面上形成有预定高度的顶部131,以及为了在顶部131的一端朝着连接部140的底表面倾斜而形成的倾斜部132。
将参考图3-5理解突起130的详细形状。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的平面图。图4为沿图3中的A-A’线截取的横剖面视图。图5为沿图3中的B-B’线截取的横剖面视图。
参见图4,突起130可包括顶部131和倾斜部132,顶部131以与密封部150相同的高度延伸,倾斜部132形成为在顶部131的一端朝着连接部分140的底表面倾斜。如图4所示,当倾斜部132连接到顶部131与连接部分140的底表面时,倾斜部132可以以预定的曲率半径逐渐连接到顶部131与连接部分140的底表面。同样地,突起130可以形成为逐渐连接到密封部分150和连接部分140而没有不连续的倾斜,因此,当折叠袋状壳体100时,可以实现如下效果:防止位于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上的突起130被损坏或撕裂。
参见图5,突起130可以形成于连接部分140上,连接部分140连接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以使它们彼此分隔开,突起130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小于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彼此分隔开的预定间隔“d”。
到目前为止,尽管已经描述了其中突起130的顶部131以与密封部分150相同的高度延伸并且突起130的宽度形成为小于预定间隔“d”的实例,但是顶部131的高度和突起130的宽度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厚度“t”以及电极组件200的形状或袋状壳体100的材料调整突起130的高度、宽度等。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的透视图。
使用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的二次电池300可以包括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和电极组件200,在将电极组件200容纳在通过折叠密封部分150以允许第一容纳部分110和第二容纳部分120彼此面对而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后,可以将袋状壳体100沿密封部分150密封。
参见图6,袋状壳体100的连接部分140可以被构造成均匀地形成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并且可以在二次电池300侧表面部分310的相对的两端、在对应于突起130的位置处形成朝二次电池300的内部凹陷的凹陷320。
当折叠袋状壳体100时,凹陷320可以导引在侧表面部分310的相对的两端处的密封部分150使其容易折叠,并且可以根据突起130的高度、重量等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突起130可根据电极组件200的厚度“t”及形状或袋状壳体100的材料适当地调整。
如图6所示,使用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的二次电池300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侧表面部分310不是完全凹嵌的(concavely recessed)或侧表面部分310不突出,而是以平坦且均匀的形状形成。
因此,当侧表面部分310接触冷却板500以冷却二次电池300时,由于侧表面部分310充分靠近冷却板500,故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可以因低热阻(heat resistance)而具有高散热效率。
使用本发明的袋状壳体100的二次电池300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侧表面部分310不是完全凹嵌的或侧表面部分310不突出,而是以平坦的形状形成,因此,当侧表面部分310接触冷却板500以冷却二次电池300时,由于侧表面部分310充分靠近冷却板500,故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可因低热阻而具有高散热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侧表面部分310均匀地形成而不突出,因此,对于相同的电池电容,侧表面部分310可以占据与侧表面部分310由于单独的密封构件而向外折叠或突出的情况相比更小的空间,因此,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可以有利地具有高能量密度。
位于与二次电池300侧表面部分310的相对的两端相邻的部分处的密封部分150可包括延伸部分151,在折叠用于封装的密封部分150的过程中,该延伸部分151在与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垂直的方向上伸出预定长度。因此,可以在延伸部分151和侧表面部分310之间形成长度与延伸部分151延伸的长度一样多的空间。在此,延伸部分151的长度可以为几毫米。
当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联接以制造二次电池组时,如上所述形成的延伸部分151可以通过在冷却板500的侧表面上形成用于容纳延伸部分151的凹槽520或台阶差510来执行维持或固定二次电池300相对于冷却板500的布置的功能。
图7-12为示出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图,其中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联接以制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
图7、8A和8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图,以及其细节放大视图。
参见图7,可以在冷却板500上设置多个本发明的二次电池300并且可以形成二次电池组。在此,冷却板500可以包括第一侧表面,面向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以及与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表面接触的一个或多个上表面。
在图7中所示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一实施例中,冷却板50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宽度可以对应于二次电池300的连接部分140的长度。参见图8A和8B,在这种情况下,当使冷却板500的上表面靠近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时,冷却板500可以被构造为插入在二次电池300的延伸部分151之间。
由于该结构,二次电池300在二次电池300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防止二次电池300的位置与冷却板500分开,并且可以实现保持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之间的布置的效果。
图9和10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二实施例的图,以及其细节放大图。
根据图9中所示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二实施例,冷却板50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大于二次电池300的连接部分140的长度,并且在冷却板50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的台阶差510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二次电池300的延伸部分151伸出的预定长度。参见图10A和10B,二次电池300的延伸部分151可以形成为当使冷却板500的上表面靠近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时,可放置在形成于冷却板500上的台阶差上。
由于该结构,二次电池300在二次电池300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防止二次电池300的位置与冷却板500分开,并且可以实现保持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之间的布置的效果。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板500的宽度相比,可以进一步延长冷却板500的宽度,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的效果。
图11和12分别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三实施例的图,以及其细节放大视图。
根据图11中所示的二次电池组的第三实施例,冷却板50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大于二次电池300的连接部分140的长度,并且可以在冷却板500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深度等于或大于延伸部分151的预定长度的凹槽520,以容纳二次电池300的延伸部分151。参见图12A和12B,二次电池300的延伸部分151可以形成为当使冷却板500的上表面靠近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时,可被容纳在形成于冷却板500上的凹槽520中。
由于该结构,二次电池300在二次电池300的长度方向及其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防止二次电池300的位置与冷却板500分开,并且可以实现保持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之间的布置的效果。此外,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板500的宽度相比,可以进一步延长冷却板500的宽度,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的效果。
