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2088A - 一种抛缆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缆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2088A
CN116062088A CN202310275425.2A CN202310275425A CN116062088A CN 116062088 A CN116062088 A CN 116062088A CN 202310275425 A CN202310275425 A CN 202310275425A CN 116062088 A CN116062088 A CN 116062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ble
box
side wa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5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纲
张祝
李亚坤
刘安峰
曹念东
任俊城
罗宏
肖延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Yibin Waterway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Yibin Waterway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Yibin Waterway Bureau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Yibin Waterway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3102754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20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2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2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04Fastening or guid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0Adaptations of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or of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缆器结构,包括基板,基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基座,基座上铰接有挂钩块,挂钩块远离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扣,挂钩块与活动扣之间形成用于挂住钢缆端部的钩槽,活动扣远离钩挂块的一端设有卡销,油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端部开有用于卡接卡销的卡槽,本发明通过卡销卡接在卡槽的内部,致使活动扣贴合至挂钩块的状态下进行固定,这样钢缆便会钩在钩槽的内部,由于钩槽此时处于封闭状态,钢缆的端部不容易从钩槽内脱出,增加钢缆端部固定的稳定性,避免钢缆端部因风浪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滑脱现象,而且通过套筒的限制,可防止钢缆在松脱瞬间弹射射误伤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抛缆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只抛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缆器结构。
背景技术
锚石钢缆是用于行船中承担锚石重量的缆绳,能够减少非工作时的锚链受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钢缆更换起来更为方便,能够降低综合使用成本,传统的钢缆固定的方式为:采样可转动的立杆,立杆转动至立起状态时,将钢缆的端部套在立杆上,继而实现对钢缆的固定,当进行抛栏操作时,利用油缸将立杆驱动转动后,促使钢缆端部自动从立杆上脱离,继而完成抛栏操作,上述固定钢缆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一、由于钢缆端部直接套接立杆上,受风浪等因素影响,套接在立杆上的钢缆端部可能会在立杆上摆动,继而容易使钢缆端部从立杆的上方滑脱,固定稳定性较差;
二、在抛缆过程中由于钢缆承载锚石的重量,致使钢缆端部与立杆的脱离瞬间,钢缆受张力作用四处弹射,容易误伤船上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抛缆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缆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缆器结构,包括安装在船体甲板上的基板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上铰接有挂钩块,所述挂钩块远离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扣,所述挂钩块与活动扣之间形成用于挂住钢缆端部的钩槽,所述活动扣远离钩挂块的一端设有卡销,且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开有用于卡接卡销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挂钩块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开有弧形槽,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弧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开有导槽,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槽的内部,且所述滑块与油缸的输出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锚链滑动的轮毂,所述支架的上方设有用于遮住轮毂上侧的遮瓦,所述基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与滑框滑动连接,所述滑框的上端延伸至遮瓦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压锁块,所述压锁块贯穿遮瓦的侧壁并活动按压在轮毂上的锚链上,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啮合连接在滑框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部并通过垂直齿轮组与螺杆啮合连接,所述油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转杆通过齿牙啮合连接,从而实现驱动。