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3830A -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3830A
CN116163830A CN202310224772.2A CN202310224772A CN116163830A CN 116163830 A CN116163830 A CN 116163830A CN 202310224772 A CN202310224772 A CN 202310224772A CN 116163830 A CN116163830 A CN 116163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piston
temperature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47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欣
刘国臣
郭恩志
白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47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3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3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pistons
    • F01P3/08Cooling of piston exterior only, e.g. by j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活塞,以冷却活塞。该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如此,先结合两种液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发动机实际的当前工况,再根据当前工况控制喷向活塞的机油量,从而可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活塞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一般是在高温、高压和高速这种严苛的工作条件下工作,因而活塞自身在高速运转的同时又承受着极大的热负荷和冲击负荷。近年来,发动机逐步向高功率密度、高增压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功率密度和强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发动机热负荷逐渐增大,过高的热负荷会导致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活塞的温度升高,使活塞容易出现热疲劳开裂、拉缸和烧熔等现象,影响活塞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造成发动机捣缸等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活塞冷却喷嘴向活塞顶部喷射机油来降低活塞的温度。具体来说,由于机油压力可以表征活塞冷却需求,因此,可以先通过机油泵的运行情况确定机油压力,再结合机油压力来控制活塞冷却喷嘴的喷油量,从而降低活塞的温度。但是,活塞冷却需求和机油压力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这种仅依据机油压力进行活塞冷却控制的方式较为片面、粗糙,容易出现喷油量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整车油耗上升、排放恶化,或者是冷却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旨在实现精细、周密的活塞冷却控制,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方法,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包括: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冷却液温度,所述机油温度小于第一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冷却液温度,且小于第二冷却液温度,和/或,所述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机油温度,且小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冷却液温度,所述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
可选地,所述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以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所述机油泵以第一排量运行;所述第一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小排量。
可选地,所述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获取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
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以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节气门开度,控制所述机油泵的排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节气门开度,控制所述机油泵的排量,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所述节气门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所述机油泵在第一排量和第二排量之间运行;所述第一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小排量,所述第二排量大于所述第一排量;
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所述节气门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所述机油泵在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之间运行;所述第三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大排量,所述第二排量小于所述第三排量。
可选地,所述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以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所述机油泵以第三排量运行;所述第三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大排量。
可选地,所述喷射油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的开口朝向所述活塞;在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机油泵的排量,调节所述喷射装置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喷射装置的流量和所述机油泵的排量正相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装置,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所述装置包括:
工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具有活塞的发动机;
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
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在运行时,执行上述活塞冷却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动机具有活塞,且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该控制阀可以连通或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该喷射油道可以将机油喷向活塞,以便冷却活塞。基于此结构,在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之后,可以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从而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如此,先结合两种液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发动机实际的当前工况,再根据当前工况控制喷向活塞的机油量,从而可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活塞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活塞冷却喷嘴向活塞顶部喷射机油来降低活塞的温度。具体来说,由于机油压力可以表征活塞冷却需求,因此,可以先通过机油泵的运行情况确定机油压力,再结合机油压力来控制活塞冷却喷嘴的喷油量,从而降低活塞的温度。但是,活塞冷却需求和机油压力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这种仅依据机油压力进行活塞冷却控制的方式较为片面、粗糙,容易出现喷油量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整车油耗上升、排放恶化,或者是冷却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方法,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且该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该控制阀可以连通或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该喷射油道可以将机油喷向活塞,以便冷却活塞。基于此结构,该活塞冷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在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之后,可以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从而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
如此,先结合两种液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发动机实际的当前工况,再根据当前工况控制喷向活塞的机油量,从而可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10,可以包括:活塞(图中未示出)、机油泵11,以及通过控制阀12连接的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
其中,控制阀12用于连通或隔断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喷射油道14用于将机油喷向活塞,以冷却活塞。
具体来说,该喷射油道14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141,喷射装置141的开口朝向活塞。这里,喷射装置141具体可以是喷嘴。
为实现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的连通或隔断控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连通时,可以打开该控制阀12;当需要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隔断时,可以关闭该控制阀12。这里,控制阀12可以是电磁阀。如此,当控制阀12打开,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连通时,机油泵11压送的机油可以从主油道13经过该通道进入喷射油道14,然后再通过喷射装置141喷向活塞,从而对活塞进行冷却。而当控制阀12关闭,主油道13和喷射油道14之间的通道隔断时,机油泵11压送的机油无法进入喷射油道14,也就无法对活塞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该发动机10还可以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15。基于上述结构,该发动机控制单元15的具体控制逻辑可以体现为:发动机控制单元15在根据发动机10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13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10的当前工况之后,可以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12和机油泵11运行,从而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如此,先结合两种液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发动机10实际的当前工况,再根据当前工况控制喷向活塞的机油量,从而可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对应于此,为了实现上述控制逻辑,该发动机10还可以包括:用于采集发动机10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6,以及用于采集主油道13中的机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7。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发动机10的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则控制控制阀12和机油泵11的运行,具体可以依据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来实现。因此,该发动机10还可以包括:用于采集发动机转速的转速传感器18,以及用于采集节气门开度的开度传感器1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感器,即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转速传感器18和开度传感器19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发动机控制单元15通信连接。其中,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包括Wi-Fi连接、蓝牙连接和紫蜂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针对于上述的发动机结构和控制逻辑,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供一种活塞冷却方法,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作为执行主体描述方案的步骤实现。下面分别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该活塞冷却方法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冷却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2所示,该活塞冷却方法,可以包括:
