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5316A -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5316A
CN116065316A CN202310209029.XA CN202310209029A CN116065316A CN 116065316 A CN116065316 A CN 116065316A CN 202310209029 A CN202310209029 A CN 202310209029A CN 116065316 A CN116065316 A CN 116065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roller
mode
knitted fabric
fe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90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65316B (zh
Inventor
曹正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yang Zhenggao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yang Zhenggao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yang Zhenggao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yang Zhenggao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90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5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5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5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65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5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 D06C3/06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by rotary disc, roller, or like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包括多功能架,所述多功能架的进料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上转接有延伸至进料侧下方的撑架,所述多功能架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处转盘,两转盘分别对应在两撑架的下方,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绕布辊,以此可防止布料拉直处理时,因电磁加热辊组件对其加热因缺少上下两个作用力将其快速拉直,而造成布料过度松弛。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布料拉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拉直是指布料从织布机上出料时,拉布机和绕布机根据需要位于织布机的出料侧,前者将布料拉出裁剪后获得片状布料,后者将布料绕制后实完成制捆。拉布机滑动配合在织布机的工作台上,其由位移架、固定在位移架两端的滑块、安装在位移架上的气动夹头以及用于向气动夹头供气并向位移架提供动力的电气系统等构成,滑块配合在工作台上,在动力机构驱动下带动位移架移向织布机,电气系统控制夹头将布料出料端夹紧,然后在位移架反向位移的过程中将布料拉出。绕布机位于织布机的出料侧,大部分由架子和绕布筒构成,在电机驱动下带着绕布筒旋转并将布料绕制。
申请号CN2022211072639公开了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表面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内侧设置有顶板,所述机架的表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布料的缠布装置,所述顶板的中部安装有用于烫直布料的熨烫机构,其结构集收布与拉直为一体,为了解决布料上的褶皱,其在两辊之间设置了熨烫机构,众所周知熨烫作业的目的是使布料发生塑性变形,并利用塑性变形将布料拉直,由于其公开的两绕布辊自身缺少张紧功能,导致布料在两绕布辊之间受热后会松软下垂,通过收布卷直接收布时,会在布料表面形成褶皱,且其采用了大量的电机,实际生产时,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用力机构,可防止布料收卷时出现二次褶皱,实际使用时可减少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包括多功能架,所述多功能架的进料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上转接有延伸至进料侧下方的撑架,所述多功能架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处转盘,两转盘分别对应在两撑架的下方,所述撑架的末端与所述转盘之间活动连接有下用力机构,所述多功能架内设有对应在所述进料口出料侧的收料腔,所述收料腔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上转接有平行但高度位置低于所述进料口的绕布辊,所述绕布辊的一端带传动于下用力机构,所述多功能架的顶部固定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撑架上方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连接于撑架且同步旋转于下用力机构,但旋转方向相反于下用力机构的上用力机构,所述下用力机构对应在进料口的近端下方,且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底面,所述上用力机构延展至对应在进料口的远端上方,且向下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所述撑架与转盘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架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使其固定在织布机工作台出料侧的固定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转盘之间共同连接有传动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料腔内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带传动于绕布辊,所述绕布辊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绕布筒。