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5747A -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5747A
CN116175747A CN202310181239.2A CN202310181239A CN116175747A CN 116175747 A CN116175747 A CN 116175747A CN 202310181239 A CN202310181239 A CN 202310181239A CN 116175747 A CN116175747 A CN 11617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vibrating
concrete
sliding
form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12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益顺
李相厚
王忠文
宋若文
宋军
姜明坤
刘俊杰
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812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5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5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1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 B28B7/18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the holes passing completely through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 B28B1/045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combined with vibrating or jo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9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directly acting on the material, e.g. by core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or elements act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16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 B28B7/168Moulds for making shaped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open to the surface, e.g. with blind holes for holders or similar hollow articles, e.g. vaults, sewer p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箱涵立式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成型装置包括底模板、侧模板和内模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机构沿平行底模板的方向移动,移动机构沿垂直底模板方向移动实现振捣机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拉合机构运动带动脱模机构控制第一连接架带动内模板沿垂直底模板方向移动;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置搭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成型;装置脱模;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进行移动,使振捣机构进行移动振捣,实现混凝土的充分振捣,避免了混凝土出现振捣不充分,脱模机构和拉合机构的相互配合,同时完成侧模板和内模板的脱模,使脱模更加方便,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涵立式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制成,通常有现场浇筑和预制安装两种生产方式,预制又分卧式成型和立式成型两种方式,而箱涵立式成型时,一般会使用成型模具,而成型模具一般包括下模具、侧模具和内模具,由这三种模具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从而用混凝土进行浇筑。
而现有的成型模具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2122077678.8中就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的成型模具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拼接,从而使侧模具、下模具和内模具形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模具的重量较重,且每个模具之间是通过螺栓固定,所以该模具在拼接时费时费力,继而导致了产品在生产时效率降低;而在专利号为:CN202121813955.0中也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该技术方案中提到了,由于模具和箱涵的贴合,所以当箱涵脱模时,极其不便,所以设计了铰链连接的模具,但是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脱模的过程中仅仅只能对侧模进行脱落,由于内模位于箱涵的内部,所以导致了内模无法快速进行脱出,继而导致了设备在使用时候存在着局限性,且由于箱涵在浇筑时,一般需要人工进行振捣,人工振捣时,不紧效率缓慢,且费时费力,而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均未解决人工振捣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费时费力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发明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的使用,使成型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包括底模板、侧模板和内模板,
侧模板转动设置在底模板上且包围内模板,内模板和底模板之间形成填充腔;侧模板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振捣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机构沿平行底模板的方向移动,移动机构沿垂直底模板方向移动实现振捣机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内模板设置在底模板上,内模板内设置第一连接架,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设置拉合机构和脱模机构,脱模机构一端连接侧模板,脱模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架,拉合机构运动带动脱模机构控制第一连接架带动内模板沿垂直底模板方向移动。