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钢缆弹射的套筒。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上侧面开设有便于钢缆放入套筒内的开口槽,所述钢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在基板的侧壁上,所述基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所述齿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第三箱体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套筒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动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盛装液压有的油箱,所述油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向油缸的内部进行供油的油泵,且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油泵进行相关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卡销卡接在卡槽的内部,致使活动扣贴合至挂钩块的状态下进行固定,这样钢缆便会钩在钩槽的内部,由于钩槽此时处于封闭状态,钢缆的端部不容易从钩槽内脱出,继而增加了钢缆端部固定的稳定性,避免钢缆端部因风浪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滑脱现象;
2、本发明通过油缸的输出轴拉动滑动杆朝着远离卡销的一侧移动时,实现将钢缆的端部从卡销内脱出,通过套筒的限制,可避免钢缆在松脱瞬间四处弹射,有效的避免了钢缆弹射误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Ⅰ;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Ⅱ;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箱体、基座、挂钩块与活动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箱体、油缸、油箱与油泵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箱体、挂钩块、拉块、导向杆、滑块与导槽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挂钩块、活动扣、拉块、导向杆、滑块与油缸处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8为本发明的挂钩块、活动扣、拉块、导向杆、滑块与油缸处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9为本发明的挂钩块、活动扣、拉块、导向杆、滑块与油缸处的结构示意图Ⅲ;
图10为本发明的挂钩块、活动扣、拉块、导向杆、滑块与油缸处的结构示意图Ⅳ;
图11为本发明的轮毂、遮瓦、滑框、螺杆与转杆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基板、第一箱体、套筒与橡胶块处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13为本发明的基板、第一箱体、套筒与橡胶块处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14为本发明的基板、第一箱体、套筒、连接杆、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与橡胶块处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卡槽根据实际情况可变换的实施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导槽根据实际情况可变换的实施结构图。
图中:1、基板,2、第一箱体,3、基座,4、挂钩块,5、活动扣,6、钩槽,7、卡销,8、油缸,9、滑动杆,901、卡槽,10、拉块,11、导向杆,12、弧形槽,13、滑轨,14、滑块,1401、导槽,15、支架,16、轮毂,17、遮瓦,18、第二箱体,19、滑框,20、螺杆,21、转杆,22、齿条,23、压锁块,24、第三箱体,25、连接杆,26、第一磁铁,27、套筒,28、第二磁铁,29、开口槽,30、橡胶块,31、立板,32、加强杆,33、油箱,34、油泵,35、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抛缆器结构,在锚石未抛出悬挂在船体上时,为了减少锚链盛载锚石的重量,达到保护锚链的作用,此时钢缆对锚石进行悬吊,起到用于承载锚石重量的作用,本申请的结构是用于这种情景下的,包括安装在船体甲板上的基板1,所述基板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2,如图1所示,第一箱体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能够对第一箱体2内的设备进行有效防护(非工作时的如防碰撞以及工作人员以外跌落),所述第一箱体2上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上铰接有挂钩块4,所述挂钩块4远离基座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扣5,所述挂钩块4与活动扣5之间形成用于挂住钢缆端部(此处为环套型的钢缆)的钩槽6,如图7和10所示挂钩块4与活动扣5的结点处的形态是稍向上翘起的,从而能够形成阻挡和挂住钢缆的钩槽6空间。