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两撑架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近端下方的连接板和转接在两连接板之间且对应在布料底面下方的第一压辊,所述上用力机构包括分别转接在两铰接座上的伸展臂、转接在两伸展臂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远端上方并与第一压辊上下互应的第二压辊、通过转轴固定在两伸展臂端部的齿轮以及通过第二连杆机构活动连接在铰接座与撑架之间的齿条,所述铰接座的外端设有定位套,所述齿条远离于第二连杆机构的另一端穿通过定位套并啮合于齿轮,使得撑架带动两连接板向上旋转至使第一压辊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向上施压的同时,还使得撑架带着第二连杆机构旋转至死点位置时,以推动齿条在定位套导向下啮合着齿轮旋转,并通过齿轮所在的轴带动伸展臂向下旋转至使其末端的第二压辊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架上固定有对应在两伸展臂之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设有对应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电磁加热辊组件,所述电磁加热辊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管末端的吊架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吊架内部上方的第一加热辊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吊架内部下方并与第一加热辊之间留有间隙的第二加热辊,布料途经于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的进料端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顶面上向下施压的第二压辊之间形成待受热区a,同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的出料端朝向于所述进料口的方向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的第一压辊之间形成受热区b。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架上设有接近于进料口且对应在所述绕布辊和所述第一压辊之间的滚轴,布料途经于滚轴并朝向于绕布辊缠绕进料,所述滚轴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绕布辊的高度位置,使得绕布辊与滚轴之间形成进料落差。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引布作业:将来自于织布机出料端的布料依次途经第二压辊的底部、电磁加热辊组件、第一压辊的顶部、进料口以及滚轴,并向绕布筒上缠绕。
启动作业:启动马达带传于绕布辊旋转,启动电磁加热辊组件通电并对布料加热,绕布辊带动绕布筒旋转,布料向绕布筒上缠绕制捆,绕布辊带传动两转盘随其同步旋转,两转盘通过偏心轴带动两第一连杆机构摆臂动作,并通过两第一连杆机构的摆臂动作带动两撑架绕着第一铰接板上下旋转,以使第一压辊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同时通过第二连杆机构带动齿条旋转至啮合齿轮旋转,并通过齿轮所在的轴带动伸展臂向下旋转至使其末端的第二压辊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以配合第一压辊将布料拉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转盘,并由转盘驱动在装置的进料侧设置了由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构成的拉直功能,可使转盘旋转时,同时产生两个动作,一个动作使第一压辊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向上施加压力,另一个动作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作用到第二连杆机构上,并由第二连杆机构带动齿条因定位套顺时针旋转并直线导向作用下向右摆动,使齿条与齿轮啮合,并使迫使齿轮顺时针旋转,并通过齿轮所在铰接座上的转轴带着伸展臂向下旋转,迫使伸展臂末端的第二压辊随第一压辊抵触在布料底面上时,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由于第一压辊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对布料向上施压,而第二压辊又在此时抵触在布料顶面上对面料向下施压,这就使得布料进料时位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区域段通过上述施压的方式由两端被上下两个方向被调整拉直,确保第一压辊对布料的底面施加向上的压力和第二压辊对布料的顶面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布料两面受力均匀,防止布料经上述压力作用拉直时发生偏斜。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绕布辊,以此可防止布料拉直处理时,因电磁加热辊组件对其加热因缺少上下两个作用力将其快速拉直,而造成布料过度松弛,避免布料最终收卷后还会出现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的端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针织布料拉直装置三维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由图2引出的另一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由图2引出的底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功能架;2、固定孔;3、进料口;4、第一铰接板;5、撑架;6、转盘;7、下用力机构;71、连接板;72、第一压辊;8、收料腔;9、第二铰接板;10、绕布辊;11、铰接座;12、上用力机构;121、伸展臂;122、第二压辊;123、齿轮;124、第二连杆机构;125、齿条;126、定位套;13、第一连杆机构;14、传动轴;15、马达;16、绕布筒;17、连接管;18、电磁加热辊组件;181、吊架;182、第一加热辊;183、第二加热辊;19、滚轴;a、待受热区;b、受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