总体而言,参考图7-12,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可以将设置在冷却板500上的多个二次电池300中的每一个设置为使侧表面部分310靠近冷却板500以消散二次电池300的热量,并且二次电池300在二次电池30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冷却板500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由于延伸部分151相对于二次电池300的侧表面部分310伸出预定长度,可以防止二次电池300的位置与冷却板500分开,并且可以实现保持二次电池300和冷却板500之间的布置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袋状壳体和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中,通过均匀地形成二次电池的一个侧面可以获得完美的冷却结构,因此,可以实现使二次电池的一个侧表面靠近冷却板以最大化冷却效率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袋状壳体和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中,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可以形成为平坦的而不是突出的,因此,对于相同的电池电容,可以占据相对小的空间,从而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已经基于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以及说明书中描述的构造和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本文所述之外的其他特定方式来实施本发明。因此,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在任何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并且从权利要求的含义、范围以及其等同物衍生出的所有改变或修改都应当被解释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容纳和封装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所述袋状壳体包括:
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分别形成为预定的深度以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密封部分,所述密封部分沿着所述袋状壳体的外部形成以围绕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和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相同的深度,
并且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和另一端处分别在朝着所述密封部分的方向上伸出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所述各突起包括:
顶部,所述顶部在所述连接部分的底表面上以预定高度形成;和
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形成为在所述顶部的一端朝着所述连接部分的底表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所述倾斜部以预定的曲率半径连接至所述顶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的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所述顶部以与所述密封部分相同的高度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沿第一折线彼此连接;
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另一侧沿第二折线彼此连接;和
所述袋状壳体沿所述第一折线和所述第二折线弯折以容纳电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所述第一折线和所述第二折线以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彼此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状壳体,其中所述各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折线和所述第二折线之间。
8.二次电池,其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壳体;和
容纳在所述袋状壳体中的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袋状壳体被构造为将所述电极组件容纳并封装在通过折叠所述密封部分以允许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彼此面对而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连接部分被构造为均匀地形成经封装的二次电池的侧表面;并且
所述密封部分包括在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侧表面的相对的两端相邻的部分处在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侧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伸出预定长度的延伸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不是完全凹嵌的或侧表面部分不突出,而是以平坦且均匀的形状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侧表面部分的相对的两端、在对应于突起的位置处形成朝二次电池的内部凹陷的凹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037661A KR102576860B1 (ko) | 2018-03-30 | 2018-03-30 | 파우치 외장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와 이차 전지팩 |
KR10-2018-0037661 | 2018-03-30 | ||
CN201910257927.6A CN110323364B (zh) | 2018-03-30 | 2019-04-01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57927.6A Division CN110323364B (zh) | 2018-03-30 | 2019-04-01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90872A true CN116190872A (zh) | 2023-05-30 |
Family
ID=659916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57927.6A Active CN110323364B (zh) | 2018-03-30 | 2019-04-01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CN202211686828.8A Pending CN116190872A (zh) | 2018-03-30 | 2019-04-01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57927.6A Active CN110323364B (zh) | 2018-03-30 | 2019-04-01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056734B2 (zh) |
EP (1) | EP3550636A1 (zh) |
JP (2) | JP7347941B2 (zh) |
KR (2) | KR102576860B1 (zh) |
CN (2) | CN110323364B (zh) |
DE (1) | DE202019005993U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84606B1 (ko) * | 2018-04-03 | 2021-07-30 |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이차 전지 및 상기 이차 전지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KR102473125B1 (ko) * | 2019-11-25 | 2022-11-30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
KR20210069594A (ko) * | 2019-12-03 | 2021-06-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전지 팩 및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
JP7455563B2 (ja) * | 2019-12-03 | 2024-03-26 | 株式会社Aescジャパン | 電池、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US20230216113A1 (en) * | 2019-12-17 | 2023-07-06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
KR20210150865A (ko) | 2020-06-04 | 2021-12-13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WO2022039536A1 (ko) * | 2020-08-19 | 2022-02-24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파우치 형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
KR102612330B1 (ko) * | 2020-08-19 | 2023-12-12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파우치 형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
