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2331A -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2331A
CN116062331A CN202111278753.5A CN202111278753A CN116062331A CN 116062331 A CN116062331 A CN 116062331A CN 202111278753 A CN202111278753 A CN 202111278753A CN 116062331 A CN116062331 A CN 116062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bag
air inlet
storage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87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廖昌建
王晶
孟凡飞
王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787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2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2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2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3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34Large containers having floating covers, e.g. floating roofs or blankets
    • B65D88/36Large containers having floating covers, e.g. floating roofs or blankets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28Mean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scape of vapou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本发明储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浮盘、内部气囊及气囊支柱;所述气囊中心设有套装气囊支柱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底部与气囊底部连接,圆柱孔顶部与气囊顶部连接且被密封;所述圆柱孔旁边设有气囊空气进出口;所述内部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表面,并与浮盘固定连接,内部气囊直径与浮盘直径一致。本发明储罐通过改变储罐内储存空气气囊体积,可以实现储罐内三个区域空间和压力之间平衡,实现储罐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的储罐用于油品或化学品储存过程,具有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品和油品的节能减排储罐及罐组减排方法。
背景技术
油品和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逸散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VOCs)。据统计,每年轻质油品逸散损失的油品约占轻质油品的0.5%,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油气和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一般为1%~6%),油气逸散将导致相应设施周围的油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聚集在地面的油气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人员的健康。因此,对逸散油气进行回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油气回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作为燃料;二是将油气返回到油罐气液平衡系统中,增加油气分压,减少油品蒸发损失;三是采用回收装置和技术,如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及其组合工艺等。
WO9604978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使用两塔交替再生-吸附工艺,真空泵变压解吸,解吸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油气组分时,吸附放热使活性炭床层有较大温升,特别是油气浓度较高时,活性炭床层极易产生局部过热的现象,从而减少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使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油气中含较多高沸点有机物时,这些有机物容易被活性炭吸附,但难以通过抽真空解吸,这会显著减少吸附剂使用寿命。
CN1494454A公开了一种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回收有机物的装置,吸附停止后,采用蒸汽解吸吸附有机组分,然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回收冷凝油和冷凝水;蒸汽热解吸效率高,但能耗大,再生后的活性炭还需要降温、清洗,增加了装置操作费用。CN1522785A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方法,将油气压缩冷却,在加压的条件下吸附,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能耗大,当处理油气量不稳定时,特别是油气量大幅度波动时,压缩机很难稳定操作。
CN101342427A公开了一种冷凝-吸附组合工艺回收油气的方法,油气先经过冷却-冷凝实现部分油气组分冷凝分离,未凝油气由吸附-变压解吸回收,吸附尾气达标排放,解吸油气返回冷却装置与收集油气混合进入冷凝器。其推荐油气冷凝温度为-80℃~30℃,优选-70℃~40℃。主要依靠冷凝液化来回收油气组分,冷凝温度低,在冷凝器内有结晶现象,需要定期除去水的结晶和凝结油,因此,需要两个系列冷凝器切换使用;装置总的能耗较大,制冷设备故障率较高。此外,在后续的吸附罐中也会出现结晶现象,显著降低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CN 105460446 A公开了一种原油外浮顶储罐油气收集装置,本发明在储罐罐顶和浮盘之间设置密封帘布,可以完全封闭油品与空气的接触,所有挥发的气体全部密闭输送到油气回收系统,避免溢出油气直接向大气排放,保护环境,而且由于没有油气溢出,浮盘表面空间危险等级下降,提高了油罐的安全水平。但是在储罐油气收集空间内为负压时(出现负压的工况主要是大呼吸、小呼吸吸气时),为了保证储罐不因负压而憋罐,呼吸阀需要吸入空气至油气收集空间,这将使得所收集的油气中含空气(氧气)组分,而增加外浮顶罐的安全风险;另外该储罐仍然存在大小呼吸排放废气的问题。
现有储罐主要为拱顶罐、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储罐呼吸过程中存在吸气、排气过程,储罐存在排放污染物的现象,排放气需要达标治理,存在治理工艺较为复杂、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另外,为了将储罐排放气集中治理,需要将储罐气相空间连通,因此,在排放气集中治理时,需要考虑罐区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储罐排放废气回收处理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罐组减排方法,该储罐不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具有安全可靠、设备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储罐。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浮盘、内部气囊及气囊支柱;
所述内部气囊中心设有套装气囊支柱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底部与气囊底部连接,圆柱孔顶部与气囊顶部连接且被密封;所述圆柱孔旁边设有空气进出口;
