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2472A -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82472A CN116182472A CN202310464339.6A CN202310464339A CN116182472A CN 116182472 A CN116182472 A CN 116182472A CN 202310464339 A CN202310464339 A CN 202310464339A CN 116182472 A CN116182472 A CN 1161824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cooling
- air
- static pressure
- cut
- air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3/00—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冷库,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能够置入冷库中,冷库在与预冷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预冷装置包括水箱层、组件安装层、控流装置、装载箱组以及静压箱组;循环气流由配置在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静压箱组能够使得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循环气流包括从冷风机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预冷装置的第一定向气流以及从静压箱组流出并流入冷风机的第二定向气流。该方法通过上述系统将预冷装置置入冷库中形成压差,提升包装后切花间的冷空气流速,使切花与冷空气快速对流换热,提升切花降温速率,使切花快速降温锁鲜,延长切花保鲜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卉处理、切花保鲜技术领域,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处理系统,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切花采收后,失去了根部的养分吸收,但是切花的养分消耗仍在继续。切花的呼吸作用成为养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同时切花的观赏时间和采后生理状态与切花的养分含量及呼吸代谢密切相关。温度是切花的呼吸代谢决定性因素。温度越高,呼吸代谢越强,切花观赏期越短。切花从温室采收后会携带大量的田间热,田间热会使切花处于较高的温度,促进自身的呼吸作用,进而加速切花的衰老,降低切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去除切花的田间热能够降低切花的基础代谢,延缓切花的衰老。目前多采用预冷的方式快速去除切花的田间热,将切花的温度降至冷藏温度。并且通过预冷处理还能够抑制切花病菌滋生,防止切花劣变,延长瓶插寿命。
当前对于农产品的预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现有技术CN105901117A公开了一种果蔬双温区压差预冷装置及方法,包括厢体,在一个厢体本体内设置两个隔热结构厢体和一个维护结构箱体,两个隔热结构厢体分别配设不同的两套预冷装置,根据该两套预冷装置结构的不同分别配设了不同的两套制冷系统,该两套制冷系统分别向两个隔热结构厢体供送冷空气。同时,两个制冷系统中均设有风机,在风机的电机上设有变频器,通过维护结构箱体内设置的无线变频器,远程控制器遥控所述变频器来调控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风机的转速,最终达到根据不同隔热结构厢体内各种果蔬的相应预冷温度而提供不同的供冷量,还同时到达预冷温度的目的。
但切花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有其自身特殊性,切花的价值主要在于观赏性。为了使切花在采后最大限度提升和保持观赏性,切花需要经过分级、包装等一系列采后处理措施。其中,为了避免切花在采后流通中可能受到的机械损伤和过度失水损害切花观赏价值,切花常采用严密的内外包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护。同时为了采后处理操作方便,提高处理效率,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以上处理。这使得带有较高的温度的切花被严密的包装,造成切花采后降温困难。在空间十分有限的包装箱内,由于切花带有的较高温度,使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迅速在包装箱内积累,造成包装箱内温度再次升高,从而继续加速切花呼吸代谢,形成高温、高呼吸代谢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探索出适用于对包装后切花进行快速预冷的设备和方法。
目前,我国切花产业主要采用冷库预冷,难以实现对包装后的切花快速预冷降温,对于适用于包装后的切花快速降温的压差预冷技术的改进较少。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包括冷库,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能够置入所述冷库中,所述冷库在与所述预冷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所述预冷装置包括水箱层、组件安装层、控流装置、装载箱组以及静压箱组;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所述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所述静压箱组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一定向气流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的第二定向气流。通过在冷库中使用压差预冷装置,提升包装后切花降温速率,使切花快速降温锁鲜,延长切花保鲜期。
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能够以循环路径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所述冷库内的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是指,所述预冷装置的所述静压箱组与所述冷风机处于同一竖直方向;预设规律是指,若干个所述预冷装置顺序交替进入所述冷库内并在所述冷库中处于预设位置。
优选地,所述组件安装层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所述组件安装层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顶部的组件安装层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所述组件安装层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的控制模块,所述组件安装层的底面贴合设置所述静压箱组。
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所述水箱层,所述水箱层与所述预冷装置的底面之间且远离所述静压箱组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预冷装置的侧面并行配置的控流装置,所述控流装置被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限定。
