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7233A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7233A
CN116067233A CN202210602087.4A CN202210602087A CN116067233A CN 116067233 A CN116067233 A CN 116067233A CN 202210602087 A CN202210602087 A CN 202210602087A CN 116067233 A CN116067233 A CN 116067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oltage
defending
contro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2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6020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7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7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7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12Electrical discharge weapons, e.g. for stunning
    • F41H13/0018Electrical discharge weapons, e.g. for stunning for nearby electrical discharge, i.e. the electrodes being positioned on the device and the device brought manually or otherwise into contact with a nearby targe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8Means for preventing simultaneous conduction of switches
    • H02M1/385Means for preventing simultaneous conduction of switches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output voltage deviations introduced by the dead tim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于是只要用户将带电的放电模块与歹徒贴近,即可产生防卫效果,且将放电模块设置为一块金属片,保证了其与歹徒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可靠保证了防卫效果,以为用户争取逃脱时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如高压电棍的物理防卫型产品或者如防狼喷雾的化学防卫型产品,更便于携带,且可穿戴设备通常情况下被用户直接佩戴在身上,防卫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用性更强,可靠地满足了用户的日常安全防卫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个人安全防卫型产品主要包括如高压电棍的物理防卫型产品,或者如防狼喷雾的化学防卫型产品。但由于防卫场景的不可预测性及防卫需求的突变性,如上述所述的现有个人安全防卫型产品要么本身不便于携带,要么在危急的情况下需要用户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从包中取出才能使用,这往往使得用户错过了最佳的反应时间,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见上述所述的个人安全防卫型产品缺乏场景适应性和使用便利性,无法可靠地满足日常的安全防卫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便于携带,防卫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用性更强,可靠地满足了用户的日常安全防卫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电压变换模块及放电模块;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放电模块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放电模块为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预设位置的一块金属片;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包括逆变模块、升压模块及整流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预设防卫电压-占空比-频率对应关系生成逆变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控制端,输出端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
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升压为第二交流电压;
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包括逆变驱动芯片、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逆变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自举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的导通及关断,以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且使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不同时导通。
优选的,所述升压模块为压电陶瓷变压器。
优选的,所述电压变换模块还包括反馈模块;
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输出的第二交流电压并进行处理以得到表征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情况的采样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压调控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以使所述频率与所述固有振动频率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整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与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整流。
优选的,还包括SOS按键;
所述SOS按键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所述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SOS按键被按下时,确定所述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
优选的,还包括限流电阻;
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OS按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三电阻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Boost DC-DC变换器;
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防卫电压等级的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防卫电压等级及等级-电压对应关系控制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三直流电压转换成与所述防卫电压等级对应的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于是只要用户将带电的放电模块与歹徒贴近,即可产生防卫效果,且将放电模块设置为一块金属片,保证了其与歹徒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可靠保证了防卫效果,以为用户争取逃脱时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如高压电棍的物理防卫型产品或者如防狼喷雾的化学防卫型产品,更便于携带,且可穿戴设备通常情况下被用户直接佩戴在身上,防卫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用性更强,可靠地满足了用户的日常安全防卫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便于携带,防卫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用性更强,可靠地满足了用户的日常安全防卫需求。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模块1、电压变换模块2及放电模块3;电压变换模块2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第二端与放电模块3连接,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连接,其中,所述放电模块3为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预设位置的一块金属片;
控制模块1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将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个人安全防卫型产品要么不便于携带,要么需要用户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从包中取出才能使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由用户直接穿戴在身上,可靠地实现了安全防护功能。
