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6538A - 离心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6538A
CN116146538A CN202211428888.XA CN202211428888A CN116146538A CN 116146538 A CN116146538 A CN 116146538A CN 202211428888 A CN202211428888 A CN 202211428888A CN 116146538 A CN116146538 A CN 116146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ust bearing
cooling water
chamber
cool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288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原佳季
加藤弘晃
铃木润也
平野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46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6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4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cooling by inj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04D25/062Details of the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1Axial thrust balancing
    • F04D29/0513Axial thrust balancing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thrus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4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cooling or heating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心压缩机,提高针对推力轴承的冷却性能。密封板(17)在其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G1)。空气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也对密封板进行冷却。而且,密封板(17)在其内部具有冷却水通路(W1)。在冷却水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水对密封板进行冷却。因此,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的热难以经由密封板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的第1推力轴承及第2推力轴承传递。由此,利用空气对第1推力轴承及第2推力轴承高效进行冷却。而且,第1推力轴承及第2推力轴承的热向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

Description

离心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离心压缩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具备旋转轴和压缩机叶轮。压缩机叶轮安装于旋转轴。压缩机叶轮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压缩机叶轮压缩流体。在离心压缩机的壳体收容有旋转轴及压缩机叶轮。另外,离心压缩机具备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将旋转轴在推力方向上支承为能够旋转。
壳体具有叶轮室和推力轴承收容室。在叶轮室收容有压缩机叶轮。在推力轴承收容室收容有推力轴承。另外,壳体具有将叶轮室与推力轴承收容室隔开的分隔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278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压缩机叶轮压缩后的流体,温度比压缩前高。并且,当压缩后的流体的热经由分隔壁传递到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的推力轴承时,推力轴承的温度会变高,所以推力轴承的耐久性恶化。因此,要求提高针对推力轴承的冷却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离心压缩机,具备:旋转轴;压缩机叶轮,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并且通过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来压缩流体;壳体,收容所述旋转轴及所述压缩机叶轮;以及推力轴承,将所述旋转轴在推力方向上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壳体具有:叶轮室,收容所述压缩机叶轮;推力轴承收容室,收容所述推力轴承;以及分隔壁,将所述叶轮室与所述推力轴承收容室隔开,所述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的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供用于对所述推力轴承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进行流动;和冷却水通路,供用于对所述分隔壁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进行流动。
据此,分隔壁在分隔壁的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因此,冷却气体能够既对推力轴承进行冷却又通过在冷却气体通路中流动对分隔壁也进行冷却。而且,分隔壁在分隔壁的内部具有冷却水通路,所以能够利用冷却水对分隔壁进一步进行冷却。因此,由压缩机叶轮压缩后的流体的热难以经由分隔壁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的推力轴承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冷却气体对推力轴承高效地进行冷却。而且,推力轴承的热向在冷却水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因此,能够提高针对推力轴承的冷却性能。
