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2255A -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2255A
CN116142255A CN202310079187.8A CN202310079187A CN116142255A CN 116142255 A CN116142255 A CN 116142255A CN 202310079187 A CN202310079187 A CN 202310079187A CN 116142255 A CN116142255 A CN 116142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atc
train
informa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91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瑛
潘玉奇
霍剑宇
马骁宇
崔昌皓
杨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91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2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2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2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5/0027Radio-based, e.g. using GSM-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5/0036Conductor-based, e.g. using CAN-Bus, train-line or optical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72On-board train data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9On-board displa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该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交换机;车载ATC设备,车载ATC设备与无线交换机通信连接,车载ATC设备用于获取列车的折返信息;ATC仿真平台,ATC仿真平台通过无线交换机与车载ATC设备通信连接,ATC仿真平台用于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ATC仿真平台用于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折返指令用于指示车载ATC设备与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本发明所述系统实现将虚拟ATC设备替代真实的ATC设备与另一端ATC进行首尾通信,减少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并缩短了车载设备调试周期,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Description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列车两个车头各设有一整套独立的车载控制单元设备,列车通过大量首尾贯通线缆实现首尾通信。
现有技术中,为了验证一辆列车的首尾车载信号系统在列车折返场景下的功能,需要使用至少两套真实的车载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搭建测试环境,但在多列车灵活编组的场景中,需要添置多套车载ATC设备配合列车一端车载ATC设备来收发数据,导致车载设备调试周期延长,增加了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多列车灵活编组作业时需要增设多套车载ATC设备配合列车一端的车载设备实现数据收发,导致车载设备调试周期延长,增加了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的缺陷,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包括:
无线交换机;
车载ATC设备,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无线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车载ATC设备用于获取列车的折返信息;
ATC仿真平台,所述ATC仿真平台通过所述无线交换机与所述车载ATC设备通信连接,所述ATC仿真平台用于获取所述列车的状态数据,所述ATC仿真平台用于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所述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所述装置还包括:
CAN盒,所述CAN盒与所述ATC仿真平台电连接;
CAN总线,所述CAN总线分别与所述CAN盒和所述车载ATC设备电连接,所述ATC仿真平台通过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车载ATC设备CAN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所述ATC仿真平台包括: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车载ATC设备ATC仿真平台的通信连接信息;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应用于ATC仿真平台,所述ATC仿真平台与车载ATC设备通信连接,包括:
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
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
基于所述折返指令控制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所述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所述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所述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
所述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包括:
在确认ATC仿真平台未激活且车载ATC设备激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折返信息确定所述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ATC仿真平台从待机模式切换为备用模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所述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所述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
所述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还包括:
在确认ATC仿真平台激活且车载ATC设备未激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折返信息确定所述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ATC仿真平台从备用模式切换为待机模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在所述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车载ATC设备发送校验数据,所述校验数据用于获取所述车载ATC设备的异常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ATC仿真平台与车载ATC设备首尾通信连接,并根据列车的状态数据以及折返信息执行列车首尾的折返换端,实现将虚拟ATC设备替代真实的ATC设备与另一端ATC进行首尾通信,减少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并缩短了车载设备调试周期,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无线交换机;120:车载ATC设备;130:ATC仿真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发明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交换机110、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