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控制模块1、电压变换模块2及放电模块3,具体的连接结构如上述所述,此处不再赘述。控制模块1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可以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进行电压变换,即将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于是放电模块3带电且该电量为预设防卫电压,当用户将其贴近歹徒的身体时,此时的放电回路为第一直流电源-电压变换模块2-放电模块3-歹徒-地,可以形成防卫效果,用户就可以乘机逃脱,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此处预设防卫电压的具体数值不作特别的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可以为1万伏特的高压。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表;控制模块1包括但不限于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等控制芯片;此外,对于放电模块3设置的预设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且保证放电模块3得电时不会伤害到用户自身又能够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功能即可。作为举例,以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具体的,该放电模块3可以为设置于所述手表的上表面的一块金属装饰片,将该金属装饰片与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即可,电路连接简单;于是在用户处于非防卫情况时,该放电模块3可起到装饰作用;在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该放电模块3能够实现防卫。
此外,该预设防卫电压也可以设置为并非一直保持输出,而是间隔一段时间输出一次,比如间隔100ms发射一次,以在实现安全防护功能的同时,实现节能。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只要用户将带电的放电模块3与歹徒贴近,即可产生防卫效果,以为其争取逃脱时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如高压电棍的物理防卫型产品或者如防狼喷雾的化学防卫型产品,更便于携带,且可穿戴设备通常情况下被用户直接佩戴在身上,防卫的实时性和便携性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用性更强,可靠地满足了用户的日常安全防卫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电压变换模块2包括逆变模块21、升压模块22及整流模块23;
控制模块1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预设防卫电压-占空比-频率对应关系生成逆变控制信号;
逆变模块21的第一输入端作为电压变换模块2的第一端,第二输入端作为电压变换模块2的控制端,输出端与升压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逆变控制信号将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
升压模块22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2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交流电压升压为第二交流电压;
整流模块23的输出端作为电压变换模块2的第二端,用于将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
本实施例中,电压变换模块2可以包括逆变模块21、升压模块22及整流模块23,于是,控制模块1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可以基于存储的预设防卫电压-占空比-频率对应关系生成逆变控制信号,并将该逆变控制信号传输至逆变模块21。
于是,对于逆变模块21来说,可以根据该逆变控制信号将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逆变,以逆变为与该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并传输至升压模块22;对于升压模块22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预设升压比,将接收到的第一交流电压升压为第二交流电压并传输至整流模块2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之所以要设置整流模块23是因为交流电由于其电压呈现的存在正负电压值的周期变化特性,相对来说没有直流电稳定,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本申请中想要达到的防卫效果,对于整流模块23,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再输出至放电模块3,这里输出至放电模块3的电压即为所述预设防卫电压。这里对于整流模块23的具体电路结构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为包括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半波整流电路,也可以为包括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全波整流电路,此处不作特别的限定。
可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稳定且可靠地输出预设防卫电压至放电模块3,保证了该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防护功能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逆变模块21包括逆变驱动芯片211、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
第一可控开关212的第一端作为逆变模块2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与第二可控开关213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可控开关213的第二端接地;
逆变驱动芯片211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可控开关21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可控开关213的控制端连接,自举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控开关212的第二端及第二可控开关213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基于逆变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的导通及关断,以将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且使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不同时导通。
本实施例中,逆变模块21可以包括逆变驱动芯片211、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通过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看出,其采用的逆变电路结构为半桥式双可控开关逆变电路,相较于其他结构如单可控开关逆变电路,可以有效降低开关损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包括但不限于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该逆变驱动芯片211即为对上述半桥式双可控开关逆变电路的半桥逆变驱动芯片211,通过该设置可以更加精确地实现基于控制模块1发送的逆变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的导通及关断的执行逻辑,即利用自身的死区时间特性更加精确地控制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的导通时间,降低器件开关损耗,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且避免因第一可控开关212及第二可控开关213同时导通而烧坏器件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这里以控制模块1为MCU、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7V至4.4V之间为例进行说明,给出了一种具体连接线路图。其中,MCU需要3.3V的供电电源,因此该可穿戴设备和可以包括Buck DC-DC变换器,以将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成3.3V的供电电源VDD,MCU的电源引脚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3,MCU的GPIO1引脚与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Hin引脚连接,该MCU的GPIO2引脚与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Lin引脚连接,以输出逆变控制信号(本质上是PWM驱动脉冲)至逆变驱动芯片211;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Hout引脚与第一可控开关212(即第一MOSFET)的控制端连接,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Lout引脚与第二可控开关213(即第二MOSFET)的控制端连接,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HS引脚作为自举输出端且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HB引脚与所述HS引脚之间连接有自举电容C1。特别的该逆变驱动芯片211的电源引脚与3.3V的VDD连接且这里的对地的电容C2为滤波电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升压模块22为压电陶瓷变压器。
本实施例中,该升压模块22可以为压电陶瓷变压器,压电陶瓷变压器具有体积小,升压比高、抗电磁干扰等特性,利用其自身的逆压电效应和正压电效应可以实现电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进而实现高升压比的升压以满足防卫需求,且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体积小也更便于放置在可穿戴设备(如手表)中,而传统的绕线变压器受限于体积无法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于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具体升压比不作特别的限定,包括但不限于为500:1。当然,这里的升压模块22也可以为其他的体积相对较小且升压比较高的便于放置进可穿戴设备中的器件。