所述活动扣5远离钩挂块4的一端设有卡销7,且所述第一箱体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油缸8,所述油缸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端部开有用于卡接卡销7的卡槽901;
如图9所示,此时卡销7与卡槽901脱离,此时活动扣5在挂钩块4上呈打开状态,此时将钢缆的端部套接在活动扣5上,转动活动扣5,致使活动扣5贴合至挂钩块4上,这样钢缆便会钩在钩槽6的内部,此时油缸8的输出轴驱动滑动杆9移动,致使滑动杆9的端部朝着卡销7移动,致使卡销7卡接至卡槽901的内部,此时活动扣5在贴合挂钩块4的位置处进行固定;
如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为钢缆受到锚石作用力的方向,挂钩块4拼接钩槽6的位置呈弧形状设置(如图9所示),当活动扣5处于打开状态时,钢缆会沿着弧形壁从钩槽6内滑脱,从而能够实现钢缆从钩槽6的内部自动脱离;当需要进行抛锚石操作时,油缸8的输出轴驱动滑动杆9朝着远离卡销7的一侧移动,促使卡销7从卡槽901的内部移出,此时活动扣5呈打开状,这样通过钢缆受到锚石作用力的情况下,钢缆顺着钩挂块4弧形壁滑动,致使钢缆将活动扣5拨动翻折至如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钢缆的端部可从钩槽6的内部脱出,继而实现完成抛掷锚石的操作。
如图5-10所示,在抛掷锚石操作时,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缆端部能够从钩槽6的内部脱出,具体而言,所述挂钩块4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块10,所述拉块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所述第一箱体2的侧壁上开有弧形槽12,所述导向杆11滑动连接在弧形槽12的内部,弧形槽12的圆心与钩挂块4转动在基座3上的圆心重合,当导向杆11在弧形槽12的内部滑动时,导向杆11通过拉块10驱动挂钩块4在基座3上转动,所述第一箱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侧壁上开有导槽1401,所述导向杆11滑动连接在导槽1401的内部,且所述滑块14与油缸8的输出轴进行连接;
在油缸8驱使滑动杆9朝着远离卡销7的一侧移动时,油缸8的输出轴便会带着滑块14在滑轨13上进行滑动,在滑块14进行滑动时,导向杆11便会在导槽1401的内部进行滑动,此时导向杆11便会通过拉块10将挂钩块4远离基座3的一端向下拉动,这样可使挂钩块4转动至倾斜状态(如图左端向下的形式),此时能够进一步利于钢缆端部从钩槽6内自动脱出,此种结构能够利于在初始状态起到勾住的作用,并且在抛缆时有能够防止出现卡死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挂钩块4向下的转动,在卡槽901处容易出现干涉现象,未消除上述情况,可采用以下两种实施的方式。
第一种,如图15所示,将卡槽901的形态由原来的U型改变成L型,由于活动扣5和挂钩块4是铰接的,所以卡销7想要脱离卡槽901只能是向上转动,所以卡槽901的此种形式结构不会影响稳定性,并且在挂钩块4左端向下转动时,此种卡槽901下方没有阻挡的形式,也不会发生阻碍,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
第二种,如图16所示,将导槽1401由斜槽的形态改成一个弯折槽,如此在油缸8驱动的初始阶段仅是让导槽1401带动导向杆11水平移动,此时挂钩块4不会转动,当卡槽901与卡销7脱离时,导向杆11运动到导槽1401的倾斜部分,此时继续运动才会让挂钩块4转动至倾斜状态,即利于钢缆端部从钩槽6内自动脱出。
如图1、5与11所示,为了进一步将锚石悬吊在船体上,避免锚石误坠落,具体而言,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锚链滑动的轮毂16,船体上设有用于收卷锚链的收卷轮,锚链的端部穿过轮毂16后与锚链固定连接,致使轮毂16对锚链起到引导作用,所述支架15的上方设有用于遮住轮毂16上侧的遮瓦17,所述基板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18,所述第二箱体18与滑框19滑动连接(即滑框19的下部分与第二箱体18的侧壁滑动连接,并由其进行限位竖直上下的运动),所述滑框19的上端延伸至遮瓦1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压锁块23,所述压锁块23贯穿遮瓦17的侧壁并活动按压在轮毂16上的锚链上,且所述第二箱体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啮合连接在滑框19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一箱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箱体18的内部并通过垂直齿轮组与螺杆20啮合连接,所述油缸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2,所述齿条22与转杆21通过齿牙啮合连接;
当油缸8的输出轴带着滑动杆9移动后,卡销7卡接在卡槽901的内部,同时油缸8的输出轴也会带着齿条22进行移动,这样齿条22便会带着转杆21进行转动,致使转杆21通过垂直齿轮组带着螺杆20进行转动,此时螺杆20便会驱使滑框19向下滑动,这样压锁块23便会压在轮毂16的锚链上,从而实现将锚链固定锁止在轮毂16上,避免锚石误坠落。
此部分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是可选的,不是一定需要的结构。
