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6488A -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6488A
CN116176488A CN202310464618.2A CN202310464618A CN116176488A CN 116176488 A CN116176488 A CN 116176488A CN 202310464618 A CN202310464618 A CN 202310464618A CN 116176488 A CN116176488 A CN 116176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late
main block
safety bel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46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6488B (zh
Inventor
闫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l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l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64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6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6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6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6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6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belt tension during us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涉及汽车配件设备领域,其包括压力传感器、下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所述下调节组件包括下夹持单元,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垫体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垫体单元上用来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所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能够与车辆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上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拉伸单元,所述拉伸单元能够驱使上夹持单元远离固定单元,且所述拉伸单元与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车辆的安全带上来对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进行小幅度自行调节,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是保护驾驶员或者乘客的重要配件。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上车必须佩戴安全带。目前的安全带使用时均是将位于座椅一侧安全带上的挂环拉至座椅另外一侧,然后用配套的挂钩勾住该挂环。此时安全带和人员紧贴,从而有效地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但是由于安全带处于张紧状态,使用者佩戴安全带的感觉并不舒服,特别是在长时间行驶的情况下,身体与安全带接触的位置容易因安全带的紧贴而导致皮肤被摩擦,进而产生不适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中国专利CN211308487U曾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系统和车辆,且该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安全带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并使该压力传感器能够抵压用户的胸部;同时通过控制器电连接该压力传感器和用于对所述安全带进行卷收或释放的卷收机构,这样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压力值控制卷收机构释放或卷收所述安全带,从而灵活地调整安全带的松紧状态,以使安全带对用户的束缚效果更加舒适。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虽然上述安全带系统能够解决安全带舒适性问题,但上述安全带系统只适用于一开始装配有上述卷收机构的车辆。故对于现有车辆而言,使用者除非将已装配的安全带系统中的卷收机构换为上述安全带系统中的卷收机构,否则还是无法自行调整安全带松紧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并使其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车辆的安全带上来对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进行小幅度自行调节,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无需对车辆进行大幅改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包括压力传感器,其还包括用来夹持在安全带上与使用者胸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下调节组件,以及用来夹持在安全带上与车辆内部侧壁所设安全带吊环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上调节组件;所述下调节组件包括下夹持单元,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垫体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垫体单元上用来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所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能够与车辆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上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拉伸单元,所述拉伸单元能够驱使上夹持单元远离固定单元,且所述拉伸单元与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