车载ATC设备120与无线交换机110通信连接,车载ATC设备120用于获取列车的折返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折返信息可以表示列车处于折返状态的折返状态,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的折返换端,例如,当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分别位于列车的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时,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头和车尾的折返换端。
ATC仿真平台130通过无线交换机110与车载ATC设备120通信连接,ATC仿真平台130用于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
其中,无线交换机110用于将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保持通信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类型可以是UDP通信连接,也可以CAN通信连接,即ATC仿真平台130通过网络进行交互UDP数据包或者CAN通信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可以根据不同的首尾通信协议进行适配,首尾通信协议可以是UDP通信协议。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ATC仿真平台130人工修改首尾通信校验数据包来完成测试,减少了多个环节的工时。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运行之前可以修改首尾通信的协议类型,配置为UDP网络通信时仅需通过无线交换机110将ATC仿真平台130与待测的真实ATC机柜相连即可建立UDP通信连接,ZC(Zone Controller,区域控制器)、CI(Computer Interlocking,计算机联锁)和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等系统与无线交换机110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通过UDP通信协议与车载ATC设备120通信时满足每隔200ms进行UDP数据交互的要求。
ATC仿真平台130用于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折返指令用于指示车载ATC设备120与ATC仿真平台130执行折返换端。
在该实施例中,折返换端是指列车进入站台并停稳后,司机按压“自动折返”按钮后,人工关闭本驾驶室,尾端司机按压“自动折返”按钮,启动尾端驾驶室,完成驾驶室的转换。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向车载ATC设备120发送的数据包括ATP首尾通信接口类型、发送方设备ID、接收方设备ID、ATP首尾间的数据版本校验信息、记录发送本条消息时,本方的周期计数、设备通讯周期、记录收到对方上一条消息中的对方消息序列号,回复本方的周期计数。
其中,状态数据包括系统当前模式(STB;RM(无定位);RM(有定位)CM-I;AM-I;CM-C;AM-C;CAM;FAM;EUM)、本端驾驶室激活状态(激活)、MC1端校验结果、门允许状态、折返命令、通知对端退出折返命令、本端折返状态、折返确认、地面设备连接状态、本端工况信息、本端司机钥匙状态、车门状态丢失标识、远程切除命令、激活对端驾驶室命令以及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保护系统)与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连接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通过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首尾通信连接,并根据列车的状态数据以及折返信息执行列车首尾的折返换端,实现将虚拟ATC设备替代真实的ATC设备与另一端ATC进行首尾通信,减少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并缩短了车载设备调试周期,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CAN盒,CAN盒与ATC仿真平台130电连接;CAN总线,CAN总线分别与CAN盒和车载ATC设备120电连接,ATC仿真平台130通过CAN总线与车载ATC设备120CAN通信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可以根据CAN通信协议实现列车的首尾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CAN盒与ATC仿真平台电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其中,有线连接可以是利用双绞线等电缆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利用接线端子进行有线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CAN总线通信速率为125kbps。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ATC仿真平台130将首尾通信的协议类型配置为CAN通信,并通过CAN盒将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同时接入CAN总线,以实现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之间的CAN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通过设置CAN盒和CAN总线实现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的CAN通信连接,增加了列车首尾通信的类型,提高了ATC仿真平台130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包括: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车载ATC设备120ATC仿真平台130的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显示车载ATC设备120与ATC仿真平台130的连接状态,来判断二者间的通信连接是否异常。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器还可以用来显示列车的折返状态和折返指令,例如,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屏显示“折返状态有效”,“结束折返”等。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还具备处理器,用于实现对数据的逻辑处理和输出运算结果,并将输出的逻辑处理指令通过UDP通信协议或CAN通信协议发送至车载ATC设备1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通过处理器对列车状态数据进行逻辑处理,生成折返指令用于自动控制列车首尾端换端,并通过ATC仿真平台130的处理器对显示屏实现对传输数据或数据护理结果的可视化,便于用户界面显示的指令或状态消息控制列车换端进程。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与上文描述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应用于ATC仿真平台130,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通信连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通信连接,ATC仿真平台130用于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通过无线交换机110与车载ATC设备120通信连接,ATC仿真平台130用于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列车的状态数据包括系统当前模式、本端驾驶室激活状态(激活)、MC1端校验结果、门允许状态、折返命令、通知对端退出折返命令、本端折返状态、折返确认、地面设备连接状态、本端工况信息、本端司机钥匙状态、车门状态丢失标识、远程切除命令、激活对端驾驶室命令以及ATP与ATO连接状态等。