作为优化,拉合机构位于底模板上,拉合机构设有四个,并且四个拉合机构分别连接四块侧模板,每个拉合机构都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和液压杆,第一滑槽垂直驱动机构长度方向开设在侧模板上,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液压杆杆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滑块上,液压杆缸端铰接在底模板上。
作为优化,脱模机构设有两个,每个脱模机构均包括第二滑块、两个活塞机构、集气箱和气管,集气箱设在底模板上,底模板上设置第二连接架,两个活塞机构分别通过气管与集气箱相连,一个活塞机构的固定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在底模板和第二连接架;两个侧模板上分别垂直驱动机构长度方向开设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另一个活塞机构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底模板和第二滑块上。
作为优化,活塞机构包括固定壳、滑动杆和推动块,滑动杆滑动设置在固定壳内,滑动杆位于固定壳内的一端设置推动块,固定壳远离滑动杆的一端通过气管与集气箱相连。
作为优化,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块、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
两个支撑块间隔设置在侧模板上;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块和一个驱动电机,螺纹杆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上,螺纹杆上螺纹连接螺纹块,驱动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块上,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螺纹杆的一端;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锥形齿,锥形齿设置在安装驱动电机的螺纹杆上,并且锥形齿位于螺纹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相邻螺纹杆之间通过锥形齿活动啮合。
作为优化,移动机构包括滑动壳、移动组件和复位组件;
滑动壳滑动设置在螺纹块外侧;
复位组件包括弹簧和限位杆,弹簧套装在限位杆上,且弹簧两端分别端设置在滑动壳顶部和螺纹块上;
移动组件包括滑轮和凸块,滑轮由驱动机构带动能够沿凸块沿平行底模板的方向移动,滑轮设置在滑动壳底面,凸块设置在侧模板上,凸块前端呈波纹形,凸块后端呈水平,凸块水平端高度高于波纹端高度。
作为优化,振捣机构包括振动电机和震动棒,振动电机设置在滑动壳上,振动电机输出端连接震动棒。
作为优化,相邻的两个侧模板上分别设置卡条和卡槽,卡条与卡槽卡接;底模板上设置限位块,内模板活动设在限位块上。
一种适用于上述任意一项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置搭建;
控制拉合机构,使拉合机构控制四个侧模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四个侧模板相互靠近,随后将内模板放置在四个侧模板之间,此时立式成型装置搭建完成;
步骤二:混凝土浇筑;
向四个侧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放置钢筋骨架,随后向其内部加入混凝土,并且同时控制驱动机构进行工作,继而使移动机构进行移动;
步骤三:混凝土成型;
随着混凝土的注入,移动机构带动振捣机构进行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对注入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继而完成混凝土的浇筑;驱动机构停止工作,移动机构和振捣机构也停止工作;
步骤四:装置脱模;
当混凝土成型养护至规定强度后,控制拉合机构将侧模板打开,此时脱模机构同时工作,即在将侧模板打开的同时将内模板推出进行脱模。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拉合机构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侧模板进行组装时,不必使用螺栓等零件进行固定,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型模具,从而减少了人工的使用,而当成型装置完成预制箱涵的成型后,脱模机构和拉合机构的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可同时完成侧模板和内模板的脱模,继而使预制箱涵在脱模时更加的方便,避免了在脱模时只能进行侧模板脱模,而不能进行内模板脱模,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节省人力成本,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工作效率。
2.成型装置在浇筑混凝土时,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进行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进行移动振捣,当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移动时,移动机构中的滑轮和凸块进行接触,由于凸块呈波浪形,所以当振捣机构在振捣时,可进行深浅同步振捣,继而避免了混凝土在振捣时出现振捣不充分,从而导致产品的质量降低的问题,而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在使用时不必使用人力进行振捣,即可完成混凝土的充分振捣,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加快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前侧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侧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机构和拉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前侧视角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振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侧模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底模板;2、侧模板;3、卡条;4、卡槽;5、限位块;6、内模板;7、第一连接架;8、拉合机构;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液压杆;12、脱模机构;13、第二滑槽;14、第二滑块;15、活塞机构;16、固定壳;17、滑动杆;18、推动块;19、集气箱;20、气管;21、驱动机构;22、支撑块;23、螺纹杆;24、驱动电机;25、锥形齿;26、移动机构;27、螺纹块;28、滑动壳;29、弹簧;30、限位杆;31、滑轮;32、凸块;33、振捣机构;34、振动电机;36、震动棒,37、第二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包括底模板1、侧模板2和内模板6,