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压电陶瓷变压器之前还连接有电感L,用于与压电陶瓷变压器中的自有电容共同作用在进行升压的同时调整波形,即将输入至压电陶瓷变压器的波形为方波的第一交流电压升压为标准的、波形为正弦波的第二交流电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电压变换模块2还包括反馈模块4;
反馈模块4的输入端与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的反馈端连接,用于采集压电陶瓷变压器输出的第二交流电压并进行处理以得到表征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情况的采样电压;
控制模块1还用于根据采样电压调控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以使频率与固有振动频率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压电陶瓷变压器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其自身的温度的升高,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和其自身的固有振动频率会出现不一致,导致其此时输出的电压与其未出现温升时的输出电压之间出现偏差,且该偏差不在可接受的输出电压范围内。因此,该电压变换模块2还可以包括反馈模块4,反馈模块4通过采样第二交流电压并进行处理后返回至控制模块1,以使控制模块1根据采样电压调控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以使该频率与固有振动频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出现温升后的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其未出现温升时的输出电压相等(或者在可接收的输出电压范围内),从而保证了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稳定,也保证了该可穿戴设备的防卫效果的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反馈模块4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整流二极管D1;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作为反馈模块4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与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反馈模块4的输出端,用于整流。
本实施例中,该反馈模块4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整流二极管D1,根据电路连接结构可知,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可以实现分压,整流二极管D1即为耐高压的整流二极管D1,以实现整流,最终将第二交流电压转换为能被控制模块1接受的低压直流的采样电压,以形成反馈。此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反馈模块4还可以包括滤波电容C4,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且该采样电压具体可以反馈至MCU的ADC引脚,以实现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于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的具体阻值大小不作限定,根据实际分压需求设置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SOS按键;
SOS按键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的步骤,包括:
当SOS按键被按下时,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的步骤。在该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有SOS按键,结合上述所述的电路连接结构可知,当SOS按键未被按下时,控制模块1对应的引脚通过第三电阻接地(即此时该引脚的电平为低电平),此时可以确定用户不处于待防卫情况;当SOS按键被按下时,控制模块1对应的引脚通过SOS按键与第二直流电源连接(即此时该引脚的电平为高电平),于是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
可见,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对用户是否处于待防卫情况的判定,便于及时作出后续安全防护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限流电阻;
限流电阻的一端与SOS按键的另一端连接,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模块1及第三电阻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限流的限流电阻,以保护器件,此处对于限流电阻的具体阻值大小不作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BOOST DC-DC变换器5;
BOOST DC-DC变换器5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变换模块2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连接;
控制模块1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BOOST DC-DC变换器5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将第二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
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进一步考虑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可能较小(如当可穿戴设备为手表时该第一直流电源很可能为锂电池,而锂电池的输出电压仅在3.7V至4.4V之间),经过后续的电压变换模块2处理后也可能达不到防卫需求。因此,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BOOST DC-DC变换器5(BOOST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升压型直流-直流变换器),于是在上述电路连接结构的设置下,控制模块1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BOOST DC-DC变换器5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也即第一次升压变换),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将第二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也即第二次升压变换)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可见,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可靠地保证输出至放电模块3的预设防卫电压达到防卫需求。
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在3.7V至4.4V之间,于是经过BOOST DC-DC变换器5变换后其输出的第二直流电压可以为20V,则经过预设升压比为500:1的压电陶瓷变压器及整流模块23后可以输出1万伏特的预设防卫电压,以保证防卫效果。当然,随着BOOST DC-DC变换器5升压后输出的第二直流电压的增大,输出至放电模块3的预设防卫电压的数值也在增大,如可增至2万伏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防卫电压等级的通讯模块;
控制模块1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接收到的防卫电压等级及等级-电压对应关系控制BOOST DC-DC变换器5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将第三直流电压转换成与防卫电压等级对应的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
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进一步考虑到对于输出至放电模块3的预设防卫电压的大小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调节。于是,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防卫电压等级的通讯模块,不同的防卫等级对应于不同的预设防卫电压,于是当用户通过通讯模块选择了一个防卫等级之后,控制模块1可以基于接收到的防卫电压等级及等级-电压对应关系控制BOOST DC-DC变换器5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也即第一次升压变换),并控制电压变换模块2将第三直流电压转换成与防卫电压等级对应的预设防卫电压(也即第二次升压变换)后输出至放电模块3,使得该可穿戴设备更加智能化,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更强。
具体的,这里以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MCU的I2C引脚与该BOOST DC-DC变换器5连接,该通讯模块具体可以为该手表上实现其与手机端之间的数据交互的、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BLE SOC芯片,也可以为手表上用于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触控单元,配合与控制模块1连接的OLED显示屏可以接收到用户设置的防卫电压等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电压变换模块及放电模块;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放电模块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放电模块为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预设位置的一块金属片;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包括逆变模块、升压模块及整流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预设防卫电压-占空比-频率对应关系生成逆变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控制端,输出端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