在上述离心压缩机中,可以是,所述冷却水通路位于比所述冷却气体通路靠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据此,与冷却水通路位于比冷却气体通路靠旋转轴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冷却水通路的表面积增大。因此,能够对分隔壁高效地进行冷却。因而,由压缩机叶轮压缩后的流体的热更难以经由分隔壁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的推力轴承传递。而且,推力轴承的热更容易向在冷却水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力轴承的冷却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针对推力轴承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离心压缩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将离心压缩机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密封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3对将离心压缩机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搭载于燃料电池车。
<离心压缩机10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离心压缩机10具备壳体11。壳体11为金属材料制,例如为铝制。壳体11具有马达壳体12、压缩机壳体13、涡轮壳体14、第1板15、第2板16以及密封板17。
马达壳体12为筒状。马达壳体12具有板状的端壁12a和周壁12b。周壁12b从端壁12a的外周部呈筒状延伸。第1板15连结于马达壳体12的周壁12b的开口侧的端部。第1板15将马达壳体12的周壁12b的开口封闭。并且,通过马达壳体12的端壁12a及周壁12b和第1板15,区划出马达室S1。马达室S1收容电动马达40。
如图2所示,在第1板15中的与马达壳体12相反侧的端面15a,形成有第1凹部15c及第2凹部15d。第1凹部15c及第2凹部15d为圆孔状。第1凹部15c的内径比第2凹部15d的内径大。第1凹部15c的轴心与第2凹部15d的轴心一致。第1凹部15c的内周面15e将端面15a与第1凹部15c的底面15f连接。第2凹部15d的内周面15g将第1凹部15c的底面15f与第2凹部15d的底面15h连接。
第1板15具有第1轴承保持部20。第1轴承保持部20为圆筒状。第1轴承保持部20从第1板15的端面15b的中央部朝向电动马达40突出。第1轴承保持部20将第1板15贯通而开口于第2凹部15d的底面15h。第1轴承保持部20的轴心与第1凹部15c的轴心及第2凹部15d一致。
如图1所示,马达壳体12具有第2轴承保持部21。第2轴承保持部21为圆筒状。第2轴承保持部21从马达壳体12的端壁12a的内表面121a的中央部朝向电动马达40突出。第2轴承保持部21的内侧将马达壳体12的端壁12a贯通而开口于端壁12a的外表面122a。第1轴承保持部20的轴心与第2轴承保持部21的轴心一致。
第2板16连结于马达壳体12的端壁12a的外表面122a。在第2板16的中央部形成有轴插通孔16a。轴插通孔16a连通于第2轴承保持部21的内侧。轴插通孔16a的轴心与第2轴承保持部21的轴心一致。
如图2所示,在密封板17的中央部形成有轴插通孔17a。轴插通孔17a的轴心与第1轴承保持部20的轴心一致。密封板17具有多个能够供螺栓B1插通的螺栓插通孔17h。多个螺栓插通孔17h在密封板17的外周部在轴插通孔17a的周围空出间隔地配置。此外,在图2中,图示出多个螺栓插通孔17h中的1个螺栓插通孔17h。各螺栓插通孔17h为圆孔状。并且,密封板17在嵌入到第1凹部15c的状态下,通过插通到各螺栓插通孔17h的螺栓B1分别拧入于第1板15而安装于第1板15。密封板17将第2凹部15d的开口封闭。并且,通过密封板17中的靠近第1板15的端面17b和第1板15的第2凹部15d,区划出推力轴承收容室S2。
压缩机壳体13为筒状。压缩机壳体13具有圆孔状的吸入口13a。压缩机壳体13在吸入口13a的轴心与密封板17的轴插通孔17a及第1轴承保持部20的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连结于第1板15的端面15a。吸入口13a开口于压缩机壳体13中的与第1板15相反侧的端面。
在压缩机壳体13与密封板17之间,形成有叶轮室13b、排出室13c和第1扩散流路13d。因此,密封板17作为将叶轮室13b与推力轴承收容室S2隔开的分隔壁发挥功能。叶轮室13b连通于吸入口13a。排出室13c在叶轮室13b的周围绕吸入口13a的轴心延伸。第1扩散流路13d将叶轮室13b与排出室13c连通。叶轮室13b连通于密封板17的轴插通孔17a。
如图1所示,涡轮壳体14为筒状。涡轮壳体14具有圆孔状的排出口14a。涡轮壳体14在排出口14a的轴心与第2板16的轴插通孔16a的轴心及第2轴承保持部21的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连结于第2板16中的与马达壳体12相反侧的端面16b。排出口14a开口于涡轮壳体14中的与第2板16相反侧的端面。
在涡轮壳体14与第2板16的端面16b之间,形成有涡轮室14b、吸入室14c和第2扩散流路14d。涡轮室14b连通于排出口14a。吸入室14c在涡轮室14b的周围绕排出口14a的轴心延伸。第2扩散流路14d将涡轮室14b与吸入室14c连通。涡轮室14b连通于轴插通孔16a。
<旋转体A1的构成>
离心压缩机10具备旋转体A1。旋转体A1具有旋转轴30、第1支承部31、第2支承部32和支承板33。因此,离心压缩机10具备旋转轴30。旋转轴30、第1支承部31、第2支承部32及支承板33收容于壳体11内。
旋转轴30在旋转轴30的轴线方向与马达壳体12的轴线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收容于壳体11内。旋转轴30的第1端部30a从马达室S1经过第1轴承保持部20的内侧、推力轴承收容室S2以及轴插通孔17a而突出到叶轮室13b内。旋转轴30的第2端部30b从马达室S1经过第2轴承保持部21的内侧及轴插通孔16a而突出到涡轮室14b内。
在密封板17的轴插通孔17a与旋转轴30之间,设置有第1密封部件22。第1密封部件22抑制空气从叶轮室13b向马达室S1泄漏。在第2板16的轴插通孔16a与旋转轴30之间,设置有第2密封部件23。第2密封部件23抑制空气从涡轮室14b向马达室S1泄漏。第1密封部件22及第2密封部件23例如是密封圈。