在该实施例中,折返信息可以表示列车处于折返状态的折返状态,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的折返换端,例如,当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分别位于列车的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时,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头和车尾的折返换端。
步骤420、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
在该步骤中,折返信息可以表示列车处于折返状态的折返状态,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的折返换端,例如,当车载ATC设备120和ATC仿真平台130分别位于列车的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时,列车处于折返状态时可以执行车头和车尾的折返换端。
在该实施例中,折返指令用于指示车载ATC设备120与ATC仿真平台130执行折返换端。
步骤430、基于折返指令控制车载ATC设备与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的处理器对车载ATC设备120发送的折返信息和列车的状态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得到用于控制ATC仿真平台130和车载ATC设备120的处理器进行换端的操作指令,并将输操作指令通过UDP通信协议或CAN通信协议发送至车载ATC设备1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通过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首尾通信连接,并根据列车的状态数据以及折返信息执行列车首尾的折返换端,实现将虚拟ATC设备替代真实的ATC设备与另一端ATC进行首尾通信,减少车载设备的维护成本,并缩短了车载设备调试周期,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包括:在确认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未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激活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折返信息确定折返指令,折返指令用于指示ATC仿真平台130从待机模式切换为备用模式。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将ATC仿真平台130通过网线接入列车无线交换机110,在首尾信息校验通过后控制ATC仿真平台130发送状态信息包模拟首尾通信正常的情况,并在确认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未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激活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列车折返换端:
(1)在仿真环境驾驶列车停准停稳于具有折返属性的轨道,且首端ATC判断无不可折返的异常后,首端按下自动折返按钮后车载ATC设备120开始向尾端ATC仿真平台130发送“处于折返状态”信息,观察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上接收到状态数据包中的折返状态为:折返状态有效,并从ATC仿真平台130中可以观察到车载ATC设备120发来的定位信息包以及换端请求有效数据帧;(2)在车载ATC设备120设不进入待机模式的条件下,通过ATC仿真平台130发送已“激活状态”,车载ATC设备120开始向CI发起注销,再通过ATC仿真平台130发送“结束折返命令”,车载ATC设备120转为待机模式,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显示ATC仿真平台130已转为激活状态,列车折返换端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通过在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未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激活的情况下,实现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的折返换端,减少多列车编组的场景中车载ATC设备120数量,提高了列车折返换端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还包括:在确认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未激活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折返信息确定折返指令,折返指令用于指示ATC仿真平台130从备用模式切换为待机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将ATC仿真平台130通过USB转CAN接口适配器接入车载ATC设备120(真实ATC设备未发生不允许折返换端的故障)的“折返CAN”通信接口,修改ATC仿真平台130参数配置为首尾CAN接口通信,在首尾信息校验通过后控制ATC仿真平台130发送状态信息包,并可以在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观察确认ATC首尾通信正常。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确认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未激活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列车折返换端:
(1)通过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修改列车所在位置为折返轨,并将列车位置发送给车载ATC设备120,然后向尾端的车载ATC设备120发送“处于折返状态”信息,车载ATC设备120收到首端处的ATC仿真平台130的换端请求及定位信息后点亮尾端AR灯;(2)首端的ATC仿真平台130显示收到车载ATC设备120发来的确认信息,同时车载ATC设备120向ZC发起注册(3),激活车载ATC设备120,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尾端车载ATC设备120已激活和尾端车载ATC设备120注册信息;(4),用户在车载ATC设备120按下折返按钮,可以从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上观察收到“结束折返”命令,列车折返换端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通过在ATC仿真平台130处于激活且车载ATC设备120处于未激活的情况下,实现ATC仿真平台130与车载ATC设备120的折返换端,减少多列车编组的场景中车载ATC设备120数量,提高了列车折返换端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车载ATC设备120发送校验数据,校验数据用于获取车载ATC设备120的异常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作为激活端和车载ATC设备120建立首尾通信后,向车载ATC设备120发送校验数据检查通信状态,可以在ATC仿真平台130的显示界面观察到列车首尾通信状态(连上或未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给车载ATC设备120发送的校验数据包括:列车车组号、MC2端VID校验状态、本端ATP自检结果、本端ATO自检结果、本端ATP是否故障标志、本端ATO是否故障标志、本端BTM是否故障、本端MMI是否故障、本端雷达是否故障、本端速传1是否故障、本端速传2是否故障、本端AOM是否故障标志、本端DCS是否故障标志和本端ATO站停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ATC仿真平台130发送的系统状态数据包、校验数据包中的内容均可在软件界面上人工修改和保存,便于测试各种校验信息不符时真实ATC的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通过在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前向车载ATC设备120发送校验数据,并利用ATC仿真平台130修改首尾通信校验数据包来减少测试工序,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列车折返转端效率。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6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6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列车折返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基于折返指令控制车载ATC设备与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基于折返指令控制车载ATC设备与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基于折返信息和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基于折返指令控制车载ATC设备与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交换机;