这样当安全带上安装有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时,其可以先根据压力传感器判断安全带的使用状态,然后再根据安全带的使用状态控制拉伸单元进行对应的动作,从而使上夹持单元沿远离固定单元的方向移动,并随上夹持单元的移动将安全带从汽车的内壁中略微拉出一小段,进而减轻安全带使用者在体感上所感受到的安全带束缚力。另外,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时,可直接通过下夹持单元将整个下调节组件夹持在安全带上与使用者胸部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单元将整个上调节组件安装在车辆内部侧壁上与安全带吊环所对应的位置处,并通过上夹持单元对安全带上部与车辆内部侧壁所设安全带吊环相对应的位置处进行夹持,无需对车辆内部的安全带系统进行大改动,进而减少车主的改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单元包括下主块和下夹板,所述下主块的一侧连接垫体单元,所述下主块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螺栓;所述下夹板位于下主块远离垫体单元的一侧,所述下夹板的板体设置有与下主块上所设螺栓相对应的螺栓安装孔;所述下主块上所设的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安装孔后连接有紧固件;并通过紧固件与螺栓之间的配合将下主块和下夹板紧密贴合在一起,以保证下主块和下夹板能够将安全带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上朝向下主块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凸台,任意相邻的两个条状凸台之间都留有间隔;所述下主块上朝向下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下插板,所述下插板的数量比条状凸台的数量少一个,且所述下插板均能够嵌入到下夹板上对应的间隔内;从而通过条状凸台与下插板之间的配合增加下夹持单元与夹持在下夹板和下主块之间的安全带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垫体单元包括长条状的垫体,所述垫体的一侧与下主块固定连接,所述垫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垫板上用来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并对使用者与安全带之间的压力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垫体为气囊,所述垫体的进排气口设置在下主块内部,所述下主块的一侧设置有下气泵,所述下主块的内部设置连通气道,所述连通气道连通下气泵与垫体,从而形成垫体的进排气通路。这样本发明可通过下气泵控制垫体的膨胀程度,以使其适应使用者的身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穿过汽车的内壁后依次连接固定螺母、拉伸单元。这样当需要将本装置中的固定单元安装在汽车的内壁上时,可先将汽车内壁上作为内饰的内板取下,再在上面开通孔,并使通孔的孔径与固定螺栓的外径相对应;然后将固定板置于内板朝向车外壳的一侧,并将固定螺栓穿过通孔,随后再在内板远离车外壳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母将固定螺栓和固定板固定,进而将整个固定单元安装在汽车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单元包括支撑板和推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固定单元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上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连接上夹持单元,所述推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推板上,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抵接,且所述推杆能够驱使推板和支撑板相互远离,进而改变上夹持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的距离,并将安全带从汽车的内壁中略微拉出一小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通过易断裂件与固定单元连接,这样在突发情况下,本发明可通过易断裂件的断裂将固定单元与拉伸单元分离,进而保证安全带能够处于张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单元包括上主块,所述上主块的一侧与推板上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球铰连接,所述上主块另一侧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上主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驱使上主块和上夹板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以保证上主块和上夹板能够将安全带夹紧或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单元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辊,所述两个转辊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转辊的辊轴设置有用来检测该转辊是否发生转动的转动检测传感器,所述转动检测传感器与拉伸单元通信连接。这样本发明可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转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安全带的使用状态进行双重判断,以确保伸缩杆和推杆的运动时机准确、有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时,可直接通过下夹持单元将整个下调节组件夹持在安全带上与使用者胸部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单元将整个上调节组件安装在车辆内部侧壁上与安全带吊环所对应的位置处,并通过上夹持单元对安全带上部与车辆内部侧壁所设安全带吊环相对应的位置处进行夹持,无需对车辆内部的安全带系统进行大改动,进而减少车主的改动成本;其次,当安全带上安装有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时,其可以先根据压力传感器判断安全带的使用状态,然后再根据安全带的使用状态控制拉伸单元进行对应的动作,从而使上夹持单元沿远离固定单元的方向移动,并随上夹持单元的移动将安全带从汽车的内壁中略微拉出一小段,进而减轻安全带使用者在体感上所感受到的安全带束缚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下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调节组件;11、垫体单元;111、垫体;112、垫板;12、下夹持单元;121、下主块;122、下夹板;123、条状凸台;13、下气泵;2、上调节组件;21、固定单元;211、固定板;212、固定螺栓;213、固定螺母;22、上夹持单元;221、上主块;222、上夹板;223、伸缩杆;23、拉伸单元;231、支撑板;232、弹性件;233、推板;234、推杆;24、上气泵;25、转动辊组;251、转辊;252、固定架;253、活动架;254、转动检测传感器;100、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包括能够夹持在安全带100的带体上的下调节组件1和上调节组件2;且在使用时,所述下调节组件1用来夹持在安全带100上靠近使用者胸部的位置处,所述上调节组件2用来夹持在安全带100上靠近车辆内部侧壁所设安全带吊环的位置处,并将其设置在车辆所设安全带吊环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3、图6、图7所示,所述下调节组件1包括下夹持单元12和垫体单元11、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下夹持单元12包括下主块121和下夹板122,而且所述下主块121的一侧连接垫体单元11,所述下主块12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螺栓;所述下夹板122位于下主块121远离垫体单元11的一侧,而且所述下夹板122的板体上设置有与下主块121上所设螺栓相对应的螺栓安装孔,这样本实施例1可通过紧固件、下主块121上所设的螺栓与下夹板122上所设的螺栓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将下主块121、下夹板122贴紧固定在一起。