侧模板2转动设置在底模板1上且包围内模板6,内模板6和底模板1之间形成填充腔;侧模板2上设置驱动机构21,驱动机构21上设置移动机构26,移动机构26上设置振捣机构33,驱动机构21驱动移动机构26沿平行底模板1的方向移动,移动机构26沿垂直底模板1方向移动实现振捣机构33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内模板6设置在底模板1上,内模板6内设置第一连接架7,底模板1和侧模板2之间设置拉合机构8和脱模机构12,脱模机构12一端连接侧模板2,脱模机构12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架7,拉合机构8运动带动脱模机构12控制第一连接架7带动内模板6沿垂直底模板1方向移动。
工作时,控制侧模板2两侧的拉合机构8,使拉合机构8中的零件带动侧模板2进行转动,当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时,四个侧模板2和底模板1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此时将内模板6放置在四个侧模板2之间,从而使四个侧模板2和内模板6形成一个箱涵形状,此时脱模机构12复位,随后打开驱动机构21,使驱动机构21控制移动机构26进行移动,继而使移动机构26带动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随后向箱涵凹槽内注入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注入,驱动机构21带动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浇筑;当混凝土成型养护至规定强度后,再次控制拉合机构8,使四个侧模板2远离,当侧模板2远离时,侧模板2挤压脱模机构12,将内模板6推出预制箱涵内部,从而使侧模板2和内模板6同时脱离预制箱涵,继而成型装置完成成型,从而重复进行工作;本发明驱动机构21带动移动机构26进行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振捣,驱动机构21和移动机构26的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在使用时不必使用人力进行振捣,即可完成混凝土的充分浇筑,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加快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拉合机构8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侧模板2进行组装时,不必使用螺栓等零件进行固定,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型模具,从而减少了人工的使用,而当成型装置完成箱涵的成型后,脱模机构12和拉合机构8的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可同时完成侧模板2和内模板6的脱模,继而使预制箱涵在脱模时更加的方便,避免了在脱模时只能进行侧模板2脱模,而不能进行内模板6脱模,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节省人力成本,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工作成型效率。
本实施例中,拉合机构8位于底模板1上,拉合机构8设有四个,并且四个拉合机构8分别连接四块侧模板2,每个拉合机构8都包括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和液压杆11,第一滑槽9垂直驱动机构21长度方向开设在侧模板2上,第一滑块10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9内,液压杆11杆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滑块10上,液压杆11缸端铰接在底模板1上;工作时,控制液压杆11伸长,从而使液压杆11推动第一滑块10在第一滑槽9中滑动,继而使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而当液压杆11收缩时,液压杆11带动第一滑块10在第一滑槽9中向下移动,从而使四个侧模板2相互远离,当侧模板2相互远离时,预制箱涵完成脱模,成型装置中的各个零件箱配合,使成型装置在使用时减少人力的使用,不必多步骤进行拼接,即可完成模具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脱模机构12设有两个,每个脱模机构12均包括第二滑块14、两个活塞机构15、集气箱19和气管20,集气箱19设在底模板1上,底模板1上设置第二连接架37,两个活塞机构15分别通过气管20与集气箱19相连,一个活塞机构15的固定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在底模板1和第二连接架37;两个侧模板2上分别垂直驱动机构21长度方向开设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3内,另一个活塞机构15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底模板1和第二滑块14上;工作时,当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时,其中一个活塞机构15带动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3中滑动,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从而使侧模板2拉动与第二滑块14相连的活塞机构15,当该活塞机构15受到拉动时,与第二连接架37相连的活塞机构15中的气体进入到与第二滑块14相连的活塞机构15中,当成型装置完成浇筑时,四个侧模板2相互远离,从而使侧模板2挤压与第二滑块14相连的活塞机构15,当该活塞机构15受到挤压时,此时气体经过集气箱19和气管20进入到另外一个活塞机构15中,当气体进入到另外一个活塞机构15中时,另外一个活塞机构15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活塞机构15以第二连接架37为支点,推动第一连接架7上移,继而使内模板6向上移动,完成内膜板6和侧模板2的脱模;通过拉合机构8和脱模机构12的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完成浇筑时,可快速的对内模板6和侧模板2进行脱模,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模具的脱离效率,从而节省了人力的使用,加快了脱模效率。
本实施例中,活塞机构15包括固定壳16、滑动杆17和推动块18,滑动杆17滑动设置在固定壳16内,滑动杆17位于固定壳16内的一端设置推动块18,固定壳16远离滑动杆17的一端通过气管20与集气箱19相连;一个活塞机构15中的滑动杆17在固定壳16中滑动,从而使固定壳16中的气体通过气管20与集气箱19进入另一个活塞机构15中。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1包括支撑块22、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