如图12所示,钢缆端部从钩槽6的内部脱出后,钢缆可能会向任意方向弹射,为了避免钢缆弹射时出现人员误伤,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钢缆弹射的套筒27。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钢缆弹射套筒27则需要一定的程度,但是很长则会出现不好穿过的情况,为此所述套筒27的上侧面开设有便于钢缆放入套筒27内的开口槽29,开口槽29的宽度大于钢缆的直径,致使钢缆能够直接从开口槽29放入套筒27的内部,但开口槽29也可能导致从此处脱出伤人,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提供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所述钢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30,如图12所示,当钢缆放入套筒27的内部后,橡胶块30处于套筒27、钩槽6之间的位置,如此可避免钢缆从开口槽29脱出,也不影响安装时让钢缆部分位于套筒27中。
第二种,开口槽29的形态可设置成非直线的,例如折线、曲线等,在将钢缆放入到套筒27时,可将钢缆弯曲然后通过开口槽29中,在松脱时,由于受力原因钢缆是绷直的则不易从非直线的开口槽29中离开。
而且第二种方式能够整个到第一种里面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
另外针对橡胶块30的方式,所述橡胶块30靠近套筒27的一端可呈锥形状,锥形状有利于橡胶块30插入套筒27的内部,并且橡胶块30与套筒过盈配合,促使橡胶块30滑入套筒27的内部后,橡胶块30与套筒27的内壁紧密连接,启动一定的阻力,可减少拉出速度,避免弹射伤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如图12-14所示,所述套筒27滑动连接在基板1的侧壁上,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24,所述齿条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延伸至第三箱体24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26,所述套筒2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28,所述第一磁铁26与第二磁铁28相互吸附,如图14所示,当钢缆的端部卡接在钩槽6的内部,并且通过油缸8驱使卡销7卡至卡槽901的内部时,套筒27处于如图14所示的状态,当需要进行抛掷锚石操作时,当油缸8的输出轴拉动滑动杆9朝着远离卡销7的一侧移动时,实现将钢缆的端部从卡销内脱出,通过套筒27的限制,可避免钢缆在松脱瞬间四处弹射,有效的避免了钢缆弹射误伤人员;
针对设置橡胶块30的形式,且降低操作难度和减少流程,并且减少误操作导致的风险,此时油缸8的输出轴会通过齿条22带着连接杆25进行移动,通过第一磁铁26吸附第二磁铁28,促使套筒27会朝着橡胶块30的一侧移动,致使橡胶块30插入套筒27的内部,此时通过橡胶块30的限制,避免钢缆从开口槽29处弹出,且由于橡胶块30与套筒27过盈配合,第二磁铁28随着套筒27移动,促使第一磁铁26与第二磁铁28分开,从而橡胶块30使套筒27进行滑动复位,也避免钢缆从套筒27的端部快速弹射出,可有效的防止钢缆弹射误伤人员,此种方式可减少复位时需要人工将橡胶块30塞入的过程,能够减少流程,并且避免因忘记此操作而带来的风险;
当锚石再次由钢缆代替锚链吊起时,即钢缆的端部再次卡接在钩槽6的内部后,油缸8的输出轴促使连接杆25带着第一磁铁26朝着第二磁铁28移动,继而使第一磁铁26再次与第二磁铁28吸附住,然后通过第一磁铁26与第二磁铁28的相互吸附作用,能够再次驱使套筒27跟随连接杆25朝着橡胶块30移动;
本申请结构的运行情景:首先卡槽901具有一定的深度,当卡销7刚卡进卡槽901的内部时,卡销7便能对活动扣5进行固定,此时压锁块23还未将锚链进行压锁,致使锚链能够在轮毂16上移动(锚链的移动是通过相应的锚链收卷设备进行收卷,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再次将钢缆钩在钩槽6的内部时,油缸8的运行使卡销7处于刚卡进卡槽901内部的状态,此时通过收卷锚链的收卷轮将锚链多收卷一段长度,致使在将钢缆端部钩挂在钩槽6的内部时,钢缆处于松弛状态(方可进行拉拽移动的操作),当钢缆端部挂在钩槽6的内部后,可释放一定长度的锚链,这样锚链处于松弛状态,此时钢缆代替锚链对锚石进行悬吊,起到对锚链保护的作用,当钢缆代替锚链对锚石进行悬吊时,再次通过油缸8,致使卡销7滑入卡槽901的最内端,这样压锁块23也以对锚链压锁在轮毂16上,既实现对活动扣5的固定,也实现了对锚链(此时锚石到轮毂16的锚链是松弛状态,即将受力转移至钢缆上从而提高使用寿命)的固定。
如图4所示,为了能够增加滑动杆9滑动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立板31,所述立板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2,所述加强杆3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动杆9的内部,滑动杆9在滑动时,滑动杆9滑动连接在加强杆32上,此时加强杆32对滑动杆9起到稳定作用,避免滑动杆9出现歪斜。
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增加滑动杆9滑动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箱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盛装液压有的油箱33,所述油箱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向油缸8的内部进行供油的油泵34,且所述第一箱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35,油泵34与控制模块35电连接,油泵34和控制模块35通过电缆与外界的电源相互连接,用户可以远程向控制模块35发送指令,使控制模块35控制油泵34的启停,致使油泵34将油箱33与油缸8内的油液进行有规律流动,从而控制油缸8的输出轴进行伸缩运动,控制模块35能够控制驱动油泵34将油箱33中的油液对油缸8进行输出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且现已广泛应用故本发明不做赘述。

Claims (7)