1-4,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包括多功能架1,多功能架1的进料侧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处第一铰接板4,第一铰接板4上转接有延伸至进料侧下方的撑架5,多功能架1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处转盘6,两转盘6分别对应在两撑架5的下方,撑架5的末端与转盘6之间活动连接有下用力机构7,多功能架1内设有对应在进料口3出料侧的收料腔8,收料腔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铰接板9,第二铰接板9上转接有平行但高度位置低于进料口3的绕布辊10,绕布辊10的一端带传动于下用力机构7,多功能架1的顶部固定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撑架5上方的铰接座11,铰接座11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连接于撑架5且同步旋转于下用力机构7,但旋转方向相反于下用力机构7的上用力机构12,下用力机构7对应在进料口3的近端下方,且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用力机构12延展至对应在进料口3的远端上方,且向下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撑架5与转盘6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13;多功能架1上固定有对应在两伸展臂121之间的连接管17,连接管17的末端设有对应在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之间的电磁加热辊组件18;下用力机构7包括分别固定在两撑架5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3近端下方的连接板71和转接在两连接板71之间且对应在布料底面下方的第一压辊72,上用力机构12包括分别转接在两铰接座11上的伸展臂121、转接在两伸展臂121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3远端上方并与第一压辊72上下互应的第二压辊122、通过转轴固定在两伸展臂121端部的齿轮123以及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24活动连接在铰接座11与撑架5之间的齿条125,铰接座11的外端设有定位套126,齿条125远离于第二连杆机构124的另一端穿通过定位套126并啮合于齿轮123,使得撑架5带动两连接板71向上旋转至使第一压辊72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向上施压的同时,还使得撑架5带着第二连杆机构124旋转至死点位置时,以推动齿条125在定位套126导向下啮合着齿轮123旋转,并通过齿轮123所在的轴带动伸展臂121向下旋转至使其末端的第二压辊122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
多功能架1上固定有对应在下用力机构7和上用力机构12之间用于对输送至两用力机构之间布料实施加热,并助力于下用力机构7和上用力机构12将布料拉直的电磁加热辊组件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拉直装置通过固定孔2安装在纺织机的出料侧,布料由进料口3向绕布辊10上低速缠绕前,会先途经于第二压辊122,然后经电磁加热辊组件18加热后再途经第一压辊72,然后再向绕布辊10上缠绕,除了利用绕布辊10将布料从纺织机的出料侧收卷以外,绕布辊10还通过带传动方式将旋转动作向转盘6上传递并使转盘6旋转,转盘6旋转时会利用通过偏心轴与其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杆机构13带着撑架5上下摆动。
当撑架5向上摆动时会带来两个动作,一个动作通过连接板71作用于第一压辊72上,使第一压辊72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向上施加压力,另一个动作传递到第二连杆机构124上,使第二连杆机构124旋转,并旋转至死点位置时推动齿条125在定位套126直线导向作用下,啮合着齿轮123使齿轮123顺时针旋转,并通过齿轮123所在铰接座11上的转轴带着伸展臂121向下旋转,迫使伸展臂121末端的第二压辊122随第一压辊72抵触在布料底面上时,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由于第一压辊72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对布料向上施压,而第二压辊122又在此时抵触在布料顶面上对面料向下施压,这就使得布料进料时位于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的区域段通过上述施压的方式由两端被上下两个方向被调整拉直。
接上述,当第一连杆机构13因转盘6上的偏心轴旋转位置发生改变时,又会带着撑架5向下摆动,当撑架5向下摆动时也会带来两个动作,一个动作通过连接板71作用于第一压辊72上,使第一压辊72从布料的底面上向下脱离,另一个动作传递到第二连杆机构124上,使第二连杆机构124反向旋转至死点位置时带动齿条125在定位套126导向下反向复位,并在反向复位的同时通过齿条125带着齿轮123逆时针旋转,以迫使伸展臂121带着第二压辊122从布料顶面上脱离,绕布辊10继续绕布制捆,就使得经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调直后的布段向绕布辊10的一端输送,绕布辊10继续绕布制捆并继续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着转盘6旋转,转盘6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上述方式即可使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将布料每段拉直后接着就会被绕布辊10收走,直至将整条布料调直完毕。综上所述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优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固定式的绕布辊并可将其代替,以此可防止布料拉直处理时,因电磁加热辊组件18对其加热因缺少上下两个作用力将其快速拉直,而造成布料过度松弛,避免布料最终收卷后还会出现褶皱。