第1支承部31设置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中的靠近第1端部30a的部位。第1支承部31配置于第1轴承保持部20的内侧。第1支承部31一体地形成于旋转轴30。第1支承部31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突出。
第2支承部32设置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中的靠近第2端部30b的部位。第2支承部32配置于第2轴承保持部21的内侧。第2支承部32在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呈环状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第2支承部32能够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
支承板33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支承板33在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向径向外侧呈环状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旋转轴30的外周面300。因此,支承板33与旋转轴30分体。支承板33能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
<关于压缩机叶轮34>
离心压缩机10具备压缩机叶轮34。压缩机叶轮34安装于旋转轴30的轴线方向的第1端部30a。压缩机叶轮34配置于旋转轴30中的比支承板33靠近第1端部30a的位置。压缩机叶轮34收容于叶轮室13b。因此,壳体11具有收容压缩机叶轮34的叶轮室13b。由此,壳体11收容旋转轴30及压缩机叶轮34。因此,离心压缩机10具备收容旋转轴30及压缩机叶轮34的壳体11。压缩机叶轮34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
<关于涡轮工作轮(turbine wheel)35>
离心压缩机10具备涡轮工作轮35。涡轮工作轮35安装于旋转轴30的第2端部30b。涡轮工作轮35配置于旋转轴30中的比第2支承部32靠近第2端部30b的位置。涡轮工作轮35收容于涡轮室14b。涡轮工作轮35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
<电动马达40的构成>
电动马达40具备筒状的转子41及筒状的定子42。转子41固定于旋转轴30。定子42固定于壳体11。转子41配置于定子42的径向内侧并且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转子41具有附着固定于旋转轴30的圆筒状的转子芯41a和设置于转子芯41a的未图示的多个永磁体。定子42包围转子41。定子42具有固定于马达壳体12的周壁12b的内周面121b的圆筒状的定子芯43和卷绕于定子芯43的线圈44。旋转轴30通过电流从未图示的电池向线圈44流动而与转子41一体地旋转。因此,电动马达40使旋转轴30旋转。电动马达40在旋转轴30的轴线方向上,配置于压缩机叶轮34与涡轮工作轮35之间。
<关于第1向心(径向)轴承50及第2向心轴承51>
离心压缩机10具备第1向心轴承50及第2向心轴承51。第1向心轴承50为圆筒状。第1向心轴承50被保持于第1轴承保持部20。第2向心轴承51为圆筒状。第2向心轴承51被保持于第2轴承保持部21。第1向心轴承50及第2向心轴承51将旋转轴30在向心方向上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旋转。此外,“向心方向”指的是相对于旋转轴3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
<关于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
如图2所示,离心压缩机10具备作为推力轴承的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将支承板33在推力方向上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旋转。此外,“推力方向”指的是相对于旋转轴3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
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因此,壳体11具有收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推力轴承收容室S2。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配置成夹着支承板33。第2推力轴承61和支承板33配置于压缩机叶轮34与第1推力轴承60之间。第2推力轴承61配置于压缩机叶轮34与支承板33之间。第1推力轴承60具有第1推力轴承本体部60a和第1基体部60b。第1基体部60b为圆板状。在第1基体部60b形成有供旋转轴30贯通的第1贯通孔60c。第2推力轴承61具有第2推力轴承本体部61a和第2基体部61b。第2基体部61b为圆板状。在第2基体部61b形成有供旋转轴30贯通的第2贯通孔61c。
<关于燃料电池系统1>
如图1所示,上述构成的离心压缩机10构成了搭载于燃料电池车的燃料电池系统1的一部分。燃料电池系统1除了离心压缩机10之外,还具备燃料电池堆100、供给流路L1、排出流路L2和分支流路L3。燃料电池堆100由多个电池单元构成。此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各电池单元的图示。供给流路L1将排出室13c与燃料电池堆100连接。排出流路L2将燃料电池堆100与吸入室14c连接。
当旋转轴30与转子41一体地旋转时,压缩机叶轮34及涡轮工作轮35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于是,从吸入口13a吸入的空气在叶轮室13b内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并且经过第1扩散流路13d从排出室13c排出。因此,压缩机叶轮34通过与旋转轴30一体地旋转而压缩空气。
并且,从排出室13c排出的空气经由供给流路L1向燃料电池堆100供给。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00的空气为了使燃料电池堆100发电而使用。之后,经过燃料电池堆100的空气作为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向排出流路L2排出。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经由排出流路L2向吸入室14c吸入。向吸入室14c吸入的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通过第2扩散流路14d而向涡轮室14b导入。涡轮工作轮35通过导入到涡轮室14b的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而旋转。旋转轴30除了基于电动马达40的驱动的旋转之外,也借助于通过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而旋转的涡轮工作轮35的旋转来旋转。并且,通过基于燃料电池堆100的排气的涡轮工作轮35的旋转来辅助旋转轴30的旋转。经过涡轮室14b后的排气从排出口14a向外部排出。