另外,作为优选,本实施例1还在所述下夹板122上朝向下主块12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凸台123,且两个条状凸台12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在所述下主块121上朝向下夹板122的一侧设置有下插板,并使所述下插板与两个条状凸台123之间的间隔相对设置,所述下插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两个条状凸台123之间的距离,这样当下夹板122和下主块121相互靠拢时,下插板可嵌入至两个条状凸台123之间所设的间隔内,从而增加下夹持单元12与夹持在下夹板122和下主块121之间的安全带100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在下夹持单元12的夹持过程中,下夹持单元12在初次安装完毕后,其始终保持常态的夹持状态。
所述垫体单元11包括长条状的垫体111,所述垫体111采用弹性材质制作,且所述垫体111的一侧与下主块121固定连接,所述垫体111远离下主块121的一侧设置有垫板112,所述垫板112为直径大于垫体111宽度的圆板,而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垫板112上远离垫体111的一侧。
另外,当所述垫体111优选采用弹性材质制作的气囊时,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垫体111的进排气口设置在下主块121内部,同时在下主块121的一侧设置下气泵13,在下主块121的内部设置连通气道,并通过连通气道使下气泵13与垫体111连通,从而形成垫体111的进排气通路。这样本实施例1可通过下气泵13控制垫体111的膨胀程度,以使其适应使用者的身形。
如图4、图5、图8所示,所述上调节组件2包括用来与车辆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单元21,所述固定单元21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夹持安全带100的上夹持单元22,所述固定单元21与上夹持单元22之间连接有拉伸单元23,且所述拉伸单元23能够驱使上夹持单元22朝远离固定单元21的方移动。
具体地,所述固定单元21包括固定板211,所述固定板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212,所述固定螺栓212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13,而且当所述固定单元21安装在汽车的内壁上时,所述汽车内壁上对应的板体夹持在固定板211和固定螺母213之间。这样当需要将本装置中的固定单元21安装在汽车的内壁上时,可先将汽车内壁上作为内饰的内板取下,再在上面开通孔,并使通孔的孔径与固定螺栓212的外径相对应;然后将固定板211置于内板朝向车外壳的一侧,并将固定螺栓212穿过通孔,随后再在内板远离车外壳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母213将固定螺栓212和固定板211固定,进而将整个固定单元21安装在汽车的内壁上。
所述拉伸单元23包括支撑板231,所述支撑板231的一侧与固定螺栓212上远离固定板211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231的另一侧连接有弹性件232,所述弹性件232上远离支撑板2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33。所述推板233远离弹性件232的一侧连接上夹持单元22;所述推板233的板体上设置有推杆234,所述推杆234优选采用气动推杆。具体地,所述推杆234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且所述推杆234的固定杆与推板233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34的活动杆贯穿推板233后朝向支撑板231设置。这样本实施例1可通过推杆234和弹性件232控制推板233,以及连接在推板233上的上夹持单元22靠近支撑板231或远离支撑板231,从而实现调整上夹持单元22与固定单元21之间距离的目的。
此外,所述弹性件232既可选用弹簧,也可以波纹杆等具备伸缩性和可弯特性的同类连接件。所述支撑板231与固定螺栓212之间优选采用易断裂件进行连接,而且所述易断裂件可以采用任意一种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结构,例如带有开槽的螺杆。
此时,当所述支撑板231与固定螺栓212之间通过带有开槽的螺杆等易断裂件进行连接时,本实施例1可在支撑板231的端部固定安装易断裂件,并在易断裂件上远离支撑板231的一段设置外螺纹;同时在固定螺栓212的端部开设与易断裂件端部所设外螺纹相对应的螺孔,并使支撑板231上所设的易断裂件与固定螺栓212上所设的螺孔螺纹连接。这样当驾驶人员固定好安全带100,且本实施例1设置在下调节组件1中的压力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获取到稳定的结果后,可先控制上夹持单元22夹紧安全带100,然后再驱使推杆234的活动杆向靠近支撑板231的方向运动,随后当推杆234的端部抵在支撑板231的板体上后,由于支撑板231相对汽车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推杆234能够带动推板233沿远离支撑板231的方向运动一小段距离;同时,由于此时的上夹持单元22已经夹紧安全带100了,在推杆234的作用下,以及在之前安全带100固定基础上,本实施例1能够通过推板233和上夹持单元22的移动再将安全带100从汽车的内壁中略微拉出一小段,进而减轻安全带100使用者在体感上所感受到的安全带100束缚力;而且这一小段的距离变化,并不影响安全带100的正常使用。
另外,当汽车出现紧急状况时,使用者身体依然会带动安全带100极速运动,并瞬间给安全带100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此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施加的力不足以让易断裂件发生断裂,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1依靠上调节组件2自身便可拉住安全带100,确保安全带100对使用者的保护效果。另外一种情况是施加给安全带100的力让易断裂件直接断开,那么在安全带100自身所设的止停结构作用下,安全带100同样可以起到对使用者的保护作用。
如图5、图8所示,所述上夹持单元22包括上主块221,所述上主块221的一侧与推板233上远离支撑板231的一侧球铰连接,所述上主块221另一侧设置有上夹板222,且所述上夹板222与上主块221之间连接有伸缩杆223,所述伸缩杆223优选采用气动伸缩杆,而且所述伸缩杆223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上夹板222上,所述伸缩杆22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上主块221上;所述上夹板222上远离上主块221的一侧设置有上气泵24,所述上气泵24通过电磁阀和管路分别与伸缩杆223和推杆234连通,并形成气动控制通路。同时,所述上气泵24还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并形成控制回路一。这样在采用本实施例1中的上夹持单元22对安全带100进行夹持时,本实施例1可先将固定单元21和上夹持单元22中的上主块221连接好,随后将安全带100放在上主块221一侧;最后再将伸缩杆223的活动端和上主块221固定连接,并使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分别夹持在安全带100的两侧,进而完成上夹持单元22的安装。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上主块221与上夹板222之间还设置有与下主块121和下夹板122之间所设啮合结构相同的啮合结构。即所述上夹板222上靠近上主块的一侧也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凸台,且所述上夹板222上所设的两个条状凸台之间也留有间隔;所述上主块221上靠近上夹板222的一侧也设置有上插板,且所述上主块221上所设上插板的位置与上夹板222上所设两个条状凸台之间的间隔相对设置;当上主块221和上夹板222相互靠拢时,所述上主块221上所设的上插板能够嵌入到上夹板222上所设两个条状凸台之间所设的间隔内,从而增加整个上夹持单元22与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之间所夹持的安全带10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此外,在上夹持单元22的夹持过程中,本实施例1还可通过上气泵24调整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上夹持单元22的夹持状态。