收料腔8内固定有马达15,马达15的输出轴带传动于绕布辊10,而转盘6又通过带传动的方式传动于绕布辊10,并经上述描述可知,最终能够向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提供动力,由此可知较现有技术为使布料得到调直,本发明使用的马达较少,实际生产时可减少损耗。绕布辊10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用于实际布料收卷时所使用的绕布筒16。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两转盘6之间共同连接有用于使它们同步旋转的传动轴14,以将处在多功能架1单侧方位上的马达15工作时所产生的旋转力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向两个转盘6同时传递,以供处于多功能架1异端的两处第一连杆机构13能够在多功能架1的两端位置上同时向下用力机构7和上用力机构12提供上述动力,确保第一压辊72对布料的底面施加向上的压力和第二压辊122对布料的顶面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布料两面受力均匀,防止布料经上述压力作用拉直时发生偏斜。
电磁加热辊组件18包括固定在连接管17末端的吊架181和转动连接在吊架181内部上方的第一加热辊182和转动连接在吊架181内部下方并与第一加热辊182之间留有间隙的第二加热辊183,布料途经于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之间,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的进料端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顶面上向下施压的第二压辊122之间形成待受热区a,同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的出料端朝向于进料口3的方向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的第一压辊72之间形成受热区b。布料进料时穿行于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之间,也即布料的上下两面均能够被加热,优于现有技术的单面加热方式,从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的分布位置来看,它们与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之间形成的待受热区a和受热区b自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形成两区划分,且两区的连接区正好又被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夹持吊拉,因此可确保受热区b不会因加热而过度松弛,使第一压辊72和第二压辊122以顶底两个方向对待受热区a和受热区b两区的端部实加压力时,受热区b不会过度松弛并得到调直处理,从图1中可以看出,待受热区a的距离范围大于受热区b的距离范围,因此第二压辊122抵在布料顶面上向下施压时,利用较长的待受热区a向较短的受热区b提供较大的拉力,在确保布料被拉直的前提下,也可防止受热区b因被加热而过度松弛,优于现有技术。
多功能架1上设有接近于进料口3且对应在绕布辊10和第一压辊72之间的滚轴19,布料途经于滚轴18并朝向于绕布辊10缠绕进料,滚轴18的高度位置高于绕布辊10的高度位置,使得绕布辊10与滚轴19之间形成进料落差,对布料朝向于绕布辊10的方向输送时,起到了导向并再次拉直的作用。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引布作业:将来自于织布机出料端的布料依次途经第二压辊122的底部、电磁加热辊组件18、第一压辊72的顶部、进料口3以及滚轴19,并将端头预先缠绕在绕布筒16上,绕布筒16也可以采用绕布架代替,绕布筒16通过花键等定位结构套放在绕布辊10上,随绕布辊10旋转时确保其不会脱落。
启动作业:启动马达15带传于绕布辊10旋转,且通过调速按钮控制马达15的转速为低速,进行低速绕布。启动电磁加热辊组件18通电并对布料加热,绕布辊10带动绕布筒16旋转,布料向绕布筒16上低速缠绕制捆,绕布辊10带传动两转盘6随其同步旋转,两转盘6通过偏心轴带动两第一连杆机构13摆臂动作,并通过两第一连杆机构13的摆臂动作带动两撑架5绕着第一铰接板4上下旋转,以使第一压辊72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同时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24带动齿条125旋转至啮合齿轮123旋转,并通过齿轮123所在的轴带动伸展臂121向下旋转至使其末端的第二压辊122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以配合第一压辊72在布料的两端对布料的加热段实施一上一下剪切用力式拉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连杆机构的具体形状以及它们旋转至死点位置能够推动与之连接在一起的部件(如本发明中的齿条)直线运动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例如常见的拐尺结构、内燃机的是曲柄推动滑块直线运动的机构等。本发明不再对死点的具体原理进行啰嗦性赘述。本发明所使用的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的型号为QJ-TY007。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架(1),多功能架(1)的进料侧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处第一铰接板(4),第一铰接板(4)上转接有延伸至进料侧下方的撑架(5),多功能架(1)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处转盘(6),两转盘(6)分别对应在两撑架(5)的下方,撑架(5)的末端与转盘(6)之间活动连接有下用力机构(7),多功能架(1)内设有对应在进料口(3)出料侧的收料腔(8),收料腔(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铰接板(9),第二铰接板(9)上转接有平行但高度位置低于进料口(3)的绕布辊(10),绕布辊(10)的一端带传动于下用力机构(7),多功能架(1)的顶部固定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撑架(5)上方的铰接座(11),铰接座(11)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连接于撑架(5)且同步旋转于下用力机构(7),但旋转方向相反于下用力机构(7)的上用力机构(12),下用力机构(7)对应在进料口(3)的近端下方,且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底面,上用力机构(12)延展至对应在进料口(3)的远端上方,且向下旋转时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撑架(5)与转盘(6)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13);多功能架(1)上固定有对应在下用力机构(7)和上用力机构(12)之间的电磁加热辊组