<关于冷却气体通路G1及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的空气>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密封板17的端面17b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17c。凹部17c为圆孔状。凹部17c的开口的大部分由第2基体部61b封闭。并且,通过密封板17的凹部17c和第2基体部61b,区划出冷却气体通路G1。冷却气体通路G1与推力轴承收容室S2经由第2基体部61b的第2贯通孔61c与旋转轴30之间而连通。
在密封板17形成有连通孔17e和连接通路G2。连通孔17e为圆孔状。连通孔17e开口于密封板17的端面17b。连接通路G2将凹部17c与连通孔17e连接。连接通路G2从冷却气体通路G1朝向旋转轴30的径向外侧延伸。
另外,在第1板15形成有贯通孔15i。贯通孔15i在厚度方向上将第1板15贯通。连通孔17e的轴心与贯通孔15i的轴心一致。贯通孔15i的一端连通于连通孔17e。贯通孔15i的另一端连通于马达室S1。因此,连通孔17e经由贯通孔15i而连通于马达室S1。这样,冷却气体通路G1经由连接通路G2、连通孔17e、贯通孔15i而连通于马达室S1。
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用于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具体地说,在第1板15形成有第1流路71。第1流路71在旋转轴30的径向上延伸。第1流路71的一端开口于第1板15的外表面。第1流路71的另一端连通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另外,在第2板16形成有第2流路72。第2流路72在旋转轴30的径向上延伸。第2流路72的一端开口于第2板16的外表面。第2流路72的另一端连通于轴插通孔16a中的比第2密封部件23靠近马达壳体12的部位。
而且,分支流路L3从供给流路L1分支。分支流路L3将供给流路L1与第1流路71连接。在分支流路L3的中途设置有中冷器R1。中冷器R1对在分支流路L3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
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并朝向燃料电池堆100在供给流路L1中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分支流路L3向第1流路71流入。此外,向第1流路71流入的空气在流动于分支流路L3中的中途由中冷器R1冷却。流入到第1流路71的空气向推力轴承收容室S2流入,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因此,用于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是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的一部分。
而且,推力轴承收容室S2内的空气经由第2基体部61b的第2贯通孔61c与旋转轴30之间而向冷却气体通路G1内流入。流入到冷却气体通路G1内的空气经过连接通路G2而经由连通孔17e及贯通孔15i向马达室S1内流入。
电动马达40由流入到马达室S1内的空气冷却。另外,流入到马达室S1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向第1向心轴承50与第1支承部31之间流入,对第1向心轴承50进行冷却。而且,流入到马达室S1内的空气例如经过转子41与定子42之间而向第2向心轴承51与第2支承部32之间流入,对第2向心轴承51进行冷却。接下来,经过第2向心轴承51与第2支承部32之间后的空气经由轴插通孔16a及第2流路72而向壳体11的外部排出。
<关于冷却水通路W1>
在密封板17的端面17b形成有槽17d。槽17d在密封板17的端面17b,以在比凹部17c靠旋转轴3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包围凹部17c的方式向旋转轴30的周向延伸。槽17d绕轴插通孔17a的轴心蜿蜒。具体地说,槽17d形成为,以接近轴插通孔17a的轴心的方式延伸的部位与以远离轴插通孔17a的轴心的方式延伸的部位交替地连续。槽17d以相对于各螺栓插通孔17h经过旋转轴30的径向内侧的方式在旋转轴30的周向上延伸。槽17d的第1端170d及槽17d的第2端171d配置成,槽17d遍及密封板17的周向的几乎整个区域地延伸。槽17d的开口由第1板15封闭。并且,通过槽17d和第1板15的第1凹部15c的底面15f区划出冷却水通路W1。由此,冷却水通路W1位于比冷却气体通路G1靠旋转轴3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此外,在密封板17的端面17b与第1板15的第1凹部15c的底面15f之间,设置有抑制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泄漏的未图示的密封部件。
如图1所示,离心压缩机10具备冷却水套12c。冷却水套12c形成于马达壳体12的周壁12b。冷却水套12c遍及周壁12b的周向的整周地延伸。
如图2所示,冷却水通路W1的第1端经由连接冷却水通路W2而连接于冷却水套12c。另外,冷却水通路W1的第2端经由连接冷却水通路W3而连接于冷却水套12c。
在冷却水套12c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流路的第1端和第2端。在外部流路中流动有冷却水(LLC)。另外,在外部流路设置有未图示的散热器。在外部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水在经过散热器时,通过与外气热交换而被冷却。由此,冷却水通过按外部流路、冷却水套12c、连接冷却水通路W2、冷却水通路W1、连接冷却水通路W3以及冷却水套12c的顺序流动而循环。因此,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有冷却水。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对密封板17进行冷却。由此,密封板17在密封板17的内部,具有供用于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流动的冷却气体通路G1、和供用于对密封板17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通路W1。