所述内部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表面,并与浮盘固定连接,内部气囊直径与浮盘直径一致。
进一步,所述壳体设置有压力监测系统和罐壁空气进口。压力监测系统通常设置于储罐罐顶,罐壁空气进口位于储罐壳体下部。
进一步,所述浮盘直径比壳体直径小100~400 mm。
进一步,所述圆柱孔直径一般为气囊支柱直径的2~6倍,优选2~4倍。
进一步,所述空气进出口距离圆柱孔中心400~800 mm,优选400~600 mm。
进一步,本发明的储罐中,所述壳体、浮盘、内部气囊将储罐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A位于浮盘下方空间,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B位于浮盘上方的内部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空气;第三区域C位于储罐壳体与内部气囊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储存系统。
本发明的储存系统包括储罐组、进气风机及控制模块;
所述储罐组设置两个以上储罐;
所述进气风机用于将大气中空气引入储罐内部气囊内部的区域B中,或者 将储罐内部气囊内部的区域B中的空气引出;进气风机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不同储罐的进气阀的一端连接,进气风机出口连接单呼阀;
所述进气阀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的一端和罐壁空气进口分别连通;所述罐壁空气进口通过不锈钢软管与气囊底部空气进口连通;
所述进气风机入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的另一端连通,同时连接单吸阀;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监测系统、排气阀和进气风机启停控制模块。
本发明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储罐内油气压力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实现区域B空间压力与区域C空间压力的平衡,通过在进气风机的进出口设置单吸阀和单呼阀,实现区域B空间内的压力稳定。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罐减排方法。
所述的储罐减排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
(1)当储罐内区域A中油品体积增加、浮盘上升,或储罐内温度升高,引起区域C压力增加,直到区域C压力增加至排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开启排气阀,区域B中空气通过不锈钢软管、排气阀排出区域B空间;
(2)当区域C排气使得其压力降低至稳定压力时,关闭排气阀;
(3)当储罐内区域C的压力降低至吸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启动进气阀将风机出口空气送至区域B中,此时区域B中压力升高、区域B空间增加,区域C空间减小,区域C压力增加,当区域C压力增加至稳定压力时,控制模块关闭进气阀;
(4)进气风机为连续运行,当由区域B和进气风机进出口管线系统构成的空气系统需要补充空气时,单吸阀自动开启,向进气风机入口补充空气;当空气系统需要向大气中排气时,单呼阀自动开启向大气中排气。
进一步,控制模块排气压力值可设置为0.8kPa~1.2kPa之间任一值。
进一步,控制模块稳定压力值可设置为0.4kPa~0.7kPa之间任一值。
进一步,控制模块吸气压力值可设置为0kPa~0.2kPa之间任一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储罐及其储存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储罐通过改变储罐内储存空气气囊体积,可以实现储罐内三个区域空间和压力之间平衡,实现储罐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壳体内部气囊隔离油品挥发性油气和空气,达到储罐无挥发性油气排气至大气中,从而实现储罐废气零排放的效果。
2、本发明的储罐,油品与空气密闭隔开,能够保证油品挥发产生的油气为纯油气(不包含空气),气体本身无爆炸性,挥发油气可实现安全控制。
3、本发明提供的储罐,油品或化学品在储存过程中,具有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储罐及储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底部的仰视图。
图中各数字标记分别对应:1-壳体,2-气囊,3-浮盘,4-不锈钢软管,5-压力监测系统,6-排气阀、7-进气阀,8-单吸阀,9-气囊立柱,10-单呼阀,11-进气风机,12-罐壁空气进口,21-气囊圆柱孔,22-空气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情况,但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储罐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节能减排储罐储罐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浮盘3、内部气囊2及气囊支柱9。
浮盘3中心设有穿透孔,内部气囊中心设有圆柱孔21,圆柱孔底部与气囊底部密封连接,圆柱孔顶部与气囊顶部连接且被密封;气囊支柱9与气囊2顶部固定连接;圆柱孔旁边设有空气进出口22。内部气囊2底部设置于浮盘3上表面,并与浮盘固定连接,内部气囊直径与浮盘直径一致。
壳体设置有压力监测系统和罐壁空气进口。压力监测系统5通常设置于储罐罐顶,罐壁空气进口12通常位于储罐壳体下部(下端)。
浮盘直径比壳体内径小100~400 mm。所述圆柱孔直径一般为气囊支柱直径的2~6倍,优选2~4倍。所述空气进出口距离圆柱孔中心400~800 mm,优选400~600 mm。
本发明的储罐中,所述壳体、浮盘、内部气囊将储罐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A位于浮盘下方空间,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B位于浮盘上方的内部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空气;第三区域C位于储罐壳体与内部气囊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
实施例2
本实施方式对罐组储存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储存系统包括2个以上的储罐、进气风机11及控制模块。
进气风机11用于将大气中空气引入储罐的区域B中;进气风机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不同储罐的进气阀7的一端连接,进气风机出口连接单呼阀10。进气阀7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6的一端和罐壁空气进口连通。罐壁空气进口通过不锈钢软管与气囊底部空气进口连通。进气风机入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6的另一端连通,同时连接单吸阀8。
控制模块包括压力监测系统、排气阀和进气风机启停控制模块。
实施例3
本实施方式对一种储罐减排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所述减排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
(1)当储罐内区域A中油品体积增加、浮盘上升,或储罐内温度升高,引起区域C压力增加,直到区域C压力增加至排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开启排气6阀,区域B中空气通过不锈钢软管、排气阀排出区域B空间;
(2)当区域C排气使得其压力降低至稳定压力时,关闭排气阀6;
(3)当储罐内区域C的压力降低至吸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启动进气阀将风机出口空气送至区域B中,此时区域B中压力升高、区域B空间增加,区域C空间减小,区域C压力增加,当区域C压力增加至稳定压力时,控制模块关闭进气阀7;
(3)进气风机为连续运行,当由区域B和进气风机进出口管线系统构成的空气系统需要补充空气时,单吸阀8自动开启,向进气风机入口补充空气;当空气系统需要向大气中排气时,单呼阀10自动开启向大气中排气。

Claims (12)

1.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浮盘、内部气囊及气囊支柱;
所述气囊中心设有套装气囊支柱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底部与气囊底部连接,圆柱孔顶部与气囊顶部连接且被密封;