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的顶部设置彼此贴合的水箱层与组件安装层,所述静压箱组的低压空间由所述组件安装层的底面以及所述预冷装置的若干内壁限定。所述预冷装置的壳层采用高导热合金面板加龙骨的形式组装形成。一方面通过合金面板加龙骨的金属特性和结构,使压差预冷装置结构坚固可靠,同时避免生锈等腐蚀,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另一方面,通过高导热合金面板的快速导热特性,利用冷库的冷环境,对压差预冷装置进行降温,包括压差预冷装置上部水箱中的水,使加湿器雾化的水处于低温,帮助预冷切花进行降温。同时利用压差预冷装置静压箱组的低温,使流经切花升温后的空气经过压差预冷装置的箱体后得到再次降温。
优选地,所述预冷装置在所述水箱层与所述组件安装层的贴合处配置有与所述第二隔板并行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与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流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水箱层连接的输水管,配置在所述控流装置内部的用于对流经所述控流装置的气体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与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控流装置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加湿器对进入切花封装盒的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切花因空气湿度和切花含水量差异,造成预冷过程失水,同时利用水的高比热容对循环空气进行二次降温。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配置装载切花的装载箱组,所述装载箱组由若干个切花封装盒堆叠而成。
优选地,所述切花封装盒的两端分别配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送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三隔板的第三送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装载箱组与所述水箱层之间设置有卷帘电机,所述卷帘电机能够基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收卷和下放用于封闭所述切花封装盒之间的空隙的密封帆布。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方法,包括提供冷库,将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放入能够形成循环气流的冷库内,所述循环气流能够穿快速过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并对所述预冷装置内的切花进行快速预冷;
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顶部的冷风机和所述预冷装置搭载的静压箱组限定,所述静压箱组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
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的第一定向气流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的第二定向气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预冷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预冷装置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循环路径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冷库;200:预冷装置;300:控制模块;101:冷风机;102:进入端;103:出口端;104:循环路径;105:装载区;106:卸载区;110:第一定向气流;120:第二定向气流;210:水箱层;220:组件安装层;230:控流装置;240:装载箱组;250:静压箱组;201:壳层;202:滑轮;203:托盘;211:输水管;212:卷帘电机;213:密封帆布;221:轴流风机;231:第一隔板;232:第一送风口;233: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4:第二隔板;235:第二送风口;236:风速传感器;241:切花封装盒;242:进风口;243:出风口;251:第三隔板;252:第三送风口;253: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54:第三温湿度传感器;301: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包括冷库100,冷库100内部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能够穿过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并对预冷装置200内的切花进行预冷;循环气流由配置在冷库100顶部的冷风机101和预冷装置200搭载的静压箱组250限定,静压箱组250能够使得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循环气流包括从冷风机101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以及从静压箱组250流出并流入冷风机101的第二定向气流120。通过在冷库100中使用压差预冷装置200,提升包装后切花间的冷空气流速,使切花与冷空气快速对流换热,提升切花降温速率,使切花快速降温锁鲜,延长切花保鲜期。
优选地,根据图1示出的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冷库100可设计为规则的箱庭式结构,具体可选用长方体式结构,冷库100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从而冷库100的沿长度方向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作为冷库100的底面,与底面相对的侧面作为冷库100的顶面,剩余四个侧面作为冷区的围墙,围墙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墙面上开设有能够允许预冷装置200进出的门。具体而言,冷库100的顶面从下而上依次设置为面层、隔湿层、顶板和保温层,冷库100的围墙从外到内依次为墙体、保温层、隔湿层、面层组成。冷库100的顶面和四周围墙的保温层均采用保温隔热嵌板。冷库100的底面从下而上为均温层、隔湿层和保温层组成。
优选地,冷库100内的冷风机101安装在冷库100的其中一个墙面与顶面的相交处,在将预冷装置200放置在冷库100中时,将预冷装置200中的静压箱组250部分放置在冷风机101的下方。