KR102484798B1 (ko) | 2020-10-27 | 2023-01-06 |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 배터리팩의 냉각 구조 |
DE102020213561B3 (de) | 2020-10-28 | 2022-04-21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Zellmodul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
KR20230057880A (ko) * | 2021-10-22 | 2023-05-02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간격 조정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실링설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72258B2 (ja) * | 2004-11-05 | 2007-09-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KR100895202B1 (ko) | 2006-04-17 | 2009-05-0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파우치형 전지 |
KR100869377B1 (ko) * | 2006-05-08 | 2008-11-1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병렬 연결 구조의 중첩식 이차전지 |
KR101472167B1 (ko) * | 2011-07-29 | 2014-12-1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중대형 전지팩 |
JP2013051099A (ja) * | 2011-08-31 | 2013-03-14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バッテリ温調用モジュール |
JP6192329B2 (ja) * | 2013-03-27 | 2017-09-06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電池冷却構造 |
KR102052588B1 (ko) * | 2013-08-13 | 2019-12-0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전지 팩 |
KR102280687B1 (ko) * | 2014-09-25 | 2021-07-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극조립체를 구비하는 플렉서블 전기화학소자 |
KR20160103253A (ko) * | 2015-02-24 | 2016-09-0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절곡 구조의 팩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KR101792751B1 (ko) * | 2015-05-13 | 2017-10-3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 |
KR101900998B1 (ko) * | 2015-06-18 | 2018-09-2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경량화를 위한 냉각 플레이트,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제조방법 |
KR20170050444A (ko) * | 2015-10-30 | 2017-05-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
KR101927262B1 (ko) * | 2015-11-03 | 2018-12-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
KR102553312B1 (ko) * | 2016-01-18 | 2023-07-07 |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셀 |
KR102119183B1 (ko) * | 2016-08-18 | 2020-06-0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 |
WO2018048133A1 (ko) * | 2016-09-12 | 2018-03-1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064460B1 (ko) * | 2016-09-12 | 2020-01-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109926B1 (ko) * | 2017-07-20 | 2020-05-1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2018
- 2018-03-30 KR KR1020180037661A patent/KR10257686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
- 2019-03-08 JP JP2019042951A patent/JP734794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3-26 DE DE202019005993.8U patent/DE202019005993U1/de active Active
- 2019-03-26 EP EP19165178.5A patent/EP3550636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3-28 US US16/368,047 patent/US110567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4-01 CN CN201910257927.6A patent/CN11032336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4-01 CN CN202211686828.8A patent/CN11619087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6-03 US US17/337,542 patent/US11658358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4-17 US US18/301,786 patent/US12095062B2/en active Active
- 2023-09-05 KR KR1020230117553A patent/KR10268755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3-09-06 JP JP2023144743A patent/JP2023158127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30134103A (ko) | 2023-09-20 |
JP2023158127A (ja) | 2023-10-26 |
CN110323364B (zh) | 2023-01-10 |
US20190305261A1 (en) | 2019-10-03 |
EP3550636A1 (en) | 2019-10-09 |
US11658358B2 (en) | 2023-05-23 |
DE202019005993U1 (de) | 2023-11-20 |
US11056734B2 (en) | 2021-07-06 |
CN110323364A (zh) | 2019-10-11 |
KR20190114645A (ko) | 2019-10-10 |
JP2019186199A (ja) | 2019-10-24 |
US20210288360A1 (en) | 2021-09-16 |
KR102687551B1 (ko) | 2024-07-24 |
US20230261276A1 (en) | 2023-08-17 |
JP7347941B2 (ja) | 2023-09-20 |
US12095062B2 (en) | 2024-09-17 |
KR102576860B1 (ko) | 202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23364B (zh) |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 |
CN114421062B (zh) | 二次电池模块 | |
EP1901365B1 (en) | Battery cell with small groove at surfac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 |
US11961981B2 (en) | Pouch case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 |
CN108336267B (zh) | 蓄电池 | |
KR102555088B1 (ko) |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
CN107154469B (zh) | 电池单元 | |
CN112397835B (zh) | 二次电池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 | |
KR102695623B1 (ko) | 파우치 외장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 |
CN114930616A (zh) |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JP5699868B2 (ja) | 電池 | |
EP3940876A1 (en) | Pouch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same,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 |
KR20210114670A (ko) | 배터리 모듈 | |
CN220400796U (zh) | 包括连接部件的电池模块 | |
CN219575822U (zh) | 电芯壳体、电池及电池组 | |
JP7556900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