具体地,当压力传感器反馈结果为几乎不受压时,本实施例1可驱使上气泵24向伸缩杆223内输出气流,从而使伸缩杆223伸长,进而使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不夹紧安全带100,且此状态下安全带100可以随意拉伸,从而对应安全带100未使用的状态。反之,当使用者将安全带100绑好后,此时垫板112与人体胸部接触,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受压,故当压力传感器反馈到一定时间周期内所受压力稳定后,则驱使上气泵24排气,从而使伸缩杆223收缩,进而使上夹持单元22夹紧安全带100。另外,当需要松开安全带100时,即当使用者通过按压座椅一侧的卡扣松开安全带100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降低近乎为零,则本实施例1可对应的控制上夹持单元22释放对安全带100的夹持,从而令安全带100正常回缩入车辆侧壁内。
实施例2
因为考虑到使用者的性别、体型等多方面因素均不相同,单纯依靠压力传感器作为上夹持单元22的反馈不一定足以确保上夹持单元22对夹紧安全带100的时机判定,因此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更优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而且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在上主块的上侧额外增设了转动辊组25。
具体地,如图5、图8所示,所述转动辊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转辊251,所述两个转辊251通过转辊架设置在上主块的上方,且所述两个转辊251之间的缝隙与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之间的缝隙相对设置。
所述转辊架包括固定设置在上主块221上方的固定架252,所述固定架252水平一侧设置有活动架253,且所述两个转辊251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52和活动架253上,所述活动架253上朝向固定架252的一侧设置水平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架252上朝向活动架253的一侧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对应的插杆插接,且所述插杆外套设的弹簧位于活动架253与固定架252之间,从而使上述两个转辊251能够对安全带100进行辅助夹持。
另外,本实施例2还在其中一个转辊251的辊轴上同轴设置有用来检测该转辊251是否发生转动的转动检测传感器254,并将所述转动检测传感器254与上气泵24电连接,从而形成控制回路二。
这样在前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初始状态下上夹板222和上主块221维持在不夹紧安全带100的状态,且使用者开始拉出安全带100时,由于安全带100夹持在两个转辊251之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转辊251会随着安全带100的拉伸而发生转动,因此此时转动检测传感器254会获取转辊251开始转动的信号,从而获知记录信号一;而当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稳定,且一定时间周期内,转动检测传感器254检测到转辊251静止时,所述转动检测传感器254会反馈信号给设置在上主块221内的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驱动上气泵24进行抽气动作,从而令伸缩杆223进行收紧动作,进而使上夹持单元22夹紧安全带100。而且在此夹紧过程中,本实施例2可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转动检测传感器254的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双重判断,以确保上夹持单元22中上气泵24的启动时机准确、有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夹持在安全带上与使用者胸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下调节组件,以及用来夹持在安全带上与车辆内部侧壁所设安全带吊环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上调节组件;所述下调节组件包括下夹持单元,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垫体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垫体单元上用来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所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能够与车辆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上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拉伸单元,所述拉伸单元能够驱使上夹持单元远离固定单元,且所述拉伸单元与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单元包括下主块和下夹板,所述下主块的一侧连接垫体单元,所述下主块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螺栓;所述下夹板位于下主块远离垫体单元的一侧,所述下夹板的板体设置有与下主块上所设螺栓相对应的螺栓安装孔;所述下主块上所设的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安装孔后连接有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上朝向下主块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凸台,任意相邻的两个条状凸台之间都留有间隔;所述下主块上朝向下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下插板,所述下插板的数量比条状凸台的数量少一个,且所述下插板均能够嵌入到下夹板上对应的间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单元包括长条状的垫体,所述垫体的一侧与下主块固定连接,所述垫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垫板上用来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为气囊,所述垫体的进排气口设置在下主块内部,所述下主块的一侧设置有下气泵,所述下主块的内部设置连通气道,所述连通气道连通下气泵与垫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穿过汽车的内壁后依次连接固定螺母、拉伸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单元包括支撑板和推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固定单元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通过弹性件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上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连接上夹持单元,所述推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推板上,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抵接,且所述推杆能够驱使推板和支撑板相互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通过易断裂件与固定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单元包括上主块,所述上主块的一侧与推板上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球铰连接,所述上主块另一侧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上主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驱使上主块和上夹板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单元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辊,所述两个转辊相对设置,且其中一个转辊的辊轴设置有用来检测该转辊是否发生转动的转动检测传感器,所述转动检测传感器与拉伸单元通信连接。