优选地,根据图2示出的预冷装置200的简化结构示意图,预冷装置200至少包括箱庭式的壳体,壳体内部划分至少五个部分,具体包括水箱层210部分、组件安装层220部分、控流装置230部分以及装载箱组240部分和静压箱组250部分,其中,水箱层210部分与组件安装层220部分位于壳体的顶层并且平分顶面,控流装置230部分、装载箱组240部分以及静压箱组250部分从气体流动方向依次排列在水箱层210部分和组件安装层220部分的下方。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的壳层201采用高导热合金面板加龙骨的形式组装形成。一方面通过合金面板加龙骨的金属特性和结构,使压差预冷装置200结构坚固可靠,同时避免生锈等腐蚀,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另一方面,通过高导热合金面板的快速导热特性,利用冷库100的冷环境,对压差预冷装置200进行降温,包括压差预冷装置200上部水箱中的水,使加湿器雾化的水处于低温,帮助预冷切花进行降温。同时利用压差预冷装置200静压箱组250的低温,使流经切花,升温后的空气,经过压差预冷装置200的箱体后,得到再次降温。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的壳层201底端下方安装有若干个滑轮202,在预冷装置200设计为箱庭式结构的情况下,滑轮202优选安装四个,分别位于底面的四个角落处,便于推动预冷装置200进出冷库100。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的顶部设置彼此贴合的水箱层210与组件安装层220,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由组件安装层220的底面以及预冷装置200的若干内壁限定。
优选地,根据图3示出的预冷装置200的A-A剖面示意图,预冷装置200的壳层201内部以及水箱层210和组件安装层220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三个隔板,从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为第一隔板231、第二隔板234以及第三隔板251,其中,第一隔板231还充当壳层201的其中一个侧面,预冷装置200外部空间的循环气流的第一定向气流110即是从第一隔板231处进入预冷装置200内部,第三隔板251位于水箱层210和组件安装层220的贴合处,第一隔板231、第二隔板234、第三隔板251均与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平行设置,并且,第一隔板231、第二隔板234、第三隔板251上分别配置有第一送风口232、第二送风口235以及第三送风口252,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36。
优选地,第一送风口232、第二送风口235以及第三送风口252之间彼此相互对应,换言之,第一送风口232、第二送风口235和第三送风口252的数量相当,每个对应的第一送风口232、第二送风口235和第三送风口252在隔板上的高度位置、宽度位置相同。
优选地,第一隔板231、第二隔板234以及第三隔板251至少将预冷装置200的壳层201内部的水箱层210与组件安装层220的下方空间分为了三个区域,分别对应前述的控流装置230部分、装载箱组240部分以及静压箱组250部分。
优选地,组件安装层220至少安装有使得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221,组件安装层220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轴流风机221的控制模块300。轴流风机221设置在组件安装层220远离水箱层210的端部,静压箱组250设置于壳体内第三隔板251与壳体侧面限定的空间内,利用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延长流经切花封装盒241的气流到轴流风机221的距离,提升流经不同部位切花封装盒241的空气流速均匀度,使不同部位切花均匀预冷。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的气流入口为第三隔板251上开设的第三送风口252,第三送风口252的开孔部位和大小与切花封装盒241的出气孔相对应。通过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避免空气从切花封装盒241的缝隙流入静压箱组250,降低由轴流风机221运转而产生的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压差,进而避免降低流经切花封装盒241的空气流速,降低切花预冷速率和预冷能源消耗的有效性。
优选地,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的气流出口为轴流风机221的气流进口,在轴流风机221工作时,能够将低压空间内的气体抽出,并从冷风机101的气流进口再次进入冷风机101进行制冷,该气流即为第二定向气流120,第二定向气流120从冷风机101进入,再从冷风机101流出则转化为第一定向气流110。换言之,第一定向气流110是未与待预冷的切花进行热交换的预冷前气流,第二定向气流120是已经与待预冷的切花进行了热交换的预冷后气流,通常情况下,第二定向气流120的温度高于第一定向气流110。
优选地,在轴流风机221的气流进口处,安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53,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53由于检测进行热交换后的第二定向气流120的温湿度。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也安装于组件安装层220内部,控制模块300根据安装于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处的风速传感器236反馈回的切花封装盒241的进气口的空气流速数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控制轴流风机221的工作效率,使切花封装盒241的进气口空气流速在2.5 m/s以内。同时,控制模块300根据安装于轴流风机221的气流进口处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53监测的流经切花封装盒241的与切花进行对流换热后的第二定向气流120的温度,控制模块300以无线传输的方式自动对轴流风机221的转速进行调控。当温度到达初始温度的1/2、1/4、1/8预冷温度后,控制模块300控制轴流风机221转速逐步降低,直至温度与预冷终温一致,判断为预冷结束,预冷结束时,切花封装盒241的进气口空气流速调控至0m/s。
优选地,水箱层210与预冷装置200的底面之间且远离静压箱组250的端部设置有与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并行配置的控流装置230,控流装置230被预冷装置200的第一隔板231与第二隔板234限定。
优选地,控流装置230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水箱层210连接的输水管211,配置在控流装置230内部的用于对流经控流装置230的气体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与输水管211连接,控流装置230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3。通过加湿器对进入切花封装盒241的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切花因空气湿度和切花含水量差异,造成预冷过程失水,同时利用水的高比热容对循环空气进行二次降温。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还以无线传输的方式自动控制控流装置230内部加湿器的对流入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进行加湿。通过安装于控流装置230的气流出口处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3反馈回的空气湿度数据,通知模块自动控制加湿器对第一定向气流110进行加湿,预冷开始时加湿启动,预冷结束时加湿停止,加湿量的自动控制需使进气口空气湿度稳定在85%-95%之间。控制模块300通过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3和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处的风速监测探头对切花预冷进程进行实时监控,基于预冷进程调节控流装置230内的加湿器的开关和控制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的轴流风机221的工作功率,在实现切花快速降温的同时,节省预冷能源消耗。