车载ATC设备,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无线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车载ATC设备用于获取列车的折返信息;
ATC仿真平台,所述ATC仿真平台通过所述无线交换机与所述车载ATC设备通信连接,所述ATC仿真平台用于获取所述列车的状态数据,所述ATC仿真平台用于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所述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CAN盒,所述CAN盒与所述ATC仿真平台电连接;
CAN总线,所述CAN总线分别与所述CAN盒和所述车载ATC设备电连接,所述ATC仿真平台通过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车载ATC设备CAN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TC仿真平台包括: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车载ATC设备ATC仿真平台的通信连接信息;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生成折返指令。
4.一种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应用于ATC仿真平台,所述ATC仿真平台与车载ATC设备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
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
基于所述折返指令控制所述车载ATC设备与所述ATC仿真平台执行折返换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所述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所述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
所述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包括:
在确认ATC仿真平台未激活且车载ATC设备激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折返信息确定所述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ATC仿真平台从待机模式切换为备用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激活信息和未激活信息,所述折返信息包括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所述第一折返信息和第二折返信息的折返方向相反;
所述基于所述折返信息和所述状态数据,得到折返指令,还包括:
在确认ATC仿真平台激活且车载ATC设备未激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折返信息确定所述折返指令,所述折返指令用于指示所述ATC仿真平台从备用模式切换为待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列车的状态数据和折返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车载ATC设备发送校验数据,所述校验数据用于获取所述车载ATC设备的异常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列车折返控制方法。
CN202310079187.8A 2023-01-17 2023-01-17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142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187.8A CN116142255A (zh) 2023-01-17 2023-01-17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187.8A CN116142255A (zh) 2023-01-17 2023-01-17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2255A true CN116142255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9187.8A Pending CN116142255A (zh) 2023-01-17 2023-01-17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22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9525B (zh) 车辆远程诊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36121B (zh)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和交通工具通信接口vci
CN106341294B (zh) 便携式mvb协议分析设备及mvb数据处理方法
CN103707845B (zh) 远程行车限制的控制方法
CN10934796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2158235A (zh)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室外信号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16445A (zh) 车辆的远程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133022A (zh) 车端数据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1857774A (zh) 一种车载设备软件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15914215A (zh) 车载交换机的远程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50828A (zh) 一种列车管理系统
CN116142255A (zh) 列车折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410013A (zh) 一种基于车载设备获取vin码识别匹配的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9164782A (zh) 一种车辆控制器自校验诊断方法与系统
CN208654637U (zh) 一种基于车载can总线的汽车台架试验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09039768B (zh) 一种lte-m通信网络中cbtc信号告警方法
CN111007839A (zh) 车辆远程诊断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897716A (zh) 一种双端列车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37101A (zh) 一种动车组的调试方法、智能调试装置及动车组的调试系统
CN113434411A (zh) Tias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JP201711440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2445201B (zh) 一种远程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740578A (zh) 一种纯电动车队的bms诊断系统
CN109808735B (zh) 一种用于多节列车通信的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JP3676206B2 (ja) 車両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