S201: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可以包括待暖机工况、正常运行工况和待保护工况中的一个。其中,待暖机工况可以体现出发动机缸体内温度低导致燃烧不理想、运转不稳定,因此,需要进入暖机阶段,以尽快提高活塞温度,优化燃烧过程。正常运行工况可以体现出发动机结束暖机阶段,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此时,具体可以结合活塞的冷却需求对活塞进行冷却,从而在优化冷却效果的同时,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待保护工况可以体现出活塞温度过高,容易出现热疲劳开裂、拉缸、烧熔等现象,进而出现发动机捣缸等故障,因此需要进入保护阶段,以尽快降低活塞温度,增强活塞的冷却过程。另外,对于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的过程,也就是S20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的可能的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S201具体可以包括:在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小于第一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在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冷却液温度,且小于第二冷却液温度,和/或,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机油温度,且小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在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当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工况时,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基本保持在80℃~110℃,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基本保持在90℃~120℃。基于此,第一冷却液温度的取值,例如是80℃;第二冷却液温度的取值,例如是110℃。第一机油温度的取值,例如是90℃;第二机油温度的取值,例如是120℃。
S202: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
前面提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可以包括待暖机工况、正常运行工况和待保护工况中的一个。基于此,下面可以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的工况,介绍对于控制法和机油泵的运行控制过程。
在一种情况下,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对应地,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1A:
步骤21A:控制控制阀关闭,以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机油泵以第一排量运行。
这里,第一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小排量。在待暖机工况下,当控制阀关闭后,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被隔断,机油泵压送的机油无法进入喷射油道,也就无法对活塞进行冷却。如此,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暖机的速度,便于尽快提高活塞的温度。对应地,此时控制机油泵以最小排量运行,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机油进行润滑,并且避免润滑时的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
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对应地,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1B-步骤22B:
步骤21B:获取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
步骤22B:控制控制阀打开,以连通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控制机油泵的排量。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活塞的冷却需求不会过高或过低,因此,可以先打开控制阀,使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连通,机油泵压送的机油可以进入喷射油道,然后再通过喷射装置喷向活塞,从而可以对活塞进行冷却。而具体的冷却过程,可以结合活塞的冷却需求对活塞进行冷却,从而在优化冷却效果的同时,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
基于此,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对于机油泵排量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在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节气门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机油泵在第一排量和第二排量之间运行;在发动机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节气门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机油泵在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之间运行。这里,第一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小排量,第二排量大于第一排量;第三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大排量,第二排量小于第三排量。
在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节气门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时,发动机的功率较小,活塞温度较低,此时冷却需求较低,需要较少的机油就可以完成冷却,因而可以控制机油泵在第一排量和第二排量之间运行,从而在保证活塞冷却的同时,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提高冷却性能。而在发动机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节气门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发动机的功率较大,活塞温度较高,此时冷却需求较高,需要较多的汽油才可以完成冷却,因而可以控制控制机油泵在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之间运行,从而快速完成活塞冷却,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冷却效果不佳,保证发动机继续正常运行。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车速小于或等于70千米/小时时,发动机的功率较小,活塞温度较低;车速大于70千米/小时时,发动机的功率较大,活塞温度较高。对应于此,可以将该车速数据对应的发动机转速作为预设转速,该车速数据对应的节气门开度作为预设开度。如此,预设转速的取值,例如是2500转/分钟;预设开度的取值,例如是50%。
在又一种情况下,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对应地,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1C:
步骤21C:控制控制阀打开,以连通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机油泵以第三排量运行。
这里,第三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大排量。在待保护工况下,活塞温度过高,此时打开控制阀打开,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可以被连通,机油泵压送的机油可以进入喷射油道,然后再通过喷射装置喷向活塞,从而可以对活塞进行冷却。对应地,此时控制机油泵以最大排量运行,有助于尽快降低活塞温度,增强活塞的冷却过程,避免因活塞温度过高而导致故障。
基于S201-S20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动机具有活塞,且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该控制阀可以连通或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该喷射油道可以将机油喷向活塞,以便冷却活塞。基于此结构,在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之后,可以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从而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如此,先结合两种液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发动机实际的当前工况,再根据当前工况控制喷向活塞的机油量,从而可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避免喷油量不合理造成的油耗上升或冷却效果不佳,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另一种活塞冷却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活塞冷却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3所示,该活塞冷却方法,可以包括:
S301: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301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S201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302: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3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S202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303:基于机油泵的排量,调节喷射装置的流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喷射装置的流量和机油泵的排量正相关。也就是说,机油泵的排量越大,喷射装置的流量越大;机油泵的排量越小,喷射装置的流量越小。由于机油泵的排量具体是依据发动机的当前工况而确定的,因此,再基于机油泵的排量调节喷射装置的流量,可以实现对于喷油速率的调节,从而更为精细、周密地控制活塞冷却的过程,综合提高活塞冷却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活塞冷却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活塞冷却装置。下面分别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该活塞冷却装置进行描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塞冷却装置400,可以包括:
工况确定模块401,用于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运行控制模块402,用于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活塞的机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况确定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小于第一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冷却液温度,且小于第二冷却液温度,和/或,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机油温度,且小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相应地,运行控制模块40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控制阀关闭,以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机油泵以第一排量运行;第一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小排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相应地,运行控制模块402具体可以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控制阀打开,以连通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控制机油泵的排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机油泵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节气门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机油泵在第一排量和第二排量之间运行;第一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小排量,第二排量大于第一排量;