所述圆柱孔旁边设有空气进出口;
所述内部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表面,并与浮盘固定连接,内部气囊直径与浮盘直径一致;
所述壳体设置有压力监测系统和罐壁空气进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系统设置于储罐罐顶,所述罐壁空气进口位于储罐壳体下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直径比壳体内径小100~400 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孔直径一般为气囊支柱直径的2~6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出口距离圆柱孔中心400~800 mm,优选400~600 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排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浮盘、内部气囊将储罐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A位于浮盘下方空间,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B位于浮盘上方的内部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空气;第三区域C位于储罐壳体与内部气囊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
7.一种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储罐组、进气风机及控制模块;
所述储罐组设置两个以上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储罐;
所述进气风机用于将大气中空气引入储罐内部气囊内部的区域中;
进气风机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不同储罐的进气阀的一端连接,进气风机出口连接单呼阀;
所述进气阀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的一端和罐壁空气进口分别连通;
所述罐壁空气进口通过不锈钢软管与气囊底部空气进口连通;
所述进气风机入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气阀的另一端连通,同时连接单吸阀;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监测系统、排气阀和进气风机启停控制模块。
8.一种储罐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了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系统。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排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当储罐内区域A中油品体积增加、浮盘上升,或储罐内温度升高,引起区域C压力增加,直到区域C压力增加至排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开启排气阀,区域B中空气通过不锈钢软管、排气阀排出区域B空间;
(2)当区域C排气使得其压力降低至稳定压力时,关闭排气阀;
(3)当储罐内区域C的压力降低至吸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启动进气阀将风机出口空气送至区域B中,此时区域B中压力升高、区域B空间增加,区域C空间减小,区域C压力增加,当区域C压力增加至稳定压力时,控制模块关闭进气阀;
(4)进气风机为连续运行,当由区域B和进气风机进出口管线系统构成的空气系统需要补充空气时,单吸阀自动开启,向进气风机入口补充空气;当空气系统需要向大气中排气时,单呼阀自动开启向大气中排气。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排气压力值设置为0.8kPa~1.2kPa之间任一值。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稳定压力值设置为0.4kPa~0.7kPa之间任一值。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吸气压力值设置为0kPa~0.2kPa之间任一值。
CN202111278753.5A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Pending CN116062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753.5A CN116062331A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753.5A CN116062331A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2331A true CN116062331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8753.5A Pending CN116062331A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23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2427B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204294073U (zh) 一种VOCs挥发气回收利用装置
CN100369653C (zh) 油气吸收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207722586U (zh) 一种实现VOCs零排放和回收利用氮气的装置
CN105032112A (zh) 一种新型吸收-吸附-冷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213355645U (zh) 一种油品储罐排放废气收集系统
CN101579596A (zh) 冷凝加吸附组合工艺油气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10728724U (zh) 罐顶VOCs回收及氮气再利用系统
CN107511023A (zh) 一种新型的二甲苯胺和醋酸废气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6422644A (zh) 一种新型的二甲苯和醋酸废气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1637686A (zh) 一种采用二次吸附有机废气回收方法
CN102911703A (zh) 油气回收方法
CN111171867A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111991997A (zh) 一种尾气中高浓度二氯甲烷回收方法及设备
CN107854955B (zh) 一种含烃废气回收工艺及操作控制方法
CN212819023U (zh) 压缩吸收膜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N212651564U (zh) 一种化工厂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16062331A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储存系统及减排方法
CN113060432B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14435788A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11171868A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116062321A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减排方法
CN110787585A (zh) 一种三苯类挥发气体回收方法
CN213668552U (zh) 压缩冷凝膜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N114435786B (zh) 一种具有缓存挥发油气功能的储罐及储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1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