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架(1)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使其固定在织布机工作台出料侧的固定孔(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转盘(6)之间共同连接有传动轴(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收料腔(8)内固定有马达(15),马达(15)的输出轴带传动于绕布辊(10),绕布辊(10)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绕布筒(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用力机构(7)包括分别固定在两撑架(5)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3)近端下方的连接板(71)和转接在两连接板(71)之间且对应在布料底面下方的第一压辊(72),上用力机构(12)包括分别转接在两铰接座(11)上的伸展臂(121)、转接在两伸展臂(121)末端且对应在进料口(3)远端上方并与第一压辊(72)上下互应的第二压辊(122)、通过转轴固定在两伸展臂(121)端部的齿轮(123)以及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24)活动连接在铰接座(11)与撑架(5)之间的齿条(125),铰接座(11)的外端设有定位套(126),齿条(125)远离于第二连杆机构(124)的另一端穿通过定位套(126)并啮合于齿轮(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加热辊组件(18)包括固定在连接管(17)末端的吊架(181)和转动连接在吊架(181)内部上方的第一加热辊(182)和转动连接在吊架(181)内部下方并与第一加热辊(182)之间留有间隙的第二加热辊(183),布料途经于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之间,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的进料端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顶面上向下施压的第二压辊(122)之间形成待受热区a,同时使得布料自第一加热辊(182)和第二加热辊(183)的出料端朝向于进料口(3)的方向进料时与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的第一压辊(72)之间形成受热区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架(1)上设有接近于进料口(3)且对应在绕布辊(10)和第一压辊(72)之间的滚轴(19),布料途经于滚轴(18)并朝向于绕布辊(10)缠绕进料,滚轴(18)的高度位置高于绕布辊(10)的高度位置,使得绕布辊(10)与滚轴(19)之间形成进料落差。
8.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引布作业:将来自于织布机出料端的布料依次途经第二压辊(122)的底部、电磁加热辊组件(18)、第一压辊(72)的顶部、进料口(3)以及滚轴(19),并向绕布筒(16)上缠绕。
9.启动作业:启动马达(15)带传于绕布辊(10)旋转,启动电磁加热辊组件(18)通电并对布料加热,绕布辊(10)带动绕布筒(16)旋转,布料向绕布筒(16)上缠绕制捆,绕布辊(10)带传动两转盘(6)随其同步旋转,两转盘(6)通过偏心轴带动两第一连杆机构(13)摆臂动作,并通过两第一连杆机构(13)的摆臂动作带动两撑架(5)绕着第一铰接板(4)上下旋转,以使第一压辊(72)向上旋转时抵触在布料底面上向上施压,同时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24)带动齿条(125)旋转至啮合齿轮(123)旋转,并通过齿轮(123)所在的轴带动伸展臂(121)向下旋转至使其末端的第二压辊(122)抵触在布料的顶面上向下施压,以配合第一压辊(72)将布料拉直。
CN202310209029.XA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065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9029.XA CN11606531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9029.XA CN11606531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5316A true CN116065316A (zh) 2023-05-05
CN116065316B CN116065316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16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9029.XA Active CN11606531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5316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0454U (zh) * 2014-08-19 2015-01-07 安徽鼎恒皮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皮条定型机
CN110804816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阮良生 一种针织面料平幅连续生产制软机
CN111606109A (zh) * 2020-06-27 2020-09-01 孙开国 一种带有自纠偏功能的工业纺织绕辊
CN112877971A (zh) * 2021-01-11 2021-06-01 泉州泉港华誉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的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113605031A (zh) * 2021-07-15 2021-11-0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可调节服装布料整平装置
CN215478680U (zh) * 2021-08-16 2022-01-11 青岛宏特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饰布料卷验机上的防皱控制结构
CN215478599U (zh) * 2021-08-05 2022-01-11 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匹卷布机
