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3437A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3437A
CN116093437A CN202310026546.3A CN202310026546A CN116093437A CN 116093437 A CN116093437 A CN 116093437A CN 202310026546 A CN202310026546 A CN 202310026546A CN 116093437 A CN116093437 A CN 116093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ionic liquid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6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信哲
卢抒忻
上官明亮
赵一博
汪克煌
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265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3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3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9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H01M2300/0028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盐;负极,负极为碳负极材料;电解液,电解液包括碳酸酯溶剂和离子液体。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较差,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向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中加入碳酸酯溶剂,实现提高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充电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比功率大等特点,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多种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作用原理主要依靠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嵌入和脱嵌方式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移动来工作。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膜、负极、电解液和电池外壳组成,其中电解液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电解液应该具备高效的锂离子传输效率以及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等特点。但现阶段传统电解液存在使用温度范围狭窄、易燃、易爆等问题,对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等领域造成阻碍。
离子液体是一种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盐,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易燃、离子电导率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特性,在锂电池电解液应用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离子液体粘度大,限制锂离子的传输效率,制约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
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向离子液体添加有机溶剂可以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增加电导率。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已成为本领域前沿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较差,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向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中加入碳酸酯溶剂,实现提高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盐;负极,负极为碳负极材料;电解液,电解液包括碳酸酯溶剂和离子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般正极材料中不包含有锂盐,本方案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中加入锂盐,能够增加锂离子的含量,进而提高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在电解液中,离子液体的粘性较大,会限制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在离子液体中加入碳酸脂溶剂,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进而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从锂离子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正极加入锂盐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有机溶剂来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提高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碳酸酯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聚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离子液体中加入碳酸脂溶剂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碳酸脂由多种,具体的可以选择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聚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这些材料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容易获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离子液体为咪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哌啶基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离子液体为常见的咪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哌啶基离子液体,较容易获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上述的离子液体为较为常见的物质,容易获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离子液体在电解液中的质量比为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离子液体在电解液中的质量比为1%-50%,说明,添加的碳酸脂溶剂的质量比不得超过整个电解液的一半。限制离子液体的含量,为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正极活性材料选用的是常规锂离子电池所选用的正极活性材料,比较容易获得,并且能够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传输提供锂离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锂盐为碳酸锂、硝酸理、氟化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上述锂盐为较为常见的锂盐,容易获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锂盐在正极中的质量比为0.1%-3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锂盐在正极中的含量不宜过多,为了节省锂离子,降低成本,选取0.1%-30%的锂盐就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进行提升。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一般正极材料中不包含有锂盐,本方案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中加入锂盐,能够增加锂离子的含量,进而提高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在电解液中,离子液体的粘性较大,会限制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在离子液体中加入碳酸脂溶剂,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进而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从锂离子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正极加入锂盐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有机溶剂来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提高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2)通过实施例一至六以及对比例一至二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液和普通正极材料、含有锂盐的正极材料和普通电解液、含有锂盐的正极材料和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均在85%以上,高于普通不含有锂盐的正极和不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液。
附图说明
图1的表格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六以及对比例一至二的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
正极,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盐;
负极,负极为碳负极材料;
电解液,电解液包括碳酸酯溶剂和离子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锂离子电池技术中,一般正极材料中不包含有锂盐,本方案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中加入锂盐,能够增加锂离子的含量,进而提高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在电解液中,离子液体的粘性较大,会限制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在离子液体中加入碳酸脂溶剂,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进而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本方案从锂离子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正极加入锂盐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有机溶剂来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提高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的技术效果。
碳酸酯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聚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在离子液体中加入碳酸脂溶剂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碳酸脂由多种,具体的可以选择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聚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这些材料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容易获得。
离子液体为咪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哌啶基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离子液体为常见的咪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哌啶基离子液体,较容易获取。
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离子液体为较为常见的物质,容易获取。
离子液体在电解液中的质量比为1%-50%。
在本实施例中,离子液体在电解液中的质量比为1%-50%,说明,添加的碳酸脂溶剂的质量比不得超过整个电解液的一半。限制离子液体的含量,为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选用的是常规锂离子电池所选用的正极活性材料,比较容易获得,并且能够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传输提供锂离子。
锂盐为碳酸锂、硝酸理、氟化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锂盐为较为常见的锂盐,容易获得。
锂盐在正极中的质量比为0.1%-30%。
在本实施例中,锂盐在正极中的含量不宜过多,为了节省锂离子,降低成本,选取0.1%-30%的锂盐就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进行提升。
实施例一: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碳酸乙烯酯E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0.4%。
实施例二: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和碳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7.8%。
实施例三: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和碳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碳酸乙烯酯E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4%。
实施例四: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和碳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碳酸乙烯酯E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1%%。
实施例五: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和氟化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硼酸盐和碳酸乙烯酯E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8%。
实施例六: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和氟化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碳酸乙烯酯E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3%。
对比例一: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对比例一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5.6%。
对比例二:
实验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负极采用碳负极材料;由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配比形成1mol/L的电解液;使用分子筛除水后在充满氩气Ar的手套箱内配制而成有机溶剂。
性能测试:测试实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充放电的条件为0.25C倍率、2.7V-4.3V的充放电区间。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对比例二提供的含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含锂盐正极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在25℃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5.8%。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
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盐;
负极,所述负极为碳负极材料;
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碳酸酯溶剂和离子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聚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为咪唑基、吡咯基、吡啶基、哌啶基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在所述电解液中的质量比为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碳酸锂、硝酸理、氟化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在所述正极中的质量比为0.1%-30%。
CN202310026546.3A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6093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6546.3A CN116093437A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6546.3A CN116093437A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3437A true CN116093437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6546.3A Pending CN116093437A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34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284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锂金属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锂金属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284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锂金属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锂金属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8058B (zh) 一种锂金属电池锂负极的表面修饰改性方法及锂金属电池
CN110336078B (zh) 一种硅基负极电解液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65961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103400962B (zh) 一种球形LiFePO4/(C+La2/3-xLi3xTiO3)复合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1434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5406124B (zh)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温及高电压性能的电解液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2082292A (zh) 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6159330A (zh) 一种pc基高电压电解液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5655642A (zh) 电解液以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高镍正极锂离子电池
CN11087549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66247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应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2531211A (zh) 一种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KR20230088783A (ko) 전해액,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및 이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CN11609343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3161609A (zh) 一种富锂锰基高压电解液及应用
WO2023236509A1 (zh) 一种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6632355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
CN11093187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14497739A (zh) 一种锂二次电池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13725488A (zh) 一种金属电池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9638351B (zh) 一种兼顾高低温性能的高电压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10890590A (zh) 一种多功能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EP4358218A1 (en)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lithium-ion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CN110690498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CN116826164A (zh) 一种含有功能添加剂的局部高浓度电解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