第二机油泵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动机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节气门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机油泵在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之间运行;第三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大排量,第二排量小于第三排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相应地,运行控制模块40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控制阀打开,以连通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机油泵以第三排量运行;第三排量为机油泵的最大排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喷射油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喷射装置的开口朝向活塞。相应地,该活塞冷却装置400还可以包括:
喷射调节模块,用于在基于当前工况,控制控制阀和机油泵运行之后,基于机油泵的排量,调节喷射装置的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喷射装置的流量和机油泵的排量正相关。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体可以包括:具有活塞的发动机。其中,该发动机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主油道和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活塞,以冷却活塞;发动机控制单元在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活塞冷却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活塞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包括: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冷却液温度,所述机油温度小于第一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冷却液温度,且小于第二冷却液温度,和/或,所述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机油温度,且小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
在所述冷却液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冷却液温度,所述机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机油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况为待暖机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以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所述机油泵以第一排量运行;所述第一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小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况为正常运行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获取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
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以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节气门开度,控制所述机油泵的排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节气门开度,控制所述机油泵的排量,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转速,所述节气门开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所述机油泵在第一排量和第二排量之间运行;所述第一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小排量,所述第二排量大于所述第一排量;
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所述节气门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所述机油泵在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之间运行;所述第三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大排量,所述第二排量小于所述第三排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况为待保护工况;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包括:
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以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并控制所述机油泵以第三排量运行;所述第三排量为所述机油泵的最大排量。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油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的开口朝向所述活塞;在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机油泵的排量,调节所述喷射装置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装置的流量和所述机油泵的排量正相关。
9.一种活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活塞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所述装置包括:
工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和所述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
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工况,控制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机油泵运行,以调节喷向所述活塞的机油量。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活塞的发动机;
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机油泵,以及通过控制阀连接的主油道和喷射油道;所述控制阀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主油道和所述喷射油道之间的通道;所述喷射油道用于将机油喷向所述活塞,以冷却所述活塞;
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活塞冷却方法。
CN202310224772.2A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Pending CN116163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4772.2A CN116163830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4772.2A CN116163830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3830A true CN116163830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4772.2A Pending CN116163830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38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0945A (ja) * 2001-07-10 2003-01-24 Komatsu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CN102758676A (zh) * 2012-08-02 2012-10-3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发动机和工程机械
CN109838298A (zh) * 2019-03-11 2019-06-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活塞冷却喷嘴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1997729A (zh) * 2020-09-01 2020-11-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却发动机活塞的喷油装置、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CN113339100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方法及变排量机油泵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0945A (ja) * 2001-07-10 2003-01-24 Komatsu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CN102758676A (zh) * 2012-08-02 2012-10-3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发动机和工程机械
CN109838298A (zh) * 2019-03-11 2019-06-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活塞冷却喷嘴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339100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方法及变排量机油泵控制装置
CN111997729A (zh) * 2020-09-01 2020-11-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却发动机活塞的喷油装置、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05350C (en) Liquid cooled fuel injection valv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quid cooled fuel injection valve
DE19728351B4 (de) Verfahren zur Wärmeregulier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2100254B4 (de) Steuerung eines Motors mit einem elektrisch geregelten Turbolader
JP6439751B2 (ja)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CN102251826B (zh)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系统
JP5962534B2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の温度制御装置
US10323591B2 (en)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the warming-up of a motor vehicle power unit in order to place it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testing and/or for a maintenance operation
KR101199091B1 (ko) 엔진 유압 및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KR101734771B1 (ko) 피스톤 냉각 오일젯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83708B1 (ko) 피스톤 냉각용 오일 스프레이 노즐
JP6126448B2 (ja)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CN110359980B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机油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47307A (zh) 应用egr系统的增压汽油机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9505691B (zh) 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GB2340962A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in cold engine temperatures
US20050061264A1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4324601B2 (ja) Lpi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システム及び燃料強制回収方法
CN105587407B (zh) 一种防止发动机拉缸的方法
US2010012646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afterglow temperature in a diesel combustion engine
CN116163830A (zh) 一种活塞冷却方法、装置和车辆
JP2014234730A (ja) 燃料噴射装置
CN110878721B (zh) 一种活塞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2720610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KR101816381B1 (ko) Tms 적용 시 차량운전조건을 활용한 냉각수 충진 방법
CN114810271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