CN216193416U (zh) * 2021-08-03 2022-04-05 吴江市华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216189741U (zh) * 2021-10-17 2022-04-05 三达瑞(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114314134A (zh) * 2022-01-16 2022-04-12 江苏佳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布料平整收卷装置
CN217149449U (zh) * 2022-04-18 2022-08-09 夏津县恒发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并条机用压紧装置
CN218175353U (zh) * 2022-05-10 2022-12-30 广东锦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218174115U (zh) * 2022-09-14 2022-12-30 安徽金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正反面微张力验布装置
CN115595758A (zh) * 2022-12-15 2023-01-13 江苏云锦家纺有限公司(Cn) 一种环形织物定型加工装置
CN115613335A (zh) * 2022-10-09 2023-01-17 南京溢睿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防静电面料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0454U (zh) * 2014-08-19 2015-01-07 安徽鼎恒皮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皮条定型机
CN110804816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阮良生 一种针织面料平幅连续生产制软机
CN111606109A (zh) * 2020-06-27 2020-09-01 孙开国 一种带有自纠偏功能的工业纺织绕辊
CN112877971A (zh) * 2021-01-11 2021-06-01 泉州泉港华誉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的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113605031A (zh) * 2021-07-15 2021-11-0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可调节服装布料整平装置
CN216193416U (zh) * 2021-08-03 2022-04-05 吴江市华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215478599U (zh) * 2021-08-05 2022-01-11 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匹卷布机
CN215478680U (zh) * 2021-08-16 2022-01-11 青岛宏特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饰布料卷验机上的防皱控制结构
CN216189741U (zh) * 2021-10-17 2022-04-05 三达瑞(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114314134A (zh) * 2022-01-16 2022-04-12 江苏佳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布料平整收卷装置
CN217149449U (zh) * 2022-04-18 2022-08-09 夏津县恒发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并条机用压紧装置
CN218175353U (zh) * 2022-05-10 2022-12-30 广东锦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218174115U (zh) * 2022-09-14 2022-12-30 安徽金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正反面微张力验布装置
CN115613335A (zh) * 2022-10-09 2023-01-17 南京溢睿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防静电面料加工方法
CN115595758A (zh) * 2022-12-15 2023-01-13 江苏云锦家纺有限公司(Cn) 一种环形织物定型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5316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1380U (zh) 一种不干胶纸生产用纸张除皱装置
CN108016920B (zh) 一种篷盖布生产加工用传送装置
CN109570287A (zh) 一种板材自动弯曲加工设备
CN116065316B (zh)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76914U (zh) 压紧力可调的布条折边机
CN111745764A (zh) 一种用于竹木制品的弧弯定型装置及其定型方法
CN115571684A (zh) 基于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系统的收卷设备
CN207276920U (zh) 布条折边机
CN113263777B (zh) 一种多功能制袋机
CN213866877U (zh) 双位置自动切换的织物双面加热装置
CN110303722A (zh) 一种信封机及其折纸机构
CN113622182B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CN212741967U (zh) 一种画布自动裁切装置
CN112353058B (zh) 一种鞋面料拼接折边粘贴装置
CN212543612U (zh) 一种绝缘纸装配设备
CN207046530U (zh) 薄膜平整摆臂机
CN218054471U (zh) 一种自动化丝印印刷设备热烫机构
CN113479686A (zh) 一种干式复合中可调的复合薄膜展平装置
CN220406882U (zh) 一种卷板机的导向装置
CN217350047U (zh) 预浸带全自动收卷装置
CN220665619U (zh) 一种厚型皮革加工用缝纫柱车装置
CN116749497B (zh) 一种围板折痕机
CN219908156U (zh) 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均匀整烫装置
CN211307837U (zh) 一种避免褶皱的印刷设备
CN117284841B (zh) 一种药用袋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