优选地,第二隔板234与第三隔板251之间配置装载切花的装载箱组240,装载箱组240由若干个切花封装盒241堆叠而成。
优选地,切花封装盒241的两端分别配置有进风口242与出风口243,进风口242与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连通,出风口243与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连通。预冷时,将封装有待预冷切花的切花封装盒241整齐堆叠在装载箱组240底部的托盘203上,在正确堆叠切花封装盒241的情况下,切花封装盒241的进风口242与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重合,切花封装盒241的出风口243与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重合,进而保证气流能够充分进入切花封装盒241内,通过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和切花封装盒241的进风口242限制气流从进气口方向流入若干切花封装盒241间的缝隙,避免无效做功。并且,利用第一隔板231的第一送风口232降低流入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静压,提升外部空间的第一定向气流110的动压,提升流经切花封装盒241的冷空气流速,进而提升能源的有效性和预冷速率。控流装置230内还安装有加湿器,加湿器通过输水管211与上部的水箱层210相连。通过加湿器对进入切花封装盒241的第一定向气流110进行加湿,避免切花因空气湿度和切花含水量的差异,造成预冷过程失水,同时利用水的高比热容对循环空气进行二次降温。
优选地,装载箱组240与水箱层210之间设置有卷帘电机212,卷帘电机212能够基于控制模块300的控制信号收卷和下放用于封闭切花封装盒241之间的空隙的密封帆布213。
优选地,卷帘电机212位于水箱层210的下方,并且通过与流经预冷装置200内部的气流方向并行的设置与预冷装置200的前后两端的转轴对密封帆布213进行收卷。密封帆布213放下后,可完全密封控流装置230与装载箱组240之间以及装载箱组240与静压箱组250之间的缝隙,从而限制气流通过切花封装盒241之间的缝隙流入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配合第二隔板234与第二送风口235以及第三隔板251与第三送风口252,限制气流流经切花封装盒241之间的缝隙,提升能源的有效性和预冷速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补充,重复内容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方法,包括提供冷库100,将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放入能够形成循环气流的冷库100内,循环气流能够穿过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并对预冷装置200内的切花进行预冷;
循环气流由配置在冷库100顶部的冷风机101和预冷装置200搭载的静压箱组250限定,静压箱组250能够使得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
循环气流包括从冷风机101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以及从静压箱组250流出并流入冷风机101的第二定向气流120。
优选地,本申请的预冷装置200可设置为移动式的,在使用本申请的预冷装置200进行预冷时,可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a:预冷前,将预冷装置200置于冷库100中,冷风机101的正下方,使预冷装置200的轴流风机221出风口243正对于冷风机101,以使轴流风机221抽吸出的,与切花进行对流换热后的第二定向气流120直接排向冷风机101,使空气流经冷风机101得到快速、充分的降温,形成新的第一定向气流110,用于切花压差预冷,提升切花预冷速率。
步骤b:将待预冷切花交错装入切花封装盒241,使切花的花头距切花封装盒241两端的进风口242和出风口243处至少留有5 cm以上缓冲空间,以使气流在进入切花封装盒241后,在缓冲空间内均匀分布,使与预冷切花封装盒241内不同部位切花进行对流换热的冷空气的流速一致。将完成切花包装的切花封装盒241整齐码放于托盘203上,切花封装盒241间不留缝隙,组成预冷装置200。
步骤c:将装载箱组240使用叉车推入控流装置230和静压箱组250之间,具体而言,是第二隔板234与第三隔板251之间,切花封装盒241前后的进风口242和出风口243分别与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和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贴合对齐。
步骤d:操控卷帘电机212使密封帆布213放下,除进风口242和出风口243外完全密封的切花封装盒241与控流装置230和静压箱组250之间的缝隙被密封帆布213封闭。
步骤e:在控制模块300的控制面板301上设定压差预冷装置200控制模块300的切花预冷终温,预冷终温与不同切花最佳贮藏温度一致。
步骤f:启动压差预冷装置200的控制模块300,进行切花压差预冷。
步骤g:预冷结束后,控制模块300自动控制卷帘电机212,使密封帆布213卷起。然后,移出完成预冷的切花预冷装置200,移至冷库100对切花进行低温贮藏,进行下一预冷装置200切花预冷。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能够以循环路径104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冷库100内的预设位置。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能够以循环路径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冷库100内的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是指,预冷装置200的静压箱组250与冷风机101处于同一竖直方向;预设规律是指,若干个预冷装置200顺序交替进入冷库100内并在冷库100中处于预设位置。
换言之,预设位置是指预冷装置200的静压箱组250的轴流风机221需要位于冷库100中的冷风机101的底部;预设规律是指在配置单个冷风机101的情况下,冷库100内仅进入一个预冷装置200,避免预冷装置200的多个低压空间造成气流紊乱,导致第一定向气流110和第二定向气流120不稳定,冷热气流彼此混合的问题。
优选地,循环路径104是指能够连通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的路径,即单个预冷装置200按照路径不停行进的情况下,能够从进入端102进入冷库100,从出口端103离开冷库100并再次进入冷库100,以此循环。