1.一种抛缆器结构,包括安装在船体甲板上的基板的第一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2)上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上铰接有挂钩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块(4)远离基座(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扣(5),所述挂钩块(4)与活动扣(5)之间形成用于挂住钢缆端部的钩槽(6),所述活动扣(5)远离钩挂块(4)的一端设有卡销(7),且所述第一箱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油缸(8),所述油缸(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端部开有用于卡接卡销(7)的卡槽(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块(4)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块(10),所述拉块(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所述第一箱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侧壁上开有导槽(1401),所述导向杆(11)滑动连接在导槽(1401)的内部,且所述滑块(14)与油缸(8)的输出轴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钢缆弹射的套筒(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7)的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槽(29),所述钢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7)滑动连接在基板(1)的侧壁上,所述齿条(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26),所述套筒(2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立板(31),所述立板(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2),所述加强杆(32)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动杆(9)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缆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盛装液压有的油箱(33),所述油箱(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向油缸(8)的内部进行供油的油泵(34)。
CN202310275425.2A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抛缆器结构 Pending CN116062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5425.2A CN116062088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抛缆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5425.2A CN116062088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抛缆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2088A true CN116062088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5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5425.2A Pending CN116062088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抛缆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20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62088A (zh) 一种抛缆器结构
CN107651626A (zh) 一种工人修理天然气管道辅助设备
CN209554679U (zh) 一种高效率悬臂起重机
CN219792047U (zh) 一种自动收放线辊
US8667898B2 (en) Amusement ride load and unload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15784060A (zh) 一种起重机用绞盘设备
CN214003806U (zh) 一种带有自锁装置的脱钩器
CN211807679U (zh) 一种注塑机的新型喷嘴防护结构
CN114955893A (zh) 一种房梁吊装装置
CN112299256A (zh) 一种具有稳定型卷扬装置的起重设备
CN101169174B (zh) 安全简便自动快速拆卸装置
CN209210265U (zh) 钢丝绳张紧装置
CN112843524A (zh) 一种安全绳挂钩自动脱钩装置及方法
CN201103652Y (zh) 安全简便自动快速拆卸装置
CN215167876U (zh) 一种爬架系统及其倒链装置
CN217325386U (zh) 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
CN214298902U (zh) 一种用于塔吊吊装的安全吊钩
CN216190206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尾水锥管进人门的载人电动升降装置
CN221059438U (zh) 一种生猪加工吊具
CN210852009U (zh) 一种外套侧拉箱盖板
CN221009657U (zh) 一种变压器的引线专用工具
CN216285269U (zh) 一种土壤监测装置的起拔器
CN2170630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驱鸟器的专用工具
CN217556228U (zh) 一种包芯线自动喂线装置
CN214921380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抬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