两个支撑块22间隔设置在侧模板2上;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螺纹杆23、螺纹块27和一个驱动电机24,螺纹杆23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22上,螺纹杆23上螺纹连接螺纹块27,驱动电机24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块22上,驱动电机24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螺纹杆23的一端;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锥形齿25,锥形齿25设置在安装驱动电机24的螺纹杆23上,并且锥形齿25位于螺纹杆23远离驱动电机24的一端,相邻螺纹杆23之间通过锥形齿25活动啮合;工作时,打开驱动电机24,使驱动电机24带动其中一个螺纹杆23转动,当其中一个螺纹杆23转动时,螺纹杆23一端安装的锥形齿25带动另一个锥形齿25转动,此时多个锥形齿25同时转动,继而使多个螺纹杆23同时转动,此时螺纹杆23上螺纹连接的移动机构26进行工作,从而使振捣机构33同步工作;通过驱动机构21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驱动机构21可进行反复的运动,继而使振捣机构33可完成多次振捣,继而使机械力代替人力,从而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加快了成型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成型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6包括滑动壳28、移动组件和复位组件;
滑动壳28滑动设置在螺纹块27外侧;
复位组件包括弹簧29和限位杆30,弹簧29套装在限位杆30上,且弹簧29两端分别端设置在滑动壳28顶部和螺纹块27上;
移动组件包括滑轮31和凸块32,滑轮31由驱动机构21带动能够沿凸块32沿平行底模板1的方向移动,滑轮31设置在滑动壳28底面,凸块32设置在侧模板2上,凸块32前端呈波纹形,凸块32后端呈水平,凸块32水平端高度高于波纹端高度;工作时,当驱动机构21带动移动机构26进行工作时,驱动机构21中的螺纹杆23带动螺纹块27进行移动,此时螺纹块27带动滑动壳28进行移动,当滑动壳28进行移动时,滑动壳28带动滑轮31进行移动,当滑轮31移动时,滑轮31在凸块32上进行移动,由于凸块32呈波浪形,所以当滑轮31在凸块32上移动时,滑动壳28同时在螺纹块27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弹簧29进行反复压缩,继而使振捣机构3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33可完成混凝土的上下振捣,当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滑动壳28移动至凸块32的一端此时滑动壳28呈一定的高度上移,继而使振捣机构33远离混凝土,此时箱涵完成振捣进行养护成型;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26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成型装置在使用时可进行模拟人工操作,即可使振捣机构33对混凝土进行上下移动振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振捣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的使用,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振捣机构33包括振动电机34和震动棒36,振动电机34设置在滑动壳28上,振动电机34输出端连接震动棒36;工作时,通过移动机构26带动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随后打开振动电机34,使振动电机34控制震动棒36进行工作,通过震动棒36的震动有效的保障混凝土在浇筑时的质量,避免浇筑时出现空鼓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侧模板2上分别设置卡条3和卡槽4,卡条3与卡槽4卡接;底模板1上设置限位块5,内模板6活动设在限位块5上;工作时,首先控制两个侧模板2进行转动,最后控制另外两个侧模板2进行转动,从而使侧模板2上的卡条3卡接在卡槽4内,继而使侧模板2在闭合时更加的密封,避免了由于模板之间的间隙导致产品出现瑕疵,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一种适用于上述任意一项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置搭建;
控制拉合机构8,使拉合机构8控制四个侧模板2进行转动,从而使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随后将内模板6放置在四个侧模板2之间,此时立式成型装置搭建完成;
步骤二:混凝土浇筑;
向四个侧模板2和内模板6之间放置钢筋骨架,随后向其内部加入混凝土,并且同时控制驱动机构21进行工作,继而使移动机构26进行移动;
步骤三:混凝土成型;
随着混凝土的注入,移动机构26带动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33对注入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继而完成混凝土的浇筑,驱动机构21停止工作,移动机构26和振捣机构26也停止工作;
步骤四:装置脱模;
当混凝土成型养护至规定强度后,控制拉合机构8将侧模板2打开,此时脱模机构12同时工作,即在将侧模板2打开的同时将内模板6推出进行脱模。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包括底模板(1)、侧模板(2)和内模板(6),其特征是:
侧模板(2)转动设置在底模板(1)上且包围内模板(6),内模板(6)和底模板(1)之间形成填充腔;侧模板(2)上设置驱动机构(21),驱动机构(21)上设置移动机构(26),移动机构(26)上设置振捣机构(33),驱动机构(21)驱动移动机构(26)沿平行底模板(1)的方向移动,移动机构(26)沿垂直底模板(1)方向移动实现振捣机构(33)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内模板(6)设置在底模板(1)上,内模板(6)内设置第一连接架(7),底模板(1)和侧模板(2)之间设置拉合机构(8)和脱模机构(12),脱模机构(12)一端连接侧模板(2),脱模机构(12)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架(7),拉合机构(8)运动带动脱模机构(12)控制第一连接架(7)带动内模板(6)沿垂直底模板(1)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拉合机构(8)位于底模板(1)上,拉合机构(8)设有四个,并且四个拉合机构(8)分别连接四块侧模板(2),每个拉合机构(8)都包括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和液压杆(11),第一滑槽(9)垂直驱动机构(21)长度方向开设在侧模板(2)上,第一滑块(10)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9)内,液压杆(11)杆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滑块(10)上,液压杆(11)缸端铰接在底模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脱模机构(12)设有两个,每个脱模机构(12)均包括第二滑块(14)、两个活塞机构(15)、集气箱(19)和气管(20),集气箱(19)设在底模板(1)上,底模板(1)上设置第二连接架(37),两个活塞机构(15)分别通过气管(20)与集气箱(19)相连,一个活塞机构(15)的固定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在底模板(1)和第二连接架(37);两个侧模板(2)上分别垂直驱动机构(21)长度方向开设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3)内,另一个活塞机构(15)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底模板(1)和第二滑块(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活塞机构(15)包括固定壳(16)、滑动杆(17)和推动块(18),滑动杆(17)滑动设置在固定壳(16)内,滑动杆(17)位于固定壳(16)内的一端设置推动块(18),固定壳(16)远离滑动杆(17)的一端通过气管(20)与集气箱(1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驱动机构(21)包括支撑块(22)、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