优选地,根据图4示出的循环路径104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在每条循环路径104上设置多个预冷装置200,每个预冷装置200间隔的距离为冷库100的内部长度减去预冷装置200自身长度,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使得冷库100内始终至少有一个预冷装置200,具体而言,以某个特定的预冷装置200为例,当该预冷装置200的前端(静压箱组250侧面)位于冷库100的进入端102时,其前一个预冷装置200恰好位于冷库100中的预设位置;当该预冷装置200继续行进以至于该预冷装置200的后端(第一隔板231处)位于冷库100的进入端102时,其前一个预冷装置200恰好完全驶离冷库100的出口端103;当该预冷装置200继续行进并位于冷库100中的预设位置时,其后一个预冷装置200的前端恰好位于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待该预冷装置200中的切花完成预冷之后,下一个预冷装置200行进至该预设位置进行预冷。
优选地,预冷装置200在冷库100中的进入和驶出是同步进行的,即,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同时开启,位于预设位置的预冷装置200及其后一个预冷装置200同时行进,前一个预冷装置200驶出冷库100多少距离,后一个预冷装置200即驶入冷库100相同距离。
优选地,循环路径104上还设置有装载区105和卸载区106,若干个预冷装置200不断在循环路径104上运动,工作人员可在指定区域内将封装好的切花封装盒241进行装载,即,装载区105;工作人员可在指定区域内将预冷完成的切花封装盒241进行卸载保存。具体地,卸载区106在循环路径104上的位置距离冷库100的出口端103比装载区105在循环路径104上的位置距离冷库100的出口端103近,从而保证进入冷库100的预冷装置200总是装载有未预冷的切花封装盒241以及从卸载区106行至装载区105的预冷装置200总未装载任何切花封装盒241。
优选地,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的门大小与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大小相当。通过循环路径104的方式,工作人员无需再利用人力将预冷装置200从冷库100中推出或者将预冷装置200推入冷库100中,而是只需要在循环路径104的指定区域(装载区105、卸载区106)对预冷装置200内的装载箱组240进行装载或卸载即可,降低了人力消耗,节省了人力资源。此外,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的门设计得足够小,具体而言,门的大小只需要比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大小略大即可,而如果采用人力推动的方式,门的大小需要设计得足够大,从而避免人力推动时不能够精确将预冷装置200推入门内的缺陷,以及需要保证推动预冷装置200的工作人员也能够顺利进入冷库100内,而当门的大小比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大小大得多的情况下,在预冷装置200进出冷库100时,门与预冷装置200之间的空隙将变大,从而冷库100内的冷空气更容易从冷库100内流出,而冷库100外的热空气也更容易从外部进入冷库100内,从而在下一次预冷工作时,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将受到外部进入的热气体的影响。此外,通过循环路径104的设置,工作人员不需要进入冷库100内,在保证工作人员无需在低温环境的冷库100内工作的情况下,也保证了冷库100处于相对密封的空间,对内部的冷空气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避免外部的污染性物体进入冷库100内,在预冷时对切花造成污染。
优选地,循环路径104上的每个预冷装置200都安装有能够与冷风机101连接的控制模块300,具体地,冷风机101优先与距离最近的控制模块300连接,更具体地,冷风机101的信息处理单元会优先与信号最强的控制模块300连接,在若干个控制模块300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处于预设位置的控制模块300与冷风机101距离最近,由此,处于预设位置的预冷装置200的控制模块300会优先与冷风机101的信息处理单元连接。
优选地,循环路径104上的若干个预冷装置200的运动方式可以是由预冷装置200自行驱动的,也可以是由循环路径104协同驱动的。具体而言,所谓由预冷装置200自行驱动是指循环路径104的轨道或路面静止不动,由安装在预冷装置200内部的驱动装置驱动,在该种方式下,至少需要保证临近冷库100的预冷装置200的运动是同步的,即,冷库100中、冷库100出口、冷库100入口处的预冷装置200至少是同步运动的,从而才能够达到前述的冷库100中的预冷装置200无缝衔接的效果。所谓由循环路径104协同驱动是指所有循环路径104上的预冷装置200在特定的位置与循环路径104的轨道固定安装,即,按照预设距离布置的预冷装置200相对于循环路径104以及其他预冷装置200在循环路径104方向上是不可运动的,由循环路径104的驱动结构带动整个循环路径104以及循环路径104上的预冷装置200进行循环行进,并依次进入冷库100内部进行预冷。
优选地,循环路径104和/或预冷装置200的行进时间是由控制模块300确定的,控制模块300在控制预冷装置200行进时还会优先同步控制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的门开启,在冷库100的进入端102和出口端103的门完全开启的情况下,循环路径104和/或预冷装置200的运动才开始,从而保证循环路径104上的预冷装置200按照预设规律行进至冷库100中的预设位置。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会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参数控制冷风机101以及预冷装置200进行梯度预冷。梯度预冷是指针对切花温度的不同阶段控制冷风机101流入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与速率,在进一步加快预冷速度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于过度预冷导致切花冻伤。