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升压为第二交流电压;
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包括逆变驱动芯片、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逆变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自举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第二可控开关的导通及关断,以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逆变为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的第一交流电压且使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不同时导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为压电陶瓷变压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还包括反馈模块;
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输出的第二交流电压并进行处理以得到表征所述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情况的采样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压调控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对应的频率,以使所述频率与所述固有振动频率保持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整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与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整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OS按键;
所述SOS按键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且连接的公共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所述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SOS按键被按下时,确定所述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流电阻;
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SOS按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三电阻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ost DC-DC变换器;
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控制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成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防卫电压等级的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用户处于待防卫情况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防卫电压等级及等级-电压对应关系控制所述Boost DC-DC变换器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三直流电压转换成与所述防卫电压等级对应的预设防卫电压后输出至所述放电模块。
CN202210602087.4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6067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087.4A CN116067233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087.4A CN116067233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7233A true CN116067233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2087.4A Pending CN116067233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723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2091A (ja) * 2001-03-06 2002-09-20 Rohm Co Ltd 倍電圧昇圧型dc/dcコンバータ
CN2569435Y (zh) * 2002-06-20 2003-08-27 文复生 大功率高压直流静电电源装置
JP2004007997A (ja) * 2003-08-18 2004-01-08 Fujitsu Ltd 直流−直流変換制御回路および直流−直流変換装置
US20090158921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David James Norman Personal security bracelet
JP2014003728A (ja) * 2012-06-15 2014-01-09 Idea Wing Design Co Ltd 昇圧型電源装置
CN204924050U (zh) * 2015-08-09 2015-12-30 山东海日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防卫棒
CN206283424U (zh) * 2016-09-12 2017-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源
CN210672319U (zh) * 2019-08-07 2020-06-05 张吉文 一种应用于监管场所的新型管理手环
CN114204785A (zh) * 2020-08-27 2022-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逆变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2091A (ja) * 2001-03-06 2002-09-20 Rohm Co Ltd 倍電圧昇圧型dc/dcコンバータ
CN2569435Y (zh) * 2002-06-20 2003-08-27 文复生 大功率高压直流静电电源装置
JP2004007997A (ja) * 2003-08-18 2004-01-08 Fujitsu Ltd 直流−直流変換制御回路および直流−直流変換装置
US20090158921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David James Norman Personal security bracelet
JP2014003728A (ja) * 2012-06-15 2014-01-09 Idea Wing Design Co Ltd 昇圧型電源装置
CN204924050U (zh) * 2015-08-09 2015-12-30 山东海日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防卫棒
CN206283424U (zh) * 2016-09-12 2017-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源
CN210672319U (zh) * 2019-08-07 2020-06-05 张吉文 一种应用于监管场所的新型管理手环
CN114204785A (zh) * 2020-08-27 2022-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逆变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宏: "电力电子设备用器件与集成电路应用指南 第2册 控制用集成电路", 31 August 20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354 - 35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6660B2 (ja) 電圧変換回路
US20060171180A1 (en) Switching-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US20100165686A1 (en) Rectifier circuit
EP2538534B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LED lighting device
JP3263225B2 (ja) 電源高調波電流の抑制手段
JPH04500599A (ja) 突入電流制限交直変換回路
JPWO2003103121A1 (ja) コンバータ
EP2951910A1 (en) Flyback converter
WO2001082460A1 (fr) Convertisseur continu-continu de commutation
TWI258323B (en) Charging device of flash light
CN11606723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US5337228A (en) Differential charging circuit
JP5012905B2 (ja) 絶縁型dc−dcコンバータ
US20150256098A1 (en) Mains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nd equipmen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379637B2 (en) Ultra high voltage regulator
CN111220890B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参数特性检测装置
CN209200719U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
JPH05176533A (ja) トランス方式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2051550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用半導体装置
CN214429467U (zh) 供电电路及电源供应器
TWI740754B (zh) 供電電路及電源供應器
CN218124565U (zh) 交直流智能供电模块
WO2021179920A1 (zh) 一种电源变换电路和电源变换方法
JPH066993B2 (ja) 比例弁駆動制御回路
TW200910747A (en) DC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