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0271A -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0271A
CN116060271A CN202111280415.5A CN202111280415A CN116060271A CN 116060271 A CN116060271 A CN 116060271A CN 202111280415 A CN202111280415 A CN 202111280415A CN 116060271 A CN116060271 A CN 116060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cavity
channel
hol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0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峰
杨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04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0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0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0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25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characterised by flow controlling means, e.g. valves, located proximate the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用于储胶的缸套、胶腔本体、中间载板、盖板和点胶头,所述胶腔本体内分别开有第一进胶通道、第一出胶通道、第二进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缸套设置于胶腔本体上端面上,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的转接塞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和出胶凹腔内,所述第二出胶通道分别连通出胶凹腔与点胶头内的第三出胶通道;所述第一进胶通道与进胶管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本发明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点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一种通过点胶阀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点胶机广泛应用在电子制造行业,工业电气,太阳能光伏,建筑工程等等,市场应用相当普及。点胶阀是点胶机上最重要的工作执行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该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采用中高粘度胶水,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用于储胶的缸套、胶腔本体、中间载板、盖板和点胶头,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胶腔本体上开有进胶凹腔和出胶凹腔,所述胶腔本体内分别开有第一进胶通道、第一出胶通道、第二进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
所述缸套设置于胶腔本体上端面上,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的转接塞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和出胶凹腔内;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分别连通进胶凹腔与进胶管,所述第一出胶通道分别连通进胶凹腔的转接塞的流道通孔与缸套,所第二进胶通道分别连通缸套与出胶凹腔的转接塞的流道通孔,所述第二出胶通道分别连通出胶凹腔与点胶头内的第三出胶通道;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与进胶管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与缸套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与缸套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出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与出胶凹腔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呈倾斜设置;
所述缸套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的所述压块位于第一活塞杆上方且压块与第一活塞杆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
所述胶腔本体与中间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所述中间载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所述中间载板上开有与进胶凹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与出胶凹腔对应的第二通孔,2个气动堵头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并位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上2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之间,中间载板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侧壁上均开有一排气孔;
2个气嘴安装于盖板与胶腔本体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与第二膜片连通;
所述点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位于第一通孔中的气动堵头在弹簧的推动下,使得进胶凹腔的转接塞处于打开状态,
位于第二通孔中的气动堵头通过对应的气嘴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与出胶凹腔的转接塞接触,使得出胶凹腔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注胶机构向进胶管内注入胶水, 胶水经过第一进胶通道进入进胶凹腔,再经过相应的转接塞通过第一出胶通道进入缸套,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移动;
步骤三、第一活塞杆与压块的接触感应器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注胶;
步骤四、位于第一通孔中的气动堵头通过对应的气嘴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与进胶凹腔的转接塞接触,使得进胶凹腔处于关闭状态,位于第二通孔中的气动堵头在弹簧的推动下,使得出胶凹腔的转接塞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五、Z轴驱动机构驱动压块从初始位置开始推动第一活塞杆移动,将位于缸套内的胶水经过第二进胶通道进入出胶凹腔,再通过第二出胶通道进入点胶头;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第一活塞杆移动到缸套的底部,Z轴驱动机构驱动压块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杠,所述压块设置于安装于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上。
2. 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丝杠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导轨,设置有所述压块的转接板通过一对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其避免了中高粘度胶水中的金属颗粒对点胶阀的磨损,从而提高了点胶阀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也避免由于压力突然增大导致的胶水里面的硅油压出、不同部位和时间段的胶水在点胶阀中停留时间的不一致的缺陷,保持了在补充胶水和点胶中压力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进一步的,其进胶通道、出胶通道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2、本发明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其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的转接塞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出胶凹腔内,胶腔本体与中间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中间载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中间载板上开有相应的均设置有排气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2个气动堵头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并位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上2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之间;由于添加胶水和点胶是共用缸套、胶腔本体,来自气缸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膜片缓冲并形成均匀的面推力驱动气动堵头,气动堵头通过第二膜片与转接塞形成可自适应动态调整的面接触,避免了添加胶水和点胶时在管道中渗透,既大大缓冲并减少了气动堵头对点胶阀的其它部件和内部的胶水的震动,也能改善了气动堵头的密封性,以及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胶水的用量计量精度、配比和点胶精度和一致性,也方便维护更护膜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基于的点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点胶方法基于的点胶阀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点胶方法基于的点胶阀中胶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点胶方法基于的点胶阀中中间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点胶方法基于的点胶阀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压块;2、缸套;4、胶腔本体;401、进胶凹腔;403、出胶凹腔;405、第一进胶通道;406、第一出胶通道;407、第二进胶通道;408、第二出胶通道;5、盖板;501、通孔;6、点胶头;601、第三出胶通道;7、基板;8、进胶管;10、第一活塞杆;12、Z轴驱动机构;121、伺服电机;122、丝杠;123、丝杠螺母;13、接触感应器;14、气动堵头;15、弹