两个支撑块(22)间隔设置在侧模板(2)上;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螺纹杆(23)、螺纹块(27)和一个驱动电机(24),螺纹杆(23)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22)上,螺纹杆(23)上螺纹连接螺纹块(27),驱动电机(24)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块(22)上,驱动电机(24)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螺纹杆(23)的一端;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锥形齿(25),锥形齿(25)设置在安装驱动电机(24)的螺纹杆(23)上,并且锥形齿(25)位于螺纹杆(23)远离驱动电机(24)的一端,相邻螺纹杆(23)之间通过锥形齿(25)活动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移动机构(26)包括滑动壳(28)、移动组件和复位组件;
滑动壳(28)滑动设置在螺纹块(27)外侧;
复位组件包括弹簧(29)和限位杆(30),弹簧(29)套装在限位杆(30)上,且弹簧(29)两端分别端设置在滑动壳(28)顶部和螺纹块(27)上;
移动组件包括滑轮(31)和凸块(32),滑轮(31)由驱动机构(21)带动能够沿凸块(32)沿平行底模板(1)的方向移动,滑轮(31)设置在滑动壳(28)底面,凸块(32)设置在侧模板(2)上,凸块(32)前端呈波纹形,凸块(32)后端呈水平,凸块(32)水平端高度高于波纹端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振捣机构(33)包括振动电机(34)和震动棒(36),振动电机(34)设置在滑动壳(28)上,振动电机(34)输出端连接震动棒(3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其特征是:相邻的两个侧模板(2)上分别设置卡条(3)和卡槽(4),卡条(3)与卡槽(4)卡接;底模板(1)上设置限位块(5),内模板(6)活动设在限位块(5)上。
9.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置搭建;
控制拉合机构(8),使拉合机构(8)控制四个侧模板(2)进行转动,从而使四个侧模板(2)相互靠近,随后将内模板(6)放置在四个侧模板(2)之间,此时立式成型装置搭建完成;
步骤二:混凝土浇筑;
向四个侧模板(2)和内模板(6)之间放置钢筋骨架,随后向其内部加入混凝土,并且同时控制驱动机构(21)进行工作,继而使移动机构(26)进行移动;
步骤三:混凝土成型;
随着混凝土的注入,移动机构(26)带动振捣机构(33)进行移动,从而使振捣机构(33)对注入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继而完成混凝土的浇筑,驱动机构(21)停止工作,移动机构(26)和振捣机构(26)也停止工作;
步骤四:装置脱模;
当混凝土成型养护至规定强度后,控制拉合机构(8)将侧模板(2)打开,此时脱模机构(12)同时工作,即在将侧模板(2)打开的同时将内模板(6)推出进行脱模。
CN202310181239.2A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175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1239.2A CN116175747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1239.2A CN116175747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5747A true CN116175747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1239.2A Pending CN116175747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57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1236A (zh) * 2023-10-09 2024-02-27 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结构加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1236A (zh) * 2023-10-09 2024-02-27 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结构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8991B (zh) 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107599132B (zh) 一种侧模装置以及侧模开合方法
CN116175747A (zh) 一种预制箱涵立式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09181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成型方法
CN109290528B (zh) 一种制芯机
CN111391111B (zh) 生产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成型方法
CN102001131A (zh) 桥梁梁体生产辅助设备及桥梁梁体生产系统
CN219583133U (zh) 一种砖块挤压成型装置
CN111906890B (zh) 一种石棉保温板生产工艺
CN113400457B (zh) 一种水泥制品浇筑机械及浇筑方法
CN21468712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成型模具
CN213352849U (zh) 一种预制梁制作模具
CN213946920U (zh) 一种墙板模具的自动压紧和解扣装置
CN111376383B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09920134U (zh) 升芯振动挤压成型制管机的往复移动式成型机构
CN218905766U (zh) 一种可移动的预制箱梁快速生产制造装置
CN111283852A (zh) 一种内有交叉孔的预制空心模板的生产装置
CN111391112A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生产方法
CN218803057U (zh) 一种建筑用预制构件生产设备
CN114248337A (zh) 一种卧式楼梯模具
CN215702607U (zh) 一种水泥构件生产装置
CN218928123U (zh) 一种墙板震动成型装置
CN117124461B (zh) 一种预应力叠合板立模生产设备
CN212193599U (zh) 一种内有交叉孔的预制空心模板的生产装置
CN211390011U (zh) 一种小型注塑件生产用抓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