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密封板17在密封板17的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G1。空气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而对密封板17也进行冷却。而且,密封板17在密封板17的内部具有冷却水通路W1。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对密封板17进行冷却。因此,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的热难以经由密封板17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的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传递。由此,利用空气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高效地进行冷却。而且,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热向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
<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密封板17在密封板17的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G1。因此,空气能够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也对密封板17进行冷却。而且,密封板17在密封板17的内部具有冷却水通路W1,所以能够利用冷却水对密封板17进一步进行冷却。因此,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的热难以经由密封板17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的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传递。由此,能够利用空气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高效地进行冷却。而且,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热向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因此,能够提高针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冷却性能。
(2)冷却水通路W1位于比冷却气体通路G1靠旋转轴3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据此,与冷却水通路W1位于比冷却气体通路G1靠旋转轴30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冷却水通路W1的表面积增大。因此,能够对密封板17高效地进行冷却。因而,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流体的热更难以经由密封板17向收容于推力轴承收容室S2的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传递。而且,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热更容易向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散热。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的冷却性。
<变更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互相组合而实施。
在实施方式中,冷却水通路W1也可以配置于比冷却气体通路G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槽17d也可以不蜿蜒。总之,槽17d的形状不特别限定。
在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水通路W1中流动的冷却水也可以是在冷却水套12c中流动的冷却水以外的冷却水。总之,冷却水向冷却水通路W1的流动方式不特别限定。
在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推力轴承收容室S2中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后的空气向冷却气体通路G1流入,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后的空气向推力轴承收容室S2流入,对第1推力轴承60及第2推力轴承61进行冷却。
在实施方式中,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在冷却气体通路G1中流动的冷却气体向冷却气体通路G1流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压缩机叶轮34压缩后的空气以外的空气。
在实施方式中,离心压缩机10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涡轮工作轮35。
在实施方式中,离心压缩机10也可以构成为,代替涡轮工作轮35而具备压缩机叶轮。也就是说,也可以构成为,在旋转轴30的两端部安装有压缩机叶轮,由一方的压缩机叶轮压缩后的流体由另一方的压缩机叶轮再次压缩。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将引擎作为驱动源的离心压缩机10。
在实施方式中,离心压缩机10也可以不搭载于燃料电池车,例如也可以用于车辆空调装置,压缩作为流体的制冷剂。另外,离心压缩机10不限定于搭载于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0…离心压缩机,11…壳体,13b…叶轮室,17…作为分隔壁的密封板,30…旋转轴,34…压缩机叶轮,60…作为推力轴承的第1推力轴承,61…作为推力轴承的第2推力轴承,G1…冷却气体通路,S2…推力轴承收容室,W1…冷却水通路。

Claims (2)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具备:
旋转轴;
压缩机叶轮,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并且通过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而压缩流体;
壳体,收容所述旋转轴及所述压缩机叶轮;以及