具体地,梯度预冷至少能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降温阶段,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为预冷终温的一半,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速率为预设速度的2倍;第二阶段为中速降温阶段,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为预冷终温的四分之三,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速率为预设速率的1.5倍;第三阶段为缓慢降温阶段,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设置为预冷终温,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速率为预设速率;第四阶段为终止阶段,该阶段保持第一定向气流110的温度为预冷终温,并线性降低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速率,直至第一定向气流110的速率降为0m/s。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上至少有基于装载区105的工作人员在控制面板301上设定的预冷终温、初始温度以及预设速率。初始温度是指采摘完成后未去除田间热时的切花的温度;预设速率是未采用本申请的梯度预冷方式下的速率。具体地,控制面板301与控制模块300保持有线或无线连接,控制模块300获取控制面板301上工作人员设定的上述参数对预冷参数、预冷过程进行控制。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根据切花封装盒241内的实时温度对压差下的循环气流的梯度预冷阶段进行调节。具体而言,在切花封装盒241的出风口243或者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设置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通过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获取从切花封装盒241流出的气体的温度,近似判断切花封装盒241内的切花的实时温度。
优选地,预冷开始前,控制模块300到达预设位置与冷风机101进行连接,并根据预设终温将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调节至预设终温的一半,控制模块300驱动轴流风机221控制低压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压差,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的2倍,由此开始第一阶段的预冷。
优选地,当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检测到切花的实时温度为初始温度的一半时,控制模块300调整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的四分之三,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的1.5倍,由此开始第二阶段的预冷。
优选地,当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检测到切花的实时温度为初始温度的四分之一时,控制模块300调整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由此开始第三阶段的预冷。
优选地,当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检测到切花的实时温度为初始温度的八分之一时,控制模块300保持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逐步降低直至为0 m/s,由此为第四阶段的预冷。
优选地,本申请还根据热量传递规律准确判断切花达到预冷温度所需求的热量,通过对热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梯度预冷的预冷阶段进行控制。
优选地,控制模块300还能够通过计算热量变化准确控制梯度预冷的进行阶段。
具体地,控制模块300优先根据工作人员输入的预冷终温以及初始温度以及切花封装盒241内部的切花以及盒体空间的平均比热容计算出待预冷的切花从初始温度到预冷温度需要释放的热量,其中,平均比热容可以通过试验计算得到,对于采摘的切花而言,其初始温度不一定是相同的,但比热容的变化应当是相同的。
然后,控制模块300根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3以及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4获取第一定向气流110进入切花封装盒241时的温度以及流出切花封装盒241的温度计算出第一定向气流110吸收的热量,从而根据热量变化对预冷阶段进行控制。
对于第一定向气流110吸收的总热量,只需简单将不同阶段的进行叠加即可。
进而,控制模块300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对预冷阶段进行控制,具体过程为:
预冷开始前,控制模块300到达预设位置与冷风机101进行连接,并根据预设终温将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调节至预设终温的一半,控制模块300驱动轴流风机221控制低压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压差,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的2倍,由此开始第一阶段的预冷。
当控制模块300计算得之时,控制模块300调整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的四分之三,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的1.5倍,由此开始第二阶段的预冷。
当控制模块300计算得之时,控制模块300调整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为预设速率,由此开始第三阶段的预冷。
当控制模块300计算得之时,控制模块300保持冷风机101的制冷温度为预设终温,控制模块300调节轴流风机221的功率使得气流速率逐步降低直至为0m/s,由此为第四阶段的预冷。
由此,控制模块300通过热量交换规律对梯度预冷阶段进行控制,使得梯度变化更为准确,能够进一步提升梯度预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包括冷库(100),其特征在于,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能够置入所述冷库(100)中,所述冷库(100)在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
所述预冷装置(200)包括水箱层(210)、组件安装层(220)、控流装置(230)、装载箱组(240)以及静压箱组(250);
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100)顶部的冷风机(101)和所述预冷装置(200)搭载的静压箱组(250)限定,所述静压箱组(250)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
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101)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250)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101)的第二定向气流(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能够以循环路径(104)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转至所述冷库(100)内的预设位置,其中,
预设位置是指,所述预冷装置(200)的所述静压箱组(250)与所述冷风机(101)处于同一竖直方向;