CN202310464618.2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Active CN116176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4618.2A CN116176488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4618.2A CN116176488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6488A true CN116176488A (zh) 2023-05-30
CN116176488B CN116176488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44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4618.2A Active CN116176488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64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7743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
JP2020062984A (ja) * 2018-10-18 2020-04-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ウェビング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11308487U (zh) * 2019-10-25 2020-08-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系统和车辆
CN215262826U (zh) * 2021-04-29 2021-12-2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汽车安全带加工用可双向位移的抗拉性能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7743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
JP2020062984A (ja) * 2018-10-18 2020-04-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ウェビング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11308487U (zh) * 2019-10-25 2020-08-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系统和车辆
CN215262826U (zh) * 2021-04-29 2021-12-2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汽车安全带加工用可双向位移的抗拉性能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RI, H; WODECKI, J; ZIETEK, B; ZIMROZ, R: "Inspection Robotic UGV Platform and the Procedure for an Acoustic Signal-Based Fault Detection in Belt Conveyor Idler", 《ENERGIES》, pages 22 *
曾心远,张正华,钱锦: "驾乘人驾乘人员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设", 《无线电工程》, pages 853 - 85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6488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7696B2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nd method
CN1769099A (zh) 乘员保护装置
US8353526B2 (en) Air bag assembly with air bag guide secured by multiple fasteners
US20090094807A1 (en) Seatbelt buckle apparatus
US20040046382A1 (en) Seat belt pretensioner
CN116176488B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US74586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ably positioning a restraint 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US10071705B2 (en) Seat belt assist device, and vehicular seat
US4550951A (en) Momentum responsive vehicle shoulder harness latch
JPH0777863B2 (ja) 車両のシ−トベルト装置
KR20120071996A (ko) 안전벨트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2127871A (ja)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乗員判断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密着度センサ
EP2081794B1 (en) Child-seat belt tensioner
JPH06270761A (ja) シートベルト張力調整装置
KR100265963B1 (ko) 자동 시트 벨트
CN210437149U (zh) 一种防欺骗式垃圾车安全行驶用安全带组件
JP2007137177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930002014Y1 (ko) 자동차용 안전벨트 고정장치
KR0157839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벨트 텐션 조절장치
JP2011240746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200148255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 벨트
JP5456624B2 (ja) ウェビング装着機構
JP2011016480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200240653Y1 (ko) 자동차 안전벨트의 조임 방지장치
JP200419613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