推力轴承,将所述旋转轴在推力方向上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壳体具有:
叶轮室,收容所述压缩机叶轮;
推力轴承收容室,收容所述推力轴承;以及
分隔壁,将所述叶轮室与所述推力轴承收容室隔开,
所述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的内部具有:冷却气体通路,供用于对所述推力轴承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流动;和冷却水通路,供用于对所述分隔壁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
所述冷却水通路位于比所述冷却气体通路靠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CN202211428888.XA 2021-11-19 2022-11-15 离心压缩机 Pending CN1161465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8834A JP2023075741A (ja) 2021-11-19 2021-11-19 遠心圧縮機
JP2021-188834 2021-1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6538A true CN116146538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22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28888.XA Pending CN116146538A (zh) 2021-11-19 2022-11-15 离心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0390A1 (zh)
JP (1) JP2023075741A (zh)
CN (1) CN116146538A (zh)
DE (1) DE10202212609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8488B2 (en) * 2004-03-26 2006-09-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ocharger with hydrodynamic foil bearings
BRPI0916340A2 (pt) * 2008-06-20 2016-02-16 Cameron Int Corp acoplador magnético de compressor de gás
JP2011202641A (ja) * 2010-03-26 2011-10-13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圧縮機
US10724544B2 (en) * 2011-02-07 2020-07-28 Vortech Engineering, In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9670935B2 (en) * 2013-05-30 2017-06-06 Ingersoll-Rand Company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ving seal system
JP2017002750A (ja) * 2015-06-05 2017-01-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遠心圧縮機
JP6911937B2 (ja) * 2017-11-01 2021-07-28 株式会社Ihi 遠心圧縮機
JP2019127898A (ja) 2018-01-25 2019-08-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遠心圧縮機
CN112460056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及氢燃料电池
CN113123983A (zh) * 2021-04-07 2021-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燃料电池用两级高速离心空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75741A (ja) 2023-05-31
US20230160390A1 (en) 2023-05-25
DE102022126092A1 (de)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4226B1 (ko) 유체 과급 장치
US9243638B2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including a rotor core having a refrigerant passage
CN111295521B (zh) 离心压缩机
US9234527B2 (en) Motor driven compressor
JP2019190457A (ja) 流体コンプレッサー
US20230117537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P2022007026A (ja) 燃料電池用遠心圧縮機
CN116146538A (zh) 离心压缩机
CN110299787B (zh) 电动增压器及其冷却结构
US20230336047A1 (en) Fluid machine
US20230204068A1 (en) Turbo fluid machine
JP2022080899A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WO2024111584A1 (ja) 遠心圧縮機
WO2023243264A1 (ja) 遠心圧縮機
CN215566891U (zh) 空气压缩机
WO2024079950A1 (ja) 遠心圧縮機
WO2024057662A1 (ja) 遠心圧縮機
JP2023172660A (ja) 電動流体機械
US20230296107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20220290678A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JP2024076672A (ja) 遠心圧縮機
WO2023228760A1 (ja) 遠心圧縮機
JP2023174294A (ja) 遠心圧縮機
KR101309189B1 (ko) 차량용 공기공급장치
KR101276108B1 (ko) 차량용 공기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