预设规律是指,若干个所述预冷装置(200)顺序交替进入所述冷库(100)内并在所述冷库(100)中处于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顶部的组件安装层(220)至少安装有使得所述静压箱组(250)的低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轴流风机(221),所述组件安装层(220)内还安装有能够控制所述轴流风机(221)的控制模块(300),所述组件安装层(220)的底面贴合设置所述静压箱组(2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顶部还设置有所述水箱层(210),所述水箱层(210)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底面之间且远离所述静压箱组(250)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侧面并行配置的控流装置(230),所述控流装置(230)被所述预冷装置(200)的第一隔板(231)与第二隔板(234)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200)在所述水箱层(210)与所述组件安装层(220)的贴合处配置有与所述第二隔板(234)并行的第三隔板(251),所述第一隔板(231)、所述第二隔板(234)和所述第三隔板(25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送风口(232)、第二送风口(235)与第三送风口(252),所述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装置(230)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水箱层(210)连接的输水管,配置在所述控流装置(230)内部的用于对流经所述控流装置(230)的气体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与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控流装置(230)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34)与所述第三隔板(251)之间配置装载切花的装载箱组(240),所述装载箱组(240)由若干个切花封装盒(241)堆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花封装盒(241)的两端分别配置有进风口(242)与出风口(243),所述进风口(242)与所述第二隔板(234)的第二送风口(235)连通,所述出风口(243)与所述第三隔板(251)的第三送风口(25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组(240)与所述水箱层(210)之间设置有卷帘电机(212),所述卷帘电机(212)能够基于所述控制模块(300)的控制信号收卷和下放用于封闭所述切花封装盒(241)之间的空隙的密封帆布(213)。
10.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方法,提供冷库(100),其特征在于,将装载切花的预冷装置(200)置入所述冷库(100)中,所述冷库(100)在与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循环气流,其中,
所述预冷装置(200)包括水箱层(210)、组件安装层(220)、控流装置(230)、装载箱组(240)以及静压箱组(250);
所述循环气流由配置在所述冷库(100)顶部的冷风机(101)和所述预冷装置(200)搭载的静压箱组(250)限定,所述静压箱组(250)能够使得所述预冷装置(200)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压差;
所述循环气流包括从所述冷风机(101)流出并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所述预冷装置(200)的第一定向气流(110)以及从所述静压箱组(250)流出并流入所述冷风机(101)的第二定向气流(1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64339.6A CN116182472B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
CN202311056735.1A CN116878202A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循环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64339.6A CN116182472B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56735.1A Division CN116878202A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循环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82472A true CN116182472A (zh) | 2023-05-30 |
CN116182472B CN116182472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43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64339.6A Active CN116182472B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
CN202311056735.1A Pending CN116878202A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循环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56735.1A Pending CN116878202A (zh) | 2023-04-27 | 2023-04-27 | 一种循环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182472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27760U (zh) * | 2011-06-16 | 2012-02-0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果蔬压差预冷库 |
CN202286093U (zh) * | 2011-09-14 | 2012-07-04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分体式高湿压差预冷库 |
CN203290167U (zh) * | 2013-05-14 | 2013-11-20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可移动双壁面吸入式压差预冷通风装置 |
US20190053507A1 (en) * | 2017-07-18 | 2019-02-21 | Ningxia Zhongxi Jujube Industry Limited Co., Ltd. | Technology and device for fruit and vegetable phase-temperature precooling compatible multi-coupling anti-aging treatment |
CN208817824U (zh) * | 2018-08-27 | 2019-05-03 |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 |
CN209978468U (zh) * | 2019-05-15 | 2020-01-2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冷藏一体化装备 |
CN212029962U (zh) * | 2020-03-31 | 2020-11-27 | 天津德润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式差压预冷机 |
CN216644683U (zh) * | 2021-11-23 | 2022-05-31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切花压差预冷库 |
CN114667856A (zh) * | 2021-12-08 | 2022-06-2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切花预冷库 |
CN216886430U (zh) * | 2021-12-16 | 2022-07-05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 一种侧吸式压差预冷厢体装置 |
CN115962599A (zh) * | 2022-12-12 | 2023-04-14 | 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压差预冷箱及运输装置 |
-
2023
- 2023-04-27 CN CN202310464339.6A patent/CN116182472B/zh active Active
- 2023-04-27 CN CN202311056735.1A patent/CN1168782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27760U (zh) * | 2011-06-16 | 2012-02-0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果蔬压差预冷库 |
CN202286093U (zh) * | 2011-09-14 | 2012-07-04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分体式高湿压差预冷库 |
CN203290167U (zh) * | 2013-05-14 | 2013-11-20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可移动双壁面吸入式压差预冷通风装置 |
US20190053507A1 (en) * | 2017-07-18 | 2019-02-21 | Ningxia Zhongxi Jujube Industry Limited Co., Ltd. | Technology and device for fruit and vegetable phase-temperature precooling compatible multi-coupling anti-aging treatment |
CN208817824U (zh) * | 2018-08-27 | 2019-05-03 |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冷水冷双级预冷系统 |
CN209978468U (zh) * | 2019-05-15 | 2020-01-2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冷藏一体化装备 |
CN212029962U (zh) * | 2020-03-31 | 2020-11-27 | 天津德润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式差压预冷机 |
CN216644683U (zh) * | 2021-11-23 | 2022-05-31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切花压差预冷库 |
CN114667856A (zh) * | 2021-12-08 | 2022-06-2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切花预冷库 |
CN216886430U (zh) * | 2021-12-16 | 2022-07-05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 一种侧吸式压差预冷厢体装置 |
CN115962599A (zh) * | 2022-12-12 | 2023-04-14 | 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压差预冷箱及运输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8202A (zh) | 2023-10-13 |
CN116182472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54291A (en) | Multi-bay system for the forced air postharvest conditioning of agricultural crops | |
US5965185A (en) | Transportable and size-adjustable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air flow control units for ripening of fresh produce | |
EP0742887B1 (en) | Method of transporting or storing perishable produce | |
CN205071993U (zh) | 一种高湿变风量压差预冷装置 | |
CN113892362B (zh) | 一种切花保鲜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216886430U (zh) | 一种侧吸式压差预冷厢体装置 | |
CN110068188A (zh) | 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冷藏一体化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 |
US6901768B1 (en) | Environmentally controlled storage and ripening apparatus | |
CN105145797A (zh) | 一种高湿变风量压差预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436581A (zh) | 一种基于剩余冷量预测的多模式蓄冷保鲜运输箱控制系统 | |
CN105901117A (zh) | 移动式果蔬双温区压差预冷装置及方法 | |
CN116182472B (zh) | 一种移动式切花压差预冷系统及方法 | |
CN216644683U (zh) | 一种切花压差预冷库 | |
CN110588291A (zh) | 一种预冷及冷藏一体式智能运输车 | |
CN209978468U (zh) | 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冷藏一体化装备 | |
CN2647780Y (zh) | 气调保鲜冷藏箱 | |
CN210851964U (zh) | 一种预冷及冷藏一体式智能运输车 | |
CN211012054U (zh) | 立体冷库预冷装置 | |
CN111248254A (zh) | 一种移动式果蔬批量预冷装置及方法 | |
CN217465143U (zh) | 一种带有盖板结构的鲜玉米输送预冷池 | |
CN218999427U (zh) | 果蔬预冷系统及果蔬贮藏设备 | |
CN210809083U (zh) | 一种移动式压差预冷装置 | |
CN110736290A (zh) | 一种智能化柑橘脱绿、冷藏两用库 | |
CN110762932A (zh) | 立体冷库预冷装置 | |
CN220397900U (zh) | 一种无菌快速预冷与贮藏一体化装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