簧;16、气嘴;181、导轨;182、滑块;19、中间载板;191、第一通孔;193、第二通孔;20、转接塞;201、流道通孔;21、第一膜片;22、第二膜片;2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采用中高粘度胶水,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1、用于储胶的缸套2、胶腔本体4、中间载板19、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第一进胶通道405、第一出胶通道406、第二进胶通道407、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缸套2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201的转接塞20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内;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与进胶管8,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与缸套2,所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缸套2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出胶凹腔403与点胶头6内的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进胶管8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所述缸套2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胶腔本体4与中间载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21,所述中间载板19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22,所述中间载板19上开有与进胶凹腔401对应的第一通孔191和与出胶凹腔403对应的第二通孔193,2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内并位于第一膜片21和第二膜片22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14上2个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中间载板19的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的侧壁上均开有一排气孔23;
2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第二膜片22连通;
所述点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出胶凹腔403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注胶机构向进胶管8内注入胶水, 胶水经过第一进胶通道405进入进胶凹腔401,再经过相应的转接塞20通过第一出胶通道406进入缸套2,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
步骤三、第一活塞杆10与压块1的接触感应器13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注胶;
步骤四、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进胶凹腔401处于关闭状态,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五、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从初始位置开始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将位于缸套2内的胶水经过第二进胶通道407进入出胶凹腔403,再通过第二出胶通道408进入点胶头6;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第一活塞杆10移动到缸套2的底部,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Z轴驱动机构12包括伺服电机121和与伺服电机121连接的丝杠122,所述压块1设置于安装于丝杠122上的丝杠螺母123上。
实施例2: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采用中高粘度胶水,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1、用于储胶的缸套2、胶腔本体4、中间载板19、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第一进胶通道405、第一出胶通道406、第二进胶通道407、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缸套2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201的转接塞20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内;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与进胶管8,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与缸套2,所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缸套2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出胶凹腔403与点胶头6内的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进胶管8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所述缸套2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胶腔本体4与中间载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21,所述中间载板19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22,所述中间载板19上开有与进胶凹腔401对应的第一通孔191和与出胶凹腔403对应的第二通孔193,2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内并位于第一膜片21和第二膜片22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14上2个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中间载板19的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的侧壁上均开有一排气孔23;
2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第二膜片22连通;
所述点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出胶凹腔403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注胶机构向进胶管8内注入胶水, 胶水经过第一进胶通道405进入进胶凹腔401,再经过相应的转接塞20通过第一出胶通道406进入缸套2,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
步骤三、第一活塞杆10与压块1的接触感应器13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注胶;
步骤四、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进胶凹腔401处于关闭状态,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五、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从初始位置开始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将位于缸套2内的胶水经过第二进胶通道407进入出胶凹腔403,再通过第二出胶通道408进入点胶头6;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第一活塞杆10移动到缸套2的底部,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Z轴驱动机构12包括伺服电机121和与伺服电机121连接的丝杠122,所述压块1设置于安装于丝杠122上的丝杠螺母123上。
位于上述丝杠122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导轨181,设置有所述压块1的转接板17通过一对滑块182与导轨181活动连接。
采用了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时,其避免了中高粘度胶水中的金属颗粒对点胶阀的磨损,从而提高了点胶阀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也避免由于压力突然增大导致的胶水里面的硅油压出、不同部位和时间段的胶水在点胶阀中停留时间的不一致的缺陷,保持了在补充胶水和点胶中压力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进一步的,其进胶通道、出胶通道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另外,其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的转接塞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出胶凹腔内,胶腔本体与中间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中间载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中间载板上开有相应的均设置有排气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2个气动堵头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并位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上2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之间;由于添加胶水和点胶是共用缸套、胶腔本体,来自气缸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膜片缓冲并形成均匀的面推力驱动气动堵头,气动堵头通过第二膜片与转接塞形成可自适应动态调整的面接触,避免了添加胶水和点胶时在管道中渗透,既大大缓冲并减少了气动堵头对点胶阀的其它部件和内部的胶水的震动,也能改善了气动堵头的密封性,以及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胶水的用量计量精度、配比和点胶精度和一致性,也方便维护更护膜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采用中高粘度胶水,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1)、用于储胶的缸套(2)、胶腔本体(4)、中间载板(19)、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第一进胶通道(405)、第一出胶通道(406)、第二进胶通道(407)、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缸套(2)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2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201)的转接塞(20)分别安装于进胶凹腔(401)和出胶凹腔(403)内;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与进胶管(8),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与缸套(2),所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缸套(2)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出胶凹腔(403)与点胶头(6)内的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进胶管(8)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进胶凹腔(40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缸套(2)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出胶凹腔(40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所述缸套(2)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胶腔本体(4)与中间载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21),所述中间载板(19)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22),所述中间载板(19)上开有与进胶凹腔(401)对应的第一通孔(191)和与出胶凹腔(403)对应的第二通孔(193),2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内并位于第一膜片(21)和第二膜片(22)之间,分别套装于2个气动堵头(14)上2个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中间载板(19)的第一通孔(191)、第二通孔(193)的侧壁上均开有一排气孔(23);
2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第二膜片(22)连通;
所述点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出胶凹腔(403)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注胶机构向进胶管(8)内注入胶水, 胶水经过第一进胶通道(405)进入进胶凹腔(401),再经过相应的转接塞(20)通过第一出胶通道(406)进入缸套(2),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
步骤三、第一活塞杆(10)与压块(1)的接触感应器(13)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注胶;
步骤四、位于第一通孔(191)中的气动堵头(14)通过对应的气嘴(16)的注气,推动第一膜片(21)与进胶凹腔(401)的转接塞(20)接触,使得进胶凹腔(401)处于关闭状态,位于第二通孔(193)中的气动堵头(14)在弹簧(15)的推动下,使得出胶凹腔(403)的转接塞(20)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五、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从初始位置开始推动第一活塞杆(10)移动,将位于缸套(2)内的胶水经过第二进胶通道(407)进入出胶凹腔(403),再通过第二出胶通道(408)进入点胶头(6);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步骤五,直至第一活塞杆(10)移动到缸套(2)的底部,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返回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机构(12)包括伺服电机(121)和与伺服电机(121)连接的丝杠(122),所述压块(1)设置于安装于丝杠(122)上的丝杠螺母(1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丝杠(122)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导轨(181),设置有所述压块(1)的转接板(17)通过一对滑块(182)与导轨(181)活动连接。
CN202111280415.5A 2021-11-01 2021-11-01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Pending CN116060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415.5A CN1160602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415.5A CN1160602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0271A true CN116060271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5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0415.5A Pending CN1160602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027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9058A (en) * 1976-03-11 1978-10-10 Alfred Schmermund Glue applicators
US20060278666A1 (en) * 2005-06-09 2006-12-14 Eric Wang Glue-stopping element for glue-coating device
WO2012130867A1 (de) * 2011-03-28 2012-10-04 Rotox Besitz- Und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Klebedüse mit mehreren austrittsöffnungen
CN108999982A (zh) * 2018-07-25 2018-12-14 江苏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式计量阀
CN109395975A (zh) * 2018-12-25 2019-03-01 肖根福罗格注胶技术(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用于高粘度高填料的胶水注胶头
CN208804230U (zh) * 2018-07-25 2019-04-30 江苏一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式计量阀
CN110732462A (zh) * 2019-11-17 2020-01-31 江苏一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料注胶头装置
CN111068984A (zh) * 2020-01-17 2020-04-28 陈明 一种高速点胶阀
CN113457921A (zh) * 2021-07-08 2021-10-01 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高效点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9058A (en) * 1976-03-11 1978-10-10 Alfred Schmermund Glue applicators
US20060278666A1 (en) * 2005-06-09 2006-12-14 Eric Wang Glue-stopping element for glue-coating device
WO2012130867A1 (de) * 2011-03-28 2012-10-04 Rotox Besitz- Und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Klebedüse mit mehreren austrittsöffnungen
CN108999982A (zh) * 2018-07-25 2018-12-14 江苏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式计量阀
CN208804230U (zh) * 2018-07-25 2019-04-30 江苏一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式计量阀
CN109395975A (zh) * 2018-12-25 2019-03-01 肖根福罗格注胶技术(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用于高粘度高填料的胶水注胶头
CN110732462A (zh) * 2019-11-17 2020-01-31 江苏一控真空注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料注胶头装置
CN111068984A (zh) * 2020-01-17 2020-04-28 陈明 一种高速点胶阀
CN113457921A (zh) * 2021-07-08 2021-10-01 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高效点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晓琴;: "双液灌封点胶机计量技术的研究", 科技与企业, no. 02, pages 250 - 25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728B (zh) 容积式定量喷射阀
CN1305398A (zh) 用于喷射液滴的装置和方法
CN213644733U (zh) 喷射点胶阀
CN201815443U (zh) 容积式定量喷射阀
CN103192053B (zh) 一种泵体的压铸模具
CN116060271A (zh)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CN102865450A (zh) 滑轨外框自动注油脂机构
CN117038529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的封装装置
CN216936779U (zh) 5g产品用中高粘度点胶机
CN217069434U (zh) 中高粘度胶水用点胶机
CN116060270A (zh) 用于中高粘度胶水的点胶方法
CN216936780U (zh) 5g产品加工用点胶装置
CN216936783U (zh) 微型精密点胶阀
CN219163666U (zh) 一种锂电池定量注液装置
CN101786068A (zh)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棒驱动的点胶阀
CN216936784U (zh) 高精度点胶阀
CN201443451U (zh) 一种发动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用共轨压力限制阀
CN216936781U (zh) 耐用型点胶阀
CN216936786U (zh) 小流量精密点胶装置
CN216936785U (zh) Ab胶点胶阀
CN216936782U (zh) 用于5g产品加工的双液点胶阀
CN113843102A (zh) 用于5g基站元件的加工方法
CN202097075U (zh) 一种传感器壳体硅脂注入装置
CN108760168B (zh) 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4600093U (zh) 